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59C - 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59C
CN1138659C CNB00813815XA CN00813815A CN1138659C CN 1138659 C CN1138659 C CN 1138659C CN B00813815X A CNB00813815X A CN B00813815XA CN 00813815 A CN00813815 A CN 00813815A CN 1138659 C CN1138659 C CN 113865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gas
combustion
gas generator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138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77316A (zh
Inventor
����˹���ҿ�
岩井保范
胜田信行
中岛祯浩
֮
大路信之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83422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10601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91982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10600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8808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6080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892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5737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377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7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5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60R21/264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using only solid reacting substances, e.g. pellets, pow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7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3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a variable source, e.g. plural stage or controlled output
    • B60R2021/2633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a variable source, e.g. plural stage or controlled output with a plurality of inflation le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60R21/264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using only solid reacting substances, e.g. pellets, powder
    • B60R2021/2648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using only solid reacting substances, e.g. pellets, powde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combustion chambers or sub-cha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一种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即使在第一燃烧室(5a)内的气体发生剂(9a)燃烧时,由封闭通向第二燃烧室(5b)的连通孔(10)的金属薄板(11)的作用也可防止气体发生剂(9b)的燃烧。点火器(1112)其上配装具有孔(1191)的帽(1190),而在点火时产生的火焰形成狭窄笔直的导燃装药(1116)流束。因此导燃装药(1116)完全燃烧,可靠地产生足以完全燃烧气体发生剂(1109)的火焰。点火装置容放室(2008)包含点火器和导燃装药,而导燃装药(2016a)在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a)内的填充密度为0.1到5g/cm3。第一和第二燃烧室(3005a、3005b)之间的连通孔(3010)由金属带(3011)封闭,金属带(3011)由其间插入有粘结剂层的两层构成。在触发后,密封带(3011)不会由于第一燃烧室(3005a)内内部压力的增大而断裂,但会由于第二燃烧室(3005b)内内部压力的增大而脱离。

Description

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在包括汽车等的各种车辆上的气囊系统目的为在车辆高速碰撞时借助于由气体快速膨胀的气囊(袋体)托住乘客,从而防止乘客由于惯性撞击到车辆内侧的坚硬部分上,如方向盘、风挡玻璃而受伤。一般地,这种气囊系统包括由于车辆撞击而触发并排出气体的气体发生器以及将气体导入其内并使之膨胀的气囊。
要求这种气囊系统即使在乘员的体形(例如端坐高度高或低、是成人或儿童、等)、端坐姿态(例如,握住方向盘的姿态)等有所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安全地约束乘客。然后,传统上建议被触发的气囊系统在触发的初始阶段对乘客施加的冲击尽可能小。在这种系统中的气体发生器在JP-A8-207696、US-A 4,998,751和4,950,458中公开。JP-A 8-207696提出了一种气体发生器,其中,一个点火器点燃两种气体发生剂容器,从而以两个阶段产生气体。US-A 4,998,751和4,950,458提出了一种气体发生器,其中,设置了两个燃烧室,以用于控制气体发生器的触发,从而由于气体发生剂火焰的扩展而以两阶段产生气体。
另外,日本实用新案JP U 3040049公开了一种具有两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器,两个腔室各具有开孔和破裂盘,而且在两个腔室的开孔之间还设置了一个空间。日本实用新案JP U 3029326也公开了一种具有两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器。
上述设置有两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器优点在于气体可以以两阶段产生。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防止在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的点燃和燃烧点燃并燃烧另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以便防止故障,并改善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用于点燃并燃烧气体发生器内所包含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点火装置一般包括点火器和由点火器触发所产生的火焰燃烧的导燃装药(transfer charge),而导燃装药在某些点火器和导燃装药的布置中不能充分燃烧,从而气体发生装置不能完全燃烧。即,在点火器触发所产生的火焰径向向导燃装药射出的情况下,出现导燃装药被火焰的压力推动到导燃装药容纳室深处从而被推动到深处的那部分导燃装药不会完全燃烧的问题。
