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1792A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1792A
CN114251792A CN202011016534.5A CN202011016534A CN114251792A CN 114251792 A CN114251792 A CN 114251792A CN 202011016534 A CN202011016534 A CN 202011016534A CN 114251792 A CN114251792 A CN 114251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air
exercise intensity
prese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65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1792B (zh
Inventor
王军
张旭
陈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65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17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1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1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1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1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30Veloc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该方法包括: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根据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确定对应于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获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风速;根据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风速、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确定空调器当前输出的有效温度;根据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准确确定空调器当前的有效温度,利于根据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能够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并提高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调器在工作时,一般都是根据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来运行,即维持室内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然而,用户在居家时,大多数为居家休闲状态,根据GB/T 33658-2017《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要求与评价方法》标准,此时对应的人体代谢率较低,具体为1.2。而实际上,用户居家时可能会有持续较长的家务劳动,也可能居家做健身运动,如在跑步机上跑步、练瑜伽等,此时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要明显高于1.2,表现为用户发热、出汗等。此时若空调还按原先的设定的目标温度运行,则会导致制冷时用户感觉偏热,制热时也感觉偏热的情况,即无法满足用户的舒适性要求,导致空调器不够智能化,降低用户的人性化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确定空调器当前的有效温度,利于根据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能够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并提高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为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为此,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为此,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确定对应于所述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获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风速;根据所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风速、所述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确定所述空调器当前输出的有效温度;根据所述有效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结合用户当前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准确确定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从而准确得到当前的有效温度,进而利于根据当前的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风速,包括:通过智能传感器检测用户的位置信息及空调器运行参数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空调器运行参数信息得到所述空气温度和空气风速;确定所述相对湿度为预设相对湿度。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空调器运行参数信息得到所述空气温度和空气风速,包括:通过式(1)计算得到所述空气风速:
Va=-Va0/ρmax*ρ+Va0,(0≤ρ≤ρmax) (1)
式(1)中,Va为所述空气风速,Va0为空调器的出风口风速,ρ为空调器的送风距离,ρmax为空调器的最远送风距离;
通过式(2)计算得到所述空气温度:
Ta=(Tin-Ta0)/ρmax*ρ+Ta0,(0≤ρ≤ρmax) (2)
式(2)中,Ta为所述空气温度,Tin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ρ为空调器的送风距离,ρmax为空调器的最远送风距离,Ta0为空调器的出风口温度。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有效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包括:若所述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将所述空调器的风扇电机的转速提高第一预设转速,将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第一预设频率;若所述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将所述风扇电机的转速提高第二预设转速,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第二预设频率,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转速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所述第一预设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若所述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保持所述风扇电机的转速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变;若所述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则将所述空调器的风扇电机的转速降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将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若所述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则将所述空调器的风扇电机的转速降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将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
在一些示例中,在根据所述有效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使所述空调器的输出气流吹向所述用户。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包括:获取所述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根据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其中,所述运动强度等级至少包括第一至第三运动强度等级。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包括:若所述人体生理参数满足第一预设生理参数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一运动强度等级;若所述人体生理参数满足第二预设生理参数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二运动强度等级;若所述人体生理参数满足第三预设生理参数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三运动强度等级。
