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4473U - 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和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和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14473U
CN213814473U CN202120042796.2U CN202120042796U CN213814473U CN 213814473 U CN213814473 U CN 213814473U CN 202120042796 U CN202120042796 U CN 202120042796U CN 213814473 U CN213814473 U CN 213814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late
edge
mounting
touch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427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家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oxin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ox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ox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ox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427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14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14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14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和笔记本电脑。其中,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安装口;触摸模组,所述触摸模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触摸模组包括触摸板,所述触摸板显露于所述安装口;以及弹性连接体,所述弹性连接体设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并且密封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触摸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能够提高密封和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和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和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其触摸区域一般都是利用麦拉板与触控模组实现触摸和按压的操作,即,在安装时,首先将触控模组利用螺丝固定锁附在笔记本的C壳上,之后再在触控模组的表面上安装麦拉板。然而,在这种结构中,由于麦拉板的四周边缘与C壳之间存在组装间隙(约为0.2mm),导致密封和防水性能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模组安装结构,旨在能够提高密封和防水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安装口;
触摸模组,所述触摸模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触摸模组包括触摸板,所述触摸板显露于所述安装口;以及
弹性连接体,所述弹性连接体设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并且密封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触摸板。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所述弹性连接体和所述触摸板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触摸板为塑胶板;
且/或,所述弹性连接体为硅胶体。
可选地,所述安装口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弹性连接体设于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二边缘和第三边缘,所述触摸板连接于所述第四边缘。
可选地,所述触摸模组还包括触摸支架和PCB板,所述PCB板与所述触摸板电性连接,所述PCB板设于所述触摸支架上,并位于所述触摸板的下方,所述触摸支架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可选地,所述触摸支架相对的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凸耳,所述固定凸耳包括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触摸支架,所述固定板折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触摸支架的一端,所述固定板开设有用以与所述安装板相固定的固定孔。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还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固定孔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触摸支架的边缘还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有用以限位所述触摸支架的限位缺口。
可选地,所述限位缺口的形状为半圆形;
且/或,所述限位板还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缺口间隔设置的第二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面壳和如上述所述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板形成为所述面壳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通过在安装板开设安装口,并将触摸模组安装在安装板的下方,使触摸板显露于安装口,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板进行触摸输入的操作。而通过在安装口的边缘设置弹性连接体,使弹性连接体密封连接安装板和触摸板,由此,弹性连接体可以提供回弹力,从而可通过触摸板进行按压输入的操作,并且由于弹性连接体密封连接,取消了相关技术中的麦拉板,使得安装板、弹性连接体以及触摸板可以形成封闭结构,在触摸板与安装板之间不会产生间隙,因此大大提高了密封和防水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摸模组安装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摸模组安装结构中触摸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安装板 101 第一边缘
102 第二边缘 103 第三边缘
104 第四边缘 200 触摸模组
210 触摸板 220 触摸支架
230 PCB板 240 固定凸耳
241 连接板 242 固定板
2421 固定孔 2422 第一限位孔
250 限位板 251 限位缺口
252 第二限位孔 300 弹性连接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触摸模组200安装结构。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触摸模组200安装结构包括:
