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04A - 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和润滑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和润滑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04A
CN1143404A CN95191908A CN95191908A CN1143404A CN 1143404 A CN1143404 A CN 1143404A CN 95191908 A CN95191908 A CN 95191908A CN 95191908 A CN95191908 A CN 95191908A CN 1143404 A CN1143404 A CN 1143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cycle
compressor
refrigerant
control gear
instruc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1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56C (zh
Inventor
川口真广
园部正法
水藤健
道行隆
冈田昌彦
横野智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70827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09483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5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27/1804Controlled by crankcas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03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e.g. sealings, lubrication
    • F04B27/109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电磁阀(32)可开启和关闭一加压通道(31)。在加压通道(31)被开启时,一安装在一转轴(9)上面的旋转斜盘(15)朝向最小倾角倾斜。随着旋转斜盘(15)朝向最小倾角倾斜,旋转斜盘(15)反作用一吸入通道开启弹簧(24)的弹力并推压一传送套筒(28)和一封盖(21)。封盖(21)在旋转斜盘倾角对应于一最小倾角并使一吸入通道(26)与一吸入腔室(3a)隔断时抵靠一定位表面(27)。这种隔断可阻止外部致冷剂回路(35)中的致冷剂循环。一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使电磁阀(32)通电并在一起始于一驱动电源(14)被启动之时的一定时间段期间打开加压通道(31)。

Description

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和 润滑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一无离合器压缩机的一种润滑方法和一种润滑控制装置,这种无离合器压缩机配有一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用于基本上阻止一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一种致冷剂的循环并响应于从一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发出的各致冷剂循环阻止讯号来启动致冷剂流通阻止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可变排量的可倾斜旋转斜盘式压缩机描述在日本未审查专利文件第3-37378号中,它并不采用把一外部驱动源与一用于传递动力的压缩机转轴连接和断开的某种电磁离合器。省掉电磁离合器可消除特别是在一车辆中当离合器通电或断电时所造成的冲撞不适。这样还可以使整个压缩机的重量减少和成本降低。
在这种无离合器压缩机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即与当不需要冷却时排量的大小和一设置在一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一蒸发器中的结霜有关。致冷剂的循环当不需要冷却或者存在结霜可能性时应当被阻止。日本未审查利文件第3-37378号中所述的无离合器压缩机通过停止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气体流进一吸入腔室来阻止致冷剂的循环。致冷剂气体从外部致冷剂回路向吸入腔室的流动是通过对用作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的一电磁阀通电或断电予以控制的。
停止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气体流进压缩机的吸入腔室可引起吸入腔室中的压力降低并完全打开一个对吸入腔室中的压力起影响作用的排量控制阀。此打开的阀允许在一排出腔室中的已排出致冷剂气体流进一曲柄腔室并增大其中的压力。此外,吸入腔室中的压力降低还降低了各缸孔中的吸入压力。结果,曲柄腔室中的压力与各缸孔中的吸入压力之间的压差变大。这样可使一旋转斜盘倾斜到一最小倾角而导致使排量为最小。最小的排量使压缩机的扭矩为最小并可防止在不需要冷却时的某种动力损失。
不过,无离合器压缩机是始终连接于它所安装的车辆的发动机上的。从而,无离合器压缩机在发动机处于运行时转动。因此,与配有一离合器的压缩机相比,对于无离合器压缩机来说,在压缩机内部分布润滑油的必要性更大。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文件第3-37378号所述的压缩机中,压缩机中的致冷剂气体通过一条由各缸腔室(各缸孔)、排出腔室、曲柄腔室和吸入腔室形成的路径循环。包含在循环的致冷剂气体中的润滑油润滑压缩机的内部。为确保润滑,设置在曲柄腔室与吸入腔室之间的一条通道的传送横截面面积被设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过,并不能保证当润滑油不是正在从外部致冷剂回路流进压缩机时一个所需数量的润滑油会被提供到压缩机的内部。从而,并不能确定所需数量的润滑油会被提供到压缩机的内部。
本发明的目的是确保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内部的润滑。
                      本发明的公开
因此,本发明用于一种无离合器压缩机,该压缩机设有一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用于基本上阻止一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一种致冷剂的循环并响应于一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发出的一致冷剂循环阻止讯号来启动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
在权利要求1的发明中,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在一预定时间段期间停止,此时间段从起动一向无离合器压缩机提供驱动动力的一驱动源时起始。
在权利要求2的发明中,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在一用于向无离合器压缩机提供驱动动力的驱动源处于一已起动状态时周期性地停止。
在权利要求3的发明中,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在一预定时间段期间停止,此时间段从起动一向无离合器压缩机提供驱动动力的一驱动源时起始,而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在驱动源处于一种已起动状态时周期性地停止。
在权利要求4的发明中,周期性的停止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起始时间点对应于驱动源被起动的时间。
在权利要求9的发明中,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是由一电连接于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的一电驱动电路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构成的,其中电驱动电路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相对于用于向无离合器压缩机提供驱动动力的一驱动源的一驱动电源是串联连接的,而其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热连接于一电阻器。
在权利要求10的发明中,电阻器对应于一电驱动电路。
在权利要求11的发明中,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是由一电连接于一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的电驱动电路的热探测开关构成的,其中电驱动电路和热探测开关相对于一用于向无离合器压缩机提供驱动动力的一驱动源的一驱动电源是串联连接的,而其中电驱动电路和一电阻器相对于热探测开关是并联连接的。
在权利要求12的发明中,一无离合器压缩机具有一旋转支承体,其固定在一机壳中的一转轴上,该机壳包括一缸孔,以容放一适于作线性往复运动的单头活塞,旋转斜盘,其由旋转支承体以可倾斜的方式支承,其中旋转斜盘的倾角根据一曲柄腔室中的压力与吸入压力之间的压差予以控制,而活塞则置于两种压力之间,即提供给曲柄腔室的一排出压力区域中的压力和释放到一吸入压力区域以调节曲柄腔室中的压力的曲柄腔室中的压力,其中无离合器压缩机配置一最小倾角限制装置,用于限制旋转斜盘的最小倾角,以产生非零的排量,一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用于在一最小排量状态期间阻止一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循环,一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用于传送一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一加压通道,其把曲柄腔室连通于排出压力区域,以及一旋转斜盘倾角强制性减小装置,其设置在加压通道中,以响应于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的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来开启加压通道。