在一些示例中,其中,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所述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其中,所述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第一人体代谢率;所述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第二人体代谢率;所述第三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第三人体代谢率。
在一些示例中,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确定对应于所述用户的服装热阻,包括:查询预设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得到所述用户的服装热阻,其中,所述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包括多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和服装热阻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示例中,在根据所述有效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以第二预设时间为周期,确定所述空调器输出的新的有效温度值;根据所述新的有效温度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确定对应于所述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风速;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风速、所述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确定所述空调器当前输出的有效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可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结合用户当前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准确确定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从而准确得到当前的有效温度,进而利于根据当前的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或者处理器、存储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可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结合用户当前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准确确定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从而准确得到当前的有效温度,进而利于根据当前的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结合用户当前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准确确定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从而准确得到当前的有效温度,进而利于根据当前的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气风速拟合函数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温度拟合函数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控制过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至步骤S5。
步骤S1: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居家时会有多种不同的活动状态,如日常休闲、健身、家务劳动等,根据不同的活动状态,不同活动状态对应不同的运动强度等级。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的过程,包括:获取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根据人体生理参数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其中,运动强度等级至少包括第一至第三运动强度等级。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室内机一般具有带操作系统的操控面板,同时其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具有很强的计算能力。另外,空调器还搭载了智能传感器,如雷达、红外传感器等,可精确检测用户三维坐标参数,如用户距离、用户角度以及用户与室内机外壳的水平距离,其中,用户角度指用户与空调的连线与空调中心对称线的相对夹角。另外,智能传感器也可采集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如用户数量、用户的心率、呼吸率、出汗量、动作幅度、频次等参数,进而可以根据这些人体生理参数确定用户的人体运动幅度或用户的形态,即确定用户当前是处于日常休闲、健身还是家务劳动状态,从而根据不同的状态确定对应的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
在具体实施例中,运动强度等级例如至少包括第一至第三运动强度等级。其中,第一运动强度等级较低,如对应于日常休闲状态;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处于适中,如对应于家务劳动状态;第三运动强度等级较高,如对应于健身运动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即通过智能传感器检测用户的心率、呼吸率及动作幅度、频次等人体生理参数,据此输出用户处于日常休闲(对应第一运动强度等级)、中低强度运动(如瑜伽、家务劳动等,对应第二运动强度等级)、中等强度运动(如在跑步机上跑步、做哑铃操等,对应第三运动强度等级)等状态,此时,不同状态对应估算的人体代谢率M分别为1.2、1.8、2.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人体生理参数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包括:
若人体生理参数满足第一预设生理参数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一运动强度等级;若人体生理参数满足第二预设生理参数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二运动强度等级;若人体生理参数满足第三预设生理参数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三运动强度等级。
如前所述,第三运动强度等级高于第二运动强度等级,第二运动强度等级高于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即第三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的运动强度高于第二运动强度等级,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的运动强度高于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则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运动强度等级、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和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分别对应的人体生理参数的值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如健身或跑步(对应于第三运动强度等级)时的心率、呼吸率等要高于家务劳动(对应于第二运动强度等级)时的心跳、呼吸率等,而家务劳动时的心率、呼吸率等要高于日常休闲(如静卧、静坐等,对应于第一运动强度等级)时的心跳、呼吸率等;因此设定每个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的人体生理参数的合理参数范围,通过设置的参数范围即可准确确定相应的运动强度等级。如,人体生理参数(如心跳、呼吸率等)满足第一预设生理参数范围(如心跳、呼吸率等对应的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如2分钟,从而可避免误检测或误识别,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则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一运动强度等级;若人体生理参数(如心跳、呼吸率等)满足第二预设生理参数范围(如心跳、呼吸率等对应的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二运动强度等级;若人体生理参数(如心跳、呼吸率等)满足第三预设生理参数范围(如心跳、呼吸率等对应的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三运动强度等级。
步骤S2:根据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确定对应于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
