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2408A - 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2408A
CN114402408A CN202080058002.XA CN202080058002A CN114402408A CN 114402408 A CN114402408 A CN 114402408A CN 202080058002 A CN202080058002 A CN 202080058002A CN 114402408 A CN114402408 A CN 114402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electronic component
linear members
bottom portion
chip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80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雄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02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24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3/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G4/00 - H01G11/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01G4/06Solid dielectrics
    • H01G4/08Inorganic dielectrics
    • H01G4/12Ceramic dielectr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0Stacked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具备容纳片状电子部件的多个片容纳部(140)。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包含底部(120)和侧壁部(130)。底部(120)对片状电子部件进行支承。侧壁部(130)开口成能够插入片状电子部件。在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中,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侧壁部(130)的内切圆的直径D的尺寸和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D/2)<Z<(3√2/2)D…(1)。

Description

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
背景技术
作为公开了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在先文献,有日本特开2008-177188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及日本专利第6259943号(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包含支承构件和承载构件,是用于片状电子部件的处理的夹具。支承构件由金属材料构成。支承构件作为整体为平面状,在其面内具有许多的贯通的片插入孔。承载构件是将金属经线和金属纬线编织而成的网状体。承载构件与支承构件的一面接合,在片插入孔的开口面内存在至少一个交叉部。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是陶瓷格子体,具有多个第1线条部和多个第2线条部。多个第1线条部各自是陶瓷制的,朝向一个方向延伸。多个第2线条部各自是陶瓷制的,朝向与第1线条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关于第1线条部和第2线条部的交叉部,在任一交叉部中,均在第1线条部上配置有第2线条部。在交叉部中,第1线条部的剖面具有由直线部和将直线部的两端部作为端部的凸形的曲线部构成的形状。在交叉部中,第2线条部的剖面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在交叉部的纵向剖视下,第1线条部和第2线条部仅有第1线条部中的凸形的曲线部的顶部和第2线条部中的圆形或椭圆形中的向下凸的顶部接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771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2599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中,在从多个片容纳部的开口侧将多个片状电子部件散布在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上之后,使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摇动。由此,在多个片容纳部各自插入片状电子部件。关于未进入到片容纳部而在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上残留的片状电子部件,使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倾斜而将其抖掉。
因此,为了在多个片容纳部中在一个片容纳部插入一个片状电子部件,需要适当地设定片容纳部的深度的尺寸以及开口面积。例如,若片状电子部件的开口面积过小,则将片状电子部件插入到片容纳部需要耗费时间。此外,若片状电子部件的开口面积过大,则在一个片容纳部会进入两个片状电子部件。由此,在使用了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片状电子部件的烧成中,有产生烧成斑之虞。此外,若片容纳部的深度的尺寸过小,则在将残留的片状电子部件抖掉时,有将容纳于片容纳部的片状电子部件也抖掉之虞。进而,若片容纳部的深度的尺寸过大,则在深度方向上并列插入了两个片状电子部件时,有不能仅使上侧的片状电子部件抖掉之虞。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多个片容纳部中在一个片容纳部容易地插入一个片状电子部件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基于本发明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具备容纳片状电子部件的多个片容纳部。多个片容纳部各自包含底部和侧壁部。底部对片状电子部件进行支承。侧壁部开口成能够插入片状电子部件。在多个片容纳部各自中,从与底部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侧壁部的内切圆的直径D的尺寸和多个片容纳部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
