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1075B - 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1075B
CN114431075B CN202210224911.7A CN202210224911A CN114431075B CN 114431075 B CN114431075 B CN 114431075B CN 202210224911 A CN202210224911 A CN 202210224911A CN 114431075 B CN114431075 B CN 1144310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iolus versicolor
cultivation
days
intelligent
fru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49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31075A (zh
Inventor
张俊
贾冰红
黄晓强
颜新培
李丽蓉
何小玲
邵元元
万飞
张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Institute Of Sericultur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Institute Of Sericul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Institute Of Sericulture filed Critical Hunan Institute Of Sericulture
Priority to CN2022102249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10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1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1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31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1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2)云芝液体菌种磁力搅拌式扩繁培养;(3)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4)智能化发菌管理;(5)智能化出菇管理。本发明通过手机终端对培养室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化控制,达到了对培养环境的精准控制,由此得到的云芝菌丝体和子实体培养周期短,生物转化率、多糖和生物碱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均显著提高;菌丝满袋时间缩短到34天左右;菌包开口后云芝子实体培养周期缩短到73天左右,相比于现有技术栽培方法平均缩短了10天左右,平均绝对生物转换率可达11.43%左右,子实体产量高,多糖、多酚、生物碱、灰分等含量显著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云芝是一种传统的大型药用真菌,被归入芝类中药材。云芝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就记载有青云芝和黑云芝,古人认为这类药材具有“扶正固本、补益精气”的功效,其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等已被广泛深入研究。
大量的现代研究和应用表明,云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云芝多糖和云芝糖肽,不仅具有免疫调节和保肝利胆作用,还具有益气解毒、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和镇痛等功效作用,常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现已有商业化产品如云芝肝泰冲剂和云芝胞内糖肽胶囊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以天然原料为主的食品和药品,尤其是以食药用菌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目前,云芝多糖作为重要活性组分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云芝糖肽和云芝胞内多糖肽一直被当做癌症化疗放疗的治疗补充剂。
云芝多糖和云芝糖肽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从云芝子实体中直接提取,另一种是从云芝菌丝体中直接提取。但是,我国的云芝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采集,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野生云芝子实体的产量很不稳定逐年下降,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品质差异显著。此外,现有人工栽培方法生产云芝子实体的周期较长,转化效率低,有效成分含量少,云芝子实体产量及药用价值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后续的生产开发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培养周期短、可以标准化、工厂化、智能化生产,有效解决转化效率低和有效成分含量低的问题,且保持产品产量质量稳定,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的云芝高效栽培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手机终端对培养室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化控制,达到了对培养环境的精准控制,从而实现了标准化、工厂化和智能化生产栽培管理优质云芝子实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
