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8984A - 控制程序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程序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8984A
CN114008984A CN202080042178.6A CN202080042178A CN114008984A CN 114008984 A CN114008984 A CN 114008984A CN 202080042178 A CN202080042178 A CN 202080042178A CN 114008984 A CN114008984 A CN 114008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ignal
unit
signal processing
proces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21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8984B (zh
Inventor
片冈信夫
水谷征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08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8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8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8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17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multilevel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the data rate of an incoming signa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6Programming the control sequ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a supervisory or additional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02Pulse width modulation;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10/07Monitoring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a supervisory signal
    • H04B2210/072Monitoring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a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an overhea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7/00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amplitudes or durations of the signals in individual channels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ose channels

Abstract

能够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机器等利用于使用叠加信号的系统中。一种控制程序,是可经由通信缆线(51)而与信号处理装置(100)连接的终端装置(300)的控制程序,控制程序使终端装置执行:第一识别信息获取步骤(S102、S202),从信号处理装置获取对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识别的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S105、S205),经由终端装置的输入部(311)来获取第二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对与信号处理装置电连接且使动作元件运行的电气机器(53)进行识别;生成步骤(S106、S206),生成将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关联的关联信息;以及输出步骤(S107、S208),输出所述关联信息,以使得在信息处理装置(2)中接收关联信息。

Description

控制程序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与对电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装置等连接的终端装置的控制程序、以及对信号处理装置等的信息进行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三线式的电气机器(传感器等),此三线式的电气机器除了进行检测信息的收发以外,还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这种电气机器为了进行电源的供给及信号的输入/输出,至少需要两根电源线和一根信号线。作为三线式的通信方法之一,有IO-Link(注册商标)。非专利文献1为IO-Link的规格说明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9-12906号公报”(2019年1月24日公开)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IO-Link接口及系统规格(IO-Link Interface and SystemSpecification)》,版本(version)1.1.2,2013年7月,IO-Link社团(IO-Link Community),Order No:10.002,单滴数字通信接口4.0概述(4Overview of SDCI),p32-p37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非专利文献1的技术有配线数变多等问题。而且,非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例如传感器将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转换为通信数据并发送至外部。因此,由于进行转换处理,因而有直到外部机器识别检测信号为止的时间变长,或传感器及外部机器的电路结构变复杂等问题。
与此相对,而且,作为用于削减配线数的技术的一例,可想到通过将叠加信号用于通信从而削减配线数,所述叠加信号是使与动作元件有关的信号叠加于数据信号而成(例如,专利文献1)。
此外,在导入使用叠加信号的一系列系统时,考虑到提高系统构建的自由度,从而提高便利性的观点,存在钻研的余地,以便能够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机器或装置等也编入所述的一系列系统中来利用。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机器等利用于使用叠加信号的系统中的控制程序以及方法等。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作为本公开的一例,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结构。
即,本公开的一方面的控制程序是能够经由通信缆线而与信号处理装置连接的终端装置的控制程序,其中,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叠加信号发送部,将与动作元件的状态相应的动作信号发送至其他装置、或者从所述其他装置接收控制动作元件的动作信号,并且将表示规定的信息的数据信号作为叠加于所述动作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其他装置;以及信息存储部,存储所述规定的信息,所述控制程序使所述终端装置执行:第一识别信息获取步骤,经由所述通信缆线而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获取对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识别的第一识别信息,以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经由由用户所操作的所述终端装置的输入部来获取第二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对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电连接且通过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之间收发所述动作信号而使所述动作元件运行的电气机器进行识别;生成步骤,生成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关联的关联信息;以及输出步骤,输出所述关联信息,以使得在经由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来控制或监测多个所述电气机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接收所述关联信息。
本公开的一方面的方法使用能够经由通信缆线而与信号处理装置连接的终端装置来管理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以及电气机器的信息,其中,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叠加信号发送部,将与动作元件的状态相应的动作信号发送至其他装置、或者从所述其他装置接收控制动作元件的动作信号,并且将表示规定的信息的数据信号作为叠加于所述动作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其他装置;以及信息存储部,存储所述规定的信息,所述电气机器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电连接,且通过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之间收发所述动作信号来使所述动作元件运行,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识别信息获取步骤,所述终端装置经由所述通信缆线而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获取对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识别的第一识别信息,以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所述终端装置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电连接,经由由用户所操作的所述终端装置的输入部来获取对所述电气机器进行识别的第二识别信息;生成步骤,所述终端装置生成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关联的关联信息;以及输出步骤,所述终端装置输出所述关联信息,以使得在经由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来控制或监测多个所述电气机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接收所述关联信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能够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机器或装置等利用于使用叠加信号的系统中的控制程序以及方法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及信息改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支持叠加信号的电气机器和作为通信装置的输入单元的电路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信号波形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信号处理装置及信息改写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及信息改写装置的、信息的改写及验证的具体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及信息改写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a)表示信号处理装置100的流程,(b)表示信息改写装置的流程。
图8是表示叠加信号发送过程中的、使用信号处理装置及信息改写装置的、信息的改写及验证的具体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
图10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及信息改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及信息改写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2是表示改写用电流信号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使用信号处理装置及信息改写装置的、信息的改写及验证的具体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及信息改写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a)表示信号处理装置100的流程,(b)表示信息改写装置的流程。
图15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及输入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及输入单元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7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及输入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18是表示使用信号处理装置及输入单元的、信息的改写及动作模式的切换的具体例的图,(a)表示信息的改写,(b)表示动作模式的切换,(c)表示切换指示和改写数据的具体例。
图19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
图20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输入单元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
图2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输入单元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
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以及输入终端的适用场景的一例的图。
图23(a)是说明在本公开的一方面的通信系统中所构建的网络结构的一例的图,(b)是表示在通信系统的网络中受到管理的地址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信息传输装置以及输入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25(a)是表示缆线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b)是表示机器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c)是表示关联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d)是表示第一中继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e)是表示第二中继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6是表示结构表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7是表示属于本公开的一方面的通信系统的各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8(a)是表示第一中间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b)是表示第二中间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9是表示属于本公开的一方面的通信系统的各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1成为前提的结构例
(支持叠加信号的电气机器及通信装置的结构)
在对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电气机器等进行说明之前,首先使用图2,对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电气机器等的结构进行说明,所述叠加信号是使与动作元件有关的信号叠加于数据信号而成。图2为表示支持叠加信号的电气机器和作为通信装置的输入单元的电路结构的一例的框图。此处,举出电气机器6(限位开关)及输入单元4为例进行说明。电气机器6与输入单元4由一对信号线21、22相互连接。信号线21连接于输入单元4的第一输入端子31和电气机器6的第一端子11。信号线22连接于输入单元4的第二输入端子32和电气机器6的第二端子12。在信号线21的路径中设有电源20。电源20为产生规定的电压(此处为24V)的直流电源。
电气机器6包括第一端子11、第二端子12、动作元件13、电位差产生电路14及发送电路15。发送电路15包括降压电路16、数据生成电路17、叠加电路18及诊断电路19。动作元件13连接于第一端子11与第二端子12之间。电位差产生电路14在第一端子11与第二端子12之间的通电路中相对于动作元件13而串联。第二端子12的电位根据动作元件13的状态而变化。即,第二端子12将与动作元件13的状态相应的输出信号(动作信号)输出至外部(信号线22)。
发送电路15连接于第一端子11与第二端子12之间。发送电路15以第一端子11与第二端子12之间的电压为电源而运行。降压电路16将第一端子11与第二端子12之间的电压降至规定的电压,将规定的电压输出至数据生成电路17。数据生成电路17利用从降压电路16施加的电压而运行,生成需发送至输入单元4的发送数据。发送数据例如包含电气机器6固有的标识符(ID信息)。数据生成电路17向叠加电路18输出发送数据。叠加电路18使所接收的发送数据作为数据信号而叠加于所述输出信号。由此,发送电路15将使数据信号叠加于输出信号的叠加信号从第二端子12输出至信号线22。
诊断电路19利用从降压电路16施加的电压而运行,生成表示电气机器6的诊断信息的诊断数据。诊断电路19包括与电气机器6的元件(例如动作元件13)有关的校验电路,根据校验电路的输出是否正常,而生成表示电气机器6是否正常的诊断数据。诊断电路19将诊断数据(诊断信息)输出至数据生成电路17。数据生成电路17也可使诊断数据包含于发送数据。
输入单元4包括第一输入端子31、第二输入端子32、输入电路33、提取电路34、错误检测电路35及单元控制电路36。图2中,省略了图3所示的向控制器3的发送部分的结构的图示。第一输入端子31的电位维持于一定(例如接地(Ground,GND))。在第二输入端子32,从信号线22输入叠加信号。
输入电路33从叠加信号中提取输出信号,将输出信号输出至单元控制电路36。提取电路34从叠加信号中提取数据信号,将数据信号输出至错误检测电路35。错误检测电路35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校验)或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coding)校验等任意的数据校验方法,对数据信号进行错误检测。错误检测电路35将数据信号及错误检测结果输出至单元控制电路36。另外,错误检测电路35也可在从数据信号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不将此数据信号输出至单元控制电路36。单元控制电路36将输出信号及数据信号输出至控制器3。错误检测电路35及单元控制电路36例如可包含一个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或多个集成电路。
(通信系统1的结构)
图3为表示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支持叠加信号的电气机器6。通信系统1包括PC2(个人计算机、信息处理装置)、控制器3、输入单元4、输出单元5及电气机器6~10。PC2连接于控制器3。PC2从控制器3接收电气机器6~10的相关信息,且向控制器3发送控制命令。控制器3连接于输入单元4及输出单元5。控制器3按照控制命令,将用于使电气机器6~10运行或者对电气机器6~10进行控制的信号发送至输入单元4及输出单元5。控制器3将经由输入单元4或输出单元5而接收的来自电气机器6~10的信号发送至PC2。
输入单元4为接收机器(通信装置),与多个电气机器可相互通信地连接,可从各电气机器接收叠加信号。图示例中,对输入单元4分别连接有电气机器6及7。即,输入单元4可从电气机器6及7接收叠加信号。本结构例中,输入单元4从电气机器6及7周期性地接收叠加信号所含的数据信号。另外,数据信号的接收无需为周期性。输入单元与电气机器6及7之间的连接例如通过一对信号线而实现。而且,输入单元4可从所接收的叠加信号中提取数据信号,判定作为叠加信号的发送源的电气机器与自身之间的通信状态,并向控制器3输出其结果。输入单元4与包含电气机器6及7、以及控制器3的多个机器一起构成图3所示那样的通信系统1。
