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5363B - 一种光固化胶粘剂、玻璃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固化胶粘剂、玻璃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5363B
CN114015363B CN202111307629.7A CN202111307629A CN114015363B CN 114015363 B CN114015363 B CN 114015363B CN 202111307629 A CN202111307629 A CN 202111307629A CN 114015363 B CN114015363 B CN 114015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lass
adhesive
fluorine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76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15363A (zh
Inventor
陈兴昊
尚贵才
卜令春
柯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76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5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5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5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15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5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09J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J159/00 - C09J187/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 B32B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added members at particular pa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1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102Ins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1Resistive to light or to UV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固化胶粘剂、玻璃及车辆,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包括: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中,氟原子的质量为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总质量的8%至15%。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形成的光固化胶层,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具有与汽车玻璃相近的折射率,采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将红外增透片粘合在玻璃上,可减小光线反射损失,提高该区域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当其与红外探测设备配合使用时,红外探测设备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强,使红外探测装置建立的数据模型更加真实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光固化胶粘剂、玻璃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固化胶粘剂、玻璃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驾驶领域逐渐朝着无人驾驶、自动驾驶、自动辅助驾驶等方向发展。汽车玻璃为了匹配激光雷达、红外相机等探测设备的功能,需要使其拥有足够高的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在车窗玻璃的内侧设置减反射膜可以降低玻璃对近红外光线的反射,提高玻璃对近红外光线的透过率,如果将减反射膜直涂覆于玻璃上,这需要有足够大的真空镀膜室,以能够容纳这个车窗玻璃,这大大增加了镀膜的成本。可以先将减反射膜涂覆于基片上,再将涂覆有减反射膜的基片粘合于玻璃上,然而,现有的粘合剂折射率与玻璃相差较大,这大大影响了近红外光的透过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固化胶粘剂、玻璃及车辆,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形成的光固化胶层,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具有与汽车玻璃相近的折射率,采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将红外增透片粘合在玻璃上,可减小光线反射损失,提高该区域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高透过率,当其与红外探测设备配合使用时,红外探测设备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强,建立的数据模型更加真实可靠。
一种光固化胶粘剂,包括: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中,氟原子的质量为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总质量的8%至15%。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固化胶粘剂,以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为其主体成分,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聚合、交联等反应达到迅速固化,完成粘合作用。相较于其他化合物低聚物,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拥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光固化时间更短,在生产应用中有利于缩短工艺时间。含氟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的氟原子含量越高,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在红外波段的折射率越低,但单一的使用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氟含量难以控制,难以精确得到所需的折射率,为此,通过使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与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在预设比例下进行复配,使氟原子的质量为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总质量的8%至15%,通过调节氟的含量,进而调节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形成的光固化胶层,使其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具有与玻璃相近的折射率,此时当光线通过光固化胶层和玻璃的界面时,光反射损耗少。氟含量高于15%时,会使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的粘结强度减小,透明度降低;氟含量低于8%时,则无法起到足够的调节光固化胶粘剂折射率的作用。
其中,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中,所述氟原子的摩尔数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碳原子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085至0.17。
其中,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中,所述氟原子的摩尔数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碳原子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1至0.13。
其中,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TNIR>97%;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折射率为1.43至1.49。
