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6429A - 电动卡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6429A
CN114096429A CN202080050989.0A CN202080050989A CN114096429A CN 114096429 A CN114096429 A CN 114096429A CN 202080050989 A CN202080050989 A CN 202080050989A CN 114096429 A CN114096429 A CN 114096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ly unit
power supply
battery
flang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09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96429B (zh
Inventor
木村清
小此木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mler Truck Holding AG
Original Assignee
Daiml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mler AG filed Critical Daimler AG
Publication of CN114096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6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96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6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62D21/03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transverse members providing body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3/00Tractor-trailer combinations; Road trains
    • B62D53/02Tractor-trailer combinations; Road trains comprising a uniaxle tractor unit and a uniaxle trailer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16Arrangement in the rear part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4Trucks; Load vehicles, Bu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确保配置于车架之间的电池的侧面碰撞安全性的电动卡车。通过电池30供给的电力行驶的电动卡车1,包括:梯形车架2,其中一对侧梁2L、2R在车辆宽度方向Y上相对设置;以及包含电池30的电力供给单元8,电力供给单元8配置于一对侧梁2L、2R之间并与一对侧梁2L、2R的每一个连接,其中,一对侧梁2L、2R的每一个构成为具有腹板2W以及在腹板2W的两端设置的具有预设宽度的凸缘2UF、2LF,下方凸缘2LF在车辆宽度方向Y上与电力供给单元8的至少一个角部CP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宽度比预设宽度小的凸缘狭窄部SP。

Description

电动卡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卡车。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从减轻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进行着使用电动机作为行驶用动力源从而替代内燃机的电动汽车、使用该内燃机和该电动机的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电动车辆的开发。特别是,在这些电动车辆中,为了驱动该电动机而搭载有驱动用电池,通过该电池向该电动机提供电力,从而获得使车辆行驶所需的动力。近年来,在卡车等商用车领域也进行着这种电动车辆相关的开发。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驱动用电池组保持在电动卡车的梯形车架上的保持结构。
在这种电动卡车中,为确保续航里程,需搭载与混合动力卡车相比具有更大容量的电池。而且,在电动卡车中,相比将电池设置于梯形车架的侧梁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将电池设置于梯形车架的侧梁间更容易确保该电池所占的空间,更为优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30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卡车的侧梁一般形成为具有凸缘从腹板的两端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C字形截面。因此,以上述布局来布置电池的情况下,在由于从车辆侧方发生碰撞,万一侧梁发生变形时,电池不与腹板进行面接触,而是受到来自接触面积较小的凸缘端部的集中冲击。因此,在一对侧梁间布置有电池的电动卡车发生侧面碰撞时,可能产生对电池的损害变大,并且有可能无法确保侧面碰撞安全性。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确保布置于车架内侧的电池的侧面碰撞安全性的电动卡车。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动卡车是一种通过电池供给的电力而行驶的电动卡车,包括:梯形车架,其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对侧梁;以及包含所述电池、配置于所述一对侧梁间并与所述一对侧梁的每一个连接的电力供给单元,其中,所述一对侧梁的每一个构成为在腹板的两端设置预设宽度的凸缘,与所述电力供给单元的至少一个角部相对的所述凸缘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电力供给单元的至少一个角部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具有比所述预设宽度小的宽度的至少一个凸缘狭窄部。
