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9737A - 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及其分段发酵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及其分段发酵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9737A
CN114009737A CN202111240323.4A CN202111240323A CN114009737A CN 114009737 A CN114009737 A CN 114009737A CN 202111240323 A CN202111240323 A CN 202111240323A CN 114009737 A CN114009737 A CN 114009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base material
broad bean
sichuan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03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弘坤
尼海峰
陈伟
徐勇
杜前程
宋万红
李知书
池育雷
魏世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Weizime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Weizime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Weizime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Weizime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03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97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09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9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60Salad dressings; Mayonnaise; Ketch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1/00Pulses, i.e. fruits of leguminous plants, for production of food; Products from legum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1/50Fermented pulses or legumes; Fermentation of pulses or legumes based on the 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Botany (AREA)
  • Seaso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调味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及其分段发酵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第一基料的第一部分发酵制备、第二基料的第二部分发酵制备,以及混合后的第三部分发酵制备,经过这三个部分的阶段性发酵,激发了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中酱香风味,使酱香味更持久;本发明制备的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能够对挥发性活性成分起到缓释作用,延长挥发性成分的迁移和释放时间,不仅能够增加在储藏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散失,更重要的是在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食用加热过程中,风味物质的释放延缓,同时还不产生糊锅。本发明的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可以作为川调核心料,广泛应用于调味品领域,根据不同菜品搭配不同的配方,不仅大大简化了厨师工作,更让餐饮标准化及规模化成为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及其分段发酵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调味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及其分段发酵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豆瓣酱是川菜制作中的必备调味料,风味是衡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原料是由发酵甜瓣子和椒醅混合而成,其中甜瓣子发酵产生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对豆瓣酱的主要风味品质起关键性作用。依靠传统发酵工艺,豆瓣酱不加任何香辛料和油脂,仍旧有味辣香醇、红棕油量、酱脂香浓郁、体态黏稠绒实的特点。常见的豆瓣可分为红油豆瓣、火锅豆瓣和细豆瓣。
