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2281U - 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2281U
CN216982281U CN202220240356.2U CN202220240356U CN216982281U CN 216982281 U CN216982281 U CN 216982281U CN 202220240356 U CN202220240356 U CN 202220240356U CN 216982281 U CN216982281 U CN 216982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ing
functional module
circuit board
fixing member
wearab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03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小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run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run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run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run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03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2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2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2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穿戴设备,该穿戴设备包括主电路板、功能模块、壳体、固定件和挡位件,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壳体一端开口,且具有侧壁与底壁,所述侧壁上设有安装位,所述功能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中,所述安装位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勾接部。所述固定件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勾接部,所述第二勾接部勾接于所述第一勾接部,以压紧所述功能模块。所述挡位件设于所述底壁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且所述固定件夹持于所述安装位与所述挡位件之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穿戴设备提供一种既能便于安装和维修,又能有效节约空间的侧面固定结构。

Description

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在智能穿戴设备配置越来越丰富的前提下,对产品外形尺寸却越来越小型化。而小的产品外形使其内部结构空间更加狭小,使得复杂的内部元器件的有效可靠固定困难,尤其是对具有密封有要求的元器件。现有技术中,为节约空间,一般将元器件设于一侧并压紧固定,但因其内部空间狭小,难以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不但不方便穿戴设备的加工,且不方便安装和维修,若采用其它固定方式,一般结构较为复杂,难以有效节约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穿戴设备,旨在为穿戴设备提供一种既能便于安装和维修,又能有效节约空间的侧面固定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穿戴设备,包括:
主电路板和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的功能模块;
壳体,一端开口,且具有侧壁与底壁,所述侧壁上设有安装位,所述功能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中,所述安装位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勾接部;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勾接部,所述第二勾接部钩接于所述第一勾接部,以压紧所述功能模块;
挡位件,设所述底壁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且所述固定件夹持于所述安装位与所述挡位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侧壁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多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壳体内部设置,且多个所述安装板围合形成所述安装位。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功能模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勾接板,所述第一勾接板构成所述第一勾接部,所述第二勾接部包括第二勾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勾接板与所述固定件的弯折部,所述第二勾接板朝向所述安装板延伸,所述第二勾接板与所述弯折部围合形成勾接槽,所述第一勾接板插接于所述勾接槽。
可选地,所述功能模块为麦克风组件,所述麦克风组件包括麦克风装置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于所述麦克风装置上,所述柔性电路板分别与麦克风装置和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麦克风装置与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固定件背离所述麦克风组件的一侧,所述主电路板朝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与所述延伸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均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主体部呈夹角设置,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平行设置,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功能模块抵接。
可选地,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缓冲件;和/或,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缓冲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于穿戴设备的壳体内部设置主电路板和与主电路板电连接的功能模块,壳体一端开口,且具有侧壁与底壁,侧壁上设有安装位,功能模块安装于安装位中,安装位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勾接部。固定件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勾接部,第二勾接部勾接于第一勾接部,以压紧功能模块。第一勾接部与第二勾接部均呈钩状,从而第一勾接部与第二勾接部钩接在一起。且为降低固定件在朝向安装位的方向发生晃动,故而于底壁朝向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挡位件,使得固定件夹持于安装位与挡位件之间,以降低固定件发生活动的可能。此种勾接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约穿戴设备的内部空间,而且能够避免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不但方便穿戴设备的加工,且方便安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功能模块与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功能模块与壳体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穿戴设备 142 第一勾接部