其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包括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丙烯酸三氟乙醇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五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十七氟壬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的质量含量为15%至20%,所述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的质量含量为40%至60%。
其中,所述光固化胶粘剂还包括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中,所述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的质量分数10%至12%。
其中,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包括单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及双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所述单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与双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的质量比5:2至5:4。
其中,所述单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包括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带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双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包括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类二丙烯酸酯、丙二醇类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光固化胶粘剂还包括光引发剂,所述光引发剂包括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和阳离子型光引发剂,所述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和所述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1至2:1。
其中,所述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包括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衍生物、二烷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硫杂蒽酮类、蒽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包括乙烯基硫醚化合物、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烷基硫鎓盐、铁芳烃盐、磺酰氧基酮及三芳基硅氧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光固化胶粘剂还包括消泡剂、抗氧化剂、增塑剂、阻聚剂;所述消泡剂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羟基乙烯基低聚硅氧烷、破泡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化剂包括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磷酸三苯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塑剂包括己二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甲基氢醌、对羟基苯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玻璃,包括:
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板、粘合层及第二玻璃板;
光固化胶层,所述光固化胶层由本申请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形成;以及
红外增透片,所述红外增透片包括功能涂层和基片,所述功能涂层设置于所述基片的表面,所述红外增透片通过所述光固化胶层粘合于所述第二玻璃板表面,所述功能涂层相较于所述基片远离所述光固化胶层。
本申请实施例的玻璃包括玻璃基板、红外增透片和光固化胶层,其中,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表面,所述第二玻璃板设置于所述粘合层远离所述第一玻璃板的一侧,通过粘合层粘合于所述第一玻璃板;所述红外增透片通过所述光固化胶层粘合于所述第二玻璃板表面,所述功能涂层相较于所述基片远离所述光固化胶层。由于入射光线在穿透介质的界面时因介质间的折射率差异会发生反射现象损失掉一部分光线,折射率差异越大,会有越多的光线在介质界面发生反射,造成光线损失,导致光线透过率降低,折射率差异越小,在介质界面发生反射的光线越少,光线损失少,使光线透过率提高;当光线经过第二玻璃板和光固化胶层之间的界面时,由于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所述光固化胶层的折射率为1.43至1.49之间,玻璃基板的折射率为1.43至1.47之间,所述光固化胶层与所述玻璃基板的折射率差异极小,此时光线损失很小,光线透过率高;当光线经过所述功能涂层与玻璃外界之间的界面时,其中所述功能涂层为拥有高低折射率膜层交替结构的减反射膜,该减反射膜可以提高光线的透过率;在功能涂层和光固化胶层的助益下,所述玻璃的近红外波段透过率得到提高。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本体;
车窗玻璃;所述车窗玻璃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所述车窗玻璃为本申请所述的玻璃,所述红外增透片相较于所述玻璃基板靠近所述车辆本体的内部;以及
探测器;所述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红外增透片远离所述玻璃基板的一侧,用于发射穿过所述红外增透片射向所述车辆本体外部的近红外光线,以及接收自所述车辆本体外部穿过所述红外增透片的近红外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中,所述探测器通过向车辆本体外界发射近红外光线,以及接受来自车辆本体外界的近红外光线,来生成车辆本体外界的数据模型,并以此支持车辆的自动驾驶。其中探测器发射和接受的近红外光线所通过的玻璃区域需要拥有高透过率,以得到足够强的光信号,使生成的数据模型真实性更加可靠。为此该区域可以通过光固化胶粘剂来胶粘红外增透片,所述红外增透片上的功能涂层拥有高低折射率膜层交替结构的减反射膜,可以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拥有高透过率,使光线损失少;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得到的光固化胶层需要与玻璃基板的折射率差异极小,这是因为光线在穿透介质的界面时,会因介质间的折射率差异导致发生反射现象损失掉一部分光线,本申请通过对光固化胶粘剂中氟原子含量的调控,使其固化后的光固化胶层与玻璃基板的折射率差异极小,在介质界面发生反射的光线越少,光线损失少,从而使光线透过率提高;在功能涂层和光固化胶层的助益下,所述玻璃上的相应区域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拥有高透过率,使所述探测器发射的光信号损失少,接收到的光信号足够强,生成的数据模型真实性更加可靠。
本申请中的车窗玻璃可以但不仅限于夹层玻璃,也可以是钢化玻璃等;可以但不仅限于用作前挡风玻璃,也可以是边窗玻璃、后挡风玻璃等。
本申请中的车辆可以但不仅限于为轿车、多用途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s,MP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port/Suburban Utility Vehicle,SUV)、越野车(Off-RoadVehicle,ORV)、皮卡、面包车、客车、货车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图示结构的比例仅做示意说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玻璃-100;玻璃基板-110;第一玻璃板-111;第二玻璃板-112;粘合层-113;光固化胶层-120;红外增透片-130;基片-131;功能涂层-132;车辆-200;车辆本体-210;车窗玻璃-220;探测器-2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红外探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自动辅助驾驶等领域,要实现更为精准无人驾驶、自动驾驶、自动辅助驾驶,要求汽车的挡风玻璃需要有足够高的近红外光透过率,然而,由于其本身的材质和结构,导致其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较低,这大大降低了红外探测装备的精确度。为提高玻璃的透过率,通常在在玻璃表面镀减反射膜来减少光反射损失,镀减反射膜能够使玻璃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中,尤其在特定波段(例如850nm、905nm、950nm、1550nm、特定入射角度(例如装车角度55°至70°下)的光透过率提升8%以上。
