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2430B - 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2430B
CN114112430B CN202111358407.8A CN202111358407A CN114112430B CN 114112430 B CN114112430 B CN 114112430B CN 202111358407 A CN202111358407 A CN 202111358407A CN 114112430 B CN114112430 B CN 114112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eat
control
sl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84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12430A (zh
Inventor
孙海啸
黄猛
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arlsso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arlsso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arlsso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arlsso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84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2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2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2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12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2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改善了翻转车顶较为麻烦的问题,其包括放置座和夹持单元,夹持单元包括两个夹持部,夹持部包括两个夹块,两个夹块分别设置在车顶一侧的两端,放置座包括两个放置机构,放置机构包括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均为C型座,放置座上还设置有控制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呈相反方向滑移的控制组件,两个夹块分别在第一滑移座内和第二滑移座内滑移,第一滑移座上设置有收纳件,第二滑移座上还设置有换位机构。本申请能够方便检测车顶各个角度的指标。

Description

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车顶作为一个独立的汽车零部件,为了保证车顶能完美适配车体,则需要对车顶进行改装和检测,往往需要使用到支撑物,现有的技术中,大都直接将汽车车顶放置在检测台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工艺。
在公告号为CN2112349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包括方形托板和支撑立柱,在方形托板底端安装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与支撑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立柱的一端与方形托板相连接,支撑立柱的另一端连接有圆立柱,在方形托板上还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弧形块以及第二弧形块,在第二挡板的一侧贯穿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螺纹长轴,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的设置,可防止汽车车顶形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设备只是单纯的将车顶放置在方形托板上,当需要检查车顶不同角度的指标时,则需要手动翻转车顶,操作过程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检测车顶各个角度的指标,本申请提供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包括放置座和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夹块,两个所述夹块分别设置在车顶一侧的两端,所述放置座包括两个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所述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均为C型座,所述放置座上还设置有控制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呈相反方向滑移的控制组件,且所述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开口相对,两个所述夹块分别在第一滑移座内和第二滑移座内滑移;
所述第一滑移座包括第一上板、第一下板以及在第一上板和第一下板之间的第一竖板,所述第一下板上竖直方向滑移有第一下方块,所述第二滑移座包括第二上板、第二下板以及在第二上板和第二下板之间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二下板上竖直方向滑移有第二下方块;
