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0681A -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0681A
CN112440681A CN201910820116.2A CN201910820116A CN112440681A CN 112440681 A CN112440681 A CN 112440681A CN 201910820116 A CN201910820116 A CN 201910820116A CN 112440681 A CN112440681 A CN 112440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hicle
guide
blade
ai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01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金丽
张经科
杨敏涛
谢佳乐
王达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201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06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0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06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21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pivoting shut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包括导风通道和气流调节件。导风通道的进风端用于与空调连通,导风通道的出风端与乘员舱连通。导风通道的出风口的上侧壁具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导风斜面,用以将流经导风通道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下的方向导向,导风通道的出风口的下侧壁具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导风斜面,用以将流经导风通道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上的方向导向。气流调节件包括可转动设置于导风通道内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绕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以改变第一导风斜面、第二导风斜面与导流叶片之间的进风量。通过导流叶片以及第一导风斜面、第二导风斜面的配合,实现在车辆上下方向扫风。

Description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空调的风管属于汽车的内饰系统,一般是布置在汽车驾驶舱内。其中空调出风口一般布置在仪表台表面,出风口外置有叶片组。当用户觉得驾驶舱内的温度需要调节的时候可以打开空调进行制冷或制热,风就从空调出风口排出。另外,驾乘可以根据需要手动调节外置叶片组的中叶片的方向,以对出风口的气流流向进行调节。但是将多个出风口及叶片组布置于仪表台上,不利于仪表台上其他模块的布置,也影响仪表台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该出风结构只需设置一个风口,即可实现空调风流向及大小的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其包括导风通道和气流调节件,所述导风通道的进风端用于与空调连通,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端与乘员舱连通,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口的上侧壁具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导风斜面,用以将流经所述导风通道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下的方向导向,所述气流调节件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导风通道内的导流叶片,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口的下侧壁具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导风斜面,用以将流经所述导风通道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上的方向导向,所述导流叶片绕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导风斜面、所述第二导风斜面与所述导流叶片之间的进风量。
可选地,所述导流叶片包括相连接且成角度设置的平直段和倾斜段,所述倾斜段相对于所述平直段靠近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端,所述导流叶片转动时,能够使所述倾斜段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导风斜面平行,或使所述倾斜段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导风斜面平行。
可选地,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导流叶片驱动机构,所述导流叶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导流叶片绕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可选地,所述导流叶片通过沿车辆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铰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导风通道,所述导流叶片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铰接轴且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铰接轴周向转动以带动所述导流叶片绕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可选地,所述导流叶片为两个且沿车辆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导流叶片驱动结构为两个且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导流叶片转动,以分别调节所述导风通道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所述第一导风斜面、所述第二导风斜面与所述导流叶片之间的进风量。
可选地,所述导风通道包括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两个所述导流叶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
可选地,所述气流调节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风通道内的叶片组,所述空调出风结构还包括叶片驱动机构,所述叶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叶片组的每个叶片转动以实现对气流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流向调节。
可选地,所述导风通道包括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叶片组为两个,两个所述叶片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叶片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叶片驱动机构以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叶片组中的每个所述叶片转动,
每个所述叶片组包括叶片连杆、以及多个沿车辆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叶片,所述叶片连杆分别与每个所述叶片相连以使多个所述叶片联动,所述叶片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所述叶片连杆从而带动多个所述叶片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车辆空调输出的气流输送至导风通道后,通过导流叶片的作用,能够调节导风通道的上方或下方中气流量的大小,并通过与第一导风斜面和第二导风斜面的配合,对导风通道的出风端的气流进行向下、向上导向调节,实现在车辆上下方向扫风。因此,可以根据驾乘人员的需求,对空调出风结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进行方向及大小控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其包括空调、供风管、以及上述的空调出风结构,所述空调出风结构通过所述供风管与所述空调相连。