但是,如果将减反射膜直接涂覆于玻璃上,这需要有足够大的真空镀膜室,以能够容纳这个车窗玻璃,这大大增加了镀膜的成本。另外大面积除膜(例如通过激光去除涂层)的方式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使用掩模遮盖住不需要涂覆涂层的区域,然后对玻璃基板进行整体镀膜,然后除去掩模就可以得到只在所需区域涂覆膜层的玻璃板。但是这种方法同样有成本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并且增加了掩模与玻璃基板间的对准工艺步骤。
为使减反射膜精确的覆盖在玻璃的预设位置,可以将减反射膜先涂覆在基片上得到减反射膜片,再将减反射膜片贴合在玻璃的预设位置,但是这种工艺对粘合过程中采用的胶粘剂要求很高,需要胶粘剂固化后的光固化胶层拥有与玻璃相近的折射率,使光线通过光固化胶层和玻璃的界面时,光反射损耗少,从而来保证其所在的区域在近红外波段的高透过率,而目前的相关技术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极少。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固化胶粘剂,包括: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中,氟原子的质量为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总质量的8%至15%。氟原子的质量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总质量的质量比可以为但不限于为8%、9%、10%、11%、12%、13%、14%、15%。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固化胶粘剂,以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为其主体成分,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聚合、交联等反应达到迅速固化,完成粘合作用。相较于其他化合物低聚物,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拥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光固化时间更短,在生产应用中有利于缩短工艺时间。含氟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的氟原子含量越高,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在红外波段的折射率越低,但单一的使用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氟含量难以控制,难以精确得到所需的折射率,为此,通过使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与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在预设比例下进行复配,使氟原子的质量为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总质量的8%至15%,通过调节氟的含量,进而调节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形成的固化胶层,使其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具有与玻璃相近的折射率,此时当光线通过光固化胶层和玻璃的界面时,光反射损耗少。氟含量高于15%时,会使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的粘结强度减小,透明度降低;氟含量低于8%时,则无法起到足够的调节光固化胶粘剂折射率的作用。优选地,氟原子的质量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0%至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中,所述氟原子的摩尔数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碳原子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085至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氟原子的摩尔数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碳原子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09至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氟原子的摩尔数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碳原子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1至0.13。当所述氟原子的摩尔数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碳原子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085至0.17时,所得光固化胶粘剂的光固化胶层折射率与玻璃的折射率十分接近,而当所述氟原子的摩尔数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碳原子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1至0.13时,所得光固化胶粘剂的光固化胶层折射率与玻璃的折射率更加接近,使光线在折射过程的反射损失更少,透过率更高。可选的,所述氟原子的摩尔数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碳原子的总摩尔数之比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085、0.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
通过限定氟碳比,可以更精确的限定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和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比例关系,确保本申请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保留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原有的优点上,可以通过调节氟含量来调节光固化胶粘剂的折射率。而当氟碳比高于0.17时,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折射率虽然与汽车玻璃相近,但光固化胶粘剂固化所得的光固化胶层会呈现不透明的混浊状;当氟碳比低于0.085时,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所述光固化胶层的折射率高于玻璃的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TNIR>97%,其中TNIR是指Transmittance of Near Infra-Red的缩写,意为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折射率为1.43至1.4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TNIR>9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TNIR>99.5%。可选的,所述透过率TNIR可以为但不限于为97.5%、98%、98.5%、99%、99.5%。可选的,所述折射率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43、1.44、1.45、1.46、1.47、1.48、1.49。所述光固化胶粘剂经过光固化后得到光固化胶层,所述光固化胶层拥有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高透过率,近红外波段光穿过所述光固化胶层时,光线损失很少;所述光固化胶层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折射率为1.43至1.49,相应的汽车车窗折射率为1.43至1.47,二者的折射率差异很小,当近红外波段光穿过所述光固化胶层与汽车车窗之间的界面时,由于折射率差异小,所以光线反射损失很少,当近红外波段光穿过设置有所述光固化胶层的汽车玻璃时,透过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包括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丙烯酸三氟乙醇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五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十七氟壬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的质量分数为15%至20%,所述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的质量分数为40%至60%。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选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都是丙烯酸类的低聚物,相对于其他化合物类低聚物,丙烯酸类的低聚物能够使胶粘剂体系具有更好的反应活性,降低光固化反应时间,有助于提高实际生产速率。