安装板100,所述安装板100开设有安装口(未标示);
触摸模组200,所述触摸模组200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00的下方,所述触摸模组200包括触摸板210,所述触摸板210显露于所述安装口;以及
弹性连接体300,所述弹性连接体300设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并且密封连接所述安装板100和所述触摸板210。
本申请中,安装板100的材质可以是塑料,例如碳纤维、聚碳酸酯(PC)和工程塑料(ABS)等等散热性能较好的塑料。安装口的形状和尺寸则可以根据触摸板210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适应性设计,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触摸模组200主要是用于感应用户的触摸、按压等输入端的操作,以此实现相应的功能。弹性连接体300则可以提供回弹力,以使用户在按压触摸板210后,能够及时的回弹。可以理解地,为了使弹性连接体300能够密封连接安装板100和触摸板210,弹性连接体300应当时呈连续的设置在安装口的边缘,以确保在安装口的边缘处不会形成间隙。
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触摸模组200安装结构,通过在安装板100开设安装口,并将触摸模组200安装在安装板100的下方,使触摸板210显露于安装口,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板210进行触摸输入的操作。而通过在安装口的边缘设置弹性连接体300,使弹性连接体300密封连接安装板100和触摸板210,由此,弹性连接体300可以提供回弹力,从而可通过触摸板210进行按压输入的操作,并且由于弹性连接体300密封连接,取消了相关技术中的麦拉板,使得安装板100、弹性连接体300以及触摸板210可以形成封闭结构,在触摸板210与安装板100之间不会产生间隙,因此大大提高了密封和防水的性能。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00、所述弹性连接体300和所述触摸板210为一体结构。该实施例中,在安装板100的生产过程中,可利用安装板100的模具采取双射模的方式使安装板100、弹性连接体300和触摸板210形成一体结构,如此,进一步保证了安装板100、弹性连接体300和触摸板210的封闭性能,取消了相关技术中麦拉板的设计,确保了触摸板210与安装板100之间的段差不超标,从而保证按压的手感。同时,由于无需贴装麦拉板,因此避免了贴装不对正的问题,进而避免出现卡键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板210为塑胶板;且/或,所述弹性连接体300为硅胶体。触摸板210的材质可以为与安装板100相同的塑胶板,例如,碳纤维、聚碳酸酯(PC)和工程塑料(ABS),如此使得触摸板210的散热性能较好。弹性连接体300的材质为硅胶,使得弹性连接体300的弹性力较好,反应更灵敏。同时,将触摸板210与安装板100设置为相同的塑胶板,而将两者之间的弹性连接体300设置为硅胶体,由此在加工的过程中便于进行双射模加工,成型效率高。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体300的材质也可以是硅橡胶等弹性较好的软胶体。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缘101、第二边缘102、第三边缘103和第四边缘104,所述弹性连接体300设于所述第一边缘101、所述第二边缘102和第三边缘103,所述触摸板210连接于所述第四边缘104。该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体300在安装口的三个边缘形成的形状大致呈“U”形,而在另一边缘上直接与触摸板210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如此,一方面使得触摸板210的回弹性较好,另一方面,使得触摸板210安装的稳定性更好,而且不容易在安装口的边缘处形成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模组200还包括触摸支架220和PCB板230,所述PCB板230与所述触摸板210电性连接,所述PCB板230设于所述触摸支架220上,并位于所述触摸板210的下方,所述触摸支架220连接于所述安装板100。PCB板230可以粘接固定于触摸板210,并与触摸板210内部的电元器件信号连接,感应触摸板210的操作,触摸支架220能够进行支撑,提高触摸模组200整体安装的稳定性。
为了使触摸支架220与安装板100稳固的进行安装,本申请中所述触摸支架220相对的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凸耳240,所述固定凸耳240包括连接板241和固定板242,所述连接板241连接于所述触摸支架220,所述固定板242折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241远离所述触摸支架220的一端,所述固定板242开设有用以与所述安装板100相固定的固定孔2421。
该实施例中,在触摸支架220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凸耳240。连接板241、固定板242和触摸支架220可以形成为一体结构,以增加结构强度。固定孔2421可以是螺纹孔或者是通孔,从而可利用螺接件穿过固定孔2421后固定在安装板100上的螺纹孔内,实现触摸支架220的安装固定,而且拆装操作也比较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242还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422,所述第一限位孔2422与所述固定孔2421间隔设置。第一限位孔2422可以是椭圆形孔,其可以对应与安装板100上的限位柱进行插接配合,从而在安装时,可先进行限位后再紧固安装,由此增加紧固安装的便利性。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支架220的边缘还连接有限位板250,所述限位板250设有用以限位所述触摸支架220的限位缺口251。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限位缺口251,能够与安装板100上限位凸块对应进行卡接,由此防止触摸支架220与安装板100之间产生平面移动,从而使得触摸模组200可以准确进行安装。
基于上述的实施,本申请中所述限位缺口251的形状为半圆形。如此设置,一方面,半圆形的限位缺口251便于加工成型,从而可提高加工的效率;另一方面,半圆形的限位缺口251能够在周向产生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触摸支架220周向滑移,并且方便进行拆卸。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250还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缺口251间隔设置的第二限位孔252。第二限位孔252可以圆形孔,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孔252,能够对应的与安装板100上的限位柱进行插接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触摸支架220安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笔记本电脑,该笔记本电脑包括面壳和触摸模组200安装结构,所述安装板100形成为所述面壳的一部分。该触摸模组200安装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笔记本电脑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安装口;
触摸模组,所述触摸模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触摸模组包括触摸板,所述触摸板显露于所述安装口;以及
