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8354A - 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8354A
CN113978354A CN202111191641.6A CN202111191641A CN113978354A CN 113978354 A CN113978354 A CN 113978354A CN 202111191641 A CN202111191641 A CN 202111191641A CN 113978354 A CN113978354 A CN 113978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value
temperature
air conditioner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16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78354B (zh
Inventor
吝理妮
付永宏
王银慈
吴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9164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8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8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8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78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8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5/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acoustic signal devices
    • B60Q5/005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acoustic signal devices automatically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the input being air qua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807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the input being a specific way of measuring or calculating an air or coolant 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下,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通过车内图像判断车内是否存在儿童或宠物,若车内存在儿童或宠物,则获取车辆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以及车辆内部的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的氧气浓度值。根据温度值以及氧气浓度值的大小,控制车辆内部的空调以及车辆喇叭,并向目标终端发送消息。采用本申请,有助于解决儿童或宠物遗留乘员舱内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逐渐普及,人们通过汽车出行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成人携带儿童或宠物等行车出行时,由于安全意识的缺失导致儿童或宠物遗留乘员舱内的事故频发,酿成了许多悲剧。在阳光直射下,乘员舱内温度会逐渐升高,使得儿童或宠物等体温上升、体内水分散失,进而导致儿童或宠物等的死亡。因此,为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需要提出一种解决方案,预防儿童或宠物遗留乘员舱内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儿童或宠物遗留乘员舱内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下,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
将所述车内图像分别输入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和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得到所述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对应的第一识别结果和所述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对应的第二识别结果;
如果基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确定车内存在儿童,或者基于所述第二识别结果确定车内存在宠物,则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并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的氧气浓度值;
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
当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
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车辆控制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高温阈值且低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四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高温阈值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二高温阈值的温度值;
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三高温阈值且低于第二高温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高温阈值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三高温阈值的温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一强度值;
所述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高温阈值且低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二强度值,所述第一强度值高于所述第二强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车辆控制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低温阈值且低于第二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五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低温阈值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二低温阈值的温度值;
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低温阈值且低于第三低温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低温阈值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三低温阈值的温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三强度值;
所述当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二低温阈值且高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四强度值,所述第三强度值高于所述第四强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车辆控制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二浓度阈值且高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六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浓度阈值的浓度值低于所述第二浓度阈值的浓度值;
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三浓度阈值且高于第二浓度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浓度阈值的浓度值低于所述第三浓度阈值的浓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五强度值;
所述当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二浓度阈值且高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六强度值,所述第五强度值高于所述第六强度值。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该一个或多个模块用于实现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下,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
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车内图像分别输入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和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得到所述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对应的第一识别结果和所述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对应的第二识别结果;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如果基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确定车内存在儿童,或者基于所述第二识别结果确定车内存在宠物,则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并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的氧气浓度值;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高温阈值且低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四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高温阈值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二高温阈值的温度值;
