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2043B - 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2043B
CN113882043B CN202111302599.0A CN202111302599A CN113882043B CN 113882043 B CN113882043 B CN 113882043B CN 202111302599 A CN202111302599 A CN 202111302599A CN 113882043 B CN113882043 B CN 113882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leeved
wall
assembly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25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82043A (zh
Inventor
江礼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epeng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epe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epe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epe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25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2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2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2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82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2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20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捻线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包括底座,还包括控制器、升降机构、减速机构和调向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和顶升组件,减速机构包括防护壳、驱动组件和变速组件,调向机构包括第一滑杆、旋转组件、牵引组件和换向组件,旋转组件设在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的立板和防护壳的顶部之间,第一滑杆插设在防护壳的内壁上,换向组件设在防护壳的内部,顶升组件和驱动组件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能够在减速箱持续输出的同时减速输出,能够长时间高效率使用,提升了捻线效率,同时能够自动改变输出轴的旋转方向,与捻线工序适应,扩大产量,节约人力。

Description

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捻线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
背景技术
捻线机是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作用是将纱或并合后股纱制品加工成线型制品、供织造和针织用线。包括捻线机机体和电路部分组成,捻线机机体外部的纱锭与电路部分的电机输出轴相连,纱锭前端设有连接件等相对应于分接开关。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2022662668.6;公开日:2021.07.20公开了一种输出轴连接件轴向位置快速定位的微型减速箱,包括减速箱,所述减速箱上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圆周外壁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层的弹性针组;所述弹性针组包括有沿输出轴圆周外壁均布的轴孔,所述轴孔内设置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和轴孔之间设置有限制伸缩轴行程的限位机构,所述轴孔内设置有能使伸缩轴向外弹出的弹性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减速箱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在输出轴表面设置多层具备弹性的伸缩杆,将连接件位置进行固定限位,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连接件在输出轴的位置,适应性强,避免重新定做尺寸,降低制造成本,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方案和现有捻线机的减速箱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1.在输入轴变向的同时,无法保证传递至输出轴的传动比不变,因而容易造成捻线工作的混乱在,造成串线等问题,降低了捻线效率。
2.无法在输入轴持续旋转的情况下快速改变输出轴的旋转方向,需要电机频繁断电再切换其输出端的旋转方向,不利于节约耗电量,增加了捻线的成本。
3.无法与不同高度的捻线机配合,同时无需与捻线机的捻线工序有效配合,现有的减速箱大多实用齿轮组结构,无法长时间高效率工作,从而耽误捻线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包括底座,
还包括控制器、升降机构、减速机构和调向机构,
升降机构设在底座的顶部,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和顶升组件,底座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导柱,升降板通过四个直线轴承套设在四个导柱之间,顶升组件设在底座的顶部,减速机构设在升降板的顶部,减速机构包括防护壳、驱动组件和变速组件,防护壳固定设在升降板的顶部,升降板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板,驱动组件设在其中一个立板的外壁上,变速组件设在升降板的顶部,变速组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调节机构设在防护壳的顶部,调向机构包括第一滑杆、旋转组件、牵引组件和换向组件,旋转组件设在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的立板和防护壳的顶部之间,第一滑杆插设在防护壳的内壁上,换向组件设在防护壳的内部,牵引组件设在旋转组件和换向组件之间,顶升组件和驱动组件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驱动电机固定设在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的立板的外壁上,第一齿轮套设在其输出端上,防护壳的内侧顶部插设有第一转轴,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一转轴的一端,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小于第二齿轮,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变速组件包括蜗杆、蜗轮和第二转轴,升降板的顶部呈竖直设有支撑板和支撑杆,第二转轴插设在支撑板和支撑杆之间,支撑板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套环,蜗轮套设在套环的外壁上,第二转轴穿过蜗轮,蜗杆套设在第一转轴上,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蜗轮的内壁上铰接设置有四个行星齿轮,套环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齿圈,每个行星齿轮均与第一齿圈啮合连接,第二转轴的外壁上套设有太阳轮,太阳轮与四个行星齿轮均啮合连接,
