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2685B - 循环上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循环上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2685B
CN114192685B CN202111639557.6A CN202111639557A CN114192685B CN 114192685 B CN114192685 B CN 114192685B CN 202111639557 A CN202111639557 A CN 202111639557A CN 114192685 B CN114192685 B CN 1141926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onveyor belt
supporting plate
plate
guid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95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2685A (zh
Inventor
常利芳
郜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angfeng Laser Knife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angfeng Laser Knife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angfeng Laser Knife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angfeng Laser Knife Moul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92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2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2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2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 B21D43/04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 B21D43/1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by chains or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02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循环上料设备,涉及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用于向模具送料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两条并排穿设于模具两侧的传送带以及与传送带带传动连接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正反转电机。该申请具有提高生产上料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循环上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一般利用冲压模具来实现压型。
相关技术见申请公开号为CN107377773A的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底座、固定机构、冲压模头和冲孔件;所述冲压模头设置在冲压底座的上方,多根冲孔件可拆卸固定在冲压模头的下表面,冲下底座上设置有与冲孔件相配合的冲孔槽,冲压底座的内部部分中空形成空腔,空腔中设有收集抽屉,冲孔槽与收集抽屉相连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操作人员再利用该冲压模具进行作业时,需要进行放料-压型-取料-再次放料等循环工序,下一次放料必须等上一个料板取下后进行,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冲压成型时人工单次上料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循环上料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循环上料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上料设备,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用于向模具送料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两条并排穿设于模具两侧的传送带以及与传送带带传动连接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正反转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正转时,模具一侧的传送带向模具移动,模具另一侧的传送带远离模具移动。此时从模具的一端传送带上放置料板,传送带带动料板向模具移动并进行冲压作业。模具在进行冲压作业时,向模具另一端的传送带上放置料板,电机反转工作,新放置的料板在传送带的作用下输送到模具处进行冲压作业,已经冲压成型后的料板反向移动到最初上料位置,便于操作人员取下并放置新的料板。