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8064A - 一种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8064A
CN114428064A CN202111654023.0A CN202111654023A CN114428064A CN 114428064 A CN114428064 A CN 114428064A CN 202111654023 A CN202111654023 A CN 202111654023A CN 114428064 A CN114428064 A CN 114428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ck solution
standard stock
detected
concentration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40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28064B (zh
Inventor
邵振
张子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40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28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28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8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8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8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01N21/33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ultraviole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配制标准原液及对标准原液稀释得到成浓度梯度的原液稀释液,标准原液的配制原料中包含至少一种有机碱、硝酸、至少一种羧酸类化合物、以及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S2: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范围下对步骤S1配制得到的标准原液及原液稀释液进行硝酸根离子的检测,绘制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S3:将待测铜蚀刻液用水和标准原液稀释液稀释处理后获得待测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待测样品的吸光度,计算待测样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计算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精度高、易操作且废液量较少,能够实现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快速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蚀刻技术可以分为湿法蚀刻与干法蚀刻两种方式,其中湿法蚀刻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用时短且具有高可靠性和高选择性等优势而广泛应用。湿法蚀刻是将待蚀刻材料浸泡在蚀刻液内进行腐蚀的技术,利用合适的化学试剂将所需去除部分分解,然后转成可溶的化合物达到去除的目的。湿法蚀刻广泛应用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s,板印制)、电子元器件电路制程、玻璃雕花和金属装饰灯方面,一般用于蚀刻铜、钢、硅、不锈钢、铁、锌及铝等金属。近年来,蚀刻液也逐渐朝着可再生、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
蚀刻液通常根据溶液pH值的不同而分为酸性蚀刻液和碱性蚀刻液。酸性蚀刻液一般适用于多层PCB的内层电路图形的制作及纯锡PCB板路的蚀刻,主要成分为盐酸、草酸、硝酸、醋酸、氢氟酸等组成,具有蚀刻速率快、侧蚀小、溶铜能力强、蚀刻角度和蚀刻方向易于控制、蚀刻液可连续循环再生和成本低等优点。碱性蚀刻液一般用于多层PCB外层电路图形或微波PCB阴板法直接蚀刻图形的制作,主要成分为氯化铜、氯化铵、盐酸、氯化钠等组成,具有蚀刻速率易控制、蚀刻质量高、溶铜量大、蚀刻液易回收等优点。在含有硝酸的酸性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含量决定着蚀刻液的使用寿命和蚀刻效果,所以在蚀刻过程中,需对硝酸根离子的含量进行在线实时检测,以确保硝酸根离子的含量在正常区间范围内。
中国专利CN109406433A中公开了一种检测铝蚀刻液中硝酸含量的检测方法,该专利中需使用浓硝酸配制不同浓度的中间液,中间液需稀释10-200倍,待测样品也需稀释10-30倍,且需要滴定法标定中间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检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液且增加了滴定仪产生的机差,不符合绿色环保、高检测准确度的要求。如何获得一种高精度、操作简单、快捷且废液产出量少的检测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易操作、废液量少的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检测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检测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配制标准原液及对标准原液稀释得到成浓度梯度的原液稀释液,标准原液的配制原料中包含至少一种有机碱、硝酸、至少一种羧酸类化合物、以及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
S2: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范围下对步骤S1配制得到的标准原液及原液稀释液进行硝酸根离子的检测,绘制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S3:将待测铜蚀刻液用所述标准原液稀释液稀释处理后获得待测样品,再与所述硝酸标准溶液相同的检测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所述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将测得的吸光度值代入步骤S2制得的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中,计算所述待测样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将换算得到的浓度减去稀释液中原有的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根据待测样品的稀释倍数,计算所述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制标准原液及对标准原液稀释得到成浓度梯度的原液稀释液,标准原液的配制原料中包含至少一种有机碱、硝酸、至少一种羧酸类化合物、以及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