换向组件包括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第四齿圈、第一调节齿轮和调节锥齿轮,第二齿圈套设有第二转轴远离支撑杆的一端,防护壳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有输出轴,第三齿圈和第四齿圈均套设在输出轴的一端,第三齿圈和第四齿圈固定连接,第一调节齿轮和调节锥齿轮均套设在第一滑杆的外壁上,第二齿圈和第三齿圈与第一调节齿轮均啮合连接,支撑板的外壁上插设有铰接轴,铰接轴和第二转轴上均套设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皮带,铰接轴远离同步轮的一端套设有第三齿轮,支撑板的外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齿轮和对接锥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连接,支撑板靠近第二齿圈的一端外壁上呈对称设置有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上插设有第一滚动轴承,另一个安装块上插设有两个第二滚动轴承,第一滑杆插设在第一滚动轴承和其中一个第二滚动轴承之间,另一个第二滚动轴承的内部插设有第二滑杆,第一滑杆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可供第一滚动轴承和其中一个第二滚动轴承插接的第一花键,第二滑杆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可供另一个第二滚动轴承插接的第二花键,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靠近第二安装块的一端分别套设有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啮合连接,第二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设有伸缩杆,伸缩杆靠近第五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板,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均与托板套接,第二滑杆远离托板的一端套设有第二调节齿轮,输出轴远离第三齿圈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链轮,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的立板的顶部设有第一辊轴,第一辊轴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链轮,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的立板的外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传动链轮,第一链轮、传动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套设有第一链条,
旋转组件包括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二辊轴,第三链轮套设在第一辊轴远离第二链轮的一端,第二辊轴设在防护壳的顶部,第四链轮套设在第二辊轴的一端,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之间套设有第二链条,第二辊轴远离第四链轮的一端套设有转盘,转盘的外壁上固定设有上限位块,
牵引组件包括下限位块、U型杆、滑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防护壳的顶部固定设有滑槽,滑块设在滑槽的内部,U型杆固定设在滑块的一端外壁上,防护壳远离滑块的顶部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板,U型杆远离滑块的一端与限位板插接,下限位块套设在U型杆靠近转盘的一端外壁上,滑槽远离U型杆的一端呈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板,第一连杆铰接设置在两个固定板的顶部之间,第二连杆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杆的底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设有扭簧,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滑块远离U型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设有拉杆。
进一步的,拉杆的底部铰接设置有托套,第一滑杆靠近拉杆的一端与托套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顶升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圆柱齿轮和齿条,伺服电机固定设在底座的顶部,圆柱齿轮套设在其输出端上,底座的顶部呈竖直设有限位槽,齿条滑动设在限位槽的内部,齿条与圆柱齿轮啮合连接,齿条的顶部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的顶部固定设有罩板,罩板与升降板的外壁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计减速机构,即防护壳、驱动组件和变速组件,首先通过将第一齿轮设计成小于第二齿轮,降低了驱动电机输出端上的高速旋转力,在传递至第一转轴时起到初步减速作用,而当第一转轴缓速旋转时,由于蜗杆与第一转轴套接,蜗轮与套环套接,套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从而带动蜗轮旋转,又因为每个行星齿轮均与蜗轮内壁铰接,因而使得四个行星齿轮跟随蜗轮旋转,而在四个行星齿轮旋转时,由于每个行星齿轮均与套环内壁上的第一齿圈啮合连接,进而使得四个行星齿轮在受到第一齿圈啮合力的前提下缓速旋转,加之,太阳轮与第二转轴套接,太阳轮与四个行星齿轮均啮合连接,进一步带动第二转轴以更缓速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转轴传递至第二转轴上的旋转力已经过多级减速,在输出的同时减速输出,相较于现有的普通减速箱,通过蜗轮、蜗杆与行星结构的配合,能够长时间高效率使用,有利于提升其使用寿命。