(D/2)<Z<(3√2/2)D…(1)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多个片容纳部中在一个片容纳部容易地插入一个片状电子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从箭头II方向观察了图1所示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中的片容纳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从IV-IV线箭头方向观察了图3所示的片容纳部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一部分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从箭头VII方向观察了图6所示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图中的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不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从箭头II方向观察了图1所示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中的片容纳部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从IV-IV线箭头方向观察了图3所示的片容纳部的剖视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通过将多个线状构件110相互层叠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线状构件110各自为直线状。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作为多个线状构件110而具备多个第1线状构件111、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多个第3线状构件113、多个第4线状构件114、多个第5线状构件115、多个第6线状构件116以及多个第7线状构件117。多个第1线状构件111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由此构成包含线状构件的层。与多个第1线状构件111同样地,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至多个第7线状构件117也分别构成包含多个线状构件的层。关于多个线状构件110的细节,将在后面叙述。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具备容纳片状电子部件10的多个片容纳部140。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包含底部120和侧壁部130。底部120对片状电子部件10进行支承。侧壁部130开口成能够插入片状电子部件10。
如图2所示,在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中,底部120具有第1线状构件111和第2线状构件112。底部120只要至少具有对片状电子部件10直接进行支承的第2线状构件112即可,也可以不具有第1线状构件111。底部120也可以在第2线状构件112的侧壁部130侧或第1线状构件111的与第2线状构件112侧相反侧进一步具有追加的层。底部120也可以作为追加的层而具有一层追加的层或多个追加的层。侧壁部130具有两根第3线状构件113、两根第4线状构件114、两根第5线状构件115、两根第6线状构件116、以及两根第7线状构件117。从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与底部120侧相反侧观察时形成片容纳部140的开口的观点出发,侧壁部130只要至少具有两根第3线状构件113以及两根第4线状构件114即可。侧壁部130也可以不具有第5线状构件115、第6线状构件116以及第7线状构件117。
另外,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也可以代替多个线状构件110而整体由板状构件构成。在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的整体由板状构件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对上述板状构件从一侧的面形成多个孔部,从而将该多个孔部作为多个片容纳部140。在该情况下,在该板状构件中,多个孔部各自的底面侧的部分构成底部120,多个孔部各自的周侧面侧的部分构成侧壁部130。
对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的多个线状构件110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多个第1线状构件111各自相互等间隔地在一个方向上排列并延伸。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各自与多个第1线状构件111各自正交,并且相互等间隔地排列并延伸。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各自位于多个第1线状构件111的上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根第2线状构件112对容纳于一个片容纳部140的一个片状电子部件10直接进行支承。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根第2线状构件112位于相互相邻的第6线状构件116彼此之间的中央,一根第1线状构件111位于相互相邻的第7线状构件117彼此之间的中央。也就是说,在片容纳部140的大致中央,一根第1线状构件111和一根第2线状构件112相互正交。另外,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第2线状构件112可以在相互相邻的第6线状构件116彼此之间存在多根,也可以位于相互相邻的第6线状构件116彼此之间的不是中央的地方。
多个第3线状构件113位于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的上侧。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多个第3线状构件113各自与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各自呈直角交叉,并且相互等间隔地分离排列并延伸。即,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多个第3线状构件113各自与多个第1线状构件111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多个第3线状构件113各自位于与一部分的多个第1线状构件111各自重叠的位置。若从与底部120平行的方向观察,则包含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的层位于包含多个第1线状构件111的层与包含多个第3线状构件113的层之间,因此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彼此相互重叠的第1线状构件111与第3线状构件113之间,在不存在第2线状构件112的位置形成有间隙。
多个第4线状构件114位于多个第3线状构件113的上侧。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多个第4线状构件114各自与多个第3线状构件113各自呈直角交叉,并且相互等间隔地分离排列并延伸。即,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多个第4线状构件114各自与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多个第4线状构件114各自位于与一部分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各自重叠的位置。若从与底部120平行的方向观察,则包含多个第3线状构件113的层位于包含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的层与包含多个第4线状构件114的层之间,因此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彼此相互重叠的第2线状构件112与第4线状构件114之间,在不存在第3线状构件113的位置形成有间隙。