所述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为丙烯酸酯化的聚丙烯酸酯或乙烯基树脂,优选所述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不含有苯环等易老化黄变基团,具体地,所述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为氰特公司的EB705丙烯酸树脂、EB745丙烯酸树脂、EB1401丙烯酸树脂,或长兴公司的6530B-40丙烯酸树脂、6531B-40丙烯酸树脂、6532B-40丙烯酸树脂,或千叶合成公司的UB101丙烯酸树脂、UB104丙烯酸树脂、UB105丙烯酸树脂,所以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具有极好的耐黄变性。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的质量含量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5%、16%、17%、18%、19%、20%,所述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的质量含量可以为但不限于为40%、42%、44%、46%、48%、50%、52%、54%、56%、58%、60%,通过控制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和所述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的总质量含量,可以有效地调节氟在整个胶粘剂体系中的含量,进而调节光固化胶粘剂在近红外波段的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固化胶粘剂还包括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所述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的质量分数为10%至12%。可选的,所述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的质量分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10.2%、10.4%、10.6%、10.8%、11%、11.2%、11.4%、11.6%、11.8%、12%。稀释剂在光固化胶粘剂中起到稀释的作用,可以调控粘稠度以便于实际使用,而且所述稀释剂还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固化过程中与低聚物共聚形成网络结构,还对体系的光固化速率提高有一定助益;但如果稀释剂的质量分数高于12%,会导致光固化胶粘剂的粘度降低,过量的稀释剂会影响光固化胶粘剂的固化速率;如果稀释剂的质量分数低于10%,则无法起到稀释的作用,导致光固化胶粘剂使用不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包括单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及双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所述单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与双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的质量比5:2至5:4。可选的,所述单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与双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的质量比可以为但不限于为5:2、5:2.5、5:3、5:3.5、5:4。在光固化胶粘剂中,以低收缩的带有支链或环状结构的丙烯酸酯单体作为稀释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固化收缩率,所以优选单官能团的稀释剂单体,但仅用单官能团稀释剂会降低体系的交联密度,削弱光固化胶粘剂的粘合效果,所以本申请采用单官能团的稀释剂单体与双官能团的稀释剂单体按照质量比5:2至5:4进行复配或混合,所得稀释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固化收缩率,并且对体系的交联密度影响小,不会导致粘合效果变差。当所述单官能团的稀释剂单体与双官能团的稀释剂单体质量比过高时,体系的交联密度降低,光固化胶粘剂的粘合效果减弱,当其质量比过低时,无法有效降低固化收缩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包括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带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双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包括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类二丙烯酸酯、丙二醇类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所述稀释剂均为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单体相较于其他化合物单体,能够使体系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降低光固化反应时间,在实际生产应用时,有利于提高生产速率。可选的,所述双官能团稀释剂优选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PGDA),因其既能为胶粘剂体系提供合适的交联密度,而且在降低收缩率方面优于其他双官能团单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固化胶粘剂还包括光引发剂,所述光引发剂包括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和阳离子型光引发剂,所述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和所述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1至2:1。可选的,所述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和所述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质量比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1、9:1、8:1、7:1、6:1、5:1、4:1、3:1、2:1。常用的胶粘剂体系的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型光引发剂,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具有较高的固化速率,适用范围广且成本低,但是,自由基型光引发剂的固化收缩率较大,其中主要原因是固化过程中聚合反应带来的原子间距离的变化较大,其次是从单体到聚合物过程中还伴随的熵的变化,即自由体积的变化较大。而阳离子型光引发剂虽然具有较低的收缩率,但是其固化速度较慢,容易受碱和湿气的影响,且原料成本比较高。所以,本申请采用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和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复配的混合型光引发剂。这种混合型光引发剂按照设定质量比复配后,在光照时,可以提高光引发效率,且固化收缩率较小,使两者的优点得以兼容。当所述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和所述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质量比高于10:1时,光引发效率高,但固化收缩率较大,当其质量比低于2:1时,光引发效率低,但固化收缩率较小。
可选的,所述光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5%至7%,具体的,所述光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5%、5.2%、5.4%、5.6%、5.8%、6%、6.2%、6.4%、6.6%、6.8%、7%。在光固化胶粘剂中,光引发剂是一种能吸收辐射能,经激发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具有引发聚合能力的活性中间体(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聚合交联固化的物质。当所述光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低于5%时,由于其含量过低,产生具有引发聚合能力的活性中间体过少,导致光固化速率过慢,在实际生产应用时,不利于提高生产速率。当所述光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高于7%后,光固化速率不再随着光引发剂含量的提高而加快。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包括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衍生物、二烷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硫杂蒽酮类、蒽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包括乙烯基硫醚化合物、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烷基硫鎓盐、铁芳烃盐、磺酰氧基酮及三芳基硅氧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中所选的作为自由基型光引发剂或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反应活性,用量少,引发效率高,而且价廉易得,成本较低。