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6020B - 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及其脱模方式 - Google Patents
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及其脱模方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06020B CN114506020B CN202210392906.7A CN202210392906A CN114506020B CN 114506020 B CN114506020 B CN 114506020B CN 202210392906 A CN202210392906 A CN 202210392906A CN 114506020 B CN114506020 B CN 1145060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pin
- core
- groove
- thim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B29C45/2606—Guiding or center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29C45/401—Ejector pin constructions or moun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包括模板、设于模板上的模仁、滑块及第一顶针。模仁包括公模仁及设于公模仁与滑块上的母模仁,公模仁包括缺口、形成缺口的承载面与侧面。滑块设于公模仁的缺口并可朝垂直于公模仁的侧面的方向往复移动,滑块包括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连接第一面与第二面的第三面、凹入部及入料通道,其中第一面朝向母模仁且入料通道凹陷于第一面,第二面朝向承载面,第三面朝向侧面,凹入部凹陷于第一面与第三面,公模仁、母模仁及滑块的凹入部共同形成成型槽,入料通道连通于成型槽。第一顶针穿设于模板与模仁并可朝垂直于承载面的方向往复移动。本发明提出的射出成型模及其脱模方式,可使成型出的胶框较不易生成毛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模具及其脱模方式,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射出成型模具及其脱模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显示装置的屏幕追求薄型化、窄边框设计,所以屏幕的背光模块的胶框(Frame)在设计时趋向薄型化及窄边化。薄型化及窄边化的胶框的强度较弱,然而目前胶框的射出成型制程及模具设计会使胶框的局部有毛边或毛刺,作业员后续在去除毛边或毛刺时,容易造成胶框变形或削伤,影响产能。因此,去除毛边的程序需要更小心,导致高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及其脱模方式,可使成型出的胶框较不易生成毛边,以有效降低后续处理成本。
本发明的一种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胶框用于显示装置,射出成型模具包括模板、模仁、滑块及第一顶针。模仁设置于模板上,模仁包括公模仁以及相对公模仁设置的母模仁,公模仁包括缺口、形成缺口的承载面与侧面,侧面垂直于承载面。滑块设置于公模仁的缺口并可朝垂直于公模仁的侧面的方向往复移动,母模仁设置于公模仁与滑块上,滑块包括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连接第一面与第二面的第三面、凹入部及入料通道,其中第一面朝向母模仁且入料通道凹陷于第一面,第二面朝向承载面,第三面朝向侧面,凹入部凹陷于第一面与第三面,公模仁、母模仁及滑块的凹入部共同形成成型槽,入料通道连通于成型槽。第一顶针穿设于模板与模仁并可朝垂直于承载面的方向往复移动,当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三面接触侧面,第一顶针位于滑块的第二面旁并邻近第三面,第一顶针的一端面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落在滑块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内,第一顶针隔开于成型槽,塑料用于从入料通道进入成型槽,而在成型槽内成型出胶框,第一顶针的端面不接触胶框。当滑块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三面与侧面之间产生一空隙,胶框对应于滑块的凹入部的部分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位于空隙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内,第一顶针用于伸入空隙,且第一顶针的端面接触胶框并顶出胶框。
本发明的一种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射出成型模具,其中射出成型模具包括模板、模仁、滑块及第一顶针,模仁设置于模板上,模仁包括公模仁以及相对公模仁设置的母模仁,公模仁包括缺口、形成缺口的承载面与侧面,侧面垂直于承载面,滑块设置于公模仁的缺口并可朝垂直于公模仁的侧面的方向往复移动,母模仁设置于公模仁与滑块上,滑块包括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连接第一面与第二面的第三面、凹入部及入料通道,其中第一面朝向母模仁且入料通道凹陷于第一面,第二面朝向承载面,第三面朝向侧面,凹入部凹陷于第一面与第三面,公模仁、母模仁及滑块的凹入部共同形成成型槽,入料通道连通于成型槽,第一顶针穿设于模板与模仁并可朝垂直于承载面的方向往复移动。当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三面接触侧面,第一顶针位于滑块的第二面旁并邻近第三面,第一顶针的一端面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落在滑块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内,第一顶针隔开于成型槽,塑料用于从入料通道进入成型槽,而在成型槽内成型出胶框,第一顶针的端面不接触胶框。