作为这种气体发生器内的气体发生装置,一般采用如下结构:导燃装药由电子点火型点火器燃烧,而气体发生剂由于如此产生的火焰而燃烧。此时,由于导燃装药所存储的空间和气体发生剂所存储的燃烧室彼此通过孔连通,而该孔在触发之前由密封带封闭,要求导燃装药燃烧所产生的火焰断开或裂开密封带,从而流动到燃烧室中。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密封带的断开未平顺进行时,气体发生剂的燃烧也受到不利影响。同样,由于导燃装药的存储状态根据气体发生器的形状而有所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形状的不同采取措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确保具有两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供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和提供一种利用该气体发生器的气囊装置,气体发生器可以显现出稳定并可靠的特征,从而可以以两个阶段产生气体。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包括具有气体排放口的壳体、以及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和被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点火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存储在壳体中,其中,在壳体中设置了存储气体发生装置的两个燃烧室和允许各燃烧室之间相互连通的连通孔,并且连通孔由拉伸强度为15kg/mm2或更大且厚度为10到200μm的金属薄板封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包括形成为轴向长度长于其最外部直径的圆柱形并在其圆周壁上具有多个气体排放口的壳体,以及由撞击触发的点火装置和由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点火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存储在壳体中,其中,存储气体发生装置的两个燃烧室同心设置成在壳体的轴向和/或径向彼此相邻,并且在壳体中还设置了允许相应燃烧室之间相互连通的连通孔,连通孔由由拉伸强度为15kg/mm2或更大且厚度为10到200μm的金属薄板封闭。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包括具有气体排放口的壳体、以及由撞击触发的点火装置和由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点火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存储在壳体中,其中,各气体发生装置存储在壳体中,在壳体中还设置了第一燃烧室和带有连通孔的第二燃烧室,连通孔允许各燃烧室之间相互连通,在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之间的连通孔由多个通过粘结剂层叠的金属薄板封闭。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包括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探测冲击以触发气体发生器的冲击传感器、在气体发生器内产生的气体被引入并使之膨胀的气囊、以及存储气囊的模块化壳体,其中,采用上文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
具体说,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在具有气体排放口的壳体中包括:由撞击而触发的点火装置以及由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用于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其中,在壳体内设置了两个用于容放气体发生装置的燃烧室,并进一步在相应的燃烧室之间提供了一个允许相互连通的连通孔,连通孔由金属薄板封闭,而金属薄板具有15kg/mm2或更高的拉伸强度以及10到200μm的厚度。
同样,根据上述气体发生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发生器,其中,容放气体发生装置的两个燃烧室同心设置成在壳体径向彼此相邻,并进一步在相应的燃烧室之间设置了允许彼此连通的连通孔。
此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以为如下的气体发生器,其中:两个容放气体发生装置的燃烧室同心设置成在壳体径向彼此相邻,并进一步在相应的燃烧室之间设置了允许彼此连通的连通孔,比另一个更位于内侧的燃烧室设置在内圆柱形元件的上部空间侧,而该元件设置在壳体中,点火装置设置在内圆柱形元件的下部空间侧,而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由分隔壁限定。
作为另一种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在轴向长度长于最外部直径的圆柱形壳体内设置了由撞击触发的点火装置和被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用于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并且壳体在其圆周壁上设置了多个气体排放口,该气体发生器在壳体内包括两个容放气体发生装置的燃烧室,它们同心设置成在壳体的轴向及/或径向彼此相邻,并包括允许相应燃烧室之间相互连通的连通孔,该连通孔由金属薄板封闭,金属薄板具有15kg/mm2或更高的拉伸强度以及10到200μm的厚度。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导燃装药的完全燃烧得以确保,于是,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性能进行得更平稳、更安全,从而作为产品所需的性能和可靠性得以提高,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利用该气体发生器的气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在具有气体排放口的壳体内包括点火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点火装置包括由撞击而触发的点火器和导燃装药,气体发生装置由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用于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在点火装置中,点火器的火焰排出部分和导燃装药彼此至少局部面对,而火焰排出部分的面积(A)与导燃装药的面积(B)的面积比(A/B)为0.005到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伴随着导燃装药的燃烧而进行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平顺并稳定地进行,并提供了一种利用该气体发生器的气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在具有气体排放口的壳体中包括:由撞击而触发的点火装置以及由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用于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其中,点火装置在点火装置容放室内包括点火器和导燃装药,而导燃装药的填充密度为0.1到5g/cm3,优选的是0.5到1.5g/cm3