可选的,所述阳离子型光引发剂优选乙烯基硫醚化合物,这种阳离子型光引发剂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胶粘剂体系的折射率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固化胶粘剂还包括消泡剂、抗氧化剂、增塑剂、阻聚剂;所述消泡剂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羟基乙烯基低聚硅氧烷、破泡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化剂包括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磷酸三苯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塑剂包括己二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甲基氢醌、对羟基苯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所述消泡剂的质量分数为3%至6%,具体的,所述消泡剂的质量分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3.5%、4%、4.5%、5%、5.5%、6%。可选的,所述抗氧化剂的质量分数为3%至6%,具体的,所述抗氧化剂的质量分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3.5%、4%、4.5%、5%、5.5%、6%。可选的,所述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为3%至6%,具体的,所述增塑剂的质量分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3.5%、4%、4.5%、5%、5.5%、6%。可选的,所述阻聚剂的质量分数为1%至3%,具体的,所述阻聚剂的质量分数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1.2%、1.4%、1.6%、1.8%、2%、2.2%、2.4%、2.6%、2.8%、3%。
所述消泡剂可以减少、阻碍光固化胶粘剂产生气泡,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气泡或能够快速消除气泡,在固化之后能够形成非常平整的胶膜。避免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的固化层中出现气泡,影响其透过效果和折射效果。当所述消泡剂的质量分数低于3%时,阻碍光固化胶粘剂产生气泡的能力变差,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气泡,当所述消泡剂的质量分数高于6%时,消泡剂消除气泡的能力不随着其质量分数的提升而变得更高。所述抗氧化剂可以阻碍氧气对紫外固化胶粘剂的不良影响,避免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出现老化、黄变等现象。当所述抗氧化剂的质量分数低于3%时,防止光固化胶粘剂老化和黄变的能力变差,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易出现老化、黄变等现象,当所述抗氧化剂的质量分数高于6%时,其防止光固化胶粘剂老化和黄变的能力不随着其质量分数的提升而变得更高。所述增塑剂可以有效防止了胶层的裂纹扩展从而提高了其耐冲击性能,更加适用于汽车玻璃贴片的胶粘贴合。当所述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低于3%时,防止胶层的裂纹扩展的能力变差,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易胶层的裂纹扩展,导致其耐冲击性能降低,当所述增塑剂的质量分数高于6%时,其防止胶层的裂纹扩展的能力不随着其质量分数的提升而变得更高。所述阻聚剂的使用能够避免胶粘剂体系在实际生产前的贮存和运输阶段发生提前交联聚合引起失效。当所述阻聚剂的质量分数低于3%时,防止提前交联聚合的能力变差,光固化胶粘剂在实际生产前的贮存和运输阶段发生提前交联聚合引起失效,当所述阻聚剂的质量分数高于6%时,其防止提前交联聚合的能力不随着其质量分数的提升而变得更高。
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玻璃100,包括:
玻璃基板110,所述玻璃基板1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板111、粘合层113及第二玻璃板112;
光固化胶层120,所述光固化胶层120由本申请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形成;以及
红外增透片130,所述红外增透片130包括功能涂层132和基片131,所述功能涂层132设置于所述基片131的表面,所述红外增透片130通过所述光固化胶层120粘合于所述第二玻璃板112表面,所述功能涂层132相较于所述基片131远离所述光固化胶层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玻璃100包括玻璃基板110、红外增透片130和光固化胶层120,所述粘合层113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板111的表面,所述第二玻璃板112设置于所述粘合层113远离所述第一玻璃板111的一侧,通过粘合层113粘合于所述第一玻璃板111;所述红外增透片130通过所述光固化胶层粘合于所述第二玻璃板112表面,所述功能涂层132相较于所述基片131远离所述光固化胶层120。可选的,所述功能涂层132可以为减反射膜。具体的,由于入射光线在穿透介质的界面时因介质间的折射率差异会发生反射现象损失掉一部分光线,当光线经过第二玻璃板112和光固化胶层120之间的界面时,由于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所述光固化胶层120的折射率为1.43至1.49之间,玻璃基板110的折射率为1.43至1.47之间,所述光固化胶层120与所述玻璃基板110的折射率差异极小,在介质界面发生反射的光线极少,此时光线的反射损失很小,光线透过率高;当光线经过所述功能涂层132与玻璃外界之间的界面时,其中所述功能涂层132为拥有高低折射率膜层交替结构的减反射膜,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拥有高透过率;在功能涂层132和光固化胶层120的助益下,所述玻璃的近红外波段透过率得到提高。
可选的,所述粘合层113为PVB粘合层,所述PVB粘合层是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经三甘醇二异辛酸酯塑化挤压而成型的一种高分子材料。PVB粘合层可以提高汽车玻璃的安全性、隔音性、防紫外线性等多种特性,这些特性是我们的光固化胶粘剂所无法提供的;所述第一玻璃板111通过粘合层113与第二玻璃板112粘合在一起,使所得玻璃基板110有优异的安全性、良好的隔音性、防紫外性等特性。具体的,所述安全性,当玻璃基板在受到外来撞击时,所述PVB粘合层拥有弹性,有吸收冲击的作用,可阻止冲击物穿透,即使玻璃破损,其碎片牢固地粘附在中间层上,仍保持整体性;所述隔音性,由于PVB粘合层具有对声波的阻尼功能,PVB夹层玻璃能有效地抑制噪音的传播,当玻璃基板110应用在车辆上时,可以使车内环境不受到噪声污染;PVB粘合层还能吸收紫外线,降低了车内人员被紫外线辐射而导致的健康风险。所述粘合层113也可以是其它材料,如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U(聚氨酯)、POE(聚烯烃弹性体)、TAC(三醋酸纤维素)和COP(环烯烃共聚物)等。
所述光固化胶层120,由本申请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经光固化设备照射后形成,可选的,所述光固化设备为紫外固化灯,所用波长为365nm,功率250W,光固化能量为2000至3000MJ/cm2
可选的,所述基片131为透明材质,具体的,所述基片131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玻璃、塑料,所述玻璃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钠钙硅酸盐玻璃、高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所述塑料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包括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氨酯(PU)。
可选的,所述基片131的厚度为0.3mm至1.5mm,可选的,所述基片131的厚度为0.3mm至0.7mm,具体的,所述基片131的厚度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
可选的,所述功能涂层132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减反射膜(AR膜)、隔热膜、防爆膜、增透膜、防雾膜、加热膜。
如图3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200,包括:
车辆本体210;
