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6286B - 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6286B
CN114316286B CN202111450519.6A CN202111450519A CN114316286B CN 114316286 B CN114316286 B CN 114316286B CN 202111450519 A CN202111450519 A CN 202111450519A CN 114316286 B CN114316286 B CN 114316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re earth
earth metal
dppa
complex
metal compl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05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6286A (zh
Inventor
李爱红
刘晴
杨楠
李寅明
郭建平
王肇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21114505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6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6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6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6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6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稀土金属盐和二苯基膦酸溶于无水乙醇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稀土金属配合物;其中,所述稀土金属盐和所述二苯基膦酸的摩尔比为1:0.1~10,所述稀土金属盐选自七水合氯化镧、七水合氯化铈和六水合氯化钕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采用操作便捷的溶剂热合成方法,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能利用基本化工原料制得所述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优异的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活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膦酸盐作为一类配合物,具有结构牢固性、化学和热稳定性,其对于设计和合成新型配合物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苯基膦酸类金属配合物因具有新颖的网络拓扑结构并表现出独特的性能现正研究将其用于气体储存、分离和交换反应、催化等领域。例如,以二苯基膦酸为配体,钙离子为配位中心离子,通过水热法合成的二苯基膦酸钙对乙烯缩合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以二苯基膦酸为配体,铜/汞/镉离子分别作为中心离子,合成的配合物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和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研究发现,苯基膦酸类金属配合物在光催化制氢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仍存在局限性及很多难题。此外,大多数催化剂在光催化的过程中,光生电子-空穴复合较快,不利于光催化性能的提高。为促进光催化材料的发展,目前仍需提供一种新型稀土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以更好应用于光催化裂解水制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设计并合成了合适能隙值的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并将其用于光催化裂解水制氢中,本发明提供的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在光催化制氢方面的应用,还为光催化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实验参数和理论基础。本发明采用操作便捷的溶剂热合成方法,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能利用基本化工原料制得所述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优异的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活性和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稀土金属盐和二苯基膦酸溶于无水乙醇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稀土金属配合物;其中,所述稀土金属盐和所述二苯基膦酸的摩尔比为1:0.1~10,所述稀土金属盐选自七水合氯化镧、七水合氯化铈和六水合氯化钕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通过以一定比例的二苯基膦酸为配体,稀土金属La、Ce、Nd作为配位中心离子(稀土金属盐选自七水合氯化镧、七水合氯化铈、六水合氯化钕),利用溶剂热法合成的三个新型二苯基膦酸金属配合物,本发明在系统表征与分析的基础上,以该配合物为光催化剂进行光催化裂解水制氢,发明人深入了解该类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发现该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具有较现有配合物更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尤其是该二苯基膦酸金属配合物优异的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活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稀土金属盐和所述二苯基膦酸的摩尔比为1:2~5。本发明发现在优选稀土金属盐和二苯基膦酸的摩尔比下制备出的棒状形貌稀土金属配合物能进一步提高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活性。
根据本发明通过七水合氯化镧或七水合氯化铈或六水合氯化钕按摩尔比例与二苯基膦酸进行溶剂热反应,生成特定配位聚合物;随后该配位聚合物在反应体系原位中进行自组装从而形成不同的纳米结构。本发明发现该棒状形貌的形成主要作用力是苯环间π-π的堆积作用。配合物棒状形貌的形成遵循反应诱导降解-原位组装机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稀土金属盐和所述二苯基膦酸的摩尔比可为1:2~4,或1:3~4等;然而所述稀土金属盐和所述二苯基膦酸更为优选的摩尔比为1:3~4,最优的摩尔比为1:3。
为了进一步优化该二苯基膦酸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提高该二苯基膦酸金属配合物的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效果,本发明对溶剂热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具体如下:
本发明中,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为170~190℃,反应时间为20~100h。
更为优选的,本发明的反应时间为70~80h,例如可以为71h、75h、79h等,最佳的反应时间为72h。所述溶剂热反应的温度可以为172℃、175℃、178℃、182℃、185℃等,更佳的反应温度为179~181℃,最佳为180℃。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稀土金属盐与所述无水乙醇的摩尔体积比为1~0.1mmol:1~10ml。
