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5901B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5901B
CN113905901B CN202080040254.XA CN202080040254A CN113905901B CN 113905901 B CN113905901 B CN 113905901B CN 202080040254 A CN202080040254 A CN 202080040254A CN 113905901 B CN113905901 B CN 113905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ubber
tan
base rubber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02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05901A (zh
Inventor
川岛启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905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5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05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5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033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by the footprint-ground contacting area of the tyr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08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d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41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omprising different tread rubber layers
    • B60C11/005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omprising different tread rubber layers with cap and bas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08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d rubber
    • B60C2011/0016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08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d rubber
    • B60C2011/0016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s
    • B60C2011/0025Modulus or tan delt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08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d rubber
    • B60C2011/0016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s
    • B60C2011/0033Thickness of the tre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滚动阻力性优异、并且对通过噪音也实现了改善的轮胎。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为具备胎面部的轮胎,所述胎面部具有基部橡胶和位于该基部橡胶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冠部橡胶,前述基部橡胶的轮胎径向的厚度为1mm以上,10Hz、30℃下的tanδ(30℃tanδ)为0.20以下,并且,10Hz、0℃下的tanδ(0℃tanδ)相对于30℃tanδ之比(0℃tanδ/30℃tanδ)为2.90以上。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
背景技术
从提高车辆的油耗性(实现低油耗化)的观点出发,已知有针对构成轮胎的胎面的基部的橡胶构件(基部橡胶)实现优化的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通过橡胶成分、填充剂的调整而改良了低发热性(tanδ被抑制为较低)的橡胶组合物应用于基部橡胶的技术。
然而,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基部橡胶那样地将橡胶组合物的tanδ(损耗角正切)抑制为较低时,虽然能够实现滚动阻力小(滚动阻力性优异)、油耗性提高,但存在会导致车辆通过时从轮胎产生的噪音(通过噪音)恶化的问题。
因此,期望开发滚动阻力性优异、并且对通过噪音也实现了改善的轮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61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滚动阻力性优异、并且对通过噪音也实现了改善的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主旨特征如以下所述。
本发明的轮胎的特征在于,其为具备胎面部的轮胎,所述胎面部具有基部橡胶和位于该基部橡胶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冠部橡胶,前述基部橡胶的轮胎径向的厚度为1mm以上,10Hz、30℃下的tanδ(30℃tanδ)为0.20以下,并且,10Hz、0℃下的tanδ(0℃tanδ)相对于30℃tanδ之比(0℃tanδ/30℃tanδ)为2.90以上。
通过具有上述构成,能够改善滚动阻力性和通过噪音。