电动卡车中,包含电池的电力供给单元连接于一对侧梁的每一个,由此,在梯形车架的布置有电力供给单元的区域,梯形车架对于侧面碰撞的刚性提高。另一方面,梯形车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电力供给单元的角部相对的位置刚性相对较弱,因此在侧面碰撞的冲击超过该刚性时,梯形车架在电力供给单元的角部附近区域有发生变形的可能。此时,已变形的侧梁在接触面积较小的凸缘端部集中对电力供给单元造成冲击,因此有可能损伤容纳于电力供给单元内部的电池。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动卡车中,在与电力供给单元的角部相对的梯形车架的凸缘上设置有凸缘狭窄部,即使在侧梁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电力供给单元与侧梁的接触。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动卡车,可确保布置于车架间的电池的侧面碰撞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动卡车中,所述凸缘狭窄部可被布置为与所述电力供给单元的车辆前方的两个所述角部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电动卡车,在梯形车架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由于在电力供给单元与侧梁接触的可能性最高的电力供给单元的前方角部布置有凸缘狭窄部,因此可进一步减少由于二者接触而使电池损伤的可能。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电动卡车中,所述凸缘狭窄部可被布置为与所述电力供给单元的车辆后方的两个所述角部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电动卡车,在梯形车架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由于在电力供给单元与侧梁接触的可能性较高的电力供给单元的后方角部布置有凸缘狭窄部,因此可进一步减少由于二者接触而使电池损伤的可能。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的电动卡车中,所述凸缘狭窄部可以是圆角形状/具有弧形轮廓。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电动卡车,由于侧梁的凸缘包括圆角形状的凸缘狭窄部,因此在车辆行驶时的车架受力时,也可防止应力集中于凸缘狭窄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方面的任一方面的电动卡车中,所述凸缘狭窄部可以被布置为具有最小宽度的最狭窄部与所述电力供给单元的相应角部在车辆宽度方向的直线上并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电动卡车,电力供给单元的角部以与凸缘狭窄部中的由最小宽度形成的最狭窄部相对的方式构成,因此可进一步减少电力供给单元由于与梯形车架接触而受到损伤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卡车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搭载于电动卡车的电力供给单元的大致形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连接梯形车架和电力供给单元的弹性支撑部的结构及连接方式的截面图。
图4是由于侧面碰撞而使梯形车架发生变形时的电动卡车的俯视图。
图5是在电力供给单元的角部附近的梯形车架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示意性示出下方凸缘的凸缘狭窄部与电池壳体的第一电池容纳部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在梯形车架中形成凸缘狭窄部的位置的俯视图。
图8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梯形车架的下方凸缘与电力供给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俯视图。
图9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梯形车架的下方凸缘与电力供给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俯视图。
图10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梯形车架的下方凸缘与电力供给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连接梯形车架和电力供给单元的弹性支撑部的结构及连接方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内容,在不变更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任意改变并实施。此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附图都示意性地示出了结构部件,为了加深理解进行了部分的强调、放大、缩小或省略等,有时并未准确地示出结构部件的比例、形状等。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卡车1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卡车1包括梯形车架2、驾驶室3、货箱4、车轮机构5、驱动单元6、驱动电力供给部7以及电力供给单元8。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从电动卡车1的上表面透过驾驶室3及货箱4进行观察时的俯视图。
梯形车架2包括左侧梁2L及右侧梁2R这“一对侧梁”和多个横梁CM1~CM8。左侧梁2L以及右侧梁2R沿电动卡车1的车辆长度方向X延伸,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Y上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平行地布置。多个横梁CM1~CM8在各自的位置上与左侧梁2L和右侧梁2R连接。即,梯形车架2构成所谓的梯子型车架。而且,梯形车架2支撑驾驶室3、货箱4、驱动单元6、驱动电力供给部7、电力供给单元8以及搭载于电动卡车1的其他重物。