S2: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范围下对步骤S1配制得到的标准原液及原液稀释液进行硝酸根离子的检测,绘制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S3:将待测铜蚀刻液用所述稀释20倍的标准原液稀释液稀释处理后获得待测样品,再与所述硝酸标准溶液相同的检测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所述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将测得的吸光度值代入步骤S2制得的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中,计算所述待测样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将换算得到的浓度减去稀释液中原有的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根据待测样品的稀释倍数,计算所述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1中,有机碱选自四甲基氢氧化铵、三乙胺、氨基吡啶、乙醇胺、异丙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四甲基氢氧化铵、三乙胺或乙醇胺。
在本发明中,有机碱可以维持标准液的pH值稳定,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1中,在配制100 g标准原液时,有机碱在标准原液的配制原料中的加入量为1 g-30 g(包含其间的所有数值),例如1 g、2 g、3 g、4 g、5 g、6 g、7 g、8 g、9 g、10 g、11 g、12 g、13 g、14 g、15 g、16 g、17 g、18 g、19 g、20 g、21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8 g、29 g、30 g或者其中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优选为15 g-27 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1中,硝酸为30%~50%的硝酸,优选为30%的硝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1中,在配制100 g标准原液时,硝酸在标准原液的配制原料中的加入量为10 g-50 g(包含其间的所有数值),例如10 g、11 g、12 g、13g、14 g、15 g、16 g、17 g、18 g、19 g、20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8 g、29 g、30 g、31 g、32 g、33 g、34 g、35 g、36 g、37 g、38 g、39 g、40 g、41 g、42 g、43 g、44g、45 g、46 g、47 g、48 g、49 g、50 g或者其中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优选为30 g-45 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1中,羧酸类化合物选自草酸、柠檬酸、腐殖酸、单宁酸、邻甲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环烷酸、5,6,7,8-四氢-1-萘甲酸、对苄基三氟甲磺酸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草酸、柠檬酸、对甲基苯甲酸或环烷酸。
在本发明中,羧酸类化合物可提高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硝酸根离子的识别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1中,在配制100 g标准原液时,羧酸类化合物在标准原液的配制原料中的加入量为12 g-40 g(包含其间的所有数值),例如12 g、13g、14 g、15 g、16 g、17 g、18 g、19 g、20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8 g、29 g、30 g、31 g、32 g、33 g、34 g、35 g、36 g、37 g、38 g、39 g、40 g或者其中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优选为18 g-35 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1中,酚类化合物选自对甲苯酚、对苯二酚、连苯三酚、甲萘酚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对甲苯酚或对苯二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酚类化合物可消除背景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1中,在配制100 g标准原液时,酚类化合物在标准原液的配制原料中的加入量为1 g-5 g(包含其间的所有数值),例如1 g、2 g、3 g、4g、5 g或者其中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优选为2 g-3 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2中,测定波长为170 nm-300 nm;优选为210nm-230 n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3中,水为电阻率≥18 MΩ的超纯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精度高、易操作、废液量少,能够实现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硝酸根离子标准工作曲线。
图2为实施例2制得的硝酸根离子标准工作曲线。
图3为实施例3制得的硝酸根离子标准工作曲线。
图4为实施例4制得的硝酸根离子标准工作曲线。
图5为实施例5制得的硝酸根离子标准工作曲线。
图6为对比例1制得的硝酸根离子标准工作曲线。
图7为对比例2制得的硝酸根离子标准工作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案来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示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偏离本发明主旨或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本发明构思内的其他组合和各种改良。
实施例1
S1-1标准溶液的配制:
取100 mL的洁净烧杯,加入43 g 30%的硝酸、20 g草酸、3 g对甲基苯甲酸、18 g四甲基氢氧化铵、3 g对苯二酚和13 g超纯水,充分溶解,配制成100 g的标准原液。
配制7份浓度梯度的标准原液稀释液,每份稀释液含有10 g标准原液,依次用超纯水稀释2倍、4倍、6倍、8倍、10倍、20倍以及50倍,得到标准原液稀释液。