多个第5线状构件115位于多个第4线状构件114的上侧。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多个第5线状构件115位于与多个第3线状构件113一对一对应地重叠的位置。多个第6线状构件116位于多个第5线状构件115的上侧。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多个第6线状构件116位于与多个第4线状构件114一对一对应地重叠的位置。多个第7线状构件117位于多个第6线状构件116的上侧。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多个第7线状构件117位于与多个第5线状构件115一对一对应地重叠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也可以作为多个线状构件110而在多个第7线状构件117的上侧进一步具备追加的线状构件。此时,追加的线状构件只要按照在上述的第5线状构件115、第6线状构件116以及第7线状构件117的说明中示出的规则性进行层叠即可。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中,在多个假想平面的各个面上,直线状的多个线状构件110相互平行且分离地配置,由此形成多个包含多个线状构件110的层。这些多个层相互层叠,在这些多个层中,某个层包含的线状构件110各自和与该层相邻的层包含的线状构件110各自从层叠方向观察相互交叉。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线状构件113彼此的分离距离X的长度与第4线状构件114彼此的分离距离Y的长度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分离距离X的长度以及上述分离距离Y的长度各自例如为0.1mm以上且5.0mm以下。另外,第3线状构件113彼此的分离距离X和第4线状构件114彼此的分离距离Y也可以相互不同。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延伸方向观察时,多个线状构件110各自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的外形。在从延伸方向观察时,这些多个线状构件各自也可以具有矩形形状、半圆状或矩形形状以外的多边形形状的外形。如图4所示,在与底部120平行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线状构件110彼此中,多个线状构件110各自的线径R相互相同。在不在与底部120平行的方向上排列的线状构件110彼此中,多个线状构件110各自的线径R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线状构件110各自的线径R全部相互相同,例如为0.3mm。在多个线状构件110之中位于最远离底部120的位置的线状构件的线径R例如也可以为0.2mm。
在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的整体由板状构件构成的情况下,底部120的厚度例如为0.2mm以上且2.0mm以下,侧壁部130的高度例如为0.1mm以上且8.0m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线状构件110各自例如由SiC、氧化锆、氧化钇稳定化氧化锆、矾土或多铝红柱石等陶瓷、镍、铝、铬镍铁合金(注册商标)或SUS等金属、聚四氟乙烯(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丙烯酸树脂、类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二乙烯丁二烯)树脂或其它耐热树脂等树脂材料、碳、或包含金属和陶瓷的复合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陶瓷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烧结等,多个线状构件110彼此相互接合。多个线状构件110各自的表面也可以通过SiC、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钇稳定化氧化锆、矾土或多铝红柱石等陶瓷、或镍等金属进一步进行涂覆。另外,即使在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的整体由板状构件构成的情况下,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也能够由能够构成多个线状构件110的上述的材料构成。
接着,对多个片容纳部140进行说明。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开口端由相互相邻的两个第6线状构件116和相互相邻的两个第7线状构件117构成。另一方面,相互相邻的两个片容纳部140被一根第6线状构件116或一根第7线状构件117隔开。关于多个第3线状构件113至多个第5线状构件115,在与各个线状构件对应的层中,也由一根线状构件将相互相邻的两个片容纳部140隔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与底部120侧相反侧观察多个片容纳部140时,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开口形状为矩形形状,具体地,是正方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与底部120侧相反侧观察多个片容纳部140时,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开口形状也可以是多边形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开口的内侧面由多个线状构件110形成。具体地,由相互相邻的两个第3线状构件113、相互相邻的两个第4线状构件114、相互相邻的两个第5线状构件115、相互相邻的两个第6线状构件116、以及相互相邻的两个第7线状构件117形成。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底面由第2线状构件112构成。此外,如图3所示,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与底部120侧相反侧观察时,在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底面的中心,第1线状构件111和第2线状构件112相互交叉。
在此,对能够容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片容纳部140的片状电子部件10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能够容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片容纳部140的片状电子部件10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片状电子部件10例如能够用于层叠陶瓷电容器。
能够容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片容纳部140的片状电子部件10具有长边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片状电子部件10容纳到多个片容纳部140中的每一个,使得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和片状电子部件10的长边方向相互平行。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片状电子部件10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L、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以及厚度方向上的厚度T各自的尺寸具有与L∶W∶T=2∶1∶1的关系等同的关系。所谓该等同的关系,意味着相对于L∶W∶T=2∶1∶1的关系,长度L、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以及厚度方向上的厚度T各自的尺寸包含尺寸差在5%以内的范围。另外,能够容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的片状电子部件并不限定于具有上述的各尺寸关系的片状电子部件10。例如,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中,也可以容纳具有与L∶W∶T=2∶1.25∶1.25的关系等同的关系的片状电子部件。