豆瓣酱中风味物质包含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非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是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等,决定产品的口感;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有醇类、醛类、酸类、酮类、脂类及酚类化合物,决定着产品的香气,其挥发性高,在食品基质中风味成分不易保留,影响其保存及保鲜效果。在加热的过程中风味物质进行释放,在没有风味或风味物质较弱时强化入围,比较难入味的原料也可以通过加热实现入围,在物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充分混合实现释放。因此豆瓣酱在保存以及烹饪加热的过程中风味物质加速释放,而使得在食用时风味物质含量急速下降,影响产品的食用效果。
目前,被常用来来改善风味释放速度和程度的物质为胶体,常见的如果胶、黄原胶以及淀粉,它们也由于能够增加调味酱的稠度,改善调味酱的质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酱的生产中。这些胶体影响风味的释放原因是由于胶体能够提供一个阻碍风味扩散的屏障,并且能够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相互作用,一般来说,风味物质在凝胶体系中的散失程度与凝胶体系的粘度成反比,粘度越大、风味物质越难散失。然而,虽然增加胶体含量能够改善风味物质的释放速度,然而高含量胶体的添加会使得豆瓣酱在食用时经过高温加热容易产生糊锅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及其分段发酵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在高温加热过程中不容易糊锅,同时还能达到风味物质缓释释放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分段发酵制备方法,包含:
第一基料的制备;
第二基料的制备;
将制备的第一基料和第二基料混合为混合基料,加入占混合基料总重量1%-3%的食盐进行第一阶段的发酵,得到发酵中间物;以及
向发酵中间物中加入干辣椒粉,并加入占发酵中间物与干辣椒粉总重量5%-7%的食盐进行第二阶段的发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段的发酵在半密闭环境中常温发酵5-10天,不需要接种菌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阶段的发酵在半密闭环境中常温发酵10-20天,不需要接种菌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料的制备具体包含:
向经过预处理的鲜红椒中加入占鲜红椒重量18-22%的食盐封闭发酵2-3个月,得到辣椒醅;
向蚕豆瓣中加入淹过蚕豆瓣15-25cm的水浸泡2-3小时;
将浸泡后的蚕豆瓣滤干水分,加入拌好小麦粉的米曲霉,用量为滤干水分的蚕豆瓣重量的2‰-5‰,完成接种;
将完成接种的蚕豆瓣进行制曲;
将完成制曲的蚕豆瓣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8-20%的盐水拌匀、发酵5-7个月,得到甜瓣子;以及
将上述辣椒醅与甜瓣子按照重量比2.5:1混合晒露发酵4-8个月。
进一步的,所述制曲的具体方法包含:将完成接种的蚕豆瓣铺于曲床,曲料厚度为25-30cm,温度为28-37℃;
其中,完成制曲的豆瓣水分含量为18%-22%。
进一步的,所述盐水与完成制曲的蚕豆瓣的重量比为1:1.2-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料的制备具体包含:
向经过预处理的鲜红椒中加入占鲜红椒重量18-22%的食盐封闭发酵2-3个月,得到辣椒醅;
向蚕豆瓣中加入淹过蚕豆瓣15-25cm的水浸泡2-3小时;
将浸泡后的蚕豆瓣滤干水分,加入拌好小麦粉的米曲霉,用量为滤干水分的蚕豆瓣重量的2‰-5‰,完成接种;
将完成接种的蚕豆瓣进行制曲;
将完成制曲的蚕豆瓣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8-20%的盐水拌匀、发酵5-7个月,得到甜瓣子;
将甜瓣子和辣椒醅按照重量比3:7混合,取甜瓣子和辣椒醅共97重量份、再加入盐渍姜1.5重量份、味精1.5重量份、香辛料0.95重量份混合,得到混合料;以及
将上述混合料装入容器内,并加入植物油,添加量淹过混合料即可,混合发酵28-32天。
进一步的,所述制曲的具体方法包含:将完成接种的蚕豆瓣铺于曲床,曲料厚度为25-30cm,温度为28-37℃;
其中,完成制曲的豆瓣水分含量为18%-22%。
进一步的,所述盐水与完成制曲的蚕豆瓣的重量比为1:1.2-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料与第二基料的重量比为1-2:1,且所述第一基料与第二基料总重量为70-90重量份,所述干辣椒粉为10-15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干辣椒粉为将干辣椒经过粗筛网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粒径为0.3-0.8cm的辣椒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任一方法制备得到的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先制备第一基料和第二基料,按照1-2:1的重量比混合后,先加入1%-3%的食盐在半密闭自然条件下进行第一阶段的发酵,然后再加入干辣椒粉加入5%-7%的食盐在半密闭自然条件下进行第二阶段的发酵。