其中,根据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其中,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第一人体代谢率;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第二人体代谢率;第三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第三人体代谢率。其中,第一人体代谢率例如为1.2,第二人体代谢率例如为1.8,第三人体代谢率例如为2.4。
也即是说,不同的运动强度等级对应不同的人体代谢率。如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的人体代谢率为第一人体代谢率,即1.2,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的人体代谢率为第二人体代谢率,即1.8,第三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的人体代谢率为第三人体代谢率,即2.4。
由于不同的季节对应的环境参数不同,因此,不同季节也对应不同的服装热阻。如,夏季对应的服装热阻clo为0.5,冬季对应的服装热阻clo为1.0,其它季节(即春季和秋季)对应的服装热阻clo为0.7。因此,需要确定当前所处的季节,根据当前所处的季节确定对应的服装热阻。
在具体实施例中,确定当前所处季节的过程,包括:根据当前的环境参数,如室内温度、湿度、室外温度等确定当前所处季节;和/或根据智能终端,如手机、个人电脑等显示的季节信息同步确定当前所处季节。换言之,即根据当前的环境参数估算当前所处的季节;和/或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的相关APP上推送显示的季节信息(如春季、夏季、秋季或冬季)来确定当前所处季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确定对应于用户的服装热阻,包括:查询预设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得到用户的服装热阻,其中,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包括多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和服装热阻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即是说,当确定了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之后,即刻根据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对照查询该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得到对应的服装热阻。
在具体实施例中,表1为预设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的示例。
运动强度等级 夏季 冬季 其它季节
居家休闲 M=1.2/clo=0.5 M=1.2/clo=1.0 M=1.2/clo=0.7
中低强度运动 M=1.8/clo=0.3 M=1.8/clo=0.7 M=1.8/clo=0.5
中等强度运动 M=2.4/clo=0.3 M=2.4/clo=0.5 M=2.4/clo=0.3
表1
如表1所示,当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如居家休闲时,若此时为夏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1.2,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5;若此时为冬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1.2,对应的服装热阻clo=1.0;若此时为其它季节,如春季或秋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1.2,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7。
当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如进行中低强度运动(瑜伽、家务劳动)时,若此时为夏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1.8,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3;若此时为冬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1.8,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7;若此时为其它季节,如春季或秋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1.8,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5
当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三运动强度等级,如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健身、跑步等)时,若此时为夏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2.4,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3;若此时为冬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2.4,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5;若此时为其它季节,如春季或秋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2.4,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3。
可以理解的是,人体在运动时,人体代谢率会升高,人体散热加快,因此对应的服装热阻也会相应调整,例如,夏季时,用户居家休闲时的着装为长裤、短袖衬衣,服装热阻clo为0.5,运动时穿着短裤、背心等,此时服装热阻clo为0.3。冬季时居家,服装热阻为1.0,但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体的代谢率随之增加,用户会减少或更换衣物,服装热阻会调整为0.7、0.5等。具体的,可通过如上表1所示的预设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来查询不同运动强度等级和季节所对应的服装热阻和人体代谢率。
步骤S3:获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风速。
步骤S4:根据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风速、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确定空调器当前输出的有效温度。
具体的,ET*(New Effective Temperature,有效温度)定义为:在一个假想的环境中,相对湿度为50%Rh,人体代谢率、风速、服装热阻与实际环境参数相同,若其与实际环境对人体产生相同的热感觉,则假想环境的干球温度为ET*。它将温度、湿度的作用合并为一个参数,并把皮肤湿润度的概念引入到ET*中。因而,通过有效温度ET*,比单一的温、湿度更能动态反映人体真实的舒适性,利于提升对空调器控制的精确性。
有效温度ET*可由3个环境因子,即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默认为50%)和空气风速Va,以及2个人体因子,即人体代谢率M、服装热阻clo共同参与计算得到,即关于ET*=f(Ta,Rh,Va,M,clo)的函数。其中,空气温度Ta、空气风速Va可根据智能传感器检测人体的位置信息,如人体离空调室内机外壳中心的表面距离和角度,通过经验公式计算获得;服装热阻clo和人体代谢率M可通过步骤S2得到,即由智能传感器检测人体的运动状态,进而查询预设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表1)获取。从而,根据确定的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空气风速Va、人体代谢率M和服装热阻clo,通过常规的ET*值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得到当前的ET*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风速的过程,包括:通过智能传感器检测用户的位置信息及空调器运行参数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及空调器运行参数信息得到空气温度和空气风速;确定相对湿度为预设相对湿度。其中,预设相对湿度例如为50%。
其中,根据位置信息及空调器运行参数信息得到空气温度和空气风速的过程,包括:
通过式(1)计算得到空气风速:
Va=-Va0/ρmax*ρ+Va0,(0≤ρ≤ρmax) (1)
式(1)中,Va为空气风速,Va0为空调器的出风口风速,ρ为空调器的送风距离,ρmax为空调器的最远送风距离。
通过式(2)计算得到空气温度:
Ta=(Tin-Ta0)/ρmax*ρ+Ta0,(0≤ρ≤ρmax) (2)
式(2)中,Ta为空气温度,Tin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ρ为空调器的送风距离,ρmax为空调器的最远送风距离,Ta0为空调器的出风口温度。
具体的说,风扇电机在某个转速R与对应的最远送风距离ρmax的拟合公式为:ρmax=f1(R),在最远送风距离ρmax处,风速为0.2~0.3m/s,接近于0,在具体示例中,可根据实测值间接获取。
风扇电机在某个转速R与对应的出风口风速的拟合公式为:Va0=f2(R),在具体示例中,可由风速传感器直接测量或根据实测值间接获取。
风扇电机在某个转速R与对应的出风口温度,可以为出风口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出风温度或者通过检测的蒸发温度,由经验公式Ta0=k*Te间接获取,其中Te为盘管传感器检测的蒸发温度,k为常数。
则在该转速R时,吹到用户身体裸露部分风速Va(即空气风速)的拟合一次函数为:当ρ=0,Va=Va0;当ρ=ρmax,Va=0;可以根据距离计算出用户身体裸露部分的风速Va=-Va0/ρmax*ρ+Va0,(0≤ρ≤ρmax),例如图2所示。