S2-1 :将步骤S1-1配制得到的标准原液及对标准原液稀释不同倍数后得到的原液稀释液分别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每个浓度的检测样品测试三遍,通过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绘制得到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
S3-1:将待测铜蚀刻液用步骤S1-1制得的稀释20倍的标准原液稀释液配制成理论值为15.01%的待测液1 g(该理论值为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总浓度减去标准原液稀释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后得到的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该样品检测3次,将其代入S2-1绘制的标准曲线中,经过换算得到待测样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为15.01%。
上述紫外分光光度计参数如下:波长准确度±2nm,夹缝0.1 mm氢弧灯,光谱带宽4nm,波长重复性1nm,光度准确性±0.5%T,稳定性±0.004A/h,100 mm石英石比色皿。
实施例2
S1-2标准溶液的配制:
取100 mL的洁净烧杯,加入50 g 30%的硝酸、16 g柠檬酸、3 g对甲基苯甲酸、2 g环烷酸、4 g乙醇胺、12 g三乙胺、2 g对苯二酚和11 g超纯水,充分溶解,配制成100 g的标准原液。
配制7份浓度梯度的标准原液稀释液,每份稀释液含有10 g标准原液,依次用超纯水稀释2倍、4倍、6倍、8倍、10倍、20倍以及50倍,得到标准原液稀释液。
S2-2 :将步骤S2-1配制得到的标准原液及对标准原液稀释不同倍数后得到的原液稀释液分别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每个浓度的检测样品测试三遍,通过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绘制得到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如图2所示。
S3-2:将待测铜蚀刻液用步骤S1-2制得的稀释20倍的标准原液稀释液配制成理论值为15.01%的待测液1 g(该理论值为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总浓度减去标准原液稀释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后得到的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该样品检测3次,将其代入S2-2绘制的标准曲线中,经过换算得到待测样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为14.98%。
上述紫外分光光度计参数如下:波长准确度±2nm,夹缝0.1 mm氢弧灯,光谱带宽4nm,波长重复性1nm,光度准确性±0.5%T,稳定性±0.004A/h,100 mm石英石比色皿。
实施例3
S1-3标准溶液的配制:
取100 mL的洁净烧杯,加入23 g 30%的硝酸、15 g草酸、2 g对甲基苯甲酸、5 g环烷酸、2 g乙醇胺、11 g四甲基氢氧化铵、6 g三乙胺和36 g超纯水,充分溶解,配制成100 g的标准原液。
配制7份浓度梯度的标准原液稀释液,每份稀释液含有10 g标准原液,依次用超纯水稀释2倍、4倍、6倍、8倍、10倍、20倍以及50倍,得到标准原液稀释液。
S2-3 :将步骤S1-3配制得到的标准原液及对标准原液稀释不同倍数后得到的原液稀释液分别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每个浓度的检测样品测试三遍,通过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绘制得到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如图3所示。
S3-3:将待测铜蚀刻液用步骤S1-3制得的稀释20倍的标准原液稀释液配制成理论值为15.01%的待测液1 g(该理论值为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总浓度减去标准原液稀释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后得到的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该样品检测3次,将其代入S2-3绘制的标准曲线中,经过换算得到待测样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为15.03%。
上述紫外分光光度计参数如下:波长准确度±2nm,夹缝0.1 mm氢弧灯,光谱带宽4nm,波长重复性1nm,光度准确性±0.5%T,稳定性±0.004A/h,100 mm石英石比色皿。
实施例4
S1-4标准溶液的配制:
取100 mL的洁净烧杯,加入12 g 30%的硝酸、30 g草酸、5 g对甲基苯甲酸、27 g四甲基氢氧化铵、3 g对苯二酚、1 g对甲苯酚和22 g超纯水,充分溶解,配制成100 g的标准原液。
配制7份浓度梯度的标准原液稀释液,每份稀释液含有10 g标准原液,依次用超纯水稀释2倍、4倍、6倍、8倍、10倍、20倍以及50倍,得到标准原液稀释液。
S2-4 :将步骤S1-4配制得到的标准原液及对标准原液稀释不同倍数后得到的原液稀释液分别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每个浓度的检测样品测试三遍,通过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绘制得到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如图4所示。
S3-4:将待测铜蚀刻液用步骤S1-4制得的稀释20倍的标准原液稀释液配制成理论值为15.01%的待测液1 g(该理论值为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总浓度减去标准原液稀释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后得到的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该样品检测3次,将其代入S2-4绘制的标准曲线中,经过换算得到待测样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为15.02%。
上述紫外分光光度计参数如下:波长准确度±2nm,夹缝0.1 mm氢弧灯,光谱带宽4nm,波长重复性1nm,光度准确性±0.5%T,稳定性±0.004A/h,100 mm石英石比色皿。
实施例5
S1-5标准溶液的配制:
取100 mL的洁净烧杯,加入25 g 30%的硝酸、20 g草酸、2 g对甲基苯甲酸、4 g 环烷酸、15 g四甲基氢氧化铵、1 g三乙胺、3 g对苯二酚、2 g对甲苯酚和28 g超纯水,充分溶解,配制成100 g的标准原液。
配制7份浓度梯度的标准原液稀释液,每份稀释液含有10 g标准原液,依次用超纯水稀释2倍、4倍、6倍、8倍、10倍、20倍以及50倍,得到标准原液稀释液。
S2-5 :将步骤S1-5配制得到的标准原液及对标准原液稀释不同倍数后得到的原液稀释液分别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每个浓度的检测样品测试三遍,通过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绘制得到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如图5所示。