通过第一基料的第一部分发酵制备、第二基料的第二部分发酵制备,以及混合后的第三部分发酵制备,激发了豆瓣中酱香风味,使酱香味更持久;同时原料干辣椒中产生辣味的挥发性辣椒碱,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类物质进行中和,从而使辣椒中辣味更加柔和,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干辣椒吸收水分而使椒香风味物质和豆瓣的酱味相互复合。通过食盐添加量以及第三部分两个阶段发酵的协同,制备的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能够对挥发性活性成分起到缓释作用,延长挥发性成分的迁移和释放时间,不仅能够增加在储藏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散失,更重要的是在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食用加热过程中,风味物质的释放延缓,同时还不产生糊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用于说明第一基料的制备
①辣椒醅的制备:取新鲜红辣椒,摘掉蒂把,筛选出烂椒、青椒、青头椒、椒枝等杂质,洗净并沥干水分;将辣椒处理为2-3厘米的辣椒段,然后加入占鲜红椒重量18-22%的食盐封闭发酵2-3个月,得到辣椒醅;封闭发酵过程中,为保证盐和辣椒混合均匀,前3天需要连续进行椒汁回淋,每隔12小时回淋1此,反复浇淋数遍,时间约30分钟;经过发酵的辣椒醅水分含量为60-75g/100g,食盐含量(氯化钠计)为16-18g/100g,总酸含量为(以乳酸计)≤1.5g/100g。
②甜瓣子的制备:将蚕豆瓣里的蚕豆壳、石子等杂质除去后加入淹过蚕豆瓣15cm-25cm的水浸泡2-3个小时,直至瓣粒柔软为止;把浸泡后的蚕豆瓣过滤并晾干水分,再加入拌好小麦粉的米曲霉(泸醸3.042),用量为滤干水分的蚕豆瓣重量的2‰-5‰,完成接种;将接种后的蚕豆瓣平铺于整个曲床,曲料的厚度为25-30cm,温度控制在28-37℃,当曲料从淡黄色逐渐转变为黄色,并且曲瓣疏松干燥即可出曲,此时蚕豆瓣的水分一般为18%-22%;将完成制曲的蚕豆瓣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8%-20%的盐水拌匀(盐水与完成制曲的蚕豆瓣的重量比为1:1.2-1.4)后,晒露发酵5-7个月,得到甜瓣子;成熟的甜瓣子色泽为红棕色或棕褐色,油润有光泽,酱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回填,豆瓣柔软化渣,酱汁色浓汁稠。
③将辣椒醅与甜瓣子按照重量比2.5:1混合晒露发酵4-8个月,当豆瓣的水分部分蒸发,并且色泽转为红棕褐色或红褐色时,即发酵成熟,得到所述第一基料。一般夏季发酵成熟期为4-6个月,冬季发酵成熟期为6-8个月。
制得的第一基料中水分含量在48-53%,氨基酸态氮≥0.25g/100g,总酸含量≤1.8g/100g,还原糖含量≤4.5g/100g。
实施例2 用于说明第二基料的制备
①辣椒醅的制备:取新鲜红辣椒,摘掉蒂把,筛选出烂椒、青椒、青头椒、椒枝等杂质,洗净并沥干水分;将辣椒处理为2-3厘米的辣椒段,然后加入占鲜红椒重量18-22%的食盐封闭发酵2-3个月,得到辣椒醅;封闭发酵过程中,为保证盐和辣椒混合均匀,前3天需要连续进行椒汁回淋,每隔12小时回淋1此,反复浇淋数遍,时间约30分钟;经过发酵的辣椒醅水分含量为60-75g/100g,食盐含量(氯化钠计)为16-18g/100g,总酸含量为(以乳酸计)≤1.5g/100g。
②甜瓣子的制备:将蚕豆瓣里的蚕豆壳、石子等杂质除去后加入淹过蚕豆瓣15cm-25cm的水浸泡2-3个小时,直至瓣粒柔软为止;把浸泡后的蚕豆瓣过滤并晾干水分,再加入拌好小麦粉的米曲霉(泸醸3.042),用量为滤干水分的蚕豆瓣重量的2‰-5‰,完成接种;将接种后的蚕豆瓣平铺于整个曲床,曲料的厚度为25-30cm,温度控制在28-37℃,当曲料从淡黄色逐渐转变为黄色,并且曲瓣疏松干燥即可出曲,此时蚕豆瓣的水分一般为18%-22%;将完成制曲的蚕豆瓣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8%-20%的盐水拌匀(盐水与完成制曲的蚕豆瓣的重量比为1:1.2-1.4)后,晒露发酵5-7个月,得到甜瓣子;成熟的甜瓣子色泽为红棕色或棕褐色,油润有光泽,酱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回填,豆瓣柔软化渣,酱汁色浓汁稠。
③将甜瓣子和辣椒醅按照重量比3:7混合,取甜瓣子和辣椒醅共97重量份、再加入盐渍姜1.5重量份、味精1.5重量份、香辛料0.95重量份混合,得到混合料;以及将上述混合料装入容器内,并加入菜籽油或辣椒红油,添加量淹过混合料即可,混合发酵28-32天,即得所述第二基料。
实施例3
第一基料的制备的方法参考实施例1;第二基料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
取第一基料3.5kg,第二基料3.5kg,干辣椒粉1.2kg;
其中,干辣椒经过粗筛网进行粉碎,粉碎后得到粒径为0.4cm的辣椒粉;
将第一基料和第二基料混合,并加入70g食盐,在半密闭环境中常温发酵6天,不需要接种菌种,完成第一阶段发酵;然后再加入干辣椒粉和410g食盐,在半密闭环境中常温发酵12天,完成第二阶段发酵,即得所述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
实施例4
第一基料的制备的方法参考实施例1;第二基料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
取第一基料4kg,第二基料4kg,干辣椒粉1.4kg;
其中,干辣椒经过粗筛网进行粉碎,粉碎后得到粒径为0.7cm的辣椒粉;
将第一基料和第二基料混合,并加入240g食盐,在半密闭环境中常温发酵10天,不需要接种菌种,完成第一阶段发酵;然后再加入干辣椒粉和650g食盐,在半密闭环境中常温发酵20天,完成第二阶段发酵,即得所述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