110 主电路板 143 安装板
111 接触弹片 144 第一勾接板
120 功能模块 150 底壁
121 麦克风组件 151 挡位件
122 麦克风装置 160 固定件
123 柔性电路板 161 第二勾接部
124 主体部 162 第二勾接板
125 延伸部 163 弯折部
126 连接部 164 勾接槽
130 壳体 165 阻挡部
140 侧壁 170 缓冲件
141 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穿戴设备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穿戴设备100包括主电路板110、功能模块120、壳体130、固定件160和挡位件151,功能模块120 与主电路板110电连接,壳体130一端开口,且具有侧壁140和底壁150,侧壁140上设有安装位141,功能模块120安装于安装位141中,安装位141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勾接部142。固定件160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勾接部161,第二勾接部161勾接于第一勾接部142,以压紧功能模块120。挡位件151设于底壁150朝向壳体130内部的一侧,且固定件160夹持于安装位141与挡位件151之间。
主电路板110用于控制整个穿戴设备100中的元器件的工作,功能模块 120与主电路板110电连接,从而控制该功能模块120。主电路板110安装与元器件均安装在壳体130内。侧壁140上设有安装位141,功能模块120安装于安装位141,安装位141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勾接部142。固定件160 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勾接部161,第二勾接部161勾接于第一勾接部142。从而使得固定件160与安装位141围合形成安装腔,并压紧功能模块120,从而将功能模块120固定在安装位141上。第一勾接部142与第二勾接部161均呈钩状,从而第一勾接部142与第二勾接部161勾接在一起。安装时,先将功能模块120安装在安装位141上,再将固定件160从开口处相对安装位141 滑动,直至固定件160盖合安装位141,并与安装位141勾接从而固定该功能模块120。且为降低固定件160在朝向安装位141的方向发生晃动,故而于底壁150朝向壳体130内部的一侧设置挡位件151,使得固定件160夹持于安装位141与挡位件151之间,以降低固定件160发生活动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于穿戴设备100的壳体130内部设置主电路板 110和与主电路板110电连接的功能模块120,壳体130一端开口,且具有侧壁140与底壁150,侧壁140上设有安装位141,功能模块120安装于安装位 141中,安装位141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勾接部142。固定件160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勾接部161,第二勾接部161勾接于第一勾接部142,以压紧功能模块120。第一勾接部142与第二勾接部161均呈钩状,从而使得第一勾接部142与第二勾接部161勾接在一起。且为降低固定件160在朝向安装位141的方向发生晃动,故而于底壁150朝向壳体130内部的一侧设置挡位件151,使得固定件160夹持于安装位141与挡位件151之间,以降低固定件160发生活动的可能。此种勾接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约穿戴设备100的内部空间,而且能够避免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不但方便穿戴设备100的加工,且方便安装和维修。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侧壁140朝向壳体130内部的一侧设有多个安装板143,安装板143朝向壳体130内部设置,且多个安装板143围合形成安装位141。具体地,多个安装板143围合形成安装位141,且安装板143朝向壳体130内部设置,功能模块120安装在安装位141。既可以仅在功能模块 120的相对两侧设置安装板143,也可以在功能模块120的四周均设置安装板 143,从而降低功能模块120从安装为的一侧滑出的可能。
当多个安装板143围合形成安装位141时,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板143 背离功能模块120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勾接板144,第一勾接板144构成第一勾接部142,第二勾接部161包括第二勾接板162以及连接第二勾接板162与固定件160的弯折部163,第二勾接板162朝向安装板143延伸,第二勾接板 162与弯折部163围合形成勾接槽164,第一勾接板144插接于勾接槽164。具体地,安装板143背离功能模块120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勾接板144,第一勾接板144构成第一勾接部142,且第一勾接板144沿安装板143延伸,第二勾接部161包括第二勾接板162以及连接第二勾接板162与固定件160的弯折部163,弯折部163与第二勾接板162沿固定件160的侧部延伸,从而增大勾接面积,从而增强勾接强度。第二勾接板162与弯折部163围合形成勾接槽 164,第一勾接板144插接于勾接槽164,使得安装过程中,第一勾接板144沿勾接槽164滑动,直至固定件160盖合安装位141,并与安装位141勾接从而固定该功能模块120。
因功能模块120与主电路板110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功能模块120 为麦克风组件121,麦克风组件121包括麦克风装置122和柔性电路板123,柔性电路板123固定于麦克风装置122上,柔性电路板123分别与麦克风装置122和主电路板110电连接。具体地,功能模块120为麦克风组件121,对应侧壁140上开设有出音孔。麦克风组件121包括麦克风装置122和柔性电路板123,柔性电路板123固定于麦克风装置122上,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23设于麦克风装置122朝向固定件160的一侧。柔性电路板123分别与麦克风装置122和主电路板110电连接。从而使得主电路板110通过柔性电路板123进而控制麦克风装置122发声。
为方便柔性电路板123分别与麦克风装置122和主电路板110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23包括主体部124和延伸部125,主体部124设于麦克风装置122与固定件160之间,延伸部125延伸至固定件160背离麦克风组件121的一侧,主电路板110朝向固定件160的一侧设有接触弹片111,接触弹片111与延伸部125抵接。具体地,因主电路板110无法弯折,难以连接柔性电路板123。故而柔性电路板123包括主体部124和延伸部125,主体部124设于麦克风装置122与固定件160之间,延伸部125延伸至固定件160 背离麦克风组件121的一侧,从而方便主电路板110与柔性电路板123的连接。且主电路板110朝向固定件160的一侧设有接触弹片111,接触弹片111 与延伸部125抵接。延伸部125设有接触点,以与接触弹片111连接,此种连接方式不需用到导线,减少导线的放置空间,使得穿戴设备100内部结构清晰明了,进一步节约穿戴设备100的内部空间,减小穿戴设备100的体积。
其中,也可将触点设置在麦克风装置122与固定件160之间,并在固定件160上开设避让孔,使得接触弹片111穿过避让孔与触点抵接,从而实现主电路板110与柔性电路板123的连接。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延伸部125与主体部124通过连接部126连接,连接部126均与延伸部125和主体部124呈夹角设置,延伸部125与主体部124平行设置,固定件160设于主体部124与延伸部125之间。具体地,延伸部125与主体部124通过连接部126连接,连接部126均与延伸部125 和主体部124呈夹角设置,延伸部125与主体部124平行设置,固定件160设于主体部124与延伸部125之间。即延伸部125贴和固定板背离安装位141 的一侧,从而为延伸部125提供依托作用,降低延伸部125在与接触弹片111 抵接时移位,使得触点与接触弹片111发生错位,使得主电路板110与柔性电路板123接触不良的可能。同时增强结构的紧凑性,进一步节约内部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件160朝向开口的一端设有阻挡部165,阻挡部165 与功能模块120抵接。具体地,通过于固定件160朝向开口的一端设置阻挡部165,从而为功能模块120脱出方向提供阻挡,进一步固定功能模块120。
