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6057B -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6057B
CN114056057B CN202111648090.1A CN202111648090A CN114056057B CN 114056057 B CN114056057 B CN 114056057B CN 202111648090 A CN202111648090 A CN 202111648090A CN 114056057 B CN114056057 B CN 1140560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blade
vent apparatus
handle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80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6057A (zh
Inventor
章佳喆
刘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80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60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56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605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6113 priority patent/WO202312476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6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6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28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a set of pivoting shutters and a pivoting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64Details of hin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 B60H2001/3478Details of actuators acting on additional damper do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所述通风口装置包括:第一导风组件,其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绕第一方向枢转的第一叶片;第二导风组件,其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绕第一方向枢转的第二叶片;以及拨钮,其设置为连接至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所述拨钮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移动驱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彼此反向转动。本发明的通风口装置能够借助于可手动操作的拨钮来控制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彼此聚拢或分散,从而更加灵活地控制气流方向。

Description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的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HVAC)系统通常用于控制交通工具中的环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均能保持期望的内部环境。对于车辆而言,车辆仪表板或者副仪表板上通常布置有空调出风口,用于允许经空调处理后的空气进入车辆内部,以改变车辆内部的温度和/或空气新鲜度。为了调节车内环境温度和调节气流的方向,常规出风口通过调节一个或多个竖直叶片和/或水平叶片的倾斜的位置和/或程度对上下与左右方向分别控制,这就需要用两个电机实现各方向的电动调节,使得驱动成本较高。
此外,尽管现有出风口已能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气流调节要求,根据用户的意愿,仍希望提供一种更加灵活地调节气流方向的出风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风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该通风口装置能够以操作简便的机械结构更加灵活地调节气流方向,进一步增强用户的舒适度,并且避免电机控制的成本增加。
为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所述通风口装置包括:第一导风组件,其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绕第一方向枢转的第一叶片;第二导风组件,其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绕第一方向枢转的第二叶片;以及拨钮,其设置为连接至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所述拨钮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移动驱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彼此反向转动。
本发明的通风口装置能够借助于可手动操作的拨钮来控制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彼此聚拢或分散,从而更加灵活地控制气流方向。
根据上述技术构思,本发明可进一步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如下的可选形式。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拨钮布置在所述通风口装置的壳体上。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拨钮包括底座以及相对于底座移动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当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二滑块相对于第一滑块沿第二方向移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一滑块包括第一轨迹槽,第二滑块包括穿过所述第一轨迹槽的导块;当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导块沿所述第一轨迹槽移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二轨迹槽,当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轨迹槽和所述第二轨迹槽对齐,以允许所述导块同时沿所述第二轨迹槽移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拨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响应于所述第二滑块的运动而运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驱动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相对于第一滑块摆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块通过齿啮合。