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7729B - 一种脚轮及其组装方法、载物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轮及其组装方法、载物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7729B
CN113997729B CN202111452490.5A CN202111452490A CN113997729B CN 113997729 B CN113997729 B CN 113997729B CN 202111452490 A CN202111452490 A CN 202111452490A CN 113997729 B CN113997729 B CN 113997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bottom plate
bracket
wave disc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24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7729A (zh
Inventor
江慧婷
何建业
陈锡保
许时军
金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iheda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iheda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iheda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iheda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24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7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7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7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7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7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3/00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 B60B33/0036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characterised by type of wheels
    • B60B33/0042Double or twin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3/00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 B60B33/0028Construction of wheels; methods of assembling on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3/00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 B60B33/0047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rolling axle
    • B60B33/0052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rolling axle the rolling axle being inclin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脚轮及其组装方法,脚轮包括底板、波盘、第二滚珠、第一滚珠、支架和轮子。底板包括第一滚珠槽;第一滚珠设置于第一滚珠槽;波盘与底盘固定连接;第二滚珠与第一滚珠接触,底板、第一滚珠、波盘和第二滚珠共同配合构成球面副,使第二滚珠相对第一滚珠做球面运动;支架与第二滚珠固定连接;轮子与支架转动连接。通过底板、第一滚珠、波盘和第二滚珠共同配合构成球面副,使第二滚珠相对第一滚珠做球面运动,轮子相对底板摆动,当轮子的左/右侧轮面越过障碍物或地面不平时,该轮子往受力的方向发生摆动,形成一个避位空间使轮子以避开的形式越过障碍物或通过不平的地面,可大幅度降低车的瞬间倾斜度,使运载易损物品不容易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脚轮及其组装方法、载物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脚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脚轮及其组装方法、载物车。
背景技术
脚轮的应用十分广泛,各行各业几乎都离不开脚轮,脚轮可以装设于各种物件的底部以便于移动,如可以装设于病床、设备、行李箱、推车、柜子等各种物件的底部。
现有的脚轮通常都具备万向调节功能,其结构通常包括有底板、防尘圈、大钢珠、小钢珠、支架、波盘、平垫圈、轮子、嵌入式螺栓和铆钉,依次把大钢珠、防尘圈、支架、小钢珠、波盘、平垫圈放置底板上,通过压铆的方式锁死,最后通过螺栓把轮子装在支架上,这样脚轮在行走过程中,小钢珠、大钢珠与支架主体的相对运转实现脚轮的万向转动。
但这种结构只能实现水平方向上的万向移动,使用这种结构的车在行走的过程中,轮子的左侧轮面或者右侧轮面遇到障碍物时,车瞬间倾斜,容易损坏运载的易损物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轮,如图7所示,当轮子的左侧轮面(C1)或者右侧轮面(C2)越过小障碍物或地面不平时,降低载物车的倾斜幅度,使运载易损物品不容易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脚轮,包括有:
底板(10),包括第一滚珠槽(101);
第一滚珠(40),设置于第一滚珠槽(101);
波盘(20),与底盘(10)固定连接;