作为优选,本发明稀土金属盐、二苯基膦酸与所述无水乙醇按照比例混合,并将混合物进行搅拌,搅拌的温度最好是室温,搅拌的时间可以是5~30min,如10min,20min,25min,本发明优选在20min。
作为优选,本发明溶剂热反应结束后还包括:自然冷却至室温,经过滤、无水乙醇洗涤,并在空气中干燥,得到所述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由上述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稀土金属配合物为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化学式为MC36H30P3O6,其中M选自La、Ce、Nd。
作为优选,所述稀土金属配合物为微米棒。
优选地,所述微米棒的长度1~6μm,长径比1:8~2。当稀土金属配合物为优选长度、长径比的微米棒,能有效的利用入射光,产生更多的光生电子和空穴,促进紫外可见光下光催化反应,进一步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活性及稳定性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光催化剂,采用所述的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稀土金属配合物。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稀土金属配合物或所述光催化剂在光催化裂解水制氢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制备方法,采用操作便捷的溶剂热合成方法,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能利用基本化工原料制得所述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具有优异的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活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反应方程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a)La(DPPA)3,(b)Ce(DPPA)3和(c)Nd(DPPA)3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a)La(DPPA)3,(b)Ce(DPPA)3和(c)Nd(DPPA)3的XRD谱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a)La(DPPA)3,(b)Ce(DPPA)3和(c)Nd(DPPA)3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a-c)La(DPPA)3,Ce(DPPA)3,Nd(DPPA)3的XPS宽谱图和(d-f)La(DPPA)3的La 3d,Ce(DPPA)3的Ce 3d,Nd(DPPA)3的Nd 3d高分辨谱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a-c)DPPA,La(DPPA)3,Ce(DPPA)3,Nd(DPPA)3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d-f)La(DPPA)3,Ce(DPPA)3,Nd(DPPA)3的带隙谱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La(DPPA)3的TG和DTG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Ce(DPPA)3的TG和DTG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Nd(DPPA)3的TG和DTG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a-c)La(DPPA)3,Ce(DPPA)3,Nd(DPPA)3在紫外可见照射下催化制氢图和(d-f)La(DPPA)3,Ce(DPPA)3,Nd(DPPA)3光催化制氢循环反应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a)La(DPPA)3,(b)Ce(DPPA)3和(c)Nd(DPPA)3光催化制氢前后的XRD谱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配合物M(DPPA)3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制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中,用语“DPPA”指的是二苯基膦酸,CAS号:1707-03-5。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二苯基膦酸镧配合物,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七水合氯化镧LaCl3·7H2O(0.1857g,0.5mmol)、二苯基膦酸(0.3273g,1.5mmol)溶解于7mL的无水乙醇中,并在室温下将混合物搅拌20min至均匀。
(2)将混合物转移到15mL的聚四氟乙烯衬底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置于马弗炉中,在180℃条件下保持72h。
(3)反应时间结束后,取出反应物,自然冷却至室温,打开反应釜,经过滤、无水乙醇洗涤,并在空气中干燥,得到白色的样品(二苯基膦酸镧配合物,简写为La(DPPA)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二苯基膦酸铈配合物,该二苯基膦酸铈配合物的制备过程同上述二苯基膦酸镧配合物的制备,将七水合氯化铈CeCl3·7H2O(0.1863g,0.5mmol)、二苯基膦酸(0.3273g,1.5mmol)和7mL无水乙醇混合;采用与二苯基膦酸镧配合物相同的处理方式,经处理收集最终得到白色样品(二苯基膦酸铈配合物,简写为Ce(DPPA)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二苯基膦酸钕配合物,该二苯基膦酸钕配合物的制备过程同上述二苯基膦酸镧配合物的制备,将六水合氯化钕NdCl3·6H2O(0.1793g,0.5mmol)、二苯基膦酸(0.3273g,1.5mmol)和7mL无水乙醇混合;采用与二苯基膦酸镧配合物相同的处理方式,经处理收集最终得到淡紫色样品(二苯基膦酸钕配合物,简写为Nd(DPPA)3)。图1为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反应方程式示意图;配合物La(DPPA)3、Ce(DPPA)3和Nd(DPPA)3的元素分析数据见表1。
表1 配合物La(DPPA)3、Ce(DPPA)3、Nd(DPPA)3的元素分析数据
Figure BDA0003385727120000061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的表征
首先利用扫描电镜对配合物M(DPPA)3(M=La、Ce、Nd)的形貌进行了分析。如图2所示,配合物的形貌均为棒状(微米棒),表面较为光滑且分布均匀,La(DPPA)3、Ce(DPPA)3和Nd(DPPA)3中微米棒长度分别为4~6微米、1~3微米、1.5~3微米,长径比分别为1∶4~6、1∶5~15、1∶3~8。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棒状配合物M(DPPA)3(M=La、Ce、Nd)进行了测定。图3是配合物的XRD谱图。由图可知,配合物均属于晶态化合物,分别在2θ=7.28°、7.28°和7.35°处存在一个强的衍射峰,它们分别归属于二苯基膦酸金属镧、铈和钕的特征衍射峰。