S3-5:将待测铜蚀刻液用步骤S1-5制得的稀释20倍的标准原液稀释液配制成理论值为15.01%的待测液1 g(该理论值为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总浓度减去标准原液稀释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后得到的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该样品检测3次,将其代入S2-1绘制的标准曲线中,经过换算得到待测样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为15.04%。
上述紫外分光光度计参数如下:波长准确度±2nm,夹缝0.1 mm氢弧灯,光谱带宽4nm,波长重复性1nm,光度准确性±0.5%T,稳定性±0.004A/h,100 mm石英石比色皿。
实施例6
S1和S2的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
S3:取10 g商品名为CTK5000A的铜蚀刻液,将其用90 g S1-1中制得的稀释了20倍的原液稀释液进行稀释,稀释后待测液的硝酸根离子的理论含量为11.35%(该理论值为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总浓度减去标准原液稀释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后得到的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nm,对该样品检测3次,将其代入S2-1绘制的标准曲线中,经过换算得到待测样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为11.36%。
对比例1
D1-1标准溶液的配制:
取100 mL的洁净烧杯,加入43 g 30%的硝酸、18 g四甲基氢氧化铵、3 g对苯二酚和36 g超纯水,充分溶解,配制成100 g的标准原液。
配制7份浓度梯度的标准原液稀释液,每份稀释液含有10 g标准原液,依次用超纯水稀释2倍、4倍、6倍、8倍、10倍、20倍以及50倍,得到标准原液稀释液。
D2-1 :将步骤S1-1配制得到的标准原液及对标准原液稀释不同倍数后得到的原液稀释液分别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每个浓度的检测样品测试三遍,通过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绘制得到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如图6所示。
D3-1:将待测铜蚀刻液用步骤D1-1制得的稀释20倍的标准原液稀释液配制成理论值为15.01%的待测液1 g(该理论值为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总浓度减去标准原液稀释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后得到的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该样品检测3次,将其代入D2-1绘制的标准曲线中,经过换算得到待测样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为15.19%。
上述紫外分光光度计参数如下:波长准确度±2nm,夹缝0.1 mm氢弧灯,光谱带宽4nm,波长重复性1nm,光度准确性±0.5%T,稳定性±0.004A/h,100 mm石英石比色皿。
对比例2
D1-2标准溶液的配制:
取100 mL的洁净烧杯,加入43 g 30%的硝酸、20 g草酸、3 g对甲基苯甲酸、3 g对苯二酚和31 g超纯水,充分溶解,配制成100 g的标准原液。
配制7份浓度梯度的标准原液稀释液,每份稀释液含有10 g标准原液,依次用超纯水稀释2倍、4倍、6倍、8倍、10倍、20倍以及50倍,得到标准原液稀释液。
D2-1 :将步骤S1-1配制得到的标准原液及对标准原液稀释不同倍数后得到的原液稀释液分别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每个浓度的检测样品测试三遍,通过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绘制得到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如图7所示。
D3-1:将待测铜蚀刻液用步骤S1-1制得的稀释20倍的标准原液稀释液配制成理论值为15.01%的待测液1 g(该理论值为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总浓度减去标准原液稀释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后得到的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置于佑科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扫描波长为220 nm,对该样品检测3次,将其代入D2-1绘制的标准曲线中,经过换算得到待测样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为15.15%。
上述紫外分光光度计参数如下:波长准确度±2nm,夹缝0.1 mm氢弧灯,光谱带宽4nm,波长重复性1nm,光度准确性±0.5%T,稳定性±0.004A/h,100 mm石英石比色皿。
综上,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精度高、易操作且废液量较少,能够实现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快速检测。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配制标准原液及对标准原液稀释得到成浓度梯度的原液稀释液,所述标准原液的配制原料中包含至少一种有机碱、硝酸、至少一种羧酸类化合物、以及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
S2: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范围下对步骤S1配制得到的所述标准原液及所述原液稀释液进行硝酸根离子的检测,绘制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S3:将待测铜蚀刻液用所述标准原液稀释液稀释处理后获得待测样品,再与所述硝酸标准溶液相同的检测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所述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将测得的吸光度值代入步骤S2制得的浓度-吸光度的标准曲线中,计算所述待测样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将换算得到的浓度减去稀释液中原有的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根据待测样品的稀释倍数,计算所述待测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有机碱选自四甲基氢氧化铵、三乙胺、氨基吡啶、乙醇胺、异丙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在配制100 