在该转速R时,吹到用户身体裸露部分风温Ta(即空气温度)的拟合一次函数为:当ρ=0,Ta=Ta0;当ρ=ρmax,Ta=Tin;可以根据距离计算出用户身体裸露部分的风温Ta=(Tin-Ta0)/ρmax*ρ+Ta0,(0≤ρ≤ρmax),例如图3所示。
步骤S5:根据有效温度ET*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有效温度ET*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的过程,包括:
若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将空调器的风扇电机的转速提高第一预设转速,将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第一预设频率;
若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将风扇电机的转速提高第二预设转速,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第二预设频率,其中,第一预设转速大于第二预设转速,第一预设频率大于第二预设频率;
若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则保持风扇电机的转速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变;
若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则将空调器的风扇电机的转速降低第二预设转速,将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第二预设频率;
若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度,则将空调器的风扇电机的转速降低第一预设转速,将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第一预设频率。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转速例如为第二预设转速的2倍,第一预设频率例如为第二预设频率的2倍。设:预设温度阈值为ET*_s,则当前的有效温度ET*与预设温度阈值为ET*_s的差值为ET*-ET*_s,设:第一预设转速为2*△R,第二预设转速为△R,第一预设频率为2*△F,第二预设频率为△F,设:第一预设温度为1.5℃,第二预设温度为0.5℃,第三预设温度为-0.5℃,第四预设温度为-1.5℃,则:
当ET*-ET*_s>1.5℃,风扇电机的转速R(n+1)=R(n)+2*△R,压缩机运行频率F(n+1)=F(n)+2*△F;
当1.5≥ET*-ET*_s>0.5℃,风扇电机的转速R(n+1)=R(n)+△R,压缩机运行频率F(n+1)=F(n)+△F;
当-0.5℃≤ET*-ET*_s≤0.5℃,风扇电机的转速R(n+1)=R(n),压缩机运行频率F(n+1)=F(n);
当-1.5≤ET*-ET*_s<-0.5℃,风扇电机的转速R(n+1)=R(n)-△R,压缩机运行频率F(n+1)=F(n)-△F;
当ET*-ET*_s<-1.5℃,风扇电机的转速R(n+1)=R(n)-2*△R,压缩机运行频率F(n+1)=F(n)-2*△F。
其中,风扇电机的转速R的最大值为空调器的最高档位对应的转速,最小值为空调器的最低档位对应的转速,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的最大值为空调器的最高允许频率,最小值为空调器的最低允许频率。△R为每个周期调整的转速,即第二预设转速,△F为每个周期调整的频率,即第二预设频率。
从而,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能够准确确定空调器当前的有效温度,利于根据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能够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并提高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即步骤S5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使空调器的输出气流吹向用户。
具体的说,即在控制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根据检测到的人体的位置,控制横向导风板和纵向导风板,始终引导气流吹向用户。
在具体示例中,如图4所示,控制横向导风板时,横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例如图4右侧部分所示,即控制横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范围为60度。
控制纵向导风板时,通过控制左、右气流,实现气流吹向用户。具体的,如图4左侧部分所示,纵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范围为120度,智能传感器可将房间划分为5个扇形区域,分别为区域1-区域5,每个扇形区域对应的气流方向例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699263740000111
表2
其中,■表示有人,×表示无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即步骤S5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以第二预设时间为周期,确定空调器输出的新的有效温度值;根据该新的有效温度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间例如为5分钟。即以5分钟为周期,重新确定新的空气温度Ta、新的相对湿度Rh、新的空气风速Va、新的人体代谢率M和新的服装热阻clo,通过常规的ET*值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得到新的ET*值,根据新的ET*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如此迭代循环,动态计算新的ET*值,据此控制空调器,使得室内始终处于最佳舒适度,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即,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确定用户的活动状态,输出用户处于日常休闲、健身还是家务劳动等状态,匹配相应的人体代谢率,结合当前所处季节,确定对应的服装热阻,将人体代谢率和服装热阻带入ET*值计算公式,得到ET*值,并根据ET*值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如控制空调器风扇电机的转速和/或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从而实现个性化人体的A级舒适;从而,将原来默认放松休闲时的人体代谢率改为根据用户的活动状态,动态调整新的人体代谢率和服装热阻,进一步计算出新的ET*值,根据新的ET*值控制空调器运行,从而使室内舒适度始终保持在最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结合用户当前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准确确定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从而准确得到当前的有效温度,进而利于根据当前的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10、第二确定模块120、获取模块130、计算模块140和控制模块150。
具体的,第一确定模块110用于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居家时会有多种不同的活动状态,如日常休闲、健身、家务劳动等,根据不同的活动状态,不同活动状态对应不同的运动强度等级。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110用于:获取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根据人体生理参数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其中,运动强度等级至少包括第一至第三运动强度等级。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室内机一般具有带操作系统的操控面板,同时其CPU具有很强的计算能力。另外,空调器还搭载了智能传感器,如雷达、红外传感器等,可精确检测用户三维坐标参数,如用户距离、用户角度以及用户与室内机外壳的水平距离,其中,用户角度指用户与空调的连线与空调中心对称线的相对夹角。另外,智能传感器也可采集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如用户数量、用户的心率、呼吸率、出汗量、动作幅度、频次等参数,进而可以根据这些人体生理参数确定用户的人体运动幅度或用户的形态,即确定用户当前是处于日常休闲、健身还是家务劳动状态,从而根据不同的状态确定对应的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
在具体实施例中,运动强度等级例如至少包括第一至第三运动强度等级。其中,第一运动强度等级较低,如对应于日常休闲状态;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处于适中,如对应于家务劳动状态;第三运动强度等级较高,如对应于健身运动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即通过智能传感器检测用户的心率、呼吸率及动作幅度、频次等人体生理参数,据此输出用户处于日常休闲(对应第一运动强度等级)、中低强度运动(如瑜伽、家务劳动等,对应第二运动强度等级)、中等强度运动(如在跑步机上跑步、做哑铃操等,对应第三运动强度等级)等状态,此时,不同状态对应估算的人体代谢率M分别为1.2、1.8、2.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110,用于:当人体生理参数满足第一预设生理参数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当人体生理参数满足第二预设生理参数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当人体生理参数满足第三预设生理参数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三运动强度等级。