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空调和仪表台;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导流叶片向下倾斜时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用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导流叶片向上倾斜时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用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向左吹风时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用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图7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向右吹风时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用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图8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向左右两侧发散吹风时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用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图9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向中间集中吹风时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用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附图标记说明
10-导风通道;111-第一导风斜面;121-第二导风斜面;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21-导流叶片;211-平直段;212-倾斜段;213-第一铰接轴;22-叶片组;221-叶片连杆;222-第二铰接轴;30-导流叶片驱动机构;31-第一电机;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40-叶片驱动机构;41-第二电机;42-第三齿轮;43-第四齿轮;201-空调;202-供风管;203-仪表台;204-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通常指以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安装于车辆状态下的上、下、左、右、前、后为基准定义的,可与车辆正常行驶时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一致,另外,车辆的X方向即车辆的前后方向,车辆的Y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具体可参考如图1和图4所示的方向。“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的内、外。“下游”指气体流动方向的下游,“上游”指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至9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其包括导风通道10和气流调节件。导风通道10的进风端用于与空调201连通,导风通道10的出风端与乘员舱连通,例如,通过设置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如仪表台203)的风口204与乘员舱连通。导风通道10的出风口的上侧壁具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导风斜面111,用以将流经导风通道10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下的方向导向。导风通道10的出风口的下侧壁具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导风斜面121,用以将流经导风通道10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上的方向导向。气流调节件包括可转动设置于导风通道10内的导流叶片21。导流叶片21绕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即车辆的Y向轴线)转动以改变第一导风斜面111、第二导风斜面121与导流叶片21之间的进风量。其中,导流叶片21可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本公开提供的空调出风结构中,从车辆空调201输出的气流输送至导风通道10后,通过导流叶片21的作用,能够调节导风通道10的上方或下方中气流量的大小,并通过与第一导风斜面111和第二导风斜面121的配合,对导风通道10的出风端的气流进行向下、向上导向调节,实现在车辆上下方向扫风。因此,在本公开中,可以根据驾乘人员的需求,对空调出风结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进行方向及大小控制。
而且,在本公开中,以内饰结构的风口204开设在仪表台203上为例,由于将空调出风结构设置于仪表台203内部且仅需在仪表台203上设置一个风口204,通过将风口204设置于仪表台203上的合适位置,能够将风口204隐藏在驾乘人员的视野之外。而且,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斜面111和第二导风斜面121对气流进行引导,从而能够使风口204的尺寸(尤其是宽度尺寸)做到尽可能的小,使得风口204的隐藏性更好,有利于提升仪表台203的外观简洁性。而且,由于空调出风结构内置于仪表台203的内部,因此不会干涉影响到仪表台203上其他模块的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饰结构可以是除仪表台203外的其他内饰结构,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公开中,如图2和图3所示,导流叶片21包括相连接且成角度设置的平直段211和倾斜段212,倾斜段212相对于平直段211靠近导风通道10的出风端,平直段211相对于倾斜段212位于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有。导流叶片21转动时,能够使倾斜段212的下表面与第二导风斜面121平行,或倾斜段212的上表面与第一导风斜面111平行。
如图2所示,当导流叶片21向下倾斜时,气流主要从导风通道10的上方流通,此时倾斜段212的上表面与第一导风斜面111平行,倾斜段212的上表面能够与第一导风斜面111共同将气流往斜下方进行导向,最终将气流往斜下方输送至乘员舱;如图3所示,当导流叶片21向上倾斜时,气流主要从导风通道10的下方流通,倾斜段212的下表面与第二导风斜面121平行,倾斜段212的下表面能够与第二导风斜面121共同将气流往斜上方进行导向,最终将气流往斜上方输送至乘员舱。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出风结构还包括导流叶片驱动机构30,导流叶片驱动机构30用于驱动导流叶片21绕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在需要上下自动扫风时,导流叶片驱动机构30驱动导流叶片21上下摆动,从而达到上下扫风的目的。
在本公开中对导流叶片驱动机构3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带动导流叶片21转动即可。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导流叶片21通过沿车辆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铰接轴213可转动地设置于导风通道10,导流叶片驱动机构30包括第一电机31、安装于第一电机31的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32、以及安装于第一铰接轴213且用于与第一齿轮32配合的第二齿轮33,第一电机31用于驱动第一铰接轴213周向转动以带动导流叶片21绕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9所示,导流叶片21为两个且沿车辆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导流叶片21驱动结构为两个且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导流叶片21转动,以分别调节导风通道10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的第一导风斜面111、第二导风斜面121与导流叶片21之间的进风量,进而调节气流在车辆上下方向的流向。通过设置两组导流叶片21,对车辆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分别进行控制,从而可以使车辆前排的两位乘客可以分别根据自身的需要调节在上下方向上的出风方向,例如,左侧的乘客可以调节出风方向往上,而右侧的乘客可以调节出风方向往下,因此可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9所示,导风通道10包括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两个导流叶片21分别设置于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有利于将导风通道10中的气流在左右方向进行分流,然后通过各自通道内的导流叶片21分别进行导向,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左右两个通道的气流互相干涉,达到气流能够朝乘员所需的方向输送至乘员舱的目的。
