CN114618384A - 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8384A
CN114618384A CN202210458502.3A CN202210458502A CN114618384A CN 114618384 A CN114618384 A CN 114618384A CN 202210458502 A CN202210458502 A CN 202210458502A CN 114618384 A CN114618384 A CN 114618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ial
shaped
superhard material
cavity
synthe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85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18384B (zh
Inventor
周成
赵星
徐浩然
陈任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mingrun Superhard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mingrun Superhar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mingrun Superhard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mingrun Superhar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585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8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8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8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18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8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00Processes of utilising sub-atmospheric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to effect chemical or physical change of matter; Apparatus therefor
    • B01J3/06Processes using ultra-high pressure, e.g. for the formation of diamonds; Apparatus therefor, e.g. moulds or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00Processes of utilising sub-atmospheric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to effect chemical or physical change of matter; Apparatus therefor
    • B01J3/06Processes using ultra-high pressure, e.g. for the formation of diamonds; Apparatus therefor, e.g. moulds or dies
    • B01J3/062Processes using ultra-high pressure, e.g. for the formation of diamonds; Apparatus therefor, e.g. moulds or 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s to be proces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03/00Processes utilising sub- or super atmospheric pressure
    • B01J2203/06High pressure synthesis
    • B01J2203/0605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proces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03/00Processes utilising sub- or super atmospheric pressure
    • B01J2203/06High pressure synthesis
    • B01J2203/0605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processed
    • B01J2203/062Diamo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03/00Processes utilising sub- or super atmospheric pressure
    • B01J2203/06High pressure synthesis
    • B01J2203/0675Structural or physic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materials processed
    • B01J2203/0685Crystal sinter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所述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包括:异形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异形发热体下方的绝缘保温层,以及包覆于所述异形发热体和所述绝缘保温层外部的导电保温结构层。采用本发明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能够有效地降低异形超硬材料合成时腔体内温度梯度大的情况,将异形发热体设置在异形超硬材料烧结端,从而有效的降低腔体中温度梯度产生烧结不均的影响,对改善异形超硬材料烧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该腔体的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强,解决了异形超硬材料烧结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及重复性,同时可以直接合成产品所需形状减少产品加工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硬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机械加工技术装备的进步,非标异形聚晶复合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传统合成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旁热式结构的方法进行聚晶材料的合成,但其缺点是合成的聚晶复合产品主要为标准圆柱形产品,合成腔体的利用率低,腔体材料浪费量大,此外由于为旁热式结构,其仍避免不了温度梯度的存在,这就导致了生产的聚晶复合材料存在着烧结不均匀,“架桥”、“团聚”,产品稳定及重复性不好等问题,严重的影响聚晶材料的使用性能。