重复以上过程,能够交替向模具中放置料板进行冲压,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水平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轴和从动轴转动支撑于机架,主动带轮同轴固定于主动轴的两端,从动带轮同轴固定于从动轴的两端,主动轴与正反转电机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工作能够同时为两侧的传送带提供动力源,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电机正转时一端的物料向模具进行输送,然后进行冲压;当电机反转时,冲压后的料板反向被运输到上料位置用于取料,另一端的物料运送到模具处进行冲压,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位于其中一条输送带正下方设有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用于带动输送带靠近机架一侧移动以调节张紧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的张紧度能够调节,使得传送带在较佳的状态下工作,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定导轮和第一动导轮,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有传动杆,第一支撑板与传动杆的端部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传动杆固定;第一定导轮至少有两个并转动支撑于第一支撑板上,第一支撑板开设有用于第一动导轮的轮轴穿过并能够上下移动的竖条孔;传送带依次绕设于第一定导轮和第一动导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支撑板沿着开口向上移动时,使得传送带的张紧程度减小。反之,当第一支撑板沿着开口向下移动,传送带的张紧程度增加。从而能够调节传送带的张紧度,降低了传送带输送料板载重后打滑的可能,提高运行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连接有用于调节另一条传送带张紧度的第二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定导轮和第二动导轮,第二定导轮的轮轴穿过第二支撑板并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支撑板上水平设有横条孔,第二动导轮的轮轴穿过横条孔并相对第二支撑板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送带与料板之间存在相对滑动时,传送带带动第二动导轮在水平方向适当移动作为缓冲,降低了料板两侧传输不一致导致料板倾斜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限位杆,传送带穿设于限位杆和第一定导轮之间;
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防脱杆,传送带穿设于防脱杆和第二动导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在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上传输是不会脱出,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机架位于模具两侧设有顶升组件,顶升组件包括固定于机架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对料板进行冲压成型后,料板可能卡固于下模中,气缸的活塞杆伸出能够将料板顶起,使得冲压成型后的料板与模具分离。
可选的,所述机架设有用于支撑主动轴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端板和遮盖罩,主动轴的两端转动支撑于端板上,主动轴和主动带轮位于遮盖罩的空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盖罩一方面防止灰尘进入到主动轴,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人手伸入到输送带端部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操作人员可以从机架两侧交替向模具处进行上料,节省等待冲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循环上料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显示张紧调节机构各部件位置关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B向的剖视图;
图7为显示第二调节组件与支撑板连接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C-C向的剖视图;
图9为顶升组件与模具位置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底座;12、支柱;13、顶盖;14、排屑管;15、防护壳;151、挡板;16、支架;161、端板;162、遮盖罩;2、模具;21、上模;22、下模;3、上料机构;31、安装板;311、开口;32、托板;33、第一导向杆;34、第一气缸;4、输送机构;41、传送带;42、主动轴;43、主动带轮;44、第一调节组件;441、第一支撑板;4411、竖条孔;442、限位杆;443、第一动导轮;444、第一定导轮;45、传动杆;451、连杆;46、电机;47、第二调节组件;471、第二支撑板;4711、横条孔;472、第二定导轮;473、第二动导轮;474、防脱杆;48、高度调节组件;481、第二气缸;482、第二导向杆;5、控制箱;6、工具柜;61、柜体;62、万向轮;7、压力机;8、料板;9、顶升组件;91、第三气缸;92、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循环上料设备。参考图1和图2,循环上料设备包括机架1和安装于机架1上的模具2以及压力机7,机架1上位于模具2的一侧设有上料机构3,上料机构3与模具2之间连接有输送机构4,机架1安装有用于控制压力机7和输送机构4的控制箱5。操作人员将料板放置于上料机构3处,通过控制箱5启动输送机构4将料板运送到模具2位置,然后通过控制箱5启动压力机7工作将料板冲压成型,再通过输送机构4反向运输将冲压后的料板移出模具2。整个操作过程减少了操作人员将手伸入到模具2处的可能,提高的操作安全性。
参考图2和图3,机架1包括底座11和顶盖13,顶盖13通过四根支柱12支撑固定于底座11上方,压力机7可以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顶盖13上,液压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设置。