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拨钮包括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连接的手柄,当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手柄推动所述第二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通风口装置还包括第三导风组件,所述第三导风组件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绕第三方向枢转的第三叶片;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三方向的摆动驱动所述第三叶片转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三方向摆动时,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绕所述第三方向摆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一滑块具有容纳所述手柄一端的开口槽,当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三方向摆动时,所述手柄在所述开口槽内移动而不会带动所述第一滑块。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手柄包括闭口槽,所述第二滑块包括与所述闭口槽配合的挂钩;当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三方向摆动时,所述闭口槽避让所述挂钩,使得所述手柄的运动不会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当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闭口槽推动所述挂钩,使得所述手柄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二滑块。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拨钮包括与所述第三导风组件连接的转筒,所述手柄穿过所述转筒以便所述转筒响应于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三方向的摆动而转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三方向的移动驱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彼此同向转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转筒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手柄穿过所述开口从而能够相对于所述转筒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当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时,所述手柄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相对于所述拨钮同向移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第二轨迹槽正交的第三轨迹槽,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时,所述导块沿所述第三轨迹槽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一滑块同步运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拨钮绕第一方向的摆动驱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彼此同向转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转筒包括球面,所述拨钮还包括与所述球面配合的球盖;当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一方向摆动时,所述球盖相对于所述球面转动;当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三方向摆动时,所述球盖带动所述球面一起转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一方向摆动时,所述手柄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所述底座绕所述第一方向摆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相对于所述拨钮反向摆动。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第二轨迹槽相交的第三轨迹槽,所述第三轨迹槽设置为弧形;当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一方向摆动时,所述导块沿所述第三轨迹槽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一滑块同步运动。
本发明的通风口装置通过单一的可手动操作的拨钮,能够实现除上、下、左、右方向以外风向聚拢和分散的调整,同时具备气流截止功能,提高使用舒适性。通风口装置结构紧凑且简单可靠,易于操作,成本低廉,能够应用于多种场合,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可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标识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A是车辆外部的整体示意图,图1B是车辆内部的示意图,示出了布置于仪表板中央和两侧的通风口装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通风口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通风口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通风口装置中拨钮的示意图;
图5A是拨钮的部分组件与水平叶片组连接并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5B是拨钮处于初始状态的侧面截面示意图,图5C是拨钮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6A与图5A类似,示出了拨钮向下摆动时水平叶片组对气流导向的示意图,图6B是拨钮处于向下摆动状态的侧面截面示意图,图6C是拨钮处于向下摆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7A与图5A类似,示出了拨钮向上摆动时水平叶片组对气流导向的示意图,图7B是拨钮处于向上摆动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图7C是拨钮处于向上摆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8A是拨钮与竖直叶片组连接并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8B是图8A所示状态的顶部截面示意图,图8C是示出了图8A所示状态下第二滑块的导块所处位置的示意图;
图9A与图8A类似,示出了拨钮向左移动时竖直叶片组对气流导向的示意图,图9B是图9A所示状态的顶部截面示意图,图9C是示出了图9A所示状态下第二滑块的导块所处位置的示意图;