移动滑块至第二位置,以使第三面与侧面之间产生一空隙,其中胶框对应于滑块的凹入部的部分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位于空隙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内。推动第一顶针,以使第一顶针伸入空隙,且第一顶针的端面接触胶框并顶出胶框。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射出成型模具的滑块设置于公模仁的缺口并可朝垂直于公模仁的侧面的方向往复移动,母模仁设置于公模仁与滑块上。滑块的第一面朝向母模仁且入料通道凹陷于第一面,第二面朝向承载面,第三面朝向侧面,凹入部凹陷于第一面与第三面。公模仁、母模仁及滑块的凹入部共同形成成型槽,入料通道连通于成型槽。第一顶针穿设于模板与模仁并可朝垂直于承载面的方向往复移动。当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滑块的第三面接触公模仁的侧面,第一顶针位于滑块的第二面旁并邻近第三面,第一顶针的端面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落在滑块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内,第一顶针隔开于成型槽。此时,塑料用于从入料通道进入成型槽,而在成型槽内成型出胶框,第一顶针的端面不接触胶框。因此,在成型槽内成型出的胶框上不会有第一顶针的印痕。当欲脱模时,只要将滑块移动至第二位置,滑块的第三面与公模仁的侧面之间产生空隙。胶框对应于滑块的凹入部的部分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位于空隙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内。也就是说,部分的胶框外露于空隙。此时,第一顶针可伸入空隙,且第一顶针的端面接触胶框并顶出胶框。
现有的胶框在制作时,因顶针与模仁的顶针孔之间的磨损,使得在射出成型阶段顶针接触到胶框(即顶针在成型槽内壁)的情况下,导致现有的胶框上会有顶针的印痕,后续脱模时印痕上会产生毛边或毛刺,并且产生的毛边或毛刺并非在后续可切除的塑料的表面上。本发明的射出成型模具与脱模方法中,由于在成型槽内成型出胶框时,第一顶针的端面不接触胶框,成型出的胶框上不会有第一顶针的印痕。因此,胶框在脱模时便不会有因为第一顶针所产生的毛边或毛刺。后续便可省略去除毛边或毛刺的制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的流程图。
图2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B是图2A的射出成型模具在合模阶段下沿着A-A剖面与上移的母模仁的示意图。
图3是图2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沿着图2A的射出成型模具的B-B剖面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A的射出成型模具在开模阶段下沿着A-A剖面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2A的射出成型模具在开模阶段下沿着B-B剖面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2A的射出成型模具在顶出阶段下沿着A-A剖面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图2A的射出成型模具在顶出阶段下沿着B-B剖面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胶框
20:料头
100: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
105:模板
110:模仁
111:公模仁
112:缺口
113:承载面
114:侧面
115:凹槽
118:母模仁
120:滑块
121:第一面
122:第二面
123:第三面
124:凹入部
125:入料通道
130:成型槽
140:第一顶针
142:端面
145:料头针
150:第二顶针
151:帽部
152:针体
153:第一端
154:第二端
160:顶针座
162:顶针底板
164:顶针面板
166:沟槽
167:第一区段
168:第二区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的流程图。图2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射出成型模具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2B是图2A的射出成型模具在合模阶段下沿着A-A剖面与上移的母模仁的示意图。图3是图2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沿着图2A的射出成型模具的B-B剖面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显示出射出成型模具100的公模仁111的上表面,在图2A、图3至图5中隐藏母模仁118,并且在图2B中母模仁118绘示为上移的示意图,但在实际制程的阶段中,母模仁118与公模仁111是互相接触以形成射出成型的成型槽130。请先同时参阅图1、图2A及图2B,本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50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如步骤52,提供射出成型模具100。射出成型模具100例如为无毛边胶框的制作模具,用于制作显示装置(未绘示)的胶框10。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模具100用于制作手机、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等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的胶框10。下面先详细地介绍在步骤52中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100。
在本实施例中,射出成型模具100包括模板105、模仁110、滑块120及第一顶针140(图2B)。模仁110设置于模板105上,模仁110包括公模仁111以及相对公模仁111设置的母模仁118(图2B)。母模仁118设置于公模仁111与滑块120上。