通过以这种方式将导燃装药的填充密度设定到预定范围内,在点火装置容放室内的点火器的火焰可以均匀地点燃导燃装药并使之燃烧。于是,在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平顺并稳定地燃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同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在具有气体排放口的壳体中其包括:由撞击触发的点火装置以及由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用于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其中,点火装置在点火装置容放室内包括点火器和导燃装药,导燃装药的填充密度为0.1到0.5g/cm3,优选的是0.5到1.5g/cm3,而导燃装药在点火装置容放室内所占据的空间体积(A)与点火装置容放室内剩余空间的体积(B)的比[(A+B)/A]为1.05到20,优选的是1.5到3。
其次,在设置有两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器中存在如下类型,即,为了使发生器的重量更轻并更紧凑,首先进行燃烧的一个燃烧室用作稍后进行燃烧的另一个燃烧室所产生的气体的气体流动路径。在这种类型的气体发生器情况下,使两个燃烧室通过连通孔彼此连通,而连通孔由金属薄板封闭。在这种类型的气体发生器中,要求金属薄板在第一次燃烧时不断开,而在稍后燃烧时易于脱离或断开。
此外,在一些种类的气体发生剂中,要求在第一次燃烧时增大气体发生室内的压力,从而提高气体发生剂的点燃性能。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薄板必须被做成承受燃烧室内的压力增大,但在稍后燃烧时脱离。
因此,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确保设置有两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供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和一种利用这种气体发生器的气囊装置,该气体发生器显现出稳定并有效的特征,从而气体可以以两个阶段产生。
只要它是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设置了用于两个燃烧室彼此连通的连通孔,就可以应用本发明,而不同于如上所述的结构并不在本发明中特别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在具有气体排放口的壳体中其包括由撞击触发的点火装置,和要被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产生膨胀气囊的气体的燃烧气体发生装置,其中,在壳体中设置了分别在内部容纳气体发生装置的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并在两个燃烧室之间布置了允许它们相互连通的连通孔,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之间的连通孔由通过粘结剂叠置的多个金属薄板封闭。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在具有气体排放口的壳体中其包括由撞击触发的点火装置,和要被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其中,气体发生器具有下述要求(1)、(2)、(3)、和(4)中选取的至少一个要求:
(1)分别容放气体发生装置的两个燃烧室设置在壳体中,并进一步设置了允许两个燃烧室之间相互连通的连通孔,连通孔由金属薄板封闭,金属薄板具有15gk/mm2或更高的拉伸强度和10到200μm的厚度;
(2)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包括点火装置和要被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点火装置包括点火器和导燃装药,其中,在点火装置中,点火器的火焰排出部分和导燃装药彼此至少局部面对,而火焰排出口的面积(A)与导燃装药的面积(B)的面积比(A/B)为0.005到0.3;
(3)点火装置在点火装置容放室内包括点火器和导燃装药,而导燃装药的填充密度为0.1到5g/cm3
(4)分别容放气体发生装置并具有允许各燃烧室之间相互连通的连通孔的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设置在壳体中,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之间的连通孔由通过粘结剂叠置的多个金属薄板封闭。
即,本发明提供了满足(1)、(2)、(3)或(4)中至少一个要求的上述气体发生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这些要求结合起来的气体发生器。
本发明根据要求(1)、(2)、(3)或(4)中至少一项控制气体发生装置的点燃/燃烧。
下文本发明将按照要求(1)、(2)、(3)和(4)的顺序加以解释。满足要求(1)的气体发生器
如上所述,允许相应的燃烧室之间相互连通的连通孔由薄金属板(如,密封带)封闭,薄金属板具有15kg/mm2或更大的拉伸强度,优选的是25到60kg/mm2或更大,且厚度为10到200μm,优选的是20到100μm。由于这个密封带,防止了当存储在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被首先点燃并燃烧的气体发生装置)被一个点火器点燃以产生压力时,金属薄板由于该压力而裂开或断开,从而点燃存储在另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其次点燃并燃烧的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将金属薄板的厚度设定为10μm或更大,可以实现上述阻止作用。通过将金属薄板的厚度设定为200μm或更小,有可能防止密封带由于大于粘结剂层的力的力而轻易脱离,借助该力,固定到对应于连通孔形成部分的形状的弯曲表面上的薄金属板弹回而成为平的。作为薄金属板的示例,可以使用由铝、不锈钢或铜制成的薄板。
气体发生装置用于膨胀气囊,以利用由于气体发生装置燃烧而产生的气体约束乘客。于是,当点火装置包括点燃并燃烧从而燃烧气体发生装置的导燃装药时,由于导燃装药的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用于点燃气体发生装置,而不用于直接膨胀气囊。从而,二者可以清楚地彼此区分开。同样,在壳体内设置的两个燃烧室为用于容放气体发生装置的腔室。在上述方面,即使在点火装置包括导燃装药,而导燃装药被存储在有限的空间(下文称作“容放室”)内,用于导燃装药的容放室和容放气体发生装置的容放室可以彼此清楚地区分开。
当点燃并燃烧气体发生装置的点火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由撞击触发的点火器时,优选的是,这些点火器设置在一个触发器卡圈上,以便彼此在径向对齐。同样,当点火装置包括由于点火器的触发而点燃并燃烧的导燃装药时,优选的是采用如下结构,即,对于每个点火器设置导燃装药,导燃装药在每个点火器处独立地点燃并燃烧,而对应于其中任一个点火器的导燃装药的火焰不会直接点燃对应于其它点火器的导燃装药。这种结构的示例为:其中点火器分别布置在独立的点火器容放室内,而导燃装药设置在这些点火器容放室内,或其中导燃装药分别设置在独立燃烧室内导燃装药可以被点燃并燃烧的任意位置处。
当导燃装药以这种方式对于相应的点火器分布时,存储在两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被在不同部分中的导燃装药的燃烧所产生的火焰点燃并燃烧。换句话说,根据点火器的点火时刻,在相应部分中的导燃装药燃烧,而在相应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装置可以独立燃烧,从而气体发生器的工作性能可以任意调节。