驾驶室3是包含未图示的驾驶席的结构体,被支撑在梯形车架2的前部上方。另一方面,货箱4是装载由电动卡车1运输的货物等的结构体,设置在梯形车架2的后部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轮机构5包括:位于车辆前方的左右前轮5a;作为前轮5a的车轴的前桥5b;位于车辆后方且左右各布置有两个的后轮5c;以及作为后轮5c的车轴的后桥5d。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卡车1中,以后轮5c作为驱动轮发挥功能的方式传递驱动力,从而使电动卡车1行驶。另外,车轮机构5通过未图示的悬架机构悬置于梯形车架2,对电动卡车1的重量进行支撑。
驱动单元6包括电动机6a、减速机构6b以及差动机构6c。电动机6a由后述的驱动电力供给部7供给交流电力,从而产生电动卡车1的行驶所需的驱动力。减速机构6b包括未图示的多个齿轮,对从电动机6a输入的转矩进行减速并将其输出至差动机构6c。差动机构6c将从减速机构6b输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后轮5c。即,驱动单元6经由减速机构6b以及差动机构6c将电动机6a的驱动转矩减速至适于车辆行驶的转速,并向后桥5d传递驱动力。由此,驱动单元6能够经由后桥5d使后轮5c旋转以使电动卡车1行驶。另外,驱动单元6在车辆长度方向X的前方,悬置于安装在梯形车架2的横梁CM5上。
驱动电力供给部7是所谓的逆变器,其将从电力供给单元8供给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并供给至电动机6a,根据对电动卡车1的加速操作来控制电动机6a的转速。
电力供给单元8包括作为用于使电动卡车1行驶的主要能源而向电动机6a供给电力的电池30(参考图3)。电力供给单元8在内部包括多个比较大型且大容量的电池模块BM(参考图3)用以储存电动卡车1所需的电力。另外,电力供给单元8也可以通过后述的PDU20对搭载于电动卡车1的未图示的电动辅机组供给电力。关于电力供给单元8的结构将在后文详细描述。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梯形车架2包括多个弹性支撑部ES,其分别在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两端弹性地支撑电力供给单元8。多个弹性支撑部ES在左侧梁2L和右侧梁2R各自的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三个(共计6个)。但弹性支撑部ES的数量也可以根据电力供给单元8的重量以及尺寸适当地变更。关于多个弹性支撑部ES,也将在下文描述其详细结构。
图2是表示搭载于电动卡车1的电力供给单元8的大致形状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单元包括电池壳体10、PDU20、具有多个电池模块BM的电池30(在图2中省略图示,参考图3)。
电池壳体10是将在车辆长度方向X上均是相同长度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第一电池容纳部11和第二电池容纳部12成为一体而形成的。但第一电池容纳部11形成为在车辆长度方向X的前方具有容纳有PDU20的高度变低部,电池壳体10因此成为不与横梁CM4相干扰的形状。而且,通过将第一电池容纳部11的容纳PDU20的部分和横梁CM4以在侧梁间并列于车辆高度方向Z上的方式进行布置,有效利用了空间,并且有助于电池30所占空间最大化。
另外,第一电池容纳部11在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宽度或尺寸允许其位于上述左侧梁2L和右侧梁2R之间。另一方面,在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宽度与梯形车架2相等或者比梯形车架2更宽,第二电池容纳部12从车辆高度方向Z的下方与第一电池容纳部11连接。
即,电池壳体10具有在与车辆长度方向X垂直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倒T型的形状。而且,电池壳体10被布置为:左侧梁2L和右侧梁2R分别延伸通过由于第一电池容纳部11和第二电池容纳部12之间的宽度不同而生成的台阶部分。由此,电力供给单元8有效利用左侧梁2L和右侧梁2R之间以及其下方的空间,确保了电池容量。
另外,电池壳体10在壳体侧面12S即第二电池容纳部12的车辆宽度方向Y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弹性支撑部ES的多个安装区域13。
PDU20是所谓的配电部(Power Distribution Unit),即从各个电池模块BM集中电力,并将集中的部分电力通过线束(均未图示)配送给电动辅机组的每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PDU20与电池30共同容纳于电池壳体10,但也可以根据侧梁间部件的布局设置于电池壳体10的外部。
图3是示出连接梯形车架2和电力供给单元8的弹性支撑部ES的结构及连接方式的剖面图。更详细地,图3是从车辆后方观察电力供给单元8以及弹性支撑部ES的垂直于车辆长度方向X的截面时的截面图。
此处,电力供给单元8容纳有与电池壳体10的大小相应个数的多个电池模块BM。电池模块BM的形状及布置可进行各种变更。
而且,弹性支撑部ES包括车架侧支架ES1、弹性连接体ES2以及电池侧支架ES3。车架侧支架ES1是金属材料的安装部件,分别螺栓紧固在左侧梁2L以及右侧梁2R的车辆宽度方向Y的外侧面上。弹性连接体ES2在车辆高度方向Z的上部通过橡胶衬套与车架侧支架ES1连接,在车辆高度方向Z的下部与电池侧支架ES3连接。电池侧支架ES3是金属材料的安装部件,分别在上述安装区域13固定于电池壳体10。
由此,多个弹性支撑部ES将电力供给单元8弹性地悬置于梯形车架2上,即使随着电动卡车1的行驶而产生由于车架的扭转和横向弯曲而发生的应力时,通过其缓冲效果,也可以降低传递给电力供给单元8的该应力。即,可减少作为电力供给单元8的容纳物的电池30因该应力而产生损伤的可能。
另一方面,从左侧梁2L以及右侧梁2R来看,二者也通过分别连接于其上的弹性支撑部ES以及构成电力供给单元8的电池壳体10而相互弹性连接。因此,多个弹性支撑部ES与电力供给单元8一起将侧梁间连接起来,以此来提高梯形车架2自身的刚性,同时降低了对于车架的扭转和横向弯曲的应力,发挥与横梁同等的功能。
在此,对在电动卡车1由于其他车辆等发生侧面碰撞时对电力供给单元8的影响进行说明。图4是由于侧面碰撞而使梯形车架2发生变形时的电动卡车1的俯视图。此外,省略了货箱4的图示。更具体地,图4是假设其他车辆BC从电动卡车1的车辆宽度方向Y的左侧与搭载有电力供给单元8的区域发生碰撞而使梯形车架2发生变形的状况电动卡车1的示意性俯视图。