如图2B所示,第一顶针140沿着方向D1(也就是图2B的上下方向)穿设于模板105与模仁110并可沿着方向D1往复移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射出成型模具100更包括顶针座160,设置于模板105的一侧(例如为模板105的下侧,即模仁110与顶针座160设置于模板105的不同侧),可移动地靠近或远离模板105。
第一顶针140固定于顶针座160上。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顶针座160包括顶针底板162与顶针面板164。第一顶针140穿过顶针面板164且抵顶于顶针底板162。
请参阅图3,公模仁111包括缺口112、形成缺口112的承载面113与侧面114,公模仁111的承载面113垂直于方向D1,也就是说,方向D1为承载面113的法线方向。公模仁111的侧面114沿着方向D1延伸,而垂直于承载面113。
滑块120设置于公模仁111的缺口112并可朝垂直于公模仁111的侧面114的方向D2(也就是图3的左右方向)往复移动。滑块120包括相对的第一面121(上表面)与第二面122(下表面)、连接第一面121与第二面122的第三面123(右侧面)及位于图3右上角的凹入部124。
滑块120的第一面121朝向母模仁118(图2B),第二面122朝向承载面113,第三面123朝向侧面114,凹入部124凹陷于第一面121与第三面123。
在本实施例中,公模仁111、母模仁118(图2B)及滑块120的凹入部124共同形成成型槽130。塑料注入成型槽130固化之后便会形成胶框10。在本实施例中,公模仁111、母模仁118及滑块120的凹入部124共同形成的成型槽130为一环形成型槽(图2A)。
请参阅图4与图5,滑块120还包括入料通道125(图5)。入料通道125凹陷于第一面121,入料通道125连通于成型槽130。
如图1的步骤54与图3至5所示,当滑块120位于第一位置P1时,即射出成型模具在合模阶段(射出成型阶段),滑块120的第三面123接触公模仁111的侧面114,第一顶针140位于滑块120的第二面122旁并邻近第三面123。第一顶针140的端面142在承载面113的投影范围落在滑块120在承载面113的投影范围内,且第一顶针140的端面142与成型槽130的底部之间存在距离L,即第一顶针140隔开于成型槽130,塑料(熔化状态)用于从入料通道125(图5)进入成型槽130,而在成型槽130内成型出胶框10。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的步骤54中(塑料从入料通道进入成型槽130时),第一顶针140被滑块120隔开于成型槽130,而使得第一顶针140的端面142不会接触到胶框10。
进一步而言,如图4与图5所示,射出成型模具100更包括料头针145及第二顶针150。公模仁111包括凹陷于承载面113的凹槽115,料头针145的一部分穿设于滑块120内并可随滑块120沿方向D2移动。料头针145的部分(例如端面)与入料通道125连接,且料头针145的另一部分(下半部)位于凹槽115内。凹槽115在承载面113的投影范围大于料头针145在承载面113的投影范围,意即,在方向D2上,凹槽115的宽度大于等于料头针145的宽度及移动距离的加总。
第二顶针150可移动地穿设于模板105与公模仁111且对应于凹槽115,即凹槽115在承载面113的投影范围与第二顶针150在承载面113的投影范围重迭。当滑块120位于第一位置P1时,塑料在入料通道125成型(固化)出料头20。第二顶针150错开于料头针145。
如图4所示,顶针座160包括沿方向D1延伸的沟槽166,沟槽166包括第一区段167及第二区段168,第一区段167比第二区段168靠近模板105。具体地说,顶针面板164包括第一区段167,顶针底板162包括第二区段168。
第二顶针150包括相连的帽部151及针体152,帽部151位于第二区段168内,第二区段168的宽度W2大于帽部151的宽度W3,帽部151的宽度W3大于第一区段167的宽度W1,帽部151用于在第二区段168内沿方向D1移动第一行程S1。
针体152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53(上端)与第二端154(下端),第二端154连接于帽部151。当滑块120位于第一位置P1及第二位置P2时,针体152的第一端153与料头针145之间存在第二行程S2。意即,顶针座160在沿着方向D1上移第一行程S1与第二行程S2之后,第二顶针150的第一端153会齐平于料头针145的底部。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行程S1与第二行程S2的总和相同于或大于成型槽130至第二面122之间的距离,如此可使料头20及胶框10同时被顶出,或料头20较晚于胶框10被顶出,避免胶框10受到损伤。
图6是图2A的射出成型模具在开模阶段下沿着A-A剖面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阅图1的步骤56、图6与图7,当滑块120沿着方向D2移动至第二位置P2时,料头20与胶框10因滑块120的移动而分离。滑块120的第三面123与公模仁111的侧面114之间产生一空隙G。
由图7可见,胶框10对应于滑块120的凹入部124的部分(也就是胶框1原本形成在凹入部124内的部分)在承载面113的投影范围位于空隙G在承载面113的投影范围内。换句话说,胶框10的一部分悬在空中。
图8是图2A的射出成型模具在开模阶段下沿着B-B剖面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阅图8与图9,当滑块120移动至第二位置P2时(射出成型模具在开模阶段),第二顶针150对齐于料头针145。
图10是图2A的射出成型模具在顶出阶段下沿着A-A剖面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阅图1的步骤58、图10与图11,在本实施例中,滑块120保持在第二位置P2,顶针座160沿着方向D1移动,而带动第一顶针140向上移动,而伸入空隙G(图11)。在本实施例中,顶针座160共同沿着方向D1移动的距离会大于图3中第一顶针140的端面142与成型槽13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L,而使得第一顶针140的端面142接触胶框10并顶出胶框10,使胶框10脱离成型槽130。
图12是图2A的射出成型模具在顶出阶段下沿着B-B剖面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阅图12与图13,当顶针座160沿着方向D1移动,而使第一顶针140顶出胶框10的同时(图10及图11)或延迟一段时间,第二顶针150推抵料头针145而顶出料头20。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顶针座160共同沿着方向D1移动的距离会大于图4中的第一行程S1与第二行程S2,以使第二顶针150的第一端153可以推抵料头针145,进而顶出料头20,使料头20脱离入料通道125。