因此,当相应点火器处的点火时刻改变时,分布于相应的点火器的导燃装药独立燃烧,而在相应的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点燃/燃烧时刻相应地彼此不同,由此,气体发生器的触发输出可以任意调节。
在设置于壳体中的两个燃烧室内,一个燃烧室可以在点火器轴向设置,另一个燃烧室可以在点火装置径向设置。此外,当可区别地调节气体发生器的工作性能,尤其是调节气体排放量的通过时间变化时,在燃烧速率、成份、混合比、以及排放量中至少一方面彼此不同的气体发生装置分别容放在独立的燃烧室内,且这些气体发生装置可以独立地在最佳时刻点燃并燃烧。此外,每单位时间产生不同量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可以存储在相应的腔室内。
作为气体发生装置,除了基于被广泛使用的如叠氮化锂的无机叠氮化物的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剂之外,可以使用不是基于无机叠氮化物的非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剂。然而,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非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剂是优选的,而作为非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化合物,可以采用例如包含具有有机成分,如四唑、三唑、或其金属盐的氮以及具有诸如碱性金属硝酸盐的氧的化合物,利用硝酸三氨基胍、对称二氨基脲、硝基胍等的化合物作为燃料和氮源,并利用硝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等作为氧化剂等。另外,气体发生装置可以根据诸如燃烧速率、无毒性、燃烧温度、分解起始温度等要求适宜地选择。在利用在相应的燃烧室中具有不同燃烧速率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不同成分或其不同混合比的气体发生装置,从而例如,如叠氮化锂的无机叠氮化物或如硝基胍的非叠氮化物用做燃料和氮源。另外,可以使用通过将化合物的形状改变成小球形、圆片形、中空的圆柱形、盘形、单孔壳体形或多孔壳体形而获得的气体发生装置,或通过根据所形成的壳体的尺寸而改变表面积获得的气体发生装置。尤其是,当气体发生装置被形成为具有多个通孔的多孔体,孔的排列没有特殊限制,而为了使气体发生器的性能稳定,优选的是如下的排列:即,所形成的多孔体的外端部与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各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大致彼此相等。具体地说,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柱形主体中,例如,优选的结构为一个孔布置在中心,而六个孔围绕该孔形成,从而每个孔的中心为各孔间等距离的正三角形的顶点。此外,以相同的方式,也建议如下的排列,即,八个孔围绕处于中心的一个孔形成。然而,孔的数量和排列结构根据制造气体发生剂的容易性、制造成本和性能来确定,而没有特殊限定。
在两个燃烧室之间,径向设置于外侧的燃烧室可以包含用于冷却由于壳体圆周壁附近一侧上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置在壳体中用于冷却和/或净化由于气体发生装置燃烧所产生的燃烧气体的目的。例如,除了传统上使用的用于净化燃烧气体的过滤器和/或用于冷却所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剂外,可以使用分层的金属线筛网过滤器等,该过滤器通过将由适宜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筛网形成为圆形的分层主体,然后压模该主体而获得。分层的金属线筛网冷却器可以优选地通过将平针线圈不锈钢丝筛网形成为圆柱体,重复向外折叠圆柱体的一端部,从而形成圆形分层主体,然后在模具中压模该分层的主体而获得,或通过将平针线圈不锈钢丝筛网形成为圆柱体,将圆柱体在径向挤压而形成板体,滚压板体若干次成圆柱形,从而形成分层的主体,然后在模具中压模而获得。此外,冷却器可以具有内侧和外侧带不同分层金属线筛网体的双重结构,从而,内层具有保护冷却装置的功能,而外层具有抑制冷却装置膨胀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冷却剂的膨胀可以通过用诸如分层金属线筛网体、多孔圆柱体、或圆形带体的外侧制成冷却装置的外周边而得以抑制。
在如下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即,其中由于存储在两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分别经由不同的流动路径到达气体排放口,而存储在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决不会由于另一燃烧室内产生的燃烧空气而直接点燃,在相应燃烧室内的气体燃烧装置独立地完全燃烧,因此,可以更可靠地实现每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独立点燃和燃烧。于是,即使在两个点火器的触发时刻明显不同时,在由首先触发的点火器点燃的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火焰不会燃烧另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从而可以获得稳定的输出。这种气体发生器例如可以通过在壳体内布置流动通道形成元件以形成流动通道并将第一燃烧室内产生的燃烧气体直接引导到冷却装置予以实现。
上述壳体可以通过利用铸造、锻造、压力加工等形成具有气体排放口(一个或多个)的漫射器壳体和与漫射器壳体一同形成存储空间的封闭壳体并将两个壳体连接到一起而获得。两个壳体的连接可以通过各种焊接方法例如电子束焊接、激光焊接、TIG弧焊接、凸焊等进行。当漫射器壳体和封闭壳体通过压力加工各种钢板(如不锈钢板)而形成时,制造工作得以容易进行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将两个壳体形成为如圆柱形的简单形状可使各壳体的压力加工容易进行。对于漫射器壳体和封闭壳体的材料,不锈钢是优选的,而通过运用镍来电镀钢板所获得的材料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上述壳体中,还安装有通过探测撞击而触发并点燃且燃烧气体发生装置的点火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作为点火装置,使用由电信号(或触发信号)触发的电子点火型点火装置,电信号由探测冲击的冲击传感器等传送出。电子点火型点火装置包括被电子传感器传送出的电信号触发的点火器和被点火器的触发而点燃并燃烧的导燃装药,该电子传感器借助于(例如)半导体型加速度传感器等的电子设备专门探测冲击。
上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与通过引入气体发生器内产生的气体而膨胀的气囊(袋体)一起容放在模块化壳体中,这就构成了气囊装置。在这种气囊装置中,气体发生器在冲击的反作用被冲击传感器探测到时触发,以便从壳体的气体排放口排出燃烧气体。燃烧气体流入气囊中,从而,气囊断开模块罩而膨胀并在车辆的坚硬构件和乘员之间形成一个吸收冲击的垫子。满足要求(2)的气体发生器
作为这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以采用任何结构,只要导燃装药由点火器燃烧,并且气体发生装置进一步燃烧即可。通过满足面积比(A/B),当点火器触发并点火时,具有面积远小于导燃装药面积的点火火焰可以进入到导燃装药容放室深处,从而可以可靠地燃烧导燃装药。为了可靠实现这种性能,面积比(A/B)优选地为0.01到0.3,更优选的是0.01到0.1。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以下装置来满足面积比(A/B):(i)为了满足面积比(A/B)从而点火装置中的点火器做得较小的装置;(ii)为了满足面积比(A/B)从而点火装置中的点火器的顶面由具有一个或多个孔的帽覆盖的装置;(iii)为了满足面积比(A/B)从而火焰专门从对应于点火器的火焰排出部分的一部分中排出,或优选地从与点火装置中的火焰排出部分相对应的一部分排出,这些装置可以单独使用或可以以二个或三个结合的形式使用。