车窗玻璃220;所述车窗玻璃220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210,所述车窗玻璃220包括本申请所述的玻璃100,所述红外增透片130相较于所述玻璃基板110靠近所述车辆本体210的内部;以及
探测器230;所述探测器230设置于所述红外增透片130远离所述玻璃基板110的一侧,用于发射穿过所述红外增透片130射向所述车辆本体210外部的近红外光线,以及接收自所述车辆本体210外部穿过所述红外增透片130的近红外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200中,所述探测器230通过向车辆本体210外界发射近红外光线,以及接受来自车辆本体210外界的近红外光线,来生成车辆本体210外界的数据模型,并以此支持车辆200的自动驾驶。其中探测器230发射和接受的近红外光线所通过的玻璃区域需要拥有高透过率,以得到足够强的光信号,使生成的数据模型真实性更加可靠。为此该区域可以通过光固化胶粘剂来胶粘红外增透片130,所述红外增透片130上的功能涂层132拥有高低折射率膜层交替结构的减反射膜,可以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拥有高透过率,使光线损失少;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得到的光固化胶层120需要与玻璃基板110的折射率差异极小,这是因为光线在穿透介质的界面时,会因介质间的折射率差异导致发生反射现象损失掉一部分光线,本申请通过对光固化胶粘剂中氟原子含量的调控,使其固化后的光固化胶层120与玻璃基板110的折射率差异极小,在介质界面发生反射的光线越少,光线损失少,从而使光线透过率提高;在功能涂层132和光固化胶层120的助益下,所述玻璃100上的相应区域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拥有高透过率,使所述探测器230发射的光信号损失少,接收到的光信号足够强,生成的数据模型真实性更加可靠。本申请中的车窗玻璃可以但不仅限于夹层玻璃,也可以是钢化玻璃等;可以但不仅限于用作前挡风玻璃,也可以是边窗玻璃、后挡风玻璃等。本申请中的车辆可以但不仅限于为轿车、多用途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s,MP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port/Suburban UtilityVehicle,SUV)、越野车(Off-Road Vehicle,ORV)、皮卡、面包车、客车、货车等。
下面分多个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取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16Kg,6530B-40丙烯酸树脂54Kg,单官能团稀释剂单体6Kg,双官能团稀释剂单体4Kg,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4Kg、2Kg乙烯基硫醚化合物,甲基三甲氧基硅烷4Kg、磷酸三苯酯4Kg、己二酸酯类4Kg、甲基氢醌2Kg,避光条件下,常温下搅拌3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光固化胶粘剂。
实施例2
取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20Kg,6530B-40丙烯酸树脂50Kg,单官能团稀释剂单体6Kg,双官能团稀释剂单体4Kg,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4Kg、2Kg乙烯基硫醚化合物,甲基三甲氧基硅烷4Kg、磷酸三苯酯4Kg、己二酸酯类4Kg、甲基氢醌2Kg,避光条件下,常温下搅拌3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光固化胶粘剂。
实施例3
取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18Kg,6530B-40丙烯酸树脂52Kg,单官能团稀释剂单体6Kg,双官能团稀释剂单体4Kg,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4Kg、2Kg乙烯基硫醚化合物,甲基三甲氧基硅烷4Kg、磷酸三苯酯4Kg、己二酸酯类4Kg、甲基氢醌2Kg,避光条件下,常温下搅拌3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光固化胶粘剂。
对比例1
所述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实施方法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的用量为60Kg,不添加纯丙烯酸树脂。
对比例2
所述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实施方法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纯丙烯酸树脂的用量为60Kg,不添加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
对比例3
所述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实施方法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单官能团稀释剂单体的用量为20Kg,不添加双官能团稀释剂单体。
对比例4
所述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实施方法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双官能团稀释剂单体的用量为20Kg,不添加单官能团稀释剂单体。
对比例5
所述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实施方法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的用量为5Kg,不添加乙烯基硫醚化合物。
对比例6
所述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实施方法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乙烯基硫醚化合物的用量为5Kg,不添加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
如表1所示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6的固化参数以及其固化所得胶层的理化性质;其中
光固化时间:光固化胶粘剂经光固化设备照射后形成光固化胶层,所述光固化设备为高压汞灯,所用波长为365nm,功率250W,灯距5cm。所述光固化时间即为光固化设备照射的时间。
可见光透过率:所述可见光透过率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得。
光学性能:近红外透过率(TNIR)满足以下要求:780nm至1580nm近红外波段,光线入射角为0°,透过率>98%;光线入射角为66°,透过率>97%。测试设备为分光光度计。
折射率:所述折射率通过椭偏仪测得。
固化收缩率:测定固化前后的密度,然后根据密度计算收缩率。固化收缩率(%)=(固化物比重-液态胶粘剂比重)/固化物比重×100%。
耐氙灯老化实验:在氙灯老化箱中无喷淋放置1500h,试验后要保证外观无明显变化,胶层无龟裂脱落,黄变△Y≤2,近红外光透过率无明显降低。
粘结强度: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是在平行于粘结面且在试样主轴方向上施加一拉伸力,测出的刚性材料单搭接粘接处的剪切应力,单位为MPa。测试标准参考GB/T7124-2008。测试胶接件的拉伸剪切强度的设备为拉力试验机。使用的试验机应使试样的破坏负荷在满标负荷的15%至85%之间。试验机的力值示值误差不应大于1%。试验机应配备一副自动调心的试样夹持器,使力线与试样中心线保持一致。试验机应保证试样夹持器的移动速度在(5±1)mm/min内保持稳定。
表1
Figure BDA0003340707200000171
如表1所示,实施例1至3中的光固化胶粘剂为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成分及相应配比制备得到的,实施例1至3中的光固化胶粘剂的光固化时间短,固化后形成的光固化胶层拥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以及在780nm至1580nm近红外波段,在入射角为0°和入射角为66°时的高透过率;实施例1至3中的氟原子含量不同,实施例1中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的质量含量为16%,所述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的质量含量为54%,实施例2中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的质量含量为20%,所述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的质量含量为50%,实施例3中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的质量含量为18%,所述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的质量含量为52%。