另外,本发明的轮胎中,前述0℃tanδ/30℃tanδ优选为3.00以上。这是因为能够以更高水平兼具滚动阻力性和通过噪音的改善。
进而,本发明的轮胎中,前述30℃tanδ优选为0.075以上。这是因为能够进一步改善轮胎的通过噪音。
另外,本发明的轮胎中,前述0℃tanδ优选为0.200~0.625。这是因为能够以更高水平兼具滚动阻力性和通过噪音的改善。
进而,本发明的轮胎中,关于前述基部橡胶的轮胎径向的厚度,优选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厚。这是因为能够进一步改善通过噪音。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轮胎,安装于适用轮圈并填充规定内压,使轮胎旋转轴平行于接地面并施加最大负载载荷时的接地形状的矩形率优选为70~95%。这是因为能够维持耐摩耗性并进一步改善滚动阻力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滚动阻力性优异、并且对通过噪音也实现了改善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矩形率的、示出轮胎的接地形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轮胎,基于其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例示说明。
本发明的轮胎为具备胎面部的轮胎,所述胎面部具有基部橡胶和位于该基部橡胶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冠部橡胶。
并且,对于本发明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前述基部橡胶的轮胎径向的厚度为1mm以上,10Hz、30℃下的tanδ(30℃tanδ)为0.20以下,并且,10Hz、0℃下的tanδ(0℃tanδ)相对于30℃tanδ之比(0℃tanδ/30℃tanδ)为2.90以上。
通常,在实现了应用于轮胎的胎面部的橡胶的tanδ的降低的情况下,虽然也可寻求轮胎的滚动阻力的改善,但存在通过噪音水平恶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高应用于胎面部的橡胶的tanδ、或加厚构成轮胎的胎面部的基部橡胶的厚度时,虽然能够抑制通过噪音水平,但存在滚动阻力恶化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中,针对轮胎的胎面部的基部橡胶,除了使厚度为一定范围以外,还着眼于影响通过噪音的tanδ的频率范围(1000~2000Hz左右)和影响滚动阻力的tanδ的频率范围(10~20Hz左右)。并且,针对轮胎的滚动阻力,有使低频率的tanδ降低时变良好的倾向,可知通过噪音的改良优选使高频率的tanδ提高。
但是,高频率的粘弹性难以把握,因此,通过温度频率换算(WLF法则),针对前述基部橡胶,将1000Hz、30℃下的tanδ换算为10Hz、0℃下的tanδ,并且对滚动阻力和通过噪音的频率的依赖性寻求优化(具体而言,将10Hz、0℃下的tanδ相对于10Hz、30℃下的tanδ之比设定得高,为2.90以上),由此,可知能够得到优异的滚动阻力性、并且也能够改善通过噪音。
此处,关于前述基部橡胶,前述0℃tanδ/30℃tanδ需要为2.90以上,而前述0℃tanδ/30℃tanδ低于2.90时,滚动阻力和通过噪音的频率的依赖性无法充分优化,因此无法兼具滚动阻力性和通过噪音的降低。
从同样的观点来看,前述0℃tanδ/30℃tanδ优选为3.00以上、更优选为3.1以上。需要说明的是,0℃tanδ/30℃tanδ过大时,预见不到充分的滚动阻力的降低,因此前述0℃tanδ/30℃tanδ优选为6.0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前述基部橡胶的前述0℃tanδ和前述30℃tanδ的测定,可以使用上岛制作所株式会社制的光谱仪进行测定。但是,只要是可正确地得到各个tanδ的值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测定器来测定。
另外,关于前述基部橡胶的30℃tanδ,只要能够满足上述0℃tanδ/30℃tanδ的关系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从能够进一步改善轮胎的通过噪音的方面来看,优选将前述基部橡胶的30℃tanδ设为0.075以上,更优选设为0.10以上。另外,从能够进一步改善轮胎的滚动阻力性的方面来看,优选将前述基部橡胶的30℃tanδ设为0.220以下、更优选设为0.017以下。
进而,关于前述基部橡胶的0℃tanδ,只要能够满足上述0℃tanδ/30℃tanδ的关系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从能够进一步改善轮胎的通过噪音的方面来看,优选将前述基部橡胶的0℃tanδ设为0.200以上、更优选设为0.300以上。另外,从能够进一步改善轮胎的滚动阻力性的方面来看,优选将前述基部橡胶的0℃tanδ设为0.625以下、更优选设为0.500以下。即,为了以更高水平兼具滚动阻力性和通过噪音的改善,优选设为0.200~0.625。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用于调整前述基部橡胶的0℃tanδ/30℃tanδ的值、前述0℃tanδ和前述30℃tanδ各自的值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对构成前述基部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的成分寻求优化的方法。如后述那样,通过调整橡胶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或调整填充剂的种类和含量,能够将前述0℃tanδ/30℃tanδ的值、前述0℃tanδ以及前述30℃tanδ各自的值设定为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
另外,前述基部橡胶的轮胎径向的厚度需要为1mm以上,优选为2mm以上。这是因为能够进一步改善轮胎的通过噪音。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发明中的前述基部橡胶的轮胎径向的厚度,是前述基部橡胶之中厚度最厚的部分的厚度。
进而,关于前述基部橡胶的轮胎径向的厚度,优选使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为不同的厚度,更优选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厚。这是因为能够进一步改善轮胎的通过噪音。
