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2352A - 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2352A
CN114122352A CN202111277556.1A CN202111277556A CN114122352A CN 114122352 A CN114122352 A CN 114122352A CN 202111277556 A CN202111277556 A CN 202111277556A CN 114122352 A CN114122352 A CN 114122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silicon
porous carbon
deposition
do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75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2352B (zh
Inventor
宋江选
王帅
查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2775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2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2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2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2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2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4Composites as mix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6Silicon or alloys based on silic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粘合剂、导电碳黑和碳纳米管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在180℃~200℃对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多孔碳前驱体;对多孔碳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多孔碳材料,在多孔碳材料的表面进行3min~5min的催化剂掺杂,得到改性多孔碳;在600℃~800℃条件下对改性多孔碳进行0.5h~1.5h的硅颗粒沉积处理,得到多孔碳内部沉积硅颗粒的硅碳材料前驱物;对得到的硅碳材料前驱物进行15min~20min的沉碳处理,得到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得到的硅碳负极材料以多孔碳为基体,多孔碳在构建了强大导电网络的同时给硅颗粒提供了足够的膨胀空间,使得所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具有较高容量,并且循环性能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工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作为主流的储能器件之一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传统的石墨负极由于理论容量(372mAh g-1)较低,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电动汽车或智能电网的发展,因此需要更高容量的电极材料来实现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硅是目前已知容量最高的负极材料(4200mAh g-1),其脱嵌锂电位较低,来源较为丰富,是目前发展高能量密度电池最佳的负极材料之一。
尽管硅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但是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变化(>300%),这种变化将造成材料结构破坏、颗粒粉化,进而导致电极容量快速衰减,电极失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硅材料的优势,通过对其与碳材料进行复合制备硅碳材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一方面,碳材料可增加硅材料的导电性;另一方面,硅含量的降低,可使得材料的膨胀在可允许的一个接受之内。综合起来,这使得硅碳材料在呈现出高比容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目前硅碳材料的制备方面主要是将硅直接与碳材料进行混合,这些硅碳材料对硅的含量需要有一定限制,当硅含量过高时,膨胀仍然较大,会导致电极结构破坏;还有对硅表面进行各种形式碳包覆,但是这种结构再经过长时间的循环后,硅材料的膨胀也能够造成结构的破坏,降低电池的循环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材料以多孔碳为基体,使用催化剂进行掺杂诱导硅沉积在内部,在构建了强大导电网络的同时给硅颗粒提供了足够的膨胀空间,使得所制备的硅碳材料具有较高容量,并且循环性能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粘合剂、导电碳黑和碳纳米管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在180℃~200℃对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多孔碳前驱体;
S2对多孔碳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多孔碳材料,在多孔碳材料的表面进行3min~5min的催化剂掺杂,得到改性多孔碳;
S3在600℃~800℃条件下对改性多孔碳进行0.5h~1.5h的硅颗粒沉积处理,得到多孔碳内部沉积硅颗粒的硅碳材料前驱物;
S4对得到的硅碳材料前驱物进行15min~20min的沉碳处理,得到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粘合剂、导电碳黑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5):(1~3):(0.5~3)。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粘合剂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羧甲基纤维素(NaCMC)、聚氧化乙烯(PAA)或聚乙烯醇(PVA)。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喷雾干燥得到粒径为10μm~30μm的多孔碳前驱体。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热处理在900℃~1100℃进行。
进一步的,步骤S2中,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多孔碳材料表面掺杂催化剂。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催化剂为P、Ti、Co或Ni。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硅颗粒沉积处理采用的硅源为硅烷。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沉碳处理的碳源为乙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采用所述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在1000mA g-1的条件下,循环100圈后容量大于825.6mAh g-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改性多孔碳作为基体材料,改性多孔碳中以导电碳黑充当骨架材料,碳纳米管相互连接构成良好的导电通路,通过在多孔碳表面及内部掺杂催化剂,催化剂促进了多孔碳与硅烷之间的亲和,更有利于诱导硅颗粒在改性多孔碳内部孔隙沉积得到硅碳材料前驱物,硅颗粒大量沉积于改性多孔碳的内部及外表面,形成硅碳前驱体材料,然后通入碳源进行沉碳处理,进行碳包覆,增强导电性,维持结构稳定性,最后得到硅碳负极材料,此硅碳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通路,增强了材料整体导电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制备。