2.本发明通过设计调向机构,即第一滑杆、旋转组件、牵引组件和换向组件,通过四者配合,能够在驱动电机持续定向旋转时实现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的改变,在起到减速效果的同时,能在每次转盘上的上限位块撞到U型杆上的下限位块时能够带动输出轴自动变向一次,在变向过后经扭簧的作用下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能快速恢复至初始状态,因而满足下次变向要求,相较于现有技术,减速箱能够实现全程自动运作并自动变向,无需人工干预或者驱动电机频繁断电再切换旋转方向,降低了本减速箱的耗电量,同时有利于提升捻线效率,扩大产量,同时节约人力,降低捻线成本。
3.本发明通过设计调向机构,能够在改变输出轴旋转方向的同时,无需改变第二转轴传递至输出轴上的传动比,即在输出轴实现自动变向的同时不会影响传递至捻线机机构上的传动比,进而能够有效适配捻线机的捻线工作,并保证捻线工作井然有序,不会发生串线情况,提升了捻线效果,因而有利于提升线型制品的质地。
4.本发明通过设计升降机构,即升降板和顶升组件,当需要提升减速机构的高度时,通过控制启动伺服电机,因而通过其输出端带动圆柱齿轮旋转,由于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齿条的顶部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又因为齿条与限位槽滑动连接,限位槽与底座固定连接,进而带动齿条及其顶部的升降板上升,进而使本减速箱可与不同高度的捻线机适配,提升了本减速箱的实用性,同时使得捻线机上的钢领板在每次升降后位置上升一定高度,使管线绕成圆锥形交叉卷绕的卷装,进而方便快速捻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除去防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C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套环、蜗轮和支撑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中:底座1,控制器2,升降机构3,升降板30,套环300,第一齿圈301,同步轮302,皮带303,第三齿轮304,第四齿轮305,对接锥齿轮306,第二滑杆307,第五齿轮308,第六齿轮309,伸缩杆3090,托板3091,第二调节齿轮3092,顶升组件31,伺服电机310,圆柱齿轮311,齿条312,减速机构4,防护壳40,第一转轴400,输出轴401,第一链轮402,第一辊轴403,第二链轮404,传动链轮405,第一链条406,驱动组件41,驱动电机410,第一齿轮411,第二齿轮412,变速组件42,蜗杆420,蜗轮421,第二转轴422,行星齿轮423,太阳轮424,调向机构5,第一滑杆50,旋转组件51,第三链轮510,第四链轮511,第二辊轴512,第二链条513,转盘514,上限位块515,牵引组件52,下限位块520,U型杆521,滑块522,第一连杆523,第二连杆524,固定板525,拉杆526,托套527,换向组件53,第二齿圈530,第三齿圈531,第四齿圈532,第一调节齿轮533,调节锥齿轮5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参照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包括底座1,
还包括控制器2、升降机构3、减速机构4和调向机构5,
升降机构3设在底座1的顶部,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板30和顶升组件31,底座1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导柱,升降板30通过四个直线轴承套设在四个导柱之间,顶升组件31设在底座1的顶部,减速机构4设在升降板30的顶部,减速机构4包括防护壳40、驱动组件41和变速组件42,防护壳40固定设在升降板30的顶部,升降板30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板,驱动组件41设在其中一个立板的外壁上,变速组件42设在升降板30的顶部,变速组件42与驱动组件41传动连接,调节机构设在防护壳40的顶部,调向机构5包括第一滑杆50、旋转组件51、牵引组件52和换向组件53,旋转组件51设在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2的立板和防护壳40的顶部之间,第一滑杆50插设在防护壳40的内壁上,换向组件53设在防护壳40的内部,牵引组件52设在旋转组件51和换向组件53之间,顶升组件31和驱动组件41与控制器2均为电性连接,
驱动组件41包括驱动电机410、第一齿轮411和第二齿轮412,驱动电机410固定设在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2的立板的外壁上,第一齿轮411套设在其输出端上,防护壳40的内侧顶部插设有第一转轴400,第二齿轮412套设在第一转轴400的一端,第一齿轮411和第二齿轮412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411小于第二齿轮412,驱动电机410与控制器2电连接,工作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驱动电机410,因而通过其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411旋转,由于第二齿轮412与第一转轴400套接,又因为第一齿轮411和第二齿轮412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411小于第二齿轮412,进而带动第一转轴400缓速旋转,起到初步减速作用。
变速组件42包括蜗杆420、蜗轮421和第二转轴422,升降板30的顶部呈竖直设有支撑板和支撑杆,第二转轴422插设在支撑板和支撑杆之间,支撑板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套环300,蜗轮421套设在套环300的外壁上,第二转轴422穿过蜗轮421,蜗杆420套设在第一转轴400上,蜗轮421与蜗杆420啮合连接,蜗轮421的内壁上铰接设置有四个行星齿轮423,套环300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齿圈301,每个行星齿轮423均与第一齿圈301啮合连接,第二转轴422的外壁上套设有太阳轮424,太阳轮424与四个行星齿轮423均啮合连接,当第一转轴400缓速旋转时,由于蜗杆420与第一转轴400套接,蜗轮421与套环300套接,套环300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从而带动蜗轮421旋转,又因为每个行星齿轮423均与蜗轮421内壁铰接,因而使得四个行星齿轮423跟随蜗轮421旋转,而在四个行星齿轮423旋转时,由于每个行星齿轮423均与套环300内壁上的第一齿圈301啮合连接,进而使得四个行星齿轮423在受到第一齿圈301啮合力的前提下缓速旋转,加之,太阳轮424与第二转轴422套接,太阳轮424与四个行星齿轮423均啮合连接,进一步带动第二转轴422以更缓速旋转,此时,第一转轴400传递至第二转轴422上的旋转力已经过多级减速,在输出的同时减速输出,相较于现有的普通减速箱,能够长时间高效率使用,有利于提升其使用寿命。
换向组件53包括第二齿圈530、第三齿圈531、第四齿圈532、第一调节齿轮533和调节锥齿轮534,第二齿圈530套设有第二转轴422远离支撑杆的一端,防护壳40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有输出轴401,第三齿圈531和第四齿圈532均套设在输出轴401的一端,第三齿圈531和第四齿圈532固定连接,第一调节齿轮533和调节锥齿轮534均套设在第一滑杆50的外壁上,第二齿圈530和第三齿圈531与第一调节齿轮533均啮合连接,当第二转轴422以更缓速旋转时,由于其与第二齿圈530套接,从而带动第二齿圈530缓速旋转,又因为第三齿圈531与输出轴401套接,第二齿圈530和第三齿圈531与其中一个第一调节齿轮533均啮合连接,第一调节齿轮533与第一滑杆50套接,进而带动第三齿圈531顺时针旋转。
