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1013A - 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1013A
CN114541013A CN202111255758.6A CN202111255758A CN114541013A CN 114541013 A CN114541013 A CN 114541013A CN 202111255758 A CN202111255758 A CN 202111255758A CN 114541013 A CN114541013 A CN 114541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
drive shaft
shaft
loom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57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名木启一
山岸大吾
田村公一
山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dako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944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9181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41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10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04Control of the tension in warp or cloth
    • D03D49/12Controlling warp tension by means other than let-off mechanisms
    • D03D49/14Compensating for tension differences during shedding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51/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 D03D51/02General arrangements of driving mechanism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04Control of the tension in warp or cloth
    • D03D49/12Controlling warp tension by means other than let-off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1/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links or levers, with or without slides
    • F16H21/1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links or levers, with or without slides all movement being in, or parallel to, a single plane
    • F16H21/16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links or levers, with or without slides all movement being in, or parallel to, a single plane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 F16H21/18Crank gearings; Eccentric gearings
    • F16H21/20Crank gearings; Eccentric gearings with adjustment of thr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难以产生驱动轴的挠曲的结构。一种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包括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驱动轴的曲柄毂、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曲柄毂的支架、由支架支撑的偏心轴、以及经由偏心轴及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支架支撑并且与织机的驱动对象部件连结的连结部件,支架具有安装于曲柄毂的被安装面,该被安装面与驱动轴的轴线正交且是驱动轴的前端侧的面,曲柄毂具有:安装部,其是安装支架的被安装面的板状的安装部,且具有与被安装面抵接的安装面;和固定机构,其是用于将曲柄毂固定于驱动轴的固定机构,且嵌合插入驱动轴,在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中,曲柄毂构成为,固定机构位于安装部的板厚方向上的安装面侧。

Description

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该曲柄式驱动装置包括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驱动轴的曲柄毂、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曲柄毂的支架、由支架支撑的偏心轴、以及经由偏心轴及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支架支撑并且与织机的驱动对象部件连结的连结部件,尤其,在上述曲柄式驱动装置中,支架具有安装于曲柄毂的被安装面,该被安装面与驱动轴的轴线正交且是驱动轴的前端侧的面,曲柄毂具有:安装部,其是安装支架的被安装面的板状的安装部,且具有与被安装面抵接的安装面;和固定机构,其是用于将曲柄毂固定于驱动轴的固定机构,且嵌合插入驱动轴。