本发明采用喷雾干燥法造粒得到具有足够孔隙的多孔碳前驱体,多孔碳前驱体中的孔隙能够给硅颗粒提供一定的膨胀空间,可缓解硅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并且孔道有利于电解液进入内部渗透,增强了其离子传输速率。
本发明中的硅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较高的首次库伦效率,并且电池容量较,循环稳定性较好,是一种非常有应用潜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在首圈电流为200mA/g测试条件下,首次库伦效率为85.8%,首周放电容量为2604.9mAh g-1,循环稳定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碳材料前驱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循环放电容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质量比为(1~5):(1~3):(0.5~3)的粘合剂、导电碳黑、碳纳米管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将上述混合溶液在180~200℃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粒径10~30μm的多孔碳前驱体,然后在900~1100℃进行热处理得到多孔碳材料;
步骤3,在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表面掺杂催化剂,获得改性多孔碳;
步骤4,将得到的改性多孔碳置于密闭设备中,通入硅源和氢气,在600~800℃对改性多孔碳进行0.5~1.5h的硅颗粒沉积处理,获得了多孔碳内部沉积硅颗粒的硅碳材料前驱物;
步骤5,将得到的硅碳材料前驱物置于管式炉中,通入碳源,在650℃条件下进行15-20min的沉碳处理,得到最终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
优选的,粘合剂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羧甲基纤维素(NaCMC)、聚氧化乙烯(PAA)或聚乙烯醇(PVA)。
优选的,步骤3中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多孔碳材料在多孔碳表面掺杂催化剂,溅射时间为3~5min;
优选的,催化剂为P、Ti、Co或Ni。
优选的,硅源为硅烷,碳源为乙炔。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按质量比为1:2.5:0.5依次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溶液;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条件为:200℃,得到多孔碳前驱体,然后在1100℃条件下热处理得到多孔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多孔碳材料采用磁控溅射法,选用靶材为Ti,溅射时间为3min,在多孔碳表面掺杂少量Ti催化剂,获得改性多孔碳;
(d)将步骤(c)得到的改性多孔碳置于密闭设备中,通入硅烷和氢气,在600℃下对改性多孔碳进行0.5h的沉积处理,硅烷在高温下裂解得到硅颗粒,获得了多孔碳内部沉积硅颗粒的硅碳材料;
(e)将步骤(d)得到的硅碳材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碳源(乙炔气体),在650℃对硅碳进行15min的沉碳处理,得到最终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
将上述制备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与导电剂和粘合剂混合制成浆液,然后涂覆在铜箔上,经过真空干燥和裁剪后,制得硅碳电极,转移到充满氩气的超级净化手套箱中组装2032型扣式半电池进行测试,使用金属锂箔作为对电极,隔膜为Celgard 2400隔膜。将封装好的扣式半电池搁置6h后在0.01-1.5V的电压范围下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循环测试。
图2为本实施例中多孔碳内部沉积硅颗粒的硅碳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从图2可见硅颗粒均匀沉积,充满了多孔碳球内外部。
图3为本实施例制备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可见经过碳包覆的硅碳负极材料,更加振实紧密。
结果表明,在首圈电流为200mA g-1测试条件下,首次库伦效率为85.8%,首周放电容量为2604.9mAh g-1,随后在电流为1000mA g-1的条件下,循环100圈后容量为825.6mAh g-1,循环稳定性较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羧甲基纤维素(NaCMC)、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按质量比为3:2:1依次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溶液;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条件为:180℃,得到多孔碳前驱体,然后在1000℃条件下热处理得到多孔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多孔碳材料采用磁控溅射法,选用靶材为P,溅射时间为4min,在多孔碳表面掺杂少量P催化剂,获得改性多孔碳;
(d)将步骤(c)得到的改性多孔碳置于密闭设备中,通入硅烷和氢气,在600℃下对所述改性多孔碳进行1h的沉积处理,获得了多孔碳内部沉积硅颗粒的硅碳材料;
(e)将步骤(d)得到的硅碳材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碳源(乙炔气体),在650℃对硅碳进行20min的沉碳处理,得到最终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
将上述制备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与导电剂和粘合剂混合制成浆液,然后涂覆在铜箔上,经过真空干燥和裁剪后,制得硅碳电极,转移到充满氩气的超级净化手套箱中组装2032型扣式半电池进行测试,使用金属锂箔作为对电极,隔膜为Celgard 2400隔膜。将封装好的扣式半电池搁置6h后在0.01-1.5V的电压范围下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表明,在首圈电流为200mA g-1测试条件下,首次库伦效率为87.8%,首周放电容量为2433.8mAh g-1,随后在电流为1000mA g-1的条件下,循环100圈后容量为1013.7mAh g-1,循环稳定性较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聚氧化乙烯(PAA)、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按质量比为5:3:2依次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溶液;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条件为:190℃,得到多孔碳前驱体,然后在900℃条件下热处理得到多孔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多孔碳材料采用磁控溅射法,选用靶材为Ni,溅射时间为5min,在多孔碳表面掺杂少量Ni催化剂,获得改性多孔碳;