实施例5
第一基料的制备的方法参考实施例1;第二基料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
取第一基料6kg,第二基料3kg,干辣椒粉1 kg;
其中,干辣椒经过粗筛网进行粉碎,粉碎后得到粒径为0.8cm的辣椒粉;
将第一基料和第二基料混合,并加入180g食盐,在半密闭环境中常温发酵5天,不需要接种菌种,完成第一阶段发酵;然后再加入干辣椒粉和700g食盐,在半密闭环境中常温发酵18天,完成第二阶段发酵,即得所述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
对比例1
所使用的原料及其含量均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的制备方法中,取消了第一基料与第二基料混合后第二阶段的发酵,其余工艺均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2
所使用的原料及其含量均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的制备方法中,取消了第一基料与第二基料混合后第一阶段的发酵,其余工艺均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3
第一基料的水分含量48%,氨基酸态氮0.30g/100g,总酸含量1.3g/100g,还原糖含量3.9g/100g。
其余工艺与配方均与实施例3相同。
实验例
对上述实施例3-5及对比例1-3制备的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进行性能检测,检测样品在加热煮制过程中随时间延长风味物质含量及类别的变化。
具体实验方法为:
分别取实施例3-5及对比例1-3的样品200g,加入200ml水后,在煮制0min、30min、60min,分别取样确称取5.0 g样品于20 mL顶空瓶中,用PTFE/S瓶盖密封。置于50 ℃恒温水浴锅中预平衡30 min,插入DVB/CAR/PDMS萃取头(按建议温度提前在GC进样口老化1 h)在50 ℃条件下萃取30 min。萃取结束后在GC进样口解析5 min,两个样品间萃取头在同样条件下老化10 min以防止样品间相互污染。
气相色谱(GC)条件:采用 DB-5MS 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用氦气作载气,流速为1.0 mL/min。升温程序:色谱柱起始柱温40 ℃,保持3min,再以3℃/min升到150℃,随后以6℃/min升到240 ℃,然后在240℃下保持6min。
质谱(MS)条件:采集方式:全扫描,采集质量范围 40~350m/z;电离方式:电子轰击(EI);发射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
香味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将所测挥发性化合物的质谱信息与数据库中已知挥发性化合物的质谱信息进行比对,根据相似度的高低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根据被测化合物占所有化合物总色谱峰面积之比,来计算被测组分的相对含量。
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不同熬煮时间豆瓣香味物质分类及数量变化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感官评价
将实施例3-5及对比例1-3的样品200g,加入200ml水后,在煮制0min、30min、60min,取样200g在60℃水浴中保温10min后进行感官评价。选用20人(10男10女)成立感官评定小组进行感官评价。
评价方法:首先样品外观色泽,闻其气味品尝评定其滋味,重点品评是否辣味、酱香味以及是否有苦味。评定项目和评价标准见表2,感官评价结果见表3。
表2 感官评价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表3 感官评价结果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由表1、3可以看出,0min实施例3-5香味物质种类结合感官评价均优于对比例1-3,表明通过第一基料与第二基料混合后的两阶段发酵可以促进豆瓣香味生产,产品质量较优。通过0min、30min、60min熬煮试验实施例3-5及对比例1-3香味物质种类变化可知,通过第一基料与第二基料混合后的两阶段发酵制备的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可以对挥发性香味成分起到缓释作用,延长挥发性香味迁移和释放时间,经过熬煮后仍然具有令人愉悦的香味,取消第一基料与第二基料混合后的任一阶段发酵处理得到的复合调味料,经过熬煮试验后,香味物质损失严重。结合感官评价更证实了第一基料与第二基料混合后的两阶段发酵使得豆瓣在熬煮过程中,辣味更柔和,对挥发性活性香味起到缓释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分段发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基料的制备;
第二基料的制备;
将制备的第一基料和第二基料混合为混合基料,加入占混合基料总重量1%-3%的食盐进行第一阶段的发酵,得到发酵中间物;以及