第二滚珠(30),与第一滚珠(40)接触,底板(10)、第一滚珠(40)、波盘(20)和第二滚珠(30)共同配合构成球面副,使第二滚珠(30)相对第一滚珠(40)做球面运动;
支架(50),与第二滚珠(30)固定连接;以及
轮子(60),与支架(50)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波盘(20)上设置有通孔(202),通孔(202)直径小于第二滚珠(30)的直径,其中,第二滚珠(30)通过通孔(202)与支架(50)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
套筒(70),与底板(10)固定连接且位于底板(10)和波盘(20)之间,第二滚珠(30)位于套筒(70)内;
第三滚珠(80),位于套筒(70)、波盘(20)和第二滚珠(30)之间,底板(10)、第一滚珠(40)、波盘(20)、第二滚珠(30)、套筒(70)和第三滚珠(80)共同配合构成球面副,使第二滚珠(30)相对第一滚珠(40)或第二滚珠(30)相对第三滚珠(80)做球面运动;
其中,第三滚珠(80)与第二滚珠(30)接触并限位,防止第二滚珠(30)与波盘(20)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滚珠(30)固定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通孔(202)与支架(50)固定连接,使支架(50)与波盘(20)之间形成有摇摆间隙(50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滚珠(30)具有从通孔(202)伸出的突出部(301),突出部(301)与支架(50)螺纹连接,使支架(50)与波盘(20)之间形成有摇摆间隙(50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突出部(301)设有一平面(302),所述平面(302)上开设有固定孔(303),所述支架(50)上开设有安装孔(502),第一螺钉(92)穿过安装孔(502)与固定孔(303)螺纹连接;平面(302)与支架(50)的顶面(503)面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筒(70)、波盘(20)和第二滚珠(30)所围成的第三滚珠环形导轨(801),第三滚珠(80)的数量为至少8个或为第三滚珠(80)排布成圈形设置于第三滚珠环形导轨(801)所需的数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滚珠槽(101)为第一滚珠环形导轨,所述第一滚珠(40)的数量为至少8个或为排布成圈形设置于第一滚珠槽(101)中的所需数量。
一种前述脚轮的组装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底板(10)的底面朝上,然后将第一滚珠(40)放置在底板(10)之底面对应的位置上;
(2)将第二滚珠(30)抵在第一滚珠(40)上;
(3)将波盘(20)放置在底板(10)上,使第二滚珠(30)局部透过通孔(202)外露,然后,将波盘(20)与底板(10)固定连接;
(4)将支架(50)与第二滚珠(30)固定连接;
(5)将轮子(60)固定安装在支架(50)上。
一种载物车,包括前述的脚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通过底板、第一滚珠、波盘和第二滚珠共同配合构成球面副,使第二滚珠相对第一滚珠做球面运动,这样轮子相对底板摆动,当轮子的左侧轮面或者右侧轮面越过小障碍物或地面不平时,该轮子往受到作用力的方向发生摆动,形成一个避位空间使该轮子以避开的形式越过障碍物或通过不平的地面,此时该轮子起到支撑的作用较小,而其它轮子基本保持原来状态支撑着载物车,从而使载物车基本保持平稳状态,因此可大幅度降低车的瞬间倾斜度,使运载易损物品不容易损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底板 101、第一滚珠槽
20、波盘 201、容置腔
202、通孔 30、第二滚珠
301、突出部 302、平面
303、固定孔 40、第一滚珠
50、支架 501、摇摆间隙
502、安装孔 503、顶面
60、轮子 70、套筒
80、第三滚珠 801、第三滚珠环形导轨
91、第二螺钉 92、第一螺钉
9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申请脚轮及载物车的第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载物车,包括脚轮,该脚轮包括有底板10、波盘20、第二滚珠30、第一滚珠40、支架50以及轮子60。
底板10包括第一滚珠槽101;
第一滚珠40,设置于第一滚珠槽101;
波盘20,与底盘10固定连接;
第二滚珠30,与第一滚珠40接触,底板10、第一滚珠40、波盘20和第二滚珠30共同配合构成球面副,使第二滚珠30相对第一滚珠40做球面运动;
支架50,与第二滚珠30固定连接;以及
轮子60,与支架50转动连接。
本发明通过底板10、第一滚珠40、波盘20和第二滚珠30共同配合构成球面副,使第二滚珠30相对第一滚珠40做球面运动,这样轮子60相对底板10摆动。如图7所示,当轮子60的左侧轮面C1越过小障碍物B,该轮子60往受到作用力的方向顺时针发生摆动,形成一个避位空间A使该轮子以避开的形式越过障碍物B,此时该轮子60起到支撑的作用较小,而其它轮子60基本保持原来状态支撑着载物车,从而使载物车基本保持平稳状态,因此可大幅度降低车的瞬间倾斜度,使运载易损物品不容易损坏。
优选的,波盘20包括通孔202,支架50通过该通孔202直接地与第二滚珠30固定连接,使第二滚珠30与支架50的连接简单方便;通孔202的直径少于第二滚珠30的直径,防止第二滚珠30从通孔202脱出。
所述波盘20固定于底板10的底部并与底板10围构形成一容置腔201,波盘20上开设有连通容置腔201的通孔202;所述波盘20通过多个第二螺钉91与底板10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滚珠槽101为第一滚珠环形导轨,所述第一滚珠40的数量为至少8个,优选的,如图4所示,第一滚珠40的数量为第一滚珠40设置于第一滚珠槽101中且排布成圈形所需的数量,附图6中,第一滚珠40装满于第一滚珠槽101,第一滚珠40之间互相接触,通过上述结构,第二滚珠30受力均匀,从而提高第一滚珠40接触,底板10、第一滚珠40、波盘20和第二滚珠30共同配合构成球面副的结构稳定性。
图2至图6所示,为本申请脚轮的第二个实施例:
与第一个实施例区别在于,还包括:
套筒70,与底板10固定连接且位于底板10和波盘20之间,第二滚珠30位于套筒70内;