输入单元4在针对与电气机器6及7之间的通信状态而探测到与电气机器6及7之间的通信有通信错误时,可判定是否将所述通信错误视为在电气机器6及7的动作信号的值的过渡期间中产生。另外,在过渡期间以外的期间中探测的通信错误中,例如有开关的接点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反复瞬断所致的通信错误、外部噪声所致的通信错误、及配线的断线等。
电气机器6、7利用从输入单元4供给的电力而运行,且将与电气机器6、7所含的动作元件的状态相应的信号发送至输入单元4。此处,电气机器6为包含开关作为动作元件的限位开关。电气机器7为包含感测元件作为动作元件的传感器。当电气机器6为限位开关时以及电气机器7为传感器时,动作元件13可输出通/断信号作为输出信号(动作信号)。以下,对电气机器6为限位开关的情况进行说明,同样地,也可适用于电气机器7为传感器的情况。
输出单元5(通信装置)连接于电气机器8~10。电气机器8~10各自通过一对信号线而连接于输出单元5。输出单元5基于来自PC2及控制器3的指示,使电气机器8~10运行,且对电气机器8~10进行控制。而且,输出单元5将从电气机器8~10接收的数据信号发送至控制器3。输出单元5可从电气机器8~10接收叠加信号,并从所接收的叠加信号中提取数据信号。进而,输出单元5可判定输出单元5与电气机器之间的通信状态。另外,输出单元5可向控制器3输出判定结果。
电气机器8~10利用从输出单元5供给的电力而运行,且由从输出单元5接收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此处,电气机器8为包含线圈作为动作元件的继电器装置。电气机器9为包含线圈作为动作元件的电磁阀。电气机器10为包含线圈作为动作元件的电动致动器。
(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中的电气机器6及输入单元4的动作)
关于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中的电气机器及通信装置的动作,使用图4对电气机器6及输入单元4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另外,无论是电气机器7及输入单元4的组合,还是电气机器8~10的任一个与输出单元5的组合,图4均可同样地进行说明。图4为示意性地表示信号波形的一例的图。图4的(a)表示输出信号(动作信号)的周期较数据信号的周期更长的情况,(b)表示输出信号的周期较数据信号的周期更短的情况。使输出信号与数据信号叠加而成为叠加信号。叠加信号的波形是将输出信号的波形与数据信号的波形叠加而成。输出信号的振幅大于数据信号的振幅。因此,可由叠加信号得知原本的输出信号的值及数据信号的值。此处,在电气机器6的开关接通(ON)的情况下,输出信号成为H,在电气机器6的开关断开(OFF)的情况下,输出信号成为L。
叠加信号的值由低到高分为L1、L2、H1、H2。若叠加信号为L范围内,则输出信号为L。L范围包含L1及L2。若叠加信号为高于L范围的H范围内,则输出信号为H。H范围包含H1及H2。在叠加信号为L1或H1的情况下,数据信号为L。在叠加信号为L2或H2的情况下,数据信号为H。
输入单元4若接收来自电气机器6的叠加信号,则根据此叠加信号来判定输出信号是H还是L(电气机器6的开关是接通(ON)还是断开(OFF))。另外,输入单元4可从叠加信号中提取数据信号,将与数据信号相应的信息向外部输出。
这样,输入单元4可基于叠加信号来判定电气机器6的开关是接通(ON)还是断开(OFF),还执行与数据信号相应的处理。
而且,输入单元4可将电气机器6的标识符及位置信息与表示配线的断线的信息等一起向外部输出。PC2可根据经由控制器3从输入单元4接收的信息,向用户以例如正常、警告及故障三个分类告知输入单元4与电气机器6之间的通信状态。用户可通过使用PC2获取和输入单元4与电气机器6之间的通信状态有关的信息,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对电气机器6进行维护。
§2结构例
在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中,将数据信号叠加于输出信号进行发送,因而例如在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机器(以下称作不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机器)即电气机器6连接于支持叠加信号的输入单元4的情况下,所述电气机器不将数据信号发送至输入单元4。此时,输入单元4无法从叠加信号中提取数据信号,因而仅可执行与不支持叠加信号的输入单元4同等的处理。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将预先存储的、与电气机器6有关的规定的信息作为数据信号,生成叠加于所述电气机器6的动作信号的叠加信号,并发送至输入单元4。
(信号处理装置与信息改写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及信息改写装置200的结构的框图。另外,以下的说明中,设输入单元4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而且,以下,作为经由信号处理装置100而与电气机器6、7电连接的单元,关于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输入单元4来进行说明。但是,根据同样的技术思想,以下所进行的说明也可适用于作为经由信号处理装置100而与电气机器8、9、10电连接的单元的输出单元5。即,可经由信号处理装置100来将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输出单元5与电气机器8、9、10予以电连接。此处,各电气机器6~10也可为不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机器。
信号处理装置100可从信息改写装置200接收与电气机器6有关的规定的信息并存储。信号处理装置100可将规定的信息作为数据信号,生成叠加于电气机器6的动作信号的叠加信号并发送至输入单元4。信号处理装置100只要为可配置于电气机器6与输入单元4之间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具备通信缆线状的外形。信号处理装置100包括电气机器侧端子110、通信装置侧端子120、光接收部130、信息存储部140及发送控制电路150。发送控制电路150包括监测部151、信息改写部153及叠加信号发送部155。
电气机器侧端子110为用于信号处理装置100与外部的电气机器6进行输出信号的发送或接收的端子。电气机器侧端子110与电气机器6由通信缆线等连接。通信装置侧端子120为用于信号处理装置100与输入单元4进行输出信号的发送或接收的端子。通信装置侧端子120也为用于信号处理装置100向信息改写装置200发送叠加信号的端子。图示例中,对一个通信装置侧端子120连接有输入单元4及信息改写装置200两者,但也可与任一个选择性地连接。
光接收部130可接收来自外部的光信号。具体而言,光接收部130可从信息改写装置200以光信号的形式接收与电气机器6有关的规定的信息。光接收部130例如也可为若接收光则产生电流的光电晶体管(图5的PhotoTR),光接收部130所接收的光信号发送至信息改写部153。另外,为了使光接收部130可高效率地接收光信号,也可在信号处理装置100设有使光透过的窗部。
信息存储部140可存储与电气机器6有关的规定的信息。在信息存储部140,由信息改写部153写入规定的信息,由叠加信号发送部155读出所述规定的信息。
发送控制电路150除了监测部151、信息改写部153以及叠加信号发送部155以外,还包括图2的发送电路15的一部分结构。即,发送控制电路150还包括图1中未示的数据生成电路17、叠加电路18、诊断电路19等。数据生成电路17、诊断电路19、监测部151及信息改写部153例如也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ing Unit,MPU)利用存储于存储器的信息,执行作为实现各部的软件的程序的命令。
监测部151可监测光接收部130的光信号的接收。监测部151可仅在预先设定的监测时间的期间中进行监测,也可持续监测直到光接收部130接收到光信号为止。监测部151可将监测结果发送至叠加信号发送部155。
信息改写部153可基于来自外部的指示输入,将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改写。即,信息改写部153可从光接收部130所接收的光信号中获取规定的信息,并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信息改写部153针对规定的信息,可根据信息的种类而覆写于信息存储部140,也可作为历程信息而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
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可生成叠加信号并发送至输入单元4,所述叠加信号是利用叠加电路18使由数据生成电路17生成的发送数据(数据信号)叠加于从电气机器6的动作元件13输出的动作信号而成。具体而言,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可使根据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规定的信息而生成的数据信号叠加于从电气机器6通过电气机器侧端子110所接收的动作信号,生成叠加信号。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可将所生成的叠加信号经由通信装置侧端子120发送至输入单元4。
信息改写装置200可与信号处理装置100及后述的输入终端300可通信地连接。信息改写装置200可从输入终端300获取与电气机器6有关的规定的信息。信息改写装置200可将所获取的规定的信息以光信号的形式向信号处理装置100投射。信息改写装置200可通过通信装置侧端子120从信号处理装置100接收叠加信号,验证此叠加信号所含的数据信号所表示的规定的信息是否与装置自身以光信号的形式投射的内容一致。另外,信息改写装置200可将验证结果输出至未图示的显示部,也可输出至包含输入终端300的外部的机器。信息改写装置200包括光投射部210及改写电路220,改写电路220包括信息获取部221及信息验证部223。
光投射部210可将从信息获取部221输入的规定的信息以光信号的形式投射。光投射部210例如可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图5的LED),也可通过光缆线等向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光接收部130投射光信号。光信号例如也可通过使光投射图案变化从而表示规定的信息。具体而言,光投射部210也可使用光的颜色的变化、亮灭的图案及光的强弱来告知规定的信息。光投射部210也可还在投射与改写的信息相应的光信号的前后,投射表示改写的开始或改写的结束的光信号。
改写电路220可执行用于将存储于信号处理装置100的信息存储部140的、与电气机器6有关的规定的信息改写的各种功能。改写电路220可通过通信装置侧端子120从信号处理装置100接收叠加信号,并对此叠加信号进行验证。
信息获取部221可从输入终端300获取改写的信息。信息获取部221将所获取的信息输入至光投射部210。
信息验证部223可从自信号处理装置100接收的叠加信号中提取数据信号,验证此数据信号所表示的、与电气机器6有关的规定的信息是否与从光投射部210以光信号的形式投射的内容一致。具体而言,信息验证部223执行信号处理装置100中是否进行了对信息存储部140的改写的验证、与改写后的规定的信息是否与所投射的内容一致的验证这两者。
输入终端300与信息改写装置200可通信地连接,可向所述信息改写装置200输入存储于信号处理装置100的信息存储部140的、与电气机器6有关的规定的信息。输入终端300例如也可为智能电话,输入终端300的用户也可通过触摸操作等而输入规定的信息。此时,信息改写装置200也可为包括作为光投射部210而运行的专用光源的、可连接于智能电话的适配器。例如,信息改写装置200也可经由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而连接于智能电话。或者,输入终端300也可与信息改写装置200一体地构成。在输入终端300为智能电话的情况下,所述智能电话也可将显示器或照明用的LED用作光投射部210。
而且,与电气机器6有关的规定的信息也可通过手动以外的方法输入至输入终端300。例如,在电气机器6的ID信息等作为二维码而设于所述电气机器6的框体的一部分的情况下,输入终端300也可使用摄像机等来读取所述二维码而获取。
(信号处理装置和信息改写装置的电路结构)
图5为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及信息改写装置200的结构的电路图。另外,关于已使用图1以及图2而说明的一部分区块,图5中省略了图示,但它们如图1以及图2所示,配设在信号处理装置100或信息改写装置200中。
信号处理装置100中,电气机器侧端子110及通信装置侧端子120各自包括两个路径。在通信装置侧端子120的+端子侧输入从电源20供给的电流,所述电流通过二极管D1而输入至发送控制电路150。即,信号处理装置100利用从电源20供给的电流来驱动发送控制电路150等。
图中表示为“PhotoTR”的光接收部130从信息改写装置200中表示为“LED”的光投射部210按照虚线所示的路径接收光信号,将对此光信号进行转换而成的电信号输入至发送控制电路150。
发送控制电路150使用电气机器侧端子110及通信装置侧端子120来进行电流或信号的收发。具体而言,发送控制电路150通过电气机器侧端子110从未图示的电气机器6受理与此电气机器6的动作元件13的状态相应的输出信号,使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规定的信息叠加于所述输出信号而生成叠加信号。进而,发送控制电路150将所生成的叠加信号通过通信装置侧端子120发送至信息改写装置200的改写电路220。
通过将光接收部130及光投射部210设为如上所述的电路结构,从而发送控制电路150可针对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规定的信息,改写为从光投射部210输入的内容。并且,发送控制电路150可将使包含所改写的内容等且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中的各种信息叠加于输出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改写电路220。由此,信息改写装置200可针对改写电路220所接收的叠加信号所含的规定的信息,验证是否与从光投射部210投射的内容一致。
(信息的改写及验证的具体例)
图6为表示使用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及信息改写装置200的、信息的改写及验证的具体例的图。另外,以下的说明中,设在信息改写装置200预先使用输入终端300输入了改写的信息。
图示例中,“DC”表示从电源20供给的直流电流,“DC-ON”表示电源20启动的时机。“(LED-接通)”及“(LED-断开)”表示光投射部210是否投射光。“改写启动”、“改写数据”及“改写结束”分别对应于“相当于表示改写的开始的改写开始指示的光投射图案”、“与作为改写的内容的改写数据相应的光投射图案”、及“相当于表示改写的结束的改写结束指示的光投射图案”。而且,“验证模式接收动作”为用于接收从信号处理装置100发送的叠加信号的动作模式,“验证”为对所接收的叠加信号所含的数据信号表示的规定的信息进行验证的动作模式。
“LED监测”、“改写模式”及“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分别表示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动作模式。“LED监测”表示信号处理装置100中监测部151正监测光接收部130的光信号的接收,“改写模式”表示信号处理装置100中为信息改写部153可改写信息存储部140的内容的状态。“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表示信号处理装置100生成使表示规定的信息的数据信号叠加于从电气机器6获取的输出信号而成的叠加信号并发送至信息改写装置200的状态。换言之,在由监测部151探测到光信号的情况下,不进行叠加信号发送部155的叠加信号的发送,信息改写部153基于光信号将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改写的动作模式为“LED监测”及“改写模式”。另外,在信息改写部153进行的改写处理完成后,叠加信号发送部155进行叠加信号的发送的动作模式为“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
首先,若电源20启动则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发送控制电路150解除重置状态,进行初始处理后,在“LED监测”中由监测部151开始监测光接收部130的光接收。
另一方面,信息改写装置200与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状态非同步地使状态从“(LED-断开)”变化为“(LED-接通)”。然后,信息改写装置200使用光投射部210,以“改写启动”、“改写数据”及“改写结束”的次序投射光信号。一系列光投射完成后,信息改写装置200使动作模式过渡至“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开始接收叠加信号。
信号处理装置100若探测到以“LED监测”进行运行的过程中的、所投射的光信号的接收,则使动作模式过渡至“改写模式”。信号处理装置100受理在以“改写模式”运行的过程中接收到与“改写启动”相应的光投射图案的光信号后所接收的、与“改写数据”相应的光投射图案的光信号作为改写的信息,由信息改写部153进行信息存储部140的改写。然后,若接收与“改写结束”相应的光投射图案的光信号,则结束“改写模式”,使动作模式过渡至“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信号处理装置100在“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中,使用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改写后的规定的信息生成数据信号,使用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将包含所述数据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至信息改写装置200。
信息改写装置200若在以“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运行的过程中从信号处理装置100接收叠加信号,则使动作模式过渡至“验证”后,针对所述叠加信号所含的数据信号表示的规定的信息进行使用信息验证部223的验证。
这样,信号处理装置100存储的与电气机器6有关的规定的信息可使用信息改写装置200进行改写。因此,即便在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制造后或出货后,用户也可改写规定的信息。因此,信号处理装置100可将使改写后的规定的信息叠加于从电气机器6接收的输出信号而成的叠加信号发送至输入单元4。因此,例如即便在电气机器6不支持发送叠加信号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使用所述信号处理装置100来实现叠加信号发送。
另外,图6的说明中,信号处理装置100基于包含改写启动指示的光信号使动作模式过渡至“改写模式”,但向“改写模式”过渡的契机不限定于此。信号处理装置100例如也可在装置启动后,以光接收部130接收到某些光为契机而向“改写模式”过渡,也可基于来自外部的机器的输入而过渡。
而且,图1的说明中,将信号处理装置100表示为与电气机器6不同的装置,但信号处理装置100也可与电气机器6一体地构成。例如,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结构也可内置于电气机器6。
§3动作例
(处理流程)
图7的各图为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及信息改写装置200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7的(a)表示信号处理装置100的流程,图7的(b)表示信息改写装置200的流程。另外,以下的说明中,设信号处理装置100及信息改写装置200与图5同样地连接于电源20,在信息改写装置200预先已使用输入终端300输入了改写的信息。
首先,使用图7的(a)对信号处理装置100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当通过用户的操作等来启动电源20时,开始对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电力供给(S1)。S1后,若开始供给电流则信号处理装置100解除重置状态(S2)。接着,解除重置状态后,信号处理装置100执行初始化处理,初始化处理完成后,开始由监测部151监测光接收部130的光接收(S3)。
S3后,监测部151判定光接收部130是否探测到从光投射部210投射的光信号(S4)。若通过后述的S12的处理而从光投射部210投射光信号,则光接收部130接收所述光信号。在监测部151判定为探测到所投射的光信号的情况下(S4中为是),监测部151还判定光接收部130是否接收到改写启动指示作为光信号(S5)。另一方面,在S4中判定为未探测到光信号的情况下(S4中为否),监测部151判定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监测时间(S6)。
S5中,在判定为接收到通过后述的S14的处理而从光投射部210投射的、改写启动指示的情况下(S5中为是),处理进入S7。S7中,信息改写部153基于通过后述的S15的处理而从光投射部210投射的光信号,将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与电气机器6有关的规定的信息改写(S7)。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未接收到改写启动指示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8。
S6中,在判定为未经过监测时间的情况下(S6中为否),处理进入S4,再次执行S4~S6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经过了监测时间的情况下(S6中为是),处理进入S11。与S6同样地,S8中,在判定为未经过监测时间的情况下(S8中为否),处理进入S4,再次执行S4~S8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经过了监测时间的情况下(S8中为是),处理进入S11。