所述第一滑移座上设置有车顶抵触到第一下方块上端面时,控制第一下方块进入第一下板的收纳件,所述第二滑移座上还设置有当其中一个夹块抵触到第二上板上时,推动上方的夹块朝第一滑移座方向移动以及推动下方的夹块朝第二滑移座方向移动的换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四个夹块夹持在车顶的四角处,然后再将夹块分别放置在第一滑移座上和第二滑移座上,同一夹持部的两个夹块分别抵接在第一下方块和第二下方块上,在收纳机构的作用下,位于第一滑移座上的夹块分别抵触到第一下板上,此时两个夹块形成高度差,控制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相互靠近,位于低处的一个夹块被第一竖板和第一下方块限制住,位于高处的一个夹块顺着第二竖板滑移,此时可带动车顶进行旋转,当其中一个夹块抵触到第二上板上时,在换位机构的作用下,两个夹块朝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控制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相互远离,车顶继续转动,实现方便检测车顶各个角度指标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放置座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始终位于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下方,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机和固定设置在控制电机输出轴的控制螺杆,所述控制螺杆为双向螺杆且同时与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控制电机,在双向螺杆的螺纹配合作用下,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可朝相反方向滑移。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板开设有供第一下方块进行竖直方向滑移的第一下方槽,所述第一下方块上设置有第一锁定杆和第一锁定弹簧,所述第一下方槽槽壁上开设有供第一锁定杆水平方向插入的第一锁定槽,所述第一锁定弹簧始终给第一锁定杆朝第一锁定槽方向的弹力,所述第一下板还安装有控制第一下方块上升的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二下板开设有供第二下方块进行竖直方向滑移的第二下方槽,所述第二下方块上设置有第二锁定杆和第二锁定弹簧,所述第二下方槽槽壁上开设有供第二锁定杆水平方向插入的第二锁定槽,所述第二锁定弹簧始终给第二锁定杆朝第二锁定槽方向的弹力,所述第二下板还安装有控制第二下方块上升的第二弹性件;
所述收纳件为抵触柱,所述第一下方块开设有供抵触柱进行竖直方向滑移的抵触槽,所述第一锁定杆具有供抵触柱相抵并向远离第一锁定槽方向滑移的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顶抵触到抵触柱上,在导向面的作用下,第一锁定杆滑移至第一锁定槽外,此时第一下方块可被车顶压至第一下方槽内,此时两个夹块形成高度差,方便进行接下来车顶的旋转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抵接弹簧,所述第一抵接弹簧的一端抵接在第一下方槽槽底,所述第一抵接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下方块下端面;
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第二抵接弹簧,所述第二抵接弹簧的一端抵接在第二下方槽槽底,所述第二抵接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二下方块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抵接弹簧的作用下,第一下方块始终受到向上的弹力,当车顶不再抵接在第一下方块上端面时,第一下方块可上升至与第二下方块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滑移座上安装有启动组件,所述启动组件包括启动杆和启动弹簧,所述第二竖板开设有供启动杆进行滑移的启动槽,所述启动弹簧始终推动启动杆朝远离启动槽槽底方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启动弹簧作用下,当两个夹块形成高度差时,启动杆给与位于第二滑移座上的夹块朝靠近第一滑移座方向移动的推力,方便接下来车顶进行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二下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换位块,所述换位机构包括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一推动组件,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杆、第一复位杆以及第一解锁杆,所述第一下板开设有供第一控制杆进行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一控制槽,所述第一控制杆开设有供第一换位块相抵并向靠近第一控制槽槽底方向滑移的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复位杆与第一下方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杆具有供第一控制杆相抵并向下滑移的第一导斜面,所述第一控制杆朝第一控制槽槽底方向滑移时,所述第一解锁杆能够将第一锁定杆推入第一下方块内;
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气缸的一端与第一推动板固定连接,位于高处的所述夹块抵触到第二上板时,第一活塞杆能够控制第一推动板推动位于低处的夹块朝第二滑移座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下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换位块,所述换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复位组件和第二推动组件,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包括第二控制杆、第二复位杆以及第二解锁杆,所述第二下板开设有供第二控制杆进行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二控制槽,所述第二控制杆开设有供第二换位块相抵并向靠近第二控制槽槽底方向滑移的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复位杆与第二下方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杆具有供第二控制杆相抵并向下滑移的第二导斜面,所述第二控制杆朝第二控制槽槽底方向滑移时,所述第二解锁杆能够将第二锁定杆推入第二下方块内;