背景技术
在织机中,从送经轴送出的经纱卷绕于张力辊并朝向织口被引导。而且,为了缓和伴随该经纱的开口运动等产生的张力变动,使用在每一个织机周期对张力辊积极地施加松经运动的松经装置。作为该松经装置的驱动单元,一般使用利用曲柄式的驱动装置的驱动单元,作为该曲柄式的驱动装置,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置。
并且,作为织机所使用的曲柄式驱动装置,除了上述松经装置所使用的装置以外,例如还有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织机的开口装置所使用的装置、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起绒织机的起毛动作机构所使用的装置。
在此基础上,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以下,称为“现有装置”。)构成为包括:曲柄毂,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驱动轴;支架,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曲柄毂;偏心轴部,其由支架支撑;以及连结部件,其经由偏心轴部及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支架支撑,并且与松经杆连结。而且,在该现有装置中,曲柄毂具有作为固定机构的开口紧固机构,并由该开口紧固机构安装于驱动轴。并且,支架以使成为被安装面的面与该曲柄毂的成为安装面的端面抵接的形式安装。此外,该安装面及被安装面在该安装状态下成为与驱动轴的轴线正交的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02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335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3310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此外,在现有装置中,曲柄毂形成为如下形式:相对于包括上述安装面的板状的凸缘部,开口紧固机构从与上述安装面相反一侧的端面突出。而且,曲柄毂以开口紧固机构相比凸缘部位于驱动轴的前端侧的方向安装于驱动轴。因此,在像这样构成的现有装置中,有时会产生起因于驱动轴的挠曲而驱动对象部件的运动成为与期望的运动不同的运动的问题。
更详细而言,若以在织机的松经装置使用现有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则驱动轴以经由轴承相对于织机框架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并从织机框架突出地设置。并且,在现有装置如上构成的情况下,驱动轴需要具有从织机框架突出的长度尺寸,以便能够在其轴线方向上的固定曲柄毂的开口紧固机构的位置与织机框架之间至少配置曲柄毂的凸缘部及支架。其结果,在现有装置的情况下,从驱动轴的由轴承支撑的部分到固定曲柄毂的部分为止的尺寸(执行长度)变大。
此外,在上述情况下,现有装置经由连结部件等与张力辊连结。因此,施加给张力辊的经纱的张力经由该连结部件等施加给现有装置,成为该力经由支架及曲柄毂施加给驱动轴的状态。而且,该力以由上述轴承支撑的部分为支点在使驱动轴挠曲的方向上作用。因此,若如上所述地上述执行长度较大,则有驱动轴产生挠曲的情况。尤其,在织造宽幅的织布、高密度的工业材料用织布等的织机中,施加给其驱动轴的力变得更大,有可能驱动轴产生较大的挠曲。
而且,若像这样驱动轴产生挠曲,则驱动轴的旋转相位与周期性的松经运动中的张力辊的位置的关系产生偏离,有实际的张力辊的运动成为与预先设想的运动(期望的运动)不同的状态的情况。此外,其偏离量与驱动轴的挠曲对应,根据其大小,有会对织造造成不良影响,织造的织布的品质降低的情况。
鉴于以上现有的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结构:在上述的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中,难以产生成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的驱动轴的挠曲。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以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为前提,该曲柄式驱动装置包括: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驱动轴的曲柄毂、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曲柄毂的支架、由支架支撑的偏心轴、以及经由偏心轴及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支架支撑并且与织机的驱动对象部件连结的连结部件,尤其,支架具有安装于曲柄毂的被安装面,该被安装面与驱动轴的轴线正交且是驱动轴的前端侧的面,曲柄毂具有:安装部;其是安装支架的被安装面的板状的安装部,且具有与被安装面抵接的安装面;和固定机构,其是用于将曲柄毂固定于驱动轴的固定机构,且嵌合插入驱动轴。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曲柄毂构成为,固定机构位于安装部的板厚方向上的安装面侧。