S9中,监测部151判定是否接收到通过后述的S16的处理而从光投射部210投射的、表示改写结束指示的光信号(S9)。在判定为未接收到的情况下(S9中为否),监测部151判定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监测时间(S10)。在判定为经过了监测时间的情况下(S10中为否),处理进入S9,再次执行S9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经过了监测时间的情况下(S10中为是),信号处理装置100结束与规定的信息有关的改写指示的受理,处理进入S11。
S11中,信号处理装置100使用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开始发送叠加信号(S11)。另外,关于S11中发送的叠加信号所含的数据信号表示的规定的信息,在从S6来到S11的情况下为改写前的内容,在从S9或S10来到S11的情况下成为通过S7进行改写后的内容。
通过以上的处理,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可将规定的信息以叠加于动作信号的叠加信号的形式发送至通信装置。而且,可基于光信号将作为叠加信号而发送的内容所含的规定的信息改写。因此,即便在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制造后或出货后,用户也可改写规定的信息。进而,即便在外部的电气机器6是不支持发送叠加信号的重叠信号通信非支持机器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使用所述信号处理装置100,从而实现叠加信号的发送。
接下来,使用图7的(b)对信息改写装置200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当通过用户的操作等来启动电源20时,开始对信息改写装置200的电力供给(S12)。另外,若已通过上文所述的S1的处理将电源20启动,则S12中省略电源20的启动,对信息改写装置200的电力供给已开始。然后,信息改写装置200使用光投射部210开始光投射(S13)。
S13后,信息改写装置200将改写启动指示作为光信号,由光投射部210进行光投射(S14)。然后,信息改写装置200将从输入终端300输入且信息获取部221获取完毕的信息作为光信号,由光投射部210进行光投射(S15)。若光投射部210将规定的信息作为光信号投射结束,则信息改写装置200使用光投射部210投射表示改写结束指示的光信号后(S16),结束一系列光投射(S17)。
S17后,信息改写装置200的改写电路220判定是否接收到通过上文所述的S11的处理而信号处理装置100发送的叠加信号(S18)。在判定为接收到叠加信号的情况下(S18中为是),信息验证部223验证从叠加信号中提取的数据信号表示的规定的信息是否与S14中光投射部210作为光信号而投射的内容一致(S19)。信息改写装置200将S19中验证的结果输出至未图示的显示部或外部的机器(S20)。
通过以上的处理,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息改写装置200可利用光信号将存储于信号处理装置100的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改写。另外,信息改写装置200可根据从信号处理装置100接收的叠加信号,来验证是否正确改写了信息。
§4变形例1
所述结构例中,信号处理装置100构成为,在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的改写后,开始发送叠加信号。但是,信号处理装置100例如也可构成为在叠加信号的发送过程中可改写信息。
(信号处理装置和信息改写装置的结构)
使用图1对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及信息改写装置200进行说明。另外,信息改写装置200与所述结构例的信息改写装置200相同。
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基本结构与所述结构例相同,但一部分结构不同。本变形例中,以下方面不同: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在监测部151监测光接收部130的光接收的过程中也发送叠加信号,在由光接收部130探测到光信号的时间点停止发送叠加信号。
(信息的改写及验证的具体例)
图8为叠加信号的发送过程中的、使用信号处理装置100及信息改写装置200的、信息的改写及验证的具体例的图。另外,以下的说明中,设在信息改写装置200预先使用输入终端300输入了改写的信息,针对与图6同名的项目省略其说明。而且,信息改写装置200的动作与图6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
首先,若电源20启动则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发送控制电路150解除重置状态,进行初始处理后,以“LED监测(通常动作模式)”运行。此处,“LED监测(通常动作模式)”为一并进行监测部15对光接收部130的光接收的监测、与叠加信号发送部155的叠加信号的发送的动作模式。
信号处理装置100若在以“LED监测(通常动作模式)”运行的过程中探测到光信号的接收,则停止发送叠加信号后,使动作模式过渡至“改写模式”。信号处理装置100如上文使用图6所述那样,基于从信息改写装置200的光投射部210接收的光信号进行信息的改写后,结束“改写模式”,使动作模式过渡至“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的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动作与上文使用图6所述的内容相同。这样,信号处理装置100即便在开始发送叠加信号后,也可使用信息改写装置200来改写信息。
(处理流程)
图9为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另外,以下的说明中,针对与图7的(a)相同的处理省略其说明。而且,信息改写装置200的流程与图7的(b)完全相同。
信号处理装置100在执行S1及S2的处理后,开始叠加信号发送部155的叠加信号发送及监测部151对光接收部130的监测(S21)。S21后,信号处理装置100与所述动作例同样地执行S4~S6的处理。此处,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在S21中已开始发送叠加信号,因而在S6中监测部151判定为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监测时间的情况下(S6中为是),结束一系列处理,此方面与图7的(a)不同。
在S5中判定为接收到改写启动指示的情况下(S5中为是),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停止发送叠加信号(S22)。然后,处理进入S7。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未接收到改写启动指示的情况下(S5中为否),处理进入S8,判定是否经过了对改写启动指示的监测时间(S8)。此处,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在S21中已开始发送叠加信号,因而在S8中监测部151判定为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监测时间的情况下(S8中为是),结束一系列处理,此方面与图7的(a)不同。
S7后,信号处理装置100与所述动作例同样地执行S9及S10的处理。接着,在S9中判定为接收到改写结束指示的情况下(S9中为是),或者S10中判定为经过了监测时间的情况下(S10中为是),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再次开始发送叠加信号(S23)。然后,信号处理装置100结束一系列处理。
通过以上的处理,信号处理装置100即便在开始发送叠加信号后,也可基于光信号来改写信息,发送使用改写后的信息所生成的叠加信号。
§5变形例2
所述结构例及变形例1中,信息改写装置200构成为,通过使用光投射部210的光投射将改写的信息输入至信号处理装置100。但是,信息改写装置200例如也可构成为,可通过用于收发叠加信号的路径将改写的信息发送至信号处理装置100。
(信号处理装置和信息改写装置的结构)
图10为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及信息改写装置200的结构的框图。
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基本结构与所述结构例相同,但一部分结构不同。信号处理装置100包括电流探测部160代替光接收部130及监测部151。
电流探测部160与输入单元4或信息改写装置200连接,可探测从用于收发叠加信号的信号线供给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具体而言,电流探测部160可探测输入至通信装置侧端子120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将探测结果发送至发送控制电路150。
发送控制电路150可基于电流探测部160对电流值的探测结果,由信息改写部153进行信息的改写。具体而言,在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电流探测部160从输入单元4或信息改写装置200接收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的变动图案表示信息的改写指示的情况下,发送控制电路150执行基于电流信号的信息的改写。以下的说明中,将通过电流值的变动而改写的信息所示的电流信号称为改写用电流信号。信息改写部153基于改写用电流信号将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改写,此方面与所述结构例不同。
改写用电流信号的电流值只要为可与其他电流信号区分的值的范围即可。例如,若从电气机器6接收的输出信号为通/断信号,则也可在由电流探测部160探测到较输出信号的接通信号的电流值更高的电流值的情况下,信息改写部153将此电流值的变动识别为改写用电流信号。
信息改写装置200的基本结构与所述结构例相同,但一部分结构不同。信息改写装置200包括电流控制部230代替光投射部210。
电流控制部230可根据从信息获取部221输入的规定的信息而生成改写用电流信号,并将所生成的改写用电流信号向信号处理装置100发送。电流控制部230例如也可使用较电气机器6的输出信号的接通信号的电流值更高的电流值来生成改写用电流信号。
(信号处理装置和信息改写装置的电路结构)
图11为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及信息改写装置200的结构的电路图。另外,以下的说明中,针对图5中已说明的项目省略其说明。
信号处理装置100在通信装置侧端子120的-侧与发送控制电路150之间包括电流探测部160。电流探测部160例如包含电阻或放大器等,可利用放大器对表示使用电阻所探测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的信号进行放大及输出调整后,向发送控制电路150输出。
在根据电流探测部160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例如为较电气机器6的输出信号的接通信号的电流值更高的电流值的情况下,发送控制电路150判定为所述电流信号为改写用电流信号。在由发送控制电路150判定为电流信号为改写用电流信号的情况下,信息改写部153基于所述改写用电流信号将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改写。
信息改写装置200中,电流控制部230可如图那样通过将晶体管及电阻组合从而实现。在如图那样构成电流控制部230的情况下,例如通过根据改写电路220的信息获取部221从输入终端300受理的信息来切换晶体管的接通(ON)/断开(OFF),从而所述电流控制部230可生成改写用电流信号。
(改写用电流信号的概要)
图12为表示改写用电流信号的概要的示意图。图示例中,纵轴的“供给电流”表示从信息改写装置200对信号处理装置100供给的改写用电流信号的电流值。而且,“SW=OFF”相当于图4的叠加信号的L范围,“SW=ON”相当于图4的叠加信号的H范围。“规定的阈值”为与叠加信号的H范围相比较而充分大的值。
图中,“Data=0”及“Data=1”表示电流探测部160基于电流值转换的二值的范围。即,在改写用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为“0”到“规定的阈值”之间的情况下,电流探测部160将所述电流值转换为二值“0”而发送至发送控制电路150。另一方面,在改写用电流信号的电流值大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电流探测部160将所述电流值转换为二值“1”而发送至发送控制电路150。这样,发送控制电路150的信息改写部153可使用将改写用电流信号的电流值转换而成的二值,将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改写。
图12中,“规定的阈值”是作为与叠加信号的H范围相比较充分大的值而图示,但“规定的阈值”不限定于此。例如,只要电流探测部160可识别叠加信号的H范围及L范围,即,可识别电气机器6的开关是接通(ON)还是断开(OFF),则也可根据电气机器6的开关的状态使“规定的阈值”不同。
具体而言,在由于电气机器6的开关断开(OFF)等原因而信号处理装置100进行作为断开信号的输出信号的发送或接收的期间中,信号处理装置100不探测相当于L范围的电流作为叠加信号。此时,电流控制部230也可利用较输出信号的断开信号的电流值更高的电流值来生成改写用电流信号。另外,信息改写部153也可在由电流探测部160探测到较输出信号的断开信号的电流值更高的电流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电流值的变动识别为改写用电流信号。即,例如在电气机器6的开关断开(OFF),且电流探测部160识别叠加信号为L范围的情况下,也可将较L范围充分大但小于H范围的值设为“规定的阈值”。此时,电气机器6的开关断开(OFF)的期间中,可使改写用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低于开关接通(ON)的期间的电流值。
(信息的改写及验证的具体例)
图13为表示使用信号处理装置100及信息改写装置200的、信息的改写及验证的具体例。另外,以下的说明中,设在信息改写装置200已预先使用输入终端300输入了改写的信息,针对与图6同名的项目省略其说明。
首先,若电源20启动则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发送控制电路150解除重置状态,进行初始处理后,以“电流探测”运行。此处,“电流探测”为电流探测部160探测电流信号的电力值的动作模式。
另一方面,信息改写装置200在电源20刚启动后,以对信号处理装置100供给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变小的方式使用电流控制部230进行控制。然后,信息改写装置200使用电流控制部230,以对信号处理装置100供给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成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方式进行控制,将相当于改写启动指示的电流信号发送至信号处理装置100。在发送相当于改写启动指示的电流信号后,信息改写装置200在“改写数据”中,以电流值的增减所示的改写用电流信号的形式发送改写的信息。在发送与改写的信息相应的改写用电流信号后,信息改写装置200在“改写结束”中,将相当于改写结束指示的电流信号发送至信号处理装置100。
信号处理装置100若在以“电流探测”运行的过程中,电流探测部160探测到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电流值,则过渡至“改写模式”。接着,信息改写部153基于以“改写模式”运行的过程中从信息改写装置200接收的改写用电流信号,将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改写。然后,若受理改写结束指示,则信息改写装置200结束“改写模式”,以“内部处理”进行规定的处理后,使动作模式过渡至“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的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动作与上文使用图6所述的内容相同。这样,信号处理装置100可基于改写用电流信号来改写信息。
(处理流程)
图14的各图为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及信息改写装置200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14的(a)表示信号处理装置100的流程,图14的(b)表示信息改写装置200的流程。另外,以下的说明中,针对与图7的(a)及(b)相同的处理省略其说明。
首先,使用图14的(a)对信号处理装置100的流程进行说明。信号处理装置100在执行S1及S2的处理后,开始由电流探测部160探测电流信号的电流值,判定是否探测到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电流(S31)。若通过后述的S41的处理而对信号处理装置100供给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增加,则电流探测部160探测到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电流(S31中为是)。
S31中电流探测部160探测到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电流后,通过后述的S42的处理从信息改写装置200将改写的信息以电流值的增减的形式发送。发送控制电路150的信息改写部153基于电流探测部160针对电流值的增减的探测结果,将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改写(S32)。然后,电流探测部160判定是否从信息改写装置200接收到相当于改写结束指示的电流信号(S33)。在判定为探测到的情况下,发送控制电路150结束信息的改写,使用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开始发送叠加信号(S11)。
通过以上的处理,信号处理装置100可经由与输入单元4连接的信号线来接收改写的信息。因此,无需用于接收改写的信息的特殊结构。而且,可将具有较电气机器6的输出信号的接通信号的电流值更高的电流值的电流信号选择性地用作改写用电流信号,因而可明确地区分输出信号与改写用电流信号。
接下来,使用图14的(b)对信息改写装置200的流程进行说明。信息改写装置200在执行S12的处理后,使用电流控制部230使对信号处理装置100供给的电流增加(S41)。然后,电流控制部230生成改写用电流信号并发送,所述改写用电流信号以电流值的增减的形式具有信息获取部221获取完毕的、改写的信息(S42)。若改写信息的发送完成,则电流控制部230生成改写结束指示表示改写结束指示的电流信号,并向信号处理装置100发送(S43)。S43后,信息改写装置200执行S18~S20的处理,针对S11的处理中从信号处理装置100发送的叠加信号所含的数据信号表示的规定的信息进行验证。
通过以上的处理,信息改写装置200可利用经由信号处理装置100所包括的信号线发送的改写用电流信号,将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改写。而且,可将具有较电气机器6的输出信号的接通信号的电流值更高的电流值的电流信号选择性地用作改写用电流信号,因而可在信号处理装置100中明确地区分输出信号与改写用电流信号。
§6变形例3
所述变形例2中,信号处理装置100与信息改写装置200之间的通信是通过连接于通信装置侧端子120的、可收发叠加信号的通信缆线而进行。输入单元4可通过通信缆线而与信号处理装置100连接,因而关于所述变形例2中信息改写装置200具备的各种功能,例如也可由输入单元4所内含。
(信号处理装置和输入单元的结构)
图15为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及输入单元4的结构的框图。另外,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结构与图10所示的结构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
输入单元4除了包括所述结构例中说明的结构以外,还包括所述变形例2中信息改写装置200所包括的一系列结构。即,输入单元4包括改写电路220及电流控制部230,改写电路220包括信息获取部221及信息验证部223。信息获取部221从经由控制器3连接于输入单元4的PC2获取与电气机器6有关的规定的信息,此方面与所述变形例2不同。
而且,输入单元4包括动作信号处理部41及数据信号处理部42。动作信号处理部41可从叠加信号检测输出信号(动作信号)。动作信号处理部41相当于图2的输入电路33,向未图示的控制电路(相当于图2的单元控制电路36)发送所检测到的输出信号。
数据信号处理部42可从叠加信号中提取数据信号。数据信号处理部42相当于图2的提取电路34,对所提取的数据信号视需要进行错误检测后,向未图示的控制电路(相当于图2的单元控制电路36)发送。
(信号处理装置和输入单元的电路结构)
图16为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及输入单元4的结构的电路图。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电路结构与图11相同,输入单元4的电路结构与图11的信息改写装置200相同。输入单元4的改写电路220经由控制器3而受理从PC2输入的规定的信息。
(处理流程)
关于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及输入单元4执行的处理,除了使用输入单元4代替信息改写装置200的方面以外,与图14的(a)及(b)所示的内容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
这样,进行输出信号的检测及叠加信号的提取的通信装置也可作为信息改写装置发挥功能。
§7变形例4
如使用图4所说明,叠加信号具备H范围及L范围的广泛的电流值。因此,在将不支持叠加信号的输入单元4连接于信号处理装置100的情况下,所述输入单元4受理叠加信号作为输出信号,因而无法适当判断H范围及L范围,有可能误探测。
作为防止误探测的方法,例如可想到,信号处理装置100中基于从输入单元4供给的电流的电流值,判定所述输入单元4是否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若可探测输入单元4是否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则信号处理装置100例如可切换发送叠加信号的动作模式、与仅发送输出信号的动作模式而运行。