支撑板的外壁上插设有铰接轴,铰接轴和第二转轴422上均套设有同步轮302,两个同步轮302之间套设有皮带303,铰接轴远离同步轮302的一端套设有第三齿轮304,支撑板的外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齿轮305和对接锥齿轮306,第三齿轮304和第四齿轮305啮合连接,支撑板靠近第二齿圈530的一端外壁上呈对称设置有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上插设有第一滚动轴承,另一个安装块上插设有两个第二滚动轴承,第一滑杆50插设在第一滚动轴承和其中一个第二滚动轴承之间,另一个第二滚动轴承的内部插设有第二滑杆307,第一滑杆50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可供第一滚动轴承和其中一个第二滚动轴承插接的第一花键,第二滑杆307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可供另一个第二滚动轴承插接的第二花键,第一滑杆50和第二滑杆307靠近第二安装块的一端分别套设有第五齿轮308和第六齿轮309,第五齿轮308和第六齿轮309啮合连接,第二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设有伸缩杆3090,伸缩杆3090靠近第五齿轮3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板3091,第一滑杆50和第二滑杆307均与托板3091套接,第二滑杆307远离托板3091的一端套设有第二调节齿轮3092,当第一滑杆50于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之间向远离防护壳40的一端滑动时,由于第二齿圈530和第三齿圈531旋转速度较慢,因而使得第一调节齿轮533从第二齿圈530和第三齿圈531之间脱离,从而通过第一滑杆50带动调节锥齿轮534向对接锥齿轮306靠近,直至二者啮合连接,由于两个同步轮302分别与第二转轴422和铰接轴套接,两个同步轮302通过皮带303套接,又因为第三齿轮304与铰接轴的另一端套接,因而带动第三齿轮304顺时针旋转,又因为第三齿轮304和第四齿轮305啮合连接,因而带动第四齿轮305逆时针旋转,由于第四齿轮305和对接锥齿轮306啮轮同轴,从而带动与对接锥齿轮306啮合连接的调节锥齿轮534顺时针旋转,因而带动第一滑杆50上的第五齿轮308顺时针旋转,由于第六齿轮309与第二滑杆307的一端套接,第五齿轮308和第六齿轮309啮合连接,因而带动第六齿轮309逆时针旋转,加之,第二调节齿轮3092与第二滑杆307的另一端套接,因而带动第二调节齿轮3092逆时针旋转,而此时,第二调节齿轮3092已跟随第二滑杆307滑动至于第四齿圈532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第四齿圈532及与其固定连接的输出轴401逆时针旋转,完成变向,进而使其与捻线机配合,提升捻线效率,伸缩杆3090起到支撑托板3091的作用,防止其悬空,托板3091、第一滚动轴承、第一花键、两个第二花键和两个第二滚动轴承的设计均用来保证第一滑杆50和第二滑杆307在进行滑动调节的同时可同步进行旋转,进而保证输出轴401的变向运作顺利实施。
输出轴401远离第三齿圈531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链轮402,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2的立板的顶部设有第一辊轴403,第一辊轴403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链轮404,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2的立板的外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传动链轮405,第一链轮402、传动链轮405和第二链轮404之间套设有第一链条406,当第三齿圈531顺时针旋转时,从而带动输出轴401顺时针旋转,由于第一链轮402与输出轴401套接,第二链轮404与第一辊轴403套接,又因为第一链轮402、传动链轮405和第二链轮404通过第一链条406套接,从而带动第一辊轴403顺时针旋转,传动链轮405起到导向作用。
旋转组件51包括第三链轮510、第四链轮511和第二辊轴512,第三链轮510套设在第一辊轴403远离第二链轮404的一端,第二辊轴512设在防护壳40的顶部,第四链轮511套设在第二辊轴512的一端,第三链轮510和第四链轮511之间套设有第二链条513,第二辊轴512远离第四链轮511的一端套设有转盘514,转盘514的外壁上固定设有上限位块515,当第一辊轴403顺时针旋转时,由于第三链轮510与第一辊轴403远离第二链轮404的一端套接,第四链轮511与第二辊轴512的一端套接,又因为第三链轮510和第四链轮511通过第二链条513套接,第三链轮510和转盘514分别与第二辊轴512的两端套接,进而带动转盘514及其外壁上的上限位块515顺时针旋转。
牵引组件52包括下限位块520、U型杆521、滑块522、第一连杆523和第二连杆524,防护壳40的顶部固定设有滑槽,滑块522设在滑槽的内部,U型杆521固定设在滑块522的一端外壁上,防护壳40远离滑块522的顶部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板,U型杆521远离滑块522的一端与限位板插接,下限位块520套设在U型杆521靠近转盘514的一端外壁上,滑槽远离U型杆521的一端呈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板525,第一连杆523铰接设置在两个固定板525的顶部之间,第二连杆524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杆523的底部,第一连杆523和第二连杆524之间设有扭簧,第二连杆524远离第一连杆523的一端与滑块522远离U型杆521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524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设有拉杆526,当上限位块515顺时针旋转时,由于下限位块520与U型杆521靠近转盘514的一端外壁套接,因而使得上限位块515撞击下限位块520,在上限位块515撞到下限位块520时,滑块522于滑槽的内部向远离固定板525的一端滑动,由于U型杆521与滑块522固定连接,滑块522与滑槽滑动连接,滑块522远离U型杆52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524的底部铰接,又因为第一连杆523的顶部与两个固定板525铰接,第一连杆523的底部与第二连杆524远离滑块52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523和第二连杆524之间设计有扭簧,进而带动第二连杆524在扭簧的作用下以其底部为圆心向靠近滑槽的一端旋转,加之,拉杆526的顶部与第二连杆524的底部固定连接,拉杆526的底部与托套527铰接,进而带动托套527向远离防护壳40的一端滑动,扭簧同时起到复位作用,具体指的是,在上限位块515撞到下限位块520实现变向后使得第一连杆523和第二连杆524快速恢复至初始状态,因而满足下次变向要求。