所述第二推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推动板,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气缸的一端与第二推动板固定连接,位于高处的所述夹块抵触到第二上板时,第二活塞杆能够控制第二推动板推动位于高处的夹块朝第一滑移座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的作用下,第一下方块和第一下方块可不再限制夹块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滑移,此外在第一推动组件和第二推动组件的共同作用下,位于下方的夹块可朝第二滑移座方向滑移,位于上方的夹块可朝第一滑移座方向滑移,此时两个夹块水平方向上产生距离,从而方便接下来的旋转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杆靠近第一竖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下板内还设置有控制第一活塞杆朝远离第一缸体方向滑移的第一抵触开关和控制第一活塞杆朝靠近第一缸体方向滑移的第二抵触开关,所述第一控制杆完全进入第一下板时,所述第一连接杆抵触到第一抵触开关,所述第一控制杆未开始朝第一下板方向滑移时,所述第一连接杆抵触到第二抵触开关;
所述第二控制杆靠近第二竖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下板内还设置有控制第二活塞杆朝远离第二缸体方向滑移的第三抵触开关和控制第二活塞杆朝靠近第二缸体方向滑移的第四抵触开关,所述第二控制杆完全进入第二下板时,所述第二连接杆抵触到第三抵触开关,所述第二控制杆未开始朝第二下板方向滑移时,所述第二连接杆抵触到第四抵触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抵触开关和第二抵触开关,可通过第一控制杆是否进入第一下板内控制第一气缸的工作状态,使第一推动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形成联动,通过第三抵触开关和第四抵触开关,可通过第二控制杆是否进入第二下板内控制第二气缸的工作状态,使第二推动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形成联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解锁杆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端,所述第一锁定杆开设有供第一解锁杆相抵并向第一下方块方向滑移的第一牵引面,所述第二解锁杆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上端,所述第二锁定杆开设有供第二解锁杆相抵并向第二下方块方向滑移的第二牵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牵引面的作用下,当第一控制杆进入第一下板内时,第一锁定杆能收入第一下方块内,在第二牵引面的作用下,当第二控制杆进入第二下板内时,第二锁定杆能收入第二下方块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将四个夹块夹持在车顶的四角处,然后再将夹块分别放置在第一滑移座上和第二滑移座上,两个滑移座,同一夹持部的两个夹块分别抵接在第一下方块和第二下方块上,在收纳机构的作用下,两个夹块形成高度差,然后通过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相互靠近,可带动车顶进行旋转,当其中一个夹块抵触到第二上板时,在换位机构的作用下,使两个夹块朝相反的方向移动,然后第一滑移座和第二滑移座相互远离,车顶继续保持远来的转动方向,实现方便检测车顶各个角度指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放置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滑移座和第一下方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下方块和第一锁定杆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第二滑移座和第二下方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第二下方块和第二锁定杆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第二滑移座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凸显第一换位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滑移座与第一下方块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凸显换位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实施例中凸显第二换位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实施例中第二滑移座与第二下方块的剖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顶;2、放置座;21、放置机构;22、底板;221、滑移槽;222、螺杆孔;23、第一滑移座;231、第一滑移块;232、第一上板;233、第一下板;2331、第一下方槽;2332、第一弹性件;2333、第一抵接弹簧;2334、第一控制槽;2335、第一复位槽;2336、第二换位块;2337、第一活动槽;2338、第一锁定槽;2339、让位槽;234、第一竖板;2341、第一放置板;2342、第一活塞孔;2343、第一推动槽;2311、第