能够容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的片状电子部件10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L例如为0.6mm以上且3.8mm以下,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例如为0.3mm以上且3.0mm以下,厚度方向上的厚度T例如为0.3mm以上且3.0mm以下。在使用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对片状电子部件10进行烧成的情况下,在烧成前在上述的范围内适当地设定片状电子部件10涉及的各尺寸,使得烧成后的片状电子部件10的上述长度L、上述宽度W、上述厚度T的各尺寸成为例如适合用于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层叠体等电子部件时的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中,关于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开口的形状涉及的各尺寸,考虑本实施方式中的片状电子部件10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L、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以及厚度方向上的厚度T各自具有上述的L∶W∶T=2∶1∶1的关系而进行设定。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开口的形状涉及的各尺寸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中,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内切圆141的直径D设定为,在将片状电子部件10容纳到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时,片状电子部件10能够以沿着长边方向的轴为中心轴而进行旋转。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以及厚度方向上的厚度T各自的长度为a的情况下,上述内切圆141的直径D设定为大于作为由片状电子部件10的宽度方向上的棱线以及厚度方向上的棱线构成的矩形形状的对角线的长度的(√2)a(D>(√2)a)。由此,能够对片状电子部件10确保充分的大小的多个片容纳部140,能够缩短将片状电子部件10插入到片容纳部所需的时间。另外,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以及上述厚度方向上的厚度T相互不同的情况下,上述内切圆141的直径D设定为大致大于√(W2+T2)。
接着,在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中,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为了使得不会有两个以上的片状电子部件10进入到一个片容纳部140,上述内切圆141的直径D设定为不足2a(D<2a)。例如,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片容纳部140的开口形状为一个边的长度为D的正方形形状。在将片状电子部件10的宽度W以及厚度T设为a时,若D为2a以上,则有可能有两个片状电子部件10进入到一个片容纳部140。因而,上述内切圆141的直径D设定为不足2a。
接着,对侧壁部130的高度的尺寸,即,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进行说明。关于在将片状电子部件10插入到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时未进入到片容纳部140而残留在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上的片状电子部件10,使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倾斜而将其抖掉。因此,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深度Z需要设定为能够将容纳于片容纳部140的片状电子部件10抖掉,且能够可靠地抖掉残留的片状电子部件10。
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片状电子部件10的长度L的尺寸为2a时,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深度Z设定为大于2a的一半(a<Z)。通过设定为这样,从而如果片状电子部件10的重心位于片状电子部件10的长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心,则容纳于片容纳部140的片状电子部件10的重心位于片容纳部140内。由此,在将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倾斜而抖掉残留的片状电子部件10时,能够抑制容纳于片容纳部140的片状电子部件10从片容纳部140掉落。
进而,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片状电子部件10的长度L的尺寸为2a时,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深度Z设定为小于3a(Z<3a)。由此,在将片状电子部件10散布在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上并插入到片容纳部140时,即使片状电子部件10还位于容纳于片容纳部140的片状电子部件10上,也能够仪将该上侧的片状电子部件10抖掉。这是因为,上侧的片状电子部件10的重心位置的高度的尺寸以底部120为基准为3a,上侧的片状电子部件10的重心位于片容纳部140的外侧。
根据以上,在片状电子部件10的长度L方向上的尺寸为2a、宽度W方向以及厚度T方向各自的尺寸为a时,基于上述式(D<2a)和上述式(a<Z),D和Z的关系成为(D/2)<a<Z,因此成为(D/2)<Z。进而,基于上述式(D>(√2)a)和上述式(Z<3a),D和Z的关系成为Z<3a<(3√2/2)D,因此成为Z<(3√2/2)D。
根据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中,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侧壁部130的内切圆的直径D的尺寸和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
(D/2)<Z<(3√2/2)D…(1)
进而,在片状电子部件10的长度L的尺寸为2a时,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深度Z优选设定为小于2a(Z<2a)。即,优选在将片状电子部件10容纳于片容纳部140时,片状电子部件10的一部分位于片容纳部140的外侧。由此,在将容纳于片容纳部140中的片状电子部件10取出时,能够防止由于片状电子部件10的多个角部卡在侧壁部130而使这些多个角部固定,从而片状电子部件10锁定在侧壁部130。
因而,在深度被设定为(Z<2a)时,基于该式(Z<2a)和上述式(D>(√2)a),D和Z的关系成为Z<2a<(√2)D,因此成为Z<(√2)D。
根据以上,在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中,侧壁部130的内切圆的直径D的尺寸和多个片容纳部240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优选进一步满足下述式(2)的关系。
(D/2)<Z<(√2)D…(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内切圆141的直径D的尺寸例如为0.1mm以上且5.0mm以下。上述深度Z例如为0.1mm以上且8.0mm。
此外,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线状构件110各自的线径R的尺寸不足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的1/2。
在此,对多个线状构件各自的线径R的尺寸和多个片容纳部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的关系不同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的、比较例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一部分的结构的主视图。在图5中,以从与图4相同的方向观察的剖视进行图示。如图5所示,在比较例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900中,多个线状构件各自的线径R的尺寸为多个片容纳部940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的1/2。
