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6561U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76561U CN211576561U CN201922304740.5U CN201922304740U CN211576561U CN 211576561 U CN211576561 U CN 211576561U CN 201922304740 U CN201922304740 U CN 201922304740U CN 211576561 U CN211576561 U CN 2115765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rest
- cross beam
- unlocking
- automobile seat
- upright po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02 rhombencephal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采用包括底座和立柱的机架、包括伸缩横梁和头枕固定件的头枕固定组件,并通过解锁支架将头枕解锁组件安装在立柱上,能够实现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调节系统的耐久测试;并且,由于立柱能够相对底座绕立柱旋转轴线转动并锁定位置,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被测汽车座椅,令立柱的立柱轴线方向平行于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杆,使得升降驱动组件通过头枕固定组件驱动头枕升降的方向尽可能的与头枕的实际升降运动方向相同,以更为精确的模拟用户调整头枕高度时的实际操作过程。本实用新型能够更为精确的模拟用户调整头枕高度时的实际操作过程,对不同类型的被测汽车座椅具有更高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的耐久测试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作为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汽车座椅不仅要求布置合理和保证乘坐舒适性,还需要不断提高其安全性能以及耐久稳定性。因此,汽车座椅需要通过各种试验来检验其是否满足相应的结构和功能耐久性能要求。
座椅头枕是汽车座椅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发生事故时缓冲头部冲击,起到保护头部和颈部的作用,还需要满足不同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而头枕高度即头枕总成相对座椅的固定位置主要影响其保护效果和乘坐舒适感,无论是日常乘坐还是发生追尾碰撞时,最好使座椅头枕的中心与乘员后脑中心保持平齐,最大程度地保证头枕能起到有效的保护和支撑头部作用。因此现行的汽车座椅普遍采用可调式的座椅头枕结构,通常情况下左右两侧头枕导套总成一侧为非锁止导套,一侧带有锁止按钮的锁止导套分别通过头枕左右导管与座椅骨架进行固连,而头枕总成由头枕发泡和头枕杆一体成型的头枕杆插入左右两侧头枕导套总成中,通过按压锁止按钮使头枕总成的高度在头枕导套总成中进行行程的调节变化。
为了使头枕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支撑作用,头枕高度的合理调节极其重要且普遍,以满足不同类型的乘员需求。因此各汽车厂家都需要对座椅头枕的调节系统进行耐久试验,一方面,目前专用的试验装置较为缺乏,现有技术大多通过手工将座椅头枕在最高和最低两个极限位置之间进行循环操作,导致试验人员劳动强度大,耗时长,难以保证试验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少数相关的试验装置相对简陋,缺乏检测设备、控制精度较低,不利于后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同时对不同头枕类型的通用性也不高,越来越不能满足试验和设计人员对自动化、通用化和高精度的试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对不同头枕类型的通用性低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包括机架、头枕固定组件、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限制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升降极限位置的头枕升降限位组件和用于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解锁按钮进行解锁操作的头枕解锁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立柱通过铰接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使所述立柱能够相对所述底座绕立柱旋转轴线转动并锁定位置,且所述立柱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立柱的立柱轴线方向;
所述头枕固定组件包括伸缩横梁和用于与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固定的头枕固定件,所述头枕固定件安装在所述伸缩横梁的前端,所述伸缩横梁的后端安装在所述立柱上并能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滑动;
所述升降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头枕固定组件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来回升降移动;
所述头枕解锁组件安装在解锁支架上,所述解锁支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且所述解锁支架能够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滑动并锁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的使用方式如下:
首先,将被测汽车座椅通过工装固定在试验工作台上,并将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试验工作台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位于被测汽车座椅的后方,所述头枕固定组件位于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上方。并且,为了提高升降的稳定性,最好尽量使伸缩横梁的轴线与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对称面共面。
其次,调整所述立柱绕立柱旋转轴线的旋转角度,并在所述立柱轴线方向平行于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杆后,锁定所述立柱的位置。
然后,调整所述伸缩横梁在立柱上的高度以及所述伸缩横梁的伸缩长度,在伸缩横梁的底面刚好与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接触,以及,所述头枕固定件伸到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处后,将所述头枕固定件与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连接固定,并锁定所述伸缩横梁的伸缩长度。
