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5732B - 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5732B
CN113885732B CN202111235245.9A CN202111235245A CN113885732B CN 113885732 B CN113885732 B CN 113885732B CN 202111235245 A CN202111235245 A CN 202111235245A CN 113885732 B CN113885732 B CN 113885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d
capillary
shell
plate
hystere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52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85732A (zh
Inventor
刘鑫
高超
任泳潮
曾丽
唐少锋
雷彬
陈彬
汪盛国
叶小强
王志伟
吴京
蒋良华
黄绍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mor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mor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mor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mor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352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5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5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5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85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5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G06F1/182Enclosures with special features, e.g. for use in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grounding or shielding against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FI] or electromagnetical interference [EM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其包括触摸板本体,所述触摸板本体上设置有限制触摸板本体从外壳内滑移出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用于与外壳内壁相抵触。本申请具有减少水从触摸板本体与外壳之间的缝隙进入至笔记本内,减少水对笔记本内部电路造成影响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笔记本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触摸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上的输入设备,触摸板利用感应用户手指的移动来控制指针的动作。
授权公开号为CN21029504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笔记本触摸板,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触摸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触摸板的背部活动安装有贯穿通孔的排线,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外壳正面的防护板,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固定板内部的导柱,所述外壳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贯穿固定块的固定螺钉,所述外壳的底部粘接有延伸至外壳的内部并位于固定螺钉底部的硅胶密封垫,固定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板。该申请具有有效节省了拆装所花费时间的效果。
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抵触板复位的复位弹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日常使用时,难免会将水泼至触摸板上,水将通过触摸板与外壳之间的缝隙进入至笔记本内,导致内部电路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水从触摸板本体与外壳之间的缝隙进入至笔记本内,减少水对笔记本内部电路造成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包括触摸板本体,所述触摸板本体上设置有限制所述触摸板本体从外壳内滑移出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用于与外壳内壁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弹性环与外壳内壁相抵触,弹性环储存的弹性势能使得弹性环对外壳内壁的抵触力增大,提高弹性环与外壳内壁的密封性,减少水通过触摸板本体与外壳之间的缝隙进入至笔记本内。