向发酵中间物中加入干辣椒粉,并加入占发酵中间物与干辣椒粉总重量5%-7%的食盐进行第二阶段的发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分段发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的发酵在半密闭环境中常温发酵5-10天,不需要接种菌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分段发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段的发酵在半密闭环境中常温发酵10-20天,不需要接种菌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分段发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料的制备具体包含:
向经过预处理的鲜红椒中加入占鲜红椒重量18-22%的食盐封闭发酵2-3个月,得到辣椒醅;
向蚕豆瓣中加入淹过蚕豆瓣15-25cm的水浸泡2-3小时;
将浸泡后的蚕豆瓣滤干水分,加入拌好小麦粉的米曲霉,用量为滤干水分的蚕豆瓣重量的2‰-5‰,完成接种;
将完成接种的蚕豆瓣进行制曲;
将完成制曲的蚕豆瓣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8-20%的盐水拌匀、发酵5-7个月,得到甜瓣子;以及
将上述辣椒醅与甜瓣子按照重量比2.5:1混合晒露发酵4-8个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分段发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曲的具体方法包含: 将完成接种的蚕豆瓣铺于曲床,曲料厚度为25-30cm,温度为28-37℃;
其中,完成制曲的豆瓣水分含量为18%-2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分段发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与完成制曲的蚕豆瓣的重量比为1:1.2-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分段发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料的制备具体包含:
向经过预处理的鲜红椒中加入占鲜红椒重量18-22%的食盐封闭发酵2-3个月,得到辣椒醅;
向蚕豆瓣中加入淹过蚕豆瓣15-25cm的水浸泡2-3小时;
将浸泡后的蚕豆瓣滤干水分,加入拌好小麦粉的米曲霉,用量为滤干水分的蚕豆瓣重量的2‰-5‰,完成接种;
将完成接种的蚕豆瓣进行制曲;
将完成制曲的蚕豆瓣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8-20%的盐水拌匀、发酵5-7个月,得到甜瓣子;
将甜瓣子和辣椒醅按照重量比3:7混合,取甜瓣子和辣椒醅共97重量份、再加入盐渍姜1.5重量份、味精1.5重量份、香辛料0.95重量份混合,得到混合料;以及
将上述混合料装入容器内,并加入植物油,添加量淹过混合料即可,混合发酵28-32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分段发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曲的具体方法包含: 将完成接种的蚕豆瓣铺于曲床,曲料厚度为25-30cm,温度为28-37℃;
其中,完成制曲的豆瓣水分含量为18%-22%。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分段发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与完成制曲的蚕豆瓣的重量比为1:1.2-1.4。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分段发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料与第二基料的重量比为1-2:1,且所述第一基料与第二基料总重量为70-90重量份,所述干辣椒粉为10-15重量份。
CN202111240323.4A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及其分段发酵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0097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0323.4A CN114009737A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及其分段发酵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0323.4A CN114009737A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及其分段发酵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9737A true CN114009737A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57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0323.4A Pending CN114009737A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及其分段发酵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097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1312A (zh) * 2022-08-02 2022-11-04 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郫县豆瓣酱的酿造方法和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09557A (ko) * 2002-12-30 2003-01-29 이경수 육고기 된장