在权利要求1的发明中,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在一预定时间段期间停止传送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此时间段从起动无离合器压缩机的驱动源时起始,通过停止该讯号的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在预定时间段期间容许致冷剂循环并使致冷剂气体能够从外部致冷剂回路流进压缩机。因此,包含在致冷剂气体中的润滑油可从外部致冷剂回路流进压缩机。
在权利要求2的发明中,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在无离合器压缩机的驱动源处于一已起动状态时周期性地实施间歇停止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因此,包含在致冷剂气体中的润滑油间歇地从外部致冷剂回路流进压缩机。
在权利要求3的发明中,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在一预定时间段期间停止传送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此时间段从起动无离合器压缩机的驱动源时起始,并在驱动源处于一已起动状态时周期性地实施间歇停止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
在权利要求4的发明中,周期性的间歇停止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对应于驱动源被起动之时。
时间段和周期性循环对应于时间或转数值。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按照或是驱动源或是压缩机的所测量的时间或所测单位时间转数的数据,或是发送或是停止发送致冷剂循环阻止讯号。
在权利要求9的发明中,向驱动源供给驱动电源使电力供给到阻止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的电驱动回路,以允许致冷剂循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可检测由供给电力所引起的一电阻器的某一温度升高并增大电阻。在温度超过一定值时,电阻突然增大。这样在从起动驱动电力时起始的一定时间段停止供给电力,从而阻止致冷剂循环。此一定时间段是依据电阻器的温度升高特性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电阻特性而确定的。
在权利要求10的发明中,电阻器对应于一电驱动电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热连接于电驱动电路,其响应于电驱动电路中的某一温度升高。
在权利要求11的发明中,向驱动源供给驱动电源可使电力供给到阻止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以容许致冷剂循环。在电阻器的温度超过一定值时,热探测开关被关掉。在电阻器的温度变成等于或低于一定值时,热探测开关被打开。换句话说,热探测开关的重复开-关(ON-OFF)动作可使电力周期性地供给到电驱动电路。因此,间歇的致冷剂循环得以被重复。
在权利要求12的发明中,旋转斜盘倾角强制性减小装置响应于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而开启加压通道。旋转斜盘倾角强制性减小装置可由一电磁阀构成。在加压通道开启时,曲柄腔室中的压力增高而旋转斜盘倾斜到最小倾角。在旋转斜盘倾斜到最小倾角时,致冷剂循环被阻止。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在一定时间段期间周期性地停止发送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此时间段从启动压缩机的驱动源时或在驱动源处于一已起动状态时起始。旋转斜盘强制性减小装置在停止致冷剂循环阻止讯号的输出时关闭加压通道并且使旋转斜盘从最小倾角倾斜到最大倾角。这种倾斜起动致冷剂循环并导致包含在致冷剂气体中的润滑剂流入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出符合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一整个压缩机的一横截面侧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A-A线截取的一横截面视图;
图3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B-B线截取的一横截面视图;
图4是表示出带有一处在最小倾角的旋转斜盘的整个压缩机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5是表明一处在最大倾角的旋转斜盘的局部放大的横截面视图;
图6是表明一处在最小倾角的旋转斜盘的局部放大的横截面视图;
图7是一致冷剂循环控制回路的电路图;
图8是一表明致冷剂循环控制状况的曲线图;
图9是一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图10是一致冷剂循环控制回路的电路图;
图11是一表明致冷剂循环控制状况的曲线图;
图12是一第三实施例的一致冷剂循环控制回路的电路图;
图13是一表明致冷剂循环控制状况的曲线图;
图14是一第四实施例的一致冷剂循环控制回路的电路图;
图15是一表明致冷剂循环控制状况的曲线图;
图16是一第五实施例的一致冷剂循环控制回路的电路图;
图17是一第六实施例的一致冷剂循环控制回路的电路图;
图18是表明一个程序控制的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图19是表明一致冷剂循环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20是一表明此致冷剂循环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21是一表明此致冷剂循环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22是一表明此致冷剂循环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23(a)是表明一个不同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图23(b)是一电路图;
图24是表明一个不同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图25是表明一个不同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图26是一对应于图24和25的电路图;
图27是一表明致冷剂循环控制状况的曲线图;
图28是一完整地表明一符合另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压缩机的横剖侧视图;
图29是表明一符合另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压缩机的横截面视图;
图30是表明处于一种致冷剂循环受阻状态中的压缩机的横截面视图;
图31是完整地表明一符合另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压缩机的横剖侧视图;
图32是表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图33是一表明此致冷剂循环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34是完整地表明一符合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横截面视图;
图35是表明一处于最大倾角的旋转斜盘的局部横剖侧视图;
图36是表明一处于停止倾角的旋转斜盘的局部横截面侧视图;
图37是表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到8描述本发明的一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前机壳2固接于一缸体1的前端,其作为整个压缩机的机壳的一部分。一后机壳3固接于缸体1的后端,而机壳3与缸体1之间配置有一阀板4、两个阀成形板5A、5B,以及一定位成形板6。一转轴9可转动地支承起来,以伸展在作为机壳的一部分并有一在其中形成一曲柄腔室2a的前机壳2与缸体1之间。转轴9的前端从曲柄腔室2a向外伸出。一从动皮带轮10固定到伸出段上。从动皮带轮10通过一条皮带11可运行地与一车辆发动机相连接。从动皮带轮10由一斜接轴承7支承在前机壳2上面。
一唇式密封件12设置在转轴9的前端与前机壳2之间。唇式密封件12可防止压力从曲柄腔室2a中泄漏出。
一旋转支承体8固定于转轴9上。一旋转斜盘15可滑动地且可倾斜地相对于转轴9的轴向予以支承。如图2所示,两连接件16、17固定于旋转斜盘15上。一对导向销18、19各自分别固接到连接件16、17上。两个导向球18a、18b分别形成在两导向销18、19的远端处上。一支承臂8a从旋转支承体8伸出,一对导向孔8b、8c形成在支承臂8a上。两个导向球18a、19a分别可滑动地配装到两个导向孔8b、8c之中。支承臂8a与一对导向销18、19之间的连接使得旋转斜盘15可以相对于转轴9的轴向倾斜并使得旋转斜盘15可以与转轴9成一体转动。旋转斜盘15的倾斜通过支承臂8a与两导向销18、19之间的滑动一导向关系以及转轴9的滑动支承作用来导引。
如图1、4和5所示,一保持孔13沿着转轴9的轴向限定在缸体1的中心部分处。一管状封盖21可滑动地置放于保持孔13之中。一吸入通道开启弹簧24设置在封盖21与保持孔13的内表面之间。开启弹簧24可朝着旋转斜盘15推压封盖21。
转轴9的后端插入到封盖21的里面。一深企口轴承25设置在转轴9的后端与封盖21的内表面之间。转轴9的后端由保持孔13的内表面通过企口轴承25和封盖21予以支承。企口轴承25的外环25a固装于封盖21的内表面上。企口轴承25的内环25b可在转轴9的外周表面上滑动。如图5所示,一台阶部分9a形成在转轴9的后端处的外周表面上。台阶部分9a可限止内环25b朝旋转斜盘15移动。亦即,台阶部分9a可限止企口轴承25朝向旋转斜盘15移动。因此,企口轴承25抵靠台阶部分9a可限止封盖21朝向旋转斜盘15移动。
一吸入通道26形成在后机壳3的中心部分处。吸入通道26连通于保持孔13。一定位表面27形成在保持孔13的一侧处的吸入通道26的出口附近。封盖21的远端是可以抵靠在定位表面27上的。封盖21的远端抵靠住定位表面27可限止封盖21远离旋转斜盘15的移动并隔断吸入腔室26与保持孔13的连通。
