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6249B - 一种教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教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6249B
CN113946249B CN202111306291.3A CN202111306291A CN113946249B CN 113946249 B CN113946249 B CN 113946249B CN 202111306291 A CN202111306291 A CN 202111306291A CN 113946249 B CN113946249 B CN 113946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e
teaching
socket
exerc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62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6249A (zh
Inventor
田雪松
余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iyun Shu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iyun Shu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iyun Shu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iyun Shu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62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6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6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6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6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6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2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urso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e.g.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displaye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2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front-end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教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班级系统、云校系统和移动终端;班级系统与云校系统连接;班级系统用于进行数码笔连接或断开处理、学员签到处理、随堂教学处理、随堂练习处理;云校系统与移动终端连接;云校系统用于对学员签到业务进行处理、对随堂教学业务进行处理、对随堂练习业务进行处理;云校系统还用于对移动终端的教学查询业务进行处理;移动终端用于向云校系统发送教学查询业务报文数据,并对云校系统回发的查询反馈数据进行查询结果显示处理。通过本系统,无需为每个学员配置价格昂贵的智能终端,可大大降低教室或课堂的智能化改造成本;同时,还能保证学员有足够的书写时间,有助于帮助学员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教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智能教室、智能课堂的技术改造方案层出不穷。我们对各类方案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所有方案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要为每个学员配置一台智能终端(台式电脑、一体机、PAD、平板电脑等),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教室或课堂的智能化改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教学系统,该系统包括班级系统、云校系统和移动终端;其中,班级系统由数码笔、蓝牙热点设备、智慧屏和路由器组成,云校系统由第一接入服务器、第二接入服务器、教学业务服务器和教学资源数据库组成。该系统基于智慧屏与数码笔的数据交互解决学员的签到与笔迹采集问题,基于智慧屏与云校系统的数据交互开展随堂教学和作业活动。通过本系统,无需为每个学员配置价格昂贵的智能终端,可大大降低教室或课堂的智能化改造成本;同时,还能保证学员有足够的书写时间,有助于帮助学员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班级系统、云校系统和移动终端;
所述班级系统与所述云校系统连接;所述班级系统用于对系统内数码笔进行数码笔连接处理或数码笔断开处理;还用于对班级学员进行学员签到处理;还用于从所述云校系统接收教学数据进行随堂教学处理;还用于从所述云校系统接收练习数据进行随堂练习处理;
所述云校系统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所述云校系统用于对各班级系统的学员签到业务进行处理;还用于对各班级系统的随堂教学业务进行处理;还用于对各班级系统的随堂练习业务进行处理;还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教学查询业务进行处理;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向所述云校系统发送教学查询业务报文数据;并对所述云校系统回发的查询反馈数据进行查询结果显示处理。
优选的,所述班级系统包括数码笔、蓝牙热点设备、智慧屏和路由器;所述数码笔与所述蓝牙热点设备连接;所述蓝牙热点设备与所述智慧屏连接;所述智慧屏与所述路由器连接;所述路由器与所述云校系统连接;
所述数码笔本地设有对应的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
所述蓝牙热点设备本地设有注册数码笔列表;所述注册数码笔列表包括多个注册数码笔记录;所述注册数码笔记录包括注册标识信息和注册校验码信息;
所述智慧屏包括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Socket模块、数码笔SDK模块、白板模块、主控模块、班级数据库模块和云校对接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蓝牙热点设备连接;所述Socket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所述数码笔SDK模块、所述白板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班级数据库模块和所述云校对接模块连接;所述云校对接模块与所述第二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与所述路由器连接;
所述云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服务器、第二接入服务器、教学业务服务器和教学资源数据库;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与所述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与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连接;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和所述教学资源数据库连接;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
优选的,在进行所述数码笔连接处理或数码笔断开处理时,
所述数码笔具体用于对本地的所述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进行对应的热点连接数据或热点断开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热点连接数据或第一热点断开数据记为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向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发送;并对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回发的热点反馈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第一结果数据;当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热点连接数据,且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为连接成功时,将对所述蓝牙热点设备的数据接收状态设为持续接收状态;当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热点断开数据,且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为断开成功时,将对所述蓝牙热点设备的数据接收状态设为停止接收状态;
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具体用于从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中提取出所述第一标识数据和所述第一校验码数据;若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热点连接数据,则将本地的所述注册数码笔列表中所述注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数据匹配的所述注册数码笔记录作为第一当前记录,并判断所述第一当前记录的所述注册校验码信息与所述第一校验码数据是否匹配,若匹配则为所述第一当前记录增加已连接状态标记,并将具体设置为连接成功的所述第一结果数据向所述数码笔回发;若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热点断开数据,则将本地的所述注册数码笔列表中所述注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数据匹配的所述注册数码笔记录作为第二当前记录,并判断所述第二当前记录的所述注册校验码信息与所述第一校验码数据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将所述第二当前记录的已连接状态清除,并将具体设置为断开成功的所述第一结果数据向所述数码笔回发。
优选的,在进行所述学员签到处理时,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生成签到指令,并将所述签到指令向所述Socket模块发送;并接收所述Socket模块回发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学员身份数据,组成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并将所述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存入所述班级数据库模块;并将所述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向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发送;
所述Socket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签到指令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Socket消息;并将所述第一Socket消息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发送;并接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回发的第一Socket响应消息;并对所述第一Socket响应消息进行Socket响应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并调用所述数码笔SDK模块对所述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进行数码笔反馈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学员身份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学员身份数据向所述主控模块回发;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Socket消息进行热点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热点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热点数据向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发送;并接收从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回发的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并对所述第一热点反馈数据进行热点反馈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并对所述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进行Socket响应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所述第一Socket响应消息;并将所述第一Socket响应消息向所述Socket模块回发;