现有的胶框在制作时,因顶针与模仁的顶针孔之间的磨损,使得在射出成型阶段顶针接触到胶框的情况下,现有的胶框上会有顶针的印痕,后续脱模时印痕上会产生毛边或毛刺。在本发明的射出成型模具100与脱模方法中,由于在成型槽130内成型出胶框10时,第一顶针140为无接触式的顶出机构,第一顶针140的端面不接触胶框10,成型出的胶框10上不会有第一顶针140的印痕。因此,胶框10在脱模时便不会有因为第一顶针140所产生的毛边或毛刺。由于本发明的射出成型模具与脱膜方法在射出成型阶段避免了毛边或毛刺的产生,可实现无毛边成型,因此后续便可省略去除毛边或毛刺的制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射出成型模具与脱模方法的滑块设置于公模仁的缺口并可朝垂直于公模仁的侧面的方向往复移动。当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滑块的第三面接触公模仁的侧面,第一顶针位于滑块的第二面旁并邻近第三面,第一顶针的端面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落在滑块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内,第一顶针隔开于成型槽。此时,塑料用于从入料通道进入成型槽,而在成型槽内成型出胶框,第一顶针的端面不接触胶框。因此,在成型槽内成型出的胶框上不会有第一顶针的印痕。当欲脱模时,只要将滑块移动至第二位置,滑块的第三面与公模仁的侧面之间产生空隙。胶框对应于滑块的凹入部的部分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位于空隙在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内。也就是说,部分的胶框外露于空隙。此时,第一顶针可伸入空隙,且第一顶针的端面接触胶框并顶出胶框。因此,胶框在脱模后便不会有因为第一顶针所产生的毛边或毛刺。后续便可省略去除毛边或毛刺的制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照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到本发明所公开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 “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Claims (16)
1.一种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用于显示装置,所述射出成型模具包括模板、模仁、滑块以及第一顶针,其中
所述模仁设置于所述模板上,所述模仁包括公模仁以及相对所述公模仁设置的母模仁,所述公模仁包括缺口、形成所述缺口的承载面与侧面,所述侧面垂直于所述承载面;
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公模仁的所述缺口并可朝垂直于所述公模仁的所述侧面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母模仁设置于所述公模仁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包括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三面、凹入部及入料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母模仁且所述入料通道凹陷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承载面,所述第三面朝向所述侧面,所述凹入部凹陷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三面,所述公模仁、所述母模仁及所述滑块的所述凹入部共同形成成型槽,所述入料通道连通于所述成型槽;以及
所述第一顶针穿设于所述模板与所述模仁并可朝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往复移动,当所述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面接触所述侧面,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滑块的所述第二面旁并邻近所述第三面,所述第一顶针的端面在所述承载面的投影范围落在所述滑块在所述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一顶针隔开于所述成型槽,塑料用于从所述入料通道进入所述成型槽,而在所述成型槽内成型出所述胶框,所述第一顶针的所述端面不接触所述胶框,
当所述滑块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面与所述侧面之间产生空隙,所述胶框对应于所述滑块的所述凹入部的部分在所述承载面的投影范围位于所述空隙在所述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一顶针用于伸入所述空隙,且所述第一顶针的所述端面接触所述胶框并顶出所述胶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模具还包括料头针以及第二顶针,其中
其中所述公模仁包括凹陷于所述承载面的凹槽,所述料头针的一部分穿设于所述滑块内并可随所述滑块移动,所述料头针的所述部分与所述入料通道连接,且所述料头针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在所述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大于所述料头针在所述承载面的投影范围;以及
所述第二顶针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模板与所述公模仁且对应于所述凹槽,