一螺纹孔;24、第二滑移座;241、第二滑移块;242、第二上板;243、第二下板;2431、第二下方槽;2432、第二弹性件;2433、第二抵接弹簧;2434、第二控制槽;2435、第二复位槽;2436、第一换位块;2437、第二活动槽;2438、第二锁定槽;244、第二竖板;2441、启动槽;2442、第二放置板;2443、第二活塞孔;2444、第二推动槽;2411、第二螺纹孔;3、夹持单元;31、夹持部;311、夹块;4、控制组件;41、控制电机;42、控制螺杆;5、第一下方块;51、第一锁定杆;511、第一抵接板;512、第一牵引面;513、导向面;514、容纳槽;52、第一锁定弹簧;54、第一抵接槽;55、第一水平槽;56、抵触槽;6、第二下方块;61、第二锁定杆;611、第二抵接板;612、第二牵引面;62、第二锁定弹簧;64、第二抵接槽;65、第二水平槽;7、启动组件;71、启动杆;72、启动弹簧;8、换位机构;81、第一复位组件;811、第一控制杆;8111、第一引导面;812、第一复位杆;8121、第一导斜面;8122、第一放置槽;813、第一解锁杆;814、第一连接杆;82、第一推动组件;821、第一气缸;8211、第一缸体;8212、第一活塞杆;822、第一推动板;823、第一抵触开关;824、第二抵触开关;83、第二复位组件;831、第二控制杆;8311、第二引导面;832、第二复位杆;8321、第二导斜面;8322、第二放置槽;833、第二解锁杆;834、第二连接杆;84、第二推动组件;841、第二气缸;8411、第二缸体;8412、第二活塞杆;842、第二推动板;843、第三抵触开关;844、第四抵触开关;9、收纳件;91、抵触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
参照图1和图2,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包括放置座2和夹持单元3,放置座2包括两个放置机构21和一个底板22,放置机构21包括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均为C型座,放置座2包括两个第一滑移座23和两个第二滑移座24,底板22始终位于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下方,在第一滑移座23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移块231,在第二滑移座24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移块241,在底板22上端面开设有供第一滑移块231和第二滑移块241进行水平方向上滑移的滑移槽221,在底板22上还安装有控制组件4,控制组件4包括控制电机41和固定设置在控制电机41输出轴的控制螺杆42,控制螺杆42为双向螺杆,在底板22上开设有供控制螺杆42进行旋转的螺杆孔222,在第一滑移块231上开设有与控制螺杆42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2311,在第二滑移块241开设有与控制螺杆42相适配的第二螺纹孔2411,在控制组件4的作用下,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可朝相反方向滑移。
参照图1和图2,夹持单元3包括两个夹持部31,夹持部31包括两个夹块311,两个夹块311分别固定安装在车顶1一侧的两端,第一滑移座23包括第一上板232、第一下板233以及在第一上板232和第一下板233之间的第一竖板234,第一下板233上安装有第一下方块5,第二滑移座24包括第二上板242、第二下板243以及在第二上板242和第二下板243之间的第二竖板244,在第二下板243上安装有第二下方块6,其中的一个夹块311可卡在第一竖板234和第一下方块5之间,另一个夹块311始终抵触在第二竖板244上。
参照图3和图4,在第一下板233开设有供第一下方块5进行竖直方向滑移的第一下方槽2331,第一下方块5内安装有第一锁定杆51和第一锁定弹簧52,在第一下方块5侧壁上开设有供第一锁定杆51进行水平方向进行滑移的第一水平槽55,第一下方槽2331槽壁上开设有供第一锁定杆51水平方向插入的第一锁定槽2338。
参照图3和图4,在第一锁定杆51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抵接板511,在第一水平槽槽底还开设有供第一抵接板511进行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一抵接槽54,第一锁定弹簧52的一端抵接在第一抵接板511上,第一锁定弹簧52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抵接槽54远离第一锁定槽2338的一侧槽壁上,在第一锁定弹簧52作用下,第一锁定杆51插入第一锁定槽2338内,完成对第一下方块5的固定效果,为了方便第一锁定杆51和第一锁定弹簧52的安装,第一下方块5为两半式焊接而成。
参照图3和图4,在第一下方块5上还安装有收纳件9,收纳件9为初始状态伸出第一下方块5的抵触柱91,第一下方块5开设有供抵触柱91进行竖直方向滑移的抵触槽56,第一锁定杆51具有供抵触柱91相抵并向远离第一锁定槽2338方向滑移的导向面513、以及供抵触柱91放置的容纳槽514。
参照图2和图4,当车顶1抵触到抵触柱91时,抵触柱91下降,控制第一锁定杆51脱离出第一锁定槽2338外,此时车顶1可带动第一下方块5下降。
参照图2和图3,第一下板233还安装有第一弹性件2332,第一弹性件2332为第一抵接弹簧2333,第一抵接弹簧2333的一端抵接在第一下方槽2331槽底,第一抵接弹簧2333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下方块5下端面,在第一抵接弹簧2333的作用下,第一下方块5能够伸出第一下板233,实现对夹块311的夹持效果。
参照图5和图6,在第二下板243开设有供第二下方块6进行竖直方向滑移的第二下方槽2431,第二下方块6内安装有第二锁定杆61和第二锁定弹簧62,在第二下方块6侧壁上开设有供第二锁定杆61进行水平方向进行滑移的第二水平槽65,第二下方槽2431槽壁上开设有供第二锁定杆61水平方向插入的第二锁定槽2438,在第二锁定杆61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抵接板611,在第二水平槽槽底还开设有供第二抵接板611进行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二抵接槽64,第二锁定弹簧62的一端抵接在第二抵接板611上,第二锁定弹簧62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二抵接槽64远离第二锁定槽2438的一侧槽壁上,在第二锁定弹簧62作用下,第二锁定杆61插入第二锁定槽2438内,完成对第二下方块6的固定效果,为了方便第二锁定杆61和第二锁定弹簧62的安装,第二下方块6为两半式焊接而成。
