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6494B - 荧光体轮 - Google Patents

荧光体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6494B
CN114026494B CN202080047451.4A CN202080047451A CN114026494B CN 114026494 B CN114026494 B CN 114026494B CN 202080047451 A CN202080047451 A CN 202080047451A CN 114026494 B CN114026494 B CN 114026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fins
heat
main surface
phospho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74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26494A (zh
Inventor
饭泽升
本多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26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6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26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6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30Elements contain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distinct from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 source
    • F21V9/32Elements contain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distinct from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2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02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6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21V29/745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the fins or blades being planar and inclined with respect to the joining surface from which the fins or blades exte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21V29/7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with essentially identical diverging planar fins or blades, e.g. with fan-like or star-like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荧光体轮(1A)具备:具有相互背向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的基板(11);被设置在第1主面的荧光体层(12);以及由板材构成的散热部件(30K),被配置成与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的某一个面相对,并且与基板(11)一起旋转,散热部件(30K)具有:突出部(34K),以朝向该某一个面突出的方式被设置在散热部件(30K)的中央部,具有与该某一个面接触的接触面;以及多个鳍片(31K),将除了中央部以外的周边区域中的多个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突出部(34k),隔着接触面与基板(11)接触,由此在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K)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并且将基板(11)的热传导到散热部件(30K)的周边区域。

Description

荧光体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荧光体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激光投影机等的光源装置,有由于从激光光源照射的激光(激励光)而发光的荧光体轮。荧光体轮,为了抑制由激光的照射产生的荧光体层的发热所导致的劣化,而在激光照射荧光体层的期间,围绕旋转轴进行旋转。
作为提高荧光体轮的散热性能的技术,公开了在两侧侧面配置有荧光体的两个支撑部件对置的间隙空间中,形成叶片结构的鳍片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作为冷媒的空气穿过间隙空间,由此能够促进带给荧光体的热的排出,因此,能够提高荧光体轮的散热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619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期望进一步提高荧光体轮的散热性能。
本公开提供散热性能更提高的荧光体轮。
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实施方案所涉及的荧光体轮,具备:基板,具有相互背向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荧光体层,被设置在所述第1主面;以及由板材构成的散热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的某一个面相对,并且与所述基板一起旋转,所述散热部件具有:突出部,以朝向所述某一个面突出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散热部件的中央部,具有与所述某一个面接触的接触面;以及多个鳍片,将除了所述中央部以外的周边区域中的多个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所述突出部,隔着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基板接触,由此在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并且将所述基板的热传导到所述散热部件的所述周边区域。
并且,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实施方案所涉及的荧光体轮,具备:基板,具有相互背向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荧光体层,被设置在所述第1主面;以及由板材构成的散热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第2主面相对,并且与所述基板一起旋转;以及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用于在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将所述板材的多个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所述多个鳍片的每一个被剪切折弯为朝向所述第2主面,所述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的每一个,通过与所述基板以及所述散热部件接触,从而将所述基板的热传导到散热部件。
发明效果
本公开的荧光体轮,其散热性能更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荧光体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荧光体轮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基板时的正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散热部件以及间隙保持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从第2主面侧看散热部件时的后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从侧面看荧光体轮中产生的风的流动时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基板时的正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基板时的正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基板时的正视图。
图10A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从第2主面侧看基板以及间隙保持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10B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基板时的正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所涉及的从第2主面侧看基板以及间隙保持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散热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13是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散热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14是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散热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15是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散热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16是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从第2主面侧看散热部件时的后视图。
图17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荧光体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荧光体轮的侧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散热部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20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散热部件时的正视图。
图21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从第2主面侧看散热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22A是示出比较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被容纳在外壳中的情况的图。
图22B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荧光体轮被容纳在外壳中的情况的图。
图22C是用于说明图22A以及图22B所示的外壳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23是实施方式3的其他的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4是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从调整板侧看散热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25是图24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26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鳍片的平面形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7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从调整板侧看散热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28是图27的区域B的放大图。
图2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鳍片的平面形状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以下将要说明的实施方式均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具体例子。因此,以下的实施例方式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以及连接形态等是一个例子,而不是限定本公开的宗旨。因此,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示出本公开的最上位概念的实施方案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而被说明。
另外,各个图为示意图,并非严谨的图示。并且,在各个图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编号,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并且,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利用的附图中,有示出坐标轴的情况。将Z轴方向,作为荧光体轮的高度方向进行说明。有时将Z轴+侧表现为上侧(上方),将Z轴-侧表现为下侧(下方)。并且,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是,在与Z轴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相互正交的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正视图意味着从X轴+侧看时的附图,后视图意味着从X轴-侧看时的附图。并且,侧视图意味着从Y轴方向看时的附图。
(实施方式1)
[荧光体轮1]
以下,对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的结构,利用图1以及图2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的侧视图。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是反射型的荧光体轮,用于激光投影机、面向机器的照明装置以及内窥镜等的光源等。如图1以及图2所示,荧光体轮1具备,基板11、设置在基板11的荧光体层12、间隙保持部件20、散热部件30、电动机40、以及调整板41。另外,调整板41,用于以良好平衡的方式将电动机40的旋转动力传达到基板11等,但是,并非是必需的结构。调整板41也可以是电动机40的轮毂。
[基板11]
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基板11时的正视图。
基板11是,具有相互背向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且由电动机40以旋转轴J为中心来驱动旋转的圆盘状的板材。换句话说,基板11的平面图中的形状是圆形。另外,平面图中的形状是,从与基板11垂直的方向(X轴+侧)看时的形状(即,正面形状)。基板11的直径是例如8cm左右,但是,不特别限定。
如图3所示,在基板11中,在第1主面设置荧光体层12,第2主面与间隙保持部件20接触。在基板11的中央设置用于使与调整板41连结的电动机40的一部分(轮毂,转子等)突出的开口13。并且,旋转轴J通过基板11的中心(中心位置),基板11由电动机40以旋转轴J为中心来驱动旋转。