但是,所述变形例3中基于电流值来判定是否为改写用电流信号,因而为了兼顾所述情况,需要针对电流信号执行“判定是否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及“若为改写用电流信号则向改写的信息转换”这两者处理。
(信号处理装置和输入单元的结构)
图17为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及输入单元4的结构的框图。另外,输入单元4的结构与图15所示的结构相同。
信号处理装置100除了所述变形例3中说明的结构以外,还包括动作模式切换部157。信号处理装置100可切换由叠加信号发送部155进行叠加信号的发送的通常动作模式、与不进行叠加信号的发送的低消耗电流模式而运行。动作模式切换部157可基于电流探测部160的探测结果,使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动作模式在通常动作模式与低消耗电流模式之间切换。动作模式切换部157例如在电流探测部160所探测到的电流值的大小或变动的图案等为向通常动作模式的切换指示的情况下,可使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动作模式由低消耗电流模式切换至通常动作模式。
输入单元4的基本结构与所述变形例3相同,但一部分结构不同。输入单元4中,电流控制部230可与所述变形例3同样地以改写用电流信号的形式发送改写的信息,并且发送相当于用于使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动作模式在通常动作模式与低消耗电流模式之间切换的切换指示的电流信号。通过发送相当于切换指示的电流信号,从而输入单元4可向信号处理装置100告知自身支持叠加信号。因此,可使信号处理装置100切换至通常动作模式而运行,接收叠加信号。
(改写指示和切换指示的具体例)
图18的各图为表示使用信号处理装置100及输入单元4的、信息的改写及动作模式的切换的具体例的图。图18的(a)表示信息的改写,图18的(b)表示动作模式的切换。图18的(c)表示切换指示和改写数据的具体例。
图18的(a)除了使用输入单元4代替信息改写装置200的方面以外,基本上与图13相同。另外,“验证模式接收/比对”为用于输入单元4接收从信号处理装置100发送的叠加信号并进行验证的动作模式,“低消耗电流模式”表示上文所述的低消耗电流模式。
信号处理装置100进行初始处理后,若在以“低消耗电流模式”运行的过程中由电流探测部160探测到相当于改写启动指示的电流信号,则使动作模式过渡至“改写模式”。另外,以“改写模式”运行的过程中不发送叠加信号,因而“改写模式”为低消耗电流模式的一种。
信号处理装置100基于以“改写模式”运行的过程中探测到的改写用电流信号,由信息改写部153进行信息存储部140的改写后,基于改写结束指示而结束“改写模式”,使动作模式过渡至“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即,若动作模式切换部157探测到改写结束指示,则可将动作模式切换至通常动作模式。
信号处理装置100在“通常动作模式发送动作”中,使用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改写后的规定的信息来生成数据信号,使用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将包含所述数据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至信息改写装置200。
另一方面,输入单元4与图13的信息改写装置200同样地,将改写启动指示、改写数据及改写结束指示以电流信号的形式分别发送后,以“验证模式接收/比对”进行叠加信号的接收及验证。若验证结果无问题,则输入单元4以“通常动作模式接收动作”运行,继续进行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
图18的(b)中,输入单元4以电流信号的形式发送至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由低消耗电流模式向通常动作模式的切换指示相当于以一定时间的期间供给大电流。即,输入单元4在信号处理装置100以低消耗电流模式运行的过程中,以一定时间的期间供给大电流作为切换指示。信号处理装置100在“校验”中判定电流信号是否相当于切换指示,判定为相当于切换指示的结果为,由动作模式切换部157将动作模式切换至通常动作模式而开始发送叠加信号。输入单元4在供给相当于切换指示的大电流后,以“通常动作模式接收动作”运行,开始接收叠加信号。
图18的(c)为输入单元4以电流信号的形式发送的由低消耗电流模式向通常动作模式的切换指示、及信号处理装置100以“改写模式”运行的过程中作为改写数据而接收的改写用电流信号的具体例。如使用图18的(b)所说明,切换指示例如以电流值的持续时间进行评估。即,在由电流探测部160探测到电流信号的开头的脉宽为规定的脉宽以上的情况下,信号处理装置100判定为所述电流信号为切换指示。
另一方面,改写数据如使用图12所说明,是以将电流值的变动设为二值并组合的数据串评估。具体而言,以低消耗电流模式运行的过程中,信号处理装置100在电流探测部160所探测到的改写用电流信号为规定的数据串的情况下,可进入信息改写部153将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改写的改写模式。反过来说,信息改写装置200也可向以低消耗电流模式运行的过程中的信号处理装置100供给作为规定的数据串的改写用电流信号,然后供给与改写的信息相应的改写用电流信号。
若这样评估切换指示,则可在信号处理装置100中区分用于切换动作模式的电流供给与改写用电流信号。
(信号处理装置的处理的流程)
图19为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另外,以下的说明中,针对与图7的(a)相同的处理省略其说明。
信号处理装置100中执行S1及S2的处理后,动作模式切换部157将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动作模式设定为低消耗电流模式(S71)。S71后,电流探测部160开始探测从输入单元4供给具有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电流值的电流(S72)。若通过S41的处理而从输入单元4供给的电流增加,则电流探测部160探测到从输入单元4供给有具有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电流值的电流(S72中为是),处理进入S73。
S73中,信号处理装置100通过校验电流信号的脉宽是否为规定的脉宽以上,从而判定电流探测部160是否探测到向通常动作模式的切换指示(S73)。在判定为未探测到切换指示的情况下(S73中为否),处理进入S74。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探测到切换指示的情况下(S73中为是),动作模式切换部157将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动作模式设定为通常动作模式(S75),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开始发送叠加信号(S78)。然后,结束一系列处理。
S74中,信号处理装置100还判定电流探测部160是否接收到改写启动指示(S74)。在判定为未接收到改写启动指示的情况下(S74中为否),信号处理装置100判定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监测时间(S76)。在判定为未经过监测时间的情况下(S76中为否),处理进入S74,再次执行S74及S76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经过了监测时间的情况下(S76中为是),信号处理装置100结束与规定的信息有关的改写指示的受理,处理进入S11。
若通过后述的S81的处理而从输入单元4以电流脉冲发送改写启动指示,则电流探测部160探测到这一情况,信号处理装置100判定电流探测部160是否接收到改写启动指示(S74中为是)。接着,信息改写部153基于通过S42的处理而从输入单元4发送的、以电流值的增减的形式表示改写的信息的改写用电流信号,将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改写(S77)。然后,信号处理装置100执行S9~S11的处理后,结束一系列处理。
通过以上的处理,信号处理装置100若在以低消耗电流模式运行的过程中,以规定的脉宽以上探测到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电流,则切换至通常动作模式。此处,在连接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100的输入单元4为支持接收叠加信号的输入单元的情况下,可设为所述输入单元4向信号处理装置100供给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电流的结构。此时,信号处理装置100可在连接于支持叠加信号的输入单元通信装置的情况、与连接于不支持叠加信号的输入单元的情况下,以不同的动作模式运行。因此,可提供一种根据连接目标的输入单元的种类切换动作模式而运行的、便利性优异的信号处理装置100。而且,若以规定的脉宽以上探测到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电流,则切换至通常动作模式,因而可与改写用电流信号区分。
(发送改写数据的输入单元的处理的流程)
图20为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输入单元4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另外,以下的说明中,针对与图14的(b)相同的处理省略其说明。
输入单元4在S12及S41的处理后,通过电流控制部230的控制而向信号处理装置100发送相当于改写启动指示的电流脉冲(S81)。然后,执行S42~S43及S18~S20的处理,结束一系列处理。
通过以上的处理,输入单元4可利用经由信号处理装置100所包括的信号线而发送的改写用电流信号,将存储于信息存储部140的信息改写。
(发送切换指示的输入单元的处理的流程)
图21为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输入单元4执行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另外,以下的说明中,针对与图14的(b)相同的处理省略其说明。
输入单元4在S12及S41的处理后,通过电流控制部230的控制,向信号处理装置100发送相当于向通常动作模式的切换指示的电流脉冲(S91)。然后,输入单元4控制电流控制部230而使对信号处理装置100供给的电流减少后(S92),开始针对从信号处理装置100发送的叠加信号的接收动作(S93)。
通过以上的处理,输入单元4可向信号处理装置100告知自身为支持叠加信号的输入单元。因此,可使信号处理装置100以通常动作模式运行,接收叠加信号。而且,信号处理装置100若以规定的脉宽以上探测到规定的阈值以上的电流,则切换至通常动作模式,因而可在信号处理装置100中区分用于切换模式的电流供给与改写用电流信号。
〔实施方式2〕
以下说明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另一实施方式。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对于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构件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不重复其说明。
§1适用例
图22是示意性地例示本实施方式的信号处理装置100的适用场景的一例的图。与实施方式1同样,通信系统1包括PC2(个人计算机、信息处理装置)、控制器3、输入单元4、输出单元5以及电气机器6~10。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不需要区分输入单元4与输出单元5的情况下,作为概念性地包括它们的名称,使用输入/输出单元52这一总称。与输入单元4以及输出单元5同样,输入/输出单元52支持叠加信号通信。因此,输入/输出单元52包括为了使输入单元4以及输出单元5支持叠加信号通信而包括的、图2所示的各部。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不需要各别地识别电气机器6~10的情况下,将它们简称作电气机器53。本实施方式中,设想电气机器53为不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机器。
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对叠加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装置100被设在连接输入/输出单元52与电气机器53的通信缆线51之间。因此,信号处理装置100具有具备可与通信缆线51电连接的通信缆线状的外形的缆线框体50(框体)。
例如,缆线框体50的一端与跟作为不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机器的电气机器53连接的通信缆线51之间可装卸。通过连接电气机器53侧的通信缆线51与缆线框体50的一端,信号处理装置100与电气机器53电连接,从而可在信号处理装置100与电气机器53之间收发动作信号。内置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缆线框体50与电气机器53是以一对一的关系而连接。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电气机器53是不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机器,因此不进行叠加信号的收发。
而且,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可与输入/输出单元52连接。详细而言,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构成为,与跟输入/输出单元52连接的通信缆线51之间可装卸。在输入/输出单元52侧的通信缆线51与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期间,输入/输出单元52与信号处理装置100电连接,从而可在输入/输出单元52与信号处理装置100之间收发叠加信号。从输入/输出单元52向信号处理装置100发送的叠加信号例如包含对与信号处理装置100连接的电气机器53的动作元件进行控制的动作信号。而且,从信号处理装置100向输入/输出单元52发送的叠加信号例如包含:与跟信号处理装置100连接的电气机器53的动作元件的状态相应的动作信号、及表示与所述电气机器53或所述信号处理装置100相关的规定的信息的数据信号。例如,包含电气机器53的序列号等电气机器53固有的信息来作为数据信号。
根据所述结构,电气机器53是与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信号处理装置100一对一地连接,且经由所述信号处理装置100而与输入/输出单元52连接。因此,即便电气机器53是不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机器,输入/输出单元52也能够使电气机器53固有的数据信号叠加于动作信号而与信号处理装置100之间进行交换。因此,能够将不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机器与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电气机器同样地编入至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系统来利用。其结果,系统构建的自由度提高,从而便利性提高。
另外,一个输入/输出单元52具有多个通信端口,通过各通信端口来与多个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连接,与信号处理装置100分别收发叠加信号。由此,输入/输出单元52能够对多个电气机器53进行监测、控制。即,输入/输出单元52能够构成将各信号处理装置100作为从机的、叠加信号通信的主机模块。
此处,在通信系统1中,为了与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其他电气机器同样地管理多个电气机器53,必须在输入/输出单元52更上游的各种装置中掌握信号处理装置100(或缆线框体50)与电气机器53的对应关系。所谓上游的各种装置,具体而言,是指控制器3、PC2以及未图示的与PC2可通信地连接的服务器等。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在通信系统1中导入输入终端300(终端装置)。输入终端300生成表示信号处理装置100(或缆线框体50)与电气机器53的对应关系的关联信息,并提供给上游的各种装置。
作为一例,使缆线框体50在所述的另一端构成为可与输入终端300连接。详细而言,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构成为,与外置或内置于输入终端300的信息传输装置200A(200B)之间可装卸。在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未与输入/输出单元52连接的情况下,可将所述另一端连接于输入终端300,准确而言,连接于信息传输装置200A(200B)。在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与输入终端300经由信息传输装置200A(200B)而连接的期间,输入终端300与信号处理装置100电连接,输入终端300与信号处理装置100之间可收发数据。具体而言,输入终端300至少能够从信号处理装置100读出规定的信息。输入终端300从信号处理装置100读出的规定的信息例如是信号处理装置100(或缆线框体50)固有的信息(以下称作缆线信息)。另外,输入终端300也可根据需要来将规定的信息写入至信号处理装置100。
与信息改写装置200同样,信息传输装置200A(200B)可通信地连接信号处理装置100以及输入终端300。如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200A(200B)至少包括用于读出存储在信号处理装置100的信息存储部140中的规定的信息的机构。信息传输装置200A(200B)也可根据需要而包括用于向信号处理装置100的信息存储部140写入规定的信息的机构,即,图1所示的信息改写装置200所包括的各部。
这样,在输入终端300中生成表示信号处理装置100(或缆线框体50)与电气机器53的对应关系的关联信息,并提供给上游的各种装置。因此,例如,PC2对于属于通信系统1的所有电气机器53,不论是否支持叠加信号通信,均能够进行监测、控制。
以下,作为将关联信息提供给PC2的结构,将两个示例设为结构例(1)以及结构例(2)来分别进行说明。在说明各结构例之前,首先,一边参照图23,一边说明两个结构例所共用的、在通信系统1中成为前提的网络结构。
但是,以下的说明不过表示了包含本公开的输入/输出单元52的通信系统1的结构的一例,并非意图限定为将输入/输出单元52连接于网络。另一示例中,输入/输出单元52也可不经由网络而连接于控制器3。即,连接于控制器3的系统总线且具有叠加通信功能的这种输入/输出单元52也纳入本发明的范畴。
图23的(a)是说明在适用信号处理装置100的通信系统1中所构建的网络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3的(b)是表示在通信系统1的网络中受到管理的地址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如图23的(a)所示,通信系统1中,PC2可通信地与一个或多个控制器3连接。PC2在与多个控制器3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基于控制器3固有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作控制器ID),对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器3进行识别。
控制器3也可连接于一个或多个网络。并且,经由一个网络而与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单元52可通信地连接。控制器3在连接于多个网络的情况下,基于各个网络固有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作网络ID)来识别各网络。而且,控制器3在经由一个网络来与多个输入/输出单元52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基于对作为网络上的节点受到管理的各个输入/输出单元52所分配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作节点ID),来对作为通信对象的输入/输出单元52进行识别。具体而言,控制器3掌握对输入/输出单元52进行识别的单元ID与节点ID的对应关系。控制器3可基于作为通信对象的输入/输出单元52的单元ID来确定节点ID,并将所述节点ID作为输入/输出单元52的网络上的地址信息的一部分而提供给上游的装置(例如PC2)。
输入/输出单元52经由装置自身所包括的多个通信端口与多个缆线框体50,与多个电气机器53可通信地连接。输入/输出单元52在与多个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甚而多个电气机器53)连接的情况下,基于被各别地分配给通信端口的位值,对作为通信对象的信号处理装置100进行识别。具体而言,输入/输出单元52掌握缆线框体50(信号处理装置100)固有的信息即缆线信息(第一识别信息)与位值的对应关系。输入/输出单元52能够基于作为通信对象的缆线框体50(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缆线信息来确定位值,并将所述位值作为电气机器53的网络上的地址信息的一部分而提供给上游的装置(例如控制器3)。
如图23的(b)所示,PC2可基于包含控制器3的控制器ID、网络ID以及从下游提供的节点ID及位值的地址信息,来分别识别属于PC2所管辖的通信系统1的所有电气机器53,以确定其在网络上的位置。
§2结构例(1)
结构例(1)中,连接于输入终端300的信息传输装置200A除了从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读出信息的机构以外,还具有对信号处理装置100写入信息的机构。由输入终端300所生成的关联信息被输出至信号处理装置100,并从信号处理装置100经由通信缆线51而供给至输入/输出单元52以及PC2。