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具体用于通过无线网络向本地的所述注册数码笔列表中标记为已连接状态的所述注册数码笔记录对应的所述数码笔,发送所述第一热点数据;并接收从各个所述数码笔回发的所述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并将每个所述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回发;
所述数码笔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热点数据进行热点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Socket消息;并对所述第一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第一解析指令;当识别出所述第一解析指令为所述签发指令时,对班级学员的身份证明介质进行介质信息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作为对应的所述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并对所述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进行热点反馈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所述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向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回发;
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签到数据集合进行签到业务报文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签到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所述路由器向所述云校系统发送所述第一签到业务报文数据。
优选的,在进行所述随堂教学处理时,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生成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并将所述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向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发送;并接收从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回发的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存入所述班级数据库模块;并将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所述Socket模块发送;
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进行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所述路由器向所述云校系统发送所述第一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并接收所述路由器返回的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所述主控模块回发;
所述Socket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二Socket消息;并将所述第二Socket消息向所述白板模块发送;
所述白板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二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并对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进行资源展示处理。
优选的,在进行所述随堂练习处理时,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生成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并将所述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向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发送;并接收从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回发的第一练习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存入所述班级数据库模块;并将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向所述Socket模块发送;
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进行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所述路由器向所述云校系统发送所述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并接收所述路由器返回的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向所述主控模块回发;
所述Socket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练习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三Socket消息;并将所述第三Socket消息向所述白板模块发送;
所述白板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三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并对所述第一练习数据进行练习展示处理。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向所述Socket模块发送时,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还用于生成练习答案获取指令,并将所述练习答案获取指令向所述Socket模块发送;并接收所述Socket模块回发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组成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并将所述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存入所述班级数据库模块;并将所述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向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发送;
所述Socket模块具体还用于对所述练习答案获取指令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四Socket消息;并将所述第四Socket消息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发送;并接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回发的多个第二Socket响应消息;并对每个所述第二Socket响应消息进行Socket响应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书写轨迹数据;并调用所述数码笔SDK模块对所有所述第一书写轨迹数据按时间顺序进行轨迹拼接生成对应的第一答案轨迹数据;并调用所述数码笔SDK模块对所述第一答案轨迹数据进行图像数据转换,并将转换得到的轨迹图像数据作为对应的所述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向所述主控模块回发;并对所述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五Socket消息,并将所述第五Socket消息向所述白板模块发送;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具体还用于对所述第四Socket消息进行热点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二热点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热点数据向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发送;并接收从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回发的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并对所述第二热点反馈数据进行热点反馈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书写轨迹数据;并对所述第一书写轨迹数据进行Socket响应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所述第二Socket响应消息;并将所述第二Socket响应消息向所述Socket模块回发;
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具体还用于通过无线网络向本地的所述注册数码笔列表中标记为已连接状态的所述注册数码笔记录对应的所述数码笔,发送所述第二热点数据;并接收从各个所述数码笔回发的所述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并将每个所述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回发;
所述数码笔具体还用于对所述第二热点数据进行热点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四Socket消息;并对所述第四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第二解析指令;当识别出所述第二解析指令为所述练习答案获取指令时,对班级学员在练习册上的单次连续书写轨迹进行采集与识别生成对应的第一书写轨迹数据;并对所述第一书写轨迹数据进行热点反馈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所述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向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回发;
所述白板模块具体还用于对所述第五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进行练习答案展示处理;
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具体还用于对所述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进行第二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二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所述路由器向所述云校系统发送所述第二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
优选的,所述云校系统具体用于在对各班级系统的学员签到业务进行处理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对各个所述班级系统发送的第一签到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向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转发;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签到数据集合进行保存;
所述云校系统具体用于在对各班级系统的随堂教学业务进行处理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对各个所述班级系统发送的第一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向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转发;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从所述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中提取出教学资源标识,并从所述教学资源数据库中获取到与之匹配的教学资源数据作为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发送;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所述班级系统回发;