可选的,所述弹性环包括弹性挡环以及弹性抵环;所述弹性挡环内侧壁设置于所述触摸板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弹性抵环设置于所述弹性挡环的一端面上,所述弹性抵环远离所述弹性挡环的一端面用于与外壳内壁相抵触,所述弹性抵环与所述弹性挡环之间形成供水聚集的积水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弹性抵环通过弹性挡环的弹性势能抵紧在外壳内壁上,使得操作人员在将触摸板本体下按时弹性抵环一直与外壳内壁相抵紧,提高密封性;一方面在水通过触摸板本体与外壳之间的缝隙进入时,水将聚集于积水空间内,放置水进入至笔记本内,另一方面由于积水空间的设置,使得弹性环的在积水空间处的变形能力更强,更加方便操作人员将触摸板本体安装入外壳内。
可选的,所述弹性环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积水空间内的水进行抽出的抽水组件,所述抽水组件包括若干用于穿设于外壳上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靠近所述弹性挡环的一端穿设入所述积水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由于毛细管的毛细现象,聚集于积水空间内的水将通过毛细管流出至外壳外部,操作人员只需要将吸水物件抵触于毛细管处,使得积水空间内的水从积水空间内流出,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制造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S1、制作配件:将笔记本的零件进行制作;
S2、触摸板安装:将第一方面中的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安装入外壳内;
S3、毛细管安装:将毛细管穿设入外壳;
S4、触摸板检测:对触摸板进行检测;
S5、其他配件安装:将其他剩余的案件进行装配得到成品笔记本;
S5、整体检测:对成品笔记本进行检测;
S6、包装入库。
可选的,S2以及S3通过装配装置实现,所述装配装置包括机架、安装板以及用于带动安装板沿靠近或远离外壳的方向移动的驱动气缸;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触摸板本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吸附组件;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毛细管穿设入外壳上的穿设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吸附组件将触摸板本体吸附于安装板上,随后驱动气缸带动安装板沿靠近外壳的方向移动,使得触摸板本体滑移穿设入外壳内,随后穿设组件将毛细管穿设入外壳上,使得毛细管穿设入积水空间内,实现在将触摸板本体安装的同时实现对毛细管的安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滞后组件,所述滞后组件包括滞后板以及用于维持滞后板与安装板之间距离的滞后弹簧;所述滞后板位于安装板背离外壳的一侧,所述滞后板沿靠近或远离安装板的方向滑移连接于安装板上;所述穿设组件设置于安装板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设置于滞后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安装板与外壳相抵触,安装板将触摸板本体穿设入外壳内,安装板停止运动,随后驱动气缸带动滞后板继续沿靠近安装板的方向移动,使得穿设组件再将毛细管穿设入外壳上,使得毛细管更加稳定的穿设入积水空间内,减少毛细管穿设于弹性环背离触摸板本体一侧的情况发生,提高安装的精确程度。
可选的,所述穿设组件包括若干用于储存毛细管的储料件以及用于带动毛细管进给的进给件;所述储料件包括储存轮以及加强板;若干所述储存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滞后板上,所述储存轮上开设有供毛细管卷绕的卷绕槽;所述加强板用于阻挡所述卷绕槽内的毛细管沿远离外壳的方向移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毛细管进行切断的裁剪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驱动气缸带动滞后板沿靠近安装板的方向移动,加强板将毛细管进行限制,减少毛细管带动储存轮的情况发生,进给件带动毛细管进行进给进一步减少毛细管带动储存轮转动的情况发生,使得毛细管更容易穿设入外壳上;在驱动气缸带动毛细管穿设入外壳后,裁剪组件对毛细管进行裁剪,方便操作人员的安装;实现在将触摸板本体安装于外壳内的同时实现对毛细管的穿设安装,实现对毛细管的持续供给。
可选的,所述进给件包括棘轮、用于带动棘轮间歇性转动的棘爪以及用于带动棘爪沿靠近或远离棘轮的方向移动的带动结构;所述棘轮同轴设置于所述储存轮上;所述棘爪转动连接于所述带动结构上,所述棘爪用于与所述棘轮相抵触,所述棘爪位于棘轮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带动结构驱动棘爪沿靠近或远离棘轮的方向移动,使得棘爪带动棘轮转动,棘轮间歇的转动带动毛细管间歇进给,实现毛细管的持续进给,提高工作的效率,方便操作人员对于毛细管的进给。