当用于烧结异形超硬材料时,一般合成条件在5至8GPa的压力以及在1300至1650℃的温度范围内,而部分异形结构产品由于聚晶材料烧结尺寸较长,而旁热式结构主要高温区在腔体中间区域,当产品越靠近合成块两端温度越低,这就导致部分产品出现区域烧结不均匀的现象,可能为顶端未烧结成功,而中部烧结成功的情况。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合成腔体在烧结异形超硬材料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梯度导致烧结不均匀,“架桥”、“团聚”,产品稳定性及重复性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中,包括:异形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异形发热体下方的绝缘保温层,以及包覆于所述异形发热体和所述绝缘保温层外部的导电保温结构层。
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中,所述导电保温结构层包括密封环、保温环、导电金属柱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环内部的石墨柱。
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中,所述异形发热体包括白云石、氧化镁、氧化锆、碳酸钙和石墨。
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中,所述白云石或氧化镁、碳酸钙与氧化锆、石墨以15.1~10:0.05~20:70~99.5的质量比进行混合。
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中,所述密封环的材料为叶腊石,所述保温环的材料为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中,所述导电金属柱选自于钢、钛、钼和钽中的一种。
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保温层内部的导电辅助发热源。
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中,所述导电辅助发热源包括石墨、导电陶瓷、钛、钼和钽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采用如本发明上述方案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其中,包括:
将保温环、导电金属柱、石墨柱组合安装并放入叶腊石块中,制成导电保温结构层;
将白云石或氧化镁、氧化锆、碳酸钙和石墨按比例装配制成所需要的异形发热体;
在合成用的异形超硬材料原料上端扣上异形发热体,再在合成用的异形超硬材料原料的下端扣上绝缘保温层,并将组装好的异形发热体、合成用的异形超硬材料原料、绝缘保温层放入两块叶腊石块中间,形成合成腔体;
将合成腔体置于六面顶压机中,以温度1200~1600℃、压力5.5~8.0GPa的条件对合成用的异形超硬材料原料进行烧结,烧结时间大于1分钟,制得所述异形超硬材料。
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异形超硬材料由粘合剂、金刚石颗粒或硬质合金颗粒及硬质合金烧结而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所述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包括:异形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异形发热体下方的绝缘保温层,以及包覆于所述异形发热体和所述绝缘保温层外部的导电保温结构层。采用本发明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能够有效地降低异形超硬材料合成时腔体内温度梯度大的情况,将异形发热体设置在异形超硬材料烧结端,从而有效的降低腔体中温度梯度产生烧结不均的影响,对改善异形超硬材料烧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使其抗冲击韧性、化学稳定性、耐磨性及切削使用寿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该腔体的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强,解决了异形超硬材料烧结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及重复性,同时可以直接合成产品所需形状减少产品加工损耗,本发明的腔体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在异形超硬材料粉料上端安装异形发热体的方法,降低了异形超硬材料粉端的温度梯度,形成了均匀的温度场,从而合成出产品质量均一性好和产品重复性高优质异形聚晶复合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结构示意图(不含四周的导电辅助发热源)。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PDC合成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结构示意图(含四周的导电辅助发热源)。
图4为传统的合成腔体内部沿着聚晶层的轴向尺寸底端与顶端的温度的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内部沿着聚晶层的轴向尺寸底端与顶端的温度的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中,包括:异形发热体50,设置于所述异形发热体50下方的绝缘保温层60,以及包覆于所述异形发热体50和所述绝缘保温层60外部的导电保温结构层100。
具体地,采用本发明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能够有效地降低异形超硬材料合成时腔体内温度梯度大的情况,将异形发热体设置在异形超硬材料烧结端,从而有效的降低腔体中温度梯度产生烧结不均的影响,对改善异形超硬材料烧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使其抗冲击韧性、化学稳定性、耐磨性及切削使用寿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该腔体的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强,解决了异形超硬材料烧结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及重复性,同时可以直接合成产品所需形状减少产品加工损耗,本发明的腔体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在异形超硬材料粉料上端安装异形发热体的方法,降低了异形超硬材料粉端的温度梯度,形成了均匀的温度场,从而合成出产品质量均一性好和产品重复性高优质异形聚晶复合材料。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PDC合成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包括导电堵头1、外壁管2、保温管4及加热管5,加热管5包括衰减区域7,其主要加热方式是通过加热管5产生高温,腔体温度在衰减区域进行调节,之后经由保温管4进入到腔体内部后完成超硬材料产品的烧结,但合成过程仍存在温度控制不理想的状况,由图4测温曲线可以看出聚晶层顶端与底部在烧结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温度差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保温结构层包括密封环10、保温环20、导电金属柱30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环内部的石墨柱40。
