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72258U - 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72258U
CN204672258U CN201520359079.7U CN201520359079U CN204672258U CN 204672258 U CN204672258 U CN 204672258U CN 201520359079 U CN201520359079 U CN 201520359079U CN 204672258 U CN204672258 U CN 204672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hard material
heat
layer
forming hole
insul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590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喜宏
买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nik Ultrahard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nik Ultrahar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nik Ultrahard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nik Ultrahar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590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72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72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72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ramic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硬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该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包括导电制热层和保温层,保温层设有用于盛放超硬材料原料的成型孔,导电制热层设于保温层外围。由于在成型孔四周设置保温层,使得在通电结束后合成材料区域各部分温度的下降速率较慢,有效的减少了合成材料区域中心部分和边缘部分的温度差异,从而使得产品的质量更加稳定,提高了刀片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硬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超硬材料为硬度可与金刚石相比拟的材料。超硬材料包括聚晶材料,比如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等。超硬材料的合成需要高温,高温是通过超硬材料四周的导电材料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中提供的。
 例如,公告号为CN201250110Y、公告日为2015年3月11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组合式叶腊石,该种装置包括保温传压套、导电钢圈、加热碳管。使用该装置合成超硬材料时,在保温传压套的内孔中放入超硬材料,在合成材料区域上下分别设置导电钢圈,在合成材料区域外侧设有加热碳管,导电钢圈和加热碳管导电连接,同时通过加热碳管外围的保温传压套向合成材料区域施加高压,通过加热碳管和保温传压套向合成材料区域提供高温高压环境以保证合成超硬材料。但是,这种装置通电结束后,由于合成材料区域中心部分与边缘部分的温度下降速率不均衡,容易在材料合成体刃口处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异,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即在合成材料刃口区域受到的热场差异较大,可能导致产品出现边缘部分与中心部分的烧结温度的差异,从而影响刀片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用以解决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包括导电制热层和保温层,保温层设有用于承放超硬材料原料的成型孔,导电制热层设于保温层外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的一种改进,保温层为陶瓷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的进一步的改进,陶瓷保温层为白云石层、氧化锆层或者氧化铝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的进一步的改进,导电制热层为碳层、铝层或者铜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成型孔为顶部开口的成型孔或者上下导通的成型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成型孔为三角形孔、方形孔、菱形孔。
有益效果分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由于在保温层上设有成型孔,即成型孔外围为保温层,使得在通电结束后合成材料区域各部分温度的下降得很慢,有效的减少了合成材料区域中心部分和边缘部分的温度差异,从而使得产品的质量更加稳定。
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特别当保温层为陶瓷保温层时,由于陶瓷具有吸热速度快,蓄热能力强,散热慢的特点,使得使用该装置进行合成材料时,保温层达到高温的时间相对较短,通电加热结束后合成材料区域各部分温度下降速率更加均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包括导电制热层3和保温层1,导电制热层3设于保温层1外围,导电制热层为圆柱体结构。保温层1为陶瓷保温层,比如白云石层、氧化锆层、氧化铝层。由于陶瓷具有吸热速度快,蓄热能力强,散热慢的特点,使得使用该装置进行合成材料时,保温层达到高温的时间相对较短,通电加热结束后合成材料区域各部分温度下降速率更加均衡。保温层上设有用于承放超硬材料原料的成型孔2。该实施例中的成型孔2为方形。
导电制热层3只包含一种硬质材料时,该种硬质材料可以是碳、铝、铜等材料中任意一种。导电制热层3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复合结构时,比如复合结构内设有导电加热丝,导电加热丝外设有加热碳管或者导热管。当合成超硬材料时,将超硬材料置于该装置的成型孔2内,通电即可。
成型孔2为上下导通的成型孔时,可在成型孔上下加装密封盖。成型孔2为顶部开口的成型孔时,可在开口一端加装密封盖。
另外,当超硬材料为聚晶材料时,比如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该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也同样适用。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成型孔为菱形孔。
 实施例3,如图3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成型孔为三角形孔。
实施例4,如图4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导电层为长方体结构。
实施例5,如图5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成型孔为菱形孔,导电层为长方体结构。
实施例6,如图6所示,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成型孔为三角形孔,导电层为长方体结构。

Claims (6)

1.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包括导电制热层和保温层,其特征在于:保温层设有用于盛放超硬材料原料的成型孔,导电制热层设于保温层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温层为陶瓷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陶瓷保温层为白云石层、氧化锆层或者氧化铝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电制热层为碳层、铝层或者铜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型孔为顶部开口的成型孔或者上下导通的成型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型孔为三角形孔、方形孔、菱形孔。
CN201520359079.7U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 Active CN204672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9079.7U CN204672258U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9079.7U CN204672258U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72258U true CN204672258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71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59079.7U Active CN204672258U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722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8384A (zh) * 2022-04-28 2022-06-14 深圳市海明润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8384A (zh) * 2022-04-28 2022-06-14 深圳市海明润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
CN114618384B (zh) * 2022-04-28 2023-05-12 深圳市海明润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超硬材料合成腔体及其合成异形超硬材料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6593U (zh) 一种金刚石合成用间接加热装置
CN204672258U (zh) 一种合成超硬材料的装置
CN103088408A (zh) 改进的石墨坩埚
CN202470750U (zh) 一种带隔板的坩埚
CN202181254U (zh) 一种制备石英坩埚用多孔石墨模具
CN102581282A (zh) 一种采用电阻烧结法制备大规格钨板坯的工艺
CN204911430U (zh) 合成金刚石用加热装置
CN103062578B (zh) 一种高效夹层高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823301U (zh) 一种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硬质合金复合片用合成块
CN202106032U (zh) 用于圆刀烧结的石墨舟皿
CN202594786U (zh) 一种合成立方氮化硼的加热装置
CN202594788U (zh) 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加热装置
CN201768532U (zh) 一种合成金刚石用加热片
CN104354337B (zh) 梯密度通孔金属泡沫及其简易制备方法
CN206440012U (zh) 一种夹层加热装置
CN102230667A (zh) 一种电热水器
CN204111577U (zh) 一种超大艺术玻璃的成型模具
CN201768534U (zh) 导电钢圈
CN201456214U (zh) 电熔锆刚玉保温模型板
CN202799217U (zh) 一种加热陶瓷辐射板
CN201940331U (zh) 硅棒粘胶涂覆盘
CN209737923U (zh) 叠片机裁切机构
CN201614689U (zh)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复合外保温墙板
CN204514010U (zh) 新型高强硅酸铝隔热板
CN201136790Y (zh) 一种合成人造金刚石的合成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