将活化的云芝斜面母种接种到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中进行提质优化,并选择生长速度快、浓密旺盛、菌丝洁净且边缘整齐的菌种,备用;
(2)云芝液体菌种磁力搅拌式扩繁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经过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的菌种接种到云芝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内采用磁力搅拌式培养,获得均匀优质稳定活力旺盛的液体云芝菌种;
(3)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
在无菌环境下,将摇匀的液体云芝菌种接种到经过高温灭菌的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中,然后移入发菌室内恒温恒湿恒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
(4)智能化发菌管理
接种前对接种室、发菌室及出菇室定期消毒;菌包发菌30%-40%后每天通风2次,每次10min;接种培养30-35天,待栽培袋内菌丝开始大量出现突起的白色瘤状突起时,将菌袋移至出菇室,最后再进行开口出菇管理;
(5)智能化出菇管理
在菌袋上中下部各开一个整圈,手机远程智能化管理,对栽培条件进行精准控制,先进行黑暗培养以促进原基整齐发育,然后进行黑暗/光照培养以促进原基分化子实体快速生长以及活性成分积累,待云芝子实体最外层白边消失且子实体停止生长时表明已经成熟,采收获得新鲜云芝子实体,再进行通风和升温使栽培室湿度下降至50%以下后,将云芝子实体表面风干2天后再统一采收,即得优质云芝;第一茬云芝采收后黑暗培养3天后继续按照步骤(5)出菇环境培养管理,采收得第二潮优质云芝。
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每1L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中包括:水溶性黄豆饼粉6-8g、葡萄糖20-22g、木质素0.1-0.2g、桑枝提取液3.0-5.0mL、ZnSO40.03-0.05g、MgSO41.1-1.3g、KH2P041.4-1.6g和琼脂16.0-18.0g,余量为水;其中,桑枝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三年以上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桑枝烘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取500g桑枝粉末加3L蒸馏水并煎煮60min,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渣再重复煎煮1次,过滤后合并两次滤液,最后浓缩至500mL,即得桑枝提取液。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中额外加入水溶性黄豆饼粉、木质素和桑枝提取液,能够对菌种品质进行有效提质优化,使菌种的生长势更佳旺盛,生长速度快,菌丝洁净边缘整齐。
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每1L云芝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中包括:水溶性黄豆饼粉8-10g、葡萄糖20-22g、木醋液0.2-0.4mL、木质素0.1-0.2g、MgSO41.1-1.3g、ZnSO40.03-0.05g、KH2P041.4-1.6g和食用植物油0.2-0.4mL,余量为水。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云芝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中额外加入水溶性黄豆饼粉、木质素和木醋液,能够使得到的液体云芝菌种更加优质稳定,提升了云芝菌丝对木质素的利用能力,进一步促进了菌袋接种后对菌袋内木屑的分解利用。
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磁力搅拌式培养具体为:在黑暗环境中,温度25℃下静置培养1天,第2天开始磁力搅拌式培养,转速为600-650rpm,第4天转速设置为350-450rpm,总计培养6-7天。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磁力搅拌式扩繁培养方式,能够使液体云芝菌种更加均匀,培养时间缩短,活力旺盛,农艺性状稳定,进一步减少了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菌丝活力的有害影响。
进一步,上述步骤(3)中,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桑枝木屑58%-70%、桑叶发酵复合料4%-6%、甘蔗渣5%-8%、杏鲍菇菌渣4%-6%、麦麸15%-20%、石膏粉1.0%和石灰粉1.0%,含水量为50%-55%;其中,桑叶发酵复合料的制备方法为:先将成熟桑叶清理,烘干,粉碎,得到桑叶粉;然后将桑叶粉和玉米粉按8:2的重量比进行混匀,加水至手捏成团且指缝无水滴出,在37℃条件下堆沤7天;再在121℃条件下蒸汽灭菌180min;最后在35℃的真空干燥箱中低温干燥至含水量小于13%-15%,即得桑叶发酵复合料。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选桑叶发酵复合料、甘蔗渣和杏鲍菇菌渣不仅成本低廉,且含有丰富的多糖、生物碱和多酚等生物活性成分,将其加入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中能够进一步为云芝子实体提供最佳营养基料及多糖、黄酮和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养料,促进云芝子实体生物活性积累,从而显著提高云芝的活性成分转化积累及品质。