为进一步确定配合物M(DPPA)3(M=La、Ce、Nd)的化学组成,对其进行了红外吸收光谱测定。以配合物La(DPPA)3为例,由图4可知,在3055cm-1处有一个强吸收峰,为苯环上C-H键的特征吸收;在1593cm-1处有一个强吸收峰,为苯环上C=C键的特征吸收峰;在1437cm-1处有一个强吸收峰,为苯环骨架振动的特征吸收峰;在1048cm-1处有一个强吸收峰,为La-O-P的特征吸收峰。同样,从配合物Ce(DPPA)3、Nd(DPPA)3的红外光谱图可以看出,二者的组成、结构与配合物La(DPPA)3的类似,都存在M-O-P的特征红外吸收峰,相应M-O-P特征峰分别位于1048cm-1和1050cm-1处。因此,红外吸收光谱上的特征峰进一步证实了配合物M(DPPA)3(M=La、Ce、Nd)组成和结构中重要官能团的存在。
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的基础上,对配合物M(DPPA)3(M=La、Ce、Nd)进行了XPS测试见图5,图5中,(a-c)La(DPPA)3,Ce(DPPA)3,Nd(DPPA)3的XPS宽谱图和(d-f)La(DPPA)3的La3d,Ce(DPPA)3的Ce 3d,Nd(DPPA)3的Nd 3d高分辨谱图,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中各元素的键合方式。La(DPPA)3的宽谱数据显示,配合物中含有C(1s),O(1s),P(2p)和La(3d)四种元素。在La(DPPA)3的La 3d高分辨光谱中,La 3d5/2和La 3d3/2的结合能峰值分别为834.95和851.65eV,两峰间的自旋轨道分离能为16.7eV,该结果表明,镧元素在La(DPPA)3中以La3+的化学形式存在。
配合物Ce(DPPA)3的宽谱数据显示,配合物中含有C(1s),O(1s),P(2p)和Ce(3d)四种元素。在Ce(DPPA)3的Ce 3d高分辨光谱中,Ce 3d5/2和Ce 3d3/2的结合能峰值分别为886.8eV和905.6eV,两峰间的自旋轨道分离能为18.6eV,该结果表明,铈元素在Ce(DPPA)3中以Ce3+的化学形式存在。Nd(DPPA)3的宽谱数据显示,配合含有C(1s),O(1s),P(2p)和Nd(3d)四种元素。在Nd(DPPA)3的Nd 3d高分辨光谱中,Nd 3d5/2和Nd 3d3/2的结合能峰值分别为982.8和1005.6eV,两峰间的自旋轨道分离能为22.8eV,该结果表明,钕元素在Nd(DPPA)3中以Nd3+的化学形式存在。
实施例3
实施例1中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光学性质表征
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配合物M(DPPA)3(M=La、Ce、Nd)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如图6所示,二苯基膦酸、M(DPPA)3的吸收主要位于紫外区,其在紫外区的吸收边分别在315nm、317nm、337nm和280nm处。此外,配合物Nd(DPPA)3除了在紫外区存在吸收外,在可见区也存在吸收,强度相对较弱,其在可见区的吸收边位于558nm处。
通过利用Tauc方程(αhv=A(hv-Eg)2)和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数据,通过使(αhv)1/2与曲线相切并延伸到X轴,可以确定配合物的带隙值。利用这种处理方式,确定了配合物M(DPPA)3(M=La、Ce、Nd)的带隙值,分别为3.19eV、3.59eV和4.38eV。
实施例4
实施例1中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的热行为分析
利用热重法对配合物M(DPPA)3(M=La、Ce、Nd)的热行为进行了分析(图7-9)。以La(DPPA)3为例,从热重曲线上可以观察到,配合物LaDPPA的TG曲线上有一个明显的失重区间,其可以归因于配合物中有机组分的分解。La(DPPA)3在失重区间内的最大失重温度为626.1℃,该温度下的失重速率为28.8%/min。温度在700℃时,LaDPPA的总失重量和残余量分别为49.1%和50.9%。由此可见,配合物La(DPPA)3在N2气氛下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Ce(DPPA)3及Nd(DPPA)3的热重曲线的变化趋势与La(DPPA)3的基本一致。
配合物的热重曲线上均存在一个明显的失重区间,可以归因于配合物中有机组分的分解。其中配合物Ce(DPPA)3及Nd(DPPA)3在此失重区间的最大失重温度、最大失重速率及在700℃时配合物的总失重量、残余量见表2。
表2 配合物Ce(DPPA)3及Nd(DPPA)3热行为参数
Figure BDA0003385727120000091
实施例5
实施例1中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在紫外可见光的照射下,以配合物M(DPPA)3(M=La、Ce、Nd)为光催化剂,通过光催化裂解水制氢对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图10中,(a-c)La(DPPA)3、Ce(DPPA)3、Nd(DPPA)3在紫外可见照射下催化制氢图和(d-f)La(DPPA)3、Ce(DPPA)3、Nd(DPPA)3光催化制氢循环反应图。在紫外可见光照射3h,La(DPPA)3的产氢量为130.1μmol/g;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aDPPA经4个循环12h后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产氢能力,产氢效率保持在96%。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Ce(DPPA)3及Nd(DPPA)3在紫外可见光照射3h的产氢量分别为105.2μmol/g和117.4μmol/g。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e(DPPA)3和Nd(DPPA)3经4个循环后均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产氢能力,产氢效率分别保持在97%和96%。由此可见,在紫外可见光照射3h,三个配合物均具有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活性,其中二苯基膦酸镧具有最佳的产氢活性。配合物的产氢量大小顺序与其能隙值大小一致。
采用XRD分别对配合物M(DPPA)3(M=La、Ce、Nd)光催化裂解水制氢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比较M(DPPA)3光催化制氢前后的XRD谱图(图11)可以看出,M(DPPA)3在光催化制氢前后的XRD光谱基本上保持不变,即表明配合物M(DPPA)3(M=La、Ce、Nd)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实施例6
实施例1中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光催化机理分析
根据以上测试表征分析,提出了配合物M(DPPA)3光催化裂解水制氢的可能机理。在光催化裂解水制氢的过程中,存在电子从配体向金属转移的机理(图12)。具体过程如下:在紫外可见光的照射下,二苯基膦酸上的两个苯环,吸收光子会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二苯基膦酸苯环上的一个电子会转移到M(III)上,从而形成M(II)。同时,空穴被牺牲剂TEOA捕获。M(II)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以与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进而完成光催化裂解水制氢反应。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在光催化裂解水制氢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0.5mmol七水合氯化镧LaCl3·7H2O、1.5mmol二苯基膦酸溶解于7mL的无水乙醇中,并在室温下将混合物搅拌20min至均匀;
(2)将混合物转移到15mL的聚四氟乙烯衬底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置于马弗炉中,在180℃条件下保持72h;