并且,通过所述头枕升降限位组件限制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的升降极限位置。
再次,调整所述解锁支架在立柱上的高度,在所述头枕解锁组件达到能够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解锁按钮进行解锁操作的位置后,锁定所述解锁支架的位置。
最后,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和头枕解锁组件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调节系统进行耐久测试,即:控制升降驱动组件通过头枕固定组件驱动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上升,直至头枕上升至上极限位置时停止驱动,该过程中,如果被测汽车座椅的锁止导套对头枕的上升有锁止作用,还需要控制头枕解锁组件按压所述头枕解锁按钮上,并在头枕上升至上极限位置时控制所述头枕解锁组件放开对所述头枕解锁按钮的按压,而如果被测汽车座椅的锁止导套对头枕的上升没有锁止作用,则可以无需按压所述头枕解锁按钮;在头枕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控制头枕解锁组件按压所述头枕解锁按钮上,并控制升降驱动组件通过头枕固定组件驱动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下降,直至头枕下降至下极限位置时停止驱动,并控制所述头枕解锁组件放开对所述头枕解锁按钮的按压;如此循环控制头枕在下极限位置与上极限位置之间升降,达到设定的循环次数后即完成了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调节系统的耐久测试。
由于立柱能够相对底座绕立柱旋转轴线转动并锁定位置,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被测汽车座椅,令立柱的立柱轴线方向平行于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杆,使得升降驱动组件通过头枕固定组件驱动头枕升降的方向尽可能的与头枕的实际升降运动方向相同,以更为精确的模拟用户调整头枕高度时的实际操作过程;
而且,伸缩横梁和解锁支架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头枕和头枕解锁按钮在不同类型被测汽车座椅上的不同位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中,更为精确的模拟用户调整头枕高度时的实际操作过程,对不同类型的被测汽车座椅具有更高的通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铰接支架包括间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两个立柱支架,所述立柱位于所述两个立柱支架之间的间隔空间中,且所述立柱通过转轴与所述两个立柱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轴线即所述立柱旋转轴线;所述两个立柱支架均设有以所述立柱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弧形过孔,所述立柱上设有两块立柱锁定板,该两块立柱锁定板的外侧面均设有多个沿圆弧方向间隔布置的螺纹孔,使得:在所述立柱绕所述立柱旋转轴线在预设的转动角度范围内旋转时,所述两块立柱锁定板的螺纹孔始终在两个所述圆弧形过孔露出;并且,所述两块立柱锁定板的螺纹孔与穿过对应圆弧形过孔的立柱锁定螺栓连接。
从而,通过松开立柱锁定螺栓,即可使所述立柱绕所述立柱旋转轴线在预设的转动角度范围内旋转,并在达到所述立柱轴线方向平行于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杆的目的后,通过将立柱锁定螺栓拧紧,即可锁定所述立柱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头枕固定件为柔性捆绑带;所述伸缩横梁的前端底面设有多个沿所述伸缩横梁的伸缩方向间隔布置的锁扣,所述柔性捆绑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其中两个所述锁扣上。
从而,可以通过相应的选择柔性捆绑带的连接位置,以适应被测汽车座椅不同大小的头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横梁包括活动横梁和固定横梁,所述固定横梁的后端部与所述立柱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横梁设有横梁滑槽,该横梁滑槽同时垂直于所述立柱旋转轴线和所述立柱轴线方向,且该横梁滑槽内安装有横梁滑块,所述横梁滑块被限位在所述横梁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横梁滑槽滑动,所述横梁滑块设有横梁螺纹通孔;所述活动横梁设有横梁连接板,使得横梁锁定螺栓能够穿过所述横梁连接板后与所述横梁滑块的横梁螺纹通孔连接并压紧在所述横梁滑槽上;所述头枕固定件安装在所述活动横梁上。
从而,通过松开横梁锁定螺栓,即可使所述活动横梁相对于所述固定横梁沿所述横梁滑槽前后滑动,以调整所述伸缩横梁的伸缩长度,在调整好后,通过拧紧所述横梁锁定螺栓,即可锁定所述伸缩横梁的伸缩长度。
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和气缸支架;所述立柱上设有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延伸的气缸支架滑槽,所述气缸支架滑动安装在所述立柱的气缸支架滑槽上并能够锁定位置,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气缸支架上,使得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横梁的固定横梁连接固定。
从而,通过调整气缸支架的高度位置,能够适配不同高度的被测汽车座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头枕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气缸、解锁杆和连杆,所述解锁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解锁支架上,所述解锁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连杆共轴并连接固定,所述解锁杆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连杆上并能够锁定旋转位置。
从而,通过调整解锁杆相对于连杆的旋转位置,即可使得所述解锁杆对准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解锁按钮,再通过控制解锁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即可驱动解锁杆按压头枕解锁按钮,实现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解锁按钮的解锁操作。