CN106262752A (zh) * 2016-08-31 2017-01-04 山东玉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豆芽酱生产工艺
CN106616886A (zh) * 2016-12-28 2017-05-10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加速郫县豆瓣后熟的方法
CN109105752A (zh) * 2018-10-26 2019-01-01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豆瓣甜瓣子分阶段快速发酵的方法
CN111631353A (zh) * 2020-06-23 2020-09-08 四川省简阳利丰食品有限公司 豆瓣酱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09557A (ko) * 2002-12-30 2003-01-29 이경수 육고기 된장
CN106262752A (zh) * 2016-08-31 2017-01-04 山东玉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豆芽酱生产工艺
CN106616886A (zh) * 2016-12-28 2017-05-10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加速郫县豆瓣后熟的方法
CN109105752A (zh) * 2018-10-26 2019-01-01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豆瓣甜瓣子分阶段快速发酵的方法
CN111631353A (zh) * 2020-06-23 2020-09-08 四川省简阳利丰食品有限公司 豆瓣酱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江红,等: "蚕豆酱的快速发酵条件研究", 中国调味品, vol. 38, no. 11, pages 45 - 5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1312A (zh) * 2022-08-02 2022-11-04 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郫县豆瓣酱的酿造方法和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9517B (zh) 一种香辣松露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71201B (zh) 一种清香松露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1539A (zh) 一种调味料包、鱼调料包和鱼的烹饪方法
CN107495275B (zh) 一种有效防止油脂氧化的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7300A (zh) 一株能够提升风干肠风味的汉逊德巴利酵母菌及其应用
JP6545408B1 (ja) 穀物加工食品用改良剤
CN114009737A (zh) 一种川式基础复合调味料及其分段发酵制备方法
CN110713874A (zh) 一种果蔬香型健康养生白酒及其酿造方法
CN106509824A (zh) 香鲜辣椒酱
KR20160099201A (ko) 블루베리 시럽 고추장의 제조방법
KR20010068215A (ko) 김치를 주재료로 한 스테이크용 소스
KR20200048282A (ko) 오미자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양념육 제조 방법
CN112586723A (zh) 一种植物基调味酱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66179B1 (ko) 고추장 양념소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고추장 양념 삼겹살 구이의 조리방법
CN110916150A (zh) 一种番茄火锅底料及制备方法
KR101817570B1 (ko) 발아 향미차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으로 제조된 발아 향미차
KR20200132321A (ko) 부추 및 수수를 이용한 소스 제조방법
KR20210045537A (ko) 다기능의 고품질 고추기름의 제조방법.
KR102626295B1 (ko) 고추장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84886B1 (ko) 속성된장의 제조방법
CN114009738A (zh) 一种薄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520669B1 (ko) 인진쑥을 함유한 굴비 또는 보리굴비의 제조방법
KR102636664B1 (ko) 기호도와 보존성이 우수한 건어물용 소스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JP2002253209A (ja) 種実類麹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る酒類、食品の製造方法
KR102128063B1 (ko) 매운 맛이 감소되고 향미와 기호성이 증진된 고추장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