关于构成前述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的各成分,只要前述基部橡胶能够满足上述0℃tanδ/30℃tanδ的关系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前述基部橡胶所要求的性能来适当调整橡胶成分、填充剂的种类、含量。
关于前述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的橡胶成分,没有特别限定,从容易满足上述0℃tanδ/30℃tanδ的关系、能够以更高水平兼具应用于前述基部橡胶时的轮胎的滚动阻力性和通过噪音的改善的方面来看,优选包含苯乙烯量为26质量%以上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另外,从同样的观点来看,前述SBR的苯乙烯量更优选为39质量%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前述SBR的苯乙烯量,可以通过1H-NMR波谱的积分比而求出。
进而,从能够以更高水平兼具应用于前述基部橡胶时的轮胎的滚动阻力性和通过噪音的改善的方面来看,前述橡胶成分中的前述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含有率优选为10~80质量%、更优选为15~7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60质量%。通过使前述橡胶成分中的前述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含有率为10质量%以上,从而容易满足上述0℃tanδ/30℃tanδ的关系,能够以更高水平兼具应用于前述基部橡胶时的轮胎的滚动阻力性和通过噪音的改善。
另外,前述橡胶成分优选除了包含前述SBR以外还包含天然橡胶(NR)。这是因为容易满足上述0℃tanδ/30℃tanδ的关系,能够以更高水平兼具轮胎的滚动阻力性和通过噪音的改善。
进而,前述橡胶成分优选除了包含前述SBR、前述NR以外还包含丁二烯橡胶(BR)。这是因为容易满足上述0℃tanδ/30℃tanδ的关系,能够以更高水平兼具应用于前述基部橡胶时的轮胎的滚动阻力性和通过噪音的改善。
另外,从更确实地兼具应用于前述基部橡胶时的轮胎的滚动阻力性和通过噪音的改善的观点来看,前述橡胶成分优选包含前述天然橡胶10~75质量%、前述丁二烯橡胶10~75质量%、前述苯乙烯丁二烯橡胶15~60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SBR、前述NR和前述BR为未改性橡胶或经改性的橡胶均可。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前述橡胶成分,根据所要求的性能,也可以包含除上述SBR、NR和BR以外的橡胶(其它橡胶成分)。作为前述其它橡胶成分,可列举出异戊二烯橡胶(IR)、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橡胶(SIBR)、氯丁橡胶(C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等二烯系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乙丙橡胶(EPM)、丁基橡胶(IIR)等非二烯系橡胶。
另外,关于前述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所含的填充剂的有无、含量、种类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所要求的性能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作为前述填充剂,可以包含炭黑、二氧化硅、其它无机填充剂等。
关于前述炭黑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所要求的性能来适当选择。炭黑例如可以使用FEF、SRF、HAF、ISAF、SAF等级的炭黑。
另外,关于前述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中包含的前述炭黑的含量,相对于前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25~65质量份、更优选为30~45质量份。通过使前述炭黑的含量相对于前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25质量份以上,能够得到更高的加强性和耐龟裂进展性,通过设为65质量份以下,能够抑制低发热性的劣化。
关于前述二氧化硅的种类,例如可列举出湿式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硅酸钙、硅酸铝等。
上述之中,前述二氧化硅优选为湿式二氧化硅、更优选为沉淀二氧化硅。这些二氧化硅的分散性高,能够实现轮胎的滚动阻力的降低。需要说明的是,沉淀二氧化硅是指:在制造初期使反应溶液在较高温下、中性~碱性的pH区域中推进反应而使二氧化硅一次颗粒生长,然后通过控制在酸性侧而使一次颗粒聚集,结果得到的二氧化硅。
另外,前述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中包含二氧化硅时,前述二氧化硅的含量相对于前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1~60质量份。如果前述二氧化硅的含量相对于前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1质量份以上,则能够提高加强性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滚动阻力,通过设为60质量份以下,能够抑制加工性恶化。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其它无机填充剂,可列举出γ-氧化铝、α-氧化铝等氧化铝(Al2O3)、勃姆石、水铝石等氧化铝一水合物(Al2O3·H2O)、三水铝石、拜耳石等氢氧化铝[Al(OH)3]、碳酸铝[Al2(CO3)3]、氢氧化镁[Mg(OH)2]、氧化镁(MgO)、碳酸镁(MgCO3)、滑石(3MgO·4SiO2·H2O)、绿坡缕石(5MgO·8SiO2·9H2O)、钛白(TiO2)、钛黑(TiO2n-1)、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氧化铝镁(MgO·Al2O3)、粘土(Al2O3·2SiO2)、高岭土(Al2O3·2SiO2·2H2O)、叶蜡石(Al2O3·4SiO2·H2O)、膨润土(Al2O3·4SiO2·2H2O)、硅酸铝(Al2SiO5、Al4·3SiO4·5H2O等)、硅酸镁(Mg2SiO4、MgSiO3等)、硅酸钙(Ca2SiO4等)、硅酸铝钙(Al2O3·CaO·2SiO2等)、硅酸镁钙(CaMgSiO4)、碳酸钙(CaCO3)、氧化锆(ZrO2)、氢氧化锆[ZrO(OH)2·nH2O]、碳酸锆[Zr(CO3)2]、各种沸石那样的包含对电荷进行校正的氢、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结晶铝硅酸盐等。