[硬件结构]
图24是表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信号处理装置100、信息传输装置200A以及输入终端300的结构的框图。设本图所示的输入/输出单元52与输入单元4以及输出单元5同样,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
<信号处理装置100>
信号处理装置100除了内置于缆线框体50以外,具备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同样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信息存储部140除了能够存储与电气机器53相关的规定的信息以外,还存储有缆线框体50(信号处理装置100)固有的信息即缆线信息。
缆线信息例如是在内置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缆线框体50的制造时或出货时中预先规定,并被存储在信息存储部140中。
另外,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中,在信息存储部140中,用于存储跟电气机器53相关的规定的信息的区域、与用于预先存储有缆线信息的区域也可包含各不相同的IC存储器。典型的是,前者也可包含可从输入终端300进行写入的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注册商标))等用户可编程ROM,后者也可包含与前者不同且在出货等时经设定后禁止了写入的EEPROM。
<信息传输装置200A>
信息传输装置200A除了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信息改写装置200所具有的、用于对信号处理装置100写入信息的机构以外,还包括用于读出存储在信号处理装置100中的信息的机构。
信息传输装置200A包括传输电路220A代替信息改写装置200的改写电路220。典型的是,传输电路220A包含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ing Unit,MPU)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硬件。传输电路220A与实施方式1的改写电路220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具有第二信息获取部225。另外,以下,为了便于与第二信息获取部225区分,将实施方式1的信息获取部221称作第一信息获取部221。第一信息获取部221是指与实施方式1的信息获取部221相同者。传输电路220A的第一信息获取部221、信息验证部223以及第二信息获取部225例如也可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即,MPU利用存储于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的信息,执行作为实现各部的软件的程序的命令。
第二信息获取部225根据来自输入终端300的指示,从信号处理装置100获取缆线信息,并传输至输入终端300。具体而言,第二信息获取部225经由第二输入端子32来接收从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叠加信号发送部155所发送的叠加信号,并控制提取电路34从叠加信号中提取表示缆线信息的数据信号。第二信息获取部225控制错误检测电路35来对所提取的数据信号进行错误检测。第二信息获取部225例如控制FPGA等,将表示缆线信息的数据信号以及错误检测结果传输至输入终端300可读出的未图示的存储器。
由此,输入终端300能够从存储器中读出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所保持的缆线信息并进行处理。
<输入终端300>
为了对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与电气机器53的关联信息进行管理,输入终端300作为工具而提供执行关联信息的管理的执行部(例如应用)以及用户操作执行部所需的用户接口。典型的是,输入终端300包含智能电话、平板、笔记型个人计算机、专用终端等。
作为一例,输入终端300包括控制部310、输入部311、显示部312以及未图示的周边机器接口。本结构例中,根据需要,输入终端300也可包括通信部313。
控制部310统括地控制输入终端300的各部。控制部310例如也可为执行程序的命令的处理器。作为处理器,例如可使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MPU等。图24所示的示例的控制部310具有机器信息获取部301、缆线信息获取部302、信息关联部303以及关联信息输出部304的各区块。作为区块所示的所述的各部例如也可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即,CPU或MPU将存储于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等存储装置中的程序读出至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中来执行。进而,在输入终端300为智能电话等移动终端的情况下,控制部310也可包含用于实现一般的移动终端所提供的基本工具(电话应用、电子邮件应用、通讯簿管理应用、摄像机应用、二维码读取器应用等)的未图示的区块。
输入部311支持用户向输入终端300输入信息。作为输入部311,例如设想触控面板、摄像机(拍摄部)、麦克风等。在将输入部311构成为触控面板的情况下,触控面板是与后述的显示部312一体地形成。作为触控面板的输入部311受理用户的输入操作,将与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信息输出至输入终端300的控制部310。
显示部312以用户可通过视觉方式而认知的方式来提示经控制部310处理的信息。例如,显示部312包含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器等。
通信部313与PC2等外部装置之间进行通信。通信部313也可通过无线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有线LAN或经由移动电话线路网而实现的国际互联网通信来与PC2进行通信。进而,通信部313也可通过经由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或红外线等而实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来与PC2进行通信。
周边机器接口可通信地连接输入终端300与外部装置。周边机器接口例如既可包含用于经由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来与外置的信息传输装置200A进行连接的适配器等,还可包含用于对USB存储器、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等外置的信息存储介质写入数据,或者从所述信息存储介质读出数据的适配器等。另外,输入终端300也可与信息传输装置200A一体地构成。
[功能结构]
<输入终端300>
控制部310的机器信息获取部301获取电气机器53固有的机器信息(第二识别信息)。机器信息获取部301获取机器信息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
若示出一例,则在输入部311构成为摄像机的情况下,通过输入部311来获取对随附于电气机器53的二维码(印刷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图像(二维码图像),并供给至机器信息获取部301。机器信息获取部301通过图像识别处理来提取二维码中所含的机器信息。或者,也可通过输入部311来获取随附于电气机器53的印刷有型号及序列号等信息的贴标(印刷介质)的图像,并供给至机器信息获取部301。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也可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来读取映照在图像上的字符串,并基于所读取的字符串的文本数据来生成机器信息。
在输入部311以及显示部312构成为触控面板的情况下,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使供用户输入机器信息的输入支持图形用户接口(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以下称作GUI)显示于显示部312。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也可基于经由输入支持GUI而通过对输入部311的触摸操作所输入的信息来生成机器信息。
在输入部311构成为麦克风的情况下,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也可将由输入部311所获取的用户的语音通过语音识别处理而转换为文本数据,并基于所述文本数据来生成机器信息。
缆线信息获取部302获取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固有的缆线信息。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缆线信息获取部302对信息传输装置200A的第二信息获取部225进行控制,以从信号处理装置100的信息存储部140将缆线信息传输至输入终端300中可读出的存储器。
信息关联部303将由机器信息获取部301所获取的机器信息与由缆线信息获取部302所获取的缆线信息予以关联,而生成表示所述机器信息与所述缆线信息的关联关系的关联信息。
关联信息输出部304输出所述关联信息,以将由信息关联部303所生成的关联信息供给至PC2。结构例(1)中,关联信息输出部304指示信息传输装置200A将所生成的关联信息写入至信号处理装置100。
[数据结构]
<缆线信息>
图25的(a)是表示缆线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缆线信息是包含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固有的识别信息的信息。作为一例,缆线信息包含缆线型号的项目与缆线ID的项目。在缆线型号的项目中,保存表示作为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制品的型号的信息。在缆线ID的项目中,保存用于唯一识别所述型号的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序列号。通过缆线型号与缆线ID来唯一确定信号处理装置100。图示的缆线信息是在制造时被预先存储在信号处理装置100的信息存储部140中,根据需要而由信息传输装置200A予以读出。
通过像这样对缆线框体50以及信号处理装置100分配固有的缆线信息,从而具有下述优点,即:即便在未对电气机器53赋予有序列号的情况下,也能够唯一识别连接于缆线框体50的电气机器53。
而且,通过使用缆线信息,缆线框体50(信号处理装置100)自身的个体管理成为可能。例如,若缆线框体50受到更换则缆线信息将被变更,因此上游的各装置能够基于新的缆线信息来识别出缆线框体50已被更换的情况。
<机器信息>
图25的(b)是表示机器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机器信息是包含电气机器53固有的识别信息的信息。作为一例,机器信息包含机器型号、机器ID、维护日期的各项目。在机器型号的项目中,保存表示作为电气机器53的制品的型号的信息。在机器ID的项目中,保存用于唯一识别所述型号的电气机器53的序列号。通过机器型号与机器ID来唯一确定电气机器53。例如,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也可从映照有随附于电气机器53的二维码或贴标的图像中读取机器型号以及机器ID。在维护日期的项目中,例如保存针对电气机器53的最近的维护的实施日期。电气机器53的维护日期例如也可由用户经由作为触控面板的输入部311予以输入。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也可将在图像识别处理中读取的机器型号以及机器ID、与由用户所输入的维护日期相关联而生成机器信息。
<关联信息>
图25的(c)是表示关联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关联信息是表示缆线框体50(信号处理装置100)与电气机器53的连接关系的信息,是对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而由信息关联部303所生成。具体而言,关联信息包含保存缆线信息的项目及保存机器信息的项目。
信息关联部303例如使用于支持缆线框体50与电气机器53的关联的GUI显示于显示部312,从用户受理进行关联的缆线信息以及机器信息的指定。信息关联部303将由用户经由GUI而指定的缆线信息与机器信息相关联,从而生成图示的关联信息。
本结构例中,信息关联部303所生成的关联信息经由信息传输装置200A被写入至信号处理装置100的信息存储部140。由此,当缆线框体50与输入/输出单元52经由通信缆线51而连接时,使图25的(c)所示的关联信息载于叠加信号,并经由通信缆线51而从信号处理装置100发送至输入/输出单元52。
<第一中继信息>
图25的(d)是表示第一中继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第一中继信息是在从信号处理装置100收到关联信息的输入/输出单元52对控制器3传输所述关联信息时所生成的信息。第一中继信息例如具有对图25的(c)所示的关联信息附加有单元ID与位值的结构。输入/输出单元52在经由通信端口而从信号处理装置100受理关联信息时,将对受理所述关联信息的通信端口所分配的位值和装置自身的单元ID附加至所述关联信息,而生成第一中继信息。输入/输出单元52将所生成的第一中继信息传输至控制器3。
<第二中继信息>
图25的(e)是表示第二中继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第二中继信息是在从输入/输出单元52收到第一中继信息的控制器3对PC2传输所述第一中继信息时所生成的信息。第二中继信息例如具有对图25的(c)所示的关联信息附加有图23的(b)所示的地址信息的结构。控制器3在从输入/输出单元52受理第一中继信息时,基于第一中继信息中所含的单元ID,来确定作为发送源的输入/输出单元52所属的网络的网络ID和对所述输入/输出单元52分配的节点ID。控制器3将包含装置自身的控制器ID、所确定的网络ID、节点ID及第一中继信息中所含的位值的地址信息附加至关联信息,而生成第二中继信息。控制器3将所生成的第二中继信息传输至PC2。
<结构表>
图26是表示结构表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结构表是对从各控制器3发送的多个第二中继信息进行汇总而数据库化者,作为一例,是由PC2所生成并管理。
结构表例如包含保存地址信息的项目及保存关联信息的项目。如上所述,关联信息是将保存缆线信息的项目与保存机器信息的项目予以关联而构成。
PC2在从控制器3收到第二中继信息时,将与所收到的第二中继信息对应的记录登记到结构表中。例如,PC2在从控制器3收到图25的(e)所示的第二中继信息时,将所述第二中继信息作为在图26中标注有影线的记录而登记到结构表中。PC2通过生成结构表,从而能够掌握哪个电气机器53连接于网络上的哪个场所。
进而,PC2能够经由输入/输出单元52以及控制器3而从通信系统1中的所有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获取包含不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机器即电气机器53的机器信息的关联信息。作为结果,在支持叠加通信的通信系统1中,能够对属于通信系统1的不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机器固有的信息进行管理。例如,在包含维护日期作为机器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对属于通信系统1的各电气机器53的最新的维护实施日期进行管理。
§3结构例(1)的动作例
[机器设置时]
图27是表示属于通信系统1的各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27中,除了各装置所执行的处理步骤(S101~S121)以外,还记载了用户所进行的作业步骤(HS1~HS4)以供参考。作为一例,图27所示的流程图表示在通信系统1中新设置电气机器53时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另外,以下说明的处理流程不过是一例,各处理可尽可能地变更。而且,关于以下说明的处理流程,可根据实施方式来适当地进行步骤的省略、替换以及追加。
HS1中,首先,用户将新的电气机器53设置到通信系统1的规定的场所。并且,用户将内置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缆线框体50的一端连接于电气机器53。
HS2中,用户将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连接于输入终端300。例如,将外置于输入终端300的信息传输装置200A连接于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由此,经由信息传输装置200A来连接输入终端300与缆线框体50。或者,也可将包括信息传输装置200A的机构的输入终端300直接连接于缆线框体50。
S101中,输入终端300的控制部310对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或者,对应于输入终端300已被连接于缆线框体50的情况,来启动用于进行缆线信息与机器信息的关联的工具(例如信息管理应用)。控制部310所具有的机器信息获取部301、缆线信息获取部302、信息关联部303以及关联信息输出部304的各部也可为信息管理应用的一部分。
S102(第一识别信息获取步骤)中,缆线信息获取部302控制信息传输装置200A来从信号处理装置100获取缆线信息。具体而言,缆线信息获取部302指示信息传输装置200A读出缆线信息。
S103中,信息传输装置200A的第二信息获取部225与信号处理装置100进行叠加通信,向信号处理装置100请求缆线信息。
S104中,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叠加信号发送部155根据请求,将保存在信息存储部140中的缆线信息载于叠加信号而送出至信息传输装置200A。
第二信息获取部225将从所收到的叠加信号中提取的缆线信息传输至输入终端300可存取的存储器。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出并获取所传输的缆线信息。
S105(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中,机器信息获取部301获取电气机器53的机器信息。机器信息获取部301既可从通过摄像机来拍摄随附于电气机器53的二维码或印刷有制造时的信息的贴标而获得的图像中提取机器信息,也可获取用户经由GUI而输入的机器信息。
S106(生成步骤)中,信息关联部303将在S102中获取的缆线信息与在S105中获取的机器信息予以关联,由此来生成关联信息。例如,信息关联部303响应经由GUI而受理了缆线信息以及机器信息的指定的情况,将所指定的缆线信息以及机器信息予以关联。
S107(输出步骤)中,关联信息输出部304以PC2可接收的方式来输出所生成的关联信息。具体而言,关联信息输出部304指示信息传输装置200A进行关联信息的写入。
S108中,第一信息获取部221从输入终端300可存取的存储器中读出被指示了传输的关联信息,例如,如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那样,经由光投射部210,将所述关联信息传输至信号处理装置100。
S109(写入步骤)中,信息改写部153将由从信息传输装置200A接收的光信号所表示的关联信息写入至信息存储部140。
S110中,由信息改写部153进行写入完成的判定。若写入完成,则处理从S110的是进入S111。
S111中,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将用于验证所写入的数据的叠加信号返回给信息传输装置200A。
S112中,信息验证部223如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那样,验证写入的成功与否。
S113中,信息验证部223将验证结果返回给输入终端300。
S114中,关联信息输出部304基于验证结果来判定写入的成功与否。若写入失败,则关联信息输出部304也可从S114的否返回S107,再次指示信息传输装置200A进行关联信息的写入。若写入成功,则处理从S114的是进入S115。
S115中,关联信息输出部304也可向用户通知按照用户的指示而生成的关联信息已被顺利写入至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的意旨。例如,使写入成功的消息显示于输入终端300的显示部312。
HS3中,用户确认关联信息已被顺利写入至信号处理装置100,从缆线框体50拆下信息传输装置200A。
HS4中,用户将被拆下的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连接于与输入/输出单元52相连的通信缆线51。由此,信号处理装置100与输入终端300的连接被解除,信号处理装置100经由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可电性通信地连接于输入/输出单元52。用户在连接好缆线框体50与输入/输出单元52时,接通控制器3以及输入/输出单元52的电源。
S116中,输入/输出单元52从信号处理装置100获取关联信息(例如图25的(c))。具体而言,输入/输出单元52向新连接的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请求关联信息。
S117(关联信息的发送步骤)中,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将所请求的关联信息载于叠加信号而经由通信缆线51发送至输入/输出单元52。
S118中,输入/输出单元52将对受理关联信息的通信端口所分配的位值与装置自身的单元ID附加至所获取的所述关联信息,而生成第一中继信息(例如图25的(d))。输入/输出单元52将所生成的第一中继信息发送至控制器3。
S119中,控制器3基于第一中继信息的发送源即输入/输出单元52的单元ID,来确定输入/输出单元52在网络上的地址即网络ID与节点ID。控制器3将包含装置自身的控制器ID、所确定的网络ID及节点ID与第一中继信息中所含的位值的地址信息附加至第一中继信息中所含的所述关联信息,而生成第二中继信息(例如图25的(e))。