(d)将步骤(c)得到的改性多孔碳置于密闭设备中,通入硅烷和氢气,在700℃下对所述改性多孔碳进行1.5h的沉积处理,获得了多孔碳内部沉积硅颗粒的硅碳材料;
(e)将步骤(d)得到的硅碳材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碳源(乙炔气体),在650℃对硅碳进行18min的沉碳处理,得到最终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
将上述制备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与导电剂和粘合剂混合制成浆液,然后涂覆在铜箔上,经过真空干燥和裁剪后,制得硅碳电极,转移到充满氩气的超级净化手套箱中组装2032型扣式半电池进行测试,使用金属锂箔作为对电极,隔膜为Celgard 2400隔膜。将封装好的扣式半电池搁置6h后在0.01-1.5V的电压范围下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表明,在首圈电流为200mA g-1测试条件下,首次库伦效率为84.5%,首周放电容量为2290.2mAh g-1,随后在电流为1000mA g-1的条件下,循环100圈后容量为1121.7mAh g-1,循环稳定性较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聚乙烯醇(PVA)、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按质量比为2:1:3依次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溶液;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条件为:200℃,得到多孔碳前驱体,然后在1100℃条件下热处理得到多孔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多孔碳材料采用磁控溅射法,选用靶材为Co,溅射时间为5min,在多孔碳表面掺杂少量Co催化剂,获得改性多孔碳;
(d)将步骤(c)得到的改性多孔碳置于密闭设备中,通入硅烷和氢气,在800℃下对所述改性多孔碳进行0.8h的沉积处理,获得了多孔碳内部沉积硅颗粒的硅碳材料;
(e)将步骤(d)得到的硅碳材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碳源(乙炔气体),在650℃对硅碳进行20min的沉碳处理,得到最终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
将上述制备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与导电剂和粘合剂混合制成浆液,然后涂覆在铜箔上,经过真空干燥和裁剪后,制得硅碳电极,转移到充满氩气的超级净化手套箱中组装2032型扣式半电池进行测试,使用金属锂箔作为对电极,隔膜为Celgard 2400隔膜。将封装好的扣式半电池搁置6h后在0.01-1.5V的电压范围下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表明,在首圈电流为200mA g-1测试条件下,首次库伦效率为83.4%,首周放电容量为2508.9mAh g-1,随后在电流为1000mA g-1的条件下,循环100圈后容量为903.6mAh g-1,循环稳定性较高。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粘合剂(三聚氰胺甲醛树-MF)、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按质量比为4:3:1.5依次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溶液;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条件为:200℃,得到多孔碳前驱体,然后在1100℃条件下热处理得到多孔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多孔碳材料采用磁控溅射法,选用靶材为Ni,溅射时间为3min,在多孔碳表面掺杂少量Ni催化剂,获得改性多孔碳;
(d)将步骤(c)得到的改性多孔碳置于密闭设备中,通入硅烷和氢气,在800℃下对所述改性多孔碳进行1.5h的沉积处理,获得了多孔碳内部沉积硅颗粒的硅碳材料;
(e)将步骤(d)得到的硅碳材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碳源(乙炔气体),在650℃对硅碳进行沉碳处理,得到最终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
将上述制备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与导电剂和粘合剂混合制成浆液,然后涂覆在铜箔上,经过真空干燥和裁剪后,制得硅碳电极,转移到充满氩气的超级净化手套箱中组装2032型扣式半电池进行测试,使用金属锂箔作为对电极,隔膜为Celgard 2400隔膜。将封装好的扣式半电池搁置6h后在0.01-1.5V的电压范围下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表明,在首圈电流为200mA g-1测试条件下,首次库伦效率为82.38%,首周放电容量为2356mAhg-1,随后在电流为1000mA g-1的条件下,循环100圈后容量为1039.2mAh g-1,循环稳定性较高。
对比例1:
根据以上实施例可知,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材料制得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较好。因此以实施例1为例,以同样的制备条件制备多孔碳球和硅颗粒混合材料作为对比材料,即将粘合剂(三聚氰胺甲醛树-MF)、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按质量比为1:2.5:0.5制得的多孔碳球与硅颗粒混合制备硅碳负极材料。
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多孔硅碳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半电池电极及对比例1用作锂离子电池半电池电极的循环放电比容量图。结果表明,对比例1硅碳混合材料首次库伦效率84.4%,首次放电容量虽然能够达到2518.3mAh g-1,但是在循环过程中一直衰减,到100周之后容量衰到400mAh/g以下,而多孔硅碳负极材料首周放电容量为2604.9mAh g-1,随后在电流为1000mA g-1的条件下循环逐渐趋于稳定,到循环100圈后容量为825.6mAh g-1,循环稳定性较为突出,说明此多孔硅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并且制备简单方便,是一种非常有应用潜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多孔碳球作为基体材料,通过掺杂催化剂诱导硅碳沉积,最后经过碳包覆形成硅碳负极材料,其有效构建了一个具有良好导电性,并且提供足够的膨胀空间构建一个高容量且循环稳定的硅碳负极材料。此硅碳负极材料可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较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电池电极材料。

Claims (10)

1.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粘合剂、导电碳黑和碳纳米管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在180℃~200℃对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多孔碳前驱体;
S2对多孔碳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多孔碳材料,在多孔碳材料的表面进行3min~5min的催化剂掺杂,得到改性多孔碳;
S3在600℃~800℃条件下对改性多孔碳进行0.5h~1.5h的硅颗粒沉积处理,得到多孔碳内部沉积硅颗粒的硅碳材料前驱物;