图10A与图8A类似,示出了拨钮向右移动时竖直叶片组对气流导向的示意图,图10B是图10A所示状态的顶部截面示意图,图10C是示出了图10A所示状态下第二滑块的导块所处位置的示意图;
图11A与图8A类似,示出了拨钮向外移动时竖直叶片组对气流导向的示意图,图11B是图11A所示状态的顶部截面示意图,图11C是示出了图11A所示状态下第二滑块的导块所处位置的示意图;
图12A与图8A类似,示出了拨钮向内移动时竖直叶片组对气流导向的示意图,图12B是图12A所示状态的顶部截面示意图,图12C是示出了图12A所示状态下第二滑块的导块所处位置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通风口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通风口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5A是图13所示通风口装置中拨钮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15B是拨钮向上摆动时的示意图,图15C是拨钮向下摆动时的示意图;
图16A是拨钮与竖直叶片组连接并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16B是图16A所示状态的顶部截面示意图,图16C是示出了图16A所示状态下第二滑块的导块所处位置的示意图;
图17A与图16A类似,示出了拨钮向左摆动时竖直叶片组对气流导向的示意图,图17B是图17A所示状态的顶部截面示意图,图17C是示出了图17A所示状态下第二滑块的导块所处位置的示意图;
图18A与图16A类似,示出了拨钮向右摆动时竖直叶片组对气流导向的示意图,图18B是图18A所示状态的顶部截面示意图,图18C是示出了图18A所示状态下第二滑块的导块所处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发明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结构位置例如上、下、顶部、底部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布置时,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表述也相应改变。
本文中,表述“包含”或与其同义的类似表述“包括”、“含有”和“具有”等是开放性的,不排除额外的未列举的元素、步骤或成分。
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表述并不用于限定先后顺序以及组件数量,除非另有说明。
本文中,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安装”、“连接”、“附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
应理解的是,本文中提及的术语“交通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轮船、飞机等,其中,“车辆”包括燃料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等,且可为各种车型,并不以图示为限制。
结合图1A和图1B所示,车辆V包括具有仪表板IP的内部,在仪表板IP的中央和两侧,布置有根据本发明的通风口装置A。应该理解,根据需要,可以将该通风口装置A设置于车内的其他任何位置,诸如副仪表板FC、门饰板、扶手等。
已知的是,目前车辆中普遍的出风口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调节叶片来提供风向上下左右调节及气流截止功能。为了提高车内使用舒适性,用户提出了气流聚拢与分散的功能需求,这就对通风口控制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提供用于影响气流的此类装置可能需要大量的零件,特别是可移动的零件,从而导致高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通过提供用户手动致动的操作机构,能够独立地调节叶片组件例如水平和/或竖直方向上的倾斜角度从而调节风向,同时,通过操作机构还能够独立地调节叶片组件彼此聚拢或分散,以起到更加灵活地调节气流方向的作用。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通风口装置AV-1。作为示例,本文中以通风口装置水平布置的方式描述,因而下文中表示为“竖直”和“水平”的方向与车辆停在平坦地面上时的竖直和水平方向一致。其中,用于调节风向的操作机构在三个方向上可动。如图2中所示,D1用于指示第一方向,即图中的上下竖直方向,D2用于指示第二方向,即图中的前后水平方向,D3用于指示第三方向,即图中的左右水平方向。
应理解的是,上述方向的定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当通风口装置应用于车内不同位置时,操作机构移动的方向亦可相应变化,例如第三方向可为上下竖直方向。当通风口装置相对于水平方向成角度地安装时,上述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亦可不是水平的或竖直的。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通风口装置包括限定内部容积或气流通道的壳体10,壳体10具有位于一侧的空气入口101以及位于相对的另一侧的空气出口102。空气入口101通常连接到例如空气通风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空气加热系统等的气流管道,空气出口102则用于将空气排放到车辆内部。应理解的是,示例性示出的壳体10为具有大致矩形截面的中空结构,然而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其它适合的截面形状均是可行的,如圆形截面或其它多边形截面等。并且,空气出口102可构造为具有外扩的喇叭状,以适于增加气流的分配范围。在安装至车辆内部后,壳体10的空气出口102与安装位置的车辆内饰面板大致齐平以保持良好外观。
根据本发明,通风口装置包括至少第一导风组件301和第二导风组件302,其中,第一导风组件301包括至少一个绕第一方向D1枢转的第一叶片,第二导风组件302包括至少一个绕第一方向D1枢转的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在图中分别示例性示出三个,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彼此等间距地间隔开并共同组成了竖直叶片组30。其中,第一导风组件301的三个第一叶片通过第一连杆303彼此连接,第二导风组件302的三个第二叶片通过第二连杆304彼此连接,第一导风组件301进而与第二导风组件302通过第一支架307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导风组件301和第二导风组件302能够分别运动的同时亦可彼此联动。
通风口装置还包括第三导风组件,第三导风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绕第三方向D3枢转的第三叶片,图中示例性示出两个第三叶片201、202以组成水平叶片组20。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水平叶片组20相对于竖直叶片组30更靠近于空气出口102布置,然而并不做限制。其中,第三叶片202经由第三连杆203与第三叶片201连接并共同连接至第三支架204,从而第三叶片202作为随动叶片响应于第三叶片201的运动而运动。
应理解的是,水平叶片组和竖直叶片组中的叶片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以适应壳体的形状。例如,在沿第三方向D3的长度大于沿第一方向D1的高度的壳体中,如所示实施方式那样,竖直叶片组的叶片数量通常大于水平叶片组的叶片数量。