在这样的比较例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900中,底部120由第1线状构件911和第2线状构件912构成。侧壁部130由两根第3线状构件913和两根第4线状构件914构成。
如图5所示,在比较例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900中,多个线状构件各自的线径R的尺寸比较大。由此,在容纳于多个片容纳部940各自的多个片状电子部件10中的相互相邻的片状电子部件10彼此之间,能够进入其它片状电子部件10并位于第3线状构件913的上侧。
另一方面,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中,多个线状构件各自的线径R的尺寸比较小,因此能够抑制在容纳于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多个片状电子部件10中的相互相邻的片状电子部件10彼此之间进入其它片状电子部件。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具体为片状电子部件烧成用夹具。通过将容纳了多个片状电子部件10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配置于烧成气氛下,从而能够对多个片状电子部件10进行烧成。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能够通过将容纳了多个片状电子部件10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浸渍于镀敷液,从而在多个片状电子部件10镀敷Cu、Ni、Sn、Ag、Au或Pd等金属。进而,对于在端部形成了包含Ag等的基底电极的多个片状电子部件10,通过将容纳了这样的多个片状电子部件10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浸渍于镀敷液,从而能够对上述基底电极进行镀敷。
像上述的那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具备容纳片状电子部件的多个片容纳部140。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包含底部120和侧壁部130。底部120对片状电子部件进行支承。侧壁部130开口成能够插入片状电子部件。在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中,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侧壁部130的内切圆的直径D的尺寸和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
(D/2)<Z<(3√2/2)D…(1)
由此,在多个片容纳部140中,能够在一个片容纳部140容易地插入一个片状电子部件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中,更优选侧壁部130的内切圆的直径D的尺寸和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满足下述式(2)的关系。
(D/2)<z<(√2)D…(2)
由此,能够容易地取出在多个片容纳部140中各插入了一个的片状电子部件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与底部120侧相反侧观察多个片容纳部140时,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开口形状为多边形形状。
由此,变得容易使多个片容纳部140对齐。进而,通过在对齐的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容纳片状电子部件10,从而能够使每一个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的片状电子部件10的填充率提高。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通过将直线状的多个线状构件110相互层叠而构成。
由此,变得能够在形成于线状构件110彼此之间的间隙中流通气体或液体,因此能够使片容纳部140的通气性或液体的通过性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线状构件110各自的线径R的尺寸不足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的1/2。
由此,能够抑制在容纳于多个片容纳部140各自的片状电子部件10中的相互相邻的片状电子部件10彼此之间还进入其它片状电子部件10。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由陶瓷构成。
由此,与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由金属构成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的耐热性提高。
(实施方式2)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中,主要是多个片容纳部各自的开口形状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不同。因而,关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相同的结构,不再重复说明。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从箭头VII方向观察了图6所示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图。在图6中,从与图1相同的方向进行观察而进行了图示。另外,在图6中,未图示多个第1线状构件111以及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
如图6以及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200由多个线状构件210构成。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部120具有多个第1线状构件111和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侧壁部130具有多个环状的第8线状构件218和多个环状的第9线状构件219。
如图7所示,多个环状的第8线状构件218各自位于在侧壁部130中构成与底部120侧相反侧的端部的位置。如图6所示,多个环状的第8线状构件218各自与相邻的第8线状构件218彼此相互重叠。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与底部120侧相反侧观察时,多个环状的第8线状构件218各自位于环状的内侧部分彼此不相互重叠的位置。
如图7所示,在从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多个环状的第9线状构件219各自位于与多个环状的第8线状构件218各自重叠的位置。多个环状的第9线状构件219各自与相邻的第9线状构件219彼此相互重叠。多个环状的第9线状构件219各自位于多个第2线状构件112的与第1线状构件111侧相反侧,且位于比多个第8线状构件218靠底部120侧。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多个片容纳部240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是如下距离的尺寸,即,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第2线状构件112的第8线状构件218侧的端部起到第8线状构件218的与第2线状构件112侧相反侧的端部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200像上述的那样构成,因此多个片容纳部240的开口由多个第8线状构件218各自的内侧部分以及多个第9线状构件219各自的内侧部分构成。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200中,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与底部120侧相反侧观察时,多个第8线状构件218各自以及多个第9线状构件219各自的内侧部分为圆形形状。即,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与底部120侧相反侧观察多个片容纳部240时,多个片容纳部240各自的开口形状为圆形形状。