可选的,所述带动结构包括带动楔块、固定楔块以及用于维持带动楔块与固定楔块抵触状态的复位弹簧;所述带动楔块沿靠近或远离棘轮的方向滑移连接于滞后板上;所述固定楔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固定楔块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带动楔块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楔块的第一导向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气缸带动滞后板沿靠近安装板的方向移动时,带动楔块与固定楔块上的第一导向斜面相抵触,第一导向斜面驱动带动楔块沿靠近棘轮的方向移动,使得棘爪带动棘轮转动,实现对毛细管的进给,实现在驱动气缸带动滞后板移动将触摸板本体安装于外壳内的同时,实现对毛细管进行进给并穿设安装,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裁剪组件包括定位套筒、抵触杆、裁剪楔块、裁剪刀片、用于对定位套筒支撑的抵触块以及用于维持裁剪楔块与抵触块抵触状态的维持弹簧;所述定位套筒沿所述滞后板滑移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毛细管滑移连接于所述定位套筒内;所述抵触杆位于定位套筒朝向滞后板的一侧,所述抵触杆设置于所述滞后板上,所述抵触杆用于与定位套筒相抵触;所述裁剪楔块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毛细管的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定位套筒上,所述裁剪刀片设置于所述裁剪楔块上,所述裁剪刀片用于切断毛细管;所述抵触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抵触块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裁剪楔块沿靠近毛细管的方向移动的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裁剪楔块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驱动气缸带动滞后板沿靠近安装板的方向移动,抵触杆与定位套筒相抵触,使得定位套筒沿靠近外壳的方向移动,使得定位套筒上的裁剪楔块沿靠近毛细管的方向移动,裁剪楔块上的裁剪刀片将毛细管进行裁剪,实现在将触摸板本体穿设安装于壳体内并将毛细管穿设进给的同时实现对毛细管的裁剪,使得毛细管穿设入外壳的过程更加顺畅,方便操作人员将毛细管以及触摸板本体安装于壳体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弹性环以及抽水组件减少水通过触摸板本体与外壳之间进入至笔记本内的情况发生,并方便操作人员对积水空间内的水进行处理;
2.通过滞后组件、穿设组件以及装配装置实现在将触摸板本体安装于外壳内的情况下实现将毛细管穿设于外壳上;
3.通过裁剪组件实现在驱动气缸带动触摸板本体以及毛细管安装于外壳上的情况下实现将毛细管进行裁剪,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用于展示外壳内部的结构。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用于展示弹性环以及毛细管的结构。
图4是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制造工艺中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吸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穿设组件以及裁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进给件以及储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用于展示裁剪组件的结构。
附图标记:1、触摸板本体;2、弹性环;21、弹性挡环;22、弹性抵环;23、积水空间;3、抽水组件;31、毛细管;4、装配装置;41、机架;411、上固定板;412、下固定板;413、竖直杆;42、驱动气缸;43、安装板;44、连接板;5、滞后组件;51、滞后板;52、滑移杆;53、调节螺母;54、滞后弹簧;55、竖直板;6、吸附组件;61、真空吸盘;62、真空发生器;7、穿设组件;71、储料件;711、储存轮;712、加强弹簧;713、加强板;714、上加强板;715、侧加强板;72、进给件;721、棘轮;722、棘爪;723、带动结构;7231、带动楔块;7232、水平杆;7233、固定楔块;7234、复位弹簧;7235、第一导向斜面;8、裁剪组件;81、定位套筒;82、抵触杆;83、裁剪楔块;84、裁剪刀片;85、抵触块;86、维持弹簧;87、抵触环;88、第二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包括触摸板本体1,触摸板本体1底面设置有限制触摸板本体1从外壳内滑移出的弹性环2。
参照图2以及图3,弹性环2包括橡胶制成的弹性挡环21以及橡胶制成的弹性抵环22;弹性挡环21内侧壁固定连接于触摸板本体1下端面,弹性挡环21上端面与外壳内壁之间的距离沿弹性挡环21远离触摸板本体1的方向逐渐增大;弹性抵环22一体成型于弹性挡环21远离触摸板本体1的一端,弹性抵环22与外壳内壁之间的距离沿弹性抵环22远离弹性挡环21的方向逐渐减小;弹性挡环21与弹性抵环22之间形成供水聚集的积水空间23。