第五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三高温阈值且低于第二高温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高温阈值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三高温阈值的温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之后,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一强度值;
所述第四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高温阈值且低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预警信息之后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二强度值,所述第一强度值高于所述第二强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低温阈值且低于第二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五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低温阈值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二低温阈值的温度值;
第七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低温阈值且低于第三低温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低温阈值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三低温阈值的温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温度值低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之后,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三强度值;
所述第七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低温阈值且低于第二低温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预警信息之后,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四强度值,其中,所述第三强度值高于所述第四强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八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二浓度阈值且高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六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浓度阈值的浓度值低于所述第二浓度阈值的浓度值;
第九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三浓度阈值且高于第二浓度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浓度阈值的浓度值低于所述第三浓度阈值的浓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八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之后,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五强度值;
所述第九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二浓度阈值且高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之后,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六强度值,其中,所述第五强度值高于所述第六强度值。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车辆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计算机设备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时,计算机设备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时,计算机设备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判断车内是否存在儿童或宠物,在确定有儿童或宠物后,根据车内温度传感器以及氧气浓度传感器的值判断汽车的温度和氧气浓度是否存在风险,在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控制启动空调,调整车内温度或氧气浓度值,使车内环境恢复安全环境,同时,控制车辆鸣笛并向终端发送报警信息,进行有效预警,有助于解决儿童或宠物遗留在车辆内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内摄像头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氧气浓度对应的危险等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温度对应的危险等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判断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主体、车内装置、控制器等部件,车内装置和控制器位于车身主体内部。其中,车身主体包括车身壳体、车架、车辆轮胎、车辆座椅、发动机系统等部件,车内装置包括空调、喇叭、摄像头、温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等,控制器可以为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部件等部件。控制器与空调、喇叭、温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等设备电性连接,控制空调、喇叭、温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等设备工作。
通信部件可以是有线网络连接器、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蓝牙模块、蜂巢网通信模块等。通信部件可以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他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等。例如,通信部件可以向终端发送预警消息。
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等,处理器可以用于对车内是否存在儿童或宠物进行判断,也可以用于对温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的测量值进行判断,等等。
存储器可以包括各种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SSD)、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内存等。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进行车辆控制处理的预存数据、中间数据和结果数据,例如,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氧气浓度传感器的测量值、温度阈值和氧气浓度阈值等。
摄像头可以安装在汽车的车内后视镜上、汽车后排座椅上、汽车前排座椅后背上、汽车后车窗上方的汽车顶棚上等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下面情况为例进行方案说明:车辆包括两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汽车的车内后视镜上和汽车后车窗上方的车架上。其他情况的处理方式与之类似,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针对的情况如下:汽车车窗封闭且车门锁紧,儿童或宠物遗留在车内,车内的温度和/或氧气浓度不适宜儿童或宠物的生存,且儿童或宠物没有能力自主离开车内。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或宠物存在生命危险,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一方面可以改善车内环境,一方面可以进行报警,以解决相应的安全问题。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101,在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下,控制器获取车辆内部的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
在实施中,在车辆熄火,车辆行驶速度为零的情况下,控制器判断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在判断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十分钟后,控制器获取车辆内部的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
控制器控制车内摄像头拍摄车内图像,位于车内后视镜上和汽车后车窗上方的汽车顶棚上的摄像头分别拍摄车内图像,位于车内后视镜(一般位于前车窗上沿中部)上的摄像头拍摄汽车前座、汽车后座、汽车后窗下方置物台等位置的图像。位于汽车后车窗上方的汽车顶棚上的摄像头拍摄汽车前窗、汽车前座下方、汽车后座等位置的图像,共同采集车内的图像信息,并将其所拍摄的车内图像发送至控制器。
102,将车内图像分别输入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和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得到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对应的第一识别结果和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对应的第二识别结果。
在实施中,车内摄像头将其所拍摄的图像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将图像分别输入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和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判断图像中是否包含儿童或宠物,从而得出车内是否存在儿童或宠物的判断结果。其中,儿童识别模型和宠物识别模型可以为机器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等。
103,如果在步骤102中控制器判断第一识别结果确定车内存在儿童,或者第二识别结果确定车内存在宠物,则控制器获取车辆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并获取车辆内部的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的氧气浓度值。
在实施中,温度传感器检测车辆内部的温度值,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车辆内部的氧气浓度值,控制器获取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温度传感器周期性检测车内的温度,将车内的温度值持续发送至控制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周期性检测车内的氧气浓度,将车内的氧气浓度值持续发送至控制器。