参照图5,第二下板243还安装有第二弹性件2432,第二弹性件2432为第二抵接弹簧2433,第二抵接弹簧2433的一端抵接在第二下方槽2431槽底,第二抵接弹簧2433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二下方块6下端面,在第二抵接弹簧2433的作用下,第二下方块6能够伸出第二下板243。
参照图2和图4,当车顶1抵触到抵触柱91上,在导向面513配合下,第一锁定杆51滑移至第一锁定槽2338外,此时第一下方块5在车顶1的挤压下,可朝第一下方槽2331槽底方向滑移,第二下方块6保持不变,此时两个夹块311形成高度差,方便进行接下来车顶1的旋转操作。
参照图7和图8,在第二滑移座24上安装有启动组件7,启动组件7包括启动杆71和启动弹簧72,第二竖板244开设有供启动杆71进行滑移的启动槽2441,启动弹簧72的一端抵接在启动槽2441槽底,启动弹簧72的另一端抵接在启动杆71,在启动弹簧72的作用下,当两个夹块311形成高度差时,启动杆71能够推动位于高处的夹块311向上滑移。
参照图9和图10,在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之间还安装有换位机构8,换位机构8包括第一复位组件81和第一推动组件82,第一复位组件81包括第一控制杆811、第一复位杆812以及第一解锁杆813,第一下板233开设有供第一控制杆811进行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一控制槽2334,在第一下板233还开设有供第一复位杆812进行竖直方向滑移的第一复位槽2335,在第二下板24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换位块2436,第一控制杆811开设有供第一换位块2436相抵并向靠近第一控制槽2334槽底方向滑移的第一引导面8111,第一复位杆812与第一下方块5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复位杆812具有供第一控制杆811相抵并向下滑移的第一导斜面8121,第一复位杆812还开设有当第一下方块5下降到最低位置时,供第一控制杆811放置的第一放置槽8122。
参照图9和图10,在第一控制杆811靠近第一竖板234的一侧延伸有第一连接杆814,第一解锁杆813为L型杆且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杆814上端,在第一下板233开设有供第一控制杆811和第一解锁杆813进行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一活动槽2337,在第一锁定杆51开设有供第一解锁杆813相抵并向第一下方块5方向滑移的第一牵引面512。
参照图11和图12,第一推动组件82包括第一气缸821和第一推动板822,第一气缸821包括第一缸体8211和第一活塞杆8212,在第一竖板234上固定安装有供第一缸体8211放置的第一放置板2341,在第一竖板234还开设有供第一活塞杆8212进行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一活塞孔2342,第一活塞杆8212远离第一气缸821的一端与第一推动板822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234侧壁上还开设有供第一推动板822放置的第一推动槽2343。
参照图10和图12,在第一下板233上安装有控制第一活塞杆8212朝远离第一缸体8211方向滑移的第一抵触开关823和控制第一活塞杆8212朝靠近第一缸体8211方向滑移的第二抵触开关824,当第一控制杆811与第一抵触开关823抵触时,此时第一控制杆811完全进入第一下板233,当第一控制杆811与第二抵触开关824抵触时,此时第一控制杆811未开始朝第一下板233方向滑移。
参照图9和图10,当第一换位块2436带动第一控制杆811进入第一下板233内时,第一解锁杆813可将第一锁定杆51收入第一下方块5内,此时在第一导斜面8121的作用下,第一下方块5下降至第一下板233内,同时第一连接杆814抵触到第一抵触开关823,第一推动板822可带动位于下端的夹块311进行朝第二滑移座24方向滑移,当第一换位块2436不再对第一控制杆811进行限制时,在第一抵接弹簧2333的作用下,第一下方块5上升,同时在第一导斜面8121的配合下,第一控制杆811朝远离第一控制槽2334槽底方向滑移。
参照图11和图13,换位机构8还包括第二复位组件83和第二推动组件84,第二复位组件83包括第二控制杆831、第二复位杆832以及第二解锁杆833。
参照图13和图14,第二下板243开设有供第二控制杆831进行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二控制槽2434,在第二下板243还开设有供第二复位杆832进行竖直方向滑移的第二复位槽2435,在第一下板23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换位块2336,第二控制杆831开设有供第二换位块2336相抵并向靠近第二控制槽2434槽底方向滑移的第二引导面8311,第二复位杆832与第二下方块6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复位杆832具有供第二控制杆831相抵并向下滑移的第二导斜面8321,第二复位杆832还开设有当第二下方块6下降到最低位置时,供第二控制杆831放置的第二放置槽8322。
参照图13和图14,在第二控制杆831靠近第二竖板244的一侧延伸有第二连接杆834,第二解锁杆833为L型杆且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杆834上端,在第二下板243开设有供第二控制杆831和第二解锁杆833进行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二活动槽2437,在第二锁定杆61开设有供第二解锁杆833相抵并向第二下方块6方向滑移的第二牵引面612。