一传动套筒28,它相对于转轴9是可滑动的,它设置在旋转斜盘15与企口轴承25之间。传动套筒的一端可以抵靠旋转斜盘15,而传动套筒28的另一端可以抵靠企口轴承25的内环25b而不抵靠外环25a。
随着旋转斜盘15朝向封盖21移动,旋转斜盘15就会抵靠传动套筒28并推动传动套筒28压靠企口轴承25的内环25b。企口轴承25可承受作用在转轴9的径向和止推两个方向上的载荷。传动套筒28的推压作用可克服开启弹簧24的弹力朝向定位表面27推动封盖21。这就使封盖21的远端抵靠住定位表面27。因而,旋转斜盘15的最小倾角由封盖21的远端与定位表面27之间的顶靠予以限定。换句话说,一最小倾角限定装置包括封盖21、企口轴承25、定位表面27和传动套筒28。
旋转斜盘15的最小倾角稍微小于零度。最小倾角是在封盖21配置在一隔断吸入通道26与保持孔13连通的关闭位置处时获得的。封盖21可与旋转斜盘15一起在关闭位置与一离开关闭位置的开启位置之间移动。
旋转斜盘15的最大倾角是在旋转支承体8的一个倾角限定突起8d抵靠旋转斜盘15时来限定的。
一单头活塞22保持在每一缸孔1a之中,这些缸孔形成在连接于曲柄腔室2a的缸体1中。一对靴形件23配装在每一活塞22的颈部之中。旋转斜盘15的旋转运动通过两个靴形件23被转换成活塞22的线性往复运动。这样可使活塞22在其相关的缸孔1a中往复地运动。
如图1和3所示,一吸入腔室3a和一排出腔室3b形成在后机壳3之中。各吸入口4a和各排出口4b形成在阀板4上。各吸入阀5a形成在阀成形板5A上。各排出阀5b形成在阀成形板5B上。每一活塞22的往复运动使吸入腔室3a中的致冷剂气体打开吸入阀5a并通过吸入口流入相关的缸孔1a。每一活塞22的往复运动随后使被吸进相关的缸孔1a的致冷剂气体打开排出阀5b并通过排出口4b排入到排出腔室3b。每一排出阀5b抵靠一形成在定位成形板6中的一保持件6a。
一止推轴承29设置在旋转支承体8与前机壳2之间。止推轴承29承受通过各缸孔1a、各活塞22、各靴状件23、旋转斜盘15、各连接件16、17以及各导向销18、19,作用在旋转支承体8上的反作用压力。
吸入腔室3a通过一孔眼4c连通于保持孔13。在封盖21位于关闭位置时,孔眼4c与吸入通道26隔断连通。吸入通道26用作一进口,流进压缩机的致冷剂气体通过此进口吸入。封盖21隔断吸入通道26与吸入腔室3a的位置位于吸入通道26的下游侧。
一导管30形成在转轴9之中。导管30把曲柄腔室2a与封盖21的内部连通起来。如图1、4和5所示,一泄压孔21a穿过封盖21的远端延伸。泄压孔21a把保持孔13与封盖21的内部连通起来。
如图1和4所示,排出腔室3b和曲柄腔室2a通过一加压通道31彼此连通。一电磁阀32设置在加压通道31之中。通过对电磁阀32的一螺线管33通电,一阀体34可关闭一阀孔32a。通过对电磁阀32的螺线管33断电,阀体34开启阀孔32a。换句话说,电磁阀32可开启和关闭将排出腔室3b与曲柄腔室2a连通起来的加压通道31。
通过吸入通道26从吸入腔室3a吸入致冷剂气体,该吸入通道通过一外部致冷剂回路35连接于一出口1b,通过该出口排出在排出腔室3b中的致冷剂气体。一冷凝器36、一膨胀阀37、以及一蒸发器38配置在外部致冷剂回路35之中。膨胀阀37可按照蒸发器38的出口侧处的气压波动状况调节致冷剂的流率。一温度传感器39配置在蒸发器38的附近。温度传感器39检测蒸发器38的温度。测得的温度的数据被传送到一控制计算机C0
控制计算机C0通过一放大电路43控制对电磁阀32的螺线管33的通电和断电。控制计算机C0按照从温度传感器39传送来的所测得的温度的数据通过放大电路43控制对螺线管33的通电和断电。在一空调设备启动开关40被打开时,如果所测得的温度等于或低于一预定温度,控制计算机C0就指令螺线管33断电。一低于预定温度的温度值反映出在蒸发器38中可能有结霜的情况。
控制计算机C0连接于启动开关40和一转速测定计41,该测定计可以检测发动机速度,在启动开关被打开时,控制计算机C0根据从转速测定计41传来的所测得的速度波动状况的一定数据使螺线管33断电。控制计算机C0还在启动开关40被关掉时使螺线管33断电。
一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连接于发动机的一驱动电源14。该发动机作为向压缩机提供动力的一种动力源。控制电路42连接于放大电路43。图7表明控制电路42的电路构成的一个实例。R1、R2、R3代表电阻器,K1、K2代表电容器,Tr代表一开关三级管、IC1代表一集成电路,F代表一阈值终端,T代表一触发终端,V代表一电源终端,以及Q代表一输出终端。在电源14启动时,一由图8中的一曲线E1表明的触发讯号被输进触发终端T。集成电路IC1随后从输出终端Q发送一开通(ON)讯号给三极管Tr。在三极管Tr被启动时,放大电路43向电磁阀32提供电力并使电磁阀32通电。一由图8中的一曲线E2表明的讯号被输进阈值终端F。在讯号E2到达由图8中的一直线D表明的极限值时,集成电路IC1停止发送讯号而三极管Tr被关断。时间段t1是讯号E2到达直线D所需的时间长短,它正比于电阻R1与电容K1的乘积值。在三极管Tr不启动时,从放大电路43向电磁阀32的电力供给停止。这样就对电磁阀32断电了。
电磁阀32用作一种旋转斜盘倾角强制性减小装置,并且其还与封盖21一起构成一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电磁阀32的螺线管33相应于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的电驱动电路。在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的三极管Tr不启动时,一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发送出去。在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的三极管Tr启动时,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停止输出。
图1和5表明处于一种通电状态的螺线管33。在此状态下,加压通道31被关闭。因而,高压致冷剂气体不会从排出腔室3b供给到曲柄腔室2a。在此状态下,曲柄腔室2a中的致冷剂气体不断通过导管30流入吸入腔室3a,这就导致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接近吸入腔室3a中的低压或吸入压力。结果,旋转斜盘15保持在最大倾角处而排量为最大。
在冷却负荷较小,以及排出动作是在旋转斜盘15保持在最大倾角处的情况下实施时,蒸发器38的温度接近于开始结霜的温度。温度传感器39把蒸发器38的所测得的温度数据传送给控制计算机C0,在所测得的温度变得低于一预定温度时,控制计算机C0使螺线管33断电。螺线管33的断电可打开加压通道31并把排出腔室3b与曲柄腔室2a连通起来。因而,排出腔室3b中的高压致冷剂气体通过加压通道31供给到曲柄腔室2a且提高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升高会立即使旋转斜盘15倾斜到最小倾角侧。
随着旋转斜盘15接近最小倾角而同时传动套筒28被压靠到企口轴承25的内环25b上,封盖21的远端接近定位表面27。这样逐渐地限制在吸入通道26与吸入腔室3a之间的致冷剂气体的传送横截面的面积。这种限制动作还会逐渐降低从吸入通道26流向吸入腔室3a的致冷剂气体的流率,并且逐渐减小排量。结果,排出压力逐渐降低而不会发生压缩机扭矩的突然波动。
如图4和6所示,封盖21的远端抵靠定位表面27导致旋转斜盘15倾角成为最小。由于旋转斜盘最小倾角不是零度,即使在旋转斜盘倾角是最小时,也会实施从各缸孔1a向排出腔室3b的排放。从各缸孔1a排入到排出腔室3b的致冷剂气体通过加压通道31流进曲柄腔室2a。曲柄腔室2a中的致冷剂气体流经导管30和一泄压孔21a,其作为一条泄压通道。吸入腔室3a中的致冷剂气体被吸进各缸孔1a,随后被排入到排出腔室3b。换句话说,在旋转斜盘倾角为最小时,一循环通道在压缩机中由排出腔室3b、加压通道31、曲柄腔室2a、导管30、泄压孔21a、吸入腔室3a以及各缸孔1a形成。包含在流动的致冷剂气体中的润滑油可润滑压缩机的内部。此外,在排出腔室3b、曲柄腔室2a和吸入腔室3a中的压力存在着压差。
在冷却负荷如图6所示的状态中增大时,冷却负荷的增大反映出蒸发器38中的温度升高,而蒸发器38的所测得的温度超过一预定温度。控制计算机C0可按照所测得的温度中的变化使螺线管33通电。螺线管33的通电可关闭加压通道31并通过导管30和泄压孔21a释放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以降低压力。这种压力降低导致旋转斜盘15从最小倾角向最大倾角倾斜。
旋转斜盘15的倾角的增大使封盖21由于开启弹簧24的弹力而跟随旋转斜盘15的倾角。这样就把封盖21的远端从定位表面27脱离开。这种脱离导致在吸入通道26与吸入腔室3a之间的致冷剂气体的传送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传送横截面的面积的逐渐增大就会逐渐增大从吸入通道26流向吸入腔室3a的致冷剂气体的流率,并且逐渐增大排量。结果,排出压力逐渐增大而不会发生压缩机扭矩的突然波动。
通过停住发动机,压缩机的运转也停止。这样就使螺线管33断电并导致旋转斜盘倾角成为最小。因而,在压缩机的运转停止时,旋转斜盘倾角保持为最小。
在电源14开通以起动发动机时,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在时间段t1期间停止发送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时间段t1是从发动机起动时刻计时的。换句话说,电磁阀32在时间段t1期间被通电,时间段t1从发动机起动时刻起始,而加压通道31从发动机起动时刻起始在时间段t1期间是关闭的。因而,排出腔室3b中的致冷剂气体不会通过加压通道31供给到曲柄腔室2a。这样使旋转斜盘15从最小倾角向最大倾角倾斜。倾角的增大使外部致冷剂回路35中的致冷剂气体流进压缩机并用包含在致冷剂气体中的润滑油来润滑压缩机的内部。一些进入压缩机的润滑油被吸进各缸孔1a中并与通过每一缸孔1a与相关的活塞22的外周表面之间的空隙漏进曲柄腔室2a的渗漏气体一起进入曲柄腔室2a。
在启动开关40被关掉时,控制计算机C0不会发送指令使电磁阀32通电。如果电磁阀32在起动发动机之后仍然是断电,外部致冷剂回路35中的致冷剂循环仍然是受阻的。从而,润滑油不会流进压缩机内而在发动机停住时压缩机中的润滑油可能并不充足。如果发动机在压缩机中的润滑油不足而同时启动开关40关掉时被起动,则压缩机的内部的润滑就变得不充分。润滑不足可能导致压缩机里面的各滑动部分的塞滞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在时间段t1期间停止发送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时间段t1从发动机起动时刻起始。这样可使润滑油从外部致冷剂回路35供入压缩机中。由于在发动机起动的每一时刻通过将外部致冷剂回路35中的润滑油供入压缩机内,因此,在发动机起动而同时启动开关40关掉期间润滑油不足的问题就得到解决。此外,预定的时间段t1是经过考虑防止在蒸发器38中结霜而确定的。