基板11的材料,只要是铝、不锈钢或蓝宝石等的热传导性良好的金属,就不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1,例如由铝形成。这是因为,铝是热导率比较高且轻量的金属,因此,通过由铝形成基板11,既能够提高散热性能,也能够实现轻量化的缘故。并且,基板11的厚度为例如1.5mm以下。
[荧光体层12]
荧光体层12,被设置在基板11的第1主面。
在此,荧光体层12也可以,例如,由包括YAG系的许多黄色荧光体粒子的树脂材料构成。在此情况下,树脂材料的基材是,例如,具有透光性以及热硬化性的硅树脂。荧光体层12是,在将这样的树脂材料丝网印刷到基板11的第1主面之后,由加热炉进行加热硬化来能够设置的。
并且,荧光体层12也可以,例如,由YAG系的黄色荧光体粒子以及粘合剂构成。在此情况下,在荧光体层12中,为了改善光转换效率,而最好是贡献于从激励光向荧光的转换的YAG系的黄色荧光体粒子的量多。也就是说,最好是在荧光体层12中,荧光体粒子含有比率大。粘合剂是,构成荧光体层12的黄色荧光体粒子以外的混合物。粘合剂,例如,由氧化铝等的热导率高的无机物质形成。氧化铝的热导率是,硅树脂的热导率的10倍以上。因此,荧光体层12,由黄色荧光体粒子以及氧化铝所形成的粘合剂构成,由此能够实现高热导率。
另外,图1至图3中没有示出,但是,在基板11的第1主面与荧光体层12之间也可以设置反射膜。
在本实施方式中,荧光体层12,如图3所示,在平面图中被设置为沿着圆盘状的基板11的周向θ呈带状的环形(圆环状)。更具体而言,荧光体层12,在离作为荧光体轮1的旋转中心的旋转轴J的距离相同的圆周上被设置为环形(圆环状)。换句话说,荧光体层12的径向r的宽度一定。进一步,荧光体层12,最好是被设置在第1主面的边缘。另外,即使在基板11不是圆盘状的基板的情况下,也最好是荧光体层12被设置为圆环状。
然而,荧光体层12,由于激光照射而发光。此时,为了避免激光集中照射到荧光体层12的一点,而在激光照射到荧光体层12的期间,荧光体轮1由电动机40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据此,能够抑制由激光的照射产生的的发热所导致的荧光体层12中包括的荧光体粒子的劣化。
[间隙保持部件20]
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间隙保持部件20以及散热部件30时的立体图。
为了在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而配置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20。换句话说,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20,被配置在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之间,将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的间隙的间隔保持为一定。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的每一个,通过与基板11以及散热部件30接触,从而将基板11的热传导到散热部件30。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的间隔保持为一定,而在三个部位配置间隙保持部件20。间隙保持部件20的厚度、即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的间隔为,后述的剪切折弯散热部件30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31的高度以上即可。在此,形成间隙保持部件20的材料是,例如不锈钢、铁、铜、或铝等即可,但是,不特别限定。
例如,如图1至图4所示,间隙保持部件20,作为一个例子,被配置在比荧光体层12更靠内侧、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据此,间隙保持部件20,不仅作为能够在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之间形成由空气组成的一定的间隔的空隙(空间)的间隔件来发挥功能,也作为能够将荧光体层12中产生的热从基板11传导到散热部件30的热传导的路径来发挥功能。
[散热部件30]
散热部件30是,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且与基板11一起旋转的板材。并且,散热部件30具有,将板材的多个区域32朝向第2主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31。
图5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从第2主面侧看散热部件30时的后视图。另外,后视图是,从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的面(正面)的相反一侧、且与散热部件30垂直的方向(即,X轴-侧)看散热部件30时的平面图。
散热部件30是,由电动机40以旋转轴J为中心来驱动旋转的圆盘状的板材。换句话说,散热部件30的平面图中的形状是圆形。另外,散热部件30的直径是例如8cm左右,但是,只要是与基板11的直径相同程度以下,就不特别限定。
如图4所示,散热部件30的正面即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的面和间隙保持部件20接触。并且,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散热部件30,形成有多个鳍片31。更具体而言,散热部件30具有,将板材的多个一部分区域即多个区域32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31。另外,在形成多个鳍片31后,多个区域32成为贯通孔。
并且,在散热部件30的中央,设置有开口33,经由调整板41等与电动机40连接。旋转轴J通过散热部件30的中心(中心位置),散热部件30与基板11一起由电动机40以旋转轴J为中心来驱动旋转。另外,该开口33的大小(直径)是,用于与调整板41连结的电动机40的一部分能够突出的程度的大小即可。例如,开口33的大小是,与电动机40的一部分具有1mm左右的间隙即可。
散热部件30的材料是,例如不锈钢、铁、铜、蓝宝石或铝等的金属的板材即可,但是,不特别限定。
以下,对于多个鳍片31以及多个区域32,进行详细说明。
<鳍片31>
鳍片31是,将散热部件30的板材中的一部分区域即区域32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换句话说,多个鳍片31是,通过将多个区域32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剪切折弯,从而直立设置为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的。
多个鳍片31,例如,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离中心(旋转轴J)的一定距离的位置,沿着周向θ被配置为圆环状。多个鳍片31的形状是,例如,大致矩形状(大致梯形状),但也可以是,前端部被切角而成为带圆角的形状。如图4以及图5的例子所示,多个鳍片31的每一个,被形成为相对于径向r具有一定的角度,被剪切折弯为相对于基板11的第2主面(或散热部件的正面)具有一定的角度。换句话说,多个鳍片31的每一个,可以没有被形成为沿着径向r,也可以没有被直立设置为与基板11的第2主面(或散热部件30的正面)垂直。
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从侧面看荧光体轮中产生的风的流动时的立体图。
多个鳍片31的每一个,如图6所示,以旋转轴J为中心,按照散热部件30的旋转,将风送出到比该鳍片31更外侧(离心方向)。换句话说,多个鳍片31的每一个,将处于散热部件30的背面侧(X轴-侧)的空气(流体),穿过作为贯通孔的多个区域32,向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之间的空间的外侧送出。据此,能够将由多个鳍片31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即风(气流),用于荧光体层12的冷却。
另外,关于鳍片31相对于径向r的角度、以及鳍片31相对于第2主面的角度,能够将风有效地送出到外侧即可,并不限于图4以及图5所示的例子。
<区域32>
如上所述,区域32是,散热部件30的板材中的一部分区域,在形成多个鳍片31后成为贯通孔。
更具体而言,多个区域32是相似的形状。并且,在从基板11的第1主面看时,多个区域32位于从与散热部件30的中心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开始,沿着相对于径向具有规定以上的角度的虚拟直线的位置。
多个区域32,如图4以及图5所示,成为贯通散热部件30的贯通孔,作为使由多个鳍片31产生的风通过的通气孔来发挥功能。多个区域32,在离散热部件30的中心(旋转轴J)的一定距离的位置,沿着周向θ被配置为圆环状。另外,若随机配置多个区域32,则散热部件30的旋转不稳定,会成为产生异响等的原因,因此,将多个区域32配置为大致等间隔。多个区域32的形状是,例如,大致矩形状(大致梯形状),但也可以是,被切角而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在如图4以及图5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区域32的每一个,被形成为相对于径向r具有一定的角度。换句话说,多个区域32的每一个也可以,没有被形成为沿着径向r。关于多个区域32相对于径向r的角度的大小,被决定为剪切折弯后的多个鳍片31能够将风有效地送出到外侧即可,并不限于图4以及图5所示的例子。
[电动机40]
电动机40,例如,如图5所示,通过由电子电路(不图示)控制,从而驱动基板11以及散热部件30旋转。电动机40是,例如,外转子式的电动机,但是,不特别限定。
[效果等]
如上说明,荧光体轮1具备:具有相互背向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的基板11;被设置在第1主面的荧光体层12;被配置成与第2主面相对、且与基板11一起旋转的、由板材构成的散热部件30;以及用于在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的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20。散热部件30,具有将板材的多个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多个鳍片分别被剪切折弯为朝向第2主面。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20的每一个,通过与基板11以及散热部件30接触,从而将基板11的热传导到散热部件。
如此,荧光体轮1是反射型的荧光体轮,仅在基板11的第1主面具备荧光体层12。并且,荧光体轮1,具备间隙保持部件20,由此能够在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的空间。据此,能够将由多个鳍片31产生的风,穿过多个区域32(贯通孔),向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之间的空间的外侧送出。也就是说,能够将由多个鳍片31产生的风用于荧光体层12的冷却。因此,能够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并且,荧光体轮1,具备间隙保持部件20,由此能够形成将荧光体层12中产生的热从基板11传导到散热部件30的热传导的路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如上所述,能够实现散热性能进一步提高的荧光体轮1。
进一步,被形成在散热部件30的多个鳍片是,将板材的多个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因此,能够简单地形成,并且与切削来制造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成本。
另外,说明了被设置在散热部件30的中央的开口33的大小是,用于与调整板41连结的电动机40的一部分能够突出的程度的大小即可,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将开口33的大小设为更大,从而为了通风而使用。也就是说,散热部件30也可以,在散热部件30的中心部具有为了通风而被形成的开口33,与基板11一起旋转的散热部件30的旋转轴J穿过开口33。
据此,能够将由多个鳍片31产生的风,不仅穿过多个区域32(贯通孔),也穿过开口33,向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之间的空间(空隙)的外侧送出。因此,能够增加能够用于荧光体层12的冷却的、穿过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之间的空间的风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
另外,荧光体轮1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形态,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而可以在基板11形成鳍片,也可以在基板11形成作为贯通孔的开口。并且,荧光体轮1具备的间隙保持部件20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形态。于是,以下,将用于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的基板11的结构作为变形例1至变形例3进行说明,将间隙保持部件20的形状的其他的形态作为变形例4以及变形例5进行说明。
(变形例1)
在变形例1中说明,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而在构成荧光体轮1的基板11还形成鳍片的情况。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基板11A时的正视图。对于与图3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7所示的基板11A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基板11不同之处是,具备多个基板侧鳍片14A。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基板11A]
基板11A还具有,将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区域的一部分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一个以上的基板侧鳍片14A。
更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基板11A也可以,与基板11相比,还具备将板材的多个区域15A朝向散热部件30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基板侧鳍片14A。也就是说,基板11A具有,将作为板材的多个一部分区域的、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区域即多个区域15A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基板侧鳍片14A。另外,在形成多个基板侧鳍片14A后,多个区域15A成为贯通孔。
以下,对多个基板侧鳍片14以及多个区域15A进行详细说明。
<基板侧鳍片14A>
基板侧鳍片14A是,将基板11A的板材中的一部分区域即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区域15A,朝向与第2主面相对的面即散热部件30的一个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换句话说,多个基板侧鳍片14A是,通过将多个区域15A朝向散热部件30剪切折弯,从而直立设置为朝向散热部件30的。进一步,多个基板侧鳍片14A,被形成在不与散热部件30的多个鳍片31重叠的位置。也就是说,在从基板11A与散热部件30重叠的方向看时,一个以上的基板侧鳍片14A与形成在散热部件30的一个以上的鳍片31被形成在不重叠的位置。
多个基板侧鳍片14A,例如,如图7所示,在离基板11A的中心(旋转轴J)的一定距离的位置,沿着周向θ被配置为圆环状。多个基板侧鳍片14A的形状,例如,大致矩形状(大致梯形状),但也可以是,前端部被切角而成为带圆角的形状。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基板侧鳍片14A的每一个,被形成为相对于径向r具有一定的角度,被剪切折弯为相对于散热部件30具有一定的角度。换句话说,多个鳍片31的每一个,可以没有被形成为沿着径向r,也可以没有被直立设置为与基板11的第2主面垂直。