拉杆526的底部铰接设置有托套527,第一滑杆50靠近拉杆526的一端与托套527转动连接,当托套527向远离防护壳40的一端滑动时,由于第一滑杆50靠近拉杆526的一端与托套527转动连接,进而带动第一滑杆50于两个安装块之间向远离防护壳40的一端滑动,托套527的设计能够保证第一滑杆50在旋转的同时完成滑动调节。
顶升组件31包括伺服电机310、圆柱齿轮311和齿条312,伺服电机310固定设在底座1的顶部,圆柱齿轮311套设在其输出端上,底座1的顶部呈竖直设有限位槽,齿条312滑动设在限位槽的内部,齿条312与圆柱齿轮311啮合连接,齿条312的顶部与升降板30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部固定设有罩板,罩板与升降板30的外壁贴合,当需要提升减速机构4的高度时,通过控制启动伺服电机310,因而通过其输出端带动圆柱齿轮311旋转,由于圆柱齿轮311与齿条312啮合连接,齿条312的顶部与升降板30的底部固定连接,又因为齿条312与限位槽滑动连接,限位槽与底座1固定连接,进而带动齿条312及其顶部的升降板30上升,进而使本减速箱可与不同高度的捻线机适配,提升了本减速箱的实用性,罩板一方面用来罩住顶升组件31,防止其裸露,有利于提升本减速箱的美观程度,另一方面用来对升降板30限位,进而保证其顶部的减速机构4和调向机构5平稳升降,顺利运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工作时,首先通过控制器2启动驱动电机410,因而通过其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411旋转,由于第二齿轮412与第一转轴400套接,又因为第一齿轮411和第二齿轮412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411小于第二齿轮412,进而带动第一转轴400缓速旋转,起到初步减速作用,由于蜗杆420与第一转轴400套接,蜗轮421与套环300套接,套环300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从而带动蜗轮421旋转,又因为每个行星齿轮423均与蜗轮421内壁铰接,因而使得四个行星齿轮423跟随蜗轮421旋转,而在四个行星齿轮423旋转时,由于每个行星齿轮423均与套环300内壁上的第一齿圈301啮合连接,进而使得四个行星齿轮423在受到第一齿圈301啮合力的前提下缓速旋转,加之,太阳轮424与第二转轴422套接,太阳轮424与四个行星齿轮423均啮合连接,进一步带动第二转轴422以更缓速旋转,此时,第一转轴400传递至第二转轴422上的旋转力已经过多级减速,在输出的同时减速输出,相较于现有的普通减速箱,能够长时间高效率使用,有利于提升其使用寿命。
当第二转轴422以更缓速旋转时,由于其与第二齿圈530套接,从而带动第二齿圈530缓速旋转,又因为第三齿圈531与输出轴401套接,第二齿圈530和第三齿圈531与其中一个第一调节齿轮533均啮合连接,第一调节齿轮533与第一滑杆50套接,进而带动第三齿圈531顺时针旋转,由于第三齿圈531与输出轴401固定连接,从而带动输出轴401顺时针旋转,由于第一链轮402与输出轴401套接,第二链轮404与第一辊轴403套接,又因为第一链轮402、传动链轮405和第二链轮404通过第一链条406套接,从而带动第一辊轴403顺时针旋转,传动链轮405起到导向作用,由于第三链轮510与第一辊轴403远离第二链轮404的一端套接,第四链轮511与第二辊轴512的一端套接,又因为第三链轮510和第四链轮511通过第二链条513套接,第三链轮510和转盘514分别与第二辊轴512的两端套接,进而带动转盘514及其外壁上的上限位块515顺时针旋转。
当上限位块515顺时针旋转时,由于下限位块520与U型杆521靠近转盘514的一端外壁套接,因而使得上限位块515撞击下限位块520,在上限位块515撞到下限位块520时,滑块522于滑槽的内部向远离固定板525的一端滑动,由于U型杆521与滑块522固定连接,滑块522与滑槽滑动连接,滑块522远离U型杆52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524的底部铰接,又因为第一连杆523的顶部与两个固定板525铰接,第一连杆523的底部与第二连杆524远离滑块52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523和第二连杆524之间设计有扭簧,进而带动第二连杆524在扭簧的作用下以其底部为圆心向靠近滑槽的一端旋转,加之,拉杆526的顶部与第二连杆524的底部固定连接,拉杆526的底部与托套527铰接,进而带动托套527向远离防护壳40的一端滑动,扭簧同时起到复位作用,具体指的是,在上限位块515撞到下限位块520实现变向后使得第一连杆523和第二连杆524快速恢复至初始状态,因而满足下次变向要求。
当托套527向远离防护壳40的一端滑动时,由于第一滑杆50靠近拉杆526的一端与托套527转动连接,进而带动第一滑杆50于两个安装块之间向远离防护壳40的一端滑动,托套527的设计能够保证第一滑杆50在旋转的同时完成滑动调节。
当第一滑杆50于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之间向远离防护壳40的一端滑动时,由于第二齿圈530和第三齿圈531旋转速度较慢,因而使得第一调节齿轮533从第二齿圈530和第三齿圈531之间脱离,从而通过第一滑杆50带动调节锥齿轮534向对接锥齿轮306靠近,直至二者啮合连接,由于两个同步轮302分别与第二转轴422和铰接轴套接,两个同步轮302通过皮带303套接,又因为第三齿轮304与铰接轴的另一端套接,因而带动第三齿轮304顺时针旋转,又因为第三齿轮304和第四齿轮305啮合连接,因而带动第四齿轮305逆时针旋转,由于第四齿轮305和对接锥齿轮306啮轮同轴,从而带动与对接锥齿轮306啮合连接的调节锥齿轮534顺时针旋转,因而带动第一滑杆50上的第五齿轮308顺时针旋转,由于第六齿轮309与第二滑杆307的一端套接,第五齿轮308和第六齿轮309啮合连接,因而带动第六齿轮309逆时针旋转,加之,第二调节齿轮3092与第二滑杆307的另一端套接,因而带动第二调节齿轮3092逆时针旋转,而此时,第二调节齿轮3092已跟随第二滑杆307滑动至于第四齿圈532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第四齿圈532及与其固定连接的输出轴401逆时针旋转,完成变向,进而使其与捻线机配合,提升捻线效率,伸缩杆3090起到支撑托板3091的作用,防止其悬空,托板3091、第一滚动轴承、第一花键、两个第二花键和两个第二滚动轴承的设计均用来保证第一滑杆50和第二滑杆307在进行滑动调节的同时可同步进行旋转,进而保证输出轴401的变向运作顺利实施。
当需要提升减速机构4的高度时,通过控制启动伺服电机310,因而通过其输出端带动圆柱齿轮311旋转,由于圆柱齿轮311与齿条312啮合连接,齿条312的顶部与升降板30的底部固定连接,又因为齿条312与限位槽滑动连接,限位槽与底座1固定连接,进而带动齿条312及其顶部的升降板30上升,进而使本减速箱可与不同高度的捻线机适配,提升了本减速箱的实用性。

Claims (3)

1.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器(2)、升降机构(3)、减速机构(4)和调向机构(5),