进一步,上述步骤(4)中,手机远程智能化管理,对发菌条件进行远程灵活全天候精准控制,出菇室的恒温为23-25℃,恒湿为80%-85%,恒CO2浓度为300-400ppm,培养时间为5-7天。
进一步,上述步骤(5)中,手机远程智能化管理,对栽培条件进行远程灵活全天候精准控制,所述恒温恒湿恒二氧化碳条件为温度在20-23℃,湿度在85%-90%,CO2浓度1000-1500ppm,黑暗培养3-5天促进原基整齐发育,之后开始每天光照时间2-3hr,光照强度保持300-500lux,温度控制在18-20℃,湿度控制在85%-90%,CO2浓度300-400ppm,每天通风3次,每次10-15min,黑暗培养时间21-22hr。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实验室智能化管理,对栽培条件进行远程灵活全天候精准控制,手机APP通过物联网与现代设施设备全天24小时网络连接可随时随地远程查看调控升温降温、补湿降湿、通风补氧降低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及时间,使培养管理条件以最接近精确拟合云芝最佳生长环境,从而显著提高出菇率,缩短生长周期,提高转化效率,且显著促进活性成分积累,进一步提高云芝子实体品质。
进一步,智能化出菇管理在智能栽培房中进行,智能栽培房要求:房内四周及顶部钢架结构用7cm厚保温板覆盖,地面用树脂漆胶处理,栽培房内设有通风设备、控温控湿设备、光照设备、紫外臭氧杀菌设备、智能主控设备及有线、无线网络和萤石监控等设备,栽培房各设备可以通过智能主控设备对应的手机APP 24小时全天候控制及调整,使培养管理条件以最接近最佳云芝生长环境条件,达到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云芝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更进一步,智能栽培房内设置有栽培床,栽培床:由不锈钢搭建栽培床架,床宽1.2-1.3m,床架层数为4-5层,每层采用4cm*4cm细网格托盘,床架底层离地面0.3-0.4m,相邻两层间距0.35-0.40m,相邻两个床架之间留有0.9-1.0m的过道。
进一步,上述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还包括步骤(6)再次采收:第一茬优质云芝采收后,黑暗培养3天后继续按照步骤(5)进行智能化出菇管理,采收,即得第二茬优质云芝。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方法包括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云芝液体菌种磁力搅拌式扩繁培养,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智能化发菌、出菇栽培管理等步骤,由此得到的云芝菌丝体和子实体培养周期短,生物转化率、多糖和生物碱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均显著提高。
2、本发明云芝菌丝体生长浓密旺盛稳定、子实体培养周期短,商品性佳,生物转化率高,高产,质优,污染率低,能实现全年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3、本发明云芝母种固体平板提质优化培养基使云芝丝生长浓密旺盛、速度快;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使云芝菌丝球均匀、扩繁时间短,生长势旺盛;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活性成分营养丰富,菌丝满袋时间缩短到34天左右;菌包开口后云芝子实体培养周期缩短到73天左右,相比于现有技术栽培方法平均缩短了10天左右,生物转化率高,子实体产量高,多糖、多酚、生物碱、灰分等含量显著提升。
4、本发明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培养室智能化管理,对栽培条件进行远程灵活全天候精准控制,操作方便,稳定性好。
5、在本发明方法中,从接种后算起,云芝子实体的栽培时间为107天左右,且子实体形成率可达98%以上,子实体生产速度快,从菌袋割口到采收共73天左右,平均单包干品重量可达78.89g,平均绝对生物转换率可达11.43%左右。
6、本发明云芝子实体品相:外形齐一,商品性佳;智能化栽培云芝子实体活性成分比现有人工栽培云芝子实体及野生云芝子实体中多糖、多酚、生物碱和灰分含量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
智能栽培房要求:房内四周及顶部钢架结构用7cm厚保温板覆盖,地面用树脂漆胶处理,栽培房内设有通风设备、控温控湿设备、光照设备、紫外臭氧杀菌设备、智能主控设备及有线、无线网络和萤石监控等设备,栽培房各设备可以通过智能主控设备对应的手机APP24小时全天候控制及调整,使培养管理条件以最接近最佳云芝生长环境条件,达到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云芝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栽培床:由不锈钢搭建栽培床架,床宽1.2-1.3m,床架层数为4-5层,每层采用4cm*4cm细网格托盘,床架底层离地面0.3-0.4m,相邻两层间距0.35-0.40m,相邻两个床架之间留有0.9-1.0m的过道。
实施例1
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
将活化的云芝斜面母种接种到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中,在23℃下培养7天提质优化,并选择生长速度快、浓密旺盛、菌丝洁净且边缘整齐的菌种,备用;
其中,每1L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中包括:水溶性黄豆饼粉8g、葡萄糖22g、木质素0.1g、桑枝提取液3.0mL、ZnSO40.03g、MgSO41.1g、KH2P041.4和琼脂16.0g,余量为水;