模具2包括上模21和下模22,上模21通过螺栓与压力机7的活塞杆固定,下模22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1顶部。下模22与底座11的顶面间隔一段距离形成排屑腔,底座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排屑腔连通的排泄管14,用于模具2冲压后的碎屑从排屑管14排出。为了减小排屑管14的占用空间,排屑管14位于底座11和上料机构3之间。
参考图2和图4,上料机构3包括安装板31、托板32和驱动托板32竖直升降的升降组件。安装板31水平固定于机架1上方,安装板31底面与底座11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可以为铝合金型材,支杆分别与底座11和安装板31螺栓固定。
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34和第一导向杆33,第一气缸34的缸体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板31底面,第一气缸34的活塞缸穿过安装板31并与托板32螺栓固定,安装板31上设有供第一导向杆33竖直穿过的穿孔,第一导向杆33与托板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了提高升降效果,第一气缸34的活塞杆连接于托板32的中心位置,第一导向杆33有四个分布于安装板31的四角。
为了提高上料效率,上料机构3可以有两个并对称分布于底座11两侧。
为了提高上料机构3下方的空间利用率,在上料机构3下方设置有工具柜6,工具柜6包括柜体61和安装于柜体61底部的万向轮62。工具柜6可以用于存放维修工具或者零件。柜体61呈长方体结构,柜体61的四个竖直棱边采用铝合金型材制作而成,柜体61的四个竖直棱边与安装板31固定连接,提高对上料机构3的支撑稳固性。
参考图5和图6,安装板31远离底座11的一侧上方水平安装有横杆,横杆上固定有支架16,支架16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横杆两端的端板161和固定于两个端板161之间的遮盖罩162。两个端板161之间水平固定有连接杆。机架1还包括围挡在上料机构3外部的防护壳15,防护壳15与安装板31固定连接,防护壳15位于安装板31上方设有挡板151。遮盖罩162与挡板151之间设有5-15mm的间隙。
输送机构4包括传送带41、主动轴42、主动带轮43和从动带轮以及高度调节组件48。
主动轴42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支撑于端板161,主动轴42与连接杆平行设置,主动轴42的一端连接有动力源,动力源可以为正反转电机,主动轴42的一端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主动带轮43有两个并分别固定于主动轴42的两端,从动带轮对应设有两个并固定于从动轴的两端,从动轴转动支撑于底座11上,主动带轮43与从动带轮通过传送带41带传动连接。两个传送带41平行设置,两个传送带41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托板32的轮廓尺寸,使得托板32在升降组件的作用下能够高于传送带41的上层或低于传送带41的上层。主动带轮43和主动轴42位于遮盖罩162内部空腔中,一方面减少外部灰尘进入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防止操作人员的身体接触到主动带轮43造成擦伤。
使用时,操作人员控制第一气缸34将托板32升起高于传送带41上层,将料板放置于托板32上,然后控制第一气缸34带动托板32下降,当托板32低于传送带41上层时,料板的两侧支撑于传送带41上。启动正反转电机工作,传送带41带动料板向模具2移动,从而完成上料作业。
为了提高传送带41上层的支撑性,在传送带41之间设置有纵杆,纵杆垂直固定于横杆端部。传送带41的上层贴合纵杆设置。为了减小传送带41的磨损,纵杆顶面固定有橡胶片。
参考图5和图6,高度调节组件48位于支架16下方,高度调节组件48包括第二气缸481和第二导向杆482,第二气缸481的缸体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板31底面,第二气缸481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板31并与横杆螺栓固定。安装板31上设有供第二导向杆482穿过并上下移动的穿孔,第二导向杆482穿过安装板31后与横杆固定连接。控制第二气缸481带动横杆升降,与横杆固定连接的支架16能够升降,从而传送带41的上层高度可以调节,调节整个输送机构4两端的平衡度。
参考图5和图6,为了提高传送带41的张紧度,输送机构4还包括安装于安装板31一侧的第一调节组件44、电机46以及传动杆45。电机46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板31底面,传动杆45的一端与电机36的机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传动杆45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调节组件44位置。第一调节组件44包括第一支撑板441、限位杆442、第一动导轮443和第一定导轮444,第一支撑板441有两个且平行设置,限位杆442、第一动导轮443和第一定导轮444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板441之间。
第一定导轮444有两个且中心轴线位于第一支撑板441的同一高度。第一支撑板441的中部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竖条孔4411,竖条孔4411位于两个第一定导轮444中心连线的下方,第一动导轮443的轮轴穿过竖条孔4411并能沿竖条孔4411相对移动。传送带41的下层依次绕过两个第一定导轮444和一个第一动导轮443,传送带41从第一动导轮443下方绕设。
限位杆442此处有三个并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41的同一高度,限位杆442位于第一定导轮444上方。限位杆442能够防止传送带41的下层从第一调节组件44上脱出。
传动杆45远离电机36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441之间设有连杆451,连杆451的一端与传动杆45铰接,连杆451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441远离第一定导轮444的一面铰接。传动杆45为矩形板,安装板31上开设有开口311,第一调节组件44能够穿过开口311并上下移动。当第一支撑板441沿着开口向上移动时,使得传送带41的张紧程度减小。反之,当第一支撑板441沿着开口311向下移动,传送带41的张紧程度增加。
