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6691A - 一种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6691A
CN114536691A CN202210222181.7A CN202210222181A CN114536691A CN 114536691 A CN114536691 A CN 114536691A CN 202210222181 A CN202210222181 A CN 202210222181A CN 114536691 A CN114536691 A CN 114536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rod
groove
clamping colum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21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2221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66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6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66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6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B29C45/2606Guiding or center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6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 B29C2045/6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using mould clamping means operating independently from the mould clos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6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 B29C2045/668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using tilting elements for obtaining mould cl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座以及与下模座相配合的上模座,下模座和上模座均开设有模腔,两个模腔构成有用于注塑模具的成型腔,上模座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上模座上还开设有注塑口,下模座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第一卡柱上设置有防松动机构,防松动机构包括扩撑组件和防松动组件;本发明提高了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稳定性,保证了注塑过程中上模座和下模座不会出现松动,进而确保了注塑过程的正常进行,提高了注塑产品的成型质量,且在脱模过程中,使顶杆可快速对注塑品进行顶出,提高了注塑产品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生产塑料产品的常规加工设备,其主要包括主模板以及副模板,上模与下模分别固定在主模板以及副模板上,且主模板与副模板固定在注塑机上,模具上的注塑口与注塑机的注塑头对应,注塑机通过内部机架的移动实现上模与下模的分合工作,而上模与下模向接触的面分别为上分型面与下分型面,上分型面上设置了上成型腔,下分型面上设置了下成型腔,当上模与下模合并后,上成型腔与下成型腔形成了完整的成型模腔,其成型模腔的结构与塑料产品的结构完全相同。
现在的注塑模具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推动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合模,合模过程主要通过上模具的卡柱和下模具的卡柱槽进行卡合,将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固定住,从而使注塑空腔形成,但现有的卡柱和卡柱槽都是单纯的设计成圆柱状以及卡柱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降低了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合模时的稳定性,使其在注塑过程中出现上模具和下模具出现松动造成注塑成型失败的现象,废品率增加;且现有的顶杆结构复杂且顶出速度慢,使得模具脱模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塑料注塑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座以及与下模座相配合的上模座,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均开设有模腔,两个所述模腔构成有用于注塑模具的成型腔,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上模座上还开设有注塑口,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所述第一卡柱上设置有防松动机构,所述防松动机构包括扩撑组件和防松动组件,所述下模座内活动连接有顶杆,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顶杆工作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可用于驱动防松动机构工作。
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与顶杆活动连接的受力板,所述受力板通过转轴与下模座相连,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用于受力板复位转动的扭簧,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滑动连接在下模座上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受力板活动相抵,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与用于驱动移动块位移的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滑动块,所述下模座上开设有与滑动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壁与滑动块之间设置有第五弹性元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移动块活动相抵。