进而,前述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也可以包含树脂。
作为前述树脂,可列举出C5系树脂、C5/C9系树脂、C9系树脂、酚醛树脂、萜烯系树脂、萜烯-芳香族化合物系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除了上述橡胶成分、填充剂和树脂以外,可以以不损害发明效果的程度包含其它成分。
作为其它成分,例如可以适当包含硅烷偶联剂、软化剂、硬脂酸、防老剂、硫化剂(硫等)、硫化促进剂、硫化促进助剂等橡胶工业界通常使用的添加剂。
前述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含有二氧化硅作为前述填充剂时,优选还含有硅烷偶联剂。这是因为能够进一步提高由二氧化硅带来的加强性和滚动阻力降低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硅烷偶联剂可以适当使用公知的物质。
作为前述防老剂,可以使用公知的物质,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苯酚系防老剂、咪唑系防老剂、胺系防老剂等。这些防老剂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前述硫化促进剂,可以使用公知的物质,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2-巯基苯并噻唑、二苯并噻唑二硫化物、二-2-苯并噻唑二硫化物等噻唑系硫化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等次磺酰胺系硫化促进剂;二苯胍(1,3-二苯胍等)等胍系硫化促进剂;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丁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十二烷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辛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苄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双五亚甲基秋兰姆四硫化物等秋兰姆系硫化促进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系硫化促进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等。
关于前述硫化促进助剂,例如可列举出氧化锌(ZnO)、脂肪酸等。作为脂肪酸,可以为饱和或不饱和、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任意脂肪酸,脂肪酸的碳数也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碳数1~30、优选为15~30的脂肪酸,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环己烷酸(环己烷甲酸)、具有侧链的烷基环戊烷等环烷酸;己酸、辛酸、癸酸(包括新癸酸等支链状羧酸)、十二烷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甲基丙烯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松香、妥尔油酸、枞酸等树脂酸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本发明中,可以适宜地使用氧化锌和硬脂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轮胎的胎面部,关于设置在前述基部橡胶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冠部橡胶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轮胎所要求的性能而适当使用公知的冠部橡胶。
构成前述冠部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冠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例如可以包含橡胶成分、加强性填充剂、软化剂、以及橡胶工业界通常使用的添加剂。
进而,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充气轮胎,作为填充在该充气轮胎中的气体,除了通常或调整氧分压的空气以外,可以使用氮气、氩气、氦气等非活性气体。
另外,对于前述胎面部,安装于适用轮圈并填充规定内压,使轮胎旋转轴平行于接地面并施加最大负载载荷时的接地形状的矩形率优选为70~95%、更优选为80~90%。通过使前述矩形率为70%以上,能够维持良好的耐摩耗性,通过使前述矩形率为95%以下,能够进一步改善滚动阻力性。
关于前述胎面部的接地形状的矩形率,如图1所示,将充气轮胎组装于标准轮圈并填充标准空气压,使轮胎旋转轴与路面平行并施加最大负载载荷(最大负载能力)使其接地,将此时的与轮胎赤道面CL对应的部分的接地长度设为Lc、将以轮胎赤道面CL为中心且从轮胎赤道面CL起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分成两半的接地形状最大宽度Wmax的80%的位置处的左右的接地长度设为La、Lb时,通过下式算出。
接地形状的矩形率(%)=100×((La+Lb)/2)/Lc
此处,关于前述矩形率,可以通过在沿着旋转轴的截面处观察充气轮胎时的胎面部的外表面曲率、胎面橡胶的厚度分布、带束层的结构、宽度等而适当变更。