本发明的一第二实施例此后将参照图9到11予以说明。由于所采用的无离合器压缩机与第一实施例的一样,以下将不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9所示,一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A连接于转速测定计41。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A可按照来自转速测定计41的转数的数据使电磁阀32通电和断电。亦即,致冷剂循环电路42A可控制对于外部致冷剂回路35中的致冷剂循环的阻止和导通。
图10表明一致冷剂循环控制回路的一种电路构成的实例。标号44代表一分配电路,标号45代表一触发电路,R3、R4代表电阻器,而K3代表一电容器,R代表一重调终端,而S代表一调定终端。电阻器R4和电容器K3构成一差分电路。电容器K3连接于电源14。转速测定计41向分配电路44发送一脉冲讯号P,如图11所示。分配电路44随后按照读入的脉冲讯号P输出一矩形波讯号E3,如图11所示。差分电路在电源14接通时输出一差分讯号d1。响应于读入的差分讯号d1,触发电路45发送一开通(ON)讯号E4,该讯号由曲线E4表示并示于图11,将其发送给三极管Tr并启动三极管Tr。使用差分讯号以避免开通(ON)讯号E4的输出不稳定现象,这一现象可能发生在电源14刚刚被接通之后。
电力在三极管Tr启动时由放大电路43供向电磁阀32。这样就导致外部致冷剂回路35中的致冷剂循环。矩形波讯号E3的第一始发可使触发电路45停止发送开通(ON)讯号E4而不启动三极管Tr。三极管Tr的断电可导致放大电路43停止向电磁阀32供给电力。换句话说,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A中的三极管Tr的不启动状态可导致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输出。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A中的三极管Tr的启动状态可停止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输出。
在此实施例中,致冷剂循环一直进行到发动机起动之后转数达到一预定值N1为止。这一转数值N1是由分配电路44的分配比来决定的。来自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A的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一直停止到起动发动机之后达到预定转数值N1为止。因此,在此实施例中,每一次发动机起动,润滑油会从外部致冷剂回路35供入压缩机中。这就解决了在发动机运行而启动开关40关掉时润滑油变得不足的问题。
一第三实施例此后将参照图12和13予以说明。在此实施例中,使用一示于图12的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B,取代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其余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是一样的。
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B是一基于预定时间段控制致冷剂循环的电路的实例。R5、R6代表电阻器,IC2代表一集成电路,而H代表一放电终端。在电源14启动时,一由示于图13中的曲线E4表示的讯号输进触发终端T和阈值终端F。在讯号E4达到由直线D表示的极限值时,集成电路IC2从输出终端Q向三极管Tr发送一开通(ON)讯号。在三极管Tr启动时,放大电路43向电磁阀32提供电力并使电磁阀32通电。开通(ON)时间段t2正比于电阻器R6和电容K1的相乘值。往后,由放电终端H实施放电,集成电路IC2停止输出,而三极管Tr不启动。关闭(OFF)时间段t3正比于电阻器R5、R6之和与电容K1的相乘值。在三极管Tr不启动时,从放大电路43向电磁阀32供给的电力停止,而电磁阀32断电。
在预定时间段t3期间,当三极管Tr不启动时,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发送出去。在预定时间段t2,即三极管Tr启动的时间段期间,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输出停止。
在此实施例中,当发动机正在运转时,在预定时间段t3期间下述讯号输出停止之后,在预定时段t2期间,通过由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B传送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来实施周期性的间歇控制。换句话说,在发动机正在运转时,润滑油周期性地从外部致冷剂回路35供入压缩机中。这样就解决了在发动机运转而同时启动开关46关掉时润滑油不足的问题。此外,预定时间段t2、t3是因考虑防止在蒸发器38中的结霜而予以确定的。
本发明的一第四实施例将参照图14和15予以说明。在此实施例中,采用示于图14的一种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C,以替代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A。其余的构造是与第一实施例一样的。
图14表明一根据转数数据控制致冷剂循环的一电路构成的实施例。标号45代表同样是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触发电路,标号46代表一分配电路,R7代表一电阻器,以及K5代表一电容器。R代表一重调终端和S代表一调定终端。电阻器R7和电容器K5构成一差分电路。转速测定计41向分配电路46发送一脉冲讯号P,如图15所示。分配电路46随后按照读入的脉冲讯号P输出一矩形波讯号E5、E6,如图15所示。差分电路为矩形波讯号E6的每次开始向调定终端S发送一差分讯号d2。响应读入的差分讯号d2,触发电路45向三极管Tr发送一由曲线E7表示并示于图15中的开通(ON)讯号,并启动三极管Tr。三极管Tr的启动导致放大电路43向电磁阀32提供电力并使外部致冷剂回路35中的致冷剂循环。触发电路45随着差分讯号d2的输出继之以矩形波讯号E5的第一次开始之后停止传送开通(ON)讯号E7。这样就不启动三极管Tr。三极管Tr的不启动导致放大电路43停止向电磁阀32B供给电力。换句话说,三极管Tr周期性地被启动,在这种状况下,致冷剂循环阻止讯号的输出停止。
用于确定开通(ON)讯号E7输出周期的转数值N3和用于确定开通(ON)讯号E7停止输出周期的转数值N2是由分配电路46的两个分配比来确定的。
在此实施例中,在发动机正在运行时,周期性间歇控制的实施要依靠在达到转数值N2之后当达到预定的发动机转数值N3时,停止从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C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换句话说,润滑油在发动机运行时周期性地从外部致冷剂回路35供入压缩机中。这样就解决了在发动机运行而同时启动开关40关掉时润滑油不足的问题。此外,预定的转数值N2、N3是考虑了防止在蒸发器38中的结霜而予以确定的。
一第五实施例此后将参照图16予以说明。在此实施例中,一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D是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和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B的一种组合,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D具有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的各种控制功能和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B的各种控制功能。换句话说,一第一致冷剂循环控制,其可在从发动机起动时刻起的预定时间段t1期间停止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而一周期性的第二致冷剂循环控制,其可当发动机运行时在预定时间段t2期间停止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之后再在预定时间段t3期间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讯号,这两种控制是一起完成的。
如果只是实施第一致冷剂循环控制,在发动机运转一长段时间而同时启动开关40关掉时就可能有润滑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延长发动机起动之后的致冷剂循环的时间段。不过,这会导致蒸发器38中的结霜。另一方面,如果只是实施第二致冷剂循环控制,则在发动机刚刚起动之后可能润滑不足。这些问题是通过把第一种和第二种致冷剂循环控制组合起来而得以解决的。
一第六实施例此后将参照图17予以说明。在此实施例中,一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E是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A和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C的一种组合。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E具有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A的各种控制功能和致冷剂循环控制电路42C的各种控制功能。换句话说,一第一致冷剂循环控制,其可在从发动机起动时刻起直至到达预定转数值N1时刻止这一时间段期间停止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与一周期性的第二致冷剂循环控制一起完成,此种控制可在发动机运转时停止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直至达到预定转数值N3之后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直至达到预定转数值N2为止。因此,在此实施例中润滑在此实施例中以与第五实施例一样的方式得以保证。