另外,关于基板侧鳍片14A相对于径向r的角度、以及基板侧鳍片14A相对于第2主面的角度,能够将风有效地送出到外侧即可,并不限于图7所示的例子。
并且,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剪切折弯基板侧鳍片14A的方向是一个例子,也可以以直立设置在第1主面侧的方式剪切折弯。
<区域15A>
区域15A是,如上所述,基板11A的板材中的一部分区域即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一部分区域。在形成多个基板侧鳍片14A后,区域15A成为贯通孔。
更具体而言,多个区域15A是相似的形状。并且,在形成多个基板侧鳍片14A后的多个区域15A,在平面图中,位于从与基板11A的中心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开始,沿着相对于径向r具有规定以上的角度的虚拟直线的位置。进一步,多个区域15A,被形成在不与散热部件30的区域32重叠的位置。
如图7所示,多个区域15A是,贯通基板11A的贯通孔,作为多个基板侧鳍片14A送出的风通过的通气孔来发挥功能。
并且,如图7所示,多个区域15A,在基板11A的中心(旋转轴J)的一定距离的位置,沿着周向θ被配置为圆环状。多个区域15A的形状是,例如,大致矩形状(大致梯形状),但也可以是,被切角而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在如图7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区域15A的每一个,被形成为相对于径向r具有一定的角度。换句话说,多个区域15A的每一个也可以,没有被形成为沿着径向r。
另外,多个区域15A相对于径向r的角度,与基板侧鳍片14A同样,并不限于图7所示的例子。
[效果等]
如上说明,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中,基板11A还具有,将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区域的一部分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一个以上的基板侧鳍片14A。一个以上的基板侧鳍片14A的每一个,被剪切折弯为朝向与第2主面相对的面即散热部件30的一个面。在从基板11A与散热部件30重叠的方向看时,一个以上的基板侧鳍片14A与形成在散热部件30的一个以上的鳍片31被形成在不重叠的位置。
据此,能够将由多个基板侧鳍片14A产生的风,穿过多个区域15A(贯通孔),向基板11A与散热部件30之间的空间的外侧送出。也就是说,能够将由多个基板侧鳍片14A产生的风用于荧光体层12的冷却,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
(变形例2)
在变形例2中说明,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而在构成荧光体轮1的基板形成作为贯通孔的开口的情况。
图8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基板11B时的正视图。对于与图3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8所示的基板11B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基板11不同之处是,具备多个孔16B。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基板11B]
基板11B,进一步,在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区域具有为了通风而形成的多个孔16B。更具体而言,在从基板11B的第1主面看时,多个孔16B从与中心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开始,沿着以相对于径向r具有规定以上的角度的曲线或直线的方式延伸的虚拟直线而被形成。多个孔16B,在基板11B由电动机40以旋转轴J为中心来驱动旋转时,作为风通过的通气孔来发挥功能。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孔16B的每一个被形成为圆孔。并且,关于多个孔16B,在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以及开口13的区域,沿着相对于径向r具有规定的角度的虚拟直线,分别形成有四个孔16B。各四个孔16B,沿着周向θ被配置为圆环状。
另外,多个孔16B的大小、配置以及数量,并不限于图8所示的例子。例如,关于多个孔16B,在基板11B由电动机40以旋转轴J为中心来驱动旋转时,只要能够使风顺利穿过,就可以沿着该虚拟直线,分别形成三个孔16B、五个孔16B等多个孔16B。并且,关于多个孔16B,并不限于像图8所示的例子那样沿着8条该虚拟直线而被形成的情况,沿着多条该虚拟直线而被形成即可。
并且,关于多个孔16B,并不限于图8所示的沿着虚拟直线而被形成的情况,也可以在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以及开口13的区域,沿着以相对于径向r具有规定的角度以上的角度的曲线状延伸的虚拟线,分别形成多个。
[效果等]
如上说明,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中,基板11B,进一步,在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区域具有为了通风而形成的多个孔16B。而且,在从第1主面看时,多个孔16B从与中心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开始,沿着以相对于径向r具有规定以上的角度的曲线或直线的方式延伸的虚拟直线而被形成。
据此,能够使由多个鳍片31产生的风,还穿过多个孔16B,因此,能够使该风吹到荧光体层12。因此,能够将由多个鳍片31产生的风更有效用于荧光体层12的冷却,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
(变形例3)
在变形例2中,作为通风的孔16B形成圆孔,但是并不限于此。用于通风的孔也可以是长孔。以下,关于变形例3,对形成与变形例2不同的通风的孔的形状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9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基板11C时的正视图。对于与图3以及图8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9所示的基板11C,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基板11B不同之处是,为了通风而形成的开口(孔)的形状。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基板11C]
基板11C,进一步,在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区域具有为了通风而形成的多个开口17C。更具体而言,在从基板11C的第1主面看时,多个开口17C从与中心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开始,沿着以相对于径向r具有规定以上的角度的曲线或直线的方式延伸的虚拟直线且按每个该虚拟线而被形成。多个开口17C,在基板11C由电动机40以旋转轴J为中心来驱动旋转时,作为风通过的通气孔来发挥功能。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开口17C的每一个,在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以及开口13的区域,被形成为沿着相对于径向r具有规定的角度的虚拟直线的长孔。进一步,多个开口17C被形成为,沿着周向θ被配置为圆环状。
另外,关于多个开口17C的大小、排列数以及配置,并不限于图9所示的例子。例如,关于多个开口17C,并不限于像图9所示的例子那样沿着8条该虚拟直线而被形成的情况,沿着多条该虚拟直线而被形成即可。并且,多个开口17C的每一个,并不限于被形成为直线状的长孔的情况,也可以在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以及开口13的区域,沿着相对于径向r具有规定的角度以上的角度以曲线状延伸的虚拟线而被形成。
[效果等]
如上说明,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中,基板11C,进一步,在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区域具有为了通风而形成的多个开口17C。而且,在从第1主面看时,多个开口17C从与中心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开始,沿着以相对于径向具有规定以上的角度的曲线或直线的方式延伸的虚拟直线且按每个虚拟线而被形成。
据此,能够使由多个鳍片31产生的风,还穿过多个开口17C,因此,能够使该风吹到荧光体层12。因此,能够将由多个鳍片31产生的风更有效用于荧光体层12的冷却,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
(变形例4)
在变形例4中说明,荧光体轮1具有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间隙保持部件20的形状不同形状的间隙保持部件20D的情况。
图10A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从第2主面侧看基板11以及间隙保持部件20D时的立体图。图10B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基板11时的正视图。对于与图3等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10A以及图10B所示的间隙保持部件20D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间隙保持部件20不同之处是,沿着两个以上的半径分别配置多个。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间隙保持部件20D]
在从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重叠的方向看时,间隙保持部件20D沿着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半径的每一个,在径向r上不重叠的位置配置有多个。
另外,间隙保持部件20D,与实施方式1的间隙保持部件20同样,作为间隔件以及热传导的路径来发挥功能。也就是说,间隙保持部件20D,在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之间,为了确保一定的间隔而被配置。并且,间隙保持部件20D的每一个,通过与基板11以及散热部件30接触,从而将基板11的热传导到散热部件30。
在图10A以及图10B所示的例子中,间隙保持部件20D,配置有六个,被配置在比荧光体层12更靠内侧、且在不同的两个半径的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更具体而言,本变形例的间隙保持部件20D,如图10A以及图10B示出,由三个间隙保持部件201D以及三个间隙保持部件202D构成。三个间隙保持部件201D,被配置在比三个间隙保持部件202D小的半径的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三个间隙保持部件202D,被配置在比三个间隙保持部件201D大的半径的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并且,如图10A示出,三个间隙保持部件201D以及三个间隙保持部件202D,例如,被配置在径向r上不重叠的位置。
另外,关于构成间隙保持部件20D的个数以及配置间隙保持部件20D的位置,并不限于图10A以及图10B所示的情况。关于构成间隙保持部件20D的构成个数以及配置间隙保持部件20D的位置,只要不与散热部件30的多个鳍片31以及多个区域32干扰,沿着不同半径的周向θ在径向上不重叠,就能够任意决定的。
[效果等]
如上说明,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中,在从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重叠的方向看时,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20D沿着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半径的每一个,在径向上不重叠的位置配置有多个。
据此,能够增加将荧光体层12中产生的热从基板11传导到散热部件30的热传导的路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
(变形例5)
在变形例5中说明,荧光体轮1具有,与实施方式1以及变形例4中说明的形状不同形状的间隙保持部件20E的情况。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所涉及的从第2主面侧看基板11以及间隙保持部件20E时的立体图。对于与图3等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11所示的间隙保持部件20E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以及变形例4所涉及的间隙保持部件不同之处是,形状是环形(环状)。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以及变形例4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间隙保持部件20E]
在从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重叠的方向看时,间隙保持部件20E被配置为相对于基板11的中心具有规定的半径的环状。
另外,间隙保持部件20E,也与实施方式1以及变形例4的间隙保持部件20以及20D同样,作为间隔件以及热传导的路径来发挥功能。也就是说,间隙保持部件20E,在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之间,为了确保一定的间隔而被配置。并且,间隙保持部件20E,通过与基板11以及散热部件30接触,从而将基板11的热传导到散热部件30。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间隙保持部件20E,以位于没有设置开口13的基板11的区域的方式,被形成为相对于基板11的中心具有规定的半径的环形(圆环状)。另外,间隙保持部件20E,最好是以不妨碍由多个鳍片31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即风的方式而被配置在开口13附近。
[效果等]
如上说明,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中,在从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重叠的方向看时,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20D被配置为相对于基板11的中心具有规定的半径的环形(圆环状)。
据此,能够扩大将荧光体层12中产生的热从基板11传导到散热部件30的热传导的路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
另外,间隙保持部件20E,如图11所示,在厚度方向(X轴方向)即圆环状的侧面部被形成为板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在间隙保持部件20E的侧面部,可以设置多个狭缝,也可以设置多个穿孔。也就是说,在从相对于基板11以及散热部件30重叠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看时,在间隙保持部件20E可以形成多个狭缝或多个穿孔。
据此,在为了通风而使用设置在散热部件30的中央的开口33的情况下,能够将穿过开口33后的风,穿过间隙保持部件20E的狭缝或穿孔,送出到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之间的空间(空隙)的外侧。也就是说,能够将穿过开口33后的风,用于荧光体层12的冷却。如此,能够增加穿过该空间的风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形成多个鳍片31等,用于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的结构等。通过在散热部件30形成多个鳍片31的结构等,虽然能够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但是,存在由于该结构而产生的风噪声这一副产物。