参照图15,第二推动组件84包括第二气缸841和第二推动板842,第二气缸841包括第二缸体8411和第二活塞杆8412,在第二竖板244上固定安装有供第二缸体8411放置的第二放置板2442,在第二竖板244还开设有供第二活塞杆8412进行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二活塞孔2443,第二活塞杆8412远离第二气缸841的一端与第二推动板842固定连接,在第二竖板244侧壁上还开设有供第二推动板842放置的第二推动槽2444。
参照图14和图15,在第二下板243上安装有控制第二活塞杆8412朝远离第二缸体8411方向滑移的第三抵触开关843和控制第二活塞杆8412朝靠近第二缸体8411方向滑移的第四抵触开关844,当第二控制杆831与第三抵触开关843抵触时,此时第二控制杆831完全进入第二下板243,当第二控制杆831与第四抵触开关844抵触时,此时第二控制杆831未开始朝第二下板243方向滑移。
参照图13和图14,当第二换位块2336带动第二控制杆831进入第二下板243内时,第二解锁杆833可将第二锁定杆61收入第二下方块6内,此时在第二导斜面8321的作用下,第二下方块6下降至第二下板243内,同时第二连接杆834抵触到第三抵触开关843,第二推动板842可带动位于下端的夹块311进行朝第一滑移座23方向滑移,当第二换位块2336不再对第二控制杆831进行限制时,在第二抵接弹簧2433的作用下,第二下方块6上升,同时在第二导斜面8321的配合下,第二控制杆831朝远离第二控制槽2434槽底方向滑移。
参照图13,为了防止第一换位块2436和第二换位块2336产生干涉,在第二换位块2336上开设有供第一换位块2436通过的让位槽2339。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的实施原理为:
将四个夹块311夹持在车顶1的四角处,然后再将夹块311分别放置在两个第一滑移座23上和两个第二滑移座24上,同一夹持部31的两个夹块311分别抵接在第一下方块5和第二下方块6上,在收纳机构的作用下,两个夹块311形成高度差,在启动组件7的配合下,当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相互靠近,可带动车顶1进行旋转,当其中一个夹块311抵触到第二上板242时,换位机构8可将两个夹块311朝相反的方向移动,直至位于低处位置的夹块311进入第二滑移座24,位于高处位置的夹块311进入第一滑移座23内,然后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相互远离,车顶1继续保持原来的转动方向,实现方便检测车顶1各个角度指标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座(2)和夹持单元(3),所述夹持单元(3)包括两个夹持部(31),所述夹持部(31)包括两个夹块(311),两个所述夹块(311)分别设置在车顶(1)一侧的两端,所述放置座(2)包括两个放置机构(21),所述放置机构(21)包括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所述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均为C型座,所述放置座(2)上还设置有控制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呈相反方向滑移的控制组件(4),且所述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开口相对,两个所述夹块(311)分别在第一滑移座(23)内和第二滑移座(24)内滑移;
所述第一滑移座(23)包括第一上板(232)、第一下板(233)以及在第一上板(232)和第一下板(233)之间的第一竖板(234),所述第一下板(233)上竖直方向滑移有第一下方块(5),所述第二滑移座(24)包括第二上板(242)、第二下板(243)以及在第二上板(242)和第二下板(243)之间的第二竖板(244),所述第二下板(243)上竖直方向滑移有第二下方块(6);
当所述车顶(1)抵触到第一下方块(5)上端面时,控制第一下方块(5)进入第一下板(233)的收纳件(9),当其中一个所述夹块(311)抵触到第二上板(242)上时,推动上方的夹块(311)朝第一滑移座(23)方向移动以及推动下方的夹块(311)朝第二滑移座(24)方向移动的换位机构(8);
所述第一下板(233)开设有供第一下方块(5)进行竖直方向滑移的第一下方槽(2331),所述第一下方块(5)上设置有第一锁定杆(51)和第一锁定弹簧(52),所述第一下方槽(2331)槽壁上开设有供第一锁定杆(51)水平方向插入的第一锁定槽(2338),所述第一锁定弹簧(52)始终给第一锁定杆(51)朝第一锁定槽(2338)方向的弹力,所述第一下板(233)还安装有控制第一下方块(5)上升的第一弹性件(2332);
所述第二下板(243)开设有供第二下方块(6)进行竖直方向滑移的第二下方槽(2431),所述第二下方块(6)上设置有第二锁定杆(61)和第二锁定弹簧(62),所述第二下方槽(2431)槽壁上开设有供第二锁定杆(61)水平方向插入的第二锁定槽(2438),所述第二锁定弹簧(62)始终给第二锁定杆(61)朝第二锁定槽(2438)方向的弹力,所述第二下板(243)还安装有控制第二下方块(6)上升的第二弹性件(2432);
所述收纳件(9)为抵触柱(91),所述第一下方块(5)开设有供抵触柱(91)进行竖直方向滑移的抵触槽(56),所述第一锁定杆(51)具有供抵触柱(91)相抵并向远离第一锁定槽(2338)方向滑移的导向面;
所述第二下板(24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换位块(2436),所述换位机构(8)包括第一复位组件(81)和第一推动组件(82),所述第一复位组件(81)包括第一控制杆(811)、第一复位杆(812)以及第一解锁杆(813),所述第一下板(233)开设有供第一控制杆(811)进行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一控制槽(2334),所述第一控制杆(811)开设有供第一换位块(2436)相抵并向靠近第一控制槽(2334)槽底方向滑移的第一引导面(8111),所述第一复位杆(812)与第一下方块(5)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杆(812)具有供第一控制杆(811)相抵并向下滑移的第一导斜面(8121),所述第一控制杆(811)朝第一控制槽(2334)槽底方向滑移时,所述第一解锁杆(813)能够将第一锁定杆(51)推入第一下方块(5)内;