参照图2以及图3,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将积水空间23内的水进行吸出的抽水组件3,抽水组件3包括若干用于穿设于外壳上的毛细管31;毛细管31滑移穿设于外壳内,毛细管31与外壳之间通过静摩擦力相对固定在一起,毛细管31靠近弹性挡环21的一端位于积水空间23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的实施原理为:在水从触摸板本体1与外壳之间的缝隙进入至笔记本内部时,弹性挡环21以及弹性抵环22将水进行阻挡,使得水聚集于积水空间23内,实现防水的功能;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积水空间23内的水将吸入至毛细管31内,操作人员通过吸水件对外壳上多余的水进行擦去同时吸水件将毛细管31内的水进行吸取,使得积水空间23内的水从积水空间23内离开,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制作配件:将笔记本的零件进行制作;
S2、触摸板安装:将上述的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安装入外壳内;
S3、毛细管安装:将毛细管穿设入外壳;
S4、触摸板检测:对触摸板进行检测;
S5、其他配件安装:将其他剩余的案件进行装配得到成品笔记本;
S5、整体检测:对成品笔记本进行检测;
S6、包装入库。
参照图4以及图5,S2以及S3通过装配装置4实现,装配装置4包括机架41、安装板43以及两个用于带动安装板43沿靠近或远离外壳的方向移动的驱动气缸42;机架41包括上固定板411、下固定板412以及四个竖直杆413;四个竖直杆413下端均固定连接于下固定板412上端面,上固定板411固定连接于四个竖直杆413上端。
参照图4以及图5,两个驱动气缸42的缸体均固定连接于上固定板411上端面,驱动气缸42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滞后组件5,滞后组件5包括滞后板51、四个滑移杆52、调节螺母53以及四个用于维持滞后板51与安装板43之间距离的滞后弹簧54;滞后板51滑移连接于四个竖直杆413上,滞后板51上端面固定连接于驱动气缸42的活塞杆上;四个滑移杆52均竖直设置,四个滑移杆52均竖向滑移连接于滞后板51上,安装板43固定连接于滑移杆52下端面;四个滞后弹簧54与四个滑移杆52一一对应,滞后弹簧54套设于滑移杆52上,滞后弹簧54位于滞后板51与安装板43之间,滞后弹簧54上端固定连接于滞后板51上,滞后弹簧54下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43上;调节螺母53螺纹连接于滑移杆52上,调节螺母53位于滞后板51背离上固定板411的一侧。
参照图4以及图5,安装板43上设置有用于将毛细管31穿设入外壳上的穿设组件7,安装板43上设置有用于将触摸板本体1进行吸附的吸附组件6;吸附组件6包括真空吸盘61以及用于对真空吸盘61与触摸板本体1之间的空气进行抽取或吹入的真空发生器62;真空吸盘6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43下端面,真空吸盘61与真空发生器62相连。
使用时,真空发生器62使得真空吸盘61吸附在触摸板本体1上,驱动气缸42带动滞后板51以及安装板43沿靠近外壳的方向移动,使得安装板43与外壳相抵触,触摸板本体1穿设入外壳后真空发生器62使得真空吸盘61与触摸板本体1脱开;驱动气缸42继续带动滞后板51沿靠近安装板43的方向移动,使得穿设组件7将毛细管31穿设入外壳;实现将触摸板本体1穿设安装入外壳内之后在将毛细管31进行穿设安装,使得毛细管31穿设入积水空间23内,提高对毛细管31安装的准确性。
参照图4以及图6,穿设组件7包括若干用于储存毛细管31的储料件71以及用于带动毛细管31进给的进给件72。
参照图6以及图7,储料件71包括储存轮711、两个加强弹簧712以及两个加强板713;储存轮711转动连接于滞后板51下端面,储存轮711上开设有供毛细管31卷绕的卷绕槽,卷绕槽的宽度等于毛细管31直径长度,毛细管31卷绕于卷绕槽内;两个加强板713分为上加强板714以及侧加强板715;上加强板714位于储存轮711上方;其中一个加强弹簧712一端固定连接于滞后板5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上加强板714上端面。
参照图6以及图7,进给件72包括棘轮721、用于带动棘轮721间歇性转动的棘爪722以及用于带动棘爪722沿靠近或远离棘轮721的方向移动的带动结构723。
参照图6以及图7,带动结构723包括带动楔块7231、水平杆7232、固定楔块7233以及用于维持带动楔块7231与固定楔块7233抵触状态的复位弹簧7234;棘轮721同轴固定连接于储存轮711上;滞后板5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竖直板55,水平杆7232沿靠近或远离储存轮711的方向滑移连接于竖直板55上;棘爪722转动连接于水平杆7232靠近棘轮721的一端,棘爪722与棘轮721相抵触并带动棘轮721间歇转动;带动楔块7231固定连接于水平杆7232远离棘轮721的一端;复位弹簧7234套设于水平杆7232上,复位弹簧7234位于竖直板55与带动楔块7231之间,复位弹簧7234一端固定连接于竖直板55上,复位弹簧7234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带动楔块7231上;固定楔块7233竖直设置,固定楔块7233位于带动楔块7231背离棘轮721的一侧,固定楔块7233位于带动楔块7231正下方,固定楔块7233下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43上端面,固定楔块7233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斜面7235,第一导向斜面7235沿水平杆7232移动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导向斜面7235较低端靠近棘轮721,第一导向斜面7235与带动楔块7231相抵触。