g标准原液时,所述有机碱在标准原液的配制原料中的加入量为1 g-30 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硝酸为30%~50%的硝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在配制100 g标准原液时,所述硝酸在标准原液的配制原料中的加入量为10 g-50 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羧酸类化合物选自草酸、柠檬酸、腐殖酸、单宁酸、邻甲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环烷酸、5,6,7,8-四氢-1-萘甲酸、对苄基三氟甲磺酸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在配制100 g标准原液时,所述羧酸类化合物在标准原液的配制原料中的加入量为12 g-40 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酚类化合物选自对甲苯酚、对苯二酚、连苯三酚、甲萘酚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在配制100 g标准原液时,所述酚类化合物在标准原液的配制原料中的加入量为1 g-5 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测定波长为170nm-300 nm。
CN202111654023.0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14428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4023.0A CN114428064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4023.0A CN114428064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8064A true CN114428064A (zh) 2022-05-03
CN114428064B CN114428064B (zh) 2023-09-19

Family

ID=81311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4023.0A Active CN114428064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28064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6848A (en) * 1990-03-07 1993-08-17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Procedure and age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itrate ions
JPH10160668A (ja) * 1996-11-30 1998-06-19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連続流れ分析法による硝酸濃度の測定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002228629A (ja) * 2001-01-31 2002-08-14 Horiba Ltd 硝酸イオン濃度測定方法
JP2008275537A (ja) * 2007-05-02 2008-11-13 Dia Instr:Kk 混酸液中の硝酸の分析方法
CN101567309A (zh) * 2008-04-22 2009-10-28 株式会社平间理化研究所 蚀刻液调合装置及蚀刻液浓度测定装置
JP2011257341A (ja) * 2010-06-11 2011-12-22 Kurabo Ind Ltd 亜硝酸濃度の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JP2012112783A (ja) * 2010-11-24 2012-06-14 Miura Co Ltd 亜硝酸イオンの定量方法
CN102791830A (zh) * 2010-02-12 2012-11-21 睿纳有限责任公司 测定硝酸浓度的方法
CN102967686A (zh) * 2012-11-14 2013-03-13 杭州格林达化学有限公司 在线测定和控制ito蚀刻液中各酸浓度的方法
CN103335966A (zh) * 2013-06-20 2013-10-02 工信华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溶液中微量(痕量)铜的检测方法
JP2014130917A (ja) * 2012-12-28 2014-07-10 Panasonic Corp エッチング溶液の成分濃度測定方法およびエッチング溶液の管理方法
JP2014146715A (ja) * 2013-01-30 2014-08-14 Panasonic Corp エッチング溶液の成分濃度測定装置およびエッチング溶液管理装置
CN106093272A (zh) * 2016-06-01 2016-11-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二氧化锰纳米片模拟氧化物酶检测还原性生物分子的方法
CN108699706A (zh) * 2016-04-27 2018-10-23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蚀刻液和电子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8896504A (zh) * 2018-06-12 2018-11-2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同时测定对硝基苯酚及其降解产物硝酸根含量的方法
CN109406433A (zh) * 2019-01-10 2019-03-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铝蚀刻液中硝酸含量的方法
CN109738577A (zh) * 2019-01-10 2019-05-1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铝蚀刻液中混酸含量的方法
CN111855650A (zh) * 2020-07-30 2020-10-30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刻蚀酸中氟硅酸、氢氟酸和硝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13237841A (zh) * 2021-05-25 2021-08-10 江苏和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蚀刻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6848A (en) * 1990-03-07 1993-08-17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Procedure and age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itrate ions