所述石墨柱40具有基本单峰颗粒尺寸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形发热体50包括白云石、氧化镁、氧化锆、碳酸钙和石墨。
具体地,所述异形发热体主要安装在异形超硬材料粉料上端,起加热作用,其作为发热元件在所述控制温度和沿着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的远侧轴向部分处测量的第二温度之间的温度差被测量,所述第二温度具有在运行之间的小于10%的标准偏差,其可有效的提升产品的稳定及重复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形发热体与所述异形超硬材料的环接触面可根据异形超硬材料所需要的形状进行调整,其可包括锥形,球形,梯形,三角形等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白云石或氧化镁、碳酸钙与氧化锆、石墨以15.1~10:0.05~20:70~99.5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所述异形发热体材料,混合后的异形发热体材料的电阻率大于6μΩ·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环的材料为叶腊石,所述保温环的材料为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包括从1微米至300微米的粒度范围内的细颗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金属柱选自于钢、钛、钼和钽中的一种。
参见图3,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保温层内部的导电辅助发热源。
具体地,设置于所述绝缘保温层内部的导电辅助发热源,主要起到导电或者辅助加热的作用,此元件可根据实际合成情况设置或不设置;其外部与内部主要是绝缘保温环70,其目的主要是减少内部温度过快的流失,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实际生产过程中,电流主要通过异形超硬材料内部传导,因此在不需要辅助加热时,无需在绝缘保温层的内部设置导电辅助发热源,仅通过设置绝缘保温环即可防止内部温度散失过快,从而降低聚晶层底部与顶部的温度梯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辅助发热源材料包括石墨、导电陶瓷、钛、钼和钽中的一种或多种。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内部沿着聚晶层的轴向尺寸底端与顶端的温度的曲线图,由测试曲线可以看出沿着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的远侧轴向部分处测量的聚晶层底部与顶部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其中聚晶材料不同位置温度之间的差异在所述控制温度的5%至11%的范围内,其温度差小于100摄氏度,并有效的降低了合成腔体内中心区域温度梯度,形成均匀稳定的温度场,改善了聚晶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使其抗冲击韧性、化学稳定性、耐磨性及切削使用寿命得到明显提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如本发明上述方案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如图6所示,其包括步骤:
S10、将保温环、导电金属柱、石墨柱组合安装并放入叶腊石块中,制成导电保温结构层;
S20、将白云石或氧化镁、氧化锆、碳酸钙和石墨按比例装配制成所需要的异形发热体;
S30、在合成用的异形超硬材料原料上端扣上异形发热体,再在合成用的异形超硬材料原料的下端扣上绝缘保温层,并将组装好的异形发热体、合成用的异形超硬材料原料、绝缘保温层放入两块叶腊石块中间,形成合成腔体;
S40、将合成腔体置于六面顶压机中,以温度1200~1600℃、压力5.5~8.0GPa的条件对合成用的异形超硬材料原料进行烧结,烧结时间大于1分钟,制得所述异形超硬材料。
具体地,将异形超硬材料装载到预制好的合成腔体中,在六面顶压机中以温度1200~1600℃、压力5.5~8.0GPa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烧结,特别是异形发热体主要安装在异形超硬材料粉料上端,其作为发热元件在所述控制温度和沿着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的远侧轴向部分处测量的聚晶层底部与顶部温度之间的温度差被测量,所述底部与顶部温度具有在运行之间的小于10%的标准偏差,其中聚晶材料不同位置温度之间的差异在所述控制温度的5%至11%的范围内,其温度差小于100摄氏度,并有效的降低了合成腔体内中心区域温度梯度大,形成均匀稳定的温度场,改善了聚晶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使其抗冲击韧性、化学稳定性、耐磨性及切削使用寿命得到明显提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形超硬材料由粘合剂、金刚石颗粒或硬质合金颗粒及硬质合金烧结而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所述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包括:异形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异形发热体下方的绝缘保温层,以及包覆于所述异形发热体和所述绝缘保温层外部的导电保温结构层。采用本发明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能够有效地降低异形超硬材料合成时腔体内温度梯度大的情况,将异形发热体设置在异形超硬材料烧结端,从而有效的降低腔体中温度梯度产生烧结不均的影响,对改善异形超硬材料烧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使其抗冲击韧性、化学稳定性、耐磨性及切削使用寿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该腔体的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强,解决了异形超硬材料烧结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及重复性,同时可以直接合成产品所需形状减少产品加工损耗,本发明的腔体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在异形超硬材料粉料上端安装异形发热体的方法,降低了异形超硬材料粉端的温度梯度,形成了均匀的温度场,从而合成出产品质量均一性好和产品重复性高优质异形聚晶复合材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形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异形发热体下方的绝缘保温层,以及包覆于所述异形发热体和所述绝缘保温层外部的导电保温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保温结构层包括密封环、保温环、导电金属柱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环内部的石墨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发热体包括白云石、氧化镁、氧化锆、碳酸钙和石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白云石或氧化镁、碳酸钙与氧化锆、石墨以15.1~10:0.05~20:70~99.5的质量比进行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的材料为叶腊石,所述保温环的材料为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柱选自于钢、钛、钼和钽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保温层内部的导电辅助发热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辅助发热源包括石墨、导电陶瓷、钛、钼和钽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保温环、导电金属柱、石墨柱组合安装并放入叶腊石块中,制成导电保温结构层;
