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4763B - 端子、线束和带端子的电线 - Google Patents

端子、线束和带端子的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4763B
CN114284763B CN202111140986.9A CN202111140986A CN114284763B CN 114284763 B CN114284763 B CN 114284763B CN 202111140986 A CN202111140986 A CN 202111140986A CN 114284763 B CN114284763 B CN 1142847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pring portion
electric wire
spring
fre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09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84763A (zh
Inventor
矢尾板俊辅
舆石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187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8908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284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4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84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47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1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ables or 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3/0207Ultrasonic-, H.F.-, cold- or impact welding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端子,包括:管状的盒部分,用于容纳配合端子;从盒部分的前端部分以梁的形状延伸的弹簧部分;以及被构造成限制弹簧部分的弯曲范围的按压件。弹簧部分的自由端在盒部分内,并且弹簧部分具有与配合端子的接触点。按压件被放置在位于盒部分内部并且在弯曲方向上远离接触点的按压位置。按压件被构造成限制弹簧部分的弯曲范围,以实现弹簧部分比接触点更靠近自由端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按压位置位于弯曲方向侧。

Description

端子、线束和带端子的电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线束和具有端子的电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提出了要附接到电线的端部的端子(例如,所谓的压接端子)。例如,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压接端子包括配合端子插入其中的管状盒部分、设置在盒部分内部并具有与配合端子的接触点的梁形弹簧部分、以及用于将端子压接并固定到电线的固定部分。
关于上述端子的细节,请参考JP 2010-118360 A。
同时,为了将相关技术中的端子所附接的电线与另一电线电连接,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在两个电线的导体芯线彼此紧密接触的状态下执行超声结合处理,并且两个导体芯线被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施加到结合部分的超声振动可以经由电线传递到端子,以使端子振动。特别地,由于弹簧部分具有梁的形状,可能出现其中在围绕固定端弯曲的同时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重复的振动。根据振动的程度,在弹簧部分中反复出现过度弯曲等,这可能导致弹簧部分的劣化、塑性变形等。类似地,例如,当相关技术中的端子和电线的导体芯线通过超声结合处理彼此结合时,也有可能由于弹簧部分的振动而发生弹簧部分的劣化等。从提高端子和配合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角度来看,希望尽可能减少弹簧部分的这种劣化等。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方面涉及提供:一种端子,该端子对于从外部施加的振动等具有优异的耐久性;一种线束,其使用附接有这种端子的电线;以及一种带有端子的电线,这种端子附接到该电线。
本公开的某些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各方面提出了上面讨论的特征和/或上面没有描述的其他特征。然而,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各方面不要求提出上述特征,并且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各方面可以不提出上述特征。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待附接到电线的端子,该端子包括:
管状盒部分,其用于接收配合端子;
弹簧部分,其从盒部分的前端部分以梁的形状延伸,弹簧部分的自由端相对于盒部分的后端部分在盒部分的内部,并且弹簧部分具有与配合端子的接触点;和
按压件,其被构造为限制弹簧部分的弯曲范围,
该弹簧部分被构造成在配合端子与接触点接触时在远离配合端子的弯曲方向上弹性变形,
该按压件被放置在位于盒部分内部并且在弯曲方向上远离接触点的按压位置,该按压件被构造成限制弹簧部分的弯曲范围,以实现弹簧部分的比接触点更靠近自由端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按压位置位于弯曲方向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束,包括:
多根电线;和
附接到该多根电线中的至少一根的上述端子,
该线束具有结合部分,该多根电线的导体芯线彼此结合以形成结合部分,
该结合部分具有通过超声结合处理形成的结合标记。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有端子的电线,包括:
电线;和
附接到电线的上述端子,
电线的导体芯线和端子彼此结合以形成结合部分,并且
结合部分具有通过超声结合处理形成的结合标记。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A和1B示出了带有端子的电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端子附接到该电线,其中图1A是带有端子的电线的透视图,图1B是带有端子的电线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端子压接到电线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A是沿图1B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3B是沿图1B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束的平面图,该线束具有结合部分,在该结合部分处,具有端子的多根电线的导体芯线彼此超声结合,其中图4A示出结合部分暴露于外部的状态,图4B示出结合部分被保护构件覆盖的状态;
图5是用于形成图4A和图4B所示线束的结合部分的超声结合机的示意图;
图6A至图6C是用于说明通过图5所示的超声结合机执行结合处理的过程的图;
图7A和7B是根据第一变型的视图,其分别对应于图3A和图3B;
图8A和8B是根据第二变型的视图,其分别对应于图3A和图3B;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三变型的端子的透视图(对应于图2);和
图10A是根据第三变型的视图,其对应于图3A的端子部分,并且图10B是沿着图10A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带有端子1的电线,其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端子20附接到电线10。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在端子20的轴向方向(装配方向)上,配合端子(未示出)装配到的一侧(图1A、1B和2中的左侧)被称为前端侧(前侧),并且其相反侧(图1A、1B和2中的右侧)被称为基端侧(后侧)。图1A和图2中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被称为上侧和下侧。正交于端子20的轴向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方向被称为宽度方向。
如图1A、1B和3A所示,端子20压接到电线10的端部分,并且端子20和电线10的导体芯线11彼此电连接。电线10和端子20构成带有端子1的电线。带有端子1的电线构成例如在诸如汽车的车辆中布线的线束2(参见图4A和图4B)。
电线10是具有导体芯线11和由树脂制成并覆盖导体芯线11的覆盖体12的绝缘电线。在该示例中,导体芯线11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并且通过绞合多个股线而形成。由于电线10的导体芯线11由铝或铝合金制成,所以带有端子的电线1的重量减轻,并且包括带有端子的电线1的线束2的重量也减轻。重量减轻的具有端子1的电线特别适用于其中经常使用线束的车辆,例如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导体芯线11可以由另一种材料(例如,铜或铜合金)制成。
端子20包括盒部分31、第一筒部分41和第二筒部分42,配合端子(未示出)将在前端侧插入盒部分31中,第一筒部分41将在盒部分31的基端侧被压接到从电线10的端部分露出的导体芯线11,第二筒部分42将在第一筒部分41的基端侧上在电线的端部分处被压接到覆盖体12。盒部分31和第一筒部分41通过第一连接部分35彼此连接,并且第一筒部分41和第二筒部分42通过第二连接部分36彼此连接。从盒部分31的基端部分向基端侧连续延伸的底壁和一对侧壁构成分别属于第一连接部分35、第一筒部分41、第二连接部分36和第二筒部分42的底壁和成对的侧壁。
端子20通过在金属板(板状体)上执行压力加工(冲压和弯曲)等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端子20由不同于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体芯线11的金属材料形成。具体地,端子20使用由铜、铜合金等制成的金属板(板状体)作为基底材料来形成。导体芯线11和端子20不必由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制成,而是可以由相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制成。
出于例如减少电线10的导体芯线11的腐蚀以提高耐腐蚀性的目的,优选地,在上述压力加工之后并且在压接到电线10之前,端子20经受电镀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在压接到电线10之前,在端子20上用锡(Sn)进行电镀处理。具体地,端子20设置有包含锡的镀层,以覆盖包括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侧面以及通过压力加工形成的切割表面。端子20的表面可以用另一种材料(例如,金(Au)、银(Ag)、镍(Ni)或其合金)进行电镀处理。
如图1A至图3B所示,盒部分31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在前后方向上穿透的矩形管状形状。盒部分31一体地设置有弹簧部分32。弹簧部分32是悬臂式叶片弹簧,其从盒部分31的底壁的前端部分延伸,并且在盒部分31内部朝向基端侧延伸。弹簧部分32可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弹簧部分32延伸到盒部分31的基端部分的前端侧上的预定位置。因此,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延伸端)32a(见图2和图3A)位于盒部分31的内部。