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顶针错开于所述料头针,所述塑料用于在所述入料通道成型出料头,当所述滑块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顶针对齐于所述料头针,所述第二顶针用于推抵所述料头针而顶出所述料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模具还包括顶针座,设置于所述模板的一侧,可移动地靠近或远离所述模板,所述顶针座包括沿一方向延伸的沟槽,所述沟槽包括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比所述第二区段靠近所述模板,所述第二顶针包括相连的帽部及针体,所述帽部位于所述第二区段内,所述第二区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帽部的宽度,所述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宽度,所述帽部用于在所述第二区段内移动第一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帽部,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料头针之间存在第二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程与所述第二行程的总和相同于所述成型槽至所述第二面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模具还包括顶针座,设置于所述模板的一侧,可移动地靠近或远离所述模板,所述第一顶针固定于所述顶针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仁、所述母模仁及所述滑块的所述凹入部共同形成所述成型槽为环形成型槽。
8.一种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包括:
提供射出成型模具,其中所述射出成型模具包括模板、模仁、滑块及第一顶针,所述模仁设置于所述模板上,所述模仁包括公模仁以及相对所述公模仁设置的母模仁,所述公模仁包括缺口、形成所述缺口的承载面与侧面,所述侧面垂直于所述承载面,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公模仁的所述缺口并可朝垂直于所述公模仁的所述侧面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母模仁设置于所述公模仁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包括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三面、凹入部及入料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母模仁且所述入料通道凹陷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承载面,所述第三面朝向所述侧面,所述凹入部凹陷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三面,所述公模仁、所述母模仁及所述滑块的所述凹入部共同形成成型槽,所述入料通道连通于所述成型槽,所述第一顶针穿设于所述模板与所述模仁并可朝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往复移动;
当所述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面接触所述侧面,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滑块的所述第二面旁并邻近所述第三面,所述第一顶针的端面在所述承载面的投影范围落在所述滑块在所述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一顶针隔开于所述成型槽,塑料用于从所述入料通道进入所述成型槽,而在所述成型槽内成型出所述胶框,所述第一顶针的所述端面不接触所述胶框;
移动所述滑块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三面与所述侧面之间产生空隙,其中所述胶框对应于所述滑块的所述凹入部的部分在所述承载面的投影范围位于所述空隙在所述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内;以及
推动所述第一顶针,以使所述第一顶针伸入所述空隙,且所述第一顶针的所述端面接触所述胶框并顶出所述胶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模具还包括料头针及第二顶针,所述公模仁包括凹陷于所述承载面的凹槽,所述料头针的一部分穿设于所述滑块内并可随所述滑块移动,所述料头针的所述部分与所述入料通道连接,且所述料头针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在所述承载面的投影范围大于所述料头针在所述承载面的投影范围,所述第二顶针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模板与所述公模仁且对应于所述凹槽,
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塑料在所述入料通道成型出料头,其中所述第二顶针错开于所述料头针;
当所述滑块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顶针对齐于所述料头针;以及
推动所述第二顶针,以使所述第二顶针推抵所述料头针而顶出所述料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滑块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料头与所述胶框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顶针推抵所述料头针而顶出所述料头的同时,所述第一顶针顶出所述胶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模具还包括顶针座,设置于所述模板的一侧,可移动地靠近或远离所述模板,所述顶针座包括沿一方向延伸的沟槽,所述沟槽包括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比所述第二区段靠近所述模板,所述第二顶针包括相连的帽部及针体,所述帽部位于所述第二区段内,所述第二区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帽部的宽度,所述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宽度,所述帽部用于在所述第二区段内移动第一行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帽部,当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料头针之间存在第二行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程与所述第二行程的总和相同于所述成型槽至所述第二面之间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模具还包括顶针座,设置于所述模板的一侧,可移动地靠近或远离所述模板,所述第一顶针固定于所述顶针座上。