所述第一推动组件(82)包括第一气缸(821)和第一推动板(822),所述第一气缸(821)包括第一缸体(8211)和第一活塞杆(8212),所述第一活塞杆(8212)远离第一气缸(821)的一端与第一推动板(822)固定连接,位于高处的所述夹块(311)抵触到第二上板(242)时,第一活塞杆(8212)能够控制第一推动板(822)推动位于低处的夹块(311)朝第二滑移座(24)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下板(23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换位块(2336),所述换位机构(8)还包括第二复位组件(83)和第二推动组件(84),所述第二复位组件(83)包括第二控制杆(831)、第二复位杆(832)以及第二解锁杆(833),所述第二下板(243)开设有供第二控制杆(831)进行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二控制槽(2434),所述第二控制杆(831)开设有供第二换位块(2336)相抵并向靠近第二控制槽(2434)槽底方向滑移的第二引导面(8311),所述第二复位杆(832)与第二下方块(6)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杆(832)具有供第二控制杆(831)相抵并向下滑移的第二导斜面(8321),所述第二控制杆(831)朝第二控制槽(2434)槽底方向滑移时,所述第二解锁杆(833)能够将第二锁定杆(61)推入第二下方块(6)内;
所述第二推动组件(84)包括第二气缸(841)和第二推动板(842),所述第二气缸(841)包括第二缸体(8411)和第二活塞杆(8412),所述第二活塞杆(8412)远离第二气缸(841)的一端与第二推动板(842)固定连接,位于高处的所述夹块(311)抵触到第二上板(242)时,第二活塞杆(8412)能够控制第二推动板(842)推动位于高处的夹块(311)朝第一滑移座(23)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2)还包括底板(22),所述底板(22)始终位于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下方,所述控制组件(4)包括控制电机(41)和固定设置在控制电机(41)输出轴的控制螺杆(42),所述控制螺杆(42)为双向螺杆且同时与第一滑移座(23)和第二滑移座(2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332)为第一抵接弹簧(2333),所述第一抵接弹簧(2333)的一端抵接在第一下方槽(2331)槽底,所述第一抵接弹簧(2333)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下方块(5)下端面;
所述第二弹性件(2432)为第二抵接弹簧(2433),所述第二抵接弹簧(2433)的一端抵接在第二下方槽(2431)槽底,所述第二抵接弹簧(2433)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二下方块(6)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移座(24)上安装有启动组件(7),所述启动组件(7)包括启动杆(71)和启动弹簧(72),所述第二竖板(244)开设有供启动杆(71)进行滑移的启动槽(2441),所述启动弹簧(72)始终推动启动杆(71)朝远离启动槽(2441)槽底方向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杆(811)靠近第一竖板(234)的一侧延伸有第一连接杆(814),所述第一下板(233)内还设置有控制第一活塞杆(8212)朝远离第一缸体(8211)方向滑移的第一抵触开关(823)和控制第一活塞杆(8212)朝靠近第一缸体(8211)方向滑移的第二抵触开关(824),所述第一控制杆(811)完全进入第一下板(233)时,所述第一连接杆(814)抵触到第一抵触开关(823),所述第一控制杆(811)未开始朝第一下板(233)方向滑移时,所述第一连接杆(814)抵触到第二抵触开关(824);
所述第二控制杆(831)靠近第二竖板(244)的一侧延伸有第二连接杆(834),所述第二下板(243)内还设置有控制第二活塞杆(8412)朝远离第二缸体(8411)方向滑移的第三抵触开关(843)和控制第二活塞杆(8412)朝靠近第二缸体(8411)方向滑移的第四抵触开关(844),所述第二控制杆(831)完全进入第二下板(243)时,所述第二连接杆(834)抵触到第三抵触开关(843),所述第二控制杆(831)未开始朝第二下板(243)方向滑移时,所述第二连接杆(834)抵触到第四抵触开关(8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杆(813)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814)上端,所述第一锁定杆(51)开设有供第一解锁杆(813)相抵并向第一下方块(5)方向滑移的第一牵引面(512),所述第二解锁杆(833)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杆(834)上端,所述第二锁定杆(61)开设有供第二解锁杆(833)相抵并向第二下方块(6)方向滑移的第二牵引面(612)。
CN202111358407.8A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 Active CN114112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8407.8A CN114112430B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8407.8A CN114112430B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2430A CN114112430A (zh) 2022-03-01
CN114112430B true CN114112430B (zh) 2024-03-26

Family