S120中,控制器3将所生成的第二中继信息发送至PC2。
S121中,PC2将从各个控制器3接收的第二中继信息作为记录而登记到结构表(例如图26)中。
根据所述方法,即便是不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机器即电气机器53,也能够编入至通信系统1中,在PC2中,对电气机器53固有的信息进行管理,通过经由缆线框体50,从而能够利用叠加通信来控制电气机器53。
[机器更换时]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也能够应对电气机器53产生了故障而将电气机器53更换为新机器的状况。
当电气机器53中的一个产生故障时,与电气机器53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100例如将故障的状态信息作为与电气机器53相关的规定的信息载于叠加信号,而送出至输入/输出单元52。故障的状态信息是经由输入/输出单元52以及控制器3被发送至PC2。当故障的状态信息被PC2接收时,由于与传输关联信息时同样地附加有地址信息,因此PC2能够查明发生了故障的电气机器53的场所。
用户能够基于PC2所输出的与故障相关的通知来确定发生了故障的电气机器53,并着手所述电气机器53的更换作业。
用户首先切断控制器3以及输入/输出单元52的电源,并从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拆下输入/输出单元52侧的通信缆线51。然后,用户将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连接于输入终端300的信息传输装置200A。
这样,当输入终端300与信号处理装置100连接时,缆线信息获取部302与S102~S104同样地,从信号处理装置100获取缆线信息。缆线信息获取部302也可使所获取的缆线信息显示于显示部312。由此,用户能够对PC2所输出的通知与所显示的缆线信息进行核查,以确认与所拆下的缆线框体50连接的电气机器53是成为更换对象的发生了故障的电气机器53无误。
用户从缆线框体50的一端拆下电气机器53侧的通信缆线51,以拆除发生了故障的电气机器53。取代于此,用户将新的电气机器53与缆线框体50经由通信缆线51予以连接并进行设置。
当像这样设置好新的电气机器53时,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与S105同样地,获取新设置的电气机器53的机器信息。例如,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也可从二维码获取机器信息中的机器型号以及机器ID。机器信息获取部301既可从输入终端300的未图示的存储部获取实施所述更换的日期,也可获取由用户所输入的日期,以作为维护日期。
这样,当获取了关于新的电气机器53的机器信息时,信息关联部303与S106同样地,将先前获取的缆线信息与新的电气机器53的机器信息予以关联,从而重新生成关联信息。
随后,所生成的关联信息与S107~S121同样地被供给至PC2,由PC2进行管理。
[通信缆线更换时]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也能够应对连接输入/输出单元52与缆线框体50的通信缆线51产生断线而将通信缆线51更换为新缆线的状况。
若通信缆线51的一根产生断线,则输入/输出单元52将无法再与经由产生了断线的通信缆线51而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100之间进行通信。输入/输出单元52将基于通信已中断的通信端口而确定的位值、断线的状态信息以及装置自身的单元ID发送至控制器3。断线的状态信息经由控制器3而发送至PC2。当断线的状态信息被PC2接收时,由于与传输关联信息时同样附加有地址信息,因此PC2能够查明输入/输出单元52与哪个缆线框体50之间的通信缆线51发生了断线。
用户能够基于PC2所输出的与断线相关的通知来确定输入/输出单元52与哪个缆线框体50之间发生了断线,并着手输入/输出单元52与所述缆线框体50之间的通信缆线51的更换作业。
用户首先切断控制器3以及输入/输出单元52的电源,并从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拆下输入/输出单元52侧的通信缆线51。然后,用户将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连接于输入终端300的信息传输装置200A。
这样,当输入终端300与信号处理装置100连接时,缆线信息获取部302与S102~S104同样地,从信号处理装置100获取缆线信息。缆线信息获取部302也可使所获取的缆线信息显示于显示部312。由此,用户能够对PC2所输出的通知与所显示的缆线信息进行核查,以确认在输入/输出单元52侧与所拆下的缆线框体50相连的通信缆线51是成为更换对象的发生了断线的通信缆线51无误。
用户从输入/输出单元52拆下发生了断线的通信缆线51,并更换为新的通信缆线51。
这样,当通信缆线51的更换完成时,机器信息获取部301对机器信息中的维护日期进行更新。关于新的维护日期,机器信息获取部301既可从输入终端300的未图示的存储部获取实施所述更换的日期,也可获取由用户所输入的日期。而且,另一示例中,也可在机器信息中,将电气机器53的维护日期与通信缆线51的更换日期作为不同的项目来进行处理。此时,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也可关于电气机器53的机器信息而更新通信缆线51的更换日期。
当像这样基于通信缆线51的更换而更新了机器信息时,信息关联部303与S106同样地,将先前获取的缆线信息与经更新的机器信息予以关联,由此来重新生成关联信息。
随后,所生成的关联信息与S107~S121同样地被供给至PC2,由PC2进行管理。
§4结构例(2)
结构例(2)中,连接于输入终端300的信息传输装置200B具有从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读出信息的机构,也可不具有对信号处理装置100写入信息的机构。由输入终端300所生成的关联信息从输入终端300被直接发送至PC2。
[硬件结构]
<信息传输装置200B>
本结构例的信息传输装置200B与图24所示的信息传输装置200A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不具备对信息传输装置200A所具有的信号处理装置100的写入机构。即,信息传输装置200B包括图24中未图示的传输电路(以下,为了方便,称作传输电路220B)代替传输电路220A。传输电路220B具有信息验证部223以及第二信息获取部225,但也可不包括第一信息获取部221。而且,信息传输装置200B也可不包括光投射部210。
[功能结构]
<输入终端300>
如图24所示,本结构例的输入终端300包括控制部310、输入部311、显示部312、通信部313以及未图示的周边机器接口。
本结构例中,与结构例(1)同样,控制部310具有机器信息获取部301、缆线信息获取部302、信息关联部303以及关联信息输出部304的各部,以作为信息管理应用。
本结构例中,关联信息输出部304与结构例(1)的关联信息输出部304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所生成的关联信息,不写入至信号处理装置100,而是经由通信部313等各种传输部件以PC2可接收的方式输出至外部。
例如,关联信息输出部304也可经由通信部313,通过无线LAN、有线LAN或经由移动电话线路网而实现的国际互联网通信来将关联信息发送至PC2。关联信息输出部304也可经由通信部313,通过经由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或红外线等而实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来将关联信息发送至PC2。关联信息输出部304也可通过利用USB或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等而实现的有线通信来将关联信息发送至PC2。或者,关联信息输出部304也可对连接于输入终端300的USB存储器或SD卡等外置的信息存储介质写入关联信息。写入有关联信息的信息存储介质也可能够以PC2可读出的方式连接于PC2,像这样,将关联信息从关联信息输出部304供给至PC2。
[数据结构]
缆线信息获取部302与结构例(1)同样地,从连接于电气机器53的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获取缆线信息。缆线信息的数据结构例如图25的(a)所示。缆线信息是根据来自输入/输出单元52的请求,以叠加通信的方式从信号处理装置100经由通信缆线51而发送至输入/输出单元52。
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与结构例(1)同样地,获取所述的电气机器53的机器信息。机器信息的数据结构例如图25的(b)所示。
信息关联部303与结构例(1)同样地,将所获取的缆线信息与机器信息相关联而生成关联信息。关联信息的数据结构例如图25的(c)所示。所生成的关联信息由关联信息输出部304供给至PC2。
<第一中间信息>
图28的(a)是表示第一中间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第一中间信息是在从信号处理装置100收到缆线信息的输入/输出单元52对控制器3传输所述缆线信息时所生成的信息。第一中间信息例如具有对缆线信息附加有单元ID与位值的结构。位值是对受理缆线信息的通信端口所分配的位值。
<第二中间信息>
图28的(b)是表示第二中间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第二中间信息是在从输入/输出单元52收到第一中间信息的控制器3对PC2传输所述第一中间信息时所生成的信息。第二中间信息例如具有对第一中间信息中所含的缆线信息附加有图23的(b)所示的地址信息的结构。例如,地址信息包含控制器3的控制器ID、基于第一中间信息的发送源即输入/输出单元52而确定的网络ID及节点ID、与第一中间信息中所含的位值。
PC2从输入终端300接收例如图25的(c)所示的关联信息,另一方面,从控制器3接收例如图28的(b)所示的第二中间信息。
PC2基于关联信息内的缆线信息与第二中间信息内的缆线信息相一致的情况,生成将所述缆线信息、关联信息内的机器信息与第二中间信息内的地址信息结合而成的记录。所生成的记录是在例如图26所示的结构表中,作为标注有影线的记录而表示。如图26所示,PC2将所生成的记录登记至结构表中。
根据所述方法,PC2通过生成结构表,从而能够掌握哪个电气机器53连接于网络上的哪个场所。
进而,输入终端300从通信系统1中的所有电气机器53获取机器信息,并将表示与各个缆线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关联信息供给至PC2。因此,PC2能够掌握通信系统1中的所有电气机器53与缆线框体50的对应关系。
作为结果,在支持叠加通信的通信系统1中,能够对属于通信系统1的不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机器固有的信息进行管理。例如,在包含维护日期作为机器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对属于通信系统1的各电气机器53的最新的维护实施日期进行管理。
§5结构例(2)的动作例
[机器设置时]
图29是表示属于通信系统1的各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29中,除了各装置所执行的处理步骤(S201~S215)以外,还记载了用户所进行的作业步骤(HS1~HS4)以供参考。作为一例,图29所示的流程图表示在通信系统1中新设置电气机器53时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另外,以下说明的处理流程不过是一例,各处理可尽可能地变更。而且,关于以下说明的处理流程,可根据实施方式来适当地进行步骤的省略、替换以及追加。
HS1与结构例(1)同样地由用户来实施。HS2中,使用信息传输装置200B代替信息传输装置200A来连接信号处理装置100与输入终端300,除此以外,与结构例(1)同样地由用户来实施。
S201~S206(生成步骤)与结构例(1)同样,分别由输入终端300、信息传输装置200B或信号处理装置100来执行。
S207中,信息关联部303在S206中无问题地生成了关联信息的情况下,也可将已顺利生成关联信息的意旨通知给用户。例如,使生成成功的消息显示于输入终端300的显示部312。
S208(输出步骤)中,关联信息输出部304以PC2可接收的方式来输出在S206中生成的关联信息。具体而言,关联信息输出部304将关联信息经由通信部313而发送至PC2。S208中的关联信息的发送可在直至PC2执行S214为止的任意时机执行。
HS3中,用户确认关联信息已在信号处理装置100中顺利生成,从缆线框体50拆下信息传输装置200B。HS4与结构例(1)同样地由用户来实施。
S209中,输入/输出单元52从信号处理装置100获取缆线信息(例如图25的(a))。具体而言,输入/输出单元52对新连接的缆线框体50内的信号处理装置100请求缆线信息。
S210(第一识别信息的发送步骤)中,叠加信号发送部155将所请求的缆线信息载于叠加信号而经由通信缆线51发送至输入/输出单元52。
S211中,输入/输出单元52将对受理缆线信息的通信端口所分配的位值与装置自身的单元ID附加至所获取的所述缆线信息,而生成第一中间信息(例如图28的(a))。输入/输出单元52将所生成的第一中间信息发送至控制器3。
S212中,控制器3基于第一中间信息的发送源即输入/输出单元52的单元ID,来确定输入/输出单元52在网络上的地址即网络ID与节点ID。控制器3将包含装置自身的控制器ID、所确定的网络ID及节点ID、与第一中间信息中所含的位值的地址信息附加至第一中间信息中所含的所述缆线信息,而生成第二中间信息(例如图28的(b))。
S213中,控制器3将所生成的第二中间信息发送至PC2。
S214中,PC2基于在S208中发送的关联信息内的缆线信息与在S213中发送的第二中间信息内的缆线信息相一致的情况,生成将所述缆线信息、关联信息内的机器信息与第二中间信息内的地址信息结合而成的记录。
S215中,PC2将所生成的记录登记到结构表(例如图26)中。
根据所述方法,与结构例(1)的动作例同样地,即便是不支持叠加信号通信的机器即电气机器53,也能够编入至通信系统1中,在PC2中,对电气机器53固有的信息进行管理,通过经由缆线框体50,从而能够利用叠加通信来控制电气机器53。
[机器更换时]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也能够应对电气机器53产生了故障而将电气机器53更换为新机器的状况。
当电气机器53中的一个产生故障时,与电气机器53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100例如将故障的状态信息作为与电气机器53相关的规定的信息载于叠加信号,而送出至输入/输出单元52。故障的状态信息是经由输入/输出单元52以及控制器3被发送至PC2。当故障的状态信息被PC2接收时,由于与传输关联信息时同样地附加有地址信息,因此PC2能够查明发生了故障的电气机器53的场所。
用户能够基于PC2所输出的与故障相关的通知来确定发生了故障的电气机器53,并着手所述电气机器53的更换作业。
用户首先切断控制器3以及输入/输出单元52的电源,并从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拆下输入/输出单元52侧的通信缆线51。然后,用户将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连接于输入终端300的信息传输装置200B。
这样,当输入终端300与信号处理装置100连接时,缆线信息获取部302与S202(第一识别信息获取步骤)~S204同样地,从信号处理装置100获取缆线信息。缆线信息获取部302也可使所获取的缆线信息显示于显示部312。由此,用户能够对PC2所输出的通知与所显示的缆线信息进行核查,以确认与所拆下的缆线框体50连接的电气机器53是成为更换对象的发生了故障的电气机器53无误。
用户从缆线框体50的一端拆下电气机器53侧的通信缆线51,以拆除发生了故障的电气机器53。取代于此,用户将新的电气机器53与缆线框体50经由通信缆线51予以连接并进行设置。
当像这样设置好新的电气机器53时,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与S205(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同样地,获取新设置的电气机器53的机器信息。例如,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也可从二维码获取机器信息中的机器型号以及机器ID。机器信息获取部301既可从输入终端300的未图示的存储部获取实施所述更换的日期,也可获取由用户所输入的日期,以作为维护日期。
这样,当获取了关于新的电气机器53的机器信息时,信息关联部303与S206同样地,将先前获取的缆线信息与新的电气机器53的机器信息予以关联,从而重新生成关联信息。
随后,所生成的关联信息与S207~S215同样地被供给至PC2,由PC2进行管理。
[通信缆线更换时]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也能够应对连接输入/输出单元52与缆线框体50的通信缆线51产生断线而将通信缆线51更换为新缆线的状况。
若通信缆线51的一根产生断线,则输入/输出单元52将无法再与经由产生了断线的通信缆线51而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100之间进行通信。输入/输出单元52将基于通信已中断的通信端口而确定的位值、断线的状态信息以及装置自身的单元ID发送至控制器3。断线的状态信息经由控制器3而发送至PC2。当断线的状态信息被PC2接收时,由于与传输关联信息时同样附加有地址信息,因此PC2能够查明输入/输出单元52与哪个缆线框体50之间的通信缆线51发生了断线。
用户能够基于PC2所输出的与断线相关的通知来确定输入/输出单元52与哪个缆线框体50之间发生了断线,并着手输入/输出单元52与所述缆线框体50之间的通信缆线51的更换作业。
用户首先切断控制器3以及输入/输出单元52的电源,并从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拆下输入/输出单元52侧的通信缆线51。然后,用户将缆线框体50的另一端连接于输入终端300的信息传输装置200B。
这样,当输入终端300与信号处理装置100连接时,缆线信息获取部302与S202~S204同样地,从信号处理装置100获取缆线信息。缆线信息获取部302也可使所获取的缆线信息显示于显示部312。由此,用户能够对PC2所输出的通知与所显示的缆线信息进行核查,以确认在输入/输出单元52侧与所拆下的缆线框体50相连的通信缆线51是成为更换对象的发生了断线的通信缆线51无误。
用户从输入/输出单元52拆下发生了断线的通信缆线51,并更换为新的通信缆线51。
这样,当通信缆线51的更换完成时,机器信息获取部301对机器信息中的维护日期进行更新。关于新的维护日期,机器信息获取部301既可从输入终端300的未图示的存储部获取实施所述更换的日期,也可获取由用户所输入的日期。而且,另一示例中,也可在机器信息中,将电气机器53的维护日期与通信缆线51的更换日期作为不同的项目来进行处理。此时,机器信息获取部301也可关于电气机器53的机器信息而更新通信缆线51的更换日期。
当像这样基于通信缆线51的更换而更新了机器信息时,信息关联部303与S206同样地,将先前获取的缆线信息与经更新的机器信息予以关联,由此来重新生成关联信息。
随后,所生成的关联信息与S207~S215同样地被供给至PC2,由PC2进行管理。
§6变形例
结构例(1)中,搭载于信息传输装置200A的写入部件并不限于光通信,也可通过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电气部件来实现。此时,信息传输装置200A包括图10所示的电流控制部230代替光投射部210。此时,收容于缆线框体50中的信号处理装置100包括图10所示的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结构来代替图24所示的结构。具体而言,信号处理装置100包括电流探测部160代替光接收部130,发送控制电路150也可不包括监测部151。由此,信息传输装置200A的第一信息获取部221能够控制电流控制部230来对信号处理装置100电性写入关联信息。
结构例(1)中,在对电气机器53赋予有序列号的情况下,在输入/输出单元52以上的上游装置中,缆线信息的管理也可予以省略。
作为从电气机器53读取的机器信息、从信号处理装置100读取的缆线信息、以及向信号处理装置100写入的关联信息等各种数据,也可采用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American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码等用于信息交换的标准的字符串码。由此,在控制器3或PC2等上游的各种装置以及输入终端300中,不需要特别的转换便能够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
为了减小信号处理装置100的信息存储部140中的存储器容量,也可对缆线信息或关联信息实施数据的压缩处理。
而且,在从输入终端300向信号处理装置100写入关联信息时,也可对数据进行加密。由此,能够抑制收容信号处理装置100的缆线框体50的仿制品的制造。
〔借助软件的实现例〕
信号处理装置100、信息改写装置200以及输入单元4的控制块既可通过形成于集成电路(IC芯片(chip))等上的逻辑电路(硬件)实现,也可通过软件来实现。
在后者的情况下,信号处理装置100、信息改写装置200以及输入单元4包括执行实现各功能的软件即程序的命令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例如包括一个以上的处理器(processor),并且包括存储有所述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并且,在所述计算机中,通过所述处理器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程序,从而达成本发明的目的。作为所述处理器,例如可使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作为所述记录介质,可使用“并非临时的有形介质”,例如除了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等以外,还可使用带(tape)、盘(disk)、卡(card)、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的逻辑电路等。而且,还可更包括展开所述程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而且,所述程序也可经由可传输此程序的任意传输介质(通信网络或广播波等)而提供给所述计算机。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也能以通过电子传输来将所述程序具现化的、被嵌入载波中的数据信号的形态来实现。