所述云校系统具体用于在对各班级系统的随堂练习业务进行处理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对各个所述班级系统发送的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从所述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中提取出练习题目标识,并从所述教学资源数据库中获取到与之匹配的练习题目数据作为第一练习数据;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向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发送;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向所述班级系统回发;
所述云校系统具体用于在对各班级系统的随堂练习业务进行处理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对各个所述班级系统发送的第二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向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转发;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进行保存。
优选的,所述云校系统具体用于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教学查询业务进行处理时,由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对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教学查询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教学查询指令;并由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将所述教学查询指令向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转发;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教学查询指令,从所述教学资源数据库中获得对应的查询匹配信息构成所述查询反馈数据;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将所述查询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发送;并由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将所述查询反馈数据向所述移动终端回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学系统,该系统包括班级系统、云校系统和移动终端;其中,班级系统由数码笔、蓝牙热点设备、智慧屏和路由器组成,云校系统由第一接入服务器、第二接入服务器、教学业务服务器和教学资源数据库组成。该系统基于智慧屏与数码笔的数据交互解决学员的签到与笔迹采集问题,基于智慧屏与云校系统的数据交互开展随堂教学和作业活动。通过本系统,无需为每个学员配置价格昂贵的智能终端,大大降低了教室或课堂的智能化改造成本;同时,还能保证学员有足够的书写时间,帮助学员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听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教学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教学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班级系统11、云校系统12和移动终端13。
(一)班级系统11
班级系统11包括数码笔111、蓝牙热点设备112、智慧屏113和路由器114。班级系统11与云校系统12连接,具体的:数码笔111与蓝牙热点设备112连接;蓝牙热点设备112与智慧屏113连接;智慧屏113与路由器114连接;路由器114与云校系统12连接。
其中,在数码笔111本地设有对应的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在蓝牙热点设备112本地设有注册数码笔列表;该注册数码笔列表包括多个注册数码笔记录;该注册数码笔记录包括注册标识信息和注册校验码信息。智慧屏113包括第一通讯模块1131、第二通讯模块1132、Socket模块1133、数码笔SDK模块1134、白板模块1135、主控模块1136、班级数据库模块1137和云校对接模块1138;第一通讯模块1131与蓝牙热点设备112连接;Socket模块1133分别与第一通讯模块1131、数码笔SDK模块1134、白板模块1135和主控模块1136连接;主控模块1136分别与班级数据库模块1137和云校对接模块1138连接;云校对接模块1138与第二通讯模块1132连接;第二通讯模块1132与路由器114连接。
班级系统11用于对系统内数码笔进行数码笔连接处理或数码笔断开处理;还用于对班级学员进行学员签到处理;还用于从云校系统12接收教学数据进行随堂教学处理;还用于从云校系统12接收练习数据进行随堂练习处理。
这里,学员使用数码笔111可在任何电子屏幕、打印有点码阵列的书写介质或普通纸张上,按照自然手写习惯进行书写和绘图;数码笔111在学员进行书写操作时,可对每个单次连续书写动作的书写轨迹进行捕获,并通过其内部的蓝牙通讯模块将捕获到的书写轨迹数据上传到与之连接的蓝牙热点设备112。在数码笔111本地预设了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该第一标识数据是系统为每只数码笔111分配的唯一身份标识编码,该第一校验码数据是系统为每只数码笔111分配的唯一身份验证编码;未分配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的其他数码笔无法与蓝牙热点设备112成功建立连接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班级系统11还包括配置电脑,数码笔111包括数码笔注册信息设置接口,数码笔111通过内部蓝牙通讯模块与配置电脑连接;数码笔111用于通过数码笔注册信息设置接口接收配置电脑发送的数码注册信息设置指令,并将本地的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通过数码笔注册信息设置接口向配置电脑回发;配置电脑从数码笔注册信息设置接口接收到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之后,对二者进行显示,并对二者进行修改或删除操作从而产生新的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配置电脑将新的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通过数码笔注册信息设置接口向数码笔111回发;数码笔111通过数码笔注册信息设置接口接收到新的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之后,使用新的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对本地的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进行替换;替换成功后,数码笔111通过数码笔注册信息设置接口向配置电脑回发设置成功信息。
这里,蓝牙热点设备112以蓝牙通讯协议为基础通讯协议与各个数码笔111通讯,并在基础通讯协议上叠加无线局域网协议IEEE802.11x,使其成为基于蓝牙通讯协议的无线网络接入点设备也称为蓝牙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蓝牙热点设备112本地预设了注册数码笔列表用于管理所有与之绑定的数码笔111;该注册数码笔列表由多个注册数码笔记录组成,每个注册数码笔记录对应一个预先已经完成绑定操作的数码笔111;注册数码笔记录中的注册标识信息与对应数码笔111的第一标识数据保持一致,注册标识信息与对应数码笔111的第一校验码数据保持一致。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蓝牙热点设备112包括电脑连接端口和注册数码笔列表设置接口,蓝牙热点设备112通过电脑连接端口与配置电脑连接,通过注册数码笔列表设置接口拼装与解析与配置电脑的通讯数据;蓝牙热点设备112用于通过注册数码笔列表设置接口接收配置电脑发送的注册数码笔列表修改指令,并将本地的注册数码笔列表通过注册数码笔列表设置接口向配置电脑发送;配置电脑通过注册数码笔列表设置接口接收到注册数码笔列表后对其进行显示,并对表中的注册数码笔记录进行添加、修改或删除操作从而产生新的注册数码笔列表,并将新的注册数码笔列表通过注册数码笔列表设置接口向蓝牙热点设备112进行回发;蓝牙热点设备112通过注册数码笔列表设置接口接收到新的注册数码笔列表后,使用新的注册数码笔列表替换本地的注册数码笔列表。
这里,智慧屏113是一种带有操作系统、存储空间及多种通讯端口的电子屏幕,在智慧屏113上可进行软件及服务安装。在班级系统11中,智慧屏113是核心处理设备,其通过蓝牙热点设备112与各数码笔111建立连接,通过路由器114与远程的云校系统12建立连接。智慧屏113内部,第一通讯模块1131为其与蓝牙热点设备112的协议栈解析模块;第二通讯模块1132为其与路由器114的协议栈解析模块;数码笔SDK模块1134为其对数码笔111数据进行解析的处理模块;白板模块1135为其模拟现场教学黑板的教学功能处理模块;主控模块1136为其核心控制模块;班级数据库模块1137为其存储与学员签到、随堂教学、随堂练习等教学任务相关数据的本地数据库处理模块,该模块的数据库采用轻型数据库,具体可为SQLite数据库;云校对接模块1138为其与云校系统12的网络报文协议处理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为释放更多主控模块1136计算资源、为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为增强系统模块化,特定在主控模块1136与数码笔SDK模块1134、白板模块1135以及数码笔111之间使用Socket消息对有效数据进行封装,并提供一个独立于主控模块1136之外的Socket sever功能模块来具体处理上述模块间的Socket消息转发任务,该Socket sever功能模块也就是Socket模块1133。
这里,班级系统11用于对系统内数码笔进行数码笔连接处理或数码笔断开处理具体指的是,班级系统11通过数码笔111与蓝牙热点设备112间的数据互动实现由数码笔111主动发起的与班级系统11的连接和断开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在进行数码笔连接处理或数码笔断开处理时,
数码笔111具体用于对本地的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进行对应的热点连接数据或热点断开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热点连接数据或第一热点断开数据记为第一数据;并将第一数据向蓝牙热点设备112发送;并对蓝牙热点设备112回发的热点反馈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第一结果数据;当第一数据为第一热点连接数据,且第一结果数据为连接成功时,将对蓝牙热点设备112的数据接收状态设为持续接收状态;当第一数据为第一热点断开数据,且第一结果数据为断开成功时,将对蓝牙热点设备112的数据接收状态设为停止接收状态;
此处,学员在上课前需要将使用的数码笔111激活,使之能在上课期间与智慧屏113进行通讯;学员在上课结束后需要将使用的数码笔111关闭,从而达到省电节能并释放通讯信道的目的;在激活数码笔111时,数码笔111会主动产生一个包括了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的连接指令信息也就是第一热点连接数据向蓝牙热点设备112发送,待蓝牙热点设备112对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进行确认后会向数码笔111回发确认结果也就是第一结果数据,若第一结果数据为连接成功则数码笔111会将对蓝牙热点设备112的数据接收状态设为持续接收状态也即是在本地创建数据收发通道并通过该通道持续接收蓝牙热点设备112的下发数据;在关闭数码笔111时,数码笔111会主动产生一个包括了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的断开指令信息也就是第一热点断开数据向蓝牙热点设备112发送,待蓝牙热点设备112对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进行确认后会向数码笔111回发确认结果也就是第一结果数据,若第一结果数据为断开成功则数码笔111会将对蓝牙热点设备112的数据接收状态设为停止接收状态也即是停止接收蓝牙热点设备112的下发数据并将本地已经创建的数据收发通道释放;
蓝牙热点设备112具体用于从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中提取出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若第一数据为第一热点连接数据,则将本地的注册数码笔列表中注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数据匹配的注册数码笔记录作为第一当前记录,并判断第一当前记录的注册校验码信息与第一校验码数据是否匹配,若匹配则为第一当前记录增加已连接状态标记,并将具体设置为连接成功的第一结果数据向数码笔111回发;若第一数据为第一热点断开数据,则将本地的注册数码笔列表中注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数据匹配的注册数码笔记录作为第二当前记录,并判断第二当前记录的注册校验码信息与第一校验码数据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将第二当前记录的已连接状态清除,并将具体设置为断开成功的第一结果数据向数码笔111回发。