升降机构(3)设在底座(1)的顶部,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板(30)和顶升组件(31),底座(1)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导柱,升降板(30)通过四个直线轴承套设在四个导柱之间,顶升组件(31)设在底座(1)的顶部,减速机构(4)设在升降板(30)的顶部,减速机构(4)包括防护壳(40)、驱动组件(41)和变速组件(42),防护壳(40)固定设在升降板(30)的顶部,升降板(30)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板,驱动组件(41)设在其中一个立板的外壁上,变速组件(42)设在升降板(30)的顶部,变速组件(42)与驱动组件(41)传动连接,调节机构设在防护壳(40)的顶部,调向机构(5)包括第一滑杆(50)、旋转组件(51)、牵引组件(52)和换向组件(53),旋转组件(51)设在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2)的立板和防护壳(40)的顶部之间,第一滑杆(50)插设在防护壳(40)的内壁上,换向组件(53)设在防护壳(40)的内部,牵引组件(52)设在旋转组件(51)和换向组件(53)之间,顶升组件(31)和驱动组件(41)与控制器(2)均为电性连接,
驱动组件(41)包括驱动电机(410)、第一齿轮(411)和第二齿轮(412),驱动电机(410)固定设在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2)的立板的外壁上,第一齿轮(411)套设在其输出端上,防护壳(40)的内侧顶部插设有第一转轴(400),第二齿轮(412)套设在第一转轴(400)的一端,第一齿轮(411)和第二齿轮(412)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411)小于第二齿轮(412),驱动电机(410)与控制器(2)电连接,
变速组件(42)包括蜗杆(420)、蜗轮(421)和第二转轴(422),升降板(30)的顶部呈竖直设有支撑板和支撑杆,第二转轴(422)插设在支撑板和支撑杆之间,支撑板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套环(300),蜗轮(421)套设在套环(300)的外壁上,第二转轴(422)穿过蜗轮(421),蜗杆(420)套设在第一转轴(400)上,蜗轮(421)与蜗杆(420)啮合连接,蜗轮(421)的内壁上铰接设置有四个行星齿轮(423),套环(300)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齿圈(301),每个行星齿轮(423)均与第一齿圈(301)啮合连接,第二转轴(422)的外壁上套设有太阳轮(424),太阳轮(424)与四个行星齿轮(423)均啮合连接,
换向组件(53)包括第二齿圈(530)、第三齿圈(531)、第四齿圈(532)、第一调节齿轮(533)和调节锥齿轮(534),第二齿圈(530)套设有第二转轴(422)远离支撑杆的一端,防护壳(40)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有输出轴(401),第三齿圈(531)和第四齿圈(532)均套设在输出轴(401)的一端,第三齿圈(531)和第四齿圈(532)固定连接,第一调节齿轮(533)和调节锥齿轮(534)均套设在第一滑杆(50)的外壁上,第二齿圈(530)和第三齿圈(531)与第一调节齿轮(533)均啮合连接,支撑板的外壁上插设有铰接轴,铰接轴和第二转轴(422)上均套设有同步轮(302),两个同步轮(302)之间套设有皮带(303),铰接轴远离同步轮(302)的一端套设有第三齿轮(304),支撑板的外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齿轮(305)和对接锥齿轮(306),第三齿轮(304)和第四齿轮(305)啮合连接,支撑板靠近第二齿圈(530)的一端外壁上呈对称设置有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上插设有第一滚动轴承,另一个安装块上插设有两个第二滚动轴承,第一滑杆(50)插设在第一滚动轴承和其中一个第二滚动轴承之间,另一个第二滚动轴承的内部插设有第二滑杆(307),第一滑杆(50)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可供第一滚动轴承和其中一个第二滚动轴承插接的第一花键,第二滑杆(307)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可供另一个第二滚动轴承插接的第二花键,第一滑杆(50)和第二滑杆(307)靠近第二安装块的一端分别套设有第五齿轮(308)和第六齿轮(309),第五齿轮(308)和第六齿轮(309)啮合连接,第二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设有伸缩杆(3090),伸缩杆(3090)靠近第五齿轮(3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板(3091),第一滑杆(50)和第二滑杆(307)均与托板(3091)套接,第二滑杆(307)远离托板(3091)的一端套设有第二调节齿轮(3092),输出轴(401)远离第三齿圈(531)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链轮(402),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2)的立板的顶部设有第一辊轴(403),第一辊轴(403)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链轮(404),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2)的立板的外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传动链轮(405),第一链轮(402)、传动链轮(405)和第二链轮(404)之间套设有第一链条(406),
旋转组件(51)包括第三链轮(510)、第四链轮(511)和第二辊轴(512),第三链轮(510)套设在第一辊轴(403)远离第二链轮(404)的一端,第二辊轴(512)设在防护壳(40)的顶部,第四链轮(511)套设在第二辊轴(512)的一端,第三链轮(510)和第四链轮(511)之间套设有第二链条(513),第二辊轴(512)远离第四链轮(511)的一端套设有转盘(514),转盘(514)的外壁上固定设有上限位块(515),
牵引组件(52)包括下限位块(520)、U型杆(521)、滑块(522)、第一连杆(523)和第二连杆(524),防护壳(40)的顶部固定设有滑槽,滑块(522)设在滑槽的内部,U型杆(521)固定设在滑块(522)的一端外壁上,防护壳(40)远离滑块(522)的顶部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板,U型杆(521)远离滑块(522)的一端与限位板插接,下限位块(520)套设在U型杆(521)靠近转盘(514)的一端外壁上,滑槽远离U型杆(521)的一端呈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板(525),第一连杆(523)铰接设置在两个固定板(525)的顶部之间,第二连杆(524)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杆(523)的底部,第一连杆(523)和第二连杆(524)之间设有扭簧,第二连杆(524)远离第一连杆(523)的一端与滑块(522)远离U型杆(521)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524)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设有拉杆(5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拉杆(526)的底部铰接设置有托套(527),第一滑杆(50)靠近拉杆(526)的一端与托套(527)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其特征在于:顶升组件(31)包括伺服电机(310)、圆柱齿轮(311)和齿条(312),伺服电机(310)固定设在底座(1)的顶部,圆柱齿轮(311)套设在其输出端上,底座(1)的顶部呈竖直设有限位槽,齿条(312)滑动设在限位槽的内部,齿条(312)与圆柱齿轮(311)啮合连接,齿条(312)的顶部与升降板(30)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部固定设有罩板,罩板与升降板(30)的外壁贴合。