在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的协同作用下,所述光固化胶层的折射率与玻璃的折射率(1.43至1.47)极为相近,实施例1中氟原子含量最低,其折射率最高,为1.47;实施例2中氟原子含量最高,其折射率最低,为1.44;实施例3中氟原子含量位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之间,其折射率也在二者之间,为1.46;在单官能团的稀释剂单体与双官能团的稀释剂单体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光固化胶粘剂的固化收缩率得到降低,且粘合效果得到保持;在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和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协同作用下,光引发效率高,所需光照时间段,且固化收缩率较小。在对比例1中,移除了纯丙烯酸树脂,此时体系中只有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即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这导致体系中氟含量过高,从而使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后的透明度降低,可见光透过率<95%,折射率过低达到1.38,难以与玻璃配合,粘结强度减小以至于无法在工业上应用。在对比例2中,移除了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此时体系中只有纯丙烯酸树脂,没有了氟原子对折射率的调节,折射率过高达到1.52,难以与玻璃配合。在对比例3中,移除了双官能团稀释剂,此时体系中只有单官能团稀释剂,单官能团稀释剂使固化收缩率降低至1%以下,但是体系的交联密度也被大幅度降低以至于无法在工业上应用。在对比例4中,移除了单官能团稀释剂,此时体系中只有双官能团稀释剂,双官能团稀释剂无法对固化收缩率进行有效地调控,其固化收缩率>3%。在对比例5中,移除了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即乙烯基硫醚化合物,此时体系中只有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即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由于缺少乙烯基硫醚化合物,无法实现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和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协同作用,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固化收缩率较大的缺陷被展现出来,所制得的光固化胶粘剂的固化收缩率>3%。在对比例6中,移除了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即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此时体系中只有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即乙烯基硫醚化合物,虽然固化收缩率降低至1%以下,但是光固化时间长达30s以上,在工业应用时,会导致生产速率过低。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光固化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中,氟原子的质量为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总质量的8%至15%;其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包括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丙烯酸三氟乙醇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五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十七氟壬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为丙烯酸酯化的聚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化的乙烯基树脂;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TNIR>97%;所述光固化胶粘剂在780nm至1580nm的近红外波段的折射率为1.43至1.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中,所述氟原子的摩尔数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碳原子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085至0.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中,所述氟原子的摩尔数与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及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中碳原子的总摩尔数之比为0.1至0.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低聚物的质量含量为15%至20%,所述纯丙烯酸树脂低聚物的质量含量为40%至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胶粘剂还包括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在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中,所述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的质量分数为10%至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其特征在于,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包括单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及双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所述单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与双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的质量比5:2至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包括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带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双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稀释剂包括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胶粘剂还包括光引发剂,所述光引发剂包括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和阳离子型光引发剂,所述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和所述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1至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包括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衍生物、二烷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硫杂蒽酮类、蒽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包括乙烯基硫醚化合物、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烷基硫鎓盐、铁芳烃盐、磺酰氧基酮及三芳基硅氧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胶粘剂还包括消泡剂、抗氧化剂、增塑剂、阻聚剂;所述消泡剂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羟基乙烯基低聚硅氧烷、破泡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化剂包括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 )亚磷酸苯酯、磷酸三苯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塑剂包括己二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甲基氢醌、对羟基苯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一种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板、粘合层及第二玻璃板;
光固化胶层,所述光固化胶层由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形成;以及
红外增透片,所述红外增透片包括功能涂层和基片,所述功能涂层设置于所述基片的表面,所述红外增透片通过所述光固化胶层粘合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表面,所述功能涂层相较于所述基片远离所述光固化胶层。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本体;