104,控制器判断车辆所处的危险等级。
在实施中,控制器根据其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和氧气浓度信号判断温度值和氧气浓度值所处的范围,结合所预设的温度和氧气浓度阈值,根据温度值和氧气浓度值所处的范围判断车辆所处的危险等级,其中,车辆所处的危险等级包括安全、低风险、中度风险以及高风险。
当温度值高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判断车内温度处于高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当温度值高于第二高温阈值低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判断车内温度处于高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当温度值高于第三高温阈值低于第二高温阈值时,判断车内温度处于高温状态下的低风险情况,当温度值低于第三高温阈值且高于第三低温阈值时,判断车内温度处于安全范围。
当温度值低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判断车内温度处于低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当温度值低于第二低温阈值高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判断车内温度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当温度值低于第三低温阈值高于第二低温阈值时,判断车内温度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低风险情况,当温度值高于第三低温阈值且低于第三高温阈值时,判断车内温度处于安全范围。
当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判断车内氧气浓度处于高风险情况,当氧气浓度低于第二浓度阈值高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判断车内氧气浓度处于中风险情况,当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三浓度阈值高于第二浓度阈值时,判断车内氧气浓度处于低风险情况,当氧气浓度值高于第三浓度阈值时,判断车内氧气浓度处于安全范围。
控制器根据温度风险等级和氧气浓度风险等级判断车辆所处的危险等级,其中车辆所处的危险等级为温度风险等级和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中较高的风险等级。例如,当车内温度值低于第一低温阈值,且氧气浓度低于第二浓度阈值高于第一浓度阈值时,控制器根据车内温度值判断出车内温度处于低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并根据车内氧气浓度值判断出车内氧气浓度处于中风险情况。此时,车内温度和氧气浓度中车内温度所处的风险等级较高,控制器判断车辆所处的危险等级为温度风险等级所对应的高风险等级。
105,当控制器判断车内温度处于高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时,控制器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报警信息,并控制车辆鸣笛。
第一报警信息中可以包括车内温度值、车内的温度风险等级、儿童或宠物在当前温度值下可能产生的危险、儿童或宠物在当前温度值下的预计生存时间、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等内容。其中,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可以随第一报警信息直接发送至目标终端,也可以为目标终端的用户在收到第一报警信息后,进入第一报警信息的落地页,在落地页界面执行确认操作后,显示在目标终端屏幕上。
车辆鸣笛的方式可以为长时间持续鸣笛,或者为连续短促鸣笛,或者为长时间鸣笛与短促鸣笛组合的鸣笛等方式。车辆鸣笛的声音可以采用相对于一般鸣笛声音频率较高的鸣笛声音,也可以采用相对于一般鸣笛声音频率较低的鸣笛声音,也可以采用一般鸣笛声音。
可选的,控制器控制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时,将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一强度值。
106,当控制器判断车内温度处于高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时,控制器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四报警信息。
第四报警信息中可以包括车内温度值、车内的温度风险等级、儿童或宠物在当前温度值下可能产生的危险、儿童或宠物在当前温度值下的预计生存时间、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等内容。其中,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可以随第四报警信息直接发送至目标终端,也可以为目标终端的用户在收到第四报警信息后,进入第四报警信息的落地页,在落地页界面执行确认操作后,显示在目标终端屏幕上。
车辆鸣笛的方式可以为长时间持续鸣笛,或者为连续短促鸣笛,或者为长时间鸣笛与短促鸣笛组合的鸣笛等方式。车辆鸣笛的声音可以采用相对于一般鸣笛声音频率较高的鸣笛声音,也可以采用相对于一般鸣笛声音频率较低的鸣笛声音,也可以采用一般鸣笛声音。
可选的,控制器控制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将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二强度值。
107,当车内温度处于高温状态下的低风险情况时,控制器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预警信息。
第一预警信息中可以包括车内温度值、车内的温度风险等级、车内温度值升高可能对儿童或宠物产生的危险、预计车内温度风险等级升级所需的时长、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等内容。其中,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可以随第一预警信息直接发送至目标终端,也可以为目标终端的用户在收到第一预警信息后,进入第一预警信息的落地页,在落地页界面执行确认操作后,显示在目标终端屏幕上。
108,当控制器判断车内温度处于低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报警信息,并控制车辆鸣笛。
第二报警信息中可以包括车内温度值、车内的温度风险等级、儿童或宠物在当前温度值下可能产生的危险、儿童或宠物在当前温度值下的预计生存时间、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等内容。其中,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可以随第二报警信息直接发送至目标终端,也可以为目标终端的用户在收到第二报警信息后,进入第二报警信息的落地页,在落地页界面执行确认操作后,显示在目标终端屏幕上。
车辆鸣笛的方式可以为长时间持续鸣笛,或者为连续短促鸣笛,或者为长时间鸣笛与短促鸣笛组合的鸣笛等方式。车辆鸣笛的声音可以采用相对于一般鸣笛声音频率较高的鸣笛声音,也可以采用相对于一般鸣笛声音频率较低的鸣笛声音,也可以采用一般鸣笛声音。
可选的,控制器控制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将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三强度值。
109,当控制器判断车内温度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时,控制器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五报警信息。
第五报警信息中可以包括车内温度值、车内的温度风险等级、儿童或宠物在当前温度值下可能产生的危险、儿童或宠物在当前温度值下的预计生存时间、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等内容。其中,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可以随第五报警信息直接发送至目标终端,也可以为目标终端的用户在收到第五报警信息后,进入第五报警信息的落地页,在落地页界面执行确认操作后,显示在目标终端屏幕上。
车辆鸣笛的方式可以为长时间持续鸣笛,或者为连续短促鸣笛,或者为长时间鸣笛与短促鸣笛组合的鸣笛等方式。车辆鸣笛的声音可以采用相对于一般鸣笛声音频率较高的鸣笛声音,也可以采用相对于一般鸣笛声音频率较低的鸣笛声音,也可以采用一般鸣笛声音。
可选的,控制器控制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将风力强度设置为第四强度值。
110,当控制器判断车内温度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低风险情况时,控制器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预警信息。
第二预警信息中可以包括车内温度值、车内的温度风险等级、车内温度值升高可能对儿童或宠物产生的危险、预计车内温度风险等级升级所需的时长、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等内容。其中,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可以随第二预警信息直接发送至目标终端,也可以为目标终端的用户在收到第二预警信息后,进入第二预警信息的落地页,在落地页界面执行确认操作后,显示在目标终端屏幕上。
111,当控制器判断车内氧气浓度处于高风险情况,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报警信息,并控制车辆鸣笛。
第三报警信息中可以包括车内氧气浓度值、车内的氧气浓度风险等级、儿童或宠物在当前氧气浓度值下可能产生的危险、儿童或宠物在当前氧气浓度值下的预计生存时间、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等内容。其中,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可以随第三报警信息直接发送至目标终端,也可以为目标终端的用户在收到第三报警信息后,进入第三报警信息的落地页,在落地页界面执行确认操作后,显示在目标终端屏幕上。
车辆鸣笛的方式可以为长时间持续鸣笛,或者为连续短促鸣笛,或者为长时间鸣笛与短促鸣笛组合的鸣笛等方式。车辆鸣笛的声音可以采用相对于一般鸣笛声音频率较高的鸣笛声音,也可以采用相对于一般鸣笛声音频率较低的鸣笛声音,也可以采用一般鸣笛声音。
可选的,控制器控制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将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五强度值。
112,当控制器判断车内氧气浓度处于中风险情况,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六报警信息。
第六报警信息中可以包括车内氧气浓度值、车内的氧气浓度风险等级、儿童或宠物在当前氧气浓度值下可能产生的危险、儿童或宠物在当前氧气浓度值下的预计生存时间、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等内容。其中,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可以随第六报警信息直接发送至目标终端,也可以为目标终端的用户在收到第六报警信息后,进入第六报警信息的落地页,在落地页界面执行确认操作后,显示在目标终端屏幕上。