弹簧部分32设置有接触点32b,该接触点32b在弹簧部分32的在固定端(盒部分31的前端部分)附近的部分处与配合端子接触。接触点32b是朝向上侧突出并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当配合端子(未示出)从盒部分31的前端侧的开口插入时,配合端子压下弹簧部分32的接触点32b,使得弹簧部分32朝向下侧弹性变形,并且配合端子容纳在盒部分31中。结果,保持接触点32b和配合端子彼此按压接触的状态,并且接触点32b(因此,端子20)和配合端子彼此电连接。
朝着上侧突出的突出部分33设置于在盒部分31的基端部分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侧壁上。突出部分33通过将在从侧壁向上侧延伸的条形延伸件的延伸方向上的第一中间部分朝向下侧折叠到盒部分31中,并且进一步将比第一中间部分更靠近延伸端侧的第二中间部分在宽度方向上朝向另一侧折叠到盒部分31中而形成。突出部分33用作所谓的稳定器,当端子20容纳在壳体等中时,该稳定器限制端子20的姿态。
在盒部分31中从第二中间部分在宽度方向上朝向另一侧延伸的突出部分33的延伸端用作按压件34。按压件34将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或自由端32a附近的部分)按压到下侧。结果,按压件34在盒部分31内并且低于接触点32b(见图3A和3B)的预定位置处向下按压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或自由端32a附近的部分)。其操作和效果将在后面描述。
如图2所示,在压接到电线10之前,朝向上侧延伸的一对压接件45形成在属于第一筒部分41的成对侧壁上。该对压接件45设置在端子20的轴向方向上的相同位置。
如图2所示,在压接到电线10之前向上侧延伸的压接件46和47形成在属于第二筒部分42的一对侧壁上。压接件46和47设置于在端子20的轴向方向上彼此不重叠的位置处。
如图2所示,在电线10在端子20压接到电线10之前设置在端子20的第一筒部分41和第二筒部分42中的状态下,使用预定的压接机压接该对压接件45以及压接件46和47,使得从电线10的端部分露出的导体芯线11位于夹在该对压接件45之间的位置,并且位于电线10的端部分出的覆盖体12位于夹在压接件46和47之间的位置处。
结果,如图1A、1B和3A所示,第一筒部分41的成对压接件45被压接,使得一个压接件45的延伸端部分和另一个压接件45的延伸端部分彼此抵靠,并且被压接到从电线10的端部分露出的导体芯线11。第二筒部分42的压接件46和47被压接,使得压接件46和47的延伸端部分在端子20的轴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在延伸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在电线10的端部分处压接到覆盖体12。如上所述,获得了图1A、1B和3A所示的带有端子1的电线。
图1A、1B和3A所示的带有端子1的电线构成例如图4A和4B所示的线束2。如图4A所示,线束2包括结合部分13,在该结合部分13处,带有端子1的多根(在本实施例中为两根)电线10的暴露的导体芯线11彼此超声结合。线束2可以包括结合部分13,三根或更多根电线10的暴露的导体芯线11在结合部分13处彼此超声结合。此外,端子20可以不附接到构成线束2的多根电线10的一部分。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形成结合部分13的结合机50。
如图5所示,结合机50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面对的一对结合压头51和52(所谓的砧座和焊头),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面对的一对平板状定位块53和54,以及控制施加在一对结合压头51和52之间的结合能量(超声激励)的控制装置55。
棱柱形结合空间56由一对结合压头51和52以及一对定位块53和54限定。多根电线10的暴露的导体芯线11设置在结合空间56内。
结合压头51固定到结合机50。结合压头52、定位块53和定位块54可相对于结合压头51在图5所示的箭头方向上平行移动。因此,在布置在结合空间56中的多个导体芯线11被压缩的状态下,结合机50可以通过在一对结合压头51和52之间施加能量(超声激励)来对多个导体芯线11执行超声焊接处理。结果,形成了结合部分13(见图4A),在该结合部分处,多个导体芯线11被结合。
具体地,首先,如图6A所示,在结合机50中,结合压头52向左(在远离定位块54的方向上)移动,使得多根电线10的暴露的导体芯线11在结合空间56的上侧打开的状态下从上侧布置在结合空间56中。
接下来,如图6B所示,结合压头52向右移动(在接近定位块54的方向上)以封闭结合空间56的上侧,并且结合压头52、定位块53和定位块54在图6B所示的箭头方向上单独移动以缩小结合空间56,使得多根电线10的导体芯线11的位置关系以期望的方式被调节。
接下来,如图6C所示,结合压头52、定位块53和定位块54沿图6C所示的箭头方向单独移动,以进一步缩小结合空间56,使得多根电线10的导体芯线11被压缩,并且在多根导体芯线11被压缩的状态下,预定大小的能量(超声激励)被施加在一对结合压头51和52之间。结果,在多个导体芯线11上执行超声结合处理,以形成结合部分13(见图4A),多个导体芯线11在该结合部分13处结合。
在上述超声结合处理中,由于施加到电线10的振动等,附接到电线10的端子20的弹簧部分32可能振动(典型地,竖直振动),并且弹簧部分32可能发生劣化、变形等。从提高端子20和配合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角度来看,希望尽可能减少弹簧部分32的这种劣化等。