由此,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与底部120侧相反侧观察时,能够将多个片容纳部240配置得密。进而,能够使每一个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200的片状电子部件10的填充率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满足上述式(1)的关系,因此在多个片容纳部240中,能够在一个片容纳部240容易地插入一个片状电子部件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与底部120侧相反侧观察时的多个片容纳部240各自的内切圆241由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与底部120侧相反侧观察时的多个第8线状构件218各自的内侧面部或第9线状构件219各自的内侧面部构成。
(实施方式3)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中,主要是多个片容纳部各自的开口尺寸涉及的特征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不同。因而,关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00相同的结构,不再重复说明。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300中,多个片容纳部340各自的开口尺寸随着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从底部120侧朝向与底部120侧相反侧而变大。
由此,在使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300摇动时,能够使片状电子部件10容易滑入到多个片容纳部340中的每一个。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满足上述式(1)的关系,因此在多个片容纳部340中,能够在一个片容纳部340容易地插入一个片状电子部件10。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所谓上述开口尺寸,是在与底部120平行的方向上相互相邻的线状构件310彼此的距离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300中,关于多个线状构件310的一部分,多个线状构件310各自的线径相互不同。具体地,多个线状构件310的线径按第7线状构件317、第6线状构件316、第5线状构件315、第4线状构件314、第3线状构件313的顺序变大。
通过使多个线状构件310各自的线径像上述那样依次变大,从而在与底部120平行的方向上相互相邻的线状构件310彼此的距离的尺寸按第7线状构件317、第6线状构件316、第5线状构件315、第4线状构件314、第3线状构件313的顺序变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切圆141的直径D设定为在与底部120正交的方向上的任何位置都始终满足上述式(1)。
另外,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也可以包含不满足上述式(1)的片容纳部。在不满足上述式(1)的片容纳部中,能够控制在线状构件彼此之间流过的气体的流动。此外,也可以将构成侧壁部的线状构件配置得密。由此,能够提高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的强度。进而,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涉及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也可以具有不能插入片状电子部件的、单纯的间隙。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也可以将能够组合的结构相互组合。例如,也可以通过将由板状构件构成的底部和由多个线状构件构成的侧壁部组合而构成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即,底部只要能够防止片容纳部内的片状电子部件掉落即可,底部的形状、底部相对于线状构件的相对的位置并没有特别限定。在线状构件构成底部的情况下,多个第1线状构件以及多个第2线状构件各自的面内的延伸方向没有特别限定。多个线状构件也可以构成为每一个片容纳部由多个第1线状构件或多个第2线状构件构成底部。线状构件的剖面形状也可以是多边形。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也可以夹着底部在底部的两侧具有开口成能够插入所述片状电子部件的侧壁部。
应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均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说明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片状电子部件,100、200、300、900: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110、210、310:线状构件,111、911:第1线状构件,112、912:第2线状构件,113、313、913:第3线状构件,114、314、914:第4线状构件,115、315:第5线状构件,116、316:第6线状构件,117、317:第7线状构件,120:底部,130:侧壁部,140、240、340、940:片容纳部,141、241:内切圆,218:第8线状构件,219:第9线状构件。

Claims (8)

1.一种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其中,
具备容纳片状电子部件的多个片容纳部,
所述多个片容纳部各自包含:
底部,对所述片状电子部件进行支承;以及
侧壁部,开口成能够插入所述片状电子部件,
在所述多个片容纳部各自中,从与所述底部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所述侧壁部的内切圆的直径D的尺寸和所述多个片容纳部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
(D/2)<Z<(3√2/2)D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其中,
在所述多个片容纳部各自中,所述侧壁部的内切圆的直径D的尺寸和所述多个片容纳部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满足下述式(2)的关系,
(D/2)<Z<(√2)D …(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其中,
在与所述底部正交的方向上,在从与底部侧相反侧观察所述多个片容纳部时,所述多个片容纳部各自的开口形状为多边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其中,
在与所述底部正交的方向上,在从与底部侧相反侧观察所述多个片容纳部时,所述多个片容纳部各自的开口形状为圆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其中,
所述多个片容纳部各自的开口尺寸随着在与所述底部正交的方向上从底部侧朝向与底部侧相反侧而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其中,
通过将直线状的多个线状构件相互层叠而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其中,
所述多个线状构件各自的线径R的尺寸不足所述多个片容纳部各自的深度Z的尺寸的1/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其中,
由陶瓷构成。