并且,在这样的本发明的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中,该曲柄式驱动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曲柄毂中的固定机构的存在范围与轴承的存在范围在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上重叠。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在上述的作为前提的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中,在使安装部的安装面与支架的被安装面抵接的状态下安装支架的曲柄毂构成为,固定机构位于安装部的板厚方向上的安装面侧。由此,在该曲柄式驱动装置中,曲柄毂中的固定机构的位置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相比支架中的被安装面成为驱动轴由轴承支撑的一侧。其结果,从驱动轴的固定曲柄毂的部分、换言之从驱动轴受到来自驱动对象部件的力的部分到驱动轴由轴承支撑的部分为止的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变短。即、驱动轴的上述执行长度变短。由此,该曲柄式驱动装置与如现有装置那样构成的情况相比,受到来自驱动对象部件的力的驱动轴难以产生挠曲。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曲柄式驱动装置,难以产生成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的驱动轴的挠曲。
并且,在本发明的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中,通过以曲柄毂中的固定机构的存在范围与轴承的存在范围在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上重叠的方式构成该曲柄式驱动装置,驱动轴的上述执行长度进一步变短。由此,该曲柄式驱动装置更难以产生上述的驱动轴的挠曲,能够以更高的准确度来防止上述问题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松经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松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作为俯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从偏心方向观察的局部剖视图。
符号说明
5—经纱轴,7—张力辊,7a—轴部,8—支撑轴,10—松经装置,12—松经杆,12A—支撑孔,12B—支撑孔,12C—支撑孔,14—杆,16—臂,18—轴部件,20—曲柄式驱动装置(驱动装置),22—曲柄毂,22a—轴部,22a1—开口紧固机构(固定机构),22a2—切槽,22a4—开口紧固用螺栓,22a5—突出部,22b—安装部,22c—贯通孔,22d—安装面,22e—导向面,22f—贯通孔,22h—插通孔,24—支架,24b—贯通孔,24e—被安装面,24J—扩大部,25—偏心轴部,25b—贯通孔,25f—卡合面,26—连结部件,28—轴承,29—固定螺栓,32—织机框架,34—驱动轴,36—轴承,40—曲柄式驱动装置(驱动装置),42—曲柄毂,42a—轴部,42a1—开口紧固机构(固定机构),42a2—切槽,42a4—开口紧固用螺栓,42a5—突出部,42b—安装部,42c—贯通孔,42d—安装面,42e—导向面,42f—贯通孔,T—经纱,L1—轴部22的轴心,L2—偏心轴部25的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5对本发明的曲柄式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例是如图所示将本发明应用于织机的松经装置的例子。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织机中,从经纱轴5送出的经纱T卷绕在张力辊7上并被引导至织口侧。而且,松经装置10包括在两端支撑该张力辊7的一对松经杆12、12、与各松经杆12对应地设置且用于摆动驱动对应的松经杆12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以下简称为“驱动装置”)20、20、用于将各松经杆12和与其对应的驱动装置20连结的杆14、14以及臂16、16。
其中,各松经杆12经由嵌合插入在形成于其一端部的支撑孔12A中的支撑轴8以相对于织机框架32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而且,张力辊7以其两端的轴部7a嵌合插入在形成于各松经杆12的中间部的支撑孔12B中的形式由两个松经杆12、12支撑。因此,张力辊7成为经由各松经杆12相对于织机框架32以支撑轴8的轴心为中心摆动自如被支撑的状态。
并且,在各松经杆12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支撑孔12C,在该支撑孔12C嵌合插入有轴部件18。而且,各松经杆12经由该轴部件18与臂16连结。并且,该臂16经由杆14与驱动装置20连结。即,各松经杆12经由轴部件18、臂16以及杆14与对应的驱动装置20连结。
如图3及图4所示,各驱动装置20包括:曲柄毂22,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驱动轴34;支架24,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曲柄毂22;偏心轴部25,其由支架24支撑;以及连结部件26,其经由偏心轴部25及轴承2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支架24支撑,并且与对应的杆14连结。
此外,驱动轴34经由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于织机框架32,其一端从织机框架32向织机的宽度方向(织幅方向)的外侧突出。并且,驱动轴34经由驱动传递机构与织机的主轴(未图示)连结,与主轴同步地被旋转驱动。
并且,曲柄毂22构成为包括:轴状的轴部22a,其具有驱动轴34嵌合插入的贯通孔22c;以及板状的安装部22b,其用于安装支架24。其中,该轴部22a的贯通孔22c形成为,其中心与轴部22的轴心L1一致。并且,在该轴部22a设有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用于使曲柄毂22成为相对于嵌合插入在贯通孔22c中的驱动轴34固定的状态。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机构成为包括与贯通孔22c连通的切槽的开口紧固机构22a1。
并且,在该曲柄毂22中,安装部22b如上所述地呈板状,在轴部22a的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侧,以使其板厚方向与上述轴线方向一致的形式与轴部22a形成为一体。此外,在该安装部22b也以与轴部22a的贯通孔22c连通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22f。而且,该贯通孔22f能够供嵌合插入到贯通孔22c的驱动轴34插通。再有,在安装部22b以沿上述板厚方向贯通的形式形成有三个固定螺栓29插通的插通孔22h,固定螺栓29用于将支架24安装于曲柄毂22。