桑枝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三年以上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桑枝烘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取500g桑枝粉末加3L蒸馏水并煎煮60min,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渣再重复煎煮1次,过滤后合并两次滤液,最后浓缩至500mL,即得桑枝提取液;
(2)云芝液体菌种磁力搅拌式扩繁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经过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的菌种接种到云芝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内采用磁力搅拌式培养,在黑暗环境中,温度25℃下静置培养1天,第2天开始磁力搅拌式培养,转速为600rpm,第4天转速设置为450rpm,总计培养7天即获得均匀优质稳定活力旺盛的液体云芝菌种;
其中,每1L云芝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中包括:水溶性黄豆饼粉8g、葡萄糖20g、木醋液0.2mL、木质素0.1g、MgSO41.1g、ZnSO40.05g、KH2P041.4g和食用植物油0.2mL,余量为水;
(3)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
在无菌环境下,将摇匀的液体菌种接种到经过高温灭菌的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中,然后移入发菌室内在恒温恒湿和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培养;
其中,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桑枝木屑58%、桑叶发酵复合料6%、甘蔗渣8%、杏鲍菇菌渣6%、麦麸20%、石膏粉1.0%和石灰粉1.0%,含水量为50%-55%;
桑叶发酵复合料的制备方法为:先将成熟桑叶清理,烘干,粉碎,得到桑叶粉;然后将桑叶粉和玉米粉按8:2的重量比进行混匀,加水至手捏成团且指缝无水滴出,在37℃条件下堆沤7天;再在121℃条件下蒸汽灭菌180min;最后在35℃的真空干燥箱中低温干燥至含水量小于13%,即得桑叶发酵复合料;
(4)智能化发菌管理
接种前对接种室、发菌室及出菇室定期消毒,待菌包发菌30%后每天通风2次,每次10min;接种培养30天,待栽培袋内菌丝开始大量出现突起的白色瘤状突起时,将菌袋移至出菇室,出菇室恒温23℃、恒湿80%、恒CO2浓度为300ppm条件下培养培养7天后再进行开口出菇管理;
(5)智能化出菇管理
在菌袋上中下部各开一个整圈,手机远程智能化管理,对栽培条件进行精准控制,温度在20℃、湿度在85%、CO2浓度1000ppm,黑暗培养5天以促进原基整齐发育,之后开始每天光照2hr,光照强度为300lux,温度为20℃,湿度为85%,CO2浓度为300ppm,每天通风3次,每次10min,黑暗培养时间22hr,促进原基分化子实体快速生长以及活性成分积累,继续培养35天,待云芝子实体最外层白边消失且子实体停止生长,表明已经成熟,可采收获得新鲜云芝子实体;此时,采取通风和提高栽培室温度使栽培室湿度下降至50%以下后,将云芝子实体表面风干2天后再统一采收;第一茬优质云芝采收后黑暗培养3天后继续按照步骤(5)出菇环境培养管理,采收,即得第二茬优质云芝。
实施例2
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
将活化的云芝斜面母种接种到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中,在温度23℃下培养9天提质优化,并选择生长速度快、浓密旺盛、菌丝洁净且边缘整齐的菌种,备用;
其中,每1L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中包括:水溶性黄豆饼粉6g、葡萄糖21g、木质素0.2g、桑枝提取液5.0mL、ZnSO40.04g、MgSO41.3g、KH2P041.5g和琼脂17.0g,余量为水;
桑枝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三年以上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桑枝烘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取500g桑枝粉末加3L蒸馏水并煎煮60min,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渣再重复煎煮1次,过滤后合并两次滤液,最后浓缩至500mL,即得桑枝提取液;
(2)云芝液体菌种磁力搅拌式扩繁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经过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的菌种接种到云芝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内采用磁力搅拌式培养,在黑暗环境中,温度25℃下静置培养1天,第2天开始磁力搅拌式培养,转速为650rpm,第4天转速设置为400rpm,总计培养7天即获得均匀优质稳定且活力旺盛的液体云芝菌种;
其中,每1L云芝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中包括:水溶性黄豆饼粉10g、葡萄糖21g、木醋液0.4mL、木质素0.2g、MgSO41.3g、ZnSO40.03g、KH2P041.6g和食用植物油0.4mL,余量为水;
(3)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优化培养