于是,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能够抑制风噪声的荧光体轮1的结构。
以下,作为用于抑制风噪声的一实施方案,说明在形成在散热部件的多个鳍片各自的中心部形成狭缝的情况。
图12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散热部件30F时的立体图。对于与图4等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12所示的散热部件30F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散热部件30不同之处是,具备在各自的中心部形成有狭缝的多个鳍片31F。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散热部件30F]
散热部件30F是,与实施方式1的散热部件30同样,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且与基板11一起旋转的板材。并且,散热部件30F,具有将板材的多个区域32朝向第2主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31F。
<鳍片31F>
鳍片31F是,与实施方式1的鳍片31同样,将散热部件30的板材中的一部分区域即区域32,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并且,例如,如图12所示,多个鳍片31F,在离中心(旋转轴J)的一定距离的位置,沿着周向θ被配置为圆环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鳍片31F的每一个,在中心部具有狭缝,由此被分割成两个部分。更具体而言,多个鳍片31F的每一个,如图12所示,由鳍片部311F、狭缝312F、以及鳍片部313F构成。换句话说,多个鳍片31F的每一个,一个大致矩形状(大致梯形状)由中心部的狭缝312F分割而成为两个大致矩形状(大致梯形状)的鳍片部311F以及鳍片部313F构成。如图12所示,鳍片部311F以及鳍片部313F的前端部的角部也可以被切角而成为带圆角的形状。并且,如图12所示,鳍片部311F以及鳍片部313F,被剪切折弯为相对于基板11的第2主面(或散热部件的正面)具有一定的角度。
另外,鳍片部311F、狭缝312F、以及鳍片部313F的大小,并不限于图12所示的例子。只要能够抑制风噪声,就能够任意决定鳍片部311F、狭缝312F、以及鳍片部313F的大小。
[效果等]
如上说明,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中,形成在散热部件30F的多个鳍片31F的每一个,在中心部具有狭缝312F,由此被分割成两个部分。
根据该结构,首先,通过将由多个鳍片31F产生的风,用于荧光体层12的冷却,从而能够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另外,多个鳍片31F的每一个,在中心部具有狭缝312F,由此能够抑制风噪声。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并且能够抑制由多个鳍片31F产生的风噪声。
另外,用于抑制风噪声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形态。以下,将用于抑制风噪声的结构且与上述的形态不同的形态作为变形例1至变形例4进行说明。
(变形例1)
在变形例1中说明,为了抑制风噪声,而在多个鳍片的每一个的中心部设置空间,来将多个鳍片的每一个分割成两个部分,在径向上以不同的角度剪切折弯的情况。
图13是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散热部件30G时的立体图。对于与图4以及图12等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13所示的散热部件30G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散热部件30F不同之处是,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的鳍片31G的每一个,在径向r上以不同的角度被剪切折弯。以下,以与实施方式2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散热部件30G]
散热部件30G是,与实施方式2的散热部件30F同样,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且与基板11一起旋转的板材。在本变形例中,散热部件30G,具有将板材的多个区域32G朝向第2主面剪切折弯板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31G。
<鳍片31G>
鳍片31G是,将散热部件30的板材中的一部分区域即具有弯曲形状的区域32G,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并且,例如,如图13所示,多个鳍片31G,在离中心(旋转轴J)的一定距离的位置,沿着周向θ被配置为圆环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鳍片31G的每一个,通过在与区域32G的弯曲形状的弯曲位置对应的位置设置空间,从而被分割成两个部分。而且,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的鳍片31G,以相对于散热部件30G的径向不同的角度被剪切折弯。
更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多个鳍片31G的每一个,由鳍片部311G、空间部312G、以及鳍片部313G构成。换句话说,多个鳍片31G的每一个,由通过设置空间部312G,来成为两个大致矩形状(大致梯形状)的鳍片部311G以及鳍片部313G构成。如图13所示,鳍片部311G以及鳍片部313G的前端部的角部也可以,被切角而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并且,如图13所示,鳍片部311G以及鳍片部313G,被剪切折弯为相对于基板11的第2主面(或散热部件的正面)具有一定的角度。并且,鳍片部311G以及鳍片部313G,在相对于散热部件30G的径向r成为不同的角度的位置被剪切折弯。
另外,鳍片部311G以及鳍片部313G的大小、形状等,并不限于图13所示的例子。
<区域32G>
区域32G是,散热部件30G的板材中的一部分区域,在形成多个鳍片31G后成为贯通孔。更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多个区域32G是,具有弯曲形状的相似形状。在从基板11的第1主面看时,多个区域32G位于从与散热部件30G的中心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
另外,区域32G的形状、大小、配置等,并不限于图13所示的例子。
[效果等]
如上说明,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中,形成在散热部件30G的多个区域32G是,具有弯曲形状的相似形状,在从基板11的第1主面看时,位于从与散热部件30G的中心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并且,形成在散热部件30G的多个鳍片31G的每一个,通过在与弯曲形状的弯曲位置对应的位置设置空间,从而被分割成两个部分。该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的鳍片,以相对于散热部件30G的径向不同的角度被剪切折弯。
根据该结构,首先,通过将由多个鳍片31G产生的风,用于荧光体层12的冷却,从而能够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并且,多个鳍片31G的每一个,通过在与形成在散热部件30G的多个区域32G的弯曲形状的弯曲位置对应的位置设置空间,从而能够抑制风噪声。也就是说,根据本变形例,能够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并且能够抑制由多个鳍片31G产生的风噪声。
(变形例2)
在变形例2中说明,为了抑制风噪声,而将剪切折弯后的多个鳍片的每一个再次折弯的情况。
图14是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散热部件30H时的立体图。对于与图4等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14所示的散热部件30H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散热部件30不同之处是,两次折弯多个鳍片31H。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散热部件30H]
散热部件30H是,与实施方式1的散热部件30同样,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且与基板11一起旋转的板材。并且,散热部件30H,具有将板材的多个区域32朝向第2主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31H。
<鳍片31H>
鳍片31H是,与实施方式1的鳍片31同样,将散热部件30的板材中的一部分区域即区域32,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进一步,在本变形例中,剪切折弯后的多个鳍片31H的前端部315H再次被折弯。更具体而言,多个鳍片31H的前端部315H,以与多个鳍片31H各自的前端部315H以外的部分314H不同的角度,并且比部分314H更朝向与第2主面相对的面即散热部件30H的一个面的角度而被剪切折弯。
如此,将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鳍片31H再次折弯。
并且,例如,如图14所示,多个鳍片31H,在离中心(旋转轴J)的一定距离的位置,沿着周向θ被配置为圆环状。
另外,鳍片31H的前端部的两次折弯的位置以及形状等,并不限于图14所示的例子。
[效果等]
如上说明,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中,被形成在散热部件30H的多个鳍片31H各自的前端部315H,以与多个鳍片31H各自的前端部315H以外的部分314H不同的角度而被剪切折弯。而且,该不同的角度是,比多个鳍片31H各自的前端部315H以外的部分更朝向与第2主面相对的面即散热部件30H的一个面的角度。
据此,两次折弯多个鳍片31H的每一个,因此,能够抑制风噪声。也就是说,根据本变形例,能够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并且,由两次折弯的多个鳍片31H能够抑制产生的风噪声。
(变形例3)
在变形例3中说明,为了抑制风噪声,而在多个鳍片的每一个设置多个孔的情况。
图15是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散热部件30I时的立体图。对于与图4等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15所示的散热部件30I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散热部件30不同之处是,在多个鳍片31的每一个设置多个孔317I。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散热部件30I]
散热部件30I是,与实施方式1的散热部件30同样,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且与基板11一起旋转的板材。并且,散热部件30I,具有将板材的多个区域32朝向第2主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31。
<鳍片31>
鳍片31是,将散热部件30的板材中的一部分区域即区域32,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在本变形例中,在多个鳍片31的每一个还设置多个孔317I。
另外,设置在鳍片31的多个孔317I的数量、位置、形状以及大小等,并不限于图15所示的例子。
[效果等]
如上说明,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中,在形成在散热部件30I的多个鳍片31的每一个还设置多个孔317I。
据此,能够提高荧光体轮1的散热性能,并且,通过将多个孔317I设置在多个鳍片31的每一个,从而由多个鳍片31能够抑制产生的风噪声。
(变形例4)
在变形例4中说明,为了抑制风噪声,而将用于剪切折弯来形成多个鳍片的多个区域的相邻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不同的情况。
图16是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从第2主面侧看散热部件30J时的后视图。对于与图5等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16所示的散热部件30J,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散热部件30不同之处是,多个鳍片、以及多个区域的结构。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散热部件30J]
散热部件30J是,与实施方式1的散热部件30同样,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且与基板11一起旋转的板材。并且,散热部件30I,具有将板材的多个区域朝向第2主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
<鳍片311J、312J>
如图16所示,在从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J重叠的方向看时,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多个鳍片位于散热部件30J的周向θ上相互隔开的位置。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多个鳍片,例如,如图16所示,由两种鳍片311J、312J构成。
鳍片311J是,将散热部件30J的板材中的一部分区域即区域321J,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同样,鳍片312J是,将散热部件30J的板材中的一部分区域即区域322J,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
如图16所示,鳍片311J以及鳍片312J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不同。并且,连结多个鳍片311J的外周侧的边缘的直径,与连结多个鳍片312J的外周侧的边缘的直径不同。换句话说,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多个鳍片中,相邻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不同,连结外周侧的边缘的直径,由两个直径组成。
<区域321J、322J>
如图16所示,在从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J重叠的方向看时,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多个区域位于散热部件30J的周向θ上以大致等间隔相互隔开的位置。在从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J重叠的方向看时,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多个区域位于沿着相对于径向具有规定以上的角度的虚拟直线的位置。
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多个区域,例如,如图16所示,由两种区域321J、322J构成。