车辆鸣笛的方式可以为长时间持续鸣笛,或者为连续短促鸣笛,或者为长时间鸣笛与短促鸣笛组合的鸣笛等方式。车辆鸣笛的声音可以采用相对于一般鸣笛声音频率较高的鸣笛声音,也可以采用相对于一般鸣笛声音频率较低的鸣笛声音,也可以采用一般鸣笛声音。
可选的,控制器控制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将风力强度设置为第六强度值。
113,当控制器判断车内氧气浓度处于低风险情况,控制器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预警信息。
第三预警信息中可以包括车内氧气浓度值、车内的氧气浓度风险等级、车内氧气浓度值升高可能对儿童或宠物产生的危险、预计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升级所需的时长、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等内容。其中,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可以随第三预警信息直接发送至目标终端,也可以为目标终端的用户在收到第三预警信息后,进入第三预警信息的落地页,在落地页界面执行确认操作后,显示在目标终端屏幕上。
在执行步骤105-113时,有可能出现车内温度风险等级和氧气浓度风险等级都处于非安全值的情况,下面对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说明:
a.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高温状态下的高风险
在105与111的情况同时发生时,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高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高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以及换气功能,高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一强度值,氧气浓度值处于高风险时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五强度值,若第一强度值等于第五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一强度值,若第一强度值不等于第五强度值,将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一强度值与第五强度值中较高的值。
在105与112的情况同时发生时,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高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中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控制器判断当前车内温度的风险等级较高,高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一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一强度值。
在105与113的情况同时发生时,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高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低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控制器判断当前车内温度的风险等级较高,高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一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一强度值。
b.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高温状态下的中风险
在106与111的情况同时发生时,当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高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高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以及换气功能,控制器判断当前车内氧气浓度的风险等级较高,氧气浓度值处于高风险时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五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五强度值。
在106与112的情况同时发生时,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高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中风险,高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二强度值,氧气浓度值处于中风险时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六强度值,若第二强度值等于第六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二强度值,若第一强度值不等于第六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二强度值和第六强度值中较高的值。
在106与113的情况同时发生时,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高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低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控制器判断当前车内温度风险等级较高,高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二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二强度值。
c.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高温状态下的低风险
在107与111的情况同时发生时,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高温状态下的低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高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控制器判断当前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较高,氧气浓度值处于高风险时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五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五强度值。
在107与112的情况同时发生时,当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高温状态下的低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中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氧气浓度值处于中风险时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六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六强度值。
在107与113的情况同时发生时,当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高温状态下的低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低风险,高温状态下的低风险情况对应的风力强度为零,氧气浓度值处于低风险时对应的风力强度为零,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零。
d.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低温状态下的高风险
在108与111的情况同时发生时,当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低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高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以及换气功能,低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三强度值,氧气浓度值处于高风险时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五强度值,若第三强度值等于第五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三强度值,若第三强度值不等于第五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三强度值和第五强度值中较高的值。
在108与112的情况同时发生时,当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低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中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以及换气功能,控制器判断当前车内温度的风险等级较高,低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三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三强度值。
在108与113的情况同时发生时,当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低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低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控制器判断当前车内温度的风险等级较高,低温状态下的高风险情况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三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三强度值。
e.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低温状态下的中风险
在109与111的情况同时发生时,当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低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高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以及换气功能,控制器判断当前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较高,氧气浓度值处于高风险时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五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五强度值。