通风口装置还包括拨钮40,拨钮40布置于壳体10上作为单独的组件并连接至水平叶片组20和竖直叶片组30,从而控制水平叶片组20和竖直叶片组30的转动以调节风向。有利地,结合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拨钮40沿第三方向D3的左右移动能够驱动第一导风组件301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导风组件302的第二叶片彼此同向转动,从而调节气流沿左右方向的导向;拨钮40沿第二方向D2前后移动时,能够驱动第一导风组件301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导风组件302的第二叶片彼此反向转动,从而可独立于左右方向调节进一步实现气流的聚拢或分散;拨钮40绕第三方向D3的摆动则能够驱动第三导风组件,即水平叶片组20转动,从而调节气流沿上下方向的导向。
为此,在图3所示实施方式中,拨钮40包括底座404以及相对于底座404移动的第一滑块405和第二滑块406,可选地,还包括用于覆盖的上盖410。其中,当拨钮沿第二方向D2移动时,第二滑块406相对于第一滑块405沿第二方向D2移动。具体地,第一滑块405包括第一轨迹槽4051,第二滑块406包括穿过第一轨迹槽4051的导块4061(如图5B所示)以沿第一轨迹槽4051移动。进一步地,底座404还包括第二轨迹槽4041,当拨钮沿第二方向D2移动时,第一轨迹槽4051和第二轨迹槽4041对齐,以允许导块4061同时沿第二轨迹槽4041移动。如上所述的,拨钮沿第二方向D2的移动能够驱动第一导风组件301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导风组件302的第二叶片彼此反向转动,这通过摆杆机构将第二滑块406的移动转化为竖直叶片组30的转动来实现。具体参见图3,拨钮4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块405上的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第一摆杆407例如设置为齿轮摆杆并与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连接,第一摆杆407则通过将其上的连接孔4071套接于第一滑块405上的凸柱4053而枢转连接于第一滑块405。类似地,第二摆杆408设置为齿轮摆杆并与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连接进而由连接孔4081套接于第一滑块405上的凸柱4053而枢转连接于第一滑块405。进一步地,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和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分别与第一驱动曲柄306和第二驱动曲柄305枢转连接,第一驱动曲柄306和第二驱动曲柄305再经由第二支架308连接于第一导风组件301和第二导风组件302。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块406设有分别与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齿轮啮合的齿条。以这种方式,响应于第二滑块406沿第二方向D2在第一滑块405的第一轨迹槽4051中的移动,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随同运动并绕第一滑块405上的凸柱4053彼此反向枢转,从而带动第一导风组件301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导风组件302的第二叶片彼此反向转动。
图3中还可见,在该实施方式中,底座404上设有沿第三方向D3延伸的滑槽4043,该滑槽4043适于引导第一滑块405上的导块(未示出)沿第三方向移动。底座404还包括与第二轨迹槽4041正交的第三轨迹槽4042,该第三轨迹槽4042适于引导第二滑块406的导块4061。由此,第一滑块405沿滑槽4043的移动带动第二滑块406同步移动,并连带着驱动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随同运动并绕第一滑块405上的凸柱4053彼此同向枢转,从而带动第一导风组件301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导风组件302的第二叶片彼此同向转动。
为便于对第一滑块405和第二滑块406的操作,拨钮40可包括与第一滑块405和第二滑块406连接的手柄402,手柄402的一端延伸出壳体10并连接有拨钮盖401供用户把持,另一端与第一滑块405和第二滑块406可操作地连接,以促使第一滑块405和/或第二滑块406的移动。
具体参见图3并结合图4,第一滑块405上设有容纳手柄402一端的开口槽4052,该开口槽4052沿第二方向D2延伸,以使得手柄402沿第二方向D2的移动适于推动第二滑块406相对于第一滑块405沿第二方向D2移动,而手柄402沿第三方向D3的移动适于推动第一滑块405及其上的第二滑块406沿第三方向D3同步移动。
如上所述的,拨钮40还被设置为绕第三方向D3的摆动能够驱动第三导风组件,即水平叶片组20转动。相应地,手柄402设置为相对于第一滑块405和第二滑块406绕第三方向D3摆动,并且在摆动时,手柄402在第一滑块405的开口槽4052内移动而不会带动第一滑块405。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手柄402包括闭口槽4021,第二滑块406包括与闭口槽4021配合的挂钩4062,如图4所示。当手柄402绕第三方向D3摆动时,挂钩4062能够在闭口槽4021中移动而实现避让,使得手柄402的运动不会带动第二滑块406运动。当手柄402沿第二方向D2移动时,闭口槽4021则能推动或拉拔挂钩4062,使得手柄402的运动带动第二滑块406沿第二方向D2移动。应理解的是,闭口槽4021的形状并不限于图中示出的大致C形,只要适于使得挂钩4062能够沿其移动而不对挂钩4062产生沿第二方向的推力或拉拔力即可。
手柄402适于与第三导风组件连接以通过绕第三方向D3的摆动驱动第三导风组件转动。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和图4,拨钮40可包括与第三导风组件连接的转筒403,手柄402穿过转筒403以使得转筒403响应于手柄402绕第三方向D3的摆动而转动。此外,转筒403设有沿第三方向D3延伸的开口4032供手柄402相对于转筒403沿第三方向D3移动。转筒403还设有驱动轴4031,该驱动轴4031沿第三方向D3延伸并经由第三驱动杆205连接至第三导风组件的连接杆206,从而转筒403响应于手柄402绕第三方向D3的摆动而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三导风组件的第三叶片转动。
以下结合图5A至图12C描述通风口装置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所实现的风向或气流调节功能。
首先参见图5A至图5C,其中图5A示出了与水平叶片组连接的拨钮的部分组件,且拨钮处于初始状态,也就是未拨动以发生移动或摆动的状态。
图6A至图6C示出了拨钮绕第三方向向下摆动时水平叶片组对气流导向的示意图。从图6B可见,手柄402的向下摆动使得闭口槽4021对第二滑块406上的挂钩4062避让,从而不会带动第一滑块405和第二滑块406运动,而由于手柄402的向下摆动带动转筒403的驱动轴4031向上摆动,这使得与驱动轴4031连接的第三驱动杆205向上摆动,并带动第三叶片201、202的后端向上绕第三方向转动,前端则向下绕第三方向转动,被引入的空气流被导向下方,如图6A所示。
类似地,如图7A至图7C所示,手柄402绕第三方向的向上摆动使得与转筒403连接的第三叶片201、202的后端向下绕第三方向转动,前端则向上绕第三方向转动,被引入的空气流被导向上方,如图7A所示。