并且,关于支架24及偏心轴部25,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4和偏心轴部25两者形成为一体。详细而言,支架24为了安装于上述的曲柄毂22中的板状的安装部22b而形成为大致板状。而且,偏心轴部25以在板厚方向上从该支架24的一方的端面突出的形式与支架24形成为一体。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4与偏心轴部25形成为一体,由此偏心轴部25(偏心轴)支撑于支架24。
并且,在偏心轴部25以使其中心与偏心轴部25的轴心L2一致的形式形成有用于插通驱动轴34的贯通孔25b。另外,在支架24也以与该偏心轴部25的贯通孔25b连通的形式形成有贯通孔24b。其中,该贯通孔24b形成为其内径比贯通孔25b的内径大的孔。
而且,关于如上构成的曲柄毂22、支架24以及偏心轴部25,曲柄毂22在驱动轴34中的如上所述地从织机框架32突出的部分的前端侧,以其前端侧的部分成为嵌合插入到贯通孔22c的状态的形式不能旋转地安装于驱动轴34。此外,曲柄毂22相对于驱动轴34的安装利用上述的开口紧固机构22a1的紧固固定来进行。因此,曲柄毂22能够相对于驱动轴34自由改变相位地安装。
并且,支架24及偏心轴部25在相对于曲柄毂22的织机框架32侧,以偏心轴部25相对于支架24位于织机框架32侧的方向,且以驱动轴34插通到贯通孔25b及贯通孔24b的状态设置。因此,支架24在其板厚方向上的与偏心轴部25突出一侧相反一侧的端面(另一方的端面)与曲柄毂22对置。而且,支架24以使其另一方的端面与曲柄毂的安装部22b抵接的状态组装于曲柄毂22。因此,支架24的上述另一方的端面成为安装于曲柄毂22的被安装面24e。
此外,该支架24相对于曲柄毂22的组装使用固定用螺栓29来进行。更详细而言,在支架24并在与上述曲柄毂22的三个插通孔22h分别对应的位置,以在被安装面24e开口的方式形成有用于螺纹安装固定用螺栓29的内螺纹孔(省略图示)。而且,在使支架24在该被安装面24e与曲柄毂22的安装部22b抵接的状态下,从驱动轴34的前端侧插通到曲柄毂22的各插通孔22h的各固定用螺栓29螺纹安装于支架24中的对应的内螺纹孔,从而成为支架24组装于曲柄毂22的状态。
而且,像这样与组装于曲柄毂22的支架24形成为一体的偏心轴部25经由连结部件26与作为驱动对象部件的张力辊7侧的杆14连结。该连结部件26是具有环状部分的部件,在该环状部分经由轴承28嵌装于偏心轴部25。因此,连结部件26经由偏心轴部2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支架24支撑。此外,轴承28在嵌合插入到偏心轴部25的状态下,成为其轴线方向上的一方侧的端面与支架24抵接的状态。
并且,在作为曲柄式驱动装置的驱动装置20中,需要以成为如上所述地与杆14连结的偏心轴部25的轴心L2相对于驱动轴34的轴心L1偏心的状态构成该驱动装置20。另一方面,驱动轴34成为如上所述地插通到偏心轴部25的贯通孔25b的状态。因此,偏心轴部25的贯通孔25b形成为内径相对于驱动轴34的轴径能够实现偏心轴部25相对于驱动轴34的期望的偏心状态的孔。
再有,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20构成为,能够调节支架24相对于曲柄毂22的组装位置,以便能够调整上述的偏心轴部25的轴心L2相对于驱动轴34的轴心L1的偏心量。更详细而言,上述的曲柄毂22的各插通孔22h形成为,在沿驱动轴34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如上所述地在将组合曲柄毂22和支架24后的状态下的驱动轴34的轴心L1与偏心轴部25的轴心L2连结的方向(偏心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因此,使用了上述固定用螺栓29的支架24相对于曲柄毂22的组装能够在其长孔即插通孔22h的范围内调节其组装位置。
在以上的驱动装置20中,如上所述地相比支架24在驱动轴34的前端侧的位置安装于驱动轴34的曲柄毂22以具有开口紧固机构22a1的轴部22a相对于安装部22b位于织机框架32侧的方向安装于驱动轴34。由此,支架24在使被安装面24e与曲柄毂22中的安装部22b的轴部22a突出一侧的端面抵接的状态下安装于曲柄毂22。因此,成为该支架24抵接的状态的安装部22b的上述端面成为曲柄毂22的安装面22d。
这样,在驱动装置20中,曲柄毂22构成为,安装支架24的安装面22d是安装部22b中的轴部22a突出一侧的端面。而且,曲柄毂22以其安装面22d朝向织机框架32侧的状态安装于驱动轴34,以便相对于该安装部22b配置于织机框架32侧的支架24以与安装面22d抵接的状态安装于曲柄毂22。而且,作为像这样曲柄毂22安装于驱动轴34且支架24安装于该曲柄毂22的结果,作为固定机构的开口紧固机构22a1成为相比支架24的被安装面24e位于织机框架32侧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曲柄毂22的轴部22a的轴线方向(=驱动轴34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比支架24的板厚方向上的尺寸大。由此,在如上所述地支架24安装于曲柄毂22的状态(安装状态)下,轴部22a的另一端侧的端面的位置在上述轴线方向上在相比支架24位于织机框架32侧的偏心轴部25的存在范围内。即,在该结构中,轴部22a的存在范围与偏心轴部25的存在范围在上述轴线方向上重叠。而且,由于如上所述地在偏心轴部25嵌装有轴承28,所以该轴承28的存在范围与轴部22a的存在范围在上述轴线方向上重叠。因此,偏心轴部25的贯通孔25b的上述内径成为比轴部22a的外径大的直径。
并且,设于轴部22a的开口紧固机构22a1如上所述地包括切槽22a2,而且,包括在与该切槽22a2连续的位置从轴部22a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部22a5、以及螺纹插入到该突出部22a5的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而且,该切槽22a2遍及轴部22a的轴线方向形成。即,作为固定机构的开口紧固机构22a1在上述轴线方向上遍及轴部22a的存在范围存在。因此,在该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开口紧固机构22a1(固定机构)和轴承28的存在范围在驱动轴34的轴线方向上重叠。