此处,在激活数码笔111时,蓝牙热点设备112会接收到从数码笔111发送的具体为第一热点连接数据的第一数据,其中包括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随后蓝牙热点设备112会使用本地注册数码笔列表中与第一标识数据匹配的注册数码笔记录的注册校验码信息对第一校验码数据进行比对,若二者匹配说明当前发起第一数据的激活数码笔111为在本蓝牙热点设备112上已经注册过的合法设备、可对其进行接入处理,随后蓝牙热点设备112通过为注册数码笔列表中对应注册数码笔记录添加已连接状态标记来记录当前数码笔111的接入状态;在关闭数码笔111时,蓝牙热点设备112会接收到从数码笔111发送的具体为第一热点断开数据的第一数据,其中包括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随后蓝牙热点设备112会使用本地注册数码笔列表中与第一标识数据匹配的注册数码笔记录的注册校验码信息对第一校验码数据进行比对,若二者匹配说明当前发起第一数据的激活数码笔111为在本蓝牙热点设备112上已经注册过的合法设备、可对其进行断开处理,随后蓝牙热点设备112通过将注册数码笔列表中对应注册数码笔记录的已连接状态删除来断开当前数码笔111的接入状态。
这里,班级系统11用于对班级学员进行学员签到处理具体指的是,班级系统11通过智慧屏113与数码笔111间的指令数据互动实现由智慧屏113发起的学员签到功能,班级系统11还通过智慧屏113向云校系统12发送签到数据集合从而使得云端数据与本地数据保持同步。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在进行学员签到处理时,
主控模块1136具体用于生成签到指令,并将签到指令向Socket模块1133发送;并接收Socket模块1133回发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学员身份数据,组成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并将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存入班级数据库模块1137;并将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向云校对接模块1138发送;
此处,每个学员都有一个学员证,该学员证上以图形码(包括二维码或条形码)、文字或点阵码方式打印了每个学员的唯一身份标识信息,该信息的具体数据内容即是第一学员身份数据,第一学员身份数据至少包括班级信息及学员号信息,学员号信息为学号信息或身份证件编码信息;班级老师通过班级系统11正式授课之前,需要统计当次课堂到勤的学员信息,所以要对学员进行签到操作,为处理该操作班级系统11会通过主控模块1136预向老师提供一个签到操作界面,老师点击该界面上的签到按钮即会激发主控模块1136产生对应的签到指令,从而激发班级系统11对班级学员进行学员签到的处理流程;
Socket模块1133具体用于对签到指令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Socket消息;并将第一Socket消息向第一通讯模块1131发送;并接收第一通讯模块1131回发的第一Socket响应消息;并对第一Socket响应消息进行Socket响应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并调用数码笔SDK模块1134对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进行数码笔反馈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学员身份数据;并将第一学员身份数据向主控模块1136回发;
此处,由前文可知Socket模块1133作为多个模块之间的Socket server,预先已经预置了对各个Socket消息的具体处理流程,当前处理流程即是针对由主控模块1136发送的签到指令的处理流程;该处理流程是将签到指令封装为Socket消息也就是第一Socket消息并向第一通讯模块1131转发,并等待第一通讯模块1131的回发消息;当从第一通讯模块1131收到回发的Socket消息为与第一Socket消息对应的第一Socket响应消息时,对其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随后调用数码笔SDK模块1134对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进行数码笔反馈数据解析,在进行数码笔反馈数据解析时同样需对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并将封装后的Socket消息发送到数码笔SDK模块1134并等待数码笔SDK模块1134的回发消息,当收到数码笔SDK模块1134回发的Socket消息之后对其进行解析就可得到第一学员身份数据;随后再将第一学员身份数据向主控模块1136回发;
第一通讯模块1131具体用于对第一Socket消息进行热点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热点数据;并将第一热点数据向蓝牙热点设备112发送;并接收从蓝牙热点设备112回发的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并对第一热点反馈数据进行热点反馈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并对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进行Socket响应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Socket响应消息;并将第一Socket响应消息向Socket模块1133回发;
此处,由前文可知第一通讯模块1131为智慧屏113与蓝牙热点设备112的协议栈解析模块,该协议栈具体包括底层的蓝牙通讯协议栈和上层的无线网络协议栈;第一通讯模块1131对Socket模块1133转发的第一Socket消息进行两层协议封装后得到蓝牙热点设备112可识别的第一热点数据,并在向蓝牙热点设备112发送了第一热点数据对其回发数据进行等待;当收到从蓝牙热点设备112回发的与第一热点数据对应的第一热点反馈数据之后,对其进行两层协议解析得到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并根据与Socket模块1133对应的Socket消息协议格式对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从而得到第一Socket响应消息;
蓝牙热点设备112具体用于通过无线网络向本地的注册数码笔列表中标记为已连接状态的注册数码笔记录对应的数码笔111,发送第一热点数据;并接收从各个数码笔111回发的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并将每个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向第一通讯模块1131回发;
数码笔111具体用于对第一热点数据进行热点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Socket消息;并对第一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第一解析指令;当识别出第一解析指令为签发指令时,对班级学员的身份证明介质进行介质信息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作为对应的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并对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进行热点反馈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并将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向蓝牙热点设备112回发;
此处,数码笔111会基于与第一通讯模块1131对应的两层协议栈(底层的蓝牙通讯协议栈和上层的无线网络协议栈)对第一热点数据进行解析,从而得到第一Socket消息;再基于与Socket模块1133对应的Socket消息协议格式对第一Socket消息进行解析,从而得到具体为签发指令的第一解析指令;由前文可知每个学员都有一个以图形码(包括二维码或条形码)、文字或点阵码方式打印出唯一身份标识信息的学员证,若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为二维码或条形码图形则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为由数码笔111通过内部摄像头获取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图像数据,若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为文字则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为由数码笔111通过内部摄像头获取的字符串图像数据,若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为点阵码则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为由数码笔111通过内部摄像头获取的点阵码图像数据序列;
云校对接模块1138具体用于对第一签到数据集合进行签到业务报文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签到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路由器114向云校系统12发送第一签到业务报文数据。
此处,云校对接模块1138为智慧屏113与云校系统12的网络报文协议处理模块,该网络报文协议至少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和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Socket Layer,HTTPS)两种;云校对接模块1138基于HTTP或HTTPS协议的POST或GET方法的报文格式对第一签到数据集合进行报文封装生成第一签到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路由器114向云校系统12发送,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得云端数据与本地数据保持同步。
这里,班级系统11用于从云校系统12接收教学数据进行随堂教学处理具体指的是,班级系统11通过智慧屏113从云校系统12处下载对应的教学资源数据,并通过智慧屏113的白板模块1135对下载的教学资源数据进行内容展示从而实现自动更新老师现场教学课件的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在进行随堂教学处理时,
主控模块1136具体用于生成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并将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向云校对接模块1138发送;并接收从云校对接模块1138回发的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并将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存入班级数据库模块1137;并将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Socket模块1133发送;
此处,班级老师通过班级系统11正式授课时,需要展示教学课件,为处理该操作班级系统11会通过主控模块1136预向老师提供一个教学课件选择界面,老师点击该界面上的教学课件标识即会激发主控模块1136产生对应的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从而激发班级系统11从云校系统12接收教学数据进行随堂教学的处理流程;
云校对接模块1138具体用于对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进行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路由器114向云校系统12发送第一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并接收路由器114返回的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并将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主控模块1136回发;
此处,云校对接模块1138基于HTTP或HTTPS协议的POST或GET方法的报文格式对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进行报文封装生成第一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路由器114向云校系统12发送;在获得云校系统12通过路由器114回发的业务报文反馈数据之后,对其进行解析从而得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这里的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包括多种数据文件格式,可为二进制文件、文本文件格式、文档文件格式、图片文件格式、视频文件格式等;
Socket模块1133具体用于对第一教学资源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二Socket消息;并将第二Socket消息向白板模块1135发送;
此处,由前文可知Socket模块1133作为多个模块之间的Socket server,预先已经预置了对各个Socket消息的具体处理流程,当前处理流程即是针对由主控模块1136发送的第一教学资源数据的处理流程;该处理流程是将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封装为Socket消息也就是第二Socket消息并向白板模块1135转发;
白板模块1135具体用于对第二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并对第一教学资源数据进行资源展示处理。
此处,智慧屏113还包括一个高清触摸屏,该高清触摸屏包括屏幕显示接口和屏幕输入接口;白板模块1135基于与Socket模块1133对应的Socket消息协议格式对第二Socket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在对第一教学资源数据进行资源展示处理时,白板模块1135调用屏幕显示接口对第一教学资源数据进行显示,并在显示时通过屏幕输入接口获取老师在屏幕上的实时板书信息,并通过屏幕显示接口在显示的第一教学资源数据之上对实时板书信息进行叠加显示。