在109与112的情况同时发生时,当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低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中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以及换气功能,控制器判断当前温度风险等级和氧气浓度风险等级相同,低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四强度值,氧气浓度值处于中风险时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六强度值。若第四强度值等于第六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四强度值,若第四强度值不等于第六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四强度值和第六强度值中较高的值。
在109与113的情况同时发生时,当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低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低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控制器判断当前车内温度的风险等级较高,低温状态下的中风险情况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四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四强度值。
f.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低温状态下的低风险
在110与111的情况同时发生时,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低温状态下的低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高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控制器判断当前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较高,氧气浓度值处于高风险时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五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五强度值。
在110与112的情况同时发生时,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低温状态下的低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中风险,车辆开启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控制器判断当前车内氧气浓度的风险等级较高,氧气浓度值处于中风险时对应的风力强度为第六强度值,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第六强度值。
在110与113的情况同时发生时,当车辆的车内温度风险等级为低温状态下的低风险情况,车内氧气浓度风险等级为低风险,控制器判断当前温度风险等级和氧气浓度风险等级相同,低温状态下的低风险情况对应的风力强度为零,氧气浓度值处于低风险时对应的风力强度为零,控制器将空调的风力强度值设置为零。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提到的控制器中,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501,用于在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下,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具体可以实现上述步骤101中的获取功能,以及其他隐含步骤。
识别模块502,用于将所述车内图像分别输入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和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得到所述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对应的第一识别结果和所述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对应的第二识别结果。具体可以实现上述步骤102中的识别功能,以及其他隐含步骤。
第二获取模块503,用于如果基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确定车内存在儿童,或者基于所述第二识别结果确定车内存在宠物,则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并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的氧气浓度值。
具体可以实现上述步骤103中的获取功能,以及其他隐含步骤。
第一控制模块504,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具体可以实现上述步骤105中的控制功能,以及其他隐含步骤。
第二控制模块505,用于当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具体可以实现上述步骤106中的控制功能,以及其他隐含步骤。
第三控制模块506,用于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具体可以实现上述步骤107中的控制功能,以及其他隐含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高温阈值且低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四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高温阈值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二高温阈值的温度值;
第五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三高温阈值且低于第二高温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高温阈值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三高温阈值的温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504,还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之后,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一强度值;
所述第四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高温阈值且低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预警信息之后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二强度值,所述第一强度值高于所述第二强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低温阈值且低于第二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五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低温阈值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二低温阈值的温度值;
第七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低温阈值且低于第三低温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低温阈值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三低温阈值的温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温度值低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之后,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三强度值;
所述第七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低温阈值且低于第二低温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预警信息之后,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四强度值,其中,所述第三强度值高于所述第四强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八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二浓度阈值且高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六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浓度阈值的浓度值低于所述第二浓度阈值的浓度值;
第九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三浓度阈值且高于第二浓度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浓度阈值的浓度值低于所述第三浓度阈值的浓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八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之后,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五强度值;
所述第九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二浓度阈值且高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之后,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六强度值,其中,所述第五强度值高于所述第六强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获取模块501、识别模块502、第二获取模块503、第一控制模块504、第二控制模块505、第三控制模块506、第四控制模块、第五控制模块、第六控制模块、第七控制模块、第八控制模块和第九控制模块可以由处理器实现,或者由处理器配合存储器、收发器来实现。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器。该计算机设备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601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存储器602,其中,所述存储器602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60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然,该服务器还可以具有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键盘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部件,以便进行输入输出,该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实现设备功能的部件,在此不做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终端中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车辆控制的方法。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例如,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判断流程图,控制器按照改流程进行判断。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设备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计算机或服务器通过有线(例如同轴光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计算机或服务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设备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如软盘、硬盘和磁带等),也可以是光介质(如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k,DVD)等),或者半导体介质(如固态硬盘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下,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