此外,在该开口紧固机构22a1中,轴部22a的突出部22a5在上述轴线方向上从轴部22a的上述一端侧连续地形成,并且在上述安装状态下收纳在支架24的贯通孔24b内的范围形成。因此,在上述安装状态下,该突出部22a5位于支架24的贯通孔24b内。并且,螺纹插入到该突出部22a5的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在上述安装状态下也位于支架24的贯通孔24b内。
顺便说一下,在本实施例中,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相对于该突出部22a5的螺纹安装方向与一般的开口紧固机构相同,成为与上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并且,在上述安装状态下,沿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的切槽22a2的方向成为与上述偏心方向一致的方向。因此,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的螺纹安装方向成为在沿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与上述偏心方向正交的方向。
而且,为了能够在上述安装状态下从驱动轴34的前端侧操作相比安装部22b位于织机框架32侧的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曲柄毂22的安装部22b如图4所示地以在沿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露出的形式形成。具体而言,在沿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安装部22b的一部分形成为与突出部22a5中的插入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一侧的部分一致的形状。
并且,在支架24中,为了允许如上所述地设于轴部22a的开口紧固机构22a1(突出部22a5、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的收纳,贯通孔24b形成为,具有在上述安装状态下与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的头部对置的部分及其周边在与上述偏心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的螺纹安装方向)上扩大而成的扩大部24J。并且,该扩大部24J形成为在上述安装状态下能够用工具操作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的大小。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引导上述支架24及偏心轴部25相对于曲柄毂22的向上述偏心方向上的移动,在曲柄毂22的轴部22a的外周面形成有一对导向面22e、22e,并且在偏心轴部25形成有与该一对导向面22e、22e卡合的一对卡合面25f、25f。
更详细而言,曲柄毂22的轴部22a在上述另一端侧的端部具有以其外周面的一部分被切开的形式形成的平行的两个平面22e、22e。其中,在沿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该各平面22e的方向成为与开口紧固机构22a1中的切槽22a2的方向(=上述偏心方向)一致的方向。而且,该平面22e作为轴部22a中的导向面发挥功能。
而且,偏心轴部25形成为,其贯通孔25b的内周面中的在上述安装状态下与轴部22a的各导向面22e对置的部分是在上述安装状态下与各导向面22e平行的平面25f。而且,贯通孔25b形成为,其两个平面25f、25f的间隔与轴部22a中的两个导向面22e、22e的间隔大致相同,并且形成有该平面25f的部分比除此以外的部分朝向内侧突出。由此,在上述安装状态下,轴部22a的各导向面22e成为与该贯通孔25b中的对置的平面25f卡合的状态,该平面25f作为偏心轴部25中的卡合面发挥功能。而且,在松开各固定螺栓29的状态下,偏心轴部的各卡合面25f与对应的轴部22a的导向面22e卡合并滑动接触,由此引导支架24在上述偏心方向上的移动。
如上所述,在曲柄式驱动装置20中,曲柄毂22构成为,开口紧固机构22a1位于安装部22b1的板厚方向上的安装面22d侧。因此,该曲柄式驱动装置20构成为,在上述安装状态下,开口紧固机构22a1的位置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相比支架24的被安装面24e成为驱动轴34由轴承36支撑的一侧(织机框架32侧)。
其结果,从驱动轴34的固定曲柄毂22的部分至驱动轴34由轴承36支撑的部分为止的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的距离亦即驱动轴34的执行长度与上述安装状态下的开口紧固机构的位置相比支架24的被安装面24e成为驱动轴34的前端侧的现有的结构(现有结构)相比变短。由此,在该曲柄式驱动装置20中,与上述现有结构相比,受到来自作为驱动对象部件的张力辊7的力的驱动轴34难以产生挠曲。
并且,如上所述,曲柄式驱动装置20构成为,曲柄毂22中的开口紧固机构22a1的存在范围与嵌装于偏心轴部25的轴承28的存在范围在上述轴线方向上重叠。由此,曲柄式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34的上述执行长度更短,更难以产生上述驱动轴34的挠曲。
以上,对本发明的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以下的变形的例子中也能够实施。