优选的,所述扩撑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卡柱内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塞板,所述第一塞板与活动槽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塞板远离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与第一卡槽的内壁活动相抵,所述扩撑组件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卡柱内的工作槽,所述工作槽与活动槽相互连通,所述活动槽内壁开设有工作管,所述工作管内活动连接有第二塞板,所述第二塞板与工作管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塞板上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塞板的一端穿过工作管并连接有插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与第二塞板固连的套管以及滑动连接在套管内的内杆,所述内杆与插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外壁套接第三弹性元件。
优选的,所述防松动组件包括固设在第一卡柱上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槽内开设有与插块相配合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柱包括转动连接在下模座内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弹性伸缩杆的一端穿过下模座并固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卡槽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卡柱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内开设有腔体,所述移动块包括滑动在腔体内壁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固定块活动相抵,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外壁套接有第四弹性元件,所述第四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腔体内壁相连,所述移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穿过移动块并与受力板活动相抵。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塑料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塑料注塑模具,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通过驱动机构推动上模座和下模座进行合模,合模过程中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分别进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部,在此过程中,受力杆率先与第一卡槽内壁相抵,使受力杆向活动槽内收缩,第一塞板挤压内部空气并进入工作槽,随着受力杆的继续收缩,这些气体会继续对第二塞板作用力,使第二塞板通过连接杆推动插块对第一卡槽内壁进行扩撑,当插块与第一卡槽内壁相抵后,随着空气对第二塞板继续作用力,第三弹性元件被压缩,使插块与第一卡槽内壁紧密相接;
S2:即将合模时,下模座的固定块对上模座移动块内的滑块作用力,由于第四弹性元件劲度系数大,使得滑块带动移动块整体移动,使移动块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卡柱转动,使第一卡柱带动插块进入插槽内部,在第三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力,插块与插槽紧密抵接,第二齿轮带动第二卡柱转动,随着上模座相对靠近下模座,第二卡柱旋进第二卡槽内部;
S3:当插块插入插槽内时,第一卡柱无法继续转动,使得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无法移动,进而对移动块限位,但是合模工序未完成,随着固定块对滑块斜面继续施加压力,第四弹性元件开始被压缩,滑块带动移动杆滑动在腔体内,移动杆对受力板作用力,使受力板以转轴为圆心进行偏转,使受力板带动顶杆进入下模座内,此时合模完成,两个模腔构成成型腔;
S4:将高压受热融化的塑料通过注塑口往上模座内部注入,注入的融化塑料通过输料通道进入到成型腔内,通过外部压力装置检测注塑空腔内部的液压,当检测到塑料已经充满注塑腔时,保压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塑,静置使成型腔内的塑料料硬化成注塑品;
S5:通过驱动机构将上模座与下模座分离,模座分离过程中,固定块不再对滑块斜面施加压力,移动块在第五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在此过程中移动杆不再对受力板相抵,使受力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转动,并带动顶杆对注塑品施加上移的力,进而将注塑品顶出,同时移动块移动时使齿条与齿轮啮合,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离,取出注塑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通过防松动机构提高了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稳定性,保证了注塑过程中上模座和下模座不会出现松动,进而确保了注塑过程的正常进行,提高了注塑产品的成型质量,且在脱模过程中,使顶杆可快速对注塑品进行顶出,提高了注塑产品的生产效率。
2、该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通过受力杆率先与第一卡槽内壁相抵,使受力杆向活动槽内收缩,第一塞板挤压内部空气并进入工作槽,随着受力杆的继续收缩,这些气体会继续对第二塞板作用力,使第二塞板通过连接杆推动插块对第一卡槽内壁进行扩撑,当插块与第一卡槽内壁相抵后,随着空气对第二塞板继续作用力,第三弹性元件被压缩,使插块与第一卡槽内壁紧密相接,避免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松动出现横向位移的情况。
3、该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通过移动块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卡柱转动,使第一卡柱带动插块进入插槽内部,在第三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力,插块与插槽紧密抵接,第二齿轮带动第二卡柱转动,随着上模座相对靠近下模座,第二卡柱旋进第二卡槽内部,避免模座之间扭动,提高了上模座和下模座连接的稳定性。