毛细管31远离储存轮711的一端贯穿安装板43,安装板43上设置有用于将毛细管31进行裁剪的裁剪组件8。
使用时,触摸板本体1穿设安装于外壳内后,驱动气缸42继续带动滞后板51沿靠近安装板43的方向移动,第一导向斜面7235驱动带动楔块7231沿靠近棘轮721的方向移动,棘爪722带动棘轮721转动,使得储存轮711上的毛细管31进行进给,侧加强板715以及上加强板714减少毛细管31沿远离储存轮711的方向移动,安装完成后驱动气缸42带动滞后板51以及安装板43沿远离外壳的方向移动,复位弹簧7234使得棘爪722复位,滞后弹簧54使得滞后板51恢复原位。
参照图6以及图8,裁剪组件8包括定位套筒81、抵触杆82、两个裁剪楔块83、两个裁剪刀片84、两个用于对定位套筒81支撑的抵触块85以及两个用于维持裁剪楔块83与抵触块85抵触状态的维持弹簧86;定位套筒81竖直设置,定位套筒81竖向滑移连接于安装板43上,定位套筒81上端面同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抵触环87;抵触杆82竖直设置,抵触杆82位于棘轮721背离固定楔块7233的一侧,抵触杆82上端面固定连接于滞后板51下端面,抵触杆82下端面用于与抵触环87相抵触,毛细管31贯穿定位套筒81内。
参照图6以及图7,侧加强板715位于抵触杆82与储存轮711之间,加强弹簧712一端固定连接于抵触杆82上,加强弹簧71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侧加强板715上,侧加强板715用于与毛细管31相抵紧。
参照图6以及图8,安装板43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连接板44,连接板44位于定位套筒81的两侧,两个抵触块85与两个连接板44一一对应,抵触块85固定连接于连接板44下端面,抵触块85上端面与抵触块85靠近毛细管31的一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二导向斜面88;两个裁剪楔块83均沿靠近或远离第二导向斜面88的方向滑移连接于定位套筒81的下端面,两个裁剪楔块83分别位于毛细管31的两侧,裁剪楔块83与第二导向斜面88相抵触;裁剪刀片84水平设置,裁剪刀片84固定连接于裁剪楔块83靠近毛细管31的一端,两个裁剪刀片84之间用于对毛细管31进行裁剪;两个维持弹簧86位于两个裁剪楔块83之间,毛细管31位于两个维持弹簧86之间,维持弹簧86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裁剪楔块83上,维持弹簧86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另一个裁剪楔块83上。
使用时,驱动气缸42带动滞后板51沿靠近安装板43的方向移动,使得抵触杆82与抵触环87相抵触,抵触杆82带动定位套筒81沿竖向向下移动,抵触块85上的第二导向斜面88带动裁剪楔块83沿靠近毛细管31的方向移动,实现对毛细管31进行裁剪,在对毛细管31安装完成后,驱动气缸42带动滞后板51以及安装板43竖直向上移动,使得两个裁剪刀片84在将毛细管31进行裁剪的同时实现将毛细管31穿设入外壳内,提高毛细管31的安装质量;实现在驱动气缸42将触摸板本体1穿设安装入外壳的同时实现将毛细管31穿设安装入外壳上并将毛细管31进行进给、切断,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制造工艺的实施原理为:使用前,操作人员可对四个调节螺母53转动,实现对安装板43与滞后板5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使用时,真空吸盘61将触摸板本体1进行吸附,随后驱动气缸42带动滞后板51以及安装板43沿靠近外壳的方向移动,安装板43以及真空吸盘61将触摸板本体1压入至外壳内,随后驱动气缸42继续带动滞后板51沿靠近安装板43的方向移动,带动楔块7231与固定楔块7233相抵触,带动楔块7231带动棘爪722沿靠近棘轮721的方向移动,使得棘轮721间歇转动,棘轮721带动毛细管31间歇进给,更方便将毛细管31穿设入外壳内;在驱动气缸42继续带动滞后板51竖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抵触杆82与抵触环87相抵触,抵触杆82带动两个裁剪楔块83以及裁剪刀片84相互靠近,实现对毛细管31的裁剪,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板本体(1),所述触摸板本体(1)上设置有限制所述触摸板本体(1)从外壳内滑移出的弹性环(2),所述弹性环(2)用于与外壳内壁相抵触;
该笔记本电脑制造方法包括:
S1、制作配件:将笔记本的零件进行制作;
S2、触摸板安装:将触摸板本体(1)安装入外壳内;
S3、毛细管(31)安装:将毛细管(31)穿设入外壳;
S4、触摸板检测:对触摸板本体(1)进行检测;
S5、其他配件安装:将其他剩余的案件进行装配得到成品笔记本;
S5、整体检测:对成品笔记本进行检测;
S6、包装入库;