将所述车内图像分别输入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和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得到所述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对应的第一识别结果和所述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对应的第二识别结果;
如果基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确定车内存在儿童,或者基于所述第二识别结果确定车内存在宠物,则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并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的氧气浓度值;
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
当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
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高温阈值且低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四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高温阈值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二高温阈值的温度值;
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三高温阈值且低于第二高温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高温阈值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三高温阈值的温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一强度值;
所述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高温阈值且低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二强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强度值高于所述第二强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低温阈值且低于第二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五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低温阈值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二低温阈值的温度值;
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低温阈值且低于第三低温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低温阈值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三低温阈值的温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三强度值;
所述当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二低温阈值且高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四强度值,其中,所述第三强度值高于所述第四强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二浓度阈值且高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六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浓度阈值的浓度值低于所述第二浓度阈值的浓度值;
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三浓度阈值且高于第二浓度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浓度阈值的浓度值低于所述第三浓度阈值的浓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五强度值;
所述当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二浓度阈值且高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空调的风力强度设置为第六强度值,其中,所述第五强度值高于所述第六强度值。
8.一种车辆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下,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摄像头拍摄的车内图像;
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车内图像分别输入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和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得到所述经过训练的儿童识别模型对应的第一识别结果和所述经过训练的宠物识别模型对应的第二识别结果;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如果基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确定车内存在儿童,或者基于所述第二识别结果确定车内存在宠物,则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并获取所述车辆内部的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的氧气浓度值;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一高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冷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一低温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制热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氧气浓度值低于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车辆内部的空调的换气功能,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车辆鸣笛。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时,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91641.6A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978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1641.6A CN113978354B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1641.6A CN113978354B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8354A true CN113978354A (zh) 2022-01-28
CN113978354B CN113978354B (zh) 2023-09-26

Family

ID=79738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1641.6A Active CN113978354B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835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9139A (zh) * 2023-05-16 2023-06-23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货物监控报警系统、方法、汽车
CN117302094A (zh) * 2023-11-13 2023-12-29 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监控系统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21760A (ja) * 2009-03-19 2010-10-07 Mitsubishi Motors Corp 換気装置
CN103673225A (zh) * 2013-12-10 2014-03-26 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
CN104309443A (zh) * 2014-10-14 2015-01-28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车用自动空调控制方法
CN105270141A (zh) * 2015-11-19 2016-01-27 深圳乐行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控制器
CN105946505A (zh) * 2016-05-17 2016-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车载空调
US20160272114A1 (en) * 2014-06-24 2016-09-22 David Larry Medina (macss system) medina alert child safety system