关于这一点,在端子20中,如上所述,设置在盒部分31中的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或自由端32a附近的部分)在盒部分31内部并且低于接触点32b的预定位置处被按压件34向下按压。结果,即使当诸如振动的外力施加到端子20时,由于弹簧部分32的振动范围受到按压件34的限制(即,弹簧部分32不会变形到超过按压位置的范围),也可以减少由于这种振动等导致的弹簧部分32的劣化等。特别地,根据发明人的实验和考虑,发现只要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的位移保持在自由端32a不超过弹簧部分32的接触点32b(即,不超过按压位置)的范围内,就可以特别有效地减少弹簧部分32的劣化等。此外,由于按压件34在盒部分31内部按压弹簧部分32,因此与按压件34以相同方式在盒部分31外部按压弹簧部分32的情况相比,整个端子20的形状可以减小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图4A所示的两个导体芯线11由相同种类的金属材料(在该示例中,铝或铝合金)制成。然而,多个导体芯线11中的每一个可以由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铜或铜合金,以及铝或铝合金)。通过超声结合处理,甚至由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导体芯线11也可以适当地电连接。
通过超声结合实现的结合标记形成在结合部分13的外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结合标记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用于超声结合的结合压头51和52的表面的不平坦被转移,并且可以从结合部分13的外表面识别。
如图4B所示,覆盖结合部分13的整个外表面的保护构件3优选安装到图4A所示的结合部分13。结果,可以防止结合部分13由于结合部分13与周围构件的碰撞而被损坏,并且可以防止由于结合部分13与周围导电构件的接触而发生意外短路。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20,弹簧部分32的弯曲范围被限制在上述预定位置(按压位置),使得设置在盒部分31中的弹簧部分32的接触点32b和自由端32a之间的部分位于相对于预定位置的弯曲方向侧(下侧)。结果,当诸如振动的外力施加到端子20时,与没有设置按压件34的情况相比,弹簧部分32的振动减小。此外,由于按压件34在盒部分31内部按压弹簧部分32,因此与弯曲范围以相同方式在盒部分31外部被限制的情况相比,整个端子20的形状可以在尺寸上减小。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20对于从外部施加的振动等具有优异的耐久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20,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被按压件34按压。端子20的振幅本可通过振动等而特别增加,而通过限制端子20的自由端32a的弯曲范围,可以进一步提高端子20抵抗从外部施加的振动等的耐久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20,按压件34设置于在端子20的盒部分31中设置的突出部分33(当端子20容纳在壳体等中时用于调节姿态的所谓稳定器)的延伸端上。结果,与突出部分33和按压件34设置为单独的独立构件的情况相比,端子20的结构可以合理化,并且端子20的整体形状可以进一步减小尺寸。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线束2,当多根电线10的导体芯线11彼此超声结合时,即使诸如振动的外力施加到端子20,弹簧部分32的振动也通过按压件减小。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线束2可以提高附接到电线10的端子20和配合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并不旨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最好地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和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以及适于预期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在图1A至图6C所示的实施例中,按压件34具有通过从端子20的突出部分33以梁形状延伸并朝向弹簧部分32弯曲而获得的形状(参见图3A和图3B)。另一方面,如图7A和7B所示,按压件34可以具有从端子20的盒部分31的上壁的基端部分朝着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而朝向前端侧和下侧倾斜延伸的形状。这也允许按压件34在盒部分31内并且低于接触点32b的预定位置处向下按压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或自由端32a附近的部分)。
此外,如图8A和8B所示,按压件34可以具有从端子20的盒部分31的一个侧壁朝向弹簧部分32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切割和升高的形状。这也允许按压件34在盒部分31内并且低于接触点32b的预定位置处向下按压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或自由端32a附近的部分)。
此外,在图1A至8B所示的实施例中,弹簧部分32具有从盒部分31的底壁的前端部分延伸的悬臂形状(例如,参见图1A、1B和3A)。另一方面,如图9、10A和10B所示,弹簧部分32可以具有从盒部分31的上壁的前端部分延伸的悬臂形状。
更具体地,如图10A所示,弹簧部分32从盒部分31的上壁的前端部分延伸,在盒部分31内部朝向基端侧延伸,并且到达盒部分31的基端部分的前端侧上的预定位置。同样在该示例中,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延伸端)32a位于盒部分31的内部。弹簧部分32可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设置有接触点32b,该接触点32b在弹簧部分32的在固定端(盒部分31的前端部分)附近的部分处与配合端子接触。接触点32b是朝向下侧突出并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当配合端子(未示出)从盒部分31的前端侧的开口插入时,配合端子将弹簧部分32的接触点32b向上压,使得弹簧部分32朝向上侧弹性变形,并且配合端子容纳在盒部分31中。结果,保持接触点32b和配合端子彼此按压接触的状态,并且接触点32b(因此,端子20)和配合端子彼此电连接。