在无菌环境下,将摇匀的液体菌种接种到经过高温灭菌的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中,然后移入发菌室内恒温恒湿恒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
其中,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桑枝木屑70%、桑叶发酵复合料5%、甘蔗渣6%、杏鲍菇菌渣4%、麦麸15%、石膏粉1.0%和石灰粉1.0%,含水量为50%-55%;
桑叶发酵复合料的制备方法为:先将成熟桑叶清理,烘干,粉碎,得到桑叶粉;然后将桑叶粉和玉米粉按8:2的重量比进行混匀,加水至手捏成团且指缝无水滴出,在37℃条件下堆沤7天;再在121℃条件下蒸汽灭菌180min;最后在35℃的真空干燥箱中低温干燥至含水量小于13%,即得桑叶发酵复合料;
(4)智能化发菌管理
接种前对接种室、发菌室及出菇室进行定期消毒,待菌包发菌40%后每天通风2次,每次10min;接种培养33天,待菌丝开始大量出现突起的白色瘤状突起时,将菌袋移至出菇室,出菇室恒温24℃、恒湿85%、恒CO2浓度400ppm条件下培养5天后再进行开口出菇管理;
(5)智能化出菇管理
在菌袋上中下部各开一个整圈,手机远程智能化管理,对栽培条件进行精准控制,温度在23℃、湿度在87%、CO2浓度1500ppm,黑暗培养3天促进原基整齐发育,之后开始每天光照3hr,光照强度为400lux,温度为18℃,湿度为90%,CO2浓度为350ppm,每天通风3次,每次15min,黑暗培养时间21hr,促进原基分化子实体快速生长以及活性成分积累,继续培养33天,待云芝子实体最外层白边消失、子实体停止生长,表明已经成熟,可采收获得新鲜云芝子实体;此时,采取通风和提高栽培室温度使栽培室湿度下降至50%以下后,将云芝子实体表面风干2天后再统一采收;第一茬优质云芝采收后黑暗培养3天后继续按照步骤(5)出菇环境培养管理,采收,即得第二茬优质云芝。
实施例3
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
将活化的云芝斜面母种接种到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中,在温度23℃下培养10天提质优化,并选择生长速度快、浓密旺盛、菌丝洁净且边缘整齐的菌种,备用;
其中,每1L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中包括:水溶性黄豆饼粉7g、葡萄糖20g、木质素0.2g、桑枝提取液4.0mL、ZnSO40.05g、MgSO41.2g、KH2P041.6g和琼脂18.0g,余量为水;
桑枝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三年以上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桑枝烘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取500g桑枝粉末加3L蒸馏水并煎煮60min,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渣再重复煎煮1次,过滤后合并两次滤液,最后浓缩至500mL,即得桑枝提取液;
(2)云芝液体菌种磁力搅拌式扩繁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经过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的菌种接种到云芝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内采用磁力搅拌式培养,在黑暗环境中,温度25℃下静置培养1天,第2天开始磁力搅拌式培养,转速为630rpm,第4天转速设置为350rpm,总计培养7天即获得均匀优质稳定且活力旺盛的液体云芝菌种;
其中,每1L云芝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中包括:水溶性黄豆饼粉9g、葡萄糖22g、木醋液0.3mL、木质素0.1g、MgSO41.2g、ZnSO40.04g、KH2P041.6g和食用植物油0.3mL,余量为水;
(3)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优化培养
在无菌环境下,将摇匀的液体菌种接种到经过高温灭菌的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中,然后移入发菌室内恒温恒湿恒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培养;
其中,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桑枝木屑65%、桑叶发酵复合料4%、甘蔗渣5%、杏鲍菇菌渣5%、麦麸18%、石膏粉1.0%和石灰粉1.0%,含水量为50%-55%;
桑叶发酵复合料的制备方法为:先将成熟桑叶清理,烘干,粉碎,得到桑叶粉;然后将桑叶粉和玉米粉按8:2的重量比进行混匀,加水至手捏成团且指缝无水滴出,在37℃条件下堆沤7天;再在121℃条件下蒸汽灭菌180min;最后在35℃的真空干燥箱中低温干燥至含水量小于13%,即得桑叶发酵复合料;
(4)智能化发菌管理
接种前对接种室、发菌室及出菇室进行定期消毒,待菌包发菌35%后每天通风2次,每次10min;接种培养35天,待菌丝开始大量出现突起的白色瘤状突起时,将菌袋移至出菇室,出菇室恒温25℃、恒湿83%、恒CO2浓度350ppm条件下培养6天后再进行开口出菇管理;
(5)智能化出菇管理
在菌袋上中下部各开一个整圈,手机远程智能化管理,对栽培条件进行精准控制,温度在22℃、湿度在90%、CO2浓度1300ppm,黑暗培养4天促进原基整齐发育,之后开始每天光照时间2.5hr,光照强度为500lux,温度为19℃,湿度为88%,CO2浓度为400ppm,每天通风3次,每次12min,黑暗培养时间21.5hr,促进原基分化子实体快速生长以及活性成分积累,继续培养30天,待云芝子实体最外层白边消失、子实体停止生长,表明已经成熟,可采收获得新鲜云芝子实体;此时,采取通风和提高栽培室温度使栽培室湿度下降至50%以下后,将云芝子实体表面风干2天后再统一采收;第一茬优质云芝采收后黑暗培养3天后继续按照步骤(5)进行智能化出菇管理,采收,即得第二茬优质云芝。
性能测试