4、该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通过受力板的转动,使受力板带动顶杆相对于模腔收缩或顶出,进而使模座分离时,注塑品快速被顶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3中B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防松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中C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移动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座;2、上模座;201、第一卡槽;2011、插槽;202、第二卡槽;203、注塑口;3、模腔;4、第一卡柱;401、第一齿轮;5、第二卡柱;501、第一连杆;502、弹性伸缩杆;503、第二连杆;504、第二齿轮;6、顶杆;7、活动槽;701、第一塞板;702、第一弹性元件;703、受力杆;8、工作槽;801、工作管;802、第二塞板;8021、第二弹性元件;803、连接杆;8031、套管;8032、内杆;8033、第三弹性元件;804、插块;9、移动块;901、第一齿条;902、第二齿条;903、滑动块;9031、滑槽;10、受力板;11、固定块;111、凹槽;112、转动轴;113、滚轮;12、腔体;121、滑块;122、移动杆;123、第四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座1以及与下模座1相配合的上模座2,其特征在于,下模座1和上模座2均开设有模腔3,两个模腔3构成有用于注塑模具的成型腔,上模座2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01和第二卡槽202,上模座2上还开设有注塑口203,下模座1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卡槽201和第二卡槽202相配合的第一卡柱4和第二卡柱5,第一卡柱4上设置有防松动机构,防松动机构包括扩撑组件和防松动组件,下模座1内活动连接有顶杆6,下模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顶杆6工作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可用于驱动防松动机构工作。
具体的,设备使用时,使第一卡柱4和第二卡柱5分别插入第一卡槽201和第二卡槽202内,通过防松动机构提高了上模座2和下模座1之间的稳定性,保证了注塑过程中上模座2和下模座1不会出现松动,进而确保了注塑过程的正常进行,提高了注塑产品的成型质量,且在脱模过程中,使顶杆6可快速对注塑品进行顶出,提高了注塑产品的生产效率。
参照图3、图4和图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顶出机构包括与顶杆6活动连接的受力板10,受力板10通过转轴与下模座1相连,转轴上套设有用于受力板10复位转动的扭簧,顶出机构还包括滑动连接在下模座1上的移动块9,移动块9与受力板10活动相抵,上模座2上设置有与用于驱动移动块9位移的固定块11;通过驱动移动块9在下模座1上移动,使受力板10带力转动,受力板10转动时带动顶杆6相对于模腔3收缩或顶出,模座合模时,顶杆6收缩,避免影响注塑产品的质量,模座分离时,顶杆6伸出注塑品快速被顶出。
参照图3和图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移动块9上设置有滑动块903,下模座1上开设有与滑动块903相配合的滑槽9031,滑槽9031内壁与滑动块903之间设置有第五弹性元件;移动块9移动时通过滑动块903滑动在滑槽9031内,第五弹性元件可使移动块9复位移动。
参照图1、图2和图1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固定块11上开设有凹槽111,凹槽111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转动轴112,转动轴112上设置有滚轮113,滚轮113与移动块9活动相抵;降低固定块11与移动块9接触时的磨损程度,提高固定块11与移动块9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6和图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扩撑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卡柱4内的活动槽7,活动槽7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塞板701,第一塞板701与活动槽7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702,第一塞板701远离第一弹性元件702的一端连接有受力杆703,受力杆703与第一卡槽201的内壁活动相抵,扩撑组件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卡柱4内的工作槽8,工作槽8与活动槽7相互连通,活动槽7内壁开设有工作管801,工作管801内活动连接有第二塞板802,第二塞板802与工作管80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8021,第二塞板802上固设有连接杆803,连接杆803远离第二塞板802的一端穿过工作管801并连接有插块804。
进一步的,连接杆803包括与第二塞板802固连的套管8031以及滑动连接在套管8031内的内杆8032,内杆8032与插块804固定连接,连接杆803外壁套接第三弹性元件8033。
具体的,通过驱动机构推动上模座2和下模座1进行合模,合模过程中第一卡柱4和第二卡柱5分别进入第一卡槽201和第二卡槽202内部,在此过程中,受力杆703率先与第一卡槽201内壁相抵,使受力杆703向活动槽7内收缩,第一塞板701挤压内部空气并进入工作槽8,随着受力杆703的继续收缩,这些气体会继续对第二塞板802作用力,使第二塞板802通过连接杆803推动插块804对第一卡槽201内壁进行扩撑,当插块804与第一卡槽201内壁相抵后,随着空气对第二塞板802继续作用力,第三弹性元件8033被压缩,使插块804与第一卡槽201内壁紧密相接,对第一卡槽201内部进行填充,避免上模座2与下模座1之间出现横向位移的情况。