上述,“点火器的火焰排出部分面对导燃装药的至少一部分”的描述可以陈述为点火器火焰排出部分正好在轴向面对导燃装药,以及这样的结构,即,即使在它们彼此未正好面对的情况下几乎所有来自点火器的点火火焰也可到达导燃装药。
同样,装置(iii)可以包括如下的情况,即,至少点火器的顶面被覆盖元件覆盖,而火焰专门从对应于覆盖元件的火焰排出部分的那一部分排出或优选地从对应于火焰排出口的那一部分排出。这种装置的示例可以为在覆盖点火器顶面的覆盖元件中形成孔、挤压或可断裂部分的装置。
同样,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包括点火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点火装置包括由撞击触发的点火器和导燃装药,而气体发生装置由点火装置点燃/燃烧并产生用于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它们存储在具有气体排放口(一个或多个)的壳体中。气体发生器具有如下的结构:即,在点火装置中,点火器和导燃装药正好在径向彼此面对,彼此分隔开,且/或与燃烧室和导燃装药连通的火焰传输孔布置成并非彼此正好面对,其中满足面积比(A/B)。同样为了实现这一点,可以采用装置(i)到(iii)。
这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以用在点火器和导燃装药正好在轴向彼此面对、彼此分隔开的结构中,并可以用在与燃烧室和导燃装药连通的火焰传输孔被设置成在径向未彼此面对的结构中。同样,当设置了两种结构时,也可采用该发生器。使连通燃烧室和导燃装药的火焰传输孔被设置成未彼此正好在径向相对的结构的示例可以为图1所示的结构。相反,使它们正好彼此面对的结构的示例可以为在图2中示出的结构。另外,使它们彼此正好相对的结构可以为火焰传输孔的所有或一部分布置成直接与导燃装药相接触的结构,或它们彼此接触,中间插入一个由于导燃装药的燃烧而被熔化或断裂的元件的结构。本发明对于定位更深的导燃装药特别有效。
在这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中,当点火器被触发并点火时,所产生的火焰穿过孔,并以较小的宽度径直前进,从而抑制了导燃装药被挤压。同样,由于火焰到达导燃装药的深处,导燃装药可以瞬时完全燃烧。结果,不论点火器、导燃装药和火焰传输孔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可以平稳并安全地进行后续的燃烧直到气体发生装置燃烧。
在本发明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中,不同于上述解决方案的构成元件没有特殊限制,而可以采用与公知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相类似的元件,并且对这些元件的修改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
例如,本发明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以用在如下结构中,即,设置了两个或多个点火装置,并设置了由相应的点火装置独立点燃并燃烧的两个或多个气体发生装置,从而产生用于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
作为气体发生装置,除了基于被广泛使用的无机叠氮化物(例如叠氮化锂)的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剂之外,可以使用不是基于无机叠氮化物的非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剂。然而,从安全的角度来看,非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剂是优选的,并且作为非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合成物,可以使用例如包含具有有机化合物,如四唑、三唑或其金属盐的氮和具有诸如碱金属硝酸盐的氧化物的氧,利用硝酸三氨基胍盐、均二氨基脲、硝基胍等的化合物作为燃料和氮源,并利用硝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等作为氧化剂等。
另外,气体发生装置可以根据诸如燃烧速率、无毒性、燃烧温度、分解起始温度等要求适宜地选择。在利用在相应的燃烧室中具有不同燃烧速率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不同成分或其不同混合比的气体发生装置,从而例如,如叠氮化锂的无机叠氮化物或如硝基胍的非叠氮化物用做燃料和氮源。或者,可以使用通过将化合物的形状改变成小球形、圆片形、中空的圆柱形、盘形、单孔壳体形或多孔壳体形而获得的气体发生装置,或通过根据所形成的壳体的尺寸而改变表面积获得的气体发生装置。尤其是,当气体发生装置被形成为具有多个通孔的多孔体,孔的排列没有特殊限制,而为了使气体发生器的性能稳定,优选的是如下的排列:即,所形成的多孔体的外端部与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各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大致彼此相等。具体地说,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柱形主体中,例如,优选的结构为一个孔布置在中心,而六个孔围绕该孔形成,从而每个孔的中心为各孔间等距离的正三角形的顶点。此外,以相同的方式,也建议如下的排列,即,八个孔围绕处于中心的一个孔形成。然而,孔的数量和排列结构根据制造气体发生剂的容易性、制造成本和性能来确定,而没有特殊限定。
壳体可以包含用于冷却由于气体发生装置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置在壳体中用于冷却和/或净化由于气体发生装置燃烧所产生的燃烧气体的目的。例如,除了传统上使用的用于净化燃烧气体的过滤器和/或用于冷却所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剂外,可以使用分层的金属线筛网过滤器等,该过滤器通过将由适宜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筛网形成为圆形的分层主体,然后压模该主体而获得。分层的金属线筛网冷却器可以优选地通过将平针线圈不锈钢丝筛网形成为圆柱体,重复向外折叠圆柱体的一端部,从而形成圆形分层主体,然后在模具中压模该分层的主体而获得,或通过将平针线圈不锈钢丝筛网形成为圆柱体,将圆柱体在径向加压而形成板体,滚压主体若干次成圆柱形,从而形成分层的主体,然后在模具中压模而获得。此外,冷却器可以具有内侧和外侧带不同分层金属线筛网体的双重结构,从而,内层具有保护冷却装置的功能,而外层具有抑制冷却装置膨胀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冷却装置的膨胀可以通过用诸如分层金属线筛网体、多孔圆柱体、或圆形带体的外侧支承冷却装置的外周边而得以抑制。
上述壳体可以通过利用铸造、锻造、压力加工等形成具有气体排放口(一个或多个)的漫射器壳体或与射器壳体一同形成存储空间的封闭壳体并将两个壳体连接到一起而获得。两个壳体的连接可以通过各种焊接方法例如电子束焊接、激光焊接、TIG弧焊接、凸焊等进行。当漫射器壳体和封闭壳体通过压力加工各种钢板(如不锈钢板)而形成时,制造工作得以容易进行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将两个壳体形成为如圆柱形的简单形状可使各壳体的压力加工容易进行。对于漫射器壳体和封闭壳体的材料,不锈钢是优选的,而通过运用镍来电镀钢板所获得的材料也是可以接受的。
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与通过引入气体发生器内产生的气体而膨胀的气囊(袋体)一起容放在模块化壳体中,这就构成了气囊装置。在这种气囊装置中,气体发生器在冲击的反作用被冲击传感器探测到时触发,以便从壳体的气体排放口排出燃烧气体。燃烧气体流入气囊中,从而,气囊断开模块罩而膨胀并在车辆的坚硬构件和乘员之间形成一个吸收冲击的垫子。满足要求(3)的气体发生器