如图16所示,区域321J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第1长度d1)与区域322J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第2长度d2)不同。并且,连结多个区域321J的外周侧的边缘的直径a、与连结多个区域322J的外周侧的边缘的直径b不同。换句话说,在从基板11以及散热部件30J重叠的方向上看时,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多个区域中的相邻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彼此不同。并且,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多个区域各自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是,第1长度d1,或者是比第1长度d1短的第2长度d2。相邻的区域中的一方的区域321J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是,第1长度d1,相邻的区域中的另一方的区域322J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是,第2长度d2。进一步,连结多个区域的外周侧的边缘的直径,由两个以上的直径组成。
[效果等]
如上说明,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中,连结形成在散热部件30J的多个区域的外周侧的边缘的直径为两个以上。据此,相邻的多个鳍片被配置为在周向θ上错开,因此,能够抑制风噪声。
并且,在从基板11以及散热部件30J重叠的方向上看时,多个区域中的相邻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也可以彼此不同。据此,相邻的多个鳍片的周向θ的形状不同,因此,能够抑制风噪声。
进一步,多个区域各自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是,第1长度,或者是比第1长度短的第2长度,相邻的区域中的一方的区域的长度是,第1长度,相邻的区域中的另一方的区域的长度是,第2长度。
据此,虽然周向θ的相邻的区域的形状不同,但是,多个区域被形成为,长度方向的长度反复长短,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风噪声。
另外,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多个区域以及多个鳍片,并不限于图16所示的情况。例如,连结多个区域的外周侧的边缘的直径也可以有一个,在从基板11以及散热部件30J重叠的方向上看时,多个区域中的相邻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彼此不同即可。并且,若连结多个区域的外周侧的边缘的直径为两个以上,则多个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也可以相同。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以及2中说明了荧光体轮1具备间隙保持部件20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具备间隙保持部件,而将实现间隙保持部件的功能的结构形成在荧光体轮1具备的散热部件。以下,将该情况作为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荧光体轮1A]
以下,对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A的结构,利用图17以及图18进行说明。图17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A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A的侧视图。另外,对于与图1以及图2等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荧光体轮1A具备,基板11、设置在基板11的荧光体层12、散热部件30K、电动机40、以及调整板41A。也就是说,图17等所示的荧光体轮1A,与实施方式1以及2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主要不同之处是,散热部件30K的结构。另外,调整板41A,为了以良好平衡的方式将电动机40的旋转动力传达到基板11等而用于旋转时的重心的偏离的调整,但是,并非是必需的结构。与调整板41同样,调整板41A也可以是电动机40的轮毂。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以及2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散热部件30K]
散热部件30K,由板材构成,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的某一个面相对,并且,与基板11一起旋转。在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例子中,散热部件30K,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在此,在基板11的第1主面设置有荧光体层12。
图19是图18所示的散热部件30K的放大侧视图。图20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从第1主面侧看散热部件30K时的正视图。图21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从第2主面侧看散热部件30K时的立体图。另外,背面是,如上所述,从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的面(正面)的相反一侧、且与散热部件30K垂直的方向(即,X轴-侧)看散热部件30K时的图。
散热部件30K是,由电动机40以旋转轴J为中心来驱动旋转的圆盘状的板材。换句话说,散热部件30K的平面图中的形状是圆形。另外,散热部件30K的直径是例如7cm左右,但也可以是3cm至100cm左右。另外,关于散热部件30K的直径,在如后述散热部件30K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1主面相对的情况下,只要比荧光体层12的内径小,就不特别限定。换句话说,在散热部件30K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1主面相对的情况下,散热部件30K的直径,比基板11的一个面被设置为带状且圆环状的荧光体层12的内径小即可。另一方面,关于散热部件30K的直径,如图17所示,在散热部件30K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的情况下,可以比基板11的直径小,比荧光体层12的内径大,也可以比基板11的直径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至图21所示,散热部件30K具有,多个鳍片31K、以及作为实现间隙保持部件20的功能的结构的突出部34K。例如,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部件30K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并且,多个鳍片31K被剪切折弯为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突出部34K也向基板11的第2主面突出。以下,对突出部34K以及多个鳍片31K等进行详细说明。
<突出部34K>
突出部34K,以朝向基板11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的某一个面突出的方式被设置在散热部件30K的中央部,具有与该某一个面接触的接触面。突出部34K,隔着接触面与基板11接触,由此在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K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并且,将基板11的热传导到散热部件30K的中央部以外的周边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34K,例如,如图18所示,为了将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K的间隔保持为一定,而以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突出的方式被设置在散热部件30K的中央部。突出部34K,通过冲压加工而被形成。
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突出部34K的厚度即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K的间隔是,后述的将散热部件30K的周边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31K的高度以上即可。例如,如图20以及图21所示,突出部34K具有,用于与基板11的第2主面接触的带状且圆环状的接触面。
另外,在突出部34K的中央,设置有开口33,经由调整板41A与电动机40连接。据此,旋转轴J通过散热部件30K的中心(中心位置),散热部件30K与基板11一起由电动机40以旋转轴J为中心来驱动旋转。另外,该开口33的大小(直径)是,用于与调整板41A连结的电动机40的一部分能够突出的程度的大小即可。例如,开口33的大小是,与电动机40的一部分最大具有1mm的间隙即可。
并且,突出部34K的直径为例如3.7cm左右,但是并不限于此。关于突出部34K的直径,比散热部件30K的内径小即可,只要比开口33的直径大,就不特别限定。
如此,如图17至图21所示,突出部34K,以具有带状且圆环状的接触面的方式,被设置在散热部件30K的中央部。据此,突出部34K,不仅作为能够在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K的周边区域之间形成由空气组成的一定的间隔的空隙(空间)的间隔件来发挥功能,也作为能够将荧光体层12中产生的热从基板11传导到散热部件30K的周边区域的热传导的路径来发挥功能。
<鳍片31K>
多个鳍片31K,通过剪切折弯加工而被形成。更具体而言,多个鳍片31K是,将散热部件30K的板材中的除了中央部以外的周边区域的多个区域32K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31K的每一个,被剪切折弯为朝向基板11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的某一个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至图19所示,多个鳍片31K是,通过将多个区域32K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剪切折弯,从而直立设置为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的。
并且,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多个鳍片31K的高度,比突出部34K的厚度小。
另外,在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例子中,鳍片31K,被形成在与比荧光体层12的内径更靠内侧的区域对应的散热部件30K的区域内的周边区域,但是并不限于此。在散热部件30K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1主面相对,散热部件30K的直径比荧光体层12的内径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包括与荧光体层12的区域对应的散热部件30K的区域的周边区域形成鳍片31K。进一步,在散热部件30K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1主面相对,散热部件30K的直径比荧光体层12的内径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包括与比荧光体层12的外径更靠外侧的区域对应的散热部件30K的区域的周边区域形成鳍片31K。
例如,如图20以及图21所示,多个鳍片31K,在散热部件30K的周边区域中的离中心(旋转轴J)的一定距离的位置,沿着周向θ被配置为圆环状。多个鳍片31K的形状是,例如,大致矩形状(大致梯形状),但也可以是,前端部被切角而成为带圆角的形状。换句话说,如图20以及图21所示的例子,多个鳍片31K的每一个,被形成为在周边区域中相对于径向r具有一定的角度,被剪切折弯为相对于基板11的第2主面(或散热部件的正面)具有一定的角度。另外,多个鳍片31K的每一个,只要被形成在周边区域,就可以没有被形成为沿着径向r。并且,多个鳍片31K的每一个,也可以没有被直立设置为与基板11的第2主面(或散热部件30K的正面)垂直。
<区域32K>
与实施方式1以及2同样,区域32K是,散热部件30K的周边区域中的一部分区域,在形成多个鳍片31K后成为贯通孔。
更具体而言,多个区域32K位于周边区域。进一步,如图20所示,多个区域32K,从基板11向散热部件30K的方向看(从第1主面看)时,位于从与散热部件30K的中心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沿着相对于径向具有规定以上的角度的虚拟直线的位置。多个区域32K,也可以是相似的形状,但是并不限于相似的形状。
与实施方式1以及2同样,多个区域32K是,贯通散热部件30K的贯通孔,作为散热部件30K所产生的风通过的通气孔来发挥功能。如图20所示,多个区域32K,在周边区域中的离散热部件30K的中心(旋转轴J)的一定距离的位置,沿着周向θ被配置为圆环状。另外,若随机配置多个区域32K,则散热部件30的旋转不稳定,会成为产生异响等的原因,因此,将多个区域32配置为大致等间隔。多个区域32K的形状是,例如,大致矩形状(大致梯形状),但也可以是,被切角而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并且,如图20所示,多个区域32K的每一个,被形成为相对于径向r具有一定的角度。另外,多个区域32的每一个也可以,没有被形成为沿着径向r。关于多个区域32K相对于径向r的角度的大小,被决定为剪切折弯后的多个鳍片31K能够将风有效地送出到外侧即可,并不限于图20所示的例子。
[效果等]
如上说明,本公开的荧光体轮1A具备:具有相互背向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的基板11;被设置在第1主面的荧光体层12;以及由板材构成的散热部件30K,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并且与基板11一起旋转。散热部件30K具有:突出部,以朝向该第2主面突出的方式被设置在散热部件30K的中央部,具有与该第2主面接触的接触面;以及多个鳍片,将除了中央部以外的周边区域中的多个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突出部34K,隔着接触面与基板11接触,由此在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K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并且,将基板11的热传导到散热部件30的周边区域。
如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A也是反射型的荧光体轮,仅在基板11的第1主面具备荧光体层12。并且,荧光体轮1A,具备设置有突出部34K的散热部件30K,由此能够在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K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的空间。据此,能够将由多个鳍片31K产生的风,穿过多个区域32K(贯通孔),向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K之间的空间的外侧送出。也就是说,能够将由多个鳍片31K产生的风用于荧光体层12的冷却。因此,能够提高荧光体轮1A的散热性能。并且,荧光体轮1A,基板11与突出部34K接触,由此能够形成将荧光体层12中产生的热从基板11传导到散热部件30的周边区域的热传导的路径。进一步,能够提高散热性能。
如上所述,能够实现散热性能进一步提高的荧光体轮1A。
进一步,荧光体轮1A,与实施方式1以及2相比,不包括多个间隙保持部件20,由此能够减少风噪声的发生源,因此,能够抑制风噪声。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荧光体轮1A的散热性能,并且,能够抑制由多个鳍片31K产生的风噪声。
并且,荧光体轮1A,具备设置有突出部34K的散热部件30K,由此可以不包括多个间隙保持部件20,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试图削减成本。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A,为了进一步抑制驱动旋动时产生的噪声级,而有可能被容纳在所谓外壳的壳体来使用。在此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A,外壳的内部结构的影响少,因此,能够降低噪声级。以下,关于这点,利用比较例进行说明。