参照图1、图2、图3、图5和图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防松动组件包括固设在第一卡柱4上的第一齿轮401,第一齿轮401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901,第一齿条901与移动块9固定连接,第一卡槽201内开设有与插块804相配合的插槽2011;即将合模时,下模座1的固定块11对上模座2移动块9作用力,使移动块9带动第一齿条901与第一齿轮401啮合,第一齿轮40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卡柱4转动,使第一卡柱4带动插块804进入插槽2011内部,在第三弹性元件8033的弹力作用力,插块804与插槽2011紧密抵接,有效避免第一卡柱4带动模座转动,进一步避免模座之间相互扭动。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卡柱5包括转动连接在下模座1内的第一连杆501,第一连杆501上设置有弹性伸缩杆502,弹性伸缩杆502远离第一连杆50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503,第二连杆503远离弹性伸缩杆502的一端穿过下模座1并固设有外螺纹,第二卡槽202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第二卡柱5上设置有第二齿轮504,移动块9上设置有与第二齿轮504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902;使移动块9带动第二齿条902与第二齿轮504啮合,第二齿轮504带动第二卡柱5转动,随着上模座2相对靠近下模座1,第二卡柱5旋进第二卡槽202内部,提高上模座2与下模座1连接的稳定性,当上模座2与下模座1分离时,上模座2带动第一连杆501同步移动,第二连杆503由于与下模座1螺纹连接固定不动,弹性伸缩杆502被拉伸,当上模座2与下模座1分离后,移动块9不再受固定块11的抵压,移动块9带动第二齿条902与第二齿轮504啮合,使第二卡柱5转动,进而使第二卡柱5与第二卡槽202分离,从而使模座分离。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移动块9内开设有腔体12,移动块9包括滑动在腔体12内壁的滑块121,滑块121上设置有斜面,斜面与固定块11活动相抵,滑块121上设置有移动杆122,移动杆122外壁套接有第四弹性元件123,第四弹性元件123的两端分别与滑块121和腔体12内壁相连,移动杆122远离滑块121的一端穿过移动块9并与受力板10活动相抵;合模时,下模座1的固定块11对上模座2移动块9内的滑块121作用力,由于第四弹性元件123劲度系数大,使得滑块121带动移动块9整体移动,当插块804插入插槽2011内时,第一卡柱4无法继续转动,使得与第一齿轮401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901无法移动,进而对移动块9限位,但是合模工序未完成,随着固定块11对滑块121斜面继续施加压力,第四弹性元件123开始被压缩,滑块121带动移动杆122滑动在腔体12内,移动杆122对受力板10作用力,使受力板10以转轴为圆心进行偏转,使受力板10带动顶杆6进入下模座1内,此时合模完成,两个模腔3构成成型腔。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塑料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包括上述的塑料注塑模具,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通过驱动机构推动上模座2和下模座1进行合模,合模过程中第一卡柱4和第二卡柱5分别进入第一卡槽201和第二卡槽202内部,在此过程中,受力杆703率先与第一卡槽201内壁相抵,使受力杆703向活动槽7内收缩,第一塞板701挤压内部空气并进入工作槽8,随着受力杆703的继续收缩,这些气体会继续对第二塞板802作用力,使第二塞板802通过连接杆803推动插块804对第一卡槽201内壁进行扩撑,当插块804与第一卡槽201内壁相抵后,随着空气对第二塞板802继续作用力,第三弹性元件8033被压缩,使插块804与第一卡槽201内壁紧密相接;
S2:即将合模时,下模座1的固定块11对上模座2移动块9内的滑块121作用力,由于第四弹性元件123劲度系数大,使得滑块121带动移动块9整体移动,使移动块9带动第一齿条901和第二齿条902分别与第一齿轮401和第二齿轮504啮合,第一齿轮40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卡柱4转动,使第一卡柱4带动插块804进入插槽2011内部,在第三弹性元件8033的弹力作用力,插块804与插槽2011紧密抵接,第二齿轮504带动第二卡柱5转动,随着上模座2相对靠近下模座1,第二卡柱5旋进第二卡槽202内部;
S3:当插块804插入插槽2011内时,第一卡柱4无法继续转动,使得与第一齿轮401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901无法移动,进而对移动块9限位,但是合模工序未完成,随着固定块11对滑块121斜面继续施加压力,第四弹性元件123开始被压缩,滑块121带动移动杆122滑动在腔体12内,移动杆122对受力板10作用力,使受力板10以转轴为圆心进行偏转,使受力板10带动顶杆6进入下模座1内,此时合模完成,两个模腔3构成成型腔;
S4:将高压受热融化的塑料通过注塑口203往上模座2内部注入,注入的融化塑料通过输料通道进入到成型腔内,通过外部压力装置检测注塑空腔内部的液压,当检测到塑料已经充满注塑腔时,保压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塑,静置使成型腔内的塑料料硬化成注塑品;
S5:通过驱动机构将上模座2与下模座1分离,模座分离过程中,固定块11不再对滑块121斜面施加压力,移动块9在第五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在此过程中移动杆122不再对受力板10相抵,使受力板10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转动,并带动顶杆6对注塑品施加上移的力,进而将注塑品顶出,同时移动块9移动时使齿条与齿轮啮合,第一卡柱4和第二卡柱5与第一卡槽201和第二卡槽202分离,取出注塑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座(1)以及与下模座(1)相配合的上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和上模座(2)均开设有模腔(3),两个所述模腔(3)构成有用于注塑模具的成型腔,所述上模座(2)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01)和第二卡槽(202),所述上模座(2)上还开设有注塑口(203),所述下模座(1)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卡槽(201)和第二卡槽(202)相配合的第一卡柱(4)和第二卡柱(5),所述第一卡柱(4)上设置有防松动机构,所述防松动机构包括扩撑组件和防松动组件,所述下模座(1)内活动连接有顶杆(6),所述下模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顶杆(6)工作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可用于驱动防松动机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与顶杆(6)活动连接的受力板(10),所述受力板(10)通过转轴与下模座(1)相连,