优选的:所述立柱上设有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延伸的解锁支架滑槽,所述解锁支架滑动安装在所述立柱的解锁支架滑槽上并能够锁定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立柱上设有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延伸的限位支架滑槽;所述头枕升降限位组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立柱的限位支架滑槽上并能够锁定位置;并且,所述上支架安装有上行程开关,所述下支架安装有下行程开关,使得:所述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上升到预设的上极限位置时,触发所述上行程开关,所述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下降到预设的下极限位置时,触发所述下行程开关。
从而,实现了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升降极限位置的限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还包括中控机;所述上行程开关的输出端、所述下行程开关的输出端、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控制端、所述头枕解锁组件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中控机电性连接。
从而,在所述上行程开关被触发时,所述中控机可以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头枕固定组件上升,在所述下行程开关被触发时,所述中控机可以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头枕固定组件下降,以实现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升降极限位置的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力的操作力传感器和用于测量所述头枕解锁组件的驱动力的解锁力传感器;所述操作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和所述解锁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中控机电性连接,以定量获取试验过程中头枕调节的操作力和解锁力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底座和立柱的机架、包括伸缩横梁和头枕固定件的头枕固定组件,并通过解锁支架将头枕解锁组件安装在立柱上,能够实现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调节系统的耐久测试;
并且,由于立柱能够相对底座绕立柱旋转轴线转动并锁定位置,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被测汽车座椅,令立柱的立柱轴线方向平行于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杆,使得升降驱动组件通过头枕固定组件驱动头枕升降的方向尽可能的与头枕的实际升降运动方向相同,以更为精确的模拟用户调整头枕高度时的实际操作过程;
而且,伸缩横梁和解锁支架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头枕和头枕解锁按钮在不同类型被测汽车座椅上的不同位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中,更为精确的模拟用户调整头枕高度时的实际操作过程,对不同类型的被测汽车座椅具有更高的通用性。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柔性捆绑带作为头枕固定件,并将柔性捆绑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伸缩横梁的其中两个锁扣上,能够适应被测汽车座椅不同大小的头枕,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
第三,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解锁气缸、解锁杆和连杆的头枕解锁组件,能够通过改变解锁杆的旋转位置来对准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解锁按钮,以适应被测汽车座椅处于不同位置的头枕解锁按钮,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
第四,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中控机、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实现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升降极限位置的控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第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操作力传感器和解锁力传感器,能够定量获取试验过程中头枕调节的操作力和解锁力变化。
第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易于实现的可制造性和装配性,通用性和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对被测汽车座椅的头枕调节系统进行耐久测试时的示意图;
图3为现行汽车座椅普遍采用的可调式头枕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立柱、铰接支架、底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解锁支架与立柱12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横梁滑块21-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但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方位用语“前、后”,仅是方位上的相对概念,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所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包括机架10、头枕固定组件20、升降驱动组件30、用于限制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升降极限位置的头枕升降限位组件40和用于对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解锁按钮72进行解锁操作的头枕解锁组件50;
所述机架10包括底座11和立柱12,所述立柱12通过铰接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使所述立柱12能够相对所述底座11绕立柱旋转轴线15a转动并锁定位置,且所述立柱旋转轴线15a垂直于所述立柱12的立柱轴线方向V;