通过将导燃装药所占据的空间体积和点火装置容放室内未被导燃装药占据的剩余空间体积之间的比设定在预定的范围内,以及将导燃装药的填充密度设定在预定范围内,在各空间内的燃烧可以改善,并可更均匀地点燃导燃装药,从而气体发生剂在燃烧室内的后续燃烧可以平顺并稳定地进行。因此,可以改善产品的可靠性。
同样,上述的相应的气体发生器可以应用于以下的结构,即,在壳体内布置了两个或多个容纳气体发生装置的燃烧室,并且在两个或多个燃烧室内布置了两个或多个用于点燃/燃烧相应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点火装置,自然,该气体发生器也可以应用于设置了一个燃烧室和一个点火器的结构中。
上述气体发生装置将膨胀气囊,以利用由于其燃烧所产生的燃烧气体约束车辆乘员。因此,由于导燃装药燃烧以当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点火器时燃烧气体发生装置而产生的燃烧气体将燃烧气体发生装置,而不是直接膨胀气囊。在上述方面,它们可以彼此清楚地区分开。
同样,设置在壳体中的燃烧室仅容放气体发生装置。因此,当点火装置包括存储在所限定空间内的导燃装药时,容纳导燃装药的腔室和容纳气体发生装置的燃烧室可以彼此清楚地区分开。
在本发明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中,不同于上述解决方案的构成元件没有特殊限制,而可以采用与公知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相类似的元件,并且对这些元件的修改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
例如,当上述的点燃/燃烧气体发生装置的点火装置包括两个或多个点火器时,优选的是,点火器设置在一个触发器卡圈中,从而彼此在径向上对齐。
同样,优选的是,在设置两个或多个点火器时,包含在点火装置中的导燃装药被分布到相应的点火器上并在每个点火器处独立地点燃并燃烧,而由于任一个点火器处的导燃装药的燃烧所产生的火焰决不会点燃在其它点火器处的导燃装药。这种结构的示例可以为相应的点火器彼此独立地设置在点火装置容放室内而导燃装药布置在相应的点火装置容放室中的结构,或者,导燃装药彼此独立地布置在其由于点火器的触发而要被点燃并燃烧的相应燃烧室内的结构。
以上述方式,当导燃装药分布到相应的点火器上时,存储在两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被各自的不同导燃装药的燃烧所产生的火焰点燃并燃烧。换句话说,根据点火器的点火时刻,在相应点火器处的导燃装药燃烧,而在相应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装置可以独立燃烧,从而气体发生器的工作性能可以任意调节。
作为气体发生装置,除了基于被广泛使用的无机叠氮化物(例如叠氮化锂)的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剂之外,可以使用不是基于无机叠氮化物的非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剂。然而,从安全的角度来看,非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剂是优选的,并且作为非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合成物,可以使用例如包含具有有机化合物,如四唑、三唑或其金属盐的氮和具有诸如碱金属硝酸盐的氧化物的氧,利用硝酸三氨基胍盐、均二氨基脲、硝基胍等的化合物作为燃料和氮源,并利用硝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等作为氧化剂等。
另外,气体发生装置可以根据诸如燃烧速率、无毒性、燃烧温度、分解起始温度等要求适宜地选择。在利用在相应的燃烧室中具有不同燃烧速率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不同成分或其不同混合比的气体发生装置,从而例如,如叠氮化锂的无机叠氮化物或如硝基胍的非叠氮化物用做燃料和氮源。或者,可以使用通过将化合物的形状改变成小球形、圆片形、中空的圆柱形、盘形、单孔壳体形或多孔壳体形而获得的气体发生装置,或通过根据所形成的壳体的尺寸而改变表面积获得的气体发生装置。尤其是,当气体发生装置被形成为具有多个通孔的多孔体,孔的排列没有特殊限制,而为了使气体发生器的性能稳定,优选的是如下的配置结构:即,所形成的多孔体的外端部与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各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大致彼此相等。具体地说,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柱形主体中,例如,优选的结构为:一个孔布置在中心,而六个孔围绕该孔形成,从而每个孔的中心为各孔间等距离的正三角形的顶点。此外,以相同的方式,也建议如下的配置,即,八个孔围绕处于中心的一个孔形成。然而,孔的数量和排列结构根据制造气体发生剂的容易性、制造成本和性能来确定,而没有特殊限定。作为导燃装药,可以使用类似于气体发生剂的材料。
壳体在其圆周壁侧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冷却由于气体发生装置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置在壳体中用于冷却和/或净化由于气体发生装置燃烧所产生的燃烧气体的目的。例如,除了传统上使用的用于净化燃烧气体的过滤器和/或用于冷却所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剂外,可以使用分层的金属线筛网过滤器等,该过滤器通过将由适宜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筛网形成为圆形的分层主体,然后压模该主体而获得。分层的金属线筛网冷却器可以优选地通过将平针线圈不锈钢丝筛网形成为圆柱体,重复向外折叠圆柱体的一端部,从而形成圆形分层主体,然后在模具中压模该分层的主体而获得,或通过将平针线圈不锈钢丝筛网形成为圆柱体,将圆柱体在径向挤压而形成板体,滚压主体若干次成圆柱形,从而形成分层的主体,然后在模具中压模而获得。此外,冷却器可以具有内侧和外侧带不同分层金属线筛网体的双重结构,从而,内层具有保护冷却装置的功能,而外层具有抑制冷却装置膨胀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冷却装置的膨胀可以通过用诸如分层金属线筛网体、多孔圆柱体、或圆形带体的外侧制成冷却装置的外周边而得以抑制。
在具有两个或多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其中由于存储在两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分别通过不同的流动路径到达气体排放口,而存储在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决不会由于另一燃烧室内产生的燃烧空气而直接点燃,在相应燃烧室内的气体燃烧装置独立地完全燃烧,因此,可以更可靠地实现每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独立点燃和燃烧。于是,即使在两个点火器的触发时刻明显不同时,在由首先触发的点火器点燃的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火焰不会燃烧另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从而可以获得稳定的输出。这种气体发生器例如可以通过在壳体内布置流动通道形成元件以形成流动通道并将第一燃烧室内产生的燃烧气体直接引导到冷却装置予以实现。