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用于受力板(10)复位转动的扭簧,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滑动连接在下模座(1)上的移动块(9),所述移动块(9)与受力板(10)活动相抵,所述上模座(2)上设置有与用于驱动移动块(9)位移的固定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9)上设置有滑动块(903),所述下模座(1)上开设有与滑动块(903)相配合的滑槽(9031),所述滑槽(9031)内壁与滑动块(903)之间设置有第五弹性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上开设有凹槽(111),所述凹槽(111)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转动轴(112),所述转动轴(112)上设置有滚轮(113),所述滚轮(113)与所述移动块(9)活动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撑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卡柱(4)内的活动槽(7),所述活动槽(7)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塞板(701),所述第一塞板(701)与活动槽(7)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702),所述第一塞板(701)远离第一弹性元件(702)的一端连接有受力杆(703),所述受力杆(703)与第一卡槽(201)的内壁活动相抵,所述扩撑组件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卡柱(4)内的工作槽(8),所述工作槽(8)与活动槽(7)相互连通,所述活动槽(7)内壁开设有工作管(801),所述工作管(801)内活动连接有第二塞板(802),所述第二塞板(802)与工作管(80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8021),所述第二塞板(802)上固设有连接杆(803),所述连接杆(803)远离第二塞板(802)的一端穿过工作管(801)并连接有插块(8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03)包括与第二塞板(802)固连的套管(8031)以及滑动连接在套管(8031)内的内杆(8032),所述内杆(8032)与插块(80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03)外壁套接第三弹性元件(803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动组件包括固设在第一卡柱(4)上的第一齿轮(401),所述第一齿轮(401)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901),所述第一齿条(901)与移动块(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槽(201)内开设有与插块(804)相配合的插槽(20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柱(5)包括转动连接在下模座(1)内的第一连杆(501),所述第一连杆(501)上设置有弹性伸缩杆(502),所述弹性伸缩杆(502)远离第一连杆(50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503),所述第二连杆(503)远离弹性伸缩杆(502)的一端穿过下模座(1)并固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卡槽(202)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卡柱(5)上设置有第二齿轮(504),所述移动块(9)上设置有与第二齿轮(504)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9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9)内开设有腔体(12),所述移动块(9)包括滑动在腔体(12)内壁的滑块(121),所述滑块(121)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固定块(11)活动相抵,所述滑块(121)上设置有移动杆(122),所述移动杆(122)外壁套接有第四弹性元件(123),所述第四弹性元件(123)的两端分别与滑块(121)和腔体(12)内壁相连,所述移动杆(122)远离滑块(121)的一端穿过移动块(9)并与受力板(10)活动相抵。
10.一种塑料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塑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通过驱动机构推动上模座(2)和下模座(1)进行合模,合模过程中第一卡柱(4)和第二卡柱(5)分别进入第一卡槽(201)和第二卡槽(202)内部,在此过程中,受力杆(703)率先与第一卡槽(201)内壁相抵,使受力杆(703)向活动槽(7)内收缩,第一塞板(701)挤压内部空气并进入工作槽(8),随着受力杆(703)的继续收缩,这些气体会继续对第二塞板(802)作用力,使第二塞板(802)通过连接杆(803)推动插块(804)对第一卡槽(201)内壁进行扩撑,当插块(804)与第一卡槽(201)内壁相抵后,随着空气对第二塞板(802)继续作用力,第三弹性元件(8033)被压缩,使插块(804)与第一卡槽(201)内壁紧密相接;
S2:即将合模时,下模座(1)的固定块(11)对上模座(2)移动块(9)内的滑块(121)作用力,由于第四弹性元件(123)劲度系数大,使得滑块(121)带动移动块(9)整体移动,使移动块(9)带动第一齿条(901)和第二齿条(902)分别与第一齿轮(401)和第二齿轮(504)啮合,第一齿轮(40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卡柱(4)转动,使第一卡柱(4)带动插块(804)进入插槽(2011)内部,在第三弹性元件(8033)的弹力作用力,插块(804)与插槽(2011)紧密抵接,第二齿轮(504)带动第二卡柱(5)转动,随着上模座(2)相对靠近下模座(1),第二卡柱(5)旋进第二卡槽(202)内部;
S3:当插块(804)插入插槽(2011)内时,第一卡柱(4)无法继续转动,使得与第一齿轮(401)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901)无法移动,进而对移动块(9)限位,但是合模工序未完成,随着固定块(11)对滑块(121)斜面继续施加压力,第四弹性元件(123)开始被压缩,滑块(121)带动移动杆(122)滑动在腔体(12)内,移动杆(122)对受力板(10)作用力,使受力板(10)以转轴为圆心进行偏转,使受力板(10)带动顶杆(6)进入下模座(1)内,此时合模完成,两个模腔(3)构成成型腔;