所述头枕固定组件20包括伸缩横梁21和用于与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连接固定的头枕固定件22,所述头枕固定件22安装在所述伸缩横梁21的前端,所述伸缩横梁21的后端安装在所述立柱12上并能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滑动;
所述升降驱动组件30能够驱动所述头枕固定组件20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来回升降移动;
所述头枕解锁组件50安装在解锁支架60上,所述解锁支架60安装在所述立柱12上,且所述解锁支架60能够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滑动并锁定位置。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的使用方式如下:
首先,将被测汽车座椅70通过工装固定在试验工作台上,并将所述底座11通过螺栓固定在试验工作台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位于被测汽车座椅70的后方,所述头枕固定组件20位于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上方。并且,为了提高升降的稳定性,最好尽量使伸缩横梁21的轴线与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对称面共面。
其中,参见图3,现行汽车座椅普遍采用的可调式头枕结构为:汽车座椅的靠背骨架上通过头枕套管安装有锁止导套73和非锁止导套74,头枕71的两根头枕杆75分别插装入锁止导套73和非锁止导套74中,锁止导套73能够锁定头枕杆75而使头枕71不能下降,在按压下锁止导套73的头枕解锁按钮72后,头枕71才能下降,而对于头枕71的上升,有挡位单向式的,即无论是否按压下头枕解锁按钮72,头枕71都可以上升,也有需要按压下头枕解锁按钮72后,头枕71才能上升的。
其次,调整所述立柱12绕立柱旋转轴线15a的旋转角度,并在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平行于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杆75后,锁定所述立柱12的位置。
然后,调整所述伸缩横梁21在立柱12上的高度以及所述伸缩横梁21的伸缩长度,在伸缩横梁21的底面刚好与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接触,以及,所述头枕固定件22伸到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处后,将所述头枕固定件22与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连接固定,并锁定所述伸缩横梁21的伸缩长度。
并且,通过所述头枕升降限位组件40限制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的升降极限位置。
再次,调整所述解锁支架60在立柱12上的高度,在所述头枕解锁组件50达到能够对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解锁按钮72进行解锁操作的位置后,锁定所述解锁支架60的位置。
最后,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30和头枕解锁组件50对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调节系统进行耐久测试,即:控制升降驱动组件30通过头枕固定组件20驱动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上升,直至头枕71上升至上极限位置时停止驱动,该过程中,如果被测汽车座椅70的锁止导套73对头枕71的上升有锁止作用,还需要控制头枕解锁组件50按压所述头枕解锁按钮72上,并在头枕71上升至上极限位置时控制所述头枕解锁组件50放开对所述头枕解锁按钮72的按压,而如果被测汽车座椅70的锁止导套73对头枕71的上升没有锁止作用,则可以无需按压所述头枕解锁按钮72;在头枕71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控制头枕解锁组件50按压所述头枕解锁按钮72上,并控制升降驱动组件30通过头枕固定组件20驱动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下降,直至头枕71下降至下极限位置时停止驱动,并控制所述头枕解锁组件50放开对所述头枕解锁按钮72的按压;如此循环控制头枕71在下极限位置与上极限位置之间升降,达到设定的循环次数后即完成了对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调节系统的耐久测试。
由于立柱12能够相对底座11绕立柱旋转轴线15a转动并锁定位置,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被测汽车座椅70,令立柱12的立柱轴线方向V平行于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杆75,使得升降驱动组件30通过头枕固定组件20驱动头枕71升降的方向尽可能的与头枕71的实际升降运动方向相同,以更为精确的模拟用户调整头枕71高度时的实际操作过程;
而且,伸缩横梁21和解锁支架60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头枕71和头枕解锁按钮72在不同类型被测汽车座椅70上的不同位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对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中,更为精确的模拟用户调整头枕71高度时的实际操作过程,对不同类型的被测汽车座椅70具有更高的通用性。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
如图4所示,所述铰接支架包括间隔固定在所述底座11上的两个立柱支架13,所述立柱12位于所述两个立柱支架13之间的间隔空间中,且所述立柱12通过转轴15与所述两个立柱支架13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5的轴线即所述立柱旋转轴线15a;所述两个立柱支架13均设有以所述立柱旋转轴线15a为中心的圆弧形过孔13a,所述立柱12上设有两块立柱锁定板14,该两块立柱锁定板14的外侧面均设有多个沿圆弧方向间隔布置的螺纹孔,使得:在所述立柱12绕所述立柱旋转轴线15a在预设的转动角度范围内旋转时,所述两块立柱锁定板14的螺纹孔始终在两个所述圆弧形过孔13a露出;并且,所述两块立柱锁定板14的螺纹孔与穿过对应圆弧形过孔13a的立柱锁定螺栓16连接。
从而,通过松开立柱锁定螺栓16,即可使所述立柱12绕所述立柱旋转轴线15a在预设的转动角度范围内旋转,并在达到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平行于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杆75的目的后,通过将立柱锁定螺栓16拧紧,即可锁定所述立柱12的位置。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三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
所述头枕固定件22为柔性捆绑带;所述伸缩横梁21的前端底面设有多个沿所述伸缩横梁21的伸缩方向间隔布置的锁扣,如如日字扣或目字扣,所述柔性捆绑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其中两个所述锁扣上,连接方式可以是缠绕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方式。