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可以通过在导风通道10中设置隔板形成,也可以是两根独立的管道。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9所示,气流调节件还包括设置于导风通道10内的叶片组22,叶片组22设置于导流叶片21的上游,空调出风结构还包括叶片驱动机构40,叶片驱动机构40用于驱动叶片组22的每个叶片转动以实现对气流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流向调节。空调201中的气流进入导风通道10后,首先经过叶片机构时,气流的流动方向在左右方向被改变,被改变方向的气流流经导风通道10的上方或下方,通过第一导风斜面111或第二导风斜面121的导流输送至乘员舱。因此,通过叶片机构与导流叶片21结合,实现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改变输送至乘员舱的气流的方向。
在本公开中,导风通道10包括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叶片组22包括两个叶片组22,两个叶片组22分别设置于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两个叶片组22与两个导流叶片21一一对应。
通过在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中均设置叶片组22和导流叶片21,有效避免左右两个通道的气流互相干涉,从而可以对车辆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的出风方向分别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
叶片驱动机构40包括两个叶片驱动机构40以用于驱动对应的叶片组22中的每个叶片转动。每个叶片组22包括叶片连杆221、以及多个沿车辆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叶片,叶片连杆221分别与每个叶片相连以使多个叶片联动,叶片驱动机构40通过驱动叶片连杆221从而带动多个叶片转动。
进一步地,每个叶片通过沿车辆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二铰接轴222可转动地设置于导风通道10内,叶片驱动机构40包括第二电机41、安装于第二电机41的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42、安装于第二铰接轴222且用于与第三齿轮42配合的第四齿轮43,第二电机41用于驱动第二铰接轴222周向转动以带动叶片绕车辆Z向轴线转动。
由于两个叶片组22通过单独的叶片调节机构独立驱动,因此能够实现对每组叶片组22中的叶片独立驱动,使其能够朝着不同的方向偏转。通过两个叶片组22的配合,能够具有多种吹风模式。
需要向左往乘员舱输送气流时,如图6所示,叶片驱动机构40驱动对应的叶片组22使两个叶片组22均朝左倾斜;需要向右往乘员舱输送气流时,如图7所示,叶片驱动机构40驱动对应的叶片组22使两个叶片组22均朝右倾斜;需要气流向两侧输送以避开乘员时,如图8所示,叶片驱动机构40驱动对应的叶片组22,使左侧的叶片组22朝向右边倾斜,右侧的叶片组22朝向左边倾斜,从而使气流往左右两侧分散开输送至乘员舱,乘员所在的中间位置为无气流区域。需要气流向中间凝聚获得较大气流时,如图9所示,叶片驱动机构40驱动对应的叶片组22,使得左侧的叶片组22朝向左边倾斜,右侧的叶片组22朝向右边倾斜,从而使气流往中间位置凝聚输送至乘员舱,中间位置处于气流增强区域;需要左右自动摆风时,叶片驱动机构40驱动对应的叶片组22,朝向左或朝向右倾斜,并来回循环,达到左右摆风的目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其包括空调201、供风管202、以及上述的空调出风结构,空调出风结构通过供风管202与空调201相连。供风管202将气流从空调201中输送至导风通道10内。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通道(10)和气流调节件,所述导风通道(10)的进风端用于与空调(201)连通,所述导风通道(10)的出风端与乘员舱连通,所述导风通道(10)的出风口的上侧壁具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导风斜面(111),用以将流经所述导风通道(10)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下的方向导向,所述导风通道(10)的出风口的下侧壁具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导风斜面(121),用以将流经所述导风通道(10)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上的方向导向,所述气流调节件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导风通道(10)内的导流叶片(21),所述导流叶片(21)绕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导风斜面(111)、所述第二导风斜面(121)与所述导流叶片(21)之间的进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21)包括相连接且成角度设置的平直段(211)和倾斜段(212),所述倾斜段(212)相对于所述平直段(211)靠近所述导风通道(10)的出风端,所述导流叶片(21)转动时,能够使所述倾斜段(21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导风斜面(121)平行,或使所述倾斜段(21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导风斜面(111)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出风结构还包括导流叶片驱动机构(30),所述导流叶片驱动机构(30)用于驱动所述导流叶片(21)绕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21)通过沿车辆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铰接轴(21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导风通道(10),所述导流叶片驱动机构(30)包括第一电机(31)、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31)的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32)、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铰接轴(213)且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32)配合的第二齿轮(33),所述第一电机(3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铰接轴(213)周向转动以带动所述导流叶片(21)绕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21)为两个且沿车辆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导流叶片(21)驱动结构为两个且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导流叶片(21)转动,以分别调节所述导风通道(10)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的所述第一导风斜面(111)、所述第二导风斜面(121)与所述导流叶片(21)之间的进风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10)包括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两个所述导流叶片(2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11)和所述第二通道(12)。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调节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风通道(10)内的叶片组(22),所述空调出风结构还包括叶片驱动机构(40),所述叶片驱动机构(40)用于驱动所述叶片组(22)的每个叶片转动以实现对气流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流向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10)包括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所述叶片组(22)为两个,两个所述叶片组(2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11)和所述第二通道(12),所述叶片驱动机构(40)包括两个叶片驱动机构(40)以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叶片组(22)中的每个所述叶片转动,
每个所述叶片组(22)包括叶片连杆(221)、以及多个沿车辆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叶片,所述叶片连杆(221)分别与每个所述叶片相连以使多个所述叶片联动,所述叶片驱动机构(40)通过驱动所述叶片连杆(221)从而带动多个所述叶片转动。