需要说明的是,“适用轮圈”是指生产并使用轮胎的地区中有效的工业标准、在日本是指JATMA(日本汽车轮胎协会)的JATMA YEAR BOOK、在欧洲是指ETRTO(The EuropeanTyre and Rim Technical Organisation)的STANDARDS MANUAL、在美国是指TRA(The Tireand Rim Association,Inc.)的YEAR BOOK等记载的或未来会记载的、应用尺寸的标准轮圈(ETRTO的STANDARDS MANUAL中为Measuring Rim、TRA的YEAR BOOK中为Design Rim)(即、上述“适用轮圈”除了包括现行尺寸以外还可以包括未来会包含在上述工业标准中的尺寸。作为“未来会记载的尺寸”的例子,可列举出在ETRTO 2013年度版中作为“FUTUREDEVELOPMENTS”而记载的尺寸。),在上述工业标准未记载的尺寸的情况下,是指与轮胎的胎圈宽度对应的宽度的轮圈。
另外,“规定内压”是指上述JATMA等记载的、与应用尺寸/层级的单轮的最大负载能力对应的空气压(最高空气压),在上述工业标准未记载的尺寸的情况下,“规定内压”是指与每辆安装轮胎的车辆所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对应的空气压(最高空气压)。进而,“最大负载载荷”是指与上述最大负载能力对应的载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轮胎能够作为面向各种车辆的轮胎而利用,但优选作为客车用轮胎、卡车/公交车用轮胎而使用。这是因为对兼具滚动阻力的降低和通过噪音的改善的要求高,能够进一步享受由此带来的利益。
实施例
以下列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实施例1~2、比较例1~2>
按照表1所示的配混处方,使用通常的班伯里密炼机,制作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A~C,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各成分的配混量记载了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的量(质量份)。
另外,对于得到的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A~C,以160℃进行15分钟的硫化处理,对于得到的硫化橡胶,使用上岛制作所株式会社制光谱仪,在初始应变2%、动态应变1%、频率10Hz的条件下测定0℃和30℃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将测得的0℃和30℃下的tanδ、以及算出的0℃tanδ/30℃tanδ示于表2。
[表1]
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 A B C
天然橡胶 85 15.2 55
丁二烯橡胶*1 15 - 15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1*2 - 48.6 -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2*3 - - 30(41.25)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3*4 - 36.2(49.8) -
炭黑1*5 40 - 40
炭黑2*6 - 54 -
硬脂酸 2 2 2
防老剂*7 1 1 1
氧化锌*8 1 1 1
硫化促进剂*9 0.5 0.5 0.5
0.5 0.5 0.5
*1JSR株式会社制“BR01”
*2JSR株式会社制“SL563”、苯乙烯量:20质量%
*3JSR株式会社制“HP755B”、苯乙烯量:40质量%、表1中用括号表示的数值是以包含充填油的充油橡胶计的配混量(质量份)
*4JSR株式会社制“0122”、苯乙烯量:38质量%、表1中用括号表示的数值是以包含充填油的充油橡胶计的配混量(质量份)
*5旭碳株式会社制“旭#65”
*6旭碳株式会社制“旭#70”
*7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NOCRAC 6C”
*8九州白水株式会社制“Hakusuitech”
*9二苯并噻唑二硫化物、大内新兴化学株式会社制“Nocceler DM-P”
然后,将得到的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用于胎面部的基部橡胶,制作尺寸195/65R15的客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样品。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胎面部的条件,除了表2所示的基部橡胶的条件以外,针对任意样品均以同样的条件进行制作。
<评价>
对于得到的轮胎的样品,按照以下方法实施评价。结果示于表2。
(1)滚动阻力
针对各样品的轮胎,依照国际标准(ECE R117)进行滚动阻力系数(RRC)的测定。
关于评价,取所测定的RRC的倒数,以将比较例1的RRC的倒数作为100时的指数的形式表示。指数值越大则表示滚动阻力性越优异(滚动阻力越得以降低)。评价结果示于表2。
(2)通过噪音水平
针对各样品的轮胎,依照国际标准(ECE R117)进行通过噪音(dB)的测定。
关于评价,算出与比较例1的通过噪音(dB)的噪音水平之差,作为通过噪音水平。通过噪音水平越小则表示通过噪音越得以降低。评价结果示于表2。
[表2]
由表2的结果可知,对于各实施例的样品,与各比较例的样品相比,滚动阻力性和通过噪音平衡良好地显示了优异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的各样品在至少1个评价项目上显示比实施例1差的值。
<实施例3~5>
将上述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C用于胎面部的基部橡胶,制作尺寸195/65R15的客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样品。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胎面部的条件,除了表3所示的基部橡胶的厚度以外,针对任意样品均以同样的条件进行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基部橡胶的轮胎径向的厚度如下。
实施例3:厚度均匀(1.5mm)
实施例4: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CL)的厚度薄(1.0mm)、轮胎宽度方向外端(胎肩部侧的端部)的厚度厚(2.0mm)