上述壳体可以通过利用铸造、锻造、压力加工等形成具有气体排放口(一个或多个)的漫射器壳体和与漫射器壳体一同形成存储空间的封闭壳体并将两个壳体连接到一起而获得。两个壳体的连接可以通过各种焊接方法例如电子束焊接、激光焊接、TIG弧焊接、凸焊等进行。漫射器壳体和封闭壳体通过压力加工各种钢板(如不锈钢板),而形成使制造工作得以容易进行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将两个壳体形成为如圆柱形的简单形状可使各壳体的压力加工容易进行。对于漫射器壳体和封闭壳体的材料,不锈钢是优选的,而通过运用镍来电镀钢板所获得的材料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作为存储在上述壳体中的点火装置,使用由电信号(或触发信号)触发的电子点火型点火装置,电信号由探测冲击的冲击传感器等传送出。电子点火型点火装置包括被电子传感器传送出的电信号触发的点火器和被点火器的触发而点燃并燃烧的导燃装药,该电子传感器借助于(例如)半导体型加速度传感器等的电子机构专门探测冲击。
上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与通过引入气体发生器内产生的气体而膨胀的气囊(袋体)一起容放在模块化壳体中,这就构成了气囊装置。在这种气囊装置中,气体发生器在冲击的反作用被冲击传感器探测到时触发,以便从壳体的气体排放口排出燃烧气体。燃烧气体流入气囊中,从而,气囊断开模块罩而膨胀并在车辆的坚硬构件和乘员之间形成一个吸收冲击的垫子。满足要求(4)的气体发生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连通孔由第一燃烧室内壁表面侧的金属薄板密封。
允许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之间相互连通的连通孔通过将第一金属薄板用粘结剂(该粘结剂为“第一粘结剂层”)固定到孔上,用粘结剂(该粘结剂为“第二粘结剂层”)将第二金属薄板固定到第一金属薄板上,并在需要的情况下用粘结剂(该粘结剂为“第三粘结剂层”)在第二金属薄板上进一步附着第三金属薄板和后续的金属薄板而密封。优选的是,第一金属薄板在其整个表面上或在连通孔不接触的表面部分上具有第一粘结剂层,而第二和后续薄板在整个表面上具有第二粘结剂层(或第三、第四和后续粘结剂层)。
金属薄板和粘结剂层的厚度根据气体发生装置的种类和数量、连通孔的大小等予以适宜地确定,从而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适当地触发。然而,例如多个金属薄板(除了粘结剂层以外)的总的厚度可以优选地设定为10到200μm,更优选的是20到100μm,而相应的金属薄板的厚度可以为5到100μm,更优选的是10到50μm,进一步优选的是25到55μm。同样,金属薄板和后续薄板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相应地选择。
当第一和第二粘结剂层用作粘结剂层时,第一粘结剂层的厚度和第二粘结剂层的厚度优选地设定为10到50μm,更优选的是20到40μm。
从而,在由多个金属薄板经由第一和第二粘结剂等封闭的连通孔中,当第一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燃烧而增大压力且较大的压力施加到整个金属薄板上时,由于多个金属薄板的总厚度较厚而防止了金属薄板断裂。当一个金属薄板的厚度被形成为如两个板那么厚时,金属薄板不会被压力断开。然而,金属薄板大多数固定到与连通孔所形成部分的形状一致的非平面表面上,例如,在弯曲表面上,当使其弹回成平面的力变得比粘结层的力大时,该板有可能脱落。因此,象本发明一样,通过利用多个金属薄板可以防止脱落。
同样,当第二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燃烧而压力增大时,第一粘结层的粘结力远小于上述压力,从而,两个金属薄板轻易地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由于在第一燃烧室内配置非常低点燃能力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大第一气体发生室内的压力使点燃能力得以提高而是理想的。
适用于本发明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示例可以为包含胍衍生物和碱式金属硝酸盐的气体发生剂和包含作用为成渣剂的粘合剂和/或添加剂的气体发生剂。
本发明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通过引入气体发生器内产生的气体而膨胀的气囊(袋体)一起容放在模块化壳体中,从而构成了气囊装置。在这种气囊装置中,气体发生器在冲击的反作用被冲击传感器探测到时触发,以便从壳体的气体排放口排出燃烧气体。燃烧气体流入气囊中,从而,气囊断开模块罩而膨胀并在车辆的坚硬构件和乘员之间形成一个吸收冲击的垫子。本发明的技术优点
根据本发明,在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点燃和燃烧决不会点燃在另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防止了故障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从点火器的点燃到导燃装药和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的一系列燃烧的完成平顺进行,而与导燃装药的燃烧活力,而尤其是点火器、导燃装药(导燃装药容放室)以及火焰传输孔的排列关系无关。
根据本发明,由于点火装置中的导燃装药的点燃和燃烧平顺并稳定地进行,因此在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的后续燃烧平顺并稳定地进行,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在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点燃和燃烧决不会点燃在另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就防止了故障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样,即使在使用具有低点燃能力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情况下,气体发生装置也可以平顺地进行点燃和燃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气体发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气体发生器的其它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气体发生器的其它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气体发生器的其它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气体发生器的其它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6是示出图5中分隔壁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气体发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气体发生器的其它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9是示出帽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气体发生器的其它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11是示出分隔壁的分解透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气体发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气体发生器的其它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气体发生器的再一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15是图14所示气体发生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气体发生器的再一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17是示出实施例12的垂直截面图;以及