第三滚珠80,位于套筒70、波盘20和第二滚珠30之间,底板10、第一滚珠40、波盘20、第二滚珠30、套筒70和第三滚珠80共同配合构成球面副,使第二滚珠30相对第一滚珠40或第二滚珠30相对第三滚珠80做球面运动;
其中,第三滚珠80与第二滚珠30接触并限位,防止第二滚珠30与波盘20接触。
通过上述方案,在脚轮水平及左右转动时,避免波盘20与第二滚珠30之间直接接触,减少波盘20与第二滚珠30的磨损和噪音,提高脚轮支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脚轮的使用顺畅度和使用寿命。第三滚珠80的数量为至少8个。
优选的,套筒70、波盘20和第二滚珠30所围成的第三滚珠环形导轨801,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三滚珠80的数量为第三滚珠80设置于第三滚珠环形导轨801并且排布成圈形所需的数量,附图6中的第三滚珠80装满于第三滚珠环形导轨801,第三滚珠80之间互相接触,通过上述结构,第二滚珠30受力均匀,从而提高底板10、第一滚珠40、波盘20、第二滚珠30、套筒70和第三滚珠80共同配合构成球面副的结构稳定性。第一滚珠40、第二滚珠30和第三滚珠80优选为钢珠。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滚珠30固定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通孔202与支架50固定连接,图5所示,使支架50与波盘20之间形成有摇摆间隙501,通过摇摆间隙501,轮子60限制在一定角度内摆动,所述支架50为倒U形结构;进一步的,图5所示,第二滚珠30具有从通孔202伸出的突出部301,突出部301与支架50螺纹连接,使支架50与波盘20之间形成有摇摆间隙501,通过上述结构,可省略连接件,结构简单;进一步的,图6所示,突出部301设有一平面302,所述平面302上开设有固定孔303,所述支架50上开设有安装孔502,第一螺钉92穿过安装孔502与固定孔303螺纹连接,其中,图5和图6所示,平面302与支架50的顶面503面接触,通过该方案,安装时,先使平面302与支架50的顶面503面接触,再将第一螺钉92穿过安装孔502与固定孔303螺纹连接,使支架50与第二滚珠30的固定更牢靠。
所述轮子60固定在支架50上,所述轮子60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所述轮子60通过螺栓93与支架50安装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可调式脚轮的组装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底板10的底面朝上,然后将第一滚珠40放置在底板10之底面对应的位置上;
(2)将第二滚珠30抵在第一滚珠40上;
(3)将套筒70套设在第二滚珠30外,将第三滚珠80设置于套筒70的下端开口内;
(4)将波盘20放置在底板10上,使第二滚珠30局部透过通孔202外露,然后,将波盘20与底板10固定连接;
(5)将支架50与第二滚珠30固定连接;
(6)将轮子60固定安装在支架50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板(10),包括第一滚珠槽(101);
第一滚珠(40),设置于第一滚珠槽(101);
波盘(20),与底板(10)固定连接;
第二滚珠(30),与第一滚珠(40)接触,底板(10)、第一滚珠(40)、波盘(20)和第二滚珠(30)共同配合构成球面副,使第二滚珠(30)相对第一滚珠(40)做球面运动构成避位空间(A),从而使轮子(60)以避开的形式越过障碍物(B);
支架(50),与第二滚珠(30)固定连接;以及
轮子(60),与支架(50)转动连接;
套筒(70),与底板(10)固定连接且位于底板(10)和波盘(20)之间,第二滚珠(30)位于套筒(70)内;
第三滚珠(80),位于套筒(70)、波盘(20)和第二滚珠(30)之间,底板(10)、第一滚珠(40)、波盘(20)、第二滚珠(30)、套筒(70)和第三滚珠(80)共同配合构成球面副,使第二滚珠(30)相对第一滚珠(40)或第二滚珠(30)相对第三滚珠(80)做球面运动;
其中,第三滚珠(80)与第二滚珠(30)接触并限位,防止第二滚珠(30)与波盘(20)接触;
其中,所述波盘(20)固定于底板(10)的底部并与底板(10)围构形成一容置腔(201),波盘(20)上开设有连通容置腔(201)的通孔(202),所述通孔(202)的直径少于第二滚珠(30)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第二滚珠(30)通过通孔(202)与支架(5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滚珠(30)固定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通孔(202)与支架(50)固定连接,使支架(50)与波盘(20)之间形成有摇摆间隙(5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珠(30)具有从通孔(202)伸出的突出部(301),突出部(301)与支架(50)螺纹连接,使支架(50)与波盘(20)之间形成有摇摆间隙(5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301)设有一平面(302),所述平面(302)上开设有固定孔(303),所述支架(50)上开设有安装孔(502),第一螺钉(92)穿过安装孔(502)与固定孔(303)螺纹连接;平面(302)与支架(50)的顶面(503)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70)、波盘(20)和第二滚珠(30)所围成的第三滚珠环形导轨(801),第三滚珠(80)的数量为至少8个或为第三滚珠(80)排布成圈形设置于第三滚珠环形导轨(801)所需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珠槽(101)为第一滚珠环形导轨,所述第一滚珠(40)的数量为至少8个或为排布成圈形设置于第一滚珠槽(101)中的所需数量。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脚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底板(10)的底面朝上,然后将第一滚珠(40)放置在底板(10)之底面对应的位置上;