(1)关于开口紧固机构22a1,在上述实施例的曲柄式驱动装置20中,采用了设于曲柄毂22的轴部22a的开口紧固机构22a1作为固定机构,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相对于该轴部22a的突出部22a5的螺纹安装方向成为与上述轴线方向及上述偏心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但是,即使在采用开口紧固机构作为固定机构的情况下,上述螺纹安装方向也不限定于上述的方向,例如,也可以如图5所示地设定为:沿上述偏心方向观察时,在相对于与上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倾斜的方向上螺纹插入的开口紧固用螺栓22a4中,以头部侧相比轴部侧位于驱动轴34的前端侧的方式倾斜的方向。而且,根据像这样设定了上述螺纹安装方向的开口紧固机构,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开口紧固用螺栓的操作。
(2)在上述实施例的曲柄式驱动装置20中,采用了开口紧固机构22a1作为用于将曲柄毂22固定于驱动轴34的固定机构。但是,在本发明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中,该固定机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开口紧固机构,例如,也可以是三木普利株式会社制的“POSI LOCK”(注册商标)、灵飞达公司制的“胀套”(注册商标)之类的环状的摩擦式紧固件。而且,在采用这样的摩擦式紧固件的情况下,该摩擦式紧固件夹装在曲柄毂的贯通孔的内周面与驱动轴之间,作为固定机构发挥功能。
此外,在采用上述的环状的摩擦式紧固件作为固定机构的结构的情况下,支架的贯通孔形成为能够收纳固定机构的内径的孔即可,并且形成为不具有上述的扩大部的孔即可。并且,即使在如上述实施例那样采用开口紧固机构作为固定机构的结构的情况下,在作为能够充分收纳该固定机构的内径的孔而形成有支架24的贯通孔的情况下,该贯通孔也可以形成为不具有上述扩大部的孔。这样,本发明的曲柄式驱动装置的支架不限定于贯通孔形成为具有上述实施例的上述扩大部。
(3)上述实施例的曲柄式驱动装置20构成为,作为固定机构的开口紧固机构22a1和轴承28的存在范围在上述轴线方向上重叠。但是,本发明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不限定于像这样构成,也可以构成为固定机构和轴承28的存在范围在上述轴线方向上不重叠。具体而言,例如,通过使设置固定机构的曲柄毂的轴部的上述轴线方向上的尺寸比支架24的板厚方向上的尺寸小,从而该轴部的上述轴线方向上的存在范围成为驱动轴34相对于偏心轴部以及嵌装于偏心轴部的轴承28的前端侧。
(4)上述实施例的曲柄式驱动装置20构成为,在沿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曲柄毂22的各插通孔22h形成为在上述偏心方向上较长的长孔,通过在上述长孔的范围内对使用了固定用螺栓29的、支架24相对于曲柄毂22的组装进行调节,能够调节偏心轴部25的轴心L2相对于驱动轴34的轴心L1的偏心量。但是,本发明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偏心量为恒定的量(固定量)(支架相对于曲柄毂的组装位置固定),具体地也可以构成为,在沿上述轴线方向观察时,曲柄毂22的各插通孔形成为圆孔。
(5)另外,上述实施例是将本发明的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20应用于织机的松经装置的例子。但是,应用本发明的曲柄式驱动装置的织机上的装置不限定于松经装置,例如也可以是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开口装置。并且,该应用的装置也可以是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起绒织机中的起毛动作机构。
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任一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

Claims (2)

1.一种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包括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驱动轴的曲柄毂、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曲柄毂的支架、由上述支架支撑的偏心轴、以及经由上述偏心轴及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上述支架支撑并且与织机的驱动对象部件连结的连结部件,上述支架具有安装于上述曲柄毂的被安装面,该被安装面与上述驱动轴的轴线正交且是上述驱动轴的前端侧的面,上述曲柄毂具有:安装部,其是安装上述支架的上述被安装面的板状的安装部,且具有与上述被安装面抵接的安装面;和固定机构,其其是用于将上述曲柄毂固定于上述驱动轴的固定机构,且嵌合插入上述驱动轴,其特征在于,
上述曲柄毂构成为,上述固定机构位于上述安装部的板厚方向上的安装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曲柄毂中的上述固定机构的存在范围与上述轴承的存在范围在上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上重叠。
CN202111255758.6A 2020-11-24 2021-10-27 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 Pending CN1145410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4471A JP7491819B2 (ja) 2020-11-24 織機のクランク式駆動装置
JP2020-194471 2020-11-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1013A true CN114541013A (zh) 2022-05-27

Family

ID=786491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5758.6A Pending CN114541013A (zh) 2020-11-24 2021-10-27 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