如图10A和10B所示,在该示例中,按压件34具有从端子20的盒部分31的底壁37朝向弹簧部分32向上切割和升高的形状。按压件34具有宽度朝向上侧逐渐减小的形状(所谓的锥形形状)。盒部分31的底壁37具有开口部分38,该开口部分38的形状对应于切割并升高的按压件34。按压件34将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或自由端32a附近的部分)按压到上侧。结果,按压件34在盒部分31内并且高于接触点32b的预定位置处向上按压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或自由端32a附近的部分)(见图3A和3B)。
在本示例的端子20中,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或自由端32a附近的部分)在上述预定位置被按压件34向上按压。结果,如图1A至图8B所示的实施例,即使当诸如振动的外力施加到端子20时,由于弹簧部分32的振动范围受到按压件34的限制(也就是说,弹簧部分32不会变形到超过按压位置的范围),因此可以减少由于这种振动等导致的弹簧部分32的劣化等。此外,由于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的位移保持在自由端32a不超过弹簧部分32的接触点32b的范围内(即,不超过按压位置),所以可以特别有效地减少弹簧部分32的劣化等。此外,由于按压件34在盒部分31内按压弹簧部分32,所以整个端子20的形状可以减小尺寸。
如图9所示,在盒部分31的基端部分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分39。类似于图1A至图8B所示实施例中的突出部分33,突出部分39用作所谓的稳定器,当端子20容纳在壳体等中时,该稳定器限制端子20的姿态。从以上描述可以理解,弹簧部分32可以具有从盒部分31的侧壁的前端部分延伸的悬臂形状,而不是盒部分31的底壁37或上壁。
此外,在图1A至图8B所示的实施例中,按压件34在盒部分31内并且低于接触点32b的预定位置处向下按压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或自由端32a附近的部分)。另一方面,按压件34可以在盒部分31内并且低于接触点32b的预定位置处向下按压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和接触点32b之间的部分,该部分充分远离自由端32a。
另一方面,在图9、10A和10B所示的实施例中,按压件34在盒部分31内并且高于接触点32b的预定位置处向上按压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或自由端32a附近的部分)。另一方面,按压件34可以在盒部分31内并且高于接触点32b的预定位置处向上按压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和接触点32b之间的部分,该部分充分远离自由端32a。
此外,在图1A至图10B所示的每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解释,按压件34被描述为总是与弹簧部分32接触。然而,按压件34能够如上所述限制弹簧部分的弯曲范围就足够了,并且按压件34不一定总是在预定位置(按压位置)与弹簧部分32接触,并且例如,按压件34的一部分(例如,按压件34的前端部分)可以存在于按压位置处。
此外,在图1A至图10B所示的实施例中,端子20的一对压接件45压接到电线10的导体芯线11,使得端子20和导体芯线11彼此电连接。然而,例如,代替压接或者附加于压接,可以通过超声结合处理将电线10的导体芯线11结合到端子20来将端子20和导体芯线11彼此电连接。即使当端子20和导体芯线11如上所述彼此超声结合时,弹簧部分32的弯曲范围也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受到按压件34的限制,从而可以提高端子20和配合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导体芯线11和端子20可以由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制成,或者可以由相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制成。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待附接到电线(10)的端子(20),该端子(20)包括:
管状的盒部分(31),用于接收配合端子;
弹簧部分(32),从该盒部分(31)的前端部分以梁的形状延伸,该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相对于该盒部分(31)的后端部分在该盒部分(31)的内部,并且该弹簧部分(32)具有与该配合端子的接触点(32b);和
按压件(34),被构造为限制该弹簧部分(32)的弯曲范围,
该弹簧部分(32)被构造成在该配合端子与该接触点(32b)接触时在远离该配合端子的弯曲方向上弹性变形,
该按压件(34)被放置在位于该盒部分(31)内部并且在该弯曲方向上远离该接触点(32b)的按压位置,该按压件被构造成限制该弹簧部分(32)的弯曲范围,以实现该弹簧部分(32)的比该接触点(32b)更靠近该自由端(32a)的至少部分相对于该按压位置位于弯曲方向侧上。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端子,弹簧部分的弯曲范围被限制在位于盒部分内部并且相对于接触点位于弯曲方向侧上的按压位置,使得设置在盒部分中比弹簧部分的接触点更靠近自由端的部分相对于按压位置位于弯曲方向侧。结果,即使当诸如振动的外力施加到端子时,由于弹簧部分的振动范围受到按压件的限制(即,弹簧部分不会变形到超过按压位置的范围),因此可以减少由于这种振动等导致的弹簧部分的劣化等。特别地,根据发明人的实验和考虑,发现只要弹簧部分的自由端的位移保持在自由端不超过弹簧部分的接触点(即,不超过按压位置)的范围内,就可以特别有效地减少弹簧部分的劣化等。此外,由于按压件在盒部分内部限制了弹簧部分的弯曲范围,因此与弹簧部分的弯曲范围在盒部分外部被限制的情况相比,整个端子的形状可以在尺寸上减小。如上所述,具有这种构造的端子对于从外部施加的振动等具有优异的耐久性。