电动卡车1中,如图4的区域R1和区域R5所示,在驾驶室3、包括前桥5b和后桥5d的车轮机构5的周围刚性较强,因此对于侧面碰撞的变形小。更具体地,梯形车架2的区域R1中,由于路面与左右前轮5a之间的摩擦力而位移被限制,并且前桥5b以及横梁CM1~CM3的密集布置加固梯形车架2,因此在区域R1中,抑制了由于侧面碰撞的冲击而发生的变形。同样地,梯形车架2的区域R5中,由于路面与左右后轮5c之间的摩擦力而位移被限制,并且后桥5d以及横梁CM5~CM8的密集布置加固梯形车架2,因此在区域R5中,抑制了由于侧面碰撞的冲击而发生的变形。
此时,电力供给单元8通过弹性连接体ES2分别连接于左侧梁2L以及右侧梁2R,因此可以像横梁一样发挥加固梯形车架的功能。因此,在梯形车架2中,即使是在区域R3所示的搭载电力供给单元8的部分发生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该侧面碰撞处的侧梁的变形也较小。
但是,在支撑电力供给单元8的最前列的弹性连接体ES2与驾驶室3之间的区域R2、最后列的弹性连接体ES2与横梁CM5之间的区域R4中,与在区域R1、区域R3以及区域R5中相比,梯形车架2的刚性相对较弱。因此,在电动卡车1的梯形车架2中,当搭载电力供给单元8的部分发生上述侧面碰撞时,在受到超过了其刚性的冲击的情况下,在区域R2以及区域R4中,可能发生经受不住该冲击而变形的情况。
此时,电力供给单元8在已变形的梯形车架2的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内侧,受到来自左侧梁2L或者右侧梁2R的凸缘端部的集中冲击,因此可能产生对容纳的电池30的损害变大,并且有无法确保侧面碰撞安全性的可能。
因此,在本发明的电动卡车1中,如下所述,通过在左侧梁2L和右侧梁2R设置缺口,减小发生侧面碰撞时由于来自各个侧梁的集中冲击而对电力供给单元8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图5是在电力供给单元8的角部CP的附近的梯形车架2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更具体地,图5是图4中由虚线椭圆DC示出的局部的放大立体图,是从车辆宽度方向Y的内侧来观察构成电力供给单元8的电池壳体10中的第一电池容纳部11的右前方的角部CP、与该角部CP相对的右侧梁2R的一部分时的立体图。
在此,右侧梁2R与以往的普通卡车中的侧梁一样,包括提供垂直于车辆宽度方向Y的面的腹板2W、从腹板2W的车辆高度方向Z的上下端部分别向车辆宽度方向Y的内侧延伸预设宽度的上方凸缘2UF和下方凸缘2LF,形成C字形截面形状。另外,关于左侧梁2L也与右侧梁2R同样,包括腹板2W、上方凸缘2UF以及下方凸缘2LF。
然后,在右侧梁2R上,如图5所示,在与电池壳体10的角部CP在车辆宽度方向Y上相对的位置上,形成宽度小于预设宽度的凸缘狭窄部SP。凸缘狭窄部SP可以扩大下方凸缘2LF与电池壳体10的角部CP之间的分开间隔。因此,即使在对电动卡车1发生侧面碰撞时梯形车架2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也可抑制电池壳体10的角部CP与下方凸缘2LF的端部的接触,减少使电力供给单元8损伤的可能。
图6是示意性示出下方凸缘2LF的凸缘狭窄部SP与电池壳体10的第一电池容纳部1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俯视图。另外,在图6中,用虚线示出第一电池容纳部11中的PDU20以及电池30的各自的容纳位置之间的边界。
如图6所见,在左侧梁2L及右侧梁2R的各自下方凸缘2LF上形成的凸缘狭窄部SP由具有弧形轮廓的切口提供。因此,在下方凸缘2LF中,由于例如电动卡车1的行驶而发生梯形车架2的扭转和横向弯曲等,也可防止在车辆行驶期间车架受力时应力集中于凸缘狭窄部SP。
另外,凸缘狭窄部SP在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的位置包括具有最小宽度的最狭窄部,该最狭窄部SP布置为与电池壳体10的角部CP在车辆宽度方向Y的直线上并列/对齐。由此,可进一步减少由于电池壳体10的角部CP与梯形车架2接触而使电力供给单元8产生损伤的可能。
图7是表示在梯形车架2中形成凸缘狭窄部SP的位置的俯视图。更具体地,图7是梯形车架2的包围电力供给单元8的第一电池容纳部11的部分的俯视图。
如图7所示,形成于左侧梁2L和右侧梁2R的各自下方凸缘2LF的凸缘狭窄部SP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布置在与电力供给单元8的车辆前方的两个角部CP、电力供给单元8的车辆后方的两个角部CP分别相对的四个地方。由此,如同图4所示的区域R2及区域R4,在梯形车架2中刚性相对较弱易发生变形的区域中,可以减小由于梯形车架2的冲击而对电力供给单元8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动卡车1中,在与电力供给单元8的角部CP相对的位置梯形车架2的下方凸缘2LF各设置有凸缘狭窄部SP,以便即使在左侧梁2L或者右侧梁2R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电力供给单元8与梯形车架2接触的可能性。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动卡车1,即使在梯形车架2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电力供给单元8受到来自下方凸缘2LF的端部的集中冲击的可能,可确保布置于车架内的电池30的侧面碰撞安全性。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卡车1与第一实施方式在电力供给单元8的结构以及凸缘狭窄部SP的布置这两方面不同。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并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8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梯形车架2的下方凸缘2LF与电力供给单元8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俯视图。第2实施方式中在容纳电池30(在图8中省略图示)的电池壳体10的车辆长度方向X的前方的面上设置有PDU20。即,第二实施方式中,PDU20被布置为从电池壳体10的外部与电池壳体10的前表面接触。