这里,班级系统11用于从云校系统12接收练习数据进行随堂练习处理具体指的是,班级系统11通过智慧屏113从云校系统12处下载对应的练习数据,并通过智慧屏113的白板模块1135对下载的练习数据进行内容展示;同时,班级系统11还通过数码笔111获得各个学员的练习答案数据,并将所有学员的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发送到云校系统12保持本地与云端数据的同步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在进行随堂练习处理时,
主控模块1136具体用于生成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并将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向云校对接模块1138发送;并接收从云校对接模块1138回发的第一练习数据;并将第一练习数据存入班级数据库模块1137;并将第一练习数据向Socket模块1133发送;
此处,班级老师通过班级系统11进行随堂练习时,需要展示练习题目,为处理该操作班级系统11会通过主控模块1136预向老师提供一个练习题目选择界面,老师点击该界面上的练习题目标识即会激发主控模块1136产生对应的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从而激发班级系统11从云校系统12接收练习数据进行随堂练习的处理流程;
云校对接模块1138具体用于对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进行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路由器114向云校系统12发送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并接收路由器114返回的第一练习数据;并将第一练习数据向主控模块1136回发;
此处,云校对接模块1138基于HTTP或HTTPS协议的POST或GET方法的报文格式对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进行报文封装生成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路由器114向云校系统12发送;在获得云校系统12通过路由器114回发的业务报文反馈数据之后,对其进行解析从而得到第一练习数据;这里的第一练习数据包括多种数据文件格式,可为二进制文件、文本文件格式、文档文件格式、图片文件格式、视频文件格式等;
Socket模块1133具体用于对第一练习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三Socket消息;并将第三Socket消息向白板模块1135发送;
此处,由前文可知Socket模块1133作为多个模块之间的Socket server,预先已经预置了对各个Socket消息的具体处理流程,当前处理流程即是针对由主控模块1136发送的第一练习数据的处理流程;该处理流程是将第一练习数据封装为Socket消息也就是第三Socket消息并向白板模块1135转发;
白板模块1135具体用于对第三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练习数据;并对第一练习数据进行练习展示处理;
此处,白板模块1135基于与Socket模块1133对应的Socket消息协议格式对第三Socket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一练习数据;在对第一练习数据进行练习展示处理时,白板模块1135调用屏幕显示接口对第一练习数据进行显示,并在显示时通过屏幕输入接口获取老师在屏幕上的实时板书信息,并通过屏幕显示接口在显示的第一练习数据之上对实时板书信息进行叠加显示;
进一步的,在将第一练习数据向Socket模块1133发送时,
主控模块1136具体还用于生成练习答案获取指令,并将练习答案获取指令向Socket模块1133发送;并接收Socket模块1133回发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组成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并将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存入班级数据库模块1137;并将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向云校对接模块1138发送;
此处,主控模块1136在将第一练习数据向Socket模块1133发送用以激发白板模块1135对第一练习数据进行展示的同时,还生成练习答案获取指令,并由此激发智慧屏113通过数码笔111获得各个学员的练习答案数据的处理流程;
Socket模块1133具体还用于对练习答案获取指令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四Socket消息;并将第四Socket消息向第一通讯模块1131发送;并接收第一通讯模块1131回发的多个第二Socket响应消息;并对每个第二Socket响应消息进行Socket响应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书写轨迹数据;并调用数码笔SDK模块1134对所有第一书写轨迹数据按时间顺序进行轨迹拼接生成对应的第一答案轨迹数据;并调用数码笔SDK模块1134对第一答案轨迹数据进行图像数据转换,并将转换得到的轨迹图像数据作为对应的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并将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向主控模块1136回发;并对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五Socket消息,并将第五Socket消息向白板模块1135发送;
此处,由前文可知Socket模块1133作为多个模块之间的Socket server,预先已经预置了对各个Socket消息的具体处理流程,当前处理流程即是针对由主控模块1136发送的练习答案获取指令的处理流程;该处理流程是将练习答案获取指令封装为Socket消息也就是第四Socket消息并向第一通讯模块1131转发,并等待第一通讯模块1131的回发消息;当从第一通讯模块1131收到回发的Socket消息为与第四Socket消息对应的第二Socket响应消息时,对每个第二Socket响应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一书写轨迹数据,这里因为学员在答题时可能出现书写停顿,所以会产生多个单次连续书写的轨迹数据也就是多个第一书写轨迹数据,也就是说Socket模块1133在向第一通讯模块1131转发了第四Socket消息之后,会对回传的第二Socket响应消息持续接收直到设定的接收时间超时或在最新的第二Socket响应消息中识别出了响应消息结束标记;在得到所有第一书写轨迹数据之后,Socket模块1133会调用数码笔SDK模块1134对所有第一书写轨迹数据按时间顺序进行轨迹拼接生成对应的第一答案轨迹数据,在调用数码笔SDK模块1134时Socket模块1133同样需对按时间顺序的所有第一书写轨迹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并将封装后的Socket消息发送到数码笔SDK模块1134并等待数码笔SDK模块1134的回发消息;当收到数码笔SDK模块1134回发的Socket消息之后对其进行解析就可得到第一答案轨迹数据;随后再进一步对第一答案轨迹数据进行图像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随后,将第一答案轨迹数据向主控模块1136回发,同时还将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封装为第五Socket消息发送到白板模块1135进行同步展示;
第一通讯模块1131具体还用于对第四Socket消息进行热点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二热点数据;并将第二热点数据向蓝牙热点设备112发送;并接收从蓝牙热点设备112回发的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并对第二热点反馈数据进行热点反馈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书写轨迹数据;并对第一书写轨迹数据进行Socket响应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二Socket响应消息;并将第二Socket响应消息向Socket模块1133回发;
此处,第一通讯模块1131对Socket模块1133转发的第四Socket消息进行两层协议封装后得到蓝牙热点设备112可识别的第二热点数据,并在向蓝牙热点设备112发送了第二热点数据后对其回发数据进行等待;当收到从蓝牙热点设备112回发的与第二热点数据对应的第二热点反馈数据之后,对其进行两层协议解析得到第一书写轨迹数据,并根据与Socket模块1133对应的Socket消息协议格式对第一书写轨迹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从而得到第一Socket响应消息;因为学员在答题时可能出现书写停顿,所以第一通讯模块1131在向蓝牙热点设备112发送了第二热点数据后会对蓝牙热点设备112的回发数据进行持续接收直到设定的接收时间超时或在最新的第二热点反馈数据中识别出了反馈数据结束标记;
蓝牙热点设备112具体还用于通过无线网络向本地的注册数码笔列表中标记为已连接状态的注册数码笔记录对应的数码笔111,发送第二热点数据;并接收从各个数码笔111回发的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并将每个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向第一通讯模块1131回发;
数码笔111具体还用于对第二热点数据进行热点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第四Socket消息;并对第四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第二解析指令;当识别出第二解析指令为练习答案获取指令时,对班级学员在练习册上的单次连续书写轨迹进行采集与识别生成对应的第一书写轨迹数据;并对第一书写轨迹数据进行热点反馈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并将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向蓝牙热点设备112回发;
此处,数码笔111会基于与第一通讯模块1131对应的两层协议栈(底层的蓝牙通讯协议栈和上层的无线网络协议栈)对第二热点数据进行解析,从而得到第四Socket消息;再基于与Socket模块1133对应的Socket消息协议格式对第四Socket消息进行解析,从而得到具体为练习答案获取指令的第二解析指令;对应的,在对第一书写轨迹数据进行封装时也是基于对应的两层协议栈进行封装;
白板模块1135具体还用于对第五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并对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进行练习答案展示处理;
此处,白板模块1135基于与Socket模块1133对应的Socket消息协议格式对第五Socket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在对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进行练习展示处理时,班级系统11会在显示了第一练习数据的界面上为每个学员划分出一个子显示区域,白板模块1135调用屏幕显示接口将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放入对应的子显示区域中进行显示,并在显示时通过屏幕输入接口获取老师在屏幕上子显示区域中的实时板书信息,并通过屏幕显示接口在各个子显示区域之上对实时板书信息进行叠加显示;
云校对接模块1138具体还用于对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进行第二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二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路由器114向云校系统12发送第二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
此处,云校对接模块1138基于HTTP或HTTPS协议的POST或GET方法的报文格式对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进行报文封装生成第二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路由器114向云校系统12发送,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得云端数据与本地数据保持同步。
(二)云校系统12
云校系统12与移动终端13连接,具体的:云校系统12包括第一接入服务器121、第二接入服务器122、教学业务服务器123和教学资源数据库124;第一接入服务器121与路由器114连接;第一接入服务器121与教学业务服务器123连接;教学业务服务器123分别与第二接入服务器122和教学资源数据库124连接;第二接入服务器122与移动终端13连接。
这里,云校系统12采用云服务与云存储结构进行系统部署;第一接入服务器121用于对接所有班级系统11,第二接入服务器122用于对接所有移动终端13;教学业务服务器123用于处理所有班级系统11或移动终端13上发的业务报文;教学资源数据库124用于存储当前教学系统的所有教学资源数据和管理数据,管理数据包括了各班级系统11的所有课时的学员签到数据,所有课时的练习数据及其对应的学员练习答案,教学资源数据库124默认采用MySQL数据库。