如前所述,第三运动强度等级高于第二运动强度等级,第二运动强度等级高于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即第三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的运动强度高于第二运动强度等级,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的运动强度高于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则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运动强度等级、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和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分别对应的人体生理参数的值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如健身或跑步(对应于第三运动强度等级)时的心率、呼吸率等要高于家务劳动(对应于第二运动强度等级)时的心跳、呼吸率等,而家务劳动时的心率、呼吸率等要高于日常休闲(如静卧、静坐等,对应于第一运动强度等级)时的心跳、呼吸率等;因此设定每个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的人体生理参数的合理参数范围,通过设置的参数范围即可准确确定相应的运动强度等级。如,人体生理参数(如心跳、呼吸率等)满足第一预设生理参数范围(如心跳、呼吸率等对应的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如2分钟,从而可避免误检测或误识别,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则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一运动强度等级;若人体生理参数(如心跳、呼吸率等)满足第二预设生理参数范围(如心跳、呼吸率等对应的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二运动强度等级;若人体生理参数(如心跳、呼吸率等)满足第三预设生理参数范围(如心跳、呼吸率等对应的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三运动强度等级。
第二确定模块120用于根据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确定对应于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
具体的,第二确定模块120用于根据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其中,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第一人体代谢率;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第二人体代谢率;第三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第三人体代谢率。其中,第一人体代谢率例如为1.2,第二人体代谢率例如为1.8,第三人体代谢率例如为2.4。
也即是说,不同的运动强度等级对应不同的人体代谢率。如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的人体代谢率为第一人体代谢率,即1.2,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的人体代谢率为第二人体代谢率,即1.8,第三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的人体代谢率为第三人体代谢率,即2.4。
由于不同的季节对应的环境参数不同,因此,不同季节也对应不同的服装热阻。如,夏季对应的服装热阻clo为0.5,冬季对应的服装热阻clo为1.0,其它季节(即春季和秋季)对应的服装热阻clo为0.7。因此,需要确定当前所处的季节,根据当前所处的季节确定对应的服装热阻。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110确定当前所处季节的过程,包括:根据当前的环境参数,如室内温度、湿度、室外温度等确定当前所处季节;和/或根据智能终端,如手机、个人电脑等显示的季节信息同步确定当前所处季节。换言之,即根据当前的环境参数估算当前所处的季节;和/或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的相关APP上推送显示的季节信息(如春季、夏季、秋季或冬季)来确定当前所处季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120用于:查询预设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得到用户的服装热阻,其中,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包括多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和服装热阻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即是说,当确定了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之后,即刻根据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对照查询该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得到对应的服装热阻。
在具体实施例中,预设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的示例例如上表1所示。
如表1所示,当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如居家休闲时,若此时为夏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1.2,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5;若此时为冬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1.2,对应的服装热阻clo=1.0;若此时为其它季节,如春季或秋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1.2,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7。
当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如进行中低强度运动(瑜伽、家务劳动)时,若此时为夏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1.8,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3;若此时为冬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1.8,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7;若此时为其它季节,如春季或秋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1.8,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5
当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三运动强度等级,如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健身、跑步等)时,若此时为夏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2.4,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3;若此时为冬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2.4,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5;若此时为其它季节,如春季或秋季,则对应的人体代谢率M=2.4,对应的服装热阻clo=0.3。
可以理解的是,人体在运动时,人体代谢率会升高,人体散热加快,因此对应的服装热阻也会相应调整,例如,夏季时,用户居家休闲时的着装为长裤、短袖衬衣,服装热阻clo为0.5,运动时穿着短裤、背心等,此时服装热阻clo为0.3。冬季时居家,服装热阻为1.0,但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体的代谢率随之增加,用户会减少或更换衣物,服装热阻会调整为0.7、0.5等。具体的,可通过如上表1所示的预设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来查询不同运动强度等级和季节所对应的服装热阻和人体代谢率。
获取模块130,用于获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风速。
计算模块140,用于根据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风速、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确定空调器当前输出的有效温度。
具体的,ET*(New Effective Temperature,有效温度)定义为:在一个假想的环境中,相对湿度为50%Rh,人体代谢率、风速、服装热阻与实际环境参数相同,若其与实际环境对人体产生相同的热感觉,则假想环境的干球温度为ET*。它将温度、湿度的作用合并为一个参数,并把皮肤湿润度的概念引入到ET*中。因而,通过有效温度ET*,比单一的温、湿度更能动态反映人体真实的舒适性,利于提升对空调器控制的精确性。