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811435944.6公开的“一株云芝菌株及其应用”作为对比例1,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2110124510.X公开的“一种中药云芝菌及其栽培方法”作为对比例2,以林玉苗等“云芝子实体成分测定及其对STZ所致ICR糖尿病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中所提及的方法作为对比例3。
分别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方法培育云芝子实体,并对云芝子实体的生产周期、第二次采收、绝对生物转换效率、活性成分含量(多糖、水溶浸出物、总多酚、总黄酮、总生物碱、总三萜)和子实体品相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云芝子实体的活性成分含量检测
由表1可知,本发明生产周期短,绝对生物转换效率高,较对比例1增产46.94%以上;多糖指标较对比例1提高68.72%,与对比例2相近;水溶浸出物指标较对对比例1提高19.85,与对比例2相近;其余指标都显著高于现有对比例3,主要活性成分显著高于或接近现有最优技术。
以上试验说明,本发明一方面通过云芝菌种提质优化及液体磁力搅拌式扩繁能够显著提升云芝菌种生长势,从而提高云芝的栽培效率,缩短了云芝的栽培周期;另一方面优化栽培基质配方,使栽培基质营养丰富更加全面,同时应用智能化管理模式能够模拟云芝野外自然生长最佳环境,进一步促进云芝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又能显著增加产量,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提高了栽培云芝的收入和经济效益,工厂化、规模化应用推广前景更佳。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
将活化的云芝斜面母种接种到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中,在温度23℃下培养9天提质优化,并选择生长速度快、浓密旺盛、菌丝洁净且边缘整齐的菌种,备用;
其中,每1L云芝母种固体平板培养基中包括:水溶性黄豆饼粉6g、葡萄糖21g、木质素0.2g、桑枝提取液5.0mL、ZnSO4 0.04g、MgSO4 1.3g、KH2PO4 1.5g和琼脂17.0g,余量为水;
桑枝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三年以上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桑枝烘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取500g桑枝粉末加3L蒸馏水并煎煮60min,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渣再重复煎煮1次,过滤后合并两次滤液,最后浓缩至500mL,即得桑枝提取液;
(2)云芝液体菌种磁力搅拌式扩繁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经过固体平板培养基提质优化的菌种接种到云芝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内采用磁力搅拌式培养,在黑暗环境中,温度25℃下静置培养1天,第2天开始磁力搅拌式培养,转速为650rpm,第4天转速设置为400rpm,总计培养7天即获得均匀优质稳定活力旺盛的液体云芝菌种;
其中,每1L云芝液体菌种扩繁培养基中包括:水溶性黄豆饼粉10g、葡萄糖21g、木醋液0.4mL、木质素0.2g、MgSO4 1.3g、ZnSO4 0.03g、KH2PO4 1.6g和食用植物油0.4mL,余量为水;
(3)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
在无菌环境下,将摇匀的液体云芝菌种接种到经过高温灭菌的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中,然后移入发菌室内恒温恒湿恒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
其中,桑枝袋料优化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桑枝木屑58%-70%、桑叶发酵复合料4%-6%、甘蔗渣5%-8%、杏鲍菇菌渣4%-6%、麦麸15%-20%、石膏粉1.0%和石灰粉1.0%,含水量为50%-55%;
桑叶发酵复合料的制备方法为:先将成熟桑叶清理,烘干,粉碎,得到桑叶粉;然后将桑叶粉和玉米粉按8:2的重量比进行混匀,加水至手捏成团且指缝无水滴出,在37℃条件下堆沤7天;再在121℃条件下蒸汽灭菌180min;最后在35℃的真空干燥箱中低温干燥至含水量小于13%,即得桑叶发酵复合料;
(4)智能化发菌管理
接种前对接种室、发菌室及出菇室定期消毒;菌包发菌40%后每天通风2次,每次10min;接种培养33天,待栽培袋内菌丝开始大量出现突起的白色瘤状突起时,将菌袋移至出菇室,出菇室恒温24℃、恒湿85%、恒CO2浓度400ppm条件下培养5天后再进行开口出菇管理;
(5)智能化出菇管理
在菌袋上中下部各开一个整圈,手机远程智能化管理,对栽培条件进行精准控制,温度在23℃,湿度在87%,CO2浓度1500ppm,黑暗培养3天促进原基整齐发育,之后每天光照时间3hr,光照强度保持400lux,温度控制在18℃,湿度控制在90%,CO2浓度350ppm,每天通风3次,每次15min,黑暗培养时间21hr,促进原基分化子实体快速生长以及活性成分积累,继续培养33天,待云芝子实体最外层白边消失、子实体停止生长,表明已经成熟,可采收获得新鲜云芝子实体;此时,采取通风和提高栽培室温度使栽培室湿度下降至50%以下后,将云芝子实体表面风干2天后再统一采收;第一茬云芝采收后黑暗培养3天后继续按照步骤(5)出菇环境培养管理,采收得第二潮优质云芝;