在此情况下,电力供给单元8的前方的角部CP相当于PDU20的前方的角,而不是电池壳体10的角。因此,梯形车架2的下方凸缘2LF在与PDU20的前方的角相对的位置处形成凸缘狭窄部SP。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即使在电力供给单元8构造成PDU20设置于电池壳体10的外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由于梯形车架2的冲击而对电力供给单元8产生损伤的风险。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卡车1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在于电力供给单元8的结构以及凸缘狭窄部SP的布置。以下,对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并对于与第二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9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梯形车架2的下方凸缘2LF与电力供给单元8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俯视图。第三实施方式中,电力供给单元8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被布置在电池壳体10的外部与电池壳体10的前表面接触的PDU20。但是,第三实施方式中PDU20在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比电池壳体10的长度短。
在此情况下,由于对电动卡车1的侧面碰撞而造成梯形车架2在上述区域R2发生变形时,有可能电力供给单元8和梯形车架2的下方凸缘2LF在电池壳体10的相应角部CP处相接触。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梯形车架2的下方凸缘2LF在与电池壳体10的角部CP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凸缘狭窄部SP。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卡车1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在于电力供给单元8的结构以及凸缘狭窄部SP的布置。以下,对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并对于与第二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0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梯形车架2的下方凸缘2LF与电力供给单元8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俯视图。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单元8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被布置在电池壳体10的外部与电池壳体10的前表面接触的PDU20。第四实施方式的PDU20在车辆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比电池壳体10的长度短,但比上述第三实施方式长。
在此情况下,由于对电动卡车1的侧面碰撞而梯形车架2在上述区域R2发生变形时,有可能电力供给单元8和梯形车架2的下方凸缘2LF在电池壳体10以及PDU20的各自的相应角部CP处相接触。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梯形车架2的下方凸缘2LF在与电池壳体10以及PDU20的各自的角部CP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凸缘狭窄部SP。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动卡车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电池壳体10的形状以及电力供给单元8的支撑结构。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并对于与第一和第五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1是示出连接梯形车架2和电力供给单元8的弹性支撑部ES的结构及连接方式的截面图。更详细地,图11是从车辆后方观察电力供给单元8以及弹性支撑部ES的与车辆长度方向X垂直的截面时的截面图。
第五实施方式中电力供给单元8具有长方体形状的电池壳体10’,整个壳体在车辆宽度方向Y上布置于比左侧梁2L以及右侧梁2R更靠近内侧处。
另外,第五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部ES中,车架侧支架ES1分别连接于左侧梁2L及右侧梁2R的内侧,电池侧支架ES3连接于电力供给单元8的侧面。
由此,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单元8在壳体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情况下,也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在梯形车架2的下方凸缘2LF设置凸缘狭窄部SP,由此,减小随着电池壳体10’与梯形车架2之间的接触而对电力供给单元8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附图标记】
1 电动卡车
2 梯形车架
2L 左侧梁
2R 右侧梁
2W 腹板
2UF 上方凸缘
2LF 下方凸缘
8 电力供给单元
10 电池壳体
20 PDU
30 电池
CP 角部
SP 凸缘狭窄部。

Claims (5)

1.一种通过电池供给的电力行驶的电动卡车,包括:
梯形车架,其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对侧梁;以及
包含所述电池并配置于所述一对侧梁之间并与所述一对侧梁的每一个连接的电力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一对侧梁的每一个具有在腹板的两端设置的具有预设宽度的凸缘,
所述凸缘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电力供给单元的至少一个角部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宽度比所述预设宽度小的凸缘狭窄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狭窄部被布置为分别与所述电力供给单元的车辆前方的两个所述角部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动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狭窄部被布置为分别与所述电力供给单元的车辆后方的两个所述角部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狭窄部具有弧形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狭窄部被布置为具有最小宽度的最狭窄部与所述角部在车辆宽度方向的直线上并列。