将白云石或氧化镁、氧化锆、碳酸钙和石墨按比例装配制成所需要的异形发热体;
在合成用的异形超硬材料原料上端扣上异形发热体,再在合成用的异形超硬材料原料的下端扣上绝缘保温层,并将组装好的异形发热体、合成用的异形超硬材料原料、绝缘保温层放入两块叶腊石块中间,形成合成腔体;
将合成腔体置于六面顶压机中,以温度1200~1600℃、压力5.5~8.0GPa的条件对合成用的异形超硬材料原料进行烧结,烧结时间大于1分钟,制得所述异形超硬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超硬材料由粘合剂、金刚石颗粒或硬质合金颗粒及硬质合金烧结而成。
CN202210458502.3A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 Active CN114618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8502.3A CN114618384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8502.3A CN114618384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8384A true CN114618384A (zh) 2022-06-14
CN114618384B CN114618384B (zh) 2023-05-12

Family

ID=81905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8502.3A Active CN114618384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8384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0281A (en) * 1971-05-13 1974-07-17 Uk N I Kt I Sint Sverkhtverdyk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high pressures and high temperatures
JPH05309256A (ja) * 1992-04-30 1993-11-22 Ishizuka Kenkyusho:Kk 超高圧高温反応法
US6346689B1 (en) * 1997-11-14 2002-02-12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ell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composite hard material and composite hard materials formed thereby
CN2518580Y (zh) * 2001-12-10 2002-10-30 张战 一种金刚石合成用多面顶压机混合腔体
JP2003160803A (ja) * 2001-11-27 2003-06-06 Ishizuka Kenkyusho:Kk 超砥粒焼結体ブロックの製法
US20030141301A1 (en) * 2002-01-31 2003-07-31 General Electric Crd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capsule for processing materials in supercritical fluids
US20030170161A1 (en) * 2001-03-27 2003-09-11 Makoto Iizuka Method for producing cubic boron nitride and product obtained through the method
US20050260935A1 (en) * 2000-08-11 2005-11-24 Anthony Thomas R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production of diamonds
CN201140060Y (zh) * 2007-12-27 2008-10-29 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金刚石合成腔体
CN101708446A (zh) * 2009-11-27 2010-05-19 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 四面体压机合成块
CN203955183U (zh) * 2014-06-26 2014-11-26 中南钻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超硬材料合成用发热体复合结构
CN204261639U (zh) * 2014-10-30 2015-04-15 郑州新亚复合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六面顶压机用叶腊石组装块
CN204672258U (zh) * 2015-05-29 2015-09-30 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
CN109208443A (zh) * 2018-08-30 2019-01-15 中南钻石有限公司 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截齿合成块及其合成聚晶金刚石复合截齿的方法
CN111672420A (zh) * 2020-06-15 2020-09-18 山东聊城君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合成用异形粉压加热管及合成块
CN212441127U (zh) * 2020-05-29 2021-02-02 河南晶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异形复合片的组装块装置
CN214403573U (zh) * 2021-02-01 2021-10-15 武汉玖石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高抗冲击高耐磨聚晶金刚石复合截齿
CN215693788U (zh) * 2021-08-27 2022-02-01 中南钻石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沟槽状金刚石合成用加热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0281A (en) * 1971-05-13 1974-07-17 Uk N I Kt I Sint Sverkhtverdyk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high pressures and high temperatures
JPH05309256A (ja) * 1992-04-30 1993-11-22 Ishizuka Kenkyusho:Kk 超高圧高温反応法
US6346689B1 (en) * 1997-11-14 2002-02-12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ell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composite hard material and composite hard materials formed thereby