车窗玻璃;所述车窗玻璃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所述车窗玻璃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玻璃,所述红外增透片相较于所述玻璃基板靠近所述车辆本体的内部;以及
探测器;所述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红外增透片远离所述玻璃基板的一侧,用于发射穿过所述红外增透片射向所述车辆本体外部的近红外光线,以及接收自所述车辆本体外部穿过所述红外增透片的近红外光线。
CN202111307629.7A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光固化胶粘剂、玻璃及车辆 Active CN114015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7629.7A CN114015363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光固化胶粘剂、玻璃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7629.7A CN114015363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光固化胶粘剂、玻璃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5363A CN114015363A (zh) 2022-02-08
CN114015363B true CN114015363B (zh) 2022-12-09

Family

ID=80061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7629.7A Active CN114015363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光固化胶粘剂、玻璃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53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5855B (zh) * 2022-11-28 2023-10-24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ca光学胶、玻璃及车辆
CN116694250B (zh) * 2023-06-25 2023-12-22 东莞市赛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防爆膜的制备工艺及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5397A (en) * 1987-02-13 1991-09-03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Optical adhesive system having low refractive index
KR100813953B1 (ko) * 2002-04-22 2008-03-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대전방지성을 갖는 광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CN100523106C (zh) * 2006-01-26 2009-08-05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自由基-阳离子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4646A (zh) * 2010-10-21 2011-05-2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7962B (zh) * 2011-03-22 2013-04-10 深圳市飞世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学玻璃镜片粘接的光固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JP6130154B2 (ja) * 2013-01-31 2017-05-17 デンカ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CN105566962B (zh) * 2015-12-20 2017-12-1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低折射率光固化涂料
KR101887993B1 (ko) * 2016-07-27 2018-08-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경화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용도
CN111409314B (zh) * 2020-03-24 2021-11-19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夹层玻璃
CN112625480B (zh) * 2020-12-02 2022-03-04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透明涂料
CN113045697B (zh) * 2021-02-04 2021-10-12 东莞市德聚胶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丙烯酸酯低聚物及一种uv、湿气双重固化压敏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5363A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15363B (zh) 一种光固化胶粘剂、玻璃及车辆
US7846541B2 (en) Optical element having optical adhesive layer and polarizer
JP4082965B2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08026429B (zh) 可固化和光学透明的压敏粘合剂及其用途
CN104937059B (zh) 透明双面粘接片、使用该透明双面粘接片的用于构成图像显示装置的叠层体、该叠层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叠层体而形成的图像显示装置
WO1982000295A1 (en) Abrasion resistant ultraviolet light curable hard coating compositions
EP0119525A2 (en) Photo-cur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glass lamination and laminated glass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KR20200036015A (ko) 광경화성 점착 시트, 광경화성 점착 시트 적층체, 광경화성 점착 시트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화상 표시 패널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WO2018079732A1 (ja) 合わせガラス、及び合わせガラスの中間膜用フィルム材
JP2013252689A (ja) 積層体
US20200047467A1 (en) Resin composition for interlayer, film material for interlayer, and laminated glas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WO2020067338A1 (ja) 中間積層体とその製造方法、積層体、およびグレージング材
KR20190013834A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성형체, 필름 및 적층체
KR102024079B1 (ko) 자외선 경화형 광학용 접착제, 및 상기 접착제를 포함하는 적층체
JP2005139401A (ja) 偏光板用光硬化型接着剤および液晶表示パネル
WO2018079720A1 (ja) 合わせガラ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合わせガラスの中間膜用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KR102024080B1 (ko) 자외선 경화형 광학용 접착제 조성물, 상기 조성물로부터 제조된 접착제, 및 상기 접착제의 제조 방법
CN105319638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JP5942927B2 (ja) 透明積層体
JPS6018706B2 (ja)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WO2020031558A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6507090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200037343A (ko)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2021517524A (ja) 多層要素
JP2019209671A (ja) 樹脂硬化層付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