CN106427869A (zh) * 2016-11-10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933245A (zh) * 2017-12-06 2018-04-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泊车状态车内防高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82111A (zh) * 2017-12-23 2018-05-29 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车内生命检测系统
CN109204216A (zh) * 2018-10-18 2019-01-15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车内环境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90014831A (ko) * 2017-08-04 2019-02-13 이길석 자동차 실내 생명 보호장치
CN110271486A (zh) * 2019-06-13 2019-09-2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内乘客安全监控方法、智能机器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9871A (zh) * 2019-09-24 2019-11-29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车辆的告警系统及方法
CN110562003A (zh) * 2018-06-05 2019-12-13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车内设备控制装置
CN210027332U (zh) * 2019-05-06 2020-02-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儿童滞留车内的预警救援系统
CN111907453A (zh) * 2019-05-10 2020-11-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和用于保护留在车辆内的人员的方法
CN112078325A (zh) * 2020-07-31 2020-12-15 芜湖云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自动控制方法
CN112298088A (zh) * 2020-10-26 2021-02-02 深圳创维汽车智能有限公司 车内生命体异常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74463A (zh) * 2021-03-01 2021-06-01 长安大学 一种儿童被困高温车内的保护与报警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21760A (ja) * 2009-03-19 2010-10-07 Mitsubishi Motors Corp 換気装置
CN103673225A (zh) * 2013-12-10 2014-03-26 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
US20160272114A1 (en) * 2014-06-24 2016-09-22 David Larry Medina (macss system) medina alert child safety system
CN104309443A (zh) * 2014-10-14 2015-01-28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车用自动空调控制方法
CN105270141A (zh) * 2015-11-19 2016-01-27 深圳乐行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控制器
CN105946505A (zh) * 2016-05-17 2016-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车载空调
CN106427869A (zh) * 2016-11-10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90014831A (ko) * 2017-08-04 2019-02-13 이길석 자동차 실내 생명 보호장치
CN107933245A (zh) * 2017-12-06 2018-04-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泊车状态车内防高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82111A (zh) * 2017-12-23 2018-05-29 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车内生命检测系统
CN110562003A (zh) * 2018-06-05 2019-12-13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车内设备控制装置
CN109204216A (zh) * 2018-10-18 2019-01-15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车内环境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027332U (zh) * 2019-05-06 2020-02-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儿童滞留车内的预警救援系统
CN111907453A (zh) * 2019-05-10 2020-11-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和用于保护留在车辆内的人员的方法
CN110271486A (zh) * 2019-06-13 2019-09-2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内乘客安全监控方法、智能机器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9871A (zh) * 2019-09-24 2019-11-29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车辆的告警系统及方法
CN112078325A (zh) * 2020-07-31 2020-12-15 芜湖云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自动控制方法
CN112298088A (zh) * 2020-10-26 2021-02-02 深圳创维汽车智能有限公司 车内生命体异常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74463A (zh) * 2021-03-01 2021-06-01 长安大学 一种儿童被困高温车内的保护与报警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瑞英;梁广彪;任博;: "车内滞留儿童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电子制作, no. 09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9139A (zh) * 2023-05-16 2023-06-23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货物监控报警系统、方法、汽车
CN116279139B (zh) * 2023-05-16 2023-08-08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货物监控报警系统、方法、汽车
CN117302094A (zh) * 2023-11-13 2023-12-29 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8354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55326B2 (en) Responding to in-vehic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N113978354B (zh) 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35444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ild Car Seat Safety De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EP3067827A1 (en) Driver distraction detection system
US10706716B2 (en) Vehicle interface system
US9963011B2 (en) Parked vehicle interior lifeform recognition
US1047414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pth sensor activation
CN110716599A (zh) 车内环境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控制器
CN111038209A (zh) 一种车载空调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15268334A (zh) 车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100284A1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nabled alarm for detecting passengers locked in vehicle
CN113901979A (zh) 一种驾驶趋势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6001716A (zh) 机械设备的智能远程管理系统
CN112319367A (zh) 车内滞留人员监控保护系统及设备
CN110525450B (zh) 一种调节车载语音灵敏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16353478A (zh) 一种房车安全预警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6890809A (zh) 基于情境的车辆配置
US2023035673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t Least One Function of a Recreational Vehicle
CN113859171A (zh) 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879780A (zh) 一种基于控车app的车内温度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5027401A (zh) 一种静止车辆乘员安全风险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4987328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13109A (zh) 基于传感器融合的车内活体安全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4074623A (zh) 车辆以及车辆的控制方法
CN115742669A (zh)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