其中,智能化出菇管理在智能栽培房中进行,智能栽培房要求:房内四周及顶部钢架结构用7cm厚保温板覆盖,地面用树脂漆胶处理,栽培房内设有通风设备、控温控湿设备、光照设备、紫外臭氧杀菌设备、智能主控设备及有线、无线网络和萤石监控设备,栽培房各设备可以通过智能主控设备对应的手机APP 24小时全天候控制及调整,使培养管理条件以最接近最佳云芝生长环境条件,达到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云芝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智能栽培房内设置有栽培床,栽培床:由不锈钢搭建栽培床架,床宽1.2-1.3m,床架层数为4-5层,每层采用4cm*4cm细网格托盘,床架底层离地面0.3-0.4m,相邻两层间距0.35-0.40m,相邻两个床架之间留有0.9-1.0m的过道。
CN202210224911.7A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 Active CN1144310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4911.7A CN114431075B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4911.7A CN114431075B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1075A CN114431075A (zh) 2022-05-06
CN114431075B true CN114431075B (zh) 2023-10-03

Family

ID=81359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4911.7A Active CN114431075B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1075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036A (zh) * 2012-04-24 2012-08-08 珠海市先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蛹虫草子实体的规模化栽培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CN104106370A (zh) * 2014-06-04 2014-10-22 保山富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87395A (zh) * 2015-08-27 2015-11-25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磁力搅拌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种的方法
CN107409743A (zh) * 2017-03-24 2017-12-01 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云芝的人工代料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7409748A (zh) * 2017-05-17 2017-12-01 左春萌 一种可工厂化生产牛樟芝的培育方法
CN108782018A (zh) * 2018-06-28 2018-11-13 安康学院 一种桑黄菌种的培养方法
CN109006175A (zh) * 2018-10-09 2018-12-18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快速培养蛹虫草子座的液体培养方法
CN109089728A (zh) * 2018-08-09 2018-12-28 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青稞酶解发酵高效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9207369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汪建党 一种脱毒培养基和液体菌种制作工艺
CN109845573A (zh) * 2018-11-28 2019-06-07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株云芝菌株及其应用
CN111418435A (zh) * 2020-02-27 2020-07-17 徽县智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桑叶为栽培料的平菇栽培方法
CN112616556A (zh) * 2020-12-15 2021-04-09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一种实验室智能化栽培管理提高桑黄栽培效率的方法
CN112715278A (zh) * 2021-01-29 2021-04-30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中药云芝菌及其栽培方法
CN112715351A (zh) * 2021-01-18 2021-04-3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桑黄的快速育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036A (zh) * 2012-04-24 2012-08-08 珠海市先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蛹虫草子实体的规模化栽培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CN104106370A (zh) * 2014-06-04 2014-10-22 保山富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87395A (zh) * 2015-08-27 2015-11-25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磁力搅拌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种的方法