“按压件”的具体形状等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按压件可以具有从端子的一部分(例如,盒部分的侧壁)以梁的形状延伸并朝向弹簧部分弯曲的形状,可以具有从端子的一部分(例如,盒部分的侧壁)朝向弹簧部分切割并升高的形状,或者可以具有从盒部分朝向弹簧部分延伸的形状。“按压件”能够如上所述限制弹簧部分的弯曲范围就足够了,并且按压件不一定总是在按压位置与弹簧部分接触,并且例如,按压件的一部分(例如,按压件的前端部分)可以存在于按压位置处。
此外,将“端子”附接到电线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端子可以压接至电线的导体芯线,可以通过激光等焊接至导体芯线,或者可以通过超声结合处理结合至导体芯线。
由于具有上述构造的端子在抗振动等方面具有优异的耐久性,所以即使通过如上所述的超声结合处理来结合端子所附接的多根电线,也可以减少端子(特别是弹簧部分)的劣化等。类似地,即使在使用超声结合处理将端子附接到电线的情况下,也发挥了上述减少弹簧部分振动的效果,因此可以减少端子(特别是弹簧部分)的劣化等。
在端子(20)中,按压件(34)可以被构造成限制弹簧部分(32)的弯曲范围,以实现弹簧部分(32)的自由端(32a)相对于按压位置位于弯曲方向侧。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端子,按压件限制了端子的自由端的弯曲范围(该弯曲范围的幅度本可能通过振动等而特别增加),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端子抵抗振动等的耐久性。
端子(20)可以进一步包括:
突出部分(33),其从该盒部分(31)的侧壁朝向该盒部分(31)的外侧延伸并将其延伸端向该盒部分(31)的内侧折回,
按压件(34)可以设置在突出部分(33)的延伸端上。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端子,按压件设置于在端子的盒部分31中设置的突出部分(例如,当端子容纳在壳体等中时用于调节姿态的所谓稳定器)的延伸端上。因此,例如,与按压件和突出部分被设置为单独的独立构件的情况相比,可以使端子的结构合理化并实现端子的小型化等。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一种线束(2)包括:
多根电线(10);和
附接到该多根电线(10)中的至少一根的上述端子(20),。
该线束具有结合部分(13),该多根电线(10)的导体芯线(11)彼此结合以形成该结合部分(13),
该结合部分(13)具有通过超声结合处理形成的结合标记。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线束,当多根电线的导体芯线通过超声结合处理彼此结合时,即使诸如振动的外力施加到端子,弹簧部分的振动也通过按压件减小。因此,可以减少端子(特别是弹簧部分)的劣化等。因此,具有本构造的线束可以提高附接到电线的端子和配合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具有端子的电线包括:
电线(10);和
附接到该电线(10)的上述端子(20),
电线的导体芯线(11)和端子(20)彼此结合以形成结合部分,以及
该结合部分具有通过超声结合处理形成的结合标记。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带有端子的电线,当电线的导体芯线和端子通过超声结合处理被结合时,即使诸如振动的外力施加到端子,弹簧部分的振动也通过按压件减小。因此,可以减少端子(特别是弹簧部分)的劣化等。因此,带有具有本构造的端子的电线可以提高附接到电线的端子和配合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结合标记”通常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在超声结合处理中使用的结合压头(所谓的焊头、砧座等)的表面不平坦被转移。因此,通常,可以通过观察结合部分的外表面来识别结合标记的存在或不存。未出现在结合部分的外表面上的内部结构,例如导体芯线之间的界面处的结合状态,也可以是“结合标记”。
如上所示,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端子,该端子对于从外部施加的振动等具有优异的耐久性;一种线束,其使用附接有这种端子的电线;以及一种带有端子的电线,这种端子附接到该电线。

Claims (4)

1.一种待附接到电线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
管状的盒部分,其用于接收配合端子;
弹簧部分,其从所述盒部分的前端部分以梁的形状延伸,所述弹簧部分的自由端相对于所述盒部分的后端部分在所述盒部分的内部,并且所述弹簧部分具有与所述配合端子的接触点;和
按压件,其被构造为限制所述弹簧部分的自由端的弯曲范围,
所述弹簧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配合端子与所述接触点接触时在远离所述配合端子的弯曲方向上弹性变形,
所述按压件被放置在位于所述盒部分内部并且在所述弯曲方向上远离所述接触点的按压位置,所述按压件被构造成在弯曲方向上仅部分地限制所述弹簧部分的自由端的所述弯曲范围,以实现所述弹簧部分的比所述接触点更靠近所述自由端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按压位置位于弯曲方向侧,
所述端子还包括突出部分,其从所述盒部分的侧壁朝向所述盒部分的外侧延伸并且其延伸端被朝向所述盒部分的内侧折回,所述按压件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的所述延伸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按压件被构造成限制所述弹簧部分的弯曲范围,以实现所述弹簧部分的所述自由端相对于所述按压位置位于所述弯曲方向侧。
3.一种线束,包括:
多根电线;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所述端子附接到所述多根电线中的至少一根,
所述线束具有结合部分,所述多根电线的导体芯线彼此结合以形成所述结合部分,
所述结合部分具有通过超声结合处理形成的结合标记。
4.一种带有端子的电线,包括:
电线;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所述端子附接到所述电线,
所述电线的导体芯线和所述端子彼此结合以形成结合部分,以及
所述结合部分具有通过超声结合处理形成的结合标记。
CN202111140986.9A 2020-09-28 2021-09-28 端子、线束和带端子的电线 Active CN1142847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2254 2020-09-28
JP2020-162254 2020-09-28
JP2021-118779 2021-07-19
JP2021118779A JP7389086B2 (ja) 2020-09-28 2021-07-19 端子、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4763A CN114284763A (zh) 2022-04-05
CN114284763B true CN114284763B (zh) 2024-02-02

Family

ID=80624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0986.9A Active CN114284763B (zh) 2020-09-28 2021-09-28 端子、线束和带端子的电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1501B2 (zh)
CN (1) CN114284763B (zh)
DE (1) DE102021210822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66594A (ja) * 2003-12-05 2005-06-23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雌端子の構造
CN101552422A (zh) * 2008-04-03 2009-10-07 李尔公司 母端子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062230A (ja) * 2011-08-24 2013-04-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JP2014232662A (ja) * 2013-05-29 2014-12-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端子接合構造及び端子接合方法
EP2852004A1 (en) * 2013-09-20 2015-03-2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erminal fit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6255Y2 (ja) * 1992-07-08 1997-08-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雌型端子金具
JP3285101B2 (ja) * 1993-01-21 2002-05-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雌型端子
JP2584507Y2 (ja) * 1993-05-24 1998-11-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の防水構造
EP0673082B1 (en) * 1993-10-01 2000-05-17 Ryosei Electro-Circuit Systems, Ltd.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US5593328A (en) * 1993-11-04 1997-01-1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emale terminal fitting for connector
JP3473899B2 (ja) * 1999-05-11 2003-12-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雌端子
WO2004114468A1 (ja) 2003-06-18 2004-12-29 Ryosei Electro-Circuit Systems, Ltd. 接続端子
EP1635425B1 (en) * 2003-06-18 2014-11-2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Connection terminal
JP5235369B2 (ja) * 2007-09-18 2013-07-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絶縁電線の接続方法
JP5572350B2 (ja) * 2009-09-14 2014-08-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超音波接合方法
JP5400676B2 (ja) * 2010-03-17 2014-01-2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超音波溶接方法
JP2013229222A (ja) * 2012-04-26 2013-11-0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US8974256B2 (en) * 2012-04-26 2015-03-1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erminal fitt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JP5962994B2 (ja) * 2012-12-13 2016-08-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および端子金具の製造方法
JP6229742B2 (ja) * 2016-02-16 2017-11-1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雌端子及び雌端子の製造方法