实施例5: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CL)的厚度厚(2.0mm)、轮胎宽度方向外端(胎肩部侧的端部)的厚度薄(1.0mm)
<评价>
针对制作的各样品的轮胎,依照国际标准(ECE R117)进行通过噪音(dB)的测定。关于评价,算出与上述比较例1的通过噪音(dB)的噪音水平之差,作为通过噪音水平。通过噪音水平越小则表示通过噪音越得以降低。评价结果示于表3。
[表3]
由表3的结果可知,变更基部橡胶的厚度可得到更优异的通过噪音水平的改善效果,尤其可知,使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厚度比胎肩部侧厚时,可得到更优异的通过噪音水平的改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滚动阻力性优异、并且对通过噪音也实现了改善的轮胎。

Claims (4)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其为具备胎面部的轮胎,所述胎面部具有基部橡胶和位于该基部橡胶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冠部橡胶,
所述基部橡胶的轮胎径向的厚度为1mm以上,10Hz、30℃下的tanδ即30℃tanδ为0.20以下,并且,10Hz、0℃下的tanδ即0℃tanδ相对于30℃tanδ之比0℃tanδ/30℃tanδ为3.00以上,
构成所述基部橡胶的基部橡胶用橡胶组合物包含橡胶成分和炭黑,所述橡胶成分含有15~60质量%的苯乙烯量为26质量%以上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即SBR、10~75质量%的天然橡胶、10~75质量%的丁二烯橡胶,所述炭黑相对于该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25~65质量份,
安装于适用轮圈并填充规定内压,使轮胎旋转轴平行于接地面并施加最大负载载荷时的接地形状的矩形率为70~95%,
其中,将与轮胎赤道面CL对应的部分的接地长度设为Lc、将以轮胎赤道面CL为中心且从轮胎赤道面CL起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分成两半的接地形状最大宽度Wmax的80%的位置处的左右的接地长度设为La、Lb时,通过下式算出所述矩形率,
接地形状的矩形率=100%×((La+Lb)/2)/L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30℃tanδ为0.07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0℃tanδ为0.200~0.62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橡胶的轮胎径向的厚度在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厚。
CN202080040254.XA 2019-06-20 2020-06-18 轮胎 Active CN1139059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4834 2019-06-20
JP2019114834A JP7258671B2 (ja) 2019-06-20 2019-06-20 タイヤ
PCT/JP2020/024035 WO2020256083A1 (ja) 2019-06-20 2020-06-18 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5901A CN113905901A (zh) 2022-01-07
CN113905901B true CN113905901B (zh) 2024-03-01

Family

ID=73994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0254.XA Active CN113905901B (zh) 2019-06-20 2020-06-18 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4699A1 (zh)
EP (1) EP3988330B1 (zh)
JP (1) JP7258671B2 (zh)
CN (1) CN113905901B (zh)
WO (1) WO2020256083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0911A (ja) * 1999-11-25 2001-06-05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2029215A (ja) * 2000-07-18 2002-01-2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286317A (ja) * 2008-05-30 2009-12-10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
JP2015209164A (ja) * 2014-04-28 2015-11-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075185A (zh) * 2014-10-06 2017-08-1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JP2018150419A (ja) * 2017-03-10 2018-09-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9153286A (zh) * 2016-05-27 2019-01-0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74547A (ja) * 1987-12-28 1989-07-1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ラジアルタイヤ
US7858690B2 (en) 2006-10-06 2010-12-2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Functional coupling agents and polymers prepared therewith