图22A是示出比较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90被容纳在外壳50中的情况的图。图22B是示出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A被容纳在外壳50中的情况的图。图22C是用于说明图22A以及图22B所示的外壳50的内部结构的图。另外,对于与图1以及图17等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外壳50是,由盖51成为密封空间的壳体。在外壳50容纳荧光体轮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用于将来自荧光体轮的热传导到外部的路径。因此,例如,如图22C所示,假定通过在外壳50的内壁501形成凹凸结构,从而增加用于热传导的路径。
然而,图22A所示的比较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90,在基板92的背面(图中的-x方向侧的面)安装散热部件93,多个鳍片94直立设置在散热部件93。也就是说,像比较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90那样,在一般的结构中,用于散热的鳍片94朝向外壳50的内壁501侧直立。因此,在将比较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90容纳在外壳50的情况下,估计为针对内壁501的压力波动大。这是因为,鳍片94朝向内壁501侧露出并直立,由此鳍片94产生的风不稳定的缘故。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A,如图22B所示,散热部件30K位于基板11与内壁501之间,能够遮挡鳍片31K产生的风,因此,估计为针对内壁501的压力波动比较小。而且,针对内壁501的压力波动的大小,给噪声级的大小带来较大影响。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A,外壳的内部结构的影响少,由此能够期待降低噪声级。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A,与比较例所涉及的荧光体轮90相比,由高度低的鳍片31K构成,因此,还具有能够使外壳50的大小变小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如图17以及图18的例子所示,构成荧光体轮1A的散热部件30K,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2主面相对,但是并不限于此。图23是实施方式3的其他的方式所涉及的荧光体轮1B的分解立体图。也就是说,像图23所示的荧光体轮1B那样,散热部件30K也可以,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设置有荧光体层12的第1主面相对。在此情况下,多个鳍片31K被剪切折弯为朝向基板11的第1主面,突出部34K也被形成为朝向基板11的第1主面突出。进一步,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散热部件30K不设置突出部34K,而使调整板41A兼具有突出部34K的功能。并且,也可以将散热部件30K、与兼具有突出部34K的功能的调整板41A形成为一体。据此,能够进一步削减部件数量,试图削减成本。
(变形例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3中,用于抑制风噪声的结构以及用于提高散热性能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基板11的结构也可以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至3中说明的结构。
更具体而言,荧光体轮1A具备的基板11也可以,如图7所示,具有将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区域的一部分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一个以上的基板侧鳍片14A。在此情况下,基板侧翅片14A,将构成荧光体轮1A的基板11的板材中的一部分区域即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区域15A,朝向与第2主面相对的面即散热部件30的一个面剪切折弯而被形成即可。并且,在从基板11A与散热部件30重叠的方向看时,一个以上的基板侧鳍片14A与形成在散热部件30的一个以上的鳍片31被形成在不重叠的位置即可。
并且,荧光体轮1A具备的基板11也可以,如图8所示,在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区域具有为了通风而形成的多个孔16B。在此情况下,多个孔16B,在从基板11B向散热部件30K的方向来看(从第1主面)时,从与中心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开始,沿着以相对于径向r具有规定以上的角度的曲线或直线的方式延伸的虚拟直线而被形成即可。
并且,如图9所示,荧光体轮1A具备的基板11也可以,在没有设置荧光体层12的区域具有为了通风而形成的多个开口17C。在此情况下,多个开口17C,在从基板11C向散热部件30K的方向来看(从第1主面看)时,从与中心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开始,沿着以相对于径向具有规定以上的角度的曲线或直线的方式延伸的虚拟直线且按每个虚拟线而被形成即可。
(变形例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3中,用于抑制风噪声的结构以及用于提高散热性能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散热部件30K的结构也可以是实施方式2以及其变形例1至4中说明的结构。
更具体而言,荧光体轮1A也可以,代替散热部件30K而具备散热部件30F。也就是说,形成在荧光体轮1A具备的散热部件30F的多个鳍片31F的每一个也可以,例如,如图12所示,在中心部具有狭缝312F,由此被分割成两个部分。
并且,荧光体轮1A也可以,代替散热部件30K而具备散热部件30G。也就是说,形成在荧光体轮1A具备的散热部件30G的多个鳍片31G的每一个也可以,例如,如图13所示,通过在与区域32G的弯曲形状的弯曲位置对应的位置设置空间,从而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在此情况下,该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的鳍片31G,以相对于散热部件30G的径向不同的角度被剪切折弯即可。在此,多个区域32G,呈具有弯曲形状的相似形状。多个区域32G,在从基板11C向散热部件30G的方向来看(从第1主面看)时,位于与散热部件30G的中心隔开规定距离且在周向θ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即可。
并且,荧光体轮1A也可以,代替散热部件30K而具备用于形成多个鳍片31H的散热部件30H。也就是说,例如,如图14所示,多个鳍片31H的前端部315H也可以,以多个鳍片31H各自的前端部315H以外的部分314H不同的角度,并且比部分314H更朝向与第2主面相对的面且散热部件30H的一个面的角度被剪切折弯。
并且,荧光体轮1A也可以,代替散热部件30K而具备用于形成多个鳍片31的散热部件30I。也就是说,在多个鳍片31的每一个也可以,例如,如图15所示,还设置多个孔317I。在此,散热部件30I也可以,进一步,在散热部件30I的中心部具有为了通风而形成的开口33。在此情况下,与基板11一起旋转的散热部件30I的旋转轴通过开口33即可。
并且,荧光体轮1A也可以,代替散热部件30K而具备散热部件30J。在此情况下,如图16所示,连结形成在散热部件30J的多个区域的外周侧的边缘的直径为两个以上即可。在从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J重叠的方向看时,多个区域位于散热部件30J的周向上相互隔开的位置即可。
在此,在从基板11与散热部件30J重叠的方向看时,多个区域中的相邻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也可以彼此不同。并且,多个区域各自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也可以是,第1长度,或者是比第1长度短的第2长度,相邻的区域中的一方的区域的长度也可以是,第1长度,相邻的区域中的另一方的区域的长度也可以是,第2长度。
(变形例3)
在变形例3以及变形例4中说明,为了抑制风噪声,而针对上述的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多个鳍片的形状,进一步应用仿生技术的知识来增加用于减少空气阻力的形状要素(风流动形状)的情况。
在以下的变形例3中,作为对鸟的翅膀的平面形状进行仿生来应用的情况的例子,说明将信天翁的细长且尖锐的翅膀的形状要素增加到鳍片的形状的情况的例子。
图24是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从调整板41侧(即,X轴+侧)看散热部件时的立体图。在此,图25是图24的区域A的放大图。另外,对于与图20以及图21等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24所示的散热部件30L,与图20以及图21所示的散热部件30K不同之处是,多个鳍片31L以及多个区域32L的形状。以下,以与上述散热部件30K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散热部件30L]
散热部件30L,与实施方式3的散热部件30K同样,由板材构成,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的某一个面相对,并且,与基板11一起旋转。并且,如图24所示,散热部件30L具有,多个鳍片31L以及突出部34K。
<鳍片31L>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多个鳍片31L,通过剪切折弯加工而被形成。而且,多个鳍片31L各自的端部被形成为,至少具有一个凹陷部分。更具体而言,如图24以及图25所示,多个鳍片31L被形成为,相对于图20以及图21所示的多个鳍片31K各自的端部,还具有凹陷部分。但是,多个鳍片31L各自的面积被形成为,与多个鳍片31K各自的面积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多个鳍片31L各自的从散热部件30K的高度(长度),除了该凹陷部分以外,比多个鳍片31K高(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4以及图25所示,多个鳍片31L是,通过将多个区域32L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剪切折弯,从而直立设置为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的。而且,多个鳍片31L的形状是,在多个鳍片31K的端部即大致矩形(大致梯形)的端部还形成凹陷部分的形状。并且,该凹陷部分被形成为具有倾斜,凹陷部分的鳍片31L的长度,随着该倾斜而变短。
在此,多个鳍片31L分别具有的凹陷部分被形成为,对信天翁的细长且尖锐的翅膀的形状要素进行仿生的形状(风流动形状)。
图26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鳍片31L的平面形状的一个例子的图。
鳍片31L是板材,因此,照原样反映信天翁的翅膀的形状来制作鳍片31L的形状是困难的。于是,在本变形例中,对信天翁的翅膀的形状要素进行仿生,如图26所示,在鳍片31L被剪切折弯时的上端部,形成具有倾斜的凹陷部分,从而加工成鳍片31L的下端至上端的长度随着倾斜而变短的形状。另外,图26所示的鳍片31L的形状是能够加工的形状的一个例子。换句话说,将信天翁的细长且尖锐的翅膀的形状要素视为,朝向一端逐渐变小的形状,如图26所示的例子,通过在鳍片31K形成具有倾斜的凹陷部分,从而实现了从下端到上端的长度逐渐变短的鳍片31L的形状。
<区域32L>
区域32L是,散热部件30L的周边区域中的一部分区域,在形成多个鳍片31L后成为贯通孔。多个区域32L各自的形状,与对应的鳍片31L的形状大致相同。对于其他,与多个区域32K同样,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效果等]
根据本变形例,多个鳍片31L,与上述的多个鳍片31K同样,将散热部件30L的除了中央部以外的周边区域的多个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形成在散热部件30L的多个鳍片31L各自的端部被形成为,至少具有一个凹陷部分。而且,凹陷部分被形成为具有倾斜,凹陷部分的鳍片的长度,随着该倾斜而变短。
据此,多个鳍片31L的每一个能够进一步抑制风噪声。
而且,通过物体移动,从而发生空气的流动的紊乱,在物体的后面发生时时刻刻变化的旋涡。而且,可以认为是该旋涡的力量作用于物体,其反力作用于空气,从而发生声音。因此,通过减少该旋涡,并且抑制空气的紊乱(旋涡紊乱),从而能够抑制物体移动而产生声音的可能性高。
另一方面,信天翁,在所有的鸟中滑翔能力最高且具有适于长距离飞行的翅膀为人所知。信天翁的翅膀是,在滑翔中抑制诱导阻力的纵横比大(细长且尖锐)的平面形状。鉴于此,信天翁的翅膀,滑翔中发生的旋涡少且空气的紊乱也少的可能性高。
因此,通过将多个鳍片31L各自的形状设为,对信天翁等的鸟的翅膀的形状要素进行仿生的形状,从而有能够减少多个鳍片31L与散热部件30L一起旋转而发生的旋涡或者抑制空气的紊乱的可能性。
于是,例如,制作具备多个鳍片31L的荧光体轮1A来测量了噪音性能。另外,将多个鳍片31L各自的面积设为,与多个鳍片31K各自的面积相等。测量结果为,具备多个鳍片31L的荧光体轮1A,与具备多个鳍片31K的荧光体轮1A相比,噪音性能提高了。
由此可见,通过将多个鳍片31L各自的形状设为,对信天翁等的鸟的翅膀的形状要素进行仿生的形状(风流动形状),从而具备多个鳍片31L的荧光体轮1A能够进一步抑制风噪声。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多个鳍片31L的每一个,在上端部具有凹陷部分,但是并不限于此。多个鳍片31L的每一个也可以,在左端部以及/或右端部形成上述的凹陷部分。
(变形例4)
接着,在变形例4中,作为对蝴蝶的翅膀的平面形状进行仿生来应用的情况的例子,说明将大绢斑蝶的翅膀的形状要素增加到鳍片的形状的情况的例子。
图27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从调整板41侧(即,X轴+侧)看散热部件30M时的立体图。图28是图27的区域B的放大图。另外,对于与图20以及图21等同样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27所示的散热部件30M,与图20以及图21所示的散热部件30K相比,多个鳍片31M以及多个区域32M的形状不同。以下,以与上述的散热部件30K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散热部件30M]
散热部件30M,与实施方式3的散热部件30K同样,由板材构成,被配置成与基板11的第1主面以及及第2主面的某一个面相对,并且,与基板11一起旋转。并且,如图27所示,散热部件30M具有多个鳍片31M以及突出部34K。
<鳍片31M>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多个鳍片31M,通过剪切折弯加工而被形成。而且,多个鳍片31M各自的端部被形成为,至少具有一个凹陷部分。更具体而言,如图27以及图28所示,多个鳍片31M被形成为,相对于图20以及图21所示的多个鳍片31K各自的端部,还具有凹陷部分。但是,多个鳍片31M各自的面积被形成为,比多个鳍片31K各自的面积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7以及图28所示,多个鳍片31M是,通过将多个区域32M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剪切折弯,从而直立设置为朝向基板11的第2主面的。而且,多个鳍片31M的形状是,在多个鳍片31K的端部即大致矩形(大致梯形)的端部,还形成凹陷部分。并且,该凹陷部分,被形成在从该端部的中央看时靠近两端的任一方的方向的位置。
在此,多个鳍片31M分别具有的凹陷部分被形成为,对大绢斑蝶这蝴蝶的翅膀的形状要素进行仿生的形状(风流动形状)。
图2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鳍片31M的平面形状的一个例子的图。
鳍片31M是板材,因此,照原样反映大绢斑蝶的翅膀的形状来制作鳍片31M的形状是困难的。于是,在本变形例中,对大绢斑蝶的形状要素进行仿生,如图28所示,在鳍片31L被剪切折弯时的上端部,形成凹陷部分,从而加工成在鳍片31M的上端的中央附近具有中间变细形状的形状。另外,图29所示的鳍片31M的形状是能够加工的形状的一个例子。换句话说,将大绢斑蝶的翅膀的形状要素视为,中央附近具有中间变细形状的形状,如图29所示的例子,通过在从鳍片31K的中央看时靠右的位置形成凹陷部分,从而实现了中央附近具有中间变细形状的鳍片31M的形状。