CN107409743A (zh) * 2017-03-24 2017-12-01 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云芝的人工代料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7409748A (zh) * 2017-05-17 2017-12-01 左春萌 一种可工厂化生产牛樟芝的培育方法
CN109207369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汪建党 一种脱毒培养基和液体菌种制作工艺
CN108782018A (zh) * 2018-06-28 2018-11-13 安康学院 一种桑黄菌种的培养方法
CN109089728A (zh) * 2018-08-09 2018-12-28 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青稞酶解发酵高效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9006175A (zh) * 2018-10-09 2018-12-18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快速培养蛹虫草子座的液体培养方法
CN109845573A (zh) * 2018-11-28 2019-06-07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株云芝菌株及其应用
CN111418435A (zh) * 2020-02-27 2020-07-17 徽县智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桑叶为栽培料的平菇栽培方法
CN112616556A (zh) * 2020-12-15 2021-04-09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一种实验室智能化栽培管理提高桑黄栽培效率的方法
CN112715351A (zh) * 2021-01-18 2021-04-3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桑黄的快速育种方法
CN112715278A (zh) * 2021-01-29 2021-04-30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中药云芝菌及其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不同桑枝配比对灵芝菌丝生长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马婷婷等;《江西农业》;20170508(第09期);第64、69页 *
云芝液体菌种代料栽培技术;房春荣;《中国食用菌》;19901028(第05期);第30-31页 *
云芝的代料栽培技术;曾令奎;《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010(第19期);第212-213页 *
药用真菌云芝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李宇伟等;《中国林副特产》;20100215(第01期);第36-3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1075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3441B (zh) 一种草菇增产的方法
CN104987156B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3650914B (zh) 一种奥德蘑的无土栽培方法
CN106900348A (zh) 一种富硒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5309198A (zh) 一种香菇栽培料及香菇的种植方法
CN106905064A (zh) 一种银耳栽培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银耳栽培方法
CN104798602A (zh)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4303820A (zh) 一种活体桑蚕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方法
CN106069199A (zh) 一种芦苇菇Agaricus sp.不覆土栽培的方法
CN104480026B (zh) 一种用于提取木耳多糖的木耳菌丝体的生产方法
CN107047068B (zh) 设施温室香菇增产栽培方法
CN109329016A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
CN102177812A (zh) 一种草菇增产的方法
CN104429622A (zh) 一种用银杏叶生产香菇菌丝体的方法
CN107254384A (zh) 一种甜酒药的制备方法
CN109122036A (zh) 一种茶树套种双孢菇的种植方法
CN1433670A (zh) 菌根真菌在金线莲栽培中的应用技术
CN102187783B (zh) 一种草菇增产的方法
CN107691107A (zh) 一种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
CN112514734A (zh) 一种桑黄菌室内栽培方法
CN114431075B (zh) 一种智能化管理培育提高云芝栽培效率和品质的方法
CN115152527B (zh) 一种短周期培育优质蛹虫草子实体的方法
CN114431074A (zh) 一种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KR101413455B1 (ko) 스테비아 액상 비료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되는 스테비아 액상 비료
CN103609338B (zh) 砖红绒盖牛肝菌试管子实体原基的诱导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