S4对得到的硅碳材料前驱物进行15min~20min的沉碳处理,得到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粘合剂、导电碳黑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5):(1~3):(0.5~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粘合剂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羧甲基纤维素、聚氧化乙烯或聚乙烯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喷雾干燥得到粒径为10μm~30μm的多孔碳前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热处理在900℃~1100℃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多孔碳材料表面掺杂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催化剂为P、Ti、Co或N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硅颗粒沉积处理采用的硅源为硅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沉碳处理的碳源为乙炔。
10.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制得,采用所述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在1000mA g-1的条件下,循环100圈后容量大于825.6mAh g-1
CN202111277556.1A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122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7556.1A CN114122352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7556.1A CN114122352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2352A true CN114122352A (zh) 2022-03-01
CN114122352B CN114122352B (zh) 2023-05-02

Family

ID=80379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7556.1A Active CN114122352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235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6825A (zh) * 2022-11-22 2023-02-03 浙江中宁硅业有限公司 多孔碳、硅碳负极材料,及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CN116995219A (zh) * 2023-09-18 2023-11-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多孔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4011405A1 (zh) * 2022-07-12 2024-01-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硅碳复合材料及包含其的负极极片
WO2024012103A1 (zh) * 2022-07-13 2024-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电子设备
WO2024040605A1 (zh) * 2022-08-26 2024-02-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6876A (zh) * 2010-10-27 2012-05-16 李溪 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化中孔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50133333A (ko) * 2014-05-19 2015-11-30 계명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코발트-구리계 촉매를 이용한 실리콘계 탄소나노섬유 합성방법
CN106848268A (zh) * 2017-04-11 2017-06-13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硅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1180712A (zh) * 2020-01-22 2020-05-1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纳米硅/碳纳米管微球/石墨复合结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16839A (zh) * 2020-09-16 2021-01-12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CN112234197A (zh) * 2020-09-08 2021-01-15 中南大学 一种无定形碳-硅-碳纳米纤维-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10104729A1 (en) * 2019-10-07 2021-04-08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negative electrode composite slurry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CN113078318A (zh) * 2021-03-26 2021-07-06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363428A (zh) * 2021-07-07 2021-09-07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导电网络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380998A (zh) * 2021-06-02 2021-09-10 夏秀明 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6876A (zh) * 2010-10-27 2012-05-16 李溪 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化中孔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50133333A (ko) * 2014-05-19 2015-11-30 계명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코발트-구리계 촉매를 이용한 실리콘계 탄소나노섬유 합성방법