<区域32M>
区域32M是,散热部件30M的周边区域中的一部分区域,在形成多个鳍片31M后成为贯通孔。多个区域32M各自的形状,与对应的鳍片31M的形状大致相同。对于其他,与多个区域32K同样,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效果等]
根据本变形例,多个鳍片31M,与上述的多个鳍片31K同样,将散热部件30M的除了中央部以外的周边区域的多个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形成在散热部件30M的多个鳍片31M各自的端部被形成为,至少具有一个凹陷部分。而且,凹陷部分,被形成在从端部的中央看时靠近两端的任一方的方向(即左右)的任一方的位置。
据此,多个鳍片31M的每一个能够进一步抑制风噪声。
而且,大绢斑蝶,即使扇动翅膀次数比较少,也能够越过海洋等,并且能够进行长距离飞行为人所知。还未阐明大绢斑蝶的飞行能力,但是,大绢斑蝶的翅膀是,中央附近具有特有的中间变细形状的平面形状。鉴于此,大绢斑蝶的翅膀,飞行中发生的旋涡少且空气的紊乱也少的可能性高。
因此,通过将多个鳍片31M各自的形状设为,对大绢斑蝶等的蝴蝶的翅膀的形状要素进行仿生的形状,从而有能够减少多个鳍片31M与散热部件30M一起旋转而发生的旋涡或者抑制空气的紊乱的可能性。
于是,例如,制作具备多个鳍片31M的荧光体轮1A来测量了噪音性能。测量结果为,具备多个鳍片31M的荧光体轮1A,与具备多个鳍片31K的荧光体轮1A相比,噪音性能相等。在此,多个鳍片31M各自的面积比多个鳍片31K各自的面积小。
考虑到所述情况,由此可见,通过将多个鳍片31M各自的形状设为,对大绢斑蝶等的蝴蝶的翅膀的形状要素进行仿生的形状(风流动形状),从而具备多个鳍片31M的荧光体轮1A能够进一步抑制风噪声。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多个鳍片31M的每一个,在上端部具有凹陷部分,但是并不限于此。多个鳍片31M的每一个也可以,在左端部以及/或右端部形成上述的凹陷部分。
(其他的实施方式等)
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仅仅是一个例子,当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补充、省略等。
并且,任意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所示的构成要素以及功能来实现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另外,在对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执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形态、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对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以及功能进行任意地组合而实现的形态均包括在本公开内。例如,也能够组合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说明的各个构成要素来设为新的实施方式。
并且,在附图以及详细说明所记载的构成要素中,既包括为了解决问题而必需的构成要素,也包括为了解决问题而并非必需的构成要素,以用于示出所述技术的例子。因此,即使在附图以及详细说明中记载这些并非必需的构成要素,也不应该立即将这些并非必需的构成要素认定为必需的构成要。
并且,本公开还包括,如下的荧光体轮1构成的光源装置或激光投影机。
也就是说,具备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所示的荧光体轮1、激光光源等的激发光源、以及将来自激发光源的射出光引导到荧光体轮1的光学系统的光源装置也包含在本公开内。并且,具备上述的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所示的荧光体轮1、使荧光体轮1旋转的电动机、向荧光体层照射激光的激光光源、根据影像信号调制按照由激光光源照射的激光从荧光体层发出的光的光调制元件、以及投射由光调制器调制的光的投射镜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也包含在本公开内。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的荧光体轮,作为反射型的荧光体轮,能够应用于激光投影机、面向机器的照明装置以及内窥镜等的光源等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等。
符号说明
1,1A,1B,90 荧光体轮
11,11A,11B,11C,92 基板
12 荧光体层
13,17C,33 开口
14A 基板侧鳍片
15A,32,32G,32K,32L,32M,321J,322J 区域
16B 孔
20,20D,20E,201D,202D 间隙保持部件
30,30F,30G,30H,30I,30J,30K,30L,30M,93 散热部件
31,31F,31G,31H,31K,31L,31M,94,311J,312J 鳍片
34K 突出部
40 电动机
41,41A 调整板
50 外壳
51 盖
311F,313F,311G,313G 鳍片部
312F 狭缝
312G 空间部
314H 部分
315H 前端部
317I 孔
501 内壁

Claims (22)

1.一种荧光体轮,
所述荧光体轮具备:
基板,具有相互背向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
荧光体层,被设置在所述第1主面;以及
由板材构成的散热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的某一个面相对,并且与所述基板一起旋转,
所述散热部件具有:
突出部,以朝向所述某一个面突出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散热部件的中央部,具有与所述某一个面接触的接触面;
多个鳍片,将除了所述中央部以外的周边区域中的多个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以及
贯通孔,通过所述多个区域被剪切折弯而形成,并且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贯通所述散热部件,
所述突出部,经由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基板接触,由此在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并且将所述基板的热传导到所述散热部件的所述周边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多个鳍片的每一个被剪切折弯为朝向所述某一个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多个鳍片各自的端部被形成为至少具有一个凹陷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凹陷部分,被形成在从所述端部的中央看时靠近两端的任一方的方向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凹陷部分被形成为具有倾斜,
所述凹陷部分的鳍片的长度,随着所述倾斜而变短。
6.一种荧光体轮,
所述荧光体轮具备:
基板,具有相互背向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
荧光体层,被设置在所述第1主面;
由板材构成的散热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第2主面相对,并且与所述基板一起旋转;以及
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用于在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
所述散热部件具有:
多个鳍片,将所述板材的多个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以及
贯通孔,通过所述多个区域被剪切折弯而形成,并且在与所述基板垂直的方向上贯通所述散热部件,
所述多个鳍片的每一个被剪切折弯为朝向所述第2主面,
所述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的每一个,通过与所述基板以及所述散热部件接触,从而将所述基板的热传导到散热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荧光体层,在所述基板的一个面被设置为带状且圆环状,
所述散热部件的外径比所述荧光体层的内径小。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多个区域,呈相似的形状,在从所述基板向所述散热部件的方向来看时,所述多个区域位于从与所述散热部件的中心隔开规定距离且在周向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开始沿着虚拟直线的位置,所述虚拟直线相对于径向具有一定的角度。
9.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多个鳍片的每一个,在中心部具有狭缝,由此被分割成两个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多个区域,呈具有弯曲形状的相似形状,在从所述基板向所述散热部件的方向来看时,所述多个区域位于与所述散热部件的中心隔开规定距离且在周向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
在与所述弯曲形状的弯曲位置对应的位置设置空间,由此所述多个鳍片的每一个被分割成两个部分,
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的所述鳍片,以相对于所述散热部件的径向不同的角度而被剪切折弯。
11.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在从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重叠的方向看时,所述多个区域位于所述散热部件的周向上相互隔开的位置,
连结所述多个区域的外周侧的边缘的直径为两个以上。
12.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在从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重叠的方向上看时,所述多个区域中的相邻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彼此不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多个区域各自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是第1长度,或者是比所述第1长度短的第2长度,
所述相邻的区域中的一方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是所述第1长度,
所述相邻的区域中的另一方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是所述第2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多个鳍片各自的前端部以如下的角度而被剪切折弯,该角度是与所述多个鳍片各自的所述前端部以外的部分不同的角度,并且是比所述多个鳍片各自的所述前端部以外的部分更朝向与所述第2主面相对的面的角度,即更朝向所述散热部件的一个面的角度。
15.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在所述多个鳍片分别形成有多个孔。
16.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在所述散热部件的中心部具有为了通风而形成的开口,
与所述基板一起旋转的所述散热部件的旋转轴通过所述开口。
1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基板还具有一个以上的基板侧鳍片,该一个以上的基板侧鳍片是将没有设置所述荧光体层的区域的一部分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
所述一个以上的基板侧鳍片的每一个,被剪切折弯为朝向与所述第2主面相对的面即所述散热部件的一个面,
在从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重叠的方向上看时,所述一个以上的基板侧鳍片与形成在所述散热部件的所述多个鳍片被形成在不重叠的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基板,进一步,在没有设置所述荧光体层的区域具有为了通风而形成的多个孔,
在从所述基板向所述散热部件的方向来看时,所述多个孔沿着虚拟线而被形成,并且,所述多个孔从与中心隔开规定距离且在周向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开始被形成,所述虚拟线以相对于径向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曲线或直线的方式延伸。
19.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基板,进一步,在没有设置所述荧光体层的区域具有为了通风而形成的多个开口,
在从所述基板向所述散热部件的方向来看时,所述多个开口沿着每个虚拟线且按每个所述虚拟线而被形成,并且,所述多个开口从与中心隔开规定距离且在周向上大致为等间隔的位置开始被形成,所述虚拟线以相对于径向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曲线或直线的方式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荧光体轮,
所述基板呈圆盘状,
所述荧光体层被形成为沿着所述基板的周向的带状。
21.一种荧光体轮,
所述荧光体轮具备:
基板,具有相互背向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
荧光体层,被设置在所述第1主面;
由板材构成的散热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第2主面相对,并且与所述基板一起旋转;以及
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用于在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
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将所述板材的多个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
所述多个鳍片的每一个被剪切折弯为朝向所述第2主面,
所述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的每一个,通过与所述基板以及所述散热部件接触,从而将所述基板的热传导到散热部件,
在从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重叠的方向看时,所述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沿着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半径的每一个且在径向上不重叠的位置被配置多个。
22.一种荧光体轮,
所述荧光体轮具备:
基板,具有相互背向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
荧光体层,被设置在所述第1主面;
由板材构成的散热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第2主面相对,并且与所述基板一起旋转;以及
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用于在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
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将所述板材的多个区域剪切折弯而被形成的多个鳍片,
所述多个鳍片的每一个被剪切折弯为朝向所述第2主面,
所述一个以上的间隙保持部件的每一个,通过与所述基板以及所述散热部件接触,从而将所述基板的热传导到散热部件,