在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计算机C1在电源14启动时以程序控制致冷剂循环。示于图19、20、21、22和23中的各流程图都是致冷剂循环控制程序的实例。示于图19的控制程序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致冷剂循环控制,而示于图20的控制程序对应于第二实施例的致冷剂循环控制。示于图21的控制程序对应于第三实施例的致冷剂循环控制,而示于图22的控制程序对应于第四实施例的致冷剂循环控制。示于图19和21的各实施例的控制计算机C1具有时间测定功能。控制计算机C1根据测量的时间控制致冷剂循环指令讯号和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输出。示于图20和22的各实施例的控制计算机C1根据来自转速测定计41的转数数据控制致冷剂循环指令讯号和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输出。致冷剂循环指令讯号的输出对应于停止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输出。
可以预见,除了这些控制程序之外,可以编制对应于第五和第六实施例的控制程序。在这种控制程序中,时间段t1、t2、t3和转数值N1、N2、N3的选定和变换得以简化。
一个示于图23(a)和(b)的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实现。如图23(a)所示,一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47热连接于电磁阀32的螺线管33。图23(b)是一示意电路简图,其表明电源14、热敏电阻47和螺线管33之间的电连接关系。螺线管33和热敏电阻47串联连接于电源14。当电源14启动时,螺线管33被通电以实施致冷剂循环。随着时间的流逝,螺线管33的温度升高。这样就提高了热连接于螺线管33的热敏电阻47的温度。在热敏电阻47的温度超过一定值时,电阻会突然增大。电阻的突然增大可导致电流的供给不足。这样就打开电磁阀32。换句话说,致冷剂循环在发动机起动继之以一定时间过去之后被阻止。因而,在此实施例中,润滑以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一样的方式得以保证。
在示于图24的实施例中,一电弧开关52是用一种包绕一热探测开关48、一电阻器49和一热导体50的绝缘材料51构成的。电弧开关52位于电源14与螺线管33之间。热探测开关48由热导体50热连接于电阻器49。一种具有高导热性的金属,比如铝或铜,可以用作热导体50。具有优越热绝缘性能的树脂可以用作热绝缘材料51。包绕结构从稳定电弧开关52的活动和耐久性等方面来看是有利的。
在示于图25的实施例中,热探测开关48夹持在一具有高导热性的陶瓷管53之中。一个电阻丝54缠绕在管筒53的外周表面上。用一种绝缘材料裹绕这些零件所构成的一电弧开关52A位于电源14与螺线管33之间。热探测开关48通过管筒53热连接于电阻丝54。
图26表明一示意电路简图,其显示电源14、热探测开关48、电阻器49(或电阻丝54)和螺线管33之间的电连接关系。螺线管33和热探测开关48串联连接于电源14。螺线管和电阻器49(或者电阻丝54)并联连接于热探测开关48。启动电源14可使螺线管33通电并导致致冷剂循环。随着时间的流逝,电阻器49(或者电阻丝54)的温度升高。这样就提高热连接于电阻器49(或者电阻丝54)的热探测开关48的温度。如图27所示,热探测开关48从一种在曲线E7达到温度t1时它已经打开的状态中关掉。而热探测开关48从一种在曲线E7达到温度t2时它已经关掉的状态中打开。换句话说,电弧开关52、52A重复多次开/关(ON/OFF)动作。这样重复地开启和关闭电磁阀32,因此,在发动机运行而同时启动开关40保持关掉时致冷剂循环作周期性重复。此外,润滑以与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一样的方式得以保证。
本发明可以使用在示于图28的一种无离合器压缩机和示于图29和30的一种旋转式无离合器压缩机中。
在示于图28的压缩机中,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由一排量阀55控制。排量控制阀55的泄压入口56通过一通道57连通于曲柄腔室2a。一吸入压力入口58通过一吸入压力通道59连通于吸入通道26。一泄压口60通过一通道61连通于吸入腔室3a。一排出压力入口62通过一排出压力引入通道63连通于排出腔室3b。在一吸入压力检测腔室64中的压力通过一隔膜65反作用一调节弹簧66,腔室64通向吸入压力入口62。调节弹簧66的弹力通过隔膜65和一直杆67传递给阀体68。阀体68,一复位弹簧69作用在其上,可按照吸入压力检测腔室64中的吸入压力的变换来开启和关闭一阀孔70。这种开启和关闭可导致泄压入口56被连通于泄压口60和与其断开。
吸入腔室3b与曲柄腔室2a通过一限制通道20彼此连通。
在螺线管33被通电以关闭加压通道31时,当吸入压力高(冷却负荷大)时由阀体68打开的面积就大。这样提高了从曲柄腔室2a流进吸入腔室3a的致冷剂气体的流率。结果,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降低了,而且旋转斜盘倾角增大。相反,当吸入压力低(冷却负载小)时由阀体68打开的面积就小。这样降低了从曲柄腔室2a流进吸入腔室3a的致冷剂气体的流率。因而,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升高,而且旋转斜盘倾角减小了。换句话说,排量连续不断地得到变化的控制。
在示于图29和30的压缩机中,一驱动轴73的转动可使一缸体77里面的一转子72作偏心转动。一叶板75可从缸体71的内表面伸出并由一弹簧74推压向转子72。一电磁致动器76设置在缸体71中。在电磁致动器76被通电时,一驱动销76a从叶板75的侧面离开。这样导致叶板75从缸体71的内表面伸出。因此,外部致冷剂回路35中的致冷剂气体通过一吸入通道71a被吸入缸体71。缸体71中的致冷剂气体通过一排出通道71b被排入外部致冷剂回路35。换句话说,实现了致冷剂循环。
在电磁致动器76断电时,驱动销76a被弹簧76b的推力压靠在叶板25的侧面上。一嵌合孔75a形成在叶板75的侧面上。驱动销76a在电磁致动器76断电时进入孔75a并导致叶板75位于图30所示的位置。这样就阻止了致冷剂循环。换句话说,电磁致动器76构成了一种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
在示于图28的实施例和示于图29和30的实施例中,控制计算机C1的程序在电源14被启动时控制致冷剂循环并且以与示于图18实施例一样的方式保证压缩机中的润滑。显然,一种在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中和示于图23和24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可以用在示于图28的压缩机和示于图29和30的压缩机中。
一种示于图31的实施例此后将予以说明。等同于图28所示各零件的那些零件用同样的参考标号指明并将不再详细说明。在此实施例中,一排量控制阀77设置在后机壳3中。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由排量控制阀77予以控制。一阀壳78,其构成了排量控制阀77,它包括一排出压力入口78a、一吸入压力入口78b和一泄压口78c。排出压力入口78a通过一通道79连通于吸入腔室3b。吸入压力入口78b由一吸入压力引入通道80连通于吸入通道26,泄压口78c通过一通道81连通于曲柄腔室2a。
一吸入压力检测腔室82通向吸入压力入口78b,该腔室中的压力通过一隔膜83反作用一调节弹簧84。调节弹簧84的弹力通过隔膜83和一个杆85传递给阀体86。一复位弹簧87的作用力作用在阀体86上。复位弹簧87相对于阀体86的力作用方向对应于一关闭阀孔78d的方向。阀体86,复位弹簧作用其上,可按照吸入压力检测腔室82中的吸入压力的变化来开启和关闭一阀孔78d。
在螺线管33被通电以关闭通道31时,如果吸入压力变高(冷却负载大),阀体86就关闭。这样就关闭了一条延伸穿过排出腔室3b,通道79、排量控制阀77和通道81所限定的加压路径,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由于曲柄腔室2a中的致冷剂气体经由导管30和泄压孔21a流进吸入腔室3a而降低。此外,由于各缸孔1a中的吸入压力很高,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与各缸孔中的吸入压力之间的压差变小。这样就增大了旋转斜盘15的倾角。
相反,如果吸入压力变化(冷却负载小),由阀体86开启的面积就变大。这样增大了从排出腔室3b流进曲柄腔室2a的致冷剂气体的流率。因此,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增大。此外,由于各缸孔1a中的吸入压力低,在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与各缸孔中的吸入压力之间的压差变大了。从而,旋转斜盘15的倾角就变小了。
在吸入压力非常小(无冷却负载)时,由阀体86开启的面积成为最大。这样就增大了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并使旋转斜盘15朝向最小倾角倾斜。其次,在螺线管33断电时,加压通道31被打开。在螺线管33被通电时,加压通道31关闭。
换句话说,在此实施例中,旋转斜盘倾角连续地受到不同的控制。在此实施例中,控制计算机C1可按照来自转速测定计41的转数数据执行示于图19至22的任何一种致冷剂循环控制程序。此外,从控制计算机C1发送到电磁阀32的断电讯号对应于一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还有,在此实施例的无离合器压缩机中,在电源14启动时控制计算机C1以程序控制致冷剂循环并保证压缩机中的润滑。
与如图28所示通过控制从曲柄腔室2a释放入吸入腔室3a的致冷剂气体的流率来控制排量时相比,在通过控制从排出腔室3b供给到曲柄腔室2a的致冷剂气体的流率来控制排量时,旋转斜盘倾角的受控反应性较高。这是由于供给到曲柄腔室2a的致冷剂气体是高压的排出致冷剂气体的原因。
示于图32和33的实施例此后将予以说明。等同于图18所示各种零件的那些零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指明并将不再予以详细说明。曲柄腔室2a和吸入腔室3a由一泄压通道88连通。一电磁阀89设置在泄压通道88中。在电磁阀89的一螺线管90被通电时,一阀体91打开一阀孔89a。在螺线管90断电时,阀体91关闭阀孔89a。排出腔室3b和曲柄腔室2a通过一加压通道92彼此连通。排出腔室3b中的致冷剂气体通过加压通道92连续地供向曲柄腔室2a。
在由温度传感器39所测得的温度变得等于或低于一预定值时,控制计算机C1使螺线管90断电。在螺线管90被断电时,泄压通道88被关闭而吸入腔室3a变成与曲柄腔室2a相隔断。因此,致冷剂气体停止通过泄压通道88从曲柄腔室2a流向吸入腔室3a并提高了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提高导致旋转斜盘15朝着最小倾角倾斜。在由温度传感器39所测得的温度超过一预定值时,控制程序使螺线管90通电。在螺线管90被断电时,泄压通道88被打开。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与吸入腔室3a中的压力之间的压差导致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随着通过泄压通道88被释放而被降低。这种压力降低使旋转斜盘15从最小倾角倾斜到最大倾角。