CN202122604960.7U Active CN216040059U (zh) 2020-11-24 2021-10-27 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04960.7U Active CN216040059U (zh) 2020-11-24 2021-10-27 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1725B2 (zh)
EP (1) EP4001482A1 (zh)
KR (1) KR20220071896A (zh)
CN (2) CN114541013A (zh)
TW (1) TW20222124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57445A (ja) * 2021-10-11 2023-04-21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45160A (en) * 1953-04-06 1958-07-29 Bahan Textile Machinery Compan Clutch control for loom shaft drive
US3732900A (en) * 1971-12-15 1973-05-15 Enshu Seisaku Kk Weft feeler mechanism
IT1246701B (it) * 1990-07-11 1994-11-26 Nuovopignone Ind Meccaniche Ef Dispositivo di comando perfezionato per ratiere rotative ad altissima velocita'
JP3242123B2 (ja) * 1991-05-13 2001-12-25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開口制御装置
JPH07133545A (ja) 1993-11-05 1995-05-23 Tsudakoma Corp クランク装置の駆動量変更機構
JP3375256B2 (ja) * 1995-10-18 2003-02-10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開口制御方法および開口制御装置
JP3377166B2 (ja) 1997-05-30 2003-02-17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パイル形成装置
JP4884992B2 (ja) 2007-01-25 2012-02-29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ンク式駆動装置における駆動量変更機構
JP6463067B2 (ja) 2014-10-15 2019-01-30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ンク式駆動装置における駆動量変更機構
JP7401397B2 (ja) * 2020-06-04 2023-12-19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
JP7384747B2 (ja) * 2020-06-04 2023-11-21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0059U (zh) 2022-03-15
EP4001482A1 (en) 2022-05-25
TW202221242A (zh) 2022-06-01
KR20220071896A (ko) 2022-05-31
US11591725B2 (en) 2023-02-28
US20220162781A1 (en) 2022-05-26
JP2022083177A (ja)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40059U (zh) 织机的曲柄式驱动装置
JP4955325B2 (ja) 織機のロールの支持装置
US11649573B2 (en) Loom
EP3901340A1 (en) Frame structure of loom
KR20220044097A (ko) 직기의 프레임
EP1950332A1 (en) Drive-amount changing mechanism in crank-type driver
CN109706614B (zh) 经编机的导纱梳栉驱动装置和导纱梳栉组件
JP7491819B2 (ja) 織機のクランク式駆動装置
US5562128A (en) Adjustable warp tension roll support in a weaving loom
US4771812A (en) Connector for joining a wire type body to a machine element
JP4953376B2 (ja) テンプル装置
US3884274A (en) Loom warp beam device
US6244304B1 (en) Doup end tension regulating device for a selvedge former
KR100627617B1 (ko) 피커 빔 유닛을 구비한 자수기
US5908051A (en) Actuating electromagnetic selection device for dobby mechanisms
US11858433B2 (en) Clearance adjusting device for cable
JP3498962B2 (ja) シャフト装置
EP2343404B1 (en) Pile orientation device for pile fabric loom
KR20000057084A (ko) 직기를 위한 한 쌍의 위사 운반 및 인출 그리퍼 내의 위사파지 장치를 작동시키는 레버
KR200205239Y1 (ko) 도비 직기의 종광 복귀용 스프링 장력 조정장치
JPH0617343A (ja) 織機の開口形成装置
US5040742A (en) Equipment for the start-up control of bobbin creels
JP2000070580A (ja) ミシンの針棒
KR100373541B1 (ko) 합사직물을 제직하기 위한 위사 공급장치
CN117480290A (zh) 用于剑杆织机的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