CN202111302599.0A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 Active CN113882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2599.0A CN113882043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2599.0A CN113882043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2043A CN113882043A (zh) 2022-01-04
CN113882043B true CN113882043B (zh) 2022-10-21

Family

ID=79017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2599.0A Active CN113882043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2043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8154A (en) * 1917-08-17 1918-08-19 Emile John Welffens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Slubbing, Roving, and like Frames.
ES195981A1 (es) * 1950-01-21 1952-07-01 Ambi Budd Presswerk Gmbh PERFECCIONAMIENTOS EN LA IMPULSIoN DE áRBOLES ROTATIVOS
GB787129A (en) * 1954-01-18 1957-12-04 Universal Winding Co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winding machines
GB1081882A (en) * 1964-05-02 1967-09-06 Beteiligungs & Patentverw Gmbh Stranding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 cables or ropes in a plurality of operations
US4525897A (en) * 1983-01-15 1985-07-02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Filament drawing frame with variable roller-pair spacing
GB2237822A (en) * 1989-11-07 1991-05-15 Appalachian Electronic Instr Maintaining pressure on yarn package during winding
CN1234457A (zh) * 1998-03-27 1999-11-1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单纺锤驱动型多重捻丝机
EP1018479A2 (en) * 1999-01-07 2000-07-12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Traverse device for automatic winder
CN2712953Y (zh) * 2004-06-11 2005-07-27 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细纱机钢领板升降驱动装置
JP2005344275A (ja) * 2004-06-04 2005-12-15 Mas Fab Rieter Ag 複数のドラフト機構駆動装置を有する紡績機
JP2009001949A (ja) * 2007-06-25 2009-01-0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粗紡機における粗糸自動巻き付け方法
CN102031599A (zh) * 2011-01-25 2011-04-27 东华大学 一种细纱试验机
CN103757766A (zh) * 2014-01-29 2014-04-30 天津商业大学 加捻装置
CN108588911A (zh) * 2018-05-28 2018-09-28 湖州南浔善琏众粮毛纺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棉纱纺织机
CN211171009U (zh) * 2019-12-02 2020-08-04 常州市鹤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收卷加捻一体机用捻线加工装置
CN112249812A (zh) * 2020-09-28 2021-01-22 蒋自英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纱线均匀绕卷装置
CN212955488U (zh) * 2020-07-20 2021-04-13 绍兴市一洲线业有限公司 一种花式捻线装置
CN212983143U (zh) * 2020-08-05 2021-04-16 广东超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倍捻机导纱钩整体升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4682B2 (ja) * 1986-03-01 1995-09-1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紡機のリフテイン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322226B2 (ja) * 1998-12-02 2002-09-0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撚糸ユニット
JP3950456B2 (ja) * 2004-06-10 2007-08-0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遊星ローラ式無段変速機
CN209922612U (zh) * 2019-04-15 2020-01-10 安徽华鑫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的双筒成卷机
CN211367853U (zh) * 2019-10-23 2020-08-28 北京东土复兴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倍捻机的导纱钩同步升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8154A (en) * 1917-08-17 1918-08-19 Emile John Welffens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Slubbing, Roving, and like Frames.