控制计算机C1可按照来自转速测定计41的转数数据执行一种示于图33中的致冷剂循环控制程序。在发动机停止而由转速测定计41所测得的单位时间转数变成低于一预定转数值M时,控制计算机C1使电磁阀89通电。这样就打开了泄压通道88并使旋转斜盘15朝着最小倾角倾斜。电磁阀89的通电在时间段t4期间持续进行,此时间段t4长于旋转斜盘15倾斜到最小倾角所需的时间段。计算机C1随后使电磁阀89断电并关闭泄压通道88。在发动机起动而且由转速测定计41所测得的单位时间转数超过预定转数值M之后过去时间t1时,控制计算机C1进入一种允许电磁阀89通电的模式。在时间段t1尚未过去的这段时间期间,控制计算机C1即使在由温度传感器39所测得的温度超过预定温度时也不会使电磁阀通电。
在此实施例的无离合器压缩机中,控制计算机C1按照从转速测定计41发出的转速的数据以程序控制致冷剂循环。这就保证了压缩机内部的润滑。
一个示于图34至36中的实施例此后将予以说明。等同于图1所示的各种零件的那些零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指明并将不再详细说明。在此实施例中,定位表面27形成在阀成形板5A上,而封盖21抵靠阀成形板5A。一压缩弹簧94设置在旋转支承体8与旋转斜盘15之间。压缩弹簧94把旋转斜盘15朝着其倾角为最小的方向推压。
一碟形弹簧93安放在保持孔13之中。在封盖21抵靠定位面27之前其抵靠住碟形弹簧93。封盖21可导致碟形弹簧93弹性变形并使其变平以关闭吸入通道26。如图35所示,在电磁阀32断电并只要发动机正在运转时,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与吸入压力之间的压差与压缩弹簧94的弹力一起可导致封盖21使得碟形弹簧93以弹性方式变平和变形,以关闭吸入通道26。在发动机停止运行和旋转斜盘15停止转动而同时电磁阀处于断电状态中时,碟形弹簧93的弹力把封盖21移离定位表面27。因而,在发动机不是正在运行时,封盖21与定位表面27分离开,而旋转斜盘15是倾斜在一停止倾角处,此倾角大于最小倾角。
在发动机开始运行时,旋转斜盘15开始在停止倾角处转动。因此,致冷剂在外部致冷剂回路35中循环并确保压缩机中的润滑。在发动机被起动而电磁阀32同时被通电时,碟形弹簧93保证了外部致冷剂回路35中立即有致冷剂循环,而与旋转斜盘15以一极为缓慢的速度从最小倾角增大其倾角这种情况无关。
一个示于图37的实施例此后将予以说明。等同于图34所示的各零件的那些零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指明并将不再详细说明。在此实施例中,定位表面27形成在阀成形板5A上,此板具有一弹簧的特性。一叶状弹簧段5c形成在暴露于保持孔13的内部的阀成形板5A的那部分处。封盖21可使叶状弹簧5c弹性变形并变平以关闭吸入通道26。换句话说,叶状弹簧5c代替了图34中的碟形弹簧并使封盖21在发动机不是正在运行时从定位表面27分离开。这样可使旋转斜盘15倾斜到停止倾角。因而,使压缩机中的润滑得以保证。
示于图34和37的各实施例以诸如示于图19至22的各流程图中的方式完成通电和断电控制。不过,压缩机中的润滑没有这种通电和断电控制也可以保证。在发动机开始运行时,旋转斜盘15开始在停止倾角处转动而致冷剂在外部致冷剂回路35中循环,即使电磁阀未被通电。此外,排出腔室3b,曲柄腔室2a和吸入腔室3a中的各压力出现某种压差。在曲柄腔室2a中的压力与吸入腔室3a中的压力之间的压差变大时,旋转斜盘15克服碟形弹簧93的弹力朝着最小倾角倾斜。因此,在旋转斜盘15从停止倾角向最小倾角倾斜时实现致冷剂循环。这样就保证了压缩机中的润滑。
其次,本发明可以用于一种无离合器压缩机,诸如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文件第3-37378号中所述的压缩机,此压缩机配置一种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通过使用一电磁阀阻止致冷剂气体从外部致冷剂回路流向吸入腔室。
除了吸入腔室3a之外,吸入压力区域还包括保持孔13的内部,它是由曲柄腔室2a中的封盖21限定出的,以及孔眼4c。
除了排出腔室3b之外,排出压力区域包括出口1b的内侧,以及在出口1b与冷凝器36之间这段处的外部冷凝剂回路。
从上述各实施例中明显可见的一些发明此后将连同从中引出的各种效果而予以说明。
(1)一种符合权利要求12的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包括:
一封盖,其按照一旋转斜盘的倾角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一关闭位置,封盖在此位置阻止一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气体被吸进一吸入压力区域,和一开启位置,在此,封盖在此位置允许致冷剂气体被吸进吸入压力区域;以及
一推动装置,用于在旋转斜盘未被转动时通过把旋转斜盘推向一倾角增大的方向而把旋转斜盘维持在一大于最小倾角的倾角上。
在此情况下,推动装置指的是形成在阀成形板上的诸如碟形弹簧和叶状弹簧段等零件。推动装置可使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循环和旋转斜盘的转动立即开始。
(2)一种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控制装置,该压缩机具有一旋转支承体,其固定于一机壳中的一转轴上,机壳包括一缸孔,以容放一适于作线性往复运动的单头活塞,旋转斜盘由旋转支承体以可倾斜的方式予以支承,其中旋转斜盘的倾角按照一曲柄腔室中的压力与吸入压力之间的压差予以控制,而活塞则置于两种压力之间,即提供给曲柄腔室的一排出压力区域中的压力和释放到一吸入压力区域以调节曲柄腔室中的压力的曲柄腔室中的压力,其中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控制装置包括:
一最小倾角限制装置,用于限制旋转斜盘的最小倾角,以产生非零的排量;
一封盖,其按照一旋转斜盘的倾角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一关闭位置,封盖在此位置阻止一外部致冷剂回路之中的致冷剂气体被吸进一吸入压力区域,和一开启位置,封盖在此位置允许致冷剂气体被吸进吸入压力区域;
一推动装置,用于在旋转斜盘未被转动时通过把旋转斜盘推向一倾角增大方向而把旋转斜盘维持在一大于最小倾角的倾角上;
一加压通道,其使曲柄腔室连通于排出压力区域;以及
一旋转斜盘倾角强制性减小装置,其设置在加压通道中,以开启和关闭加压通道。
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循环在旋转斜盘不考虑加压通道被关闭而开始转动时立即被起动。
                   工业上的可用性
如上所述,在权利要求1的发明中,从一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示讯号在一预定时间段期间被停止,此时间段从一向无离合器压缩机提供驱动动力的驱动源被启动时起始。这样在驱动源被启动之后从外部致冷剂回路把含有润滑油的致冷剂气体吸入压缩机中。结果,可获得保证压缩机中充分润滑的良好效果。
在权利要求2的发明中,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在驱动源处于一已启动状态时被周期性地停止。这样从外部致冷剂回路把含有润滑油的致冷剂气体周期性地吸进压缩机中。结果,可获得保证压缩机中充分润滑的良好效果。
在权利要求3的发明中,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在一预定时间段期间被停止,此时间段在驱动源被启动时起始。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在驱动源处于一已启动状态时也被周期性地停止。这样紧接在驱动源被启动之后从外部致冷剂回路把含有润滑剂的致冷剂气体吸进压缩机。它也在驱动源处于一已启动的状态时周期性地从外部致冷剂回路把润滑油吸进压缩机。结果,可获得保证压缩机中充分润滑的良好效果。
在权利要求4的发明中,周期性停止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起始于驱动源被启动之时。这样紧接在驱动源被启动之后从外部致冷剂回路把润滑油吸进压缩机中。往后,润滑油被周期性地从外部致冷剂回路吸进压缩机中。结果,可获得保证压缩机中充分润滑的良好效果。
在权利要求9的发明中,一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是依靠把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连接于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的一电驱动电路,相对于驱动源的一驱动电源串联连接电驱动电路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并且把正温度系数热阻电阻热连接于一电阻器而形成的。这样在驱动源被启动之后把含有润滑油的致冷剂气体从外部致冷剂回路吸进压缩机中。结果,可获得保证压缩机中充分润滑的良好效果。
在权利要求11的发明中,一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是依靠把一热探测开关电连接于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的一电驱动电路,相对于驱动源的一驱动电源串联连接电驱动电路和热探测开关,并且相对于热探测开关并联连接电驱动电路和一电阻器而形成的。这样在驱动源处于一已启动状态时周期性地把含有润滑油的致冷剂气体从外部致冷剂回路吸进压缩机。结果,可获得保证压缩机中充分润滑的良好效果。
在权利要求12的发明中,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输出或是在某一时间段期间或是在驱动源处于一已开通状态时周期性地被停止。一旋转斜盘倾角强制性减小装置在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输出被停止时关闭一加压通道。这样或是紧接在驱动源被启动之后把含有润滑油的致冷剂气体从外部致冷剂回路吸进压缩机,或是在驱动源处于一已启动状态时周期性地把润滑油从外部致冷剂回路吸进压缩机。结果,可获得保证压缩机中充分润滑的良好效果。

Claims (12)