ID=8039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8407.8A Active CN114112430B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243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72954A (en) * 1965-04-08 1968-03-12 Renault Sliding roofs of vehicles and control and locking device therefor
KR20120063775A (ko) * 2010-12-08 2012-06-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후드패널 지그장치
CN108287063A (zh) * 2017-01-10 2018-07-17 丹阳市宸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篷强度检测装置
CN208350043U (zh) * 2018-05-09 2019-01-08 重庆欣峻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度汽车检具旋转机构
CN211234985U (zh) * 2020-02-25 2020-08-11 镇江双宇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顶检测用托架
CN213956792U (zh) * 2020-12-22 2021-08-13 苏州芏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顶棚检测的多功能检验台
CN214538544U (zh) * 2021-04-02 2021-10-29 武汉恩卡普汽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顶压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72954A (en) * 1965-04-08 1968-03-12 Renault Sliding roofs of vehicles and control and locking device therefor
KR20120063775A (ko) * 2010-12-08 2012-06-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후드패널 지그장치
CN108287063A (zh) * 2017-01-10 2018-07-17 丹阳市宸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篷强度检测装置
CN208350043U (zh) * 2018-05-09 2019-01-08 重庆欣峻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度汽车检具旋转机构
CN211234985U (zh) * 2020-02-25 2020-08-11 镇江双宇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顶检测用托架
CN213956792U (zh) * 2020-12-22 2021-08-13 苏州芏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顶棚检测的多功能检验台
CN214538544U (zh) * 2021-04-02 2021-10-29 武汉恩卡普汽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顶压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2430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60931B2 (en) Mechanical neck rest retraction device with a memory function
CN211576561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
US4715477A (en) Device for fixing swing arm used for apparatus for lifting automobiles for repair
CN114112430B (zh) 一种车顶改装质量的检测工艺及设备
CN111207896B (zh) 一种电机性能自动检测装置
CN216398621U (zh) 适合于多种车型座椅骨架装配的托盘
CN215158989U (zh) 马达牙箱移动翻转机构
CN110154854B (zh) 一种车载抽拉式通用平台
CN213515535U (zh) 一种汽车灯具检具
CN114865413A (zh) 一种电池包接口转换适配器
CN212180282U (zh) 座椅疲劳测试系统
CN109398291B (zh) 一种转板自锁式安全带高度调节器
CN114309868A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的感光传感组件制造装置
CN110849636B (zh) 一种升降式后背门Cubing模块框架及使用方法
CN218600863U (zh) 一种车辆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测试台架
CN220882130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定位组装装置
CN108241353B (zh) 电子控制器功能测试夹具
US11267404B2 (en) Storage device for a vehicle cab
CN221006773U (zh) 旋转工装及测试装置
CN219996524U (zh) 一种电子换挡器的测试装置
CN216377330U (zh) 一种可垂直折叠举升机
CN215210652U (zh) 加油站交通系统
CN220690475U (zh) 一种车辆螺旋翻滚试验装置
CN220564227U (zh) 用于搬运电控单元的操纵设备
CN114705421B (zh) 基于减速机的综合性能测试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