(3)反应时间结束后,取出反应物,自然冷却至室温,打开反应釜,经过滤、无水乙醇洗涤,并在空气中干燥,得到应用于光催化裂解水制氢中的二苯基膦酸镧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金属配合物在光催化裂解水制氢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金属配合物为二苯基膦酸稀土金属配合物,化学式为MC36H30P3O6,其中M选自L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稀土金属配合物在光催化裂解水制氢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形貌为棒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金属配合物在光催化裂解水制氢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金属配合物为微米棒。
5.一种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剂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应用中的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稀土金属配合物。
CN202111450519.6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4316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0519.6A CN114316286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0519.6A CN114316286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6286A CN114316286A (zh) 2022-04-12
CN114316286B true CN114316286B (zh) 2023-06-27

Family

ID=8104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0519.6A Active CN114316286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628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78100B2 (ja) * 2003-03-01 2009-12-02 国立大学法人 奈良先端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 発光希土類錯体
WO2007100086A1 (ja) * 2006-03-03 2007-09-07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配位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配位子を用いた触媒
US8153442B2 (en) * 2009-10-21 2012-04-10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Stabilization of signal generation in particles used in assays
CN106632466A (zh) * 2016-12-09 2017-05-10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有机金属锌梯形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958158B (zh) * 2021-02-26 2023-03-10 江苏理工学院 一类双配体稀土配合物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6286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0136B (zh) 铜卟啉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CN106076421B (zh) 一种MIL-53(Fe)/g-C3N4纳米片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91460B (zh) 一种溶液相制备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方法
CN109821579A (zh) 基于铜卟啉MOFs和TiO2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442186B (zh) 金属有机框架Mn-MOF单晶材料及纳米片与制备和应用
CN114195827B (zh) 一种羧基取代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70333A (zh) 一种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花及其衍生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199038B (zh) 一种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2985B (zh) 一种微波辅助高效制备高性能mof基非贵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复合材料、应用
CN105693506A (zh) 一种多孔钛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14682304B (zh) 具有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的CuCd-MOF/GO-x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1822055A (zh) 一种BiOBr/COF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902857B (zh) 一种膨胀g-C3N4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60169B (zh) 一种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封装钼硫团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562760B (zh) 一种不同相态CdS纳米材料的相态可控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058601B (zh) 用于光解水催化制氢的三元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480421B (zh) 一种溶剂诱导海胆状MOFs的合成方法
CN111393663B (zh) 一种苝酰亚胺基配位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316286B (zh) 一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40325A (zh) 一种二元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Ag2CrO4/BiOI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0479315B (zh) 一种多孔硫化铟/球形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52285B (zh) 一种铋基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13398968B (zh) 一种MOF衍生的TiO2/多孔g-C3N4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403782A (zh) 一种含硫、氮基团的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共轭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71735A (zh) 一种镍配合物/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