图8A至图8C示出了拨钮与竖直叶片组连接并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在图8A中可见,第一驱动曲柄306和第二驱动曲柄305分别与第一导风组件301中靠近拨钮的第一叶片301a和第二导风组件302中靠近拨钮的第二叶片302a枢转连接,以使得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和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能够设计得尺寸较短而减小通风口装置的整体尺寸以适于较小空间。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曲柄306和第二驱动曲柄305与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和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的连接点布置于靠近气流的排出方向。在初始状态,例如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大致沿第二方向布置时,气流直接如图8B所示通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此时,如图8C所示,第一滑块的第一轨迹槽4051(虚线示出)与底座上的第二轨迹槽4041对齐,第二滑块406的导块4061处于第三轨迹槽4042的大致中间位置。
当拨钮沿第三方向向左移动时,如图9A至图9C所示,手柄402的向左移动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左同步移动,并使得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随同运动,由于第一驱动曲柄306和第二驱动曲柄305与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和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的连接点布置于靠近气流的排出方向,这使得图9B中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下部彼此向左同向转动,引入的空气流被朝向左侧导向。此时,如图9C所示,第一滑块的第一轨迹槽4051相对于底座上的第二轨迹槽4041朝左侧偏移,第二滑块406的导块4061处于第三轨迹槽4042的左侧端部位置。当手柄402向左移动至极限位置时,还可实现将竖直叶片组30彼此贴合以关闭风量的作用。
类似地,当拨钮沿第三方向向右移动时,如图10A至图10C所示,手柄402的向右移动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右同步移动,并使得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随同运动,进而使得图10B中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下部彼此向右同向转动,引入的空气流被朝向右侧导向。此时,如图10C所示,第一滑块的第一轨迹槽4051相对于底座上的第二轨迹槽4041朝右侧偏移,第二滑块406的导块4061处于第三轨迹槽4042的右侧端部位置。同样,当手柄402向右移动至极限位置时,亦可实现将竖直叶片组30彼此贴合以关闭风量的作用。
当拨钮沿第二方向向前移动或向壳体外拉拔时,如图11A至图11C所示,手柄402经由闭口槽4021对第二滑块406的挂钩4062施加拉拔力,从而带动第二滑块406沿第二方向向前移动,也就是向图11B中的下方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彼此反向转动,并使得连接在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上的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和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的端部彼此靠拢,从而与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枢转连接的第一叶片301a被驱动朝向图11B中左侧转动,而与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枢转连接的第二叶片302a则被驱动朝向右侧转动,这就使得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呈现出彼此分散开的状态,引入的空气流被分别朝向两侧导出,起到分散气流的作用,避免气流集中吹向某一位置引起用户的不适。此时,如图11C所示,第一滑块的第一轨迹槽4051与底座上的第二轨迹槽4041对齐,并且第二滑块406的导块4061处于第二轨迹槽4041的前侧端部位置。
类似地,当拨钮沿第二方向向后移动或向壳体内推动时,如图12A至图12C所示,手柄402经由闭口槽4021对第二滑块406的挂钩4062施加推力,从而带动第二滑块406沿第二方向向后移动,也就是向图12B中的上方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彼此反向转动,并使得连接在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上的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和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的端部彼此分散开,从而与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枢转连接的第一叶片301a被驱动朝向图12B中右侧转动,而与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枢转连接的第二叶片302a则被驱动朝向左侧转动,这就使得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呈现出彼此聚拢的状态,引入的空气流朝向中部导出,起到聚拢气流的作用,以满足某些特定情况下用户的需求。此时,如图12C所示,第一滑块的第一轨迹槽4051与底座上的第二轨迹槽4041对齐,并且第二滑块406的导块4061处于第二轨迹槽4041的后侧端部位置。
图13至图18C示出了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通风口装置AV-2,该实施方式中的壳体10、水平叶片组20和竖直叶片组30均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拨钮40。后文对于相同的部件不再赘述,仅描述拨钮中的变动部分。
参见图14,在该实施方式中,拨钮40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一方向D1摆动来驱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彼此同向转动,而不是沿第三方向D3移动,这使得能够进一步简化拨钮的结构并减小整体尺寸而适用于较小空间。具体地,转筒被设置为包括球面409以及与球面409配合的球盖411,其中,球面409与手柄402连接,球盖411的内表面4112与球面409的外轮廓适配,并设有适于连接水平叶片组20的驱动轴4111。有利地,当手柄402绕第一方向D1摆动时,球盖411相对于球面409转动,也就是,球面409及与其连接的手柄402能够相对于球盖41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405相对于底座404绕第一方向D1摆动。当手柄402绕第三方向D3摆动时,球盖411带动球面409一起转动,也就是,球面409及与其连接的手柄402连同球盖411一体转动。这可以通过在球盖411和球面409之间设置限位结构来实现,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球面409的外表面设有在第一方向D1上突伸出的凸起4091,如图14所示,该凸起4091能够与球盖411上对应设置的孔洞4113配合,如图15A所示。