在从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重叠的方向看时,所述间隙保持部件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中心具有规定的半径的环状,
在从相对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重叠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看时,在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形成有多个狭缝或多个穿孔。
CN202080047451.4A 2019-07-26 2020-07-08 荧光体轮 Active CN1140264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7647 2019-07-26
JP2019-137647 2019-07-26
JP2019-198942 2019-10-31
JP2019198942 2019-10-31
JP2020042748 2020-03-12
JP2020-042748 2020-03-12
PCT/JP2020/026662 WO2021020056A1 (ja) 2019-07-26 2020-07-08 蛍光体ホイ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6494A CN114026494A (zh) 2022-02-08
CN114026494B true CN114026494B (zh) 2023-08-11

Family

ID=74228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7451.4A Active CN114026494B (zh) 2019-07-26 2020-07-08 荧光体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6151B2 (zh)
EP (1) EP4006414A4 (zh)
JP (1) JP7126131B2 (zh)
CN (1) CN114026494B (zh)
TW (1) TWI743884B (zh)
WO (1) WO20210200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3218A1 (ja) * 2021-01-26 2022-08-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蛍光体ホイール
CN114967303A (zh) * 2021-02-26 2022-08-3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装置、其制作方法及投影机
CN214504112U (zh) * 2021-04-25 2021-10-2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模块与投影装置
CN214795550U (zh) * 2021-06-25 2021-11-1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元件及投影装置
JP7486111B2 (ja) 2021-08-31 2024-05-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蛍光体ホイール
CN216210439U (zh) 2021-11-09 2022-04-0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转轮以及投影装置
TW202405338A (zh) * 2022-05-27 2024-02-0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螢光輪及發光裝置
WO2023228993A1 (ja) * 2022-05-27 2023-11-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蛍光体ホイール及び発光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3019A1 (ja) * 2012-12-28 2014-07-03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半導体素子冷却構造、および該構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6796387A (zh) * 2014-10-10 2017-05-31 索尼公司 荧光体轮、光源装置与投射型显示装置
WO2017154048A1 (ja) * 2016-03-08 2017-09-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蛍光体ホイール、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18004668A (ja) * 2016-06-27 2018-0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281131B2 (ja) * 2015-12-10 2018-02-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変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8055055A (ja) * 2016-09-30 2018-04-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回転冷却装置、波長変換装置、光拡散装置、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7885019A (zh) * 2016-09-30 2018-04-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旋转冷却装置、波长转换装置、光扩散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CN108427240A (zh) * 2017-02-14 2018-08-2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传热模块
CN109782429A (zh) * 2017-11-13 2019-05-2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装置及投影机
CN109863450A (zh) * 2016-10-19 2019-06-07 索尼公司 光源单元和投影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5554B2 (en) * 2000-05-25 2004-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lor wheel assembly and color sequenti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olor wheel unit and color sequenti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color sequential display device
KR100798595B1 (ko) * 2001-06-04 2008-0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투사장치의 칼라 휠 냉각 장치
JP4943398B2 (ja) 2008-09-16 2012-05-30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放熱板
DE102011002961A1 (de) 2011-01-21 2012-07-26 Osram Ag Leuchtstoffvorrichtung mit Innenkühlung und Reflektorleuchtenanordnung mit dieser Leuchtstoffvorrichtung
TWI460525B (zh) * 2011-12-29 2014-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投影機色輪裝置
US9664893B2 (en) * 2014-09-17 2017-05-3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hosphor wheel device, phosphor wheel device accommodating housing and projection-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TWI579634B (zh) * 2015-10-30 2017-04-2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機及波長轉換裝置
JP6836132B2 (ja) * 2016-01-20 2021-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US9983467B2 (en) 2016-03-08 2018-05-2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hosphor wheel and projection-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7678235B (zh) * 2016-08-01 2021-03-0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荧光色轮
US10309617B2 (en) 2016-08-01 2019-06-04 Delta Electronics, Inc. Phosphor wheel
JP2018055054A (ja) 2016-09-30 2018-04-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回転冷却装置、波長変換装置、光拡散装置、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WO2018159536A1 (ja) 2017-02-28 2018-09-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蛍光体ホイー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蛍光体ホイール装置、光変換装置、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9003760A (ja) 2017-06-13 2019-01-10 株式会社ライトショー・テクノロジー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US10520800B2 (en) * 2017-09-25 2019-12-3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hosphor wheel, phosphor wheel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light conversion devic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CN107608168B (zh) 2017-10-18 2020-10-23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色轮模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3019A1 (ja) * 2012-12-28 2014-07-03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半導体素子冷却構造、および該構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6796387A (zh) * 2014-10-10 2017-05-31 索尼公司 荧光体轮、光源装置与投射型显示装置
JP6281131B2 (ja) * 2015-12-10 2018-02-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変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WO2017154048A1 (ja) * 2016-03-08 2017-09-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蛍光体ホイール、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18004668A (ja) * 2016-06-27 2018-0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8055055A (ja) * 2016-09-30 2018-04-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回転冷却装置、波長変換装置、光拡散装置、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7885019A (zh) * 2016-09-30 2018-04-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旋转冷却装置、波长转换装置、光扩散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CN109863450A (zh) * 2016-10-19 2019-06-07 索尼公司 光源单元和投影显示设备
CN108427240A (zh) * 2017-02-14 2018-08-2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传热模块
CN109782429A (zh) * 2017-11-13 2019-05-2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装置及投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3884B (zh) 2021-10-21
US20220260241A1 (en) 2022-08-18
US11966151B2 (en) 2024-04-23
CN114026494A (zh) 2022-02-08
EP4006414A4 (en) 2022-08-24
JPWO2021020056A1 (zh) 2021-02-04
EP4006414A1 (en) 2022-06-01
WO2021020056A1 (ja) 2021-02-04
TW202105036A (zh) 2021-02-01
JP7126131B2 (ja)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26494B (zh) 荧光体轮
WO2017154048A1 (ja) 蛍光体ホイール、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4213150B2 (ja) ファンおよびそのファンフレーム
US10309617B2 (en) Phosphor wheel
JP2013250422A (ja) 画像投影装置
EP3020976A1 (en) Computer fan with noise reducing structured casing wall opposite to the blade tips
JP2005309430A (ja) 投影光学モジュールとその遮光ファン
CN110630538A (zh) 风扇
JP2008185000A (ja) 遠心ファン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7486111B2 (ja) 蛍光体ホイール
JP7437820B2 (ja) 蛍光体ホイール
EP4286743A1 (en) Phosphor wheel
CN112460065B (zh) 叶轮及其风扇
WO2022163220A1 (ja) 蛍光体ホイール
JP2014170672A (ja) 照明装置
JP2005026571A (ja) 電子部品冷却装置
TWI836311B (zh) 螢光輪
CN111795371B (zh) Led灯
JP2021145411A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TW200930267A (en) Cooling fan and blades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