S2以及S3通过装配装置(4)实现,所述装配装置(4)包括机架(41)、安装板(43)以及用于带动安装板(43)沿靠近或远离外壳的方向移动的驱动气缸(42);所述安装板(43)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触摸板本体(1)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3)上的吸附组件(6);所述安装板(43)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毛细管(31)穿设入外壳上的穿设组件(7);
所述安装板(43)上设置有滞后组件(5),所述滞后组件(5)包括滞后板(51)以及用于维持滞后板(51)与安装板(43)之间距离的滞后弹簧(54);所述滞后板(51)位于安装板(43)背离外壳的一侧,所述滞后板(51)沿靠近或远离安装板(43)的方向滑移连接于安装板(43)上;所述穿设组件(7)设置于安装板(43)上;所述驱动气缸(42)的活塞杆设置于滞后板(51)上;
所述穿设组件(7)包括若干用于储存毛细管(31)的储料件(71)以及用于带动毛细管(31)进给的进给件(72);所述储料件(71)包括储存轮(711)以及加强板(713);若干所述储存轮(711)转动连接于所述滞后板(51)上,所述储存轮(711)上开设有供毛细管(31)卷绕的卷绕槽;所述加强板(713)用于阻挡所述卷绕槽内的毛细管(31)沿远离外壳的方向移动,所述安装板(43)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毛细管(31)进行切断的裁剪组件(8);
所述进给件(72)包括棘轮(721)、用于带动棘轮(721)间歇性转动的棘爪(722)以及用于带动棘爪(722)沿靠近或远离棘轮(721)的方向移动的带动结构(723);所述棘轮(721)同轴设置于所述储存轮(711)上;所述棘爪(722)转动连接于所述带动结构(723)上,所述棘爪(722)用于与所述棘轮(721)相抵触,所述棘爪(722)位于棘轮(721)上方;
所述带动结构(723)包括带动楔块(7231)、固定楔块(7233)以及用于维持带动楔块(7231)与固定楔块(7233)抵触状态的复位弹簧(7234);所述带动楔块(7231)沿靠近或远离棘轮(721)的方向滑移连接于滞后板(51)上;所述固定楔块(7233)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3)上,所述固定楔块(7233)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带动楔块(7231)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楔块(7233)的第一导向斜面(72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2)包括弹性挡环(21)以及弹性抵环(22);所述弹性挡环(21)内侧壁设置于所述触摸板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弹性抵环(22)设置于所述弹性挡环(21)的一端面上,所述弹性抵环(22)远离所述弹性挡环(21)的一端面用于与外壳内壁相抵触,所述弹性抵环(22)与所述弹性挡环(21)之间形成供水聚集的积水空间(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2)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积水空间(23)内的水进行抽出的抽水组件(3),所述抽水组件(3)包括若干用于穿设于外壳上的毛细管(31);所述毛细管(31)靠近所述弹性挡环(21)的一端穿设入所述积水空间(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组件(8)包括定位套筒(81)、抵触杆(82)、裁剪楔块(83)、裁剪刀片(84)、用于对定位套筒(81)支撑的抵触块(85)以及用于维持裁剪楔块(83)与抵触块(85)抵触状态的维持弹簧(86);所述定位套筒(81)沿所述滞后板(51)滑移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安装板(43)上,所述毛细管(31)滑移连接于所述定位套筒(81)内;所述抵触杆(82)位于定位套筒(81)朝向滞后板(51)的一侧,所述抵触杆(82)设置于所述滞后板(51)上,所述抵触杆(82)用于与定位套筒(81)相抵触;所述裁剪楔块(83)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毛细管(31)的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定位套筒(81)上,所述裁剪刀片(84)设置于所述裁剪楔块(83)上,所述裁剪刀片(84)用于切断毛细管(31);所述抵触块(85)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3)上,所述抵触块(85)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裁剪楔块(83)沿靠近毛细管(31)的方向移动的第二导向斜面(88),所述第二导向斜面(88)与裁剪楔块(83)相抵触。
CN202111235245.9A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 Active CN113885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5245.9A CN113885732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5245.9A CN113885732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5732A CN113885732A (zh) 2022-01-04