云校系统12用于对各班级系统11的学员签到业务进行处理;还用于对各班级系统11的随堂教学业务进行处理;还用于对各班级系统11的随堂练习业务进行处理;还用于对移动终端13的教学查询业务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云校系统12具体用于在对各班级系统11的学员签到业务进行处理时,由第一接入服务器121对各个班级系统11发送的第一签到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并由第一接入服务器121将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向教学业务服务器123转发;并由教学业务服务器123对第一签到数据集合进行保存。
这里,在班级系统11进行学员签到处理时会通过云校对接模块1138向云校系统12发送第一签到业务报文数据,云校系统12会基于第一签到业务报文数据激发对应的学员签到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云校系统12具体用于在对各班级系统11的随堂教学业务进行处理时,由第一接入服务器121对各个班级系统11发送的第一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并由第一接入服务器121将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向教学业务服务器123转发;并由教学业务服务器123从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中提取出教学资源标识,并从教学资源数据库124中获取到与之匹配的教学资源数据作为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并由教学业务服务器123将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第一接入服务器121发送;并由第一接入服务器121将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班级系统11回发。
这里,在班级系统11进行随堂教学处理时会通过云校对接模块1138向云校系统12发送第一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云校系统12会基于第一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激发对应的随堂教学业务搜索处理过程,并将搜索结果作为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班级系统11回发。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云校系统12具体用于在对各班级系统11的随堂练习业务进行处理时,由第一接入服务器121对各个班级系统11发送的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并由教学业务服务器123从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中提取出练习题目标识,并从教学资源数据库124中获取到与之匹配的练习题目数据作为第一练习数据;并由教学业务服务器123将第一练习数据向第一接入服务器121发送;并由第一接入服务器121将第一练习数据向班级系统11回发。
这里,在班级系统11进行随堂练习处理时会通过云校对接模块1138向云校系统12发送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云校系统12会基于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激发对应的随堂教学练习搜索处理过程,并将搜索结果作为第一练习数据向班级系统11回发。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云校系统12具体用于在对各班级系统11的随堂练习业务进行处理时,由第一接入服务器121对各个班级系统11发送的第二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并由第一接入服务器121将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向教学业务服务器123转发;并由教学业务服务器123对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进行保存。
这里,在班级系统11进行随堂练习处理时还会通过云校对接模块1138向云校系统12发送第二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云校系统12会基于第二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激发对应的学员练习答案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云校系统12具体用于在对移动终端13的教学查询业务进行处理时,由第二接入服务器122对移动终端13发送的教学查询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教学查询指令;并由第二接入服务器122将教学查询指令向教学业务服务器123转发;教学业务服务器123根据教学查询指令,从教学资源数据库124中获得对应的查询匹配信息构成查询反馈数据;并由教学业务服务器123将查询反馈数据向第二接入服务器122发送;并由第二接入服务器122将查询反馈数据向移动终端13回发。
这里,教学查询指令包括教学资源数据查询指令、练习题查询指令、班级状态查询指令、学员情况查询指令;
教学查询指令为教学资源数据查询指令时,教学业务服务器123从教学资源数据查询指令中提取出教学资源标识数据,并根据教学资源标识数据从教学资源数据库124中获取对应的教学资源数据,并将其作为查询反馈数据向移动终端13回发;
教学查询指令为练习题查询指令时,教学业务服务器123从练习题查询指令中提取出练习题标识数据,并根据练习题标识数据从教学资源数据库124中获取对应的练习题数据,并将其作为查询反馈数据向移动终端13回发;
教学查询指令为班级状态查询指令时,教学业务服务器123从班级教室状态查询指令中提取出班级编号数据,并根据班级编号数据从教学资源数据库124中获取对应的课表信息及当前课堂的学员签到信息、教学资源信息、随堂练习题目与学员答案信息,并将获得的所有信息作为查询反馈数据向移动终端13回发;
教学查询指令为学员情况查询指令时,教学业务服务器123从学员情况查询指令中提取出学员号数据,并根据学员号数据从教学资源数据库124中获取对应的个人课表信息、历史课堂签到信息、历史课堂教学资源信息、历史课堂随堂练习题目及该学员的答案信息,并将获得的所有信息作为查询反馈数据向移动终端13回发。
(三)移动终端13
移动终端13用于向云校系统12发送教学查询业务报文数据;并对云校系统12回发的查询反馈数据进行查询结果显示处理。
这里,移动终端13可为手持无线终端、手机、移动电脑、平板电脑或PAD等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系统通过移动终端13可向与学员自身及与学员有关的老师、年级主任、家长等社会角色提供一个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的查询机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学系统,该系统包括班级系统、云校系统和移动终端;其中,班级系统由数码笔、蓝牙热点设备、智慧屏和路由器组成,云校系统由第一接入服务器、第二接入服务器、教学业务服务器和教学资源数据库组成。该系统基于智慧屏与数码笔的数据交互解决学员的签到与笔迹采集问题,基于智慧屏与云校系统的数据交互开展随堂教学和作业活动。通过本系统,无需为每个学员配置价格昂贵的智能终端,大大降低了教室或课堂的智能化改造成本;同时,还能保证学员有足够的书写时间,帮助学员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听课效率。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班级系统、云校系统和移动终端;
所述班级系统与所述云校系统连接;所述班级系统用于对系统内数码笔进行数码笔连接处理或数码笔断开处理;还用于对班级学员进行学员签到处理;还用于从所述云校系统接收教学数据进行随堂教学处理;还用于从所述云校系统接收练习数据进行随堂练习处理;
所述云校系统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所述云校系统用于对各班级系统的学员签到业务进行处理;还用于对各班级系统的随堂教学业务进行处理;还用于对各班级系统的随堂练习业务进行处理;还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教学查询业务进行处理;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向所述云校系统发送教学查询业务报文数据;并对所述云校系统回发的查询反馈数据进行查询结果显示处理;
所述班级系统包括数码笔、蓝牙热点设备、智慧屏和路由器;所述数码笔与所述蓝牙热点设备连接;所述蓝牙热点设备与所述智慧屏连接;所述智慧屏与所述路由器连接;所述路由器与所述云校系统连接;
所述数码笔本地设有对应的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
所述蓝牙热点设备本地设有注册数码笔列表;所述注册数码笔列表包括多个注册数码笔记录;所述注册数码笔记录包括注册标识信息和注册校验码信息;
所述智慧屏包括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Socket模块、数码笔SDK模块、白板模块、主控模块、班级数据库模块和云校对接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蓝牙热点设备连接;所述Socket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所述数码笔SDK模块、所述白板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班级数据库模块和所述云校对接模块连接;所述云校对接模块与所述第二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与所述路由器连接;
所述云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服务器、第二接入服务器、教学业务服务器和教学资源数据库;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与所述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与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连接;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和所述教学资源数据库连接;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
在进行所述数码笔连接处理或数码笔断开处理时,
所述数码笔具体用于对本地的所述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一校验码数据进行对应的热点连接数据或热点断开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热点连接数据或第一热点断开数据记为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向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发送;并对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回发的热点反馈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第一结果数据;当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热点连接数据,且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为连接成功时,将对所述蓝牙热点设备的数据接收状态设为持续接收状态;当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热点断开数据,且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为断开成功时,将对所述蓝牙热点设备的数据接收状态设为停止接收状态;
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具体用于从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中提取出所述第一标识数据和所述第一校验码数据;若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热点连接数据,则将本地的所述注册数码笔列表中所述注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数据匹配的所述注册数码笔记录作为第一当前记录,并判断所述第一当前记录的所述注册校验码信息与所述第一校验码数据是否匹配,若匹配则为所述第一当前记录增加已连接状态标记,并将具体设置为连接成功的所述第一结果数据向所述数码笔回发;若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热点断开数据,则将本地的所述注册数码笔列表中所述注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数据匹配的所述注册数码笔记录作为第二当前记录,并判断所述第二当前记录的所述注册校验码信息与所述第一校验码数据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将所述第二当前记录的已连接状态清除,并将具体设置为断开成功的所述第一结果数据向所述数码笔回发;