S4:将高压受热融化的塑料通过注塑口(203)往上模座(2)内部注入,注入的融化塑料通过输料通道进入到成型腔内,通过外部压力装置检测注塑空腔内部的液压,当检测到塑料已经充满注塑腔时,保压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塑,静置使成型腔内的塑料料硬化成注塑品;
S5:通过驱动机构将上模座(2)与下模座(1)分离,模座分离过程中,固定块(11)不再对滑块(121)斜面施加压力,移动块(9)在第五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在此过程中移动杆(122)不再对受力板(10)相抵,使受力板(10)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转动,并带动顶杆(6)对注塑品施加上移的力,进而将注塑品顶出,同时移动块(9)移动时使齿条与齿轮啮合,第一卡柱(4)和第二卡柱(5)与第一卡槽(201)和第二卡槽(202)分离,取出注塑品。
CN202210222181.7A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 Pending CN1145366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2181.7A CN114536691A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2181.7A CN114536691A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6691A true CN114536691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63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2181.7A Pending CN114536691A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669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9470A (zh) * 2021-03-09 2021-06-15 许昌学院 一种陶瓷生产用模具
CN115503178A (zh) * 2022-09-09 2022-12-23 上海创率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模具用装钉设备和装钉注塑一体的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7698074A (zh) * 2024-01-15 2024-03-15 湖南承运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984520A (zh) * 2024-04-07 2024-05-07 中山市精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的加工模具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9470A (zh) * 2021-03-09 2021-06-15 许昌学院 一种陶瓷生产用模具
CN112959470B (zh) * 2021-03-09 2022-12-23 许昌学院 一种陶瓷生产用模具
CN115503178A (zh) * 2022-09-09 2022-12-23 上海创率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模具用装钉设备和装钉注塑一体的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7698074A (zh) * 2024-01-15 2024-03-15 湖南承运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698074B (zh) * 2024-01-15 2024-05-03 湖南承运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984520A (zh) * 2024-04-07 2024-05-07 中山市精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的加工模具
CN117984520B (zh) * 2024-04-07 2024-06-14 中山市精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的加工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36691A (zh) 一种塑料注塑模具与注塑方法
CN209999625U (zh) 一种弧形抽芯模具
CN109849274B (zh) 一种带把手水桶的注塑方法
CN217803133U (zh) 注塑模具的旋转顶出机构
CN116214863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塑料生产用注塑机锁模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3830162U (zh) 一种方便脱料的注塑模具
CN212795704U (zh) 一种射嘴口径可调节的高分子材料生产用螺杆式注塑设备
CN114131846A (zh) 一种注塑组合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CN210139592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平衡式顶出装置
CN112757557A (zh) 一种汽车门板拉手骨架注塑模具分步顶出结构
CN219213931U (zh) 一种可辅助脱料的模架
CN214773683U (zh) 一种用于奶酪棒的一出多模具
CN217073176U (zh) 一种用于精密注塑件的模具
CN219213962U (zh) 齿形壳体的注塑模具
CN216267364U (zh) 一种防止水平位移的转轴组件注塑模具
CN218803812U (zh)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
CN221314997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镜片加工模具
CN217573865U (zh) 一种用于生产b柱饰板的旋转模具
CN217169592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1389963U (zh) 制作90度弯头的注塑模用多方位脱模抽芯结构
CN218576842U (zh) 一种旋转注塑结构
CN217968217U (zh) 一种注塑机用自动化顶出机构
CN214872037U (zh) 一种具备快速顶出取料结构的塑料模具
CN210590317U (zh) 一种模具横位限位结构
CN215472848U (zh) 带双向螺旋脱模结构的高精密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