CN202080058002.XA 2019-08-23 2020-06-18 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 Pending CN1144024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2874 2019-08-23
JP2019-152874 2019-08-23
PCT/JP2020/023940 WO2021039048A1 (ja) 2019-08-23 2020-06-18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用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2408A true CN114402408A (zh) 2022-04-26

Family

ID=74685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8002.XA Pending CN114402408A (zh) 2019-08-23 2020-06-18 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327489B2 (zh)
KR (1) KR102587640B1 (zh)
CN (1) CN114402408A (zh)
WO (1) WO2021039048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43483A (ja) * 1984-05-17 1985-1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焼成用台板
JPH06290916A (ja) * 1993-03-31 1994-10-18 Taiyo Yuden Co Ltd 電子部品熱処理用保持体及び熱処理方法
JP2007194510A (ja) * 2006-01-20 2007-08-02 Tdk Corp 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用冶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8193287A (ja) * 2017-12-11 2018-12-06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ス格子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2154A (en) 1979-07-10 1981-02-06 Tamura Electric Works Ltd Answer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JPS6290916A (ja) * 1985-08-16 1987-04-25 旭硝子株式会社 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用の電極
JP3062441U (ja) 1999-02-25 1999-10-08 コーア株式会社 振込治具
JP2008053327A (ja) 2006-08-23 2008-03-06 Hirai Seimitsu Kogyo Corp 保持治具
JP4737440B2 (ja) 2007-01-16 2011-08-03 Tdk株式会社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用冶具
JP2012144433A (ja) 2012-04-20 2012-08-02 Tdk Corp 脱脂用治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43483A (ja) * 1984-05-17 1985-1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焼成用台板
JPH06290916A (ja) * 1993-03-31 1994-10-18 Taiyo Yuden Co Ltd 電子部品熱処理用保持体及び熱処理方法
JP2007194510A (ja) * 2006-01-20 2007-08-02 Tdk Corp 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用冶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8193287A (ja) * 2017-12-11 2018-12-06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ス格子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27489B2 (ja) 2023-08-16
JPWO2021039048A1 (zh) 2021-03-04
WO2021039048A1 (ja) 2021-03-04
KR20220027240A (ko) 2022-03-07
KR102587640B1 (ko) 2023-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97608A1 (en) Component align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951796B2 (ja) 電子部品搬送装置
TWI555960B (zh) Burned a rule
CN114245926B (zh) 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
CN114402408A (zh) 片状电子部件用夹具
JP4737440B2 (ja)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用冶具
JP2022051535A (ja) 分岐型フィルタ及び使用方法
WO2021075357A1 (ja)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用ジグ
JP2009065004A (ja)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の整列方法およびチップ状電子部品の整列装置
JP2021068771A (ja)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用ジグ
JP2019175901A (ja) チップ部品の整列方法
JP2021068769A (ja)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用ジグ
JP6927269B2 (ja) 電子部品の搬送装置
KR20100016104A (ko) 전자 핸들러용 테스트 플레이트 포켓
US9934908B2 (en) Align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using the aligning device
WO2022176297A1 (ja) 電子部品製造用のジグおよ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23034425A (ja) デバイストレイ
JP7244808B2 (ja)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用セッター
JP2021068767A (ja)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用ジグ
JP2021068768A (ja)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用ジグ
KR20230128543A (ko) 세라믹 전자부품의 제조 방법
JP2017057080A (ja) 搬送装置
JP2007194510A (ja) 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用冶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6310762A (ja) 治具、及び、チップ状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6092395A (ja) テーピング電子部品連、テーピング電子部品連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