在进行所述学员签到处理时,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生成签到指令,并将所述签到指令向所述Socket模块发送;并接收所述Socket模块回发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学员身份数据,组成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并将所述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存入所述班级数据库模块;并将所述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向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发送;
所述Socket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签到指令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Socket消息;并将所述第一Socket消息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发送;并接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回发的第一Socket响应消息;并对所述第一Socket响应消息进行Socket响应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并调用所述数码笔SDK模块对所述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进行数码笔反馈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学员身份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学员身份数据向所述主控模块回发;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Socket消息进行热点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热点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热点数据向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发送;并接收从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回发的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并对所述第一热点反馈数据进行热点反馈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并对所述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进行Socket响应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所述第一Socket响应消息;并将所述第一Socket响应消息向所述Socket模块回发;
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具体用于通过无线网络向本地的所述注册数码笔列表中标记为已连接状态的所述注册数码笔记录对应的所述数码笔,发送所述第一热点数据;并接收从各个所述数码笔回发的所述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并将每个所述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回发;
所述数码笔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热点数据进行热点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Socket消息;并对所述第一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第一解析指令;当识别出所述第一解析指令为签发指令时,对班级学员的身份证明介质进行介质信息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作为对应的所述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并对所述第一数码笔反馈数据进行热点反馈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所述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热点反馈数据向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回发;
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签到数据集合进行签到业务报文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签到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所述路由器向所述云校系统发送所述第一签到业务报文数据;
在进行所述随堂教学处理时,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生成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并将所述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向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发送;并接收从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回发的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存入所述班级数据库模块;并将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所述Socket模块发送;
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进行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所述路由器向所述云校系统发送所述第一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并接收所述路由器返回的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所述主控模块回发;
所述Socket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二Socket消息;并将所述第二Socket消息向所述白板模块发送;
所述白板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二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并对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进行资源展示处理;
在进行所述随堂练习处理时,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生成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并将所述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向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发送;并接收从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回发的第一练习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存入所述班级数据库模块;并将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向所述Socket模块发送;
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进行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所述路由器向所述云校系统发送所述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并接收所述路由器返回的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向所述主控模块回发;
所述Socket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练习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三Socket消息;并将所述第三Socket消息向所述白板模块发送;
所述白板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三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并对所述第一练习数据进行练习展示处理;
在将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向所述Socket模块发送时,
所述主控模块具体还用于生成练习答案获取指令,并将所述练习答案获取指令向所述Socket模块发送;并接收所述Socket模块回发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组成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并将所述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存入所述班级数据库模块;并将所述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向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发送;
所述Socket模块具体还用于对所述练习答案获取指令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四Socket消息;并将所述第四Socket消息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发送;并接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回发的多个第二Socket响应消息;并对每个所述第二Socket响应消息进行Socket响应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书写轨迹数据;并调用所述数码笔SDK模块对所有所述第一书写轨迹数据按时间顺序进行轨迹拼接生成对应的第一答案轨迹数据;并调用所述数码笔SDK模块对所述第一答案轨迹数据进行图像数据转换,并将转换得到的轨迹图像数据作为对应的所述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向所述主控模块回发;并对所述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进行Socket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五Socket消息,并将所述第五Socket消息向所述白板模块发送;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具体还用于对所述第四Socket消息进行热点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二热点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热点数据向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发送;并接收从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回发的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并对所述第二热点反馈数据进行热点反馈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书写轨迹数据;并对所述第一书写轨迹数据进行Socket响应消息封装,生成对应的所述第二Socket响应消息;并将所述第二Socket响应消息向所述Socket模块回发;
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具体还用于通过无线网络向本地的所述注册数码笔列表中标记为已连接状态的所述注册数码笔记录对应的所述数码笔,发送所述第二热点数据;并接收从各个所述数码笔回发的所述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并将每个所述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回发;
所述数码笔具体还用于对所述第二热点数据进行热点数据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四Socket消息;并对所述第四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第二解析指令;当识别出所述第二解析指令为所述练习答案获取指令时,对班级学员在练习册上的单次连续书写轨迹进行采集与识别生成对应的第一书写轨迹数据;并对所述第一书写轨迹数据进行热点反馈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所述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热点反馈数据向所述蓝牙热点设备回发;
所述白板模块具体还用于对所述第五Socket消息进行Socket消息解析,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学员练习答案数据进行练习答案展示处理;