从而,可以通过相应的选择柔性捆绑带的连接位置,以适应被测汽车座椅70不同大小的头枕71。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四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
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伸缩横梁21包括活动横梁21-1和固定横梁21-2,所述固定横梁21-2的后端部与所述立柱12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横梁21-2设有横梁滑槽21-2a,该横梁滑槽21-2a同时垂直于所述立柱旋转轴线15a和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且该横梁滑槽21-2a内安装有横梁滑块21-3,所述横梁滑块21-3被限位在所述横梁滑槽21-2a内并能够沿所述横梁滑槽21-2a滑动,所述横梁滑块21-3设有横梁螺纹通孔;所述活动横梁21-1设有横梁连接板21-4,使得横梁锁定螺栓21-5能够穿过所述横梁连接板21-4后与所述横梁滑块21-3的横梁螺纹通孔连接并压紧在所述横梁滑槽21-2a上;所述头枕固定件22安装在所述活动横梁21-1上。
从而,通过松开横梁锁定螺栓21-5,即可使所述活动横梁21-1相对于所述固定横梁21-2沿所述横梁滑槽21-2a前后滑动,以调整所述伸缩横梁21的伸缩长度,在调整好后,通过拧紧所述横梁锁定螺栓21-5,即可锁定所述伸缩横梁21的伸缩长度。
以上为本实施例四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驱动组件30包括升降气缸31和气缸支架32;所述立柱12上设有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延伸的气缸支架滑槽12a,所述气缸支架32滑动安装在所述立柱12的气缸支架滑槽12a上并能够锁定位置,所述升降气缸31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气缸支架32上,使得所述升降气缸31的活塞杆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延伸,所述升降气缸31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横梁21的固定横梁21-2连接固定;其中,所述气缸支架32与所述立柱12的气缸支架滑槽12a之间可以采用所述活动横梁21-1与所述固定横梁21-2的横梁滑槽21-2a之间的连接方式。
从而,通过调整气缸支架32的高度位置,能够适配不同高度的被测汽车座椅70。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五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头枕解锁组件50包括解锁气缸51、解锁杆52和连杆53,所述解锁气缸51的缸体固定在所述解锁支架60上,所述解锁气缸51的伸缩杆与所述连杆53共轴并连接固定,所述解锁杆52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连杆53上并能够锁定旋转位置,该旋转位置锁定可以通过螺母锁紧或其他紧固机构实现。
从而,通过调整解锁杆52相对于连杆53的旋转位置,即可使得所述解锁杆52对准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解锁按钮72,再通过控制解锁气缸51的活塞杆伸出,即可驱动解锁杆52按压头枕解锁按钮72,实现对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解锁按钮72的解锁操作。
以上为本实施例五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优选的: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立柱12上设有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延伸的解锁支架滑槽12b,所述解锁支架60滑动安装在所述立柱12的解锁支架滑槽12b上并能够锁定位置;其中,所述解锁支架60与所述立柱12的解锁支架滑槽12b之间可以采用所述活动横梁21-1与所述固定横梁21-2的横梁滑槽21-2a之间的连接方式。
实施例六
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六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立柱12上设有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延伸的限位支架滑槽12c;所述头枕升降限位组件40包括上支架41和下支架42,所述上支架41和下支架42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立柱12的限位支架滑槽12c上并能够锁定位置;并且,所述上支架41安装有上行程开关43,所述下支架42安装有下行程开关44,使得:所述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上升到预设的上极限位置时,触发所述上行程开关43,所述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下降到预设的下极限位置时,触发所述下行程开关44;其中,所述上支架41和下支架42与所述立柱12的限位支架滑槽12c之间可以采用所述活动横梁21-1与所述固定横梁21-2的横梁滑槽21-2a之间的连接方式。
从而,实现了对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升降极限位置的限制。
以上为本实施例五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优选的: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还包括中控机;所述上行程开关43的输出端、所述下行程开关44的输出端、所述升降驱动组件30的控制端、所述头枕解锁组件50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中控机电性连接。