为降低功能模块120与壳体130碰撞,影响功能模块120的性能。在一实施例中,功能模块120与侧壁140之间设有缓冲件170。具体地,通过设置缓冲件170从而为功能模块120与缓冲件170提供一个缓冲力,从而减少功能模块120与壳体130碰撞,而影响功能模块120的性能的可能。
为降低功能模块120与固定件160碰撞,影响功能模块120的性能。在另一实施例中,功能模块120与固定件160之间设有缓冲件170。具体地,通过设置缓冲件170从而为功能模块120与缓冲件170提供一个缓冲力,从而减少功能模块120与固定件160碰撞,而影响功能模块120的性能的可能。其中,功能模块120为麦克风组件121时,缓冲件170设于柔性电路板123 与固定件160之间。
在又一实施例中,功能模块120与侧壁140之间以及功能模块120与固定件160之间均设有缓冲件1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电路板和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的功能模块;
壳体,一端开口,且具有侧壁与底壁,所述侧壁上设有安装位,所述功能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中,所述安装位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勾接部;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勾接部,所述第二勾接部勾接于所述第一勾接部,以压紧所述功能模块;
挡位件,设于所述底壁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且所述固定件夹持于所述安装位与所述挡位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多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壳体内部设置,且多个所述安装板围合形成所述安装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功能模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勾接板,所述第一勾接板构成所述第一勾接部,所述第二勾接部包括第二勾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勾接板与所述固定件的弯折部,所述第二勾接板朝向所述安装板延伸,所述第二勾接板与所述弯折部围合形成勾接槽,所述第一勾接板插接于所述勾接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为麦克风组件,所述麦克风组件包括麦克风装置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于所述麦克风装置上,所述柔性电路板分别与麦克风装置和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麦克风装置与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固定件背离所述麦克风组件的一侧,所述主电路板朝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与所述延伸部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均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主体部呈夹角设置,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平行设置,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功能模块抵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缓冲件;和/或,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缓冲件。
CN202220240356.2U 2022-01-28 2022-01-28 穿戴设备 Active CN216982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0356.2U CN216982281U (zh) 2022-01-28 2022-01-28 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0356.2U CN216982281U (zh) 2022-01-28 2022-01-28 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2281U true CN216982281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53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0356.2U Active CN216982281U (zh) 2022-01-28 2022-01-28 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2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41063B2 (e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printed-circuit board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US20010051464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terminal
CN215871770U (zh) 麦克风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6982281U (zh) 穿戴设备
CN215871769U (zh) 麦克风模组和终端设备
CN107567187B (zh)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4411675U (zh) 同轴线固定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2085218U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212746857U (zh) 移动空调器
JP4883952B2 (ja) 接続端子
CN217821226U (zh) 投影设备
CN107995571B (zh) 电子装置、电声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12137730U (zh) 电子设备
CN108040310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2908363U (zh) 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
CN220554094U (zh) 麦克风组件、麦克风集成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4045918U (zh) 一种喇叭组件及电子产品
CN212571505U (zh) 具有一体式金属壳体的Type C Plug连接器
CN220141684U (zh) 一种支架安装结构及手持式检测仪器
CN219459500U (zh) 一种省去压屏支架的显示屏装置
CN215499568U (zh) 车载麦克风
CN213340239U (zh) 一种断路器用附件壳体及断路器
CN219919494U (zh) 车载充电机及汽车
CN217561844U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212542796U (zh) 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