有效温度ET*可由3个环境因子,即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默认为50%)和空气风速Va,以及2个人体因子,即人体代谢率M、服装热阻clo共同参与计算得到,即关于ET*=f(Ta,Rh,Va,M,clo)的函数。其中,空气温度Ta、空气风速Va可根据智能传感器检测人体的位置信息,如人体离空调室内机外壳中心的表面距离和角度,通过经验公式计算获得;服装热阻clo和人体代谢率M可通过步骤S2得到,即由智能传感器检测人体的运动状态,进而查询预设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表1)获取。从而,根据确定的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空气风速Va、人体代谢率M和服装热阻clo,通过常规的ET*值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得到当前的ET*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30获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风速的过程,包括:通过智能传感器检测用户的位置信息及空调器运行参数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及空调器运行参数信息得到空气温度和空气风速;确定相对湿度为预设相对湿度。其中,预设相对湿度例如为50%。
其中,根据位置信息及空调器运行参数信息得到空气温度和空气风速的过程,包括:
通过式(1)计算得到空气风速:
Va=-Va0/ρmax*ρ+Va0,(0≤ρ≤ρmax) (1)
式(1)中,Va为空气风速,Va0为空调器的出风口风速,ρ为空调器的送风距离,ρmax为空调器的最远送风距离。
通过式(2)计算得到空气温度:
Ta=(Tin-Ta0)/ρmax*ρ+Ta0,(0≤ρ≤ρmax) (2)
式(2)中,Ta为空气温度,Tin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ρ为空调器的送风距离,ρmax为空调器的最远送风距离,Ta0为空调器的出风口温度。
具体的说,风扇电机在某个转速R与对应的最远送风距离ρmax的拟合公式为:ρmax=f1(R),在最远送风距离ρmax处,风速为0.2~0.3m/s,接近于0,在具体示例中,可根据实测值间接获取。
风扇电机在某个转速R与对应的出风口风速的拟合公式为:Va0=f2(R),在具体示例中,可由风速传感器直接测量或根据实测值间接获取。
风扇电机在某个转速R与对应的出风口温度,可以为出风口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出风温度或者通过检测的蒸发温度,由经验公式Ta0=k*Te间接获取,其中Te为盘管传感器检测的蒸发温度,k为常数。
则在该转速R时,吹到用户身体裸露部分风速Va(即空气风速)的拟合一次函数为:当ρ=0,Va=Va0;当ρ=ρmax,Va=0;可以根据距离计算出用户身体裸露部分的风速Va=-Va0/ρmax*ρ+Va0,(0≤ρ≤ρmax),例如图2所示。
在该转速R时,吹到用户身体裸露部分风温Ta(即空气温度)的拟合一次函数为:当ρ=0,Ta=Ta0;当ρ=ρmax,Ta=Tin;可以根据距离计算出用户身体裸露部分的风温Ta=(Tin-Ta0)/ρmax*ρ+Ta0,(0≤ρ≤ρmax),例如图3所示。
控制模块150,用于根据有效温度ET*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50根据有效温度ET*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的过程,包括:
当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将空调器的风扇电机的转速提高第一预设转速,将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第一预设频率;
当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将风扇电机的转速提高第二预设转速,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第二预设频率,其中,第一预设转速大于第二预设转速,第一预设频率大于第二预设频率;
当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保持风扇电机的转速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变;
当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将空调器的风扇电机的转速降低第二预设转速,将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第二预设频率;
当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将空调器的风扇电机的转速降低第一预设转速,将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第一预设频率。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转速例如为第二预设转速的2倍,第一预设频率例如为第二预设频率的2倍。设:预设温度阈值为ET*_s,则当前的有效温度ET*与预设温度阈值为ET*_s的差值为ET*-ET*_s,设:第一预设转速为2*△R,第二预设转速为△R,第一预设频率为2*△F,第二预设频率为△F,设:第一预设温度为1.5℃,第二预设温度为0.5℃,第三预设温度为-0.5℃,第四预设温度为-1.5℃,则:
当ET*-ET*_s>1.5℃,风扇电机的转速R(n+1)=R(n)+2*△R,压缩机运行频率F(n+1)=F(n)+2*△F;
当1.5≥ET*-ET*_s>0.5℃,风扇电机的转速R(n+1)=R(n)+△R,压缩机运行频率F(n+1)=F(n)+△F;
当-0.5℃≤ET*-ET*_s≤0.5℃,风扇电机的转速R(n+1)=R(n),压缩机运行频率F(n+1)=F(n);
当-1.5≤ET*-ET*_s<-0.5℃,风扇电机的转速R(n+1)=R(n)-△R,压缩机运行频率F(n+1)=F(n)-△F;
当ET*-ET*_s<-1.5℃,风扇电机的转速R(n+1)=R(n)-2*△R,压缩机运行频率F(n+1)=F(n)-2*△F。
其中,风扇电机的转速R的最大值为空调器的最高档位对应的转速,最小值为空调器的最低档位对应的转速,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的最大值为空调器的最高允许频率,最小值为空调器的最低允许频率。△R为每个周期调整的转速,即第二预设转速,△F为每个周期调整的频率,即第二预设频率。
从而,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能够准确确定空调器当前的有效温度,利于根据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能够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并提高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控制模块150,还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使空调器的输出气流吹向用户。
具体的说,即在控制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根据检测到的人体的位置,控制横向导风板和纵向导风板,始终引导气流吹向用户。
在具体示例中,如图4所示,控制横向导风板时,横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例如图4右侧部分所示,即控制横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范围为60度。
控制纵向导风板时,通过控制左、右气流,实现气流吹向用户。具体的,如图4左侧部分所示,纵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范围为120度,智能传感器可将房间划分为5个扇形区域,分别为区域1-区域5,每个扇形区域对应的气流方向例如上表2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模块150根据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计算模块140,还用于:以第二预设时间为周期,确定空调器输出的新的有效温度值;控制模块150,还用于:根据该新的有效温度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间例如为5分钟。即以5分钟为周期,重新确定新的空气温度Ta、新的相对湿度Rh、新的空气风速Va、新的人体代谢率M和新的服装热阻clo,通过常规的ET*值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得到新的ET*值,根据新的ET*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如此迭代循环,动态计算新的ET*值,据此控制空调器,使得室内始终处于最佳舒适度,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即,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确定用户的活动状态,输出用户处于日常休闲、健身还是家务劳动等状态,匹配相应的人体代谢率,结合当前所处季节,确定对应的服装热阻,将人体代谢率和服装热阻带入ET*值计算公式,得到ET*值,并根据ET*值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如控制空调器风扇电机的转速和/或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从而实现个性化人体的A级舒适;从而,将原来默认放松休闲时的人体代谢率改为根据用户的活动状态,动态调整新的人体代谢率和服装热阻,进一步计算出新的ET*值,根据新的ET*值控制空调器运行,从而使室内舒适度始终保持在最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该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类似,具体请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可