从而,在所述上行程开关43被触发时,所述中控机可以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30停止驱动所述头枕固定组件20上升,在所述下行程开关44被触发时,所述中控机可以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30停止驱动所述头枕固定组件20下降,以实现对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升降极限位置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升降驱动组件30的驱动力的操作力传感器33和用于测量所述头枕解锁组件50的驱动力的解锁力传感器54;所述操作力传感器33的输出端和所述解锁力传感器5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中控机电性连接,以定量获取试验过程中头枕调节的操作力和解锁力变化;其中,所述操作力传感器33优选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31和活塞杆与所述固定横梁21-2之间,所述解锁力传感器54优选安装在所述解锁气缸51的伸缩杆与所述连杆53之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包括机架(10)、头枕固定组件(20)、升降驱动组件(30)、用于限制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升降极限位置的头枕升降限位组件(40)和用于对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解锁按钮(72)进行解锁操作的头枕解锁组件(5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0)包括底座(11)和立柱(12),所述立柱(12)通过铰接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使所述立柱(12)能够相对所述底座(11)绕立柱旋转轴线(15a)转动并锁定位置,且所述立柱旋转轴线(15a)垂直于所述立柱(12)的立柱轴线方向(V);
所述头枕固定组件(20)包括伸缩横梁(21)和用于与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连接固定的头枕固定件(22),所述头枕固定件(22)安装在所述伸缩横梁(21)的前端,所述伸缩横梁(21)的后端安装在所述立柱(12)上并能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滑动;
所述升降驱动组件(30)能够驱动所述头枕固定组件(20)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来回升降移动;
所述头枕解锁组件(50)安装在解锁支架(60)上,所述解锁支架(60)安装在所述立柱(12)上,且所述解锁支架(60)能够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滑动并锁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支架包括间隔固定在所述底座(11)上的两个立柱支架(13),所述立柱(12)位于所述两个立柱支架(13)之间的间隔空间中,且所述立柱(12)通过转轴(15)与所述两个立柱支架(13)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5)的轴线即所述立柱旋转轴线(15a);所述两个立柱支架(13)均设有以所述立柱旋转轴线(15a)为中心的圆弧形过孔(13a),所述立柱(12)上设有两块立柱锁定板(14),该两块立柱锁定板(14)的外侧面均设有多个沿圆弧方向间隔布置的螺纹孔,使得:在所述立柱(12)绕所述立柱旋转轴线(15a)在预设的转动角度范围内旋转时,所述两块立柱锁定板(14)的螺纹孔始终在两个所述圆弧形过孔(13a)露出;并且,所述两块立柱锁定板(14)的螺纹孔与穿过对应圆弧形过孔(13a)的立柱锁定螺栓(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固定件(22)为柔性捆绑带;所述伸缩横梁(21)的前端底面设有多个沿所述伸缩横梁(21)的伸缩方向间隔布置的锁扣,所述柔性捆绑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其中两个所述锁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横梁(21)包括活动横梁(21-1)和固定横梁(21-2),所述固定横梁(21-2)的后端部与所述立柱(12)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横梁(21-2)设有横梁滑槽(21-2a),该横梁滑槽(21-2a)同时垂直于所述立柱旋转轴线(15a)和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且该横梁滑槽(21-2a)内安装有横梁滑块(21-3),所述横梁滑块(21-3)被限位在所述横梁滑槽(21-2a)内并能够沿所述横梁滑槽(21-2a)滑动,所述横梁滑块(21-3)设有横梁螺纹通孔;所述活动横梁(21-1)设有横梁连接板(21-4),使得横梁锁定螺栓(21-5)能够穿过所述横梁连接板(21-4)后与所述横梁滑块(21-3)的横梁螺纹通孔连接并压紧在所述横梁滑槽(21-2a)上;所述头枕固定件(22)安装在所述活动横梁(2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30)包括升降气缸(31)和气缸支架(32);所述立柱(12)上设有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延伸的气缸支架滑槽(12a),所述气缸支架(32)滑动安装在所述立柱(12)的气缸支架滑槽(12a)上并能够锁定位置,所述升降气缸(31)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气缸支架(32)上,使得所述升降气缸(31)的活塞杆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延伸,所述升降气缸(31)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横梁(21)的固定横梁(21-2)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解锁组件(50)包括解锁气缸(51)、解锁杆(52)和连杆(53),所述解锁气缸(51)的缸体固定在所述解锁支架(60)上,所述解锁气缸(51)的伸缩杆与所述连杆(53)共轴并连接固定,所述解锁杆(52)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连杆(53)上并能够锁定旋转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2)上设有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延伸的解锁支架滑槽(12b),所述解锁支架(60)滑动安装在所述立柱(12)的解锁支架滑槽(12b)上并能够锁定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2)上设有沿所述立柱轴线方向(V)延伸的限位支架滑槽(12c);所述头枕升降限位组件(40)包括上支架(41)和下支架(42),所述上支架(41)和下支架(42)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立柱(12)的限位支架滑槽(12c)上并能够锁定位置;并且,所述上支架(41)安装有上行程开关(43),所述下支架(42)安装有下行程开关(44),使得:所述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上升到预设的上极限位置时,触发所述上行程开关(43),所述被测汽车座椅(70)的头枕(71)下降到预设的下极限位置时,触发所述下行程开关(4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还包括中控机;所述上行程开关(43)的输出端、所述下行程开关(44)的输出端、所述升降驱动组件(30)的控制端、所述头枕解锁组件(50)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中控机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升降驱动组件(30)的驱动力的操作力传感器(33)和用于测量所述头枕解锁组件(50)的驱动力的解锁力传感器(54);所述操作力传感器(33)的输出端和所述解锁力传感器(5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中控机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04740.5U CN211576561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04740.5U CN211576561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76561U true CN211576561U (zh) | 2020-09-25 |