作为本公开的一例,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结构。
即,本公开的一方面的控制程序是能够经由通信缆线而与信号处理装置连接的终端装置的控制程序,其中,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叠加信号发送部,将与动作元件的状态相应的动作信号发送至其他装置、或者从所述其他装置接收控制动作元件的动作信号,并且将表示规定的信息的数据信号作为叠加于所述动作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其他装置;以及信息存储部,存储所述规定的信息,所述控制程序使所述终端装置执行:第一识别信息获取步骤,经由所述通信缆线而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获取对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识别的第一识别信息,以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经由由用户所操作的所述终端装置的输入部来获取第二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对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电连接且通过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之间收发所述动作信号而使所述动作元件运行的电气机器进行识别;生成步骤,生成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关联的关联信息;以及输出步骤,输出所述关联信息,以使得在经由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来控制或监测多个所述电气机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接收所述关联信息。
根据此结构,信息处理装置能够获取表示相对于信号处理装置而唯一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相对于电气机器而唯一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关联信息。由此,能够通过使用叠加信号的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来控制或管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电气机器等。作为结果,起到下述效果:能够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电气机器导入到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系统中。
所述一方面的控制程序中,也可为,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信息改写部,所述信息改写部基于来自其他装置的指示输入,来改写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部中的信息,在所述输出步骤中,指示所述信息改写部将所述关联信息写入至所述信息存储部,以将包含所述关联信息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的所述叠加信号经由所述叠加信号发送部而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根据此结构,能够使信息处理装置经由信号处理装置来获取表示相对于信号处理装置而唯一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相对于电气机器而唯一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关联信息。作为结果,起到下述效果:能够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电气机器导入到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系统中。
所述一方面的控制程序中,也可为,在所述输出步骤中,将所述关联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叠加信号发送部将包含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的所述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根据此结构,能够使信息处理装置经由终端装置来获取表示相对于信号处理装置而唯一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相对于电气机器而唯一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关联信息。另一方面,能够使信息处理装置经由信号处理装置来获取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由此,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将第一识别信息作为线索,基于从终端装置获取的关联信息来确定与作为叠加信号通信的通信对象的信号处理装置对应的电气机器。作为结果,起到下述效果:能够通过使用叠加信号的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来控制或管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电气机器等,从而能够将所述电气机器等导入到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系统中。
所述一方面的控制程序中,也可为,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的框体具备能够与连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电气机器之间的通信缆线电连接的通信缆线状的外形,所述框体的一端能够与不支持所述叠加信号的收发的所述电气机器电连接,所述框体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或所述终端装置电连接,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获取步骤中,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终端装置连接时,获取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根据此结构,能够在电气机器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容易地配置信号处理装置,并且信号处理装置与终端装置之间的装卸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而且,在信号处理装置中,不需要为了信息处理装置用以及终端装置用而另行设置用于通信的连接端子,因此能够简化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
所述一方面的控制程序中,也可为,在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中,从作为所述输入部的拍摄部所拍摄的、印刷有与所述电气机器相关的信息的印刷介质的图像,获取所述电气机器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根据此结构,无须经由用户的手动输入,便能够切实地在终端装置中获取电气机器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例如,也可为,所述印刷介质是包含电气机器的信息的二维码,在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中,从映照有二维码的二维码图像获取所述电气机器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或者,例如,所述印刷介质也可包含作为字符或符号而印刷的、电气机器的信息。此时,在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中,也可从拍摄随附于电气机器的贴标等的所述印刷介质所获得的图像中,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来读取映照在其中的字符串,并基于所读取的字符串的文本数据来获取第二识别信息。
本公开的一方面的方法使用能够经由通信缆线而与信号处理装置连接的终端装置来管理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以及电气机器的信息,其中,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叠加信号发送部,将与动作元件的状态相应的动作信号发送至其他装置、或者从所述其他装置接收控制动作元件的动作信号,并且将表示规定的信息的数据信号作为叠加于所述动作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其他装置;以及信息存储部,存储所述规定的信息,所述电气机器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电连接,且通过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之间收发所述动作信号来使所述动作元件运行,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识别信息获取步骤,所述终端装置经由所述通信缆线而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获取对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识别的第一识别信息,以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所述终端装置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电连接,经由由用户所操作的所述终端装置的输入部来获取对所述电气机器进行识别的第二识别信息;生成步骤,所述终端装置生成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关联的关联信息;以及输出步骤,所述终端装置输出所述关联信息,以使得在经由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来控制或监测多个所述电气机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接收所述关联信息。
根据此方法,信息处理装置能够获取表示相对于信号处理装置而唯一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相对于电气机器而唯一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关联信息。由此,能够通过使用叠加信号的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来控制或管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电气机器等。作为结果,起到下述效果:能够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电气机器导入到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系统中。
所述一方面的方法中,也可为,在所述输出步骤中,指示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将所述关联信息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而写入至所述信息存储部,所述方法还包括:写入步骤,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将从所述终端装置输出的所述关联信息写入至所述信息存储部;以及发送步骤,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将包含被写入至所述信息存储部的所述关联信息的所述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根据此方法,能够使信息处理装置经由信号处理装置来获取表示相对于信号处理装置而唯一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相对于电气机器而唯一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关联信息。作为结果,起到下述效果:能够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电气机器导入到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系统中。
所述一方面的方法中,也可为,在所述输出步骤中,将所述关联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步骤,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将包含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的所述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根据此方法,能够使信息处理装置经由终端装置来获取表示相对于信号处理装置而唯一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相对于电气机器而唯一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关联信息。另一方面,能够使信息处理装置经由信号处理装置来获取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由此,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将第一识别信息作为线索,基于从终端装置获取的关联信息来确定与作为叠加信号通信的通信对象的信号处理装置对应的电气机器。作为结果,起到下述效果:能够通过使用叠加信号的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来控制或管理不支持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的电气机器等,从而能够将所述电气机器等导入到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系统中。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各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部件适当组合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符号的说明
1:通信系统
2:PC(信息处理装置)
3:控制器
4:输入单元
5:输出单元
41:动作信号处理部
42:数据信号处理部
50:缆线框体
51:通信缆线
52:输入/输出单元
53:电气机器
100:信号处理装置
130:光接收部
140:信息存储部
150:发送控制电路
151:监测部
153:信息改写部
155:叠加信号发送部
157:动作模式切换部
160:电流探测部
200:信息改写装置
200A、200B:信息传输装置
210:光投射部
220:改写电路
220A、220B:传输电路
221:信息获取部、第一信息获取部
223:信息验证部
225:第二信息获取部
300:输入终端(终端装置)
301:机器信息获取部
302:缆线信息获取部
303:信息关联部
304:关联信息输出部
310:控制部
311:输入部(拍摄部)
312:显示部
313:通信部

Claims (8)

1.一种控制程序,是能够经由通信缆线而与信号处理装置连接的终端装置的控制程序,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
叠加信号发送部,将与动作元件的状态相应的动作信号发送至其他装置、或者从所述其他装置接收控制动作元件的动作信号,并且将表示规定的信息的数据信号作为叠加于所述动作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其他装置;以及
信息存储部,存储所述规定的信息,
所述控制程序使所述终端装置执行:
第一识别信息获取步骤,经由所述通信缆线而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获取对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识别的第一识别信息,以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
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经由由用户所操作的所述终端装置的输入部来获取第二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对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电连接且通过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之间收发所述动作信号而使所述动作元件运行的电气机器进行识别;
生成步骤,生成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关联的关联信息;以及
输出步骤,输出所述关联信息,以使得在经由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来控制或监测多个所述电气机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接收所述关联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程序,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
信息改写部,基于来自其他装置的指示输入,来改写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部中的信息,
在所述输出步骤中,指示所述信息改写部将所述关联信息写入至所述信息存储部,以将包含所述关联信息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的所述叠加信号经由所述叠加信号发送部而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程序,其中
在所述输出步骤中,将所述关联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所述叠加信号发送部将包含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的所述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程序,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的框体具备能够与连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电气机器之间的通信缆线电连接的通信缆线状的外形,所述框体的一端能够与不支持所述叠加信号的收发的所述电气机器电连接,所述框体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或所述终端装置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获取步骤中,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终端装置连接时,获取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程序,其中
在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中,从作为所述输入部的拍摄部所拍摄的、印刷有与所述电气机器相关的信息的印刷介质的图像,获取所述电气机器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6.一种方法,使用能够经由通信缆线而与信号处理装置连接的终端装置来管理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以及电气机器的信息,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
叠加信号发送部,将与动作元件的状态相应的动作信号发送至其他装置、或者从所述其他装置接收控制动作元件的动作信号,并且将表示规定的信息的数据信号作为叠加于所述动作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其他装置;以及
信息存储部,存储所述规定的信息,
所述电气机器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电连接,且通过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之间收发所述动作信号来使所述动作元件运行,
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识别信息获取步骤,所述终端装置经由所述通信缆线而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获取对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识别的第一识别信息,以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