ES195981A1 (es) * 1950-01-21 1952-07-01 Ambi Budd Presswerk Gmbh PERFECCIONAMIENTOS EN LA IMPULSIoN DE áRBOLES ROTATIVOS
GB787129A (en) * 1954-01-18 1957-12-04 Universal Winding Co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winding machines
GB1081882A (en) * 1964-05-02 1967-09-06 Beteiligungs & Patentverw Gmbh Stranding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 cables or ropes in a plurality of operations
US4525897A (en) * 1983-01-15 1985-07-02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Filament drawing frame with variable roller-pair spacing
GB2237822A (en) * 1989-11-07 1991-05-15 Appalachian Electronic Instr Maintaining pressure on yarn package during winding
CN1234457A (zh) * 1998-03-27 1999-11-1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单纺锤驱动型多重捻丝机
EP1018479A2 (en) * 1999-01-07 2000-07-12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Traverse device for automatic winder
JP2005344275A (ja) * 2004-06-04 2005-12-15 Mas Fab Rieter Ag 複数のドラフト機構駆動装置を有する紡績機
CN2712953Y (zh) * 2004-06-11 2005-07-27 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细纱机钢领板升降驱动装置
JP2009001949A (ja) * 2007-06-25 2009-01-0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粗紡機における粗糸自動巻き付け方法
CN102031599A (zh) * 2011-01-25 2011-04-27 东华大学 一种细纱试验机
CN103757766A (zh) * 2014-01-29 2014-04-30 天津商业大学 加捻装置
CN108588911A (zh) * 2018-05-28 2018-09-28 湖州南浔善琏众粮毛纺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棉纱纺织机
CN211171009U (zh) * 2019-12-02 2020-08-04 常州市鹤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收卷加捻一体机用捻线加工装置
CN212955488U (zh) * 2020-07-20 2021-04-13 绍兴市一洲线业有限公司 一种花式捻线装置
CN212983143U (zh) * 2020-08-05 2021-04-16 广东超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倍捻机导纱钩整体升降装置
CN112249812A (zh) * 2020-09-28 2021-01-22 蒋自英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纱线均匀绕卷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PCI总线伺服导纱系统的研制;徐巧等;《纺织学报》;20090215;第30卷(第02期);第116-118+13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2043A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6506B (zh) 一种性能优良的高速绞线机
CN113882043B (zh) 一种捻线机用升降减速箱
CN108910673A (zh) 一种玻璃吸盘吊架的升降机构
CN111908357B (zh) 一种高效率的起重机卷轮传动装置
CN111908252A (zh) 电缆收盘机
CN113882048B (zh) 一种可定长的全自动单锭单控捻线机
CN107470518B (zh) 一种矩形弹簧绕制设备
CN113415673B (zh) 用于电缆或电线的卷收设备
CN206538342U (zh) 一种用于玻璃退火的装置
CN207447409U (zh) 一种曲轴的钻孔工装
CN113682887A (zh) 能够破解电缆扭力的电缆收盘机
CN208932781U (zh) 一种玻璃吸盘吊架的升降机构
CN210499655U (zh) 一种马达电枢自动抛光机
CN209886080U (zh) 一种金银丝加工平台
CN214060759U (zh) 一种封包线后加工过程中并纱装置
CN220033622U (zh) 一种防跳缆的光缆绞车
CN2218167Y (zh) 卷纬机
CN215885863U (zh) 能够破解电缆扭力的电缆收盘机
CN218620061U (zh) 横机起底板升降装置
CN217008799U (zh) 一种新式高速绞线机的绞线结构
CN218962798U (zh) 一种橄榄油加工的研磨机
CN211171041U (zh) 一种可调节的减震型纱线架
CN216226909U (zh) 大重量工件排蜡用辅助装置
CN219652283U (zh) 一种纺织卷料机构
CN213232606U (zh) 一种新型捻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