JPH10160668A (ja) * 1996-11-30 1998-06-19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連続流れ分析法による硝酸濃度の測定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002228629A (ja) * 2001-01-31 2002-08-14 Horiba Ltd 硝酸イオン濃度測定方法
JP2008275537A (ja) * 2007-05-02 2008-11-13 Dia Instr:Kk 混酸液中の硝酸の分析方法
CN101567309A (zh) * 2008-04-22 2009-10-28 株式会社平间理化研究所 蚀刻液调合装置及蚀刻液浓度测定装置
CN102791830A (zh) * 2010-02-12 2012-11-21 睿纳有限责任公司 测定硝酸浓度的方法
JP2011257341A (ja) * 2010-06-11 2011-12-22 Kurabo Ind Ltd 亜硝酸濃度の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JP2012112783A (ja) * 2010-11-24 2012-06-14 Miura Co Ltd 亜硝酸イオンの定量方法
CN102967686A (zh) * 2012-11-14 2013-03-13 杭州格林达化学有限公司 在线测定和控制ito蚀刻液中各酸浓度的方法
JP2014130917A (ja) * 2012-12-28 2014-07-10 Panasonic Corp エッチング溶液の成分濃度測定方法およびエッチング溶液の管理方法
JP2014146715A (ja) * 2013-01-30 2014-08-14 Panasonic Corp エッチング溶液の成分濃度測定装置およびエッチング溶液管理装置
CN103335966A (zh) * 2013-06-20 2013-10-02 工信华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溶液中微量(痕量)铜的检测方法
CN108699706A (zh) * 2016-04-27 2018-10-23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蚀刻液和电子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6093272A (zh) * 2016-06-01 2016-11-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二氧化锰纳米片模拟氧化物酶检测还原性生物分子的方法
CN108896504A (zh) * 2018-06-12 2018-11-2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同时测定对硝基苯酚及其降解产物硝酸根含量的方法
CN109406433A (zh) * 2019-01-10 2019-03-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铝蚀刻液中硝酸含量的方法
CN109738577A (zh) * 2019-01-10 2019-05-1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铝蚀刻液中混酸含量的方法
CN111855650A (zh) * 2020-07-30 2020-10-30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刻蚀酸中氟硅酸、氢氟酸和硝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13237841A (zh) * 2021-05-25 2021-08-10 江苏和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蚀刻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8064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4856B (zh) 一种混酸溶液的电位滴定方法
CN106990158B (zh) 一种沾污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EP3809129B1 (en) A total organic carbon analyzer
CN102967686A (zh) 在线测定和控制ito蚀刻液中各酸浓度的方法
CN105038782A (zh) 耐酸性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在铀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WO2013032095A1 (en) Detection method using colorimetric analysis
CN114428064A (zh) 一种铜蚀刻液中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JPH10207082A (ja) フォトレジスト用アルカリ現像液又はその現像廃液又はその処理液の分析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7478540A (zh) 浓硫酸中水分及灰分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CN113237841B (zh) 一种蚀刻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检测方法
JP4450117B2 (ja) シリコン基板洗浄用超純水の水質評価方法
JP6028977B2 (ja) エッチング溶液の成分濃度測定方法およびエッチング溶液の管理方法
CN113484403B (zh) 一种半导体制造用气体分散部件表面痕量元素污染的测试方法
WO2013161959A1 (ja) オゾン水による金属又は金属酸化物のエッチング方法、オゾン水による金属又は金属酸化物表面の平滑化方法、及びオゾン水を用いたパターニング方法
Sabarudin et al. Novel flow injection-fluor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silicat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ultrapurified water analysis
CN102520054A (zh) 一种高硅抛光片表面贵金属离子回收率测试方法
CN110057967A (zh) 一种铝电极箔腐蚀液中铝离子的定量检测方法
JP2005340298A (ja) 不純物の分析方法
Peru et al. Comparison of cold digestion methods for elemental analysis of a Y-type zeolite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spectrometry
CN110567943A (zh) 一种氧化钇洁净间空气中痕量元素的检测方法
CN108333223A (zh) 铁离子浓度测定标准曲线的制定方法及其应用
CN1166944C (zh) 一种水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
JP2004271229A (ja) 電子部品材料の品質管理方法
CN118090880A (zh) 一种电子级硫酸中ppt级金属杂质含量测定
CN116448747A (zh) 一种铝材化学抛光液中硫酸、磷酸和铝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