第二识别信息获取步骤,所述终端装置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电连接,经由由用户所操作的所述终端装置的输入部来获取对所述电气机器进行识别的第二识别信息;
生成步骤,所述终端装置生成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关联的关联信息;以及
输出步骤,所述终端装置输出所述关联信息,以使得在经由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来控制或监测多个所述电气机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接收所述关联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输出步骤中,指示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将所述关联信息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而写入至所述信息存储部,
所述方法还包括:
写入步骤,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将从所述终端装置输出的所述关联信息写入至所述信息存储部;以及
发送步骤,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将包含被写入至所述信息存储部的所述关联信息的所述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输出步骤中,将所述关联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步骤,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将包含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作为所述规定的信息的所述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CN202080042178.6A 2019-07-08 2020-02-27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管理方法 Active CN1140089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7093A JP7275940B2 (ja) 2019-07-08 2019-07-08 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方法
JP2019-127093 2019-07-08
PCT/JP2020/007944 WO2021005825A1 (ja) 2019-07-08 2020-02-27 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8984A true CN114008984A (zh) 2022-02-01
CN114008984B CN114008984B (zh) 2024-04-05

Family

ID=7411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2178.6A Active CN114008984B (zh) 2019-07-08 2020-02-27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46914B2 (zh)
EP (1) EP3998749A4 (zh)
JP (1) JP7275940B2 (zh)
CN (1) CN114008984B (zh)
WO (1) WO20210058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81443B2 (ja) * 2018-10-31 2022-06-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書換装置
JP7275940B2 (ja) * 2019-07-08 2023-05-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2723A (zh) * 2008-11-05 2010-06-16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双工传输方法
CN103427876A (zh) * 2012-05-25 2013-12-04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连接装置、通信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JP2016134007A (ja) * 2015-01-20 2016-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機器、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735776A (zh) * 2015-06-30 2018-02-23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8885591A (zh) * 2016-03-24 2018-11-23 连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终端装置以及程序
CN109839899A (zh) * 2017-11-24 2019-06-04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控制系统
CN109960477A (zh) * 2017-12-14 2019-07-0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系统、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1938A (en) * 1984-11-03 1987-10-20 Keystone International, Inc. Data system
JPH05266392A (ja) * 1992-03-19 1993-10-15 Tokico Ltd 伝送装置
US6548967B1 (en) * 1997-08-26 2003-04-15 Color Kinetics, Inc. Universal lighting network methods and systems
US7069025B2 (en) * 2000-11-14 2006-06-27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sset loc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3587185B2 (ja) * 2001-09-28 2004-11-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誘導無線アンテナ、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非接触データ通信装置
AT5042U3 (de) * 2001-10-08 2002-10-25 Avl List Gmbh Messanordnung
JP3818450B2 (ja) * 2003-01-14 2006-09-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通信安定性の判定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6020083A (ja) * 2004-07-01 2006-01-19 Omron Corp タグ通信用アンテナ、タグ通信装置、タグ通信システム、タグ通信装置のスキャン調整方法、およびスキャン調整プログラム
US20090013335A1 (en) * 2007-07-06 2009-01-08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Sensor process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JP2009049642A (ja) * 2007-08-17 2009-03-05 Omron Corp 伝送システム
JP5408445B2 (ja) * 2010-03-15 2014-02-0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マスタ通信回路
JP5273208B2 (ja) * 2011-06-07 2013-08-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51547B2 (ja) * 2012-03-15 2016-12-2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CN104126155B (zh) * 2012-03-15 2017-06-09 欧姆龙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控制方法
JP6263836B2 (ja) * 2013-01-15 2018-01-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9369237B2 (en) * 2013-08-08 2016-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un-length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US10409244B2 (en) * 2013-10-15 2019-09-10 Omron Corporation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JP6343953B2 (ja) * 2014-02-13 2018-06-2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携帯端末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5133175A1 (ja) * 2014-03-04 2015-09-1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EP3180659B1 (en) * 2014-08-13 2019-05-22 ABB Schweiz AG Mobile device, engineering tool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able configuration in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CN108701623B (zh) * 2015-11-05 2022-10-04 米朋克斯株式会社 基板评价方法
JP6432494B2 (ja) * 2015-11-30 2018-12-0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監視装置、監視システム、監視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9644166B (zh) * 2016-06-22 2021-12-07 天空公司 用于智能网络的智能模块和智能网络系统
JP6436141B2 (ja) * 2016-09-20 2018-12-1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X線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769284B2 (ja) * 2016-12-16 2020-10-14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設定装置、設定方法、設定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端末装置
JP2018120327A (ja) * 2017-01-24 2018-08-0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JP7024190B2 (ja) * 2017-03-03 2022-02-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センサ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880854B2 (ja) * 2017-03-14 2021-06-0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および受信機器
JP6939085B2 (ja) * 2017-05-23 2021-09-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9012906A (ja) * 2017-06-29 2019-01-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
JP6981113B2 (ja) * 2017-09-05 2021-12-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7097164B2 (ja) * 2017-09-29 2022-07-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Rfid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897491B2 (ja) * 2017-10-24 2021-06-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サーボドライバ及び状態変化検出方法
JP6936957B2 (ja) * 2017-11-07 2021-09-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検査装置、データ生成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JP7028075B2 (ja) * 2018-06-12 2022-03-0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センサ
JP2020011320A (ja) * 2018-07-17 2020-01-2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パラメータ同定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81443B2 (ja) * 2018-10-31 2022-06-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書換装置
JP7006565B2 (ja) * 2018-10-31 2022-01-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7298329B2 (ja) * 2019-06-24 2023-06-2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マス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機器制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238647B2 (ja) * 2019-07-08 2023-03-1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
JP7275940B2 (ja) * 2019-07-08 2023-05-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方法
JP2021026601A (ja) * 2019-08-07 2021-02-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2723A (zh) * 2008-11-05 2010-06-16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双工传输方法
CN103427876A (zh) * 2012-05-25 2013-12-04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连接装置、通信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JP2016134007A (ja) * 2015-01-20 2016-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機器、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735776A (zh) * 2015-06-30 2018-02-23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8885591A (zh) * 2016-03-24 2018-11-23 连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终端装置以及程序
CN109839899A (zh) * 2017-11-24 2019-06-04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控制系统
CN109960477A (zh) * 2017-12-14 2019-07-0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系统、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63689A1 (en) 2022-08-18
CN114008984B (zh) 2024-04-05
EP3998749A4 (en) 2023-07-26
WO2021005825A1 (ja) 2021-01-14
US11646914B2 (en) 2023-05-09
JP7275940B2 (ja) 2023-05-18
JP2021013120A (ja) 2021-02-04
EP3998749A1 (en) 2022-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7362B2 (en) Programmable multi-function Z-wave adapter for Z-wave wireless networks
CN107193252B (zh) 从机装置、从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US20180249228A1 (en) Sensor management module, sensor management system, sensor management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9805226B2 (en) Method for starting up 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start-up apparatus, server and system
EP3266284B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 electronic element in a lighting system, electronic element and configuring system
US10365624B2 (en) Slave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lave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4468178B (zh) 用于在操作环境内配置控制系统的方法及设备
CN108572628B (zh) 从机装置、从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媒体
CN114008984B (zh)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管理方法
JP2017163508A (ja) マスタースレーブ制御システム、マスタースレーブ制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1171927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手段の構成方法
JP4290710B2 (ja) ユニット形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JP2010097390A (ja) データ書換システム
CN113924755B (zh) 信号处理装置
CN112640375A (zh) 信号处理装置及信息改写装置
JP2022098533A (ja) 電子制御機器、電子制御機器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20210080918A1 (en) Generation method of control program for machine including input/output apparatus, program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ic device used for generation method of control program
JP6818477B2 (ja) 端末制御用基板
CN112787991A (zh) 通信装置、通信控制系统及通信控制方法
KR20240009727A (ko) 다양한 스마트 센서와 이를 이용한 스마트 디바이스를 활용하는 사물 인터넷 서비스 시스템
CN111610945A (zh) 显示设备、操作辅助系统和操作辅助方法
JP2006311339A (ja) リモコンシステム
JP2020046746A (ja) フィールド機器情報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フィールド機器
CN107305373A (zh) 压力传感器及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