CN113885732B true CN113885732B (zh) 2022-08-16

Family

ID=79013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5245.9A Active CN113885732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573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294950U (zh) * 2019-10-31 2020-04-10 深圳市领拓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性能好的笔记本
CN111831065A (zh) * 2019-04-22 2020-10-27 扬州讯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尘装置的笔记本触摸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29519B (zh) * 2015-08-07 2016-04-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筆記型電腦
JP6693795B2 (ja) * 2016-04-11 2020-05-13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防水型電子部品
CN205983297U (zh) * 2016-06-18 2017-02-22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屏体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9411279A (zh) * 2017-08-16 2019-03-01 扬州华青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防水一体式触摸板按键
CN108874050A (zh) * 2018-09-12 2018-11-23 扬州华青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
TWI717172B (zh) * 2019-12-26 2021-01-21 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觸控面板裝置
CN211928554U (zh) * 2020-04-23 2020-11-13 深圳市金新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电脑触摸板
CN213814473U (zh) * 2021-01-06 2021-07-27 深圳宝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和笔记本电脑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1065A (zh) * 2019-04-22 2020-10-27 扬州讯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尘装置的笔记本触摸板
CN210294950U (zh) * 2019-10-31 2020-04-10 深圳市领拓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性能好的笔记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5732A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85732B (zh) 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
CN216939096U (zh) 电池连接片焊接定位工装
CN213172043U (zh) 一种玻璃切割防护结构及其装置
CN216828975U (zh) 一种开料机辅助对位装置
CN202517475U (zh) 机器人自动供料机
CN213731954U (zh) 一种用于蜂窝纸板分切机的切刀机构
CN211869892U (zh) 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的自动切袋装置
CN210469078U (zh) 一种电机转子减平衡机
CN209969844U (zh) 双轴式点焊机头
CN208648347U (zh) 一种胶带裁切装置
CN210082518U (zh) 双套袋装置的供袋机构
CN110733679A (zh) 一种适用于酒盒盖加工的加工设备
CN218365014U (zh) 一种便于拆装压板的吸附棉裁切机
CN215325987U (zh) 一种汽车生产用橡胶切条机
CN112318079B (zh) 自动上料机构
CN205110878U (zh) 一种锣边机手动主轴装置
CN204820342U (zh) 焊片压合工装设备
CN216472178U (zh) 一种灌装机用高效送瓶机构
CN215090284U (zh) 一种具有定位作用的铝合金冲压成型装置
CN215697717U (zh) 一种单台置钉机
CN216712240U (zh) 一种自动剥金机
CN218857064U (zh) 一种薄刀分纸机的厚度调节装置
CN212043501U (zh) 电容引条铝箔冷焊机构
CN219295783U (zh) 一种自动送料的贴膜机
CN217965766U (zh) 一种端盖旋紧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