参考图5和图7,托板32位于第一调节组件44对侧位置的传送带41连接有第二调节组件47,第二调节组件47包括第二支撑板471、第二定导轮472和第二动导轮473。第二支撑板471有两个且平行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板471之间连接有两竖排的防脱杆474。结合图8,第二定导轮472位于两竖排的防脱杆474之间,第二支撑板471的一侧通过螺栓与电机46的机壳固定连接,第二定导轮472的轮轴穿过第二支撑板471与电机4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使得电机46能够带动第二定导轮472转动,第二定导轮472可以为齿轮,第二定导轮472与传送带41啮合,使得第二定导轮472能够为传送带41提供动力。在第二支撑板471上位于第二定导轮472上方水平开设有横条孔4711,第二动导轮473的轮轴穿过横条孔4711并能相对滑动。
当传送带41与料板之间存在相对滑动时,传送带41带动第二动导轮473在水平方向适当移动作为缓冲,降低了料板两侧传输不一致导致料板倾斜的可能。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托板32两侧的输送机构4上的张紧调节组件结构可以相同。
参考图9,两条传送带41并排穿过模具2的下模22两侧,当传送带41将料板输送到下模22的凹模处时,传送带41停止传输。上模21在压力机7的作用下向下模22移动并将料板冲压成型。
为了能够使得冲压后的料板继续被传送带41输送,在下模22沿着传送带41传输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顶升组件9。顶升组件9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的第三气缸91和固定于第三气缸91活塞杆顶端的顶板92,顶板92增加了第三气缸91活塞杆端部的面积,减小了第三气缸91工作时顶升料板变形局部变形的可能。自然状态下,顶板92的顶面低于传送带41的上层平面,顶板92的顶面可以与下模22的凹模上平面齐平。
本申请实施例的循环上料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操作人员控制第一气缸34工作将托板32顶起高于传送带41,将料板放置于托板32上,然后控制第一气缸34带动托板32下降,使得托板32两侧支撑于传送带41上。
启动输送机构4的动力源,传送带41工作将料板向下模22输送,当料板移动到下模22所需位置后,停止动力源使得传送带41停止。然后启动压力机7工作带动上模21向下模22移动进行冲压,料板被模具2压制成所需形状。整个过程操作人员不需要将手伸入到上模下方进行放料,大大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料板压制成型后,启动压力机7带动上模21复位。然后启动第三气缸91工作将料板顶起,使得料板与下模22分离。然后继续启动传送带41的动力源,使得传送带41将冲压成型后的料板从模具2处输送到一端,方便操作人员取下。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循环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安装于机架(1)用于向模具(2)送料的输送机构(4),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至少两条并排穿设于模具(2)两侧的传送带(41)以及与传送带(41)带传动连接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正反转电机(46);所述机架(1)上水平固定有安装板(31),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主动轴(42)、从动轴、主动带轮(43)和从动带轮,主动轴(42)和从动轴转动支撑于机架(1),主动带轮(43)同轴固定于主动轴(42)的两端,从动带轮同轴固定于从动轴的两端,主动轴(42)与正反转电机(46)连接;传送带两端均设置有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托板(32)和用于驱动托板(32)移动的升降组件,正反转电机(46)正转时,模具(2)一侧的传送带(41)向模具(2)移动,模具(2)另一侧的传送带(41)远离模具(2)移动,此时从模具(2)的一端传送带(41)上放置料板,传送带(41)带动料板向模具(2)移动并进行冲压作业,模具(2)在进行冲压作业时,向模具(2)另一端的传送带(41)上放置料板,正反转电机(46)反转工作,新放置的料板在传送带(41)的作用下输送到模具(2)处进行冲压作业,已经冲压成型后的料板反向移动到最初上料位置;所述安装板(31)位于其中一条输送带正下方设有第一调节组件(44),第一调节组件(44)用于带动输送带靠近机架(1)一侧移动以调节张紧度;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4)包括第一支撑板(441)、第一定导轮(444)和第一动导轮(443),所述安装板(31)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5),第一支撑板(441)与传动杆(45)的端部之间连接有连杆(451),连杆(45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441)铰接,连杆(451)的另一端与传动杆(45)固定;第一定导轮(444)至少有两个并转动支撑于第一支撑板(441)上,第一支撑板(441)开设有用于第一动导轮(443)的轮轴穿过并能够上下移动的竖条孔(4411);传送带(41)依次绕设于第一定导轮(444)和第一动导轮(443)上;所述安装板(31)连接有用于调节另一条传送带(41)张紧度的第二调节组件(47),第二调节组件(47)包括第二支撑板(471)、第二定导轮(472)和第二动导轮(473),第二定导轮(472)的轮轴穿过第二支撑板(471)并与正反转电机(46)的输出轴连接,第二支撑板(471)上水平设有横条孔(4711),第二动导轮(473)的轮轴穿过横条孔(4711)并相对第二支撑板(471)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板(441)上设有限位杆(442),传送带(41)穿设于限位杆(442)和第一定导轮(444)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471)上设有防脱杆(474),传送带(41)穿设于防脱杆(474)和第二动导轮(47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位于模具(2)两侧设有顶升组件(9),顶升组件(9)包括固定于机架(1)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有用于支撑主动轴(42)的支架(16),所述支架(16)包括端板(161)和遮盖罩(162),主动轴(42)的两端转动支撑于端板(161)上,主动轴(42)和主动带轮(43)位于遮盖罩(162)的空腔中。