弹性连接体,所述弹性连接体设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并且密封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触摸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弹性连接体和所述触摸板为一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板为塑胶板;
且/或,所述弹性连接体为硅胶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弹性连接体设于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二边缘和第三边缘,所述触摸板连接于所述第四边缘。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模组还包括触摸支架和PCB板,所述PCB板与所述触摸板电性连接,所述PCB板设于所述触摸支架上,并位于所述触摸板的下方,所述触摸支架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支架相对的两侧边缘均设有固定凸耳,所述固定凸耳包括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触摸支架,所述固定板折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触摸支架的一端,所述固定板开设有用以与所述安装板相固定的固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还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固定孔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支架的边缘还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有用以限位所述触摸支架的限位缺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缺口的形状为半圆形;
且/或,所述限位板还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缺口间隔设置的第二限位孔。
10.一种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壳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模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板形成为所述面壳的一部分。
CN202120042796.2U 2021-01-06 2021-01-06 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和笔记本电脑 Active CN213814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2796.2U CN213814473U (zh) 2021-01-06 2021-01-06 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和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2796.2U CN213814473U (zh) 2021-01-06 2021-01-06 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和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14473U true CN213814473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48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42796.2U Active CN213814473U (zh) 2021-01-06 2021-01-06 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和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144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5732A (zh) * 2021-10-22 2022-01-04 深圳市蓝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5732A (zh) * 2021-10-22 2022-01-04 深圳市蓝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以及防水笔记本制造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80354A1 (en) Touch pad module assembly structure
CN213814473U (zh) 触摸模组安装结构和笔记本电脑
CN107820180B (zh) 终端设备、扬声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US2017005261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base member
CN212746857U (zh) 移动空调器
CN212085218U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214411675U (zh) 同轴线固定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0223842U (zh) 一种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009434A (zh) 按键结构、按键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CN214045918U (zh) 一种喇叭组件及电子产品
CN216431834U (zh) 触控模块以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CN219349462U (zh) 网卡结构和电脑主机
CN215955140U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2700099U (zh) 支架组件及颈部按摩仪
CN210274829U (zh) 一种液晶触摸屏安装机构
CN214043981U (zh) 一种天线装置
CN217405833U (zh) 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CN110673693B (zh) 电子装置与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
CN214307816U (zh) 冰箱门体及冰箱
CN212516983U (zh) 一种触控开关的通用底座及具有通用底座的触控开关
CN216982281U (zh) 穿戴设备
CN211265313U (zh) 按键结构、按键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CN215765804U (zh) 一种控制板一体式安装结构
CN209859121U (zh) 显示装置
CN218122631U (zh) 电路板、触控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1

Address after: 518000, 4th Floor, No. 31, Xiacun Community,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aoxin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501-2, building a, wisdom Plaza, 4068 Qiaoxiang Road, Gaofa community, Shahe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aoxinchua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