1.一种用于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该压缩机具有一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用于基本上阻止一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循环,此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响应于从一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一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来运行,其中所述润滑方法在一预定时间段期间停止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发送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此时间段从启动一向无离合器压缩机供给驱动动力的驱动源时起始。
2.一种用于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该压缩机具有一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用于基本上阻止一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循环,此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响应于从一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一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来运行,其中所述润滑方法在一用于向无离合器压缩机供给驱动动力的驱动源处于一已被启动状态时周期性地停止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发送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
3.一种用于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该压缩机具有一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用于基本上阻止一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循环,此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响应于从一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一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来运行,其中所述润滑方法在一预定时间段期间停止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发送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此时间段从启动一向无离合器压缩机供给驱动动力的驱动源时起始,而且其中所述润滑方法在驱动源处于一已被启动状态时周期性地停止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发送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其中周期性地停止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起始时间点对应于驱动源被启动之时。
5.如权利要求1、3和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其中所述时间段对应于时间,而且其中所述致冷剂控制装置带有一种时间测量功能。
6.如权利要求2、3和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其中所述时间段对应于一种时间循环,而且其中所述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带有一种时间测量功能。
7.如权利要求1、3和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其中所述时间段对应于多个转数,而且其中所述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可按照从一转速测定计发出的一转数值数据控制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输出,该测定计可测定压缩机的转动或者与压缩机同步转动的驱动源的转数。
8.如权利要求2、3和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其中所述时间段对应于多个转数的一个循环,而且其中所述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可按照从一转速测定计发出的一转数值数据控制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输出,该测定计可测定压缩机的转动或者与压缩机同步转动的驱动源的转数。
9.一种用于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该压缩机具有一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用于基本上阻止一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循环,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响应于从一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一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来运行,其中所述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的构成是:
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连接于所述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的一电驱动电路,其中电驱动电路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相对于一用于向无离合器压缩机供给驱动动力的一驱动源的一驱动电源是串联连接的;而其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热连接于一电阻器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其中所述电阻器对应于一电驱动电路。
11.一种用于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该压缩机具有一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用于基本上阻止一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循环,此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响应于从一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一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来运行,其中所述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的构成是:
一热探测开关,其电连接于所述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的一电驱动电路,其中电驱动电路和热探测开关相对于一用于向无离合器压缩机供给驱动动力的一驱动源的一驱动电源是串联连接的,而其中电驱动电路和一电阻器相对于热探测开关是并联连接的。
12.一种用于一个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该压缩机具有一旋转支承体,其固定于一机壳中的一转轴上,机壳包括一缸孔,以容置适于作线性往复运动的一单头活塞,旋转斜盘由旋转支承体以一种可倾斜的方式予以支承,其中旋转斜盘的倾角按照一曲柄腔室中的压力与吸入压力方面的压差予以控制,而活塞置于两种压力之间,即一排出压力区域中供向曲柄腔室的压力和一曲柄腔室中释放到一吸入压力区域以调节曲柄腔室中的压力的压力,其中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控制装置包括:
一最小倾角限制装置,用于限制旋转斜盘的最小倾角以产生非零的排量;
一致冷剂循环阻止装置,用于在一最小排量状态期间阻止一外部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循环;
一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其可在一从启动一驱动源起始的预定时间段和在驱动源处于一已启动状态时的一些周期性循环二者所构成的一组中的至少一个期间停止一致冷剂循环阻止指令讯号的输出;
一加压通道,其把曲柄腔室连通于排出压力区域;以及
一旋转斜盘倾角强制性减小装置,其设置在加压通道中,以响应于从致冷剂循环控制装置输出致冷剂循环阻止指示讯号而打开加压通道。
CN95191908A 1995-04-07 1995-11-17 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和润滑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05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2741/95 1995-04-07
JP07082741A JP3094836B2 (ja) 1994-04-12 1995-04-07 クラッチレス圧縮機における潤滑方法及び潤滑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04A true CN1143404A (zh) 1997-02-19
CN1083056C CN1083056C (zh) 2002-04-17

Family

ID=13782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919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056C (zh) 1995-04-07 1995-11-17 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和润滑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807076A (zh)
EP (1) EP0764782B1 (zh)
KR (1) KR100203978B1 (zh)
CN (1) CN1083056C (zh)