(2)将第二滚珠(30)抵在第一滚珠(40)上;
(3)将套筒(70)套设在第二滚珠(30)外,将第三滚珠(80)设置于套筒(70)的下端开口内;
(4)将波盘(20)放置在底板(10)上,使第二滚珠(30)局部透过通孔(202)外露,然后,将波盘(20)与底板(10)固定连接;
(5)将支架(50)与第二滚珠(30)固定连接;
(6)将轮子(60)固定安装在支架(50)上。
9.一种载物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脚轮。
CN202111452490.5A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脚轮及其组装方法、载物车 Active CN113997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2490.5A CN113997729B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脚轮及其组装方法、载物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2490.5A CN113997729B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脚轮及其组装方法、载物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7729A CN113997729A (zh) 2022-02-01
CN113997729B true CN113997729B (zh) 2022-11-04

Family

ID=79931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2490.5A Active CN113997729B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脚轮及其组装方法、载物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772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538U (zh) * 1988-05-20 1989-03-22 赵生勤 双轮直顶式万向轮
CN203888541U (zh) * 2014-06-26 2014-10-22 刘瑞军 一种用于影像设备托架上的滚轮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8201170U (zh) * 1988-02-01 1988-11-30 叶树铭 球形脚轮
CN2145892Y (zh) * 1992-12-22 1993-11-10 曾耀泉 新型活动脚轮
CN2868733Y (zh) * 2005-11-11 2007-02-14 宁波富达电器有限公司 滚动式万向轮
US10875359B2 (en) * 2016-06-20 2020-12-29 Romualdo Monteiro de Barros Rolling device, especially for furniture, luggage cases and the like
CN207388761U (zh) * 2017-11-01 2018-05-22 广州市番禺科航脚轮厂 一种支架轮
CN211617317U (zh) * 2019-12-25 2020-10-02 阳江市飞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脚轮结构
CN113320333A (zh) * 2021-06-16 2021-08-31 浙江可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万向脚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538U (zh) * 1988-05-20 1989-03-22 赵生勤 双轮直顶式万向轮
CN203888541U (zh) * 2014-06-26 2014-10-22 刘瑞军 一种用于影像设备托架上的滚轮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7729A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21369A (en) Castors braked either in response to a load or to the absence of a load
JP3436560B2 (ja) フィンガ付リフト車両
CN207464568U (zh) 一种焊接夹具快换装置
JP2020045098A (ja) 自在キャスター
CN113997729B (zh) 一种脚轮及其组装方法、载物车
KR20160089664A (ko) 공연용 왜건 캐스터
CN110920321B (zh) 一种滚轮组件、滚轮机构
KR200349204Y1 (ko) 의자 바퀴의 제동구조
US10913312B1 (en) Caster assembly
US6877185B2 (en) Caster device for movably supporting a load
CN207859863U (zh) 一种万向轮
CN220594539U (zh) 一种超重载型万向脚轮
CN212737614U (zh) 双圆弧形轨道的万向五金脚轮
CN219634907U (zh) 一种偏心万向轮
KR200342099Y1 (ko) 볼캐스터의 구조
KR200243630Y1 (ko) 캐스터
CN212386295U (zh) 一种发动机安装支座
JP3014949U (ja) キャスター
CN216969209U (zh) 一种减震的万向脚轮
CN210636889U (zh) 一种机械车库的载车板回转支撑机构
CN216545539U (zh) 一种万向脚轮
CN217227687U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的转动结构
CN209683371U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总成
CN207875278U (zh) 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
CN215321769U (zh) 一种传送万向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