所述云校对接模块具体还用于对所述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进行第二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封装,生成对应的第二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并通过所述路由器向所述云校系统发送所述第二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
所述云校系统具体用于在对各班级系统的学员签到业务进行处理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对各个所述班级系统发送的第一签到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签到数据集合向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转发;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签到数据集合进行保存;
所述云校系统具体用于在对各班级系统的随堂教学业务进行处理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对各个所述班级系统发送的第一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向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转发;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从所述随堂教学资源申请指令中提取出教学资源标识,并从所述教学资源数据库中获取到与之匹配的教学资源数据作为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发送;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教学资源数据向所述班级系统回发;
所述云校系统具体用于在对各班级系统的随堂练习业务进行处理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对各个所述班级系统发送的第一随堂练习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从所述随堂练习资源申请指令中提取出练习题目标识,并从所述教学资源数据库中获取到与之匹配的练习题目数据作为第一练习数据;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向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发送;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练习数据向所述班级系统回发;
所述云校系统具体用于在对各班级系统的随堂练习业务进行处理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对各个所述班级系统发送的第二随堂教学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并由所述第一接入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向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转发;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练习答案数据集合进行保存;
所述云校系统具体用于在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教学查询业务进行处理时,由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对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教学查询业务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教学查询指令;并由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将所述教学查询指令向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转发;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教学查询指令,从所述教学资源数据库中获得对应的查询匹配信息构成所述查询反馈数据;并由所述教学业务服务器将所述查询反馈数据向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发送;并由所述第二接入服务器将所述查询反馈数据向所述移动终端回发。
CN202111306291.3A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教学系统 Active CN113946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6291.3A CN113946249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教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6291.3A CN113946249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教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6249A CN113946249A (zh) 2022-01-18
CN113946249B true CN113946249B (zh) 2024-02-20

Family

ID=79337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6291.3A Active CN113946249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教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624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5866A1 (zh) * 2015-01-19 2016-07-28 深圳市时尚德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机网络教学方法
CN106504144A (zh) * 2016-10-19 2017-03-1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云计算与手机终端的校园服务系统
CN109360131A (zh) * 2018-11-08 2019-02-19 苏州友教习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云计算教学系统
CN110363691A (zh) * 2019-07-04 2019-10-22 科谊达(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校园的家校共育系统
CN110852708A (zh) * 2019-11-01 2020-02-28 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班牌系统
CN112365225A (zh) * 2020-10-27 2021-02-1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专项业务技能提升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
CN112396895A (zh) * 2020-12-04 2021-02-23 上海卡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课堂互动控制系统及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5866A1 (zh) * 2015-01-19 2016-07-28 深圳市时尚德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机网络教学方法
CN106504144A (zh) * 2016-10-19 2017-03-1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云计算与手机终端的校园服务系统
CN109360131A (zh) * 2018-11-08 2019-02-19 苏州友教习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云计算教学系统
CN110363691A (zh) * 2019-07-04 2019-10-22 科谊达(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校园的家校共育系统
CN110852708A (zh) * 2019-11-01 2020-02-28 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班牌系统
CN112365225A (zh) * 2020-10-27 2021-02-1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专项业务技能提升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
CN112396895A (zh) * 2020-12-04 2021-02-23 上海卡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课堂互动控制系统及操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高校智慧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研究;陆冷飞;唐伟方;王欣然;;中国教育信息化(05);89-9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6249A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2456A (zh)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学生纸质作业智能批阅系统
CN206058565U (zh) 一种教学系统
CN104732824A (zh) 一种交互式教学系统和方法
CN106971635A (zh) 一种教学培训方法及系统
CN106534188A (zh) 课堂操作轨迹同步方法及系统
KR102097777B1 (ko) 사용자 필기 데이터 기반의 학습 성취도 판단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위한 스마트 디바이스, 서버 및 시스템
CN109509130A (zh)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教学系统
CN105512787A (zh) 教学管理系统
CN107424235A (zh) 一种电子考勤系统
CN107886779A (zh) 一种智能教学系统
CN103646572A (zh) 带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课堂系统
CN105704115A (zh) 一种签到方法及服务端
CN112004113A (zh) 教学交互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766818A (zh) 签到交互系统及签到交互方法
CN107895337A (zh) 教学辅助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223552A (zh) 一种基于手机app的航海类船员考试培训教育系统
CN113946249B (zh) 一种教学系统
CN104915666A (zh) 一种基于纸质图像扫描的信息卡信息定位采集方法
CN106875763A (zh) 一种网络互动教学系统
Abood et al. A quiz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P2P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on Android platform for smart class environments
KR20200118666A (ko) 학습문제 풀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lfa Mobil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Samiullah et al. SMS repository and control system using GSM-SMS technology
CN115456452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教学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4092944A (zh) 教辅材料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1002, floor 10, block B, No. 18,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4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Biyun shuchu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02, floor 10, block B, No. 18,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4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yundie Zhixue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