应注意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拨钮被设置为绕第一方向摆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手柄带动第一滑块相对于底座绕第一方向摆动时,会驱动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相对于拨钮反向摆动,下文将会详细描述。此外,由于第一滑块405相对于底座404绕第一方向D1摆动,底座404上不再需要设置供第一滑块405沿第三方向移动的滑槽,而是相应设置与第二轨迹槽4041相交的弧形的第三轨迹槽4044,以适于第二滑块406的导块沿第三轨迹槽4044弧形移动。
应理解的是,转筒的结构改变以及第一滑块绕第一方向的摆动形式并不影响第二滑块沿第二方向在第一滑块上的移动,因而拨钮40沿第二方向D2的移动对竖直叶片组30的聚拢或分散的驱动不再赘述。
图15A至图15C分别示出了拨钮处于初始状态和绕第三方向D3摆动的状态示意图。在图15B中,手柄402绕第三方向D3向上摆动,由于球盖411和球面409之间的限位结构,球盖411和球面409一起向上摆动,以使得与球盖411连接的水平叶片组绕第三方向D3转动。同样,在图15C中,手柄402绕第三方向D3向下摆动,亦使得水平叶片组绕第三方向D3转动。
图16A至图16C示出了拨钮与竖直叶片组连接并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类似地,气流直接如图16B所示通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此时,如图16C所示,第一滑块的第一轨迹槽4051(虚线示出)与底座上的第二轨迹槽4041对齐,第二滑块406的导块4061处于弧形的第三轨迹槽4044的大致中间位置。在图16A和图16B中可见,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第一驱动曲柄306和第二驱动曲柄305与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和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的连接点布置于靠近气流的进入方向,这有助于实现上述的手柄与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反向运动。然而这仅为示例,亦可采用其它适当的构造或连接方式来实现相同的功能效果。
当拨钮绕第一方向向左摆动时,如图17A至图17C所示,手柄402的向左摆动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右同步摆动,这使得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随同运动,并使得连接在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上的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和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向右移动,由于第一驱动曲柄306和第二驱动曲柄305与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和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的连接点布置于靠近气流的进入方向,进而带动图17B中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上部彼此向右同向转动,使得引入的空气流被朝向左侧导向。此时,如图17C所示,第一滑块的第一轨迹槽4051相对于底座上的第二轨迹槽4041朝右侧偏移,第二滑块406的导块4061处于弧形的第三轨迹槽4044的右侧端部位置。
当拨钮绕第一方向向右摆动时,如图18A至图18C所示,手柄402的向右摆动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左同步摆动,使得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随同运动,并使得连接在第一摆杆407和第二摆杆408上的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和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向左移动,由于第一驱动曲柄306和第二驱动曲柄305与第一竖直驱动连杆309和第二竖直驱动连杆310的连接点布置于靠近气流的进入方向,进而带动图18B中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上部彼此向左同向转动,使得引入的空气流被朝向右侧导向。此时,如图18C所示,第一滑块的第一轨迹槽4051相对于底座上的第二轨迹槽4041朝左侧偏移,第二滑块406的导块4061处于弧形的第三轨迹槽4044的左侧端部位置。
不论何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通风口装置实现了在较小空间内通过单一的拨钮40对水平叶片组20的上下调节、竖直叶片组30的左右调节,竖直叶片组30的聚拢或分散调节,以及气流截止功能。通风口装置的结构紧凑且可靠性高,各个调节功能可独立且方便地操作,以便允许用户根据意愿对气流进行调节和引导。
这里应当理解的是,图中所示实施方式仅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风口装置的各个可选部件的可选架构、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然而其仅为示意而非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亦可采取其他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例如发明概念等)已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本专利文件的说明书中描述和/或在图中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以举例的方式提出,并不打算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如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和/或图中所说明的本发明中所体现的发明概念的元素的结构和/或安排仅是说明性的。尽管在本专利文件中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示例性实施例和替代性实施例的主题事项的等同物、修改、变化等是可能的,并被认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所有这些主题事项(例如修改、变化、实施例、组合、等同物等)都旨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应注意的是,在示例性实施例的配置和/或安排中(例如在概念、设计、结构、装置、形式、装配、构造、手段、功能、系统、过程/方法、步骤、过程/方法步骤的顺序、操作、操作条件、性能、材料、组成、组合等方面)可以做出各种/其他修改、变化、替代、等同、改变、遗漏等。)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所有这些主题(例如修改、变化、实施例、组合、等同物等)都旨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打算局限于本专利文件的说明书和/或图中所描述的主题(如细节、结构、功能、材料、行为、步骤、顺序、系统、结果等)。考虑到本专利文件的权利要求将被适当地解释为涵盖本发明主题的完整范围(例如包括任何和所有这样的修改、变化、实施例、组合、等同物等);应理解本专利文件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提供示范性实施例的主题的描述,而不是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还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可以包括常规技术(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修改、变化、组合、等价物中实施和/或集成的技术),或者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用技术(现在和/或未来),具有执行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和过程/操作和/或图中说明的能力。所有这些技术(例如以实施例、修改、变化、组合、等同物等方式实现的技术)都被认为是在本专利文件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装置包括:
第一导风组件,其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绕第一方向枢转的第一叶片;
第二导风组件,其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绕第一方向枢转的第二叶片;以及
拨钮,其设置为连接至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
所述拨钮包括底座以及相对于底座移动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拨钮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块沿第二方向移动,并通过分别与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连接的摆杆机构响应于所述第二滑块的移动而驱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彼此反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布置在所述通风口装置的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包括第一轨迹槽,第二滑块包括穿过所述第一轨迹槽的导块;
当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导块沿所述第一轨迹槽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二轨迹槽,当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轨迹槽和所述第二轨迹槽对齐,以允许所述导块同时沿所述第二轨迹槽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连接并响应于所述第二滑块的运动而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驱动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相对于第一滑块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块通过齿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包括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连接的手柄,当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手柄推动所述第二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装置还包括第三导风组件,所述第三导风组件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绕第三方向枢转的第三叶片;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三方向的摆动驱动所述第三叶片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三方向摆动时,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绕所述第三方向摆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具有容纳所述手柄一端的开口槽,当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三方向摆动时,所述手柄在所述开口槽内移动而不会带动所述第一滑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闭口槽,所述第二滑块包括与所述闭口槽配合的挂钩;
当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三方向摆动时,所述闭口槽避让所述挂钩,使得所述手柄的运动不会带动所述第二滑块;
当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闭口槽推动所述挂钩,使得所述手柄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二滑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包括与所述第三导风组件连接的转筒,所述手柄穿过所述转筒以便所述转筒响应于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三方向的摆动而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三方向的移动驱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彼此同向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手柄穿过所述开口从而能够相对于所述转筒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时,所述手柄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相对于所述拨钮同向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第二轨迹槽正交的第三轨迹槽,
当所述拨钮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时,所述导块沿所述第三轨迹槽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一滑块同步运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绕第一方向的摆动驱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彼此同向转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包括球面,所述拨钮还包括与所述球面配合的球盖;当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一方向摆动时,所述球盖相对于所述球面转动;当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三方向摆动时,所述球盖带动所述球面一起转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一方向摆动时,所述手柄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所述底座绕所述第一方向摆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相对于所述拨钮反向摆动。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第二轨迹槽相交的第三轨迹槽,所述第三轨迹槽设置为弧形;