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结合用户当前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准确确定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从而准确得到当前的有效温度,进而利于根据当前的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本发明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或者,该空调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从而,关于该空调器的具体实现方式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关于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或控制方法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可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结合用户当前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准确确定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从而准确得到当前的有效温度,进而利于根据当前的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的控制程序,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结合用户当前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准确确定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从而准确得到当前的有效温度,进而利于根据当前的有效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合理控制,使室内舒适度达到最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器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控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
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确定对应于所述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
获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风速;
根据所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风速、所述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确定所述空调器当前输出的有效温度;
根据所述有效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风速,包括:
通过智能传感器检测用户的位置信息及空调器运行参数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空调器运行参数信息得到所述空气温度和空气风速;
确定所述相对湿度为预设相对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空调器运行参数信息得到所述空气温度和空气风速,包括:
通过式(1)计算得到所述空气风速:
Va=-Va0/ρmax*ρ+Va0,(0≤ρ≤ρmax) (1)
式(1)中,Va为所述空气风速,Va0为空调器的出风口风速,ρ为空调器的送风距离,ρmax为空调器的最远送风距离;
通过式(2)计算得到所述空气温度:
Ta=(Tin-Ta0)/ρmax*ρ+Ta0,(0≤ρ≤ρmax) (2)
式(2)中,Ta为所述空气温度,Tin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ρ为空调器的送风距离,ρmax为空调器的最远送风距离,Ta0为空调器的出风口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效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包括:
若所述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将所述空调器的风扇电机的转速提高第一预设转速,将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第一预设频率;
若所述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将所述风扇电机的转速提高第二预设转速,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第二预设频率,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转速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所述第一预设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
若所述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保持所述风扇电机的转速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变;
若所述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则将所述空调器的风扇电机的转速降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将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
若所述有效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差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则将所述空调器的风扇电机的转速降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将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有效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
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使所述空调器的输出气流吹向所述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
根据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其中,所述运动强度等级至少包括第一至第三运动强度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包括:
若所述人体生理参数满足第一预设生理参数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一运动强度等级;
若所述人体生理参数满足第二预设生理参数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二运动强度等级;
若所述人体生理参数满足第三预设生理参数范围,且持续时间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为第三运动强度等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所述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其中,
所述第一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第一人体代谢率;
所述第二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第二人体代谢率;
所述第三运动强度等级对应确定第三人体代谢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确定对应于所述用户的服装热阻,包括:
查询预设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得到所述用户的服装热阻,其中,所述运动强度等级-季节-服装热阻对应关系映射表包括多组运动强度等级、季节和服装热阻之间的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有效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
以第二预设时间为周期,确定所述空调器输出的新的有效温度值;
根据所述新的有效温度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1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强度等级及当前所处季节确定对应于所述用户的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风速;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风速、所述人体代谢率及服装热阻确定所述空调器当前输出的有效温度;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或者
处理器、存储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2011016534.5A 2020-09-24 2020-09-24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114251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6534.5A CN114251792B (zh) 2020-09-24 2020-09-24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6534.5A CN114251792B (zh) 2020-09-24 2020-09-24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1792A true CN114251792A (zh) 2022-03-29