CN202080050989.0A 2019-07-12 2020-06-17 电动卡车 Active CN1140964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0450A JP7360834B2 (ja) 2019-07-12 2019-07-12 電動トラック
JP2019-130450 2019-07-12
PCT/JP2020/023704 WO2021010080A1 (ja) 2019-07-12 2020-06-17 電動トラッ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6429A true CN114096429A (zh) 2022-02-25
CN114096429B CN114096429B (zh) 2024-04-19

Family

ID=74209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0989.0A Active CN114096429B (zh) 2019-07-12 2020-06-17 电动卡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5600B2 (zh)
EP (1) EP3984864A4 (zh)
JP (1) JP7360834B2 (zh)
CN (1) CN114096429B (zh)
WO (1) WO20210100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72867B2 (ja) * 2019-05-31 2023-05-12 メルセデス・ベンツ グループ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電動トラック用フレーム
JP7360834B2 (ja) * 2019-07-12 2023-10-13 メルセデス・ベンツ グループ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電動トラック
GB2613027A (en) 2021-11-23 2023-05-24 Daimler Truck AG Side impact protection longitudinal member for a commercial vehicle as well as arrange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8961A (ja) * 2005-08-05 2007-02-15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03707751A (zh) * 2012-09-28 2014-04-09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在电动车辆中使用的框架结构
CN104995051A (zh) * 2013-02-20 2015-10-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
CN105936303A (zh) * 2015-03-06 2016-09-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池单元搭载结构
JP2018187976A (ja) * 2017-04-28 2018-11-29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電動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24453A (ja) * 1995-05-31 1996-12-10 Isuzu Motors Ltd 車両の重量物搭載構造
JP2016113063A (ja) 2014-12-16 2016-06-23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バッテリボックスの保持構造
KR20170079052A (ko) * 2015-12-30 2017-07-10 에이치엘그린파워 주식회사 배터리 고정 프레임 조립체 및 이를 적용한 차량
JP6677188B2 (ja) * 2017-02-06 2020-04-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マウント構造
JP6929151B2 (ja) * 2017-07-06 2021-09-01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車両用サイドレール
JP6794949B2 (ja) * 2017-07-13 2020-12-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GB2578323A (en) * 2018-10-23 2020-05-06 Ford Global Tech Llc Powertrain mount assemblies
US20230102921A1 (en) * 2019-07-02 2023-03-30 Canoo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to reduced lateral deflection of longitudinal members in side impact
JP7360834B2 (ja) * 2019-07-12 2023-10-13 メルセデス・ベンツ グループ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電動トラック
JP7283006B2 (ja) * 2019-08-27 2023-05-30 メルセデス・ベンツ グループ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電動トラック
JP2021075111A (ja) * 2019-11-06 2021-05-20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の支持装置
JP7422518B2 (ja) * 2019-11-06 2024-01-26 ダイムラー トラック エージー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の支持装置、及び、電動車両