JP6784650B2 (ja) * 2017-07-24 2020-11-1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接触片を有する端子、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JP2019083155A (ja) * 2017-10-31 2019-05-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システム
JP6674433B2 (ja) * 2017-11-28 2020-04-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6670282B2 (ja) * 2017-11-28 2020-03-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6845188B2 (ja) * 2018-07-13 2021-03-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39688B2 (ja) * 2018-09-18 2021-03-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接合電線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66594A (ja) * 2003-12-05 2005-06-23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雌端子の構造
CN101552422A (zh) * 2008-04-03 2009-10-07 李尔公司 母端子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062230A (ja) * 2011-08-24 2013-04-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JP2014232662A (ja) * 2013-05-29 2014-12-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端子接合構造及び端子接合方法
EP2852004A1 (en) * 2013-09-20 2015-03-2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erminal fit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02875A1 (en) 2022-03-31
CN114284763A (zh) 2022-04-05
DE102021210822A1 (de) 2022-03-31
US11621501B2 (en)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3182B (zh) 具有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US7581979B2 (en) Flat circuit device
US20070243772A1 (en) Exposed-spring female terminal
JP2011222311A (ja) 電線接続方法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9861010A (zh) 端子连接方法和端子
CN115315862A (zh) 屏蔽端子以及屏蔽连接器
CN111628326B (zh) 屏蔽端子
CN114284763B (zh) 端子、线束和带端子的电线
CN109755825B (zh) 汇流条模块及汇流条
JP7389086B2 (ja) 端子、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JP6376050B2 (ja) コネクタ
CN112018543B (zh) 带端子的电线及线束
JP2022054955A (ja) 端子、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JP2022164481A (ja) 端子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CN113437607B (zh) 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以及带端子的电线
EP3863120B1 (en) Electric wir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onnection method
WO2024062864A1 (ja) 端子および端子とバスバーとの接続構造
WO2023210747A1 (ja) 電気コネクタ、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ケーブルハーネスの組み立て方法
CN114520420B (zh) 具有端子的电线和端子压接装置
JP7495319B2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電線、コネクタユニット、並びにコネクタ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WO2023140028A1 (ja) 接続端子
EP4379968A1 (en) Female terminal, connector, terminal-attached electrical wire, connector-attached electrical wire, and wire harness
CN115458981A (zh)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JP2021057346A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電線、コネクタユニット、並びにコネクタ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CN117317755A (zh) 配备有端子的电线的接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