Family
ID=72549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04740.5U Active CN211576561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76561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23068A (zh) * | 2021-01-28 | 2021-04-09 | 河南德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头部空间验证装置 |
CN112665866A (zh) * | 2020-12-07 | 2021-04-16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耐久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CN114414230A (zh) * | 2022-01-24 | 2022-04-29 | 重庆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头枕耐久测试工装及测试方法 |
CN114750655A (zh) * | 2022-04-24 | 2022-07-15 | 宁波惠尔顿婴童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座椅头靠检测设备 |
CN116296886A (zh) * | 2023-03-24 | 2023-06-23 | 舟山市银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折叠头枕焊接强度的检测装置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22304740.5U patent/CN2115765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5866A (zh) * | 2020-12-07 | 2021-04-16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耐久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CN112623068A (zh) * | 2021-01-28 | 2021-04-09 | 河南德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头部空间验证装置 |
CN114414230A (zh) * | 2022-01-24 | 2022-04-29 | 重庆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头枕耐久测试工装及测试方法 |
CN114414230B (zh) * | 2022-01-24 | 2024-08-02 | 安道拓(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头枕耐久测试工装及测试方法 |
CN114750655A (zh) * | 2022-04-24 | 2022-07-15 | 宁波惠尔顿婴童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座椅头靠检测设备 |
CN116296886A (zh) * | 2023-03-24 | 2023-06-23 | 舟山市银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折叠头枕焊接强度的检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576561U (zh)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 | |
CN102466557A (zh) | 可调试发动机罩刚度试验台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1982541A (zh) | 汽车车机人机交互测试台架 | |
CN220819414U (zh) | 方向盘试验机 | |
CN113340612A (zh) | 一种车辆白车身静刚度试验平台 | |
CN206420656U (zh) | 一种车门内饰板静压测试试验台 | |
CN210757270U (zh) | 汽车用工装治具 | |
CN111912629A (zh) |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测试装置 | |
CN222635742U (zh) | 一种汽车底护板冲击测试装置 | |
CN219589916U (zh) | 一种汽车减振器检具 | |
CN220690475U (zh) | 一种车辆螺旋翻滚试验装置 | |
CN112665866A (zh)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耐久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
CN108956127B (zh) |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负重测试装置 | |
CN108956126B (zh) | 用于汽车电动尾门撑杆负重测试的设备 | |
CN214096613U (zh) | 靠背骨架刚性耐久试验工装 | |
CN214749363U (zh) | 转动锁止单元和测试用固定工装 | |
CN117054110A (zh) | 一种用于碰撞假人膝部的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 | |
CN212482915U (zh) | 汽车车机人机交互测试台架 | |
CN215985105U (zh) | 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测试平台及摄像头测试装置 | |
CN205843970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强度检测设备的自动调节系统 | |
CN214277421U (zh) | 汽车安全座椅isofix试验机 | |
CN210375733U (zh)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测试设备使用的标定机构 | |
CN211013493U (zh) | 座椅滑轨耐久试验装置及其试验系统 | |
CN219348193U (zh) | 一种乘用车后悬摆臂垂向试验装置 | |
CN109959554B (zh) | 点阵式车窗玻璃力学性能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