当所述拨钮绕所述第一方向摆动时,所述导块沿所述第三轨迹槽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一滑块同步运动。
CN202111648090.1A 2021-12-30 2021-12-30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Active CN1140560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8090.1A CN114056057B (zh) 2021-12-30 2021-12-30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PCT/CN2022/136113 WO2023124764A1 (zh) 2021-12-30 2022-12-02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8090.1A CN114056057B (zh) 2021-12-30 2021-12-30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6057A CN114056057A (zh) 2022-02-18
CN114056057B true CN114056057B (zh) 2024-01-16

Family

ID=80230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8090.1A Active CN114056057B (zh) 2021-12-30 2021-12-30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56057B (zh)
WO (1) WO20231247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6057B (zh) * 2021-12-30 2024-01-16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CN114750659B (zh) * 2022-04-12 2023-09-15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向通风调节系统及座椅
US20240017596A1 (en) 2022-07-18 2024-01-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Knob control for slim vent in vehicl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1233A (ja) * 1993-10-07 1995-04-18 Inoac Corp エアアウトレットのフィン回動機構
JP2002293133A (ja) * 2001-03-29 2002-10-09 Nippon Plast Co Ltd 風向調整装置
CN214492478U (zh) * 2021-03-09 2021-10-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4303A (en) * 1993-07-09 1994-11-15 Summit Polymers, Inc. Air vent adjustable vanes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direction
JP2007170693A (ja) * 2005-12-19 2007-07-05 Inoac Corp エアアウトレット
KR20150068900A (ko) * 2013-12-12 2015-06-22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프코 풍향조정장치
JP6385007B2 (ja) * 2015-11-30 2018-09-05 株式会社ニフコ 風向調整装置
JP6629168B2 (ja) * 2016-11-10 2020-01-15 株式会社ニフコ 風向調整装置
US10752088B2 (en) * 2016-12-09 2020-08-25 Tesla, Inc. Infotainment system with air-vent control
EP3647092B1 (en) * 2018-10-30 2023-12-06 Volvo Car Corporation Air vent comprising an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14056057B (zh) * 2021-12-30 2024-01-16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1233A (ja) * 1993-10-07 1995-04-18 Inoac Corp エアアウトレットのフィン回動機構
JP2002293133A (ja) * 2001-03-29 2002-10-09 Nippon Plast Co Ltd 風向調整装置
CN214492478U (zh) * 2021-03-09 2021-10-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4764A1 (zh) 2023-07-06
CN114056057A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56057B (zh)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EP3142876B1 (en) Air nozzle device for a vehicle
KR102598528B1 (ko) 자동차용 전동식 에어벤트 장치
US11007851B2 (en) Air nozzle device for a vehicle
KR102088275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KR102120773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CN106476563B (zh) 远程出口叶片控制系统
CN113306361B (zh) 用于车辆的通风装置
CN110576723B (zh) 一种出风口结构
CN113580887B (zh) 一种出风口装置和车内出风系统
US6244952B1 (en) Ventilation assembly for a passenger vehicle
CN112440681A (zh)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12440678B (zh) 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14132151A (zh) 一种出风装置
JP2018024308A (ja) 空気吹出装置
CN112895850A (zh) 一种风道隐藏式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
CN211617377U (zh) 一种出风口结构
CN109955681B (zh) 空调出风气流调控机构
KR100633124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 벤트 장치
US11752840B2 (en) Air vent for a vehicle with external actuating element
CN213199403U (zh) 通风系统和车内饰件
CN109955680B (zh) 空调出风气流调节机构
CN109955678B (zh) 空调出风口气流调节机构
CN115056633A (zh) 一种空调出风口总成以及车辆
CN113619358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出风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