CN106848268A (zh) * 2017-04-11 2017-06-13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硅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US20210104729A1 (en) * 2019-10-07 2021-04-08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negative electrode composite slurry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CN111180712A (zh) * 2020-01-22 2020-05-1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纳米硅/碳纳米管微球/石墨复合结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34197A (zh) * 2020-09-08 2021-01-15 中南大学 一种无定形碳-硅-碳纳米纤维-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16839A (zh) * 2020-09-16 2021-01-12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CN113078318A (zh) * 2021-03-26 2021-07-06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380998A (zh) * 2021-06-02 2021-09-10 夏秀明 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63428A (zh) * 2021-07-07 2021-09-07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导电网络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ENG-CHAO JIN等: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ovel silicon-carbon composite anode materials with a core-shell structure" *
WANG, XIUZHEN等: "3D Porous Spherical Sulfur/Carbon Cathode Materials with in Situ Vapor-Phase Polymerized Polypyrrole Coating Layer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
孟奇等: "喷雾干燥法构建硅/碳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广州化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405A1 (zh) * 2022-07-12 2024-01-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硅碳复合材料及包含其的负极极片
WO2024012103A1 (zh) * 2022-07-13 2024-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电子设备
WO2024040605A1 (zh) * 2022-08-26 2024-02-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5676825A (zh) * 2022-11-22 2023-02-03 浙江中宁硅业有限公司 多孔碳、硅碳负极材料,及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CN116995219A (zh) * 2023-09-18 2023-11-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多孔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2352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22352B (zh) 一种多孔碳掺杂诱导硅沉积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2237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所用低膨胀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29504A (zh) 改性集流体的制备方法、改性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电池
CN113555539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快充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828162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锗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2194B (zh) 一种无定形二氧化锗/多管道纳米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80401A (zh) 一种锑合金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72703A (zh) 一种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5566170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快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03659A (zh)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超高比表面积碳气凝胶涂覆隔膜中间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硫电池
CN106887591B (zh) 锂离子电池复合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22392B (zh) 一种高容量快充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11373A (zh) 一种稀土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95894A (zh) 一种高容量硬碳快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66167A (zh) 一种气态雾化法制备硅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5020682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快充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497508A (zh) 一种功率型人造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75974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0504450B (zh) 一种杂原子掺杂的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锂电池负极浆料中的应用
CN108987694B (zh) 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的Na4MnV(PO4)3@rGO微米球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860527B (zh) 一种制备锂电池负极的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54141B (zh) 一种类西瓜状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83137B (zh) 一种在碳表面进行硫掺杂磷修饰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6230911B (zh) 一种高功率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45011B (zh) 一种红磷/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