9.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201)、供风管(202)、以及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所述空调出风结构通过所述供风管(202)与所述空调(201)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CN201910820116.2A 2019-08-31 2019-08-31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Pending CN1124406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0116.2A CN112440681A (zh) 2019-08-31 2019-08-31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0116.2A CN112440681A (zh) 2019-08-31 2019-08-31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0681A true CN112440681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35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0116.2A Pending CN112440681A (zh) 2019-08-31 2019-08-31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06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9769A (zh) * 2021-07-20 2021-10-01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四风区的空调出风口
CN114834217A (zh) * 2022-06-30 2022-08-02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装置
WO2024051665A1 (zh) * 2022-09-06 2024-03-14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和汽车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0402A (zh) * 2009-05-29 2010-12-0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空调调风装置
CN103930289A (zh) * 2011-11-11 2014-07-16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通风装置
CN105437920A (zh) * 2015-12-15 2016-03-30 上美塑胶(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窄型空调出风口机构
JP2017013783A (ja) * 2015-06-29 2017-01-19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用風向調整装置
JP2017043170A (ja) * 2015-08-25 2017-03-02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薄型レジスタ
CN207697423U (zh) * 2017-11-02 2018-08-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及客车
CN109203918A (zh) * 2017-06-30 2019-01-15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调风器
CN109203920A (zh) * 2018-09-12 2019-01-15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完整调节风向功能的汽车内饰隐藏式出风口结构
CN208484502U (zh) * 2018-06-25 2019-02-12 上美塑胶(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扫风汽车出风口
DE102018110080A1 (de) * 2018-02-07 2019-08-08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ausströmer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0402A (zh) * 2009-05-29 2010-12-0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空调调风装置
CN103930289A (zh) * 2011-11-11 2014-07-16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通风装置
JP2017013783A (ja) * 2015-06-29 2017-01-19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用風向調整装置
JP2017043170A (ja) * 2015-08-25 2017-03-02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薄型レジスタ
CN105437920A (zh) * 2015-12-15 2016-03-30 上美塑胶(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窄型空调出风口机构
CN109203918A (zh) * 2017-06-30 2019-01-15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调风器
CN207697423U (zh) * 2017-11-02 2018-08-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及客车
DE102018110080A1 (de) * 2018-02-07 2019-08-08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ausströmer
CN208484502U (zh) * 2018-06-25 2019-02-12 上美塑胶(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扫风汽车出风口
CN109203920A (zh) * 2018-09-12 2019-01-15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完整调节风向功能的汽车内饰隐藏式出风口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9769A (zh) * 2021-07-20 2021-10-01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四风区的空调出风口
CN114834217A (zh) * 2022-06-30 2022-08-02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装置
WO2024051665A1 (zh) * 2022-09-06 2024-03-14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和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3674A (zh) 用于分离控制内部/外部空气的流动的车辆空调系统
CN112440681A (zh)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US20180117987A1 (en) Air conditioning unit for vehicle seat
US20170008372A1 (en) Air-blowing device
US20170267065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vehicle
CN112440677B (zh) 叶片组结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及车辆
US6450876B2 (en) Diffusion of air into a motor-vehicle passenger compartment
EP1518730B1 (en) Air conditioner, a vehicle provided therewith and a control method for an air conditioner
CN103847462B (zh) 车辆的后部空调
CN112440678B (zh) 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JP2006206008A (ja) 吹出口装置
EP0306155B1 (en) Air distribution apparatus for the occupant compartment of automotive vehicles
CN112440676B (zh) 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11703272B (zh) 车辆后排空调装置及车辆
CN103260916A (zh) 车辆用空调系统
JP5759108B2 (ja) 自動車の車室の換気、暖房、および/または空調装置
CN112440679B (zh)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13619357A (zh) 出风结构、立柱及车辆
CN212386276U (zh) 一种汽车送风机构
CN112440682B (zh)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10792743U (zh) 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和车辆
US7331851B2 (en) Motor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218021138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结构及汽车
WO2019151416A1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09938269U (zh) 车内送风装置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