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脱模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仁、所述母模仁及所述滑块的所述凹入部共同形成所述成型槽为环形成型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92906.7A CN114506020B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及其脱模方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92906.7A CN114506020B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及其脱模方式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06020A CN114506020A (zh) | 2022-05-17 |
CN114506020B true CN114506020B (zh) | 2022-06-28 |
Family
ID=81555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92906.7A Active CN114506020B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及其脱模方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06020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25968A (ja) * | 1996-02-21 | 1997-09-02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成形用の射出成形用金型 |
CN204914443U (zh) * | 2015-08-25 | 2015-12-30 |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 |
CN113601790A (zh) * | 2020-05-04 | 2021-11-05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避免硬胶料头弹飞的顶出结构 |
-
2022
- 2022-04-15 CN CN202210392906.7A patent/CN1145060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25968A (ja) * | 1996-02-21 | 1997-09-02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成形用の射出成形用金型 |
CN204914443U (zh) * | 2015-08-25 | 2015-12-30 |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 |
CN113601790A (zh) * | 2020-05-04 | 2021-11-05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避免硬胶料头弹飞的顶出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06020A (zh) | 2022-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045728U (zh) | 一种多模腔的光学镜片注塑模具 | |
CN114506020B (zh) | 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及其脱模方式 | |
CN219133120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用倒扣脱模机构 | |
CN117382121A (zh) | 一种产品多向倒扣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115534238A (zh) | 注塑模具 | |
CN214773723U (zh) | 一种出风口上盖注塑模具 | |
CN215151432U (zh) | T形槽斜向内抽芯结构的塑胶模具 | |
CN212147408U (zh) | 一种v型薄壁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 |
CN114932654A (zh) | 一种c形腔镶嵌件用模具抽芯结构 | |
CN211616424U (zh) | 一种用于生产两侧设有钢片的塑胶件的新型注塑模具 | |
JP2002347085A (ja) | 射出成形金型 | |
CN217454785U (zh) | 一种水平式模内切机构 | |
CN218749076U (zh) | 用于汽车零件的注塑加工装置 | |
CN215396660U (zh) | 注塑模具 | |
CN220180060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仓进风口格栅成型模具 | |
CN221518628U (zh) | 一种空调配件的注塑模具 | |
CN219505228U (zh) | 带有斜面和倒扣的塑胶件的成型模具 | |
CN212147409U (zh) | 一种v型薄壁注塑件的侧脱模机构 | |
CN218660289U (zh) | 一种强脱结构及其模具 | |
JP4050918B2 (ja) | 射出成形金型 | |
CN221851061U (zh) | 一种猫砂盆用翻盖模具 | |
CN213733154U (zh) | 一种自动切料的注塑模具 | |
CN221365679U (zh) | 一种壳体制造模具 | |
CN221913102U (zh) | 一种风扇底盘模具 | |
CN221089816U (zh) | 一种多行位结构的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