CN114251792B CN114251792B (zh) 2023-04-25

Family

ID=80790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6534.5A Active CN114251792B (zh) 2020-09-24 2020-09-24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179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1732A (zh) * 2022-04-29 2022-07-29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207524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241062A1 (zh) * 2022-06-14 2023-12-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内机的风速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0025A (ja) * 2007-01-09 2008-07-24 Toshiba Corp 空調制御装置
US20090242651A1 (en) * 2008-03-31 2009-10-01 Computime, Ltd. Local Comfort Zone Control
WO2011093143A1 (ja) * 2010-01-26 2011-08-0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JP2013007504A (ja) * 2011-06-23 2013-01-10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3134152A (zh) * 2011-11-28 2013-06-05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及控制空调的方法
US20130158722A1 (en) * 2011-12-14 2013-06-2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914612A (zh) * 2012-12-28 2014-07-09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以及装置
CN105003998A (zh) * 2014-04-17 2015-10-2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舒适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60116178A1 (en) * 2014-10-23 2016-04-28 Vivint, Inc. Real-time temperature management
CN108444080A (zh) * 2018-03-29 2018-08-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10425173A (zh) * 2019-06-26 2019-11-08 重庆大学 基于心率的睡眠状态下风扇的动态舒适风调控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0025A (ja) * 2007-01-09 2008-07-24 Toshiba Corp 空調制御装置
US20090242651A1 (en) * 2008-03-31 2009-10-01 Computime, Ltd. Local Comfort Zone Control
WO2011093143A1 (ja) * 2010-01-26 2011-08-0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JP2013007504A (ja) * 2011-06-23 2013-01-10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3134152A (zh) * 2011-11-28 2013-06-05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及控制空调的方法
US20130158722A1 (en) * 2011-12-14 2013-06-2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914612A (zh) * 2012-12-28 2014-07-09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以及装置
CN105003998A (zh) * 2014-04-17 2015-10-2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舒适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60116178A1 (en) * 2014-10-23 2016-04-28 Vivint, Inc. Real-time temperature management
CN108444080A (zh) * 2018-03-29 2018-08-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10425173A (zh) * 2019-06-26 2019-11-08 重庆大学 基于心率的睡眠状态下风扇的动态舒适风调控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1732A (zh) * 2022-04-29 2022-07-29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811732B (zh) * 2022-04-29 2023-08-29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207524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241062A1 (zh) * 2022-06-14 2023-12-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内机的风速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1792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5179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247375B (zh) 空调控制装置
CN107166637B (zh) 空调的温度补偿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979596B (zh) 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空调器
CN104896663B (zh) 空调器送风方式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及空调器
CN105020836B (zh) 空调器的舒适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25161B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25179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6679122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940522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5222264A (zh) 空调器的舒适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254287B (zh) 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
CN108286781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34125A1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9668267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914071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79237B (zh)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空调
JP2022022563A (ja) 空気調和機の気流を制御する気流制御方法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210292207U (zh) 空调的温度补偿系统及空调
CN11425180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44671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0274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CN11425179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9405215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66510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100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