CA (1) CA2184488C (zh)
DE (1) DE69520272T2 (zh)
WO (1) WO199603169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9708A (zh) * 2017-05-23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及具有该离合器的车辆
CN114776565A (zh) * 2022-05-18 2022-07-22 龙口利佳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止推轴承型式隔膜增压泵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84A (ja) * 1996-06-17 1998-01-06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可変容量圧縮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062436B2 (ja) * 1996-07-09 2000-07-10 株式会社ユニクラ 斜板式圧縮機
JP3585148B2 (ja) * 1996-12-16 2004-11-0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圧縮機用制御弁
FR2761414B1 (fr) * 1997-02-25 2002-09-06 Linde Ag Systeme de reglage pour une unite hydrostatique volumetrique
JPH11159449A (ja) * 1997-11-27 1999-06-15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JPH11173341A (ja) * 1997-12-11 1999-06-29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動力伝達機構
JP3820766B2 (ja) * 1998-03-06 2006-09-1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
JP3984724B2 (ja) * 1998-09-10 2007-10-0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の制御弁及び斜板式圧縮機
JP2000158939A (ja) * 1998-11-24 2000-06-13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車輌用空調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0329062A (ja) * 1999-05-19 2000-11-28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における容量制御構造
JP2001073939A (ja) * 1999-08-31 2001-03-21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容量可変型圧縮機の制御弁及び容量可変型圧縮機
JP2002021720A (ja) * 2000-07-06 2002-01-2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容量可変型圧縮機の制御弁
JP4050899B2 (ja) * 2001-12-21 2008-02-20 ユニクラ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リミテッド 斜板式圧縮機およびそのハウジング
JP2006088979A (ja) * 2004-09-27 2006-04-06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EP2372153B1 (en) * 2010-03-17 2020-07-29 Valeo Compressor Europe, s.r.o. Speed sensor
US11718148B2 (en) 2018-01-23 2023-08-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fied vehicle refrigeran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4834B2 (zh) * 1972-08-07 1982-09-24
JPS62119483U (zh) * 1986-01-21 1987-07-29
JPS62191673A (ja) * 1986-02-17 1987-08-22 Diesel Kiki Co Ltd 可変容量型揺動板式圧縮機
JPH0717151B2 (ja) * 1987-07-04 1995-03-0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可変容量コンプレッサの運転制御方法
JPS6466477A (en) * 1987-09-05 1989-03-13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Method of controlling capacity of capacity-variable compressor for air conditioner
US5173032A (en) * 1989-06-30 1992-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Non-clutch compressor
JPH0337378A (ja) * 1989-06-30 1991-0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クラッチレスコンプレッサ
KR970004811B1 (ko) * 1993-06-08 1997-04-04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요다 지도쇽끼 세이샤꾸쇼 무클러치 편측 피스톤식 가변 용량 압축기 및 그 용량 제어방법
JP3089901B2 (ja) * 1993-07-20 2000-09-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クラッチレス圧縮機における動力伝達構造
US5603610A (en) * 1993-12-27 1997-02-18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Clutchless piston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9708A (zh) * 2017-05-23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及具有该离合器的车辆
CN114776565A (zh) * 2022-05-18 2022-07-22 龙口利佳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止推轴承型式隔膜增压泵
CN114776565B (zh) * 2022-05-18 2023-09-05 龙口利佳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止推轴承型式隔膜增压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203978B1 (ko) 1999-06-15
CA2184488A1 (en) 1996-10-08
US5807076A (en) 1998-09-15
DE69520272T2 (de) 2001-08-09
CN1083056C (zh) 2002-04-17
DE69520272D1 (de) 2001-04-12
EP0764782A4 (en) 1997-09-24
EP0764782A1 (en) 1997-03-26
EP0764782B1 (en) 2001-03-07
CA2184488C (en) 2000-07-04
WO1996031699A1 (fr) 1996-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56C (zh) 无离合器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和润滑控制装置
CN1299001C (zh) 控制阀、空调系统及用于控制该空调系统的方法
CN1091845C (zh) 变容式压缩机
CN1078676C (zh) 可变容量压缩机及其组装方法
CN1156649C (zh) 用于变量压缩机的控制器
CN1081744C (zh) 变容式压缩机中的控制阀
US9581150B2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CN1148301C (zh) 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308182A (zh) 变容积式压缩机容积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940294A (zh) 空气压缩装置的控制装置
CN1504645A (zh) 控制变容式压缩机排量的方法
CN1869556A (zh) 可变容量压缩机的控制装置和计算该压缩机的转矩的方法
CN1174292A (zh) 可变容量压缩机中的控制阀
CN1288110A (zh) 容量可变型压缩机的控制阀
CN1138069C (zh) 变量压缩机的控制阀
CN1534194A (zh) 空气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340A (zh) 空调机
US9506459B2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CN1170095C (zh) 空调机
US11041490B2 (en) Piston compressor with enlarged regulating region
CN1266945A (zh) 液体机械
US10844853B2 (en) Intake pulsation damper of swash plate-type compressor
CN1769656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169510A (zh) 可变容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590765A (zh) 容量可变的斜盘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