WO2012141158A1 (ja) * 2011-04-11 2012-10-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006135A (ja) 2014-06-20 2016-01-1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51495B2 (ja) 2014-12-16 2018-07-0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14479B2 (ja) 2016-06-07 2021-08-0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WO2018002996A1 (ja) 2016-06-27 2018-01-0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
KR101829555B1 (ko) 2016-11-23 2018-03-29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 트레드용 고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한 타이어
JP6841090B2 (ja) 2017-03-03 2021-03-1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34585B1 (ja) * 2017-08-22 2018-12-0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812174B1 (en) * 2019-03-01 2023-11-01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rubber composition and pneumatic tir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0911A (ja) * 1999-11-25 2001-06-05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2029215A (ja) * 2000-07-18 2002-01-2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286317A (ja) * 2008-05-30 2009-12-10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
JP2015209164A (ja) * 2014-04-28 2015-11-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075185A (zh) * 2014-10-06 2017-08-1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9153286A (zh) * 2016-05-27 2019-01-0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JP2018150419A (ja) * 2017-03-10 2018-09-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00889A (ja) 2021-01-07
CN113905901A (zh) 2022-01-07
WO2020256083A1 (ja) 2020-12-24
EP3988330A1 (en) 2022-04-27
US20220314699A1 (en) 2022-10-06
EP3988330A4 (en) 2023-07-19
EP3988330B1 (en) 2024-05-01
JP7258671B2 (ja) 202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15844B1 (en) Rubber composition for run-flat tire
RU2766024C2 (ru)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шина
US20160053094A1 (en) Rubber Composition for Heavy-Load Pneumatic Tire
US20150144240A1 (en) Pneumatic Tire
EP2019123B1 (en) Rubber composition for bead apex and tire obtained with the same
JP2008031244A (ja)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02718B2 (ja) タイヤサイドウォール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3905900B (zh) 轮胎
US9132698B2 (en) Rubber composition for studless tire and studless tire using the same
EP4166351A1 (en) Tire
WO2019017449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90124738A1 (en) Rubber Composition And Pneumatic Tire
CN113905901B (zh) 轮胎
US20230220187A1 (en) Pneumatic tire
US20090124724A1 (en) Rubber Composition And Pneumatic Tire
US20230226856A1 (en) Tire
CN113966280A (zh) 侧壁用橡胶组合物和轮胎
US10752055B2 (en) Rubber composition for tire
CN114007874A (zh) 胎面基部用橡胶组合物和轮胎
JP4763174B2 (ja)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2184189A (ja) ゴム組成物及びタイヤ
CN117048247A (zh) 轮胎
JP2009155484A (ja) ジエン系ゴム組成物
CN114829480A (zh) 橡胶组合物及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