JP2021115964A (ja) * 2020-01-27 2021-08-10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車両用フレーム、及び、車両
JP7381355B2 (ja) * 2020-01-31 2023-11-15 ダイムラー トラック エージー サイドレール及び電動車両
KR20220029046A (ko) * 2020-09-01 2022-03-0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전기차용 섀시 플랫폼 모듈
US20220194489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Optimal, Inc. Low floor electric vehicle
EP4351908A1 (en) * 2021-05-26 2024-04-17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Skateboard chassis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US11603137B2 (en) * 2021-06-24 2023-03-14 Volvo Car Corporation Subfram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tilizing straight extruded longitudinal siderail members
DE102021121526A1 (de) * 2021-08-19 2023-02-2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behälterbaugruppe und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8961A (ja) * 2005-08-05 2007-02-15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03707751A (zh) * 2012-09-28 2014-04-09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在电动车辆中使用的框架结构
CN104995051A (zh) * 2013-02-20 2015-10-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
CN105936303A (zh) * 2015-03-06 2016-09-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池单元搭载结构
JP2018187976A (ja) * 2017-04-28 2018-11-29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電動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14208A (ja) 2021-02-12
US11975600B2 (en) 2024-05-07
EP3984864A1 (en) 2022-04-20
WO2021010080A1 (ja) 2021-01-21
JP7360834B2 (ja) 2023-10-13
EP3984864A4 (en) 2023-07-19
CN114096429B (zh) 2024-04-19
US20220250458A1 (en) 2022-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2278B (zh) 车辆用电池组支撑装置
CN114096429B (zh) 电动卡车
US11465482B2 (en) Vehicle battery pack support device
CN113891828B (zh) 电动卡车用车架
JP2016113063A (ja) バッテリボックスの保持構造
US11541738B2 (en) Vehicle battery housing, vehic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WO2020003836A1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支持装置
US20220388385A1 (en) Support Device for Vehic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JP7283006B2 (ja) 電動トラック
CN114746326A (zh) 车辆用电池包支承装置
JP2020090208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支持装置
CN219257490U (zh) 电动全地形车
JP2021084604A (ja) バッテリブラケット
JP2020001554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支持装置
JP2019217908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支持装置
JP2020023296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の支持装置
WO2019244858A1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支持装置
WO2022191264A1 (ja) 車台
JP2020083267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支持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2038552A (ja) 電動トラック
KR20240068417A (ko) 샤시캡 차량
CN118004280A (zh) 底盘驾驶室车辆
JP2021008221A (ja) 電動トラ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0

Address after: German Leinfelden echterdingen

Applicant after: Daimler trucks AG

Address before: Stuttgart,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DAIMLER A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