CN202111639557.6A 2020-12-29 2021-12-29 循环上料设备 Active CN1141926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7210 2020-12-29
CN2020116072109 2020-1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2685A CN114192685A (zh) 2022-03-18
CN114192685B true CN114192685B (zh) 2023-11-03

Family

ID=80657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9557.6A Active CN114192685B (zh) 2020-12-29 2021-12-29 循环上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268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4537A (ja) * 1982-07-31 1984-02-08 Natl House Ind Co Ltd プレス装置
CN107096846A (zh) * 2017-03-15 2017-08-29 广东天机工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冲裁的物料传送装置
CN208067165U (zh) * 2018-03-26 2018-11-09 天津海川日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可升降辊子送料机构
CN108994202A (zh) * 2018-07-13 2018-12-14 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出料方便的冲压机
CN108996138A (zh) * 2018-08-07 2018-12-14 吉汝凤 带有自动抬升功能的传送带
CN211437846U (zh) * 2019-11-08 2020-09-08 河北雁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件自动出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4537A (ja) * 1982-07-31 1984-02-08 Natl House Ind Co Ltd プレス装置
CN107096846A (zh) * 2017-03-15 2017-08-29 广东天机工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冲裁的物料传送装置
CN208067165U (zh) * 2018-03-26 2018-11-09 天津海川日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可升降辊子送料机构
CN108994202A (zh) * 2018-07-13 2018-12-14 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出料方便的冲压机
CN108996138A (zh) * 2018-08-07 2018-12-14 吉汝凤 带有自动抬升功能的传送带
CN211437846U (zh) * 2019-11-08 2020-09-08 河北雁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件自动出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2685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01448B (zh) 安全型冲压成型设备
CN102528939A (zh) 全自动纵横多切头组合切边机
CN114192685B (zh) 循环上料设备
CN210282947U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轮胎的轮胎割毛机
CN116394393A (zh) 一种免拆模板生产用的晾架调度系统
CN110614572A (zh) 一种自动管材切割系统
CN207857688U (zh) 一种气囊式浮动工作台
CN210848557U (zh) 一种自动管材切割系统的进料机构
CN215665419U (zh) 冷镦生产的出料装置
CN213323844U (zh) 一种立式上盖机
CN210849668U (zh) 一种自动管材切割系统
CN213265536U (zh) 一种搬运载重车
CN113369399A (zh) 一种多工位高效冲压设备
CN215919866U (zh) 一种用于裁板机的上料机构
CN219371048U (zh) 一种光伏组件撕胶带用输送定位装置
CN110860616A (zh) 初拉延上料装置
CN210849667U (zh) 一种自动管材切割系统的卸料机构
CN214920471U (zh) 一种浇铸铁包自动输送装置
CN212978430U (zh) 一种用于塑料包装盒的切割装置
CN214989986U (zh) 一种电动升降上料装置
CN218337834U (zh) 一种鞋垫生产用压印设备
CN217673481U (zh) 自动移料机
CN220295724U (zh) 一种适用于不锈钢餐叉加工的冲压装置
CN219632423U (zh) 一种冲压金属板材自动弹料装置
CN216188440U (zh) 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的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