US20050260935A1 (en) * 2000-08-11 2005-11-24 Anthony Thomas R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production of diamonds
US20030170161A1 (en) * 2001-03-27 2003-09-11 Makoto Iizuka Method for producing cubic boron nitride and product obtained through the method
JP2003160803A (ja) * 2001-11-27 2003-06-06 Ishizuka Kenkyusho:Kk 超砥粒焼結体ブロックの製法
CN2518580Y (zh) * 2001-12-10 2002-10-30 张战 一种金刚石合成用多面顶压机混合腔体
US20030141301A1 (en) * 2002-01-31 2003-07-31 General Electric Crd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capsule for processing materials in supercritical fluids
CN201140060Y (zh) * 2007-12-27 2008-10-29 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金刚石合成腔体
CN101708446A (zh) * 2009-11-27 2010-05-19 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 四面体压机合成块
CN203955183U (zh) * 2014-06-26 2014-11-26 中南钻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超硬材料合成用发热体复合结构
CN204261639U (zh) * 2014-10-30 2015-04-15 郑州新亚复合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六面顶压机用叶腊石组装块
CN204672258U (zh) * 2015-05-29 2015-09-30 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
CN109208443A (zh) * 2018-08-30 2019-01-15 中南钻石有限公司 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截齿合成块及其合成聚晶金刚石复合截齿的方法
CN212441127U (zh) * 2020-05-29 2021-02-02 河南晶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异形复合片的组装块装置
CN111672420A (zh) * 2020-06-15 2020-09-18 山东聊城君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合成用异形粉压加热管及合成块
CN214403573U (zh) * 2021-02-01 2021-10-15 武汉玖石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高抗冲击高耐磨聚晶金刚石复合截齿
CN215693788U (zh) * 2021-08-27 2022-02-01 中南钻石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沟槽状金刚石合成用加热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8384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62411B1 (en) A sintered product based on alumina and chromium oxide
CN109079145B (zh) 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合成块及其合成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方法
KR20200032062A (ko) 탄화붕소 소결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성형다이
CN110181050B (zh) 一种WRe/TZM/石墨的SPS烧结连接方法
CN109081695B (zh) 熔盐堆用高密度大尺寸超细孔径核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732418B (zh) 一种不锈钢钢包包底用超低碳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20469A (zh) 一种ntc热敏电阻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11732419A (zh) 一种性能优良的超低碳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18384A (zh) 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
JP5554117B2 (ja) アルミニウム精錬用カソードカーボンブロッ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Sun et al. Cr3C2 assisted ultrafast high-temperature sintering of TiC
Qi et al. Slag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MgO–Mg2SiO4–SiC–C refractories containing porous multiphase aggregates
JPH06287076A (ja) 傾斜機能材の製造方法
CN111732417A (zh) 一种抗氧化性能优异的耐冲刷超低碳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7047A (zh) 一种热压法制备高纯微观组织可控的钼铌合金靶材方法
CN106187151A (zh) 一种铝钇掺杂氧化锌陶瓷靶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81263B (zh) 一种原位反应制备铜基碳化钛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4959080A (zh) 用于合成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烧结体的腔体组装及组装方法
CN111751311B (zh) 一种氧氮氢分析仪器用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08443A (zh) 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截齿合成块及其合成聚晶金刚石复合截齿的方法
CN106148903A (zh) 钼钛靶材的制造方法
US4252758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sintered chromium oxide body
CN113999008B (zh) 一种低碳浸入式水口内衬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50610A (zh) 一种高熵二硅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040010001A (ko) 단결정 인상용 흑연재료와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