图18是本发明的气囊装置的结构图。附图标记的解释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3标识壳体,5a标识第一燃烧室,5b标识第二燃烧室,7标识分隔壁,9a标识第一气体发生剂,9b标识第二气体发生剂,12a标识第一点火器,12b标识第二点火器,13标识触发器卡圈,22标识冷却器/过滤器,305a标识第一燃烧室,305b标识第二燃烧室,307标识分隔壁,309a标识第一气体发生剂,309b标识第二气体发生剂,312a标识第一点火器,312b标识第二点火器,313标识触发器卡圈,350标识截面环形元件,360标识密封帽元件,370标识点火装置容放室,以及382标识点火器固定元件。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1101标识漫射器壳体,1102标识封闭壳体,1103标识壳体,1105标识燃烧室,1105a标识第一燃烧室,1105b标识第二燃烧室,1109标识气体发生剂,1109a和1109b标识气体发生剂,1112标识点火器,1112a标识第一点火器,1112b标识第二点火器,1116和1116a标识导燃装药,1161标识导燃装药容放室,1170标识点火装置容放室,1190标识帽,以及1191标识孔。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2003标识壳体,2008标识点火装置容放室,2012a和2012b标识点火器,2015a和2015b标识导燃装药容放室,2016a和2016b标识导燃装药,2115a和2115b标识导燃装药容放室,2116a和2116b标识导燃装药,2312a和2312b标识点火器,2361标识导燃装药容放室,2316a标识导燃装药,2380标识点火装置容放室,2390标识空间,2404标识点火器,2405标识导燃装药,2423标识导燃装药容放室,2455标识点火装置容放室,以及2460标识一空间。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3003标识壳体,3005a标识第一燃烧室,3005b标识第二燃烧室,3007标识分隔壁,3009a标识第一气体发生剂,3009b标识第二气体发生剂,3012a标识第一点火器,3012b标识第二点火器,3013标识触发器卡圈,而3022标识冷却器/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将分别在实施例1到3、4和5、6到10以及11中描述满足要求(1)的气体发生器、满足要求(2)的气体发生器、满足要求(3)的气体发生器以及满足要求(4)的气体发生器。另外,将在实施例13中描述应用了每种气体发生器的气囊装置。
实施例1
图1是根据本发明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该图示出了一种特别适于布置在驾驶员侧的结构。
气体发生器包括通过将设置有气体排放口的漫射器壳体1和与漫射器壳体一起形成内部容放空间的封闭壳体2连接而形成的壳体3,以及大致为圆柱形的内圆柱元件4,该元件布置在壳体3中以便在其外侧形成第一燃烧室。此外,台阶状凹坑部分6设置在内圆柱元件内侧,形成为大致盘形的分隔壁7布置在台阶状凹坑部分内。分隔壁进一步将内圆柱体的内部分成两个腔室,从而分别形成在漫射器壳体侧(上部空间侧)的第二燃烧室5b,和封闭壳体侧(下部空间侧)的点火装置容放室8。结果,在这个气体发生器中,第一燃烧室5a和第二燃烧室5b同心设置在壳体3中,并布置成彼此在壳体径向邻接。由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点燃以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9a、9b存储在第一和第二燃烧室内,而在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被存储在点火装置容放室8内。在限定第一燃烧室5a和第二燃烧室5b的内圆柱元件4内设置有通孔10,通孔由密封带11封闭。而且,由于密封带11在气体发生剂燃烧时断裂,两个燃烧室可以通过通孔10彼此连通。
这种密封带11需要调节其材料和厚度以便在第一燃烧室5a内的气体发生剂9a燃烧时密封带不断裂,而密封带专门在第二燃烧室5b内的第二气体发生剂9b燃烧时断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拉伸强度为54kg/mm2、厚度为40μm的不锈钢带。同样,由于通孔10的开口面积形成得比气体排放口26b大,因此通孔10不能起到控制燃烧室5b的内部压力的功能。
点火装置包括两个电子点火型点火器12a、12b,在传感器探测到冲击时它们由输出的触发信号触发。点火器彼此平行设置在一个触发器卡圈13中,从而暴露其头部。通过以这种方式将两个点火器12a、12b设置到一个触发器卡圈13上,两个点火器被固定到触发器卡圈13上而形成为一个单个元件,从而便于组装气体发生器。尤其是,在这个图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由于触发器卡圈13形成为能够插入到内圆柱元件4中的尺寸,具有两个点火器12a和12b的触发器卡圈13插入到内圆柱体4中,然后点火器可以通过夹住内圆柱元件4的下端得以轻易并牢固地固定,从而固定触发器卡圈。此外,当在触发器卡圈13中布置两个点火器12a、12b时,每个点火器的方向可被容易地控制。这两个点火器与图中壳体的中心轴同心地布置。当各点火器12a和12b布置在相同方向时,将点火器12a、12b与控制单元(未示出)彼此连接的导线50可以在相同平面和相同方向上拉出。导线50经由连接器50a连接到相应的点火器12a、12b上,而这些连接器彼此平行地布置在同一平面上。将电信号(触发信号)传送到点火器的导线通过将连接器形成为字母L形状。而可以在垂直于壳体轴向的方向上(即,壳体的径向)拉出。此时,连接到相应点火器上的导线也可以在相同的方向上拉出。
在这个实施例中,大致为圆柱形的分隔圆柱14布置在触发器卡圈13和分隔壁7之间的空间内,从而围绕一个点火器12b(下文称为“第二点火器”),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15a和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15b分别在分隔圆柱12外侧和内侧限定,而点火器和与点火器一同构成点火装置的导燃装药存储在相应的容放室15a和15b中。结果,与点火器一起构成点火装置的导燃装药16a、16b被可靠地隔离,以用于相应的点火器12a、12b。当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15a内的导燃装药16a燃烧时,封闭设置于内圆柱元件4上的火焰传输孔17的密封带18断裂,从而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15a与第一燃烧室5a连通。当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15b内的导燃装药16b燃烧时,封闭分隔壁7上设置的火焰传输孔19的密封带20断裂,从而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15b与第二燃烧室5b连通。于是,在这个气体发生器中,当触发时,由于第一点火器12a的点火(触发)所产生的火焰点燃并燃烧容放室15a内的导燃装药16a,然后其火焰穿过内圆柱元件4中形成的火焰传输孔17。此后,该火焰点燃并燃烧在腔室15a径向上定位的第一燃烧室5a中的具有七个孔的气体发生剂9a。而第二点火器12b点燃并燃烧存储在容放室15b内的第二导燃装药16b,并且其火焰穿过在容放室15b轴向上设置的火焰传输孔19。然后,该火焰点燃并燃烧在其延长线上设置的第二燃烧室5b内的具有单独一个孔的气体发生剂9b。在第二气体燃烧室9b内产生的燃烧气体穿过设置在内圆柱元件4的漫射器壳体侧面1内的通孔10并流入第一燃烧室5a。
具体地说,在如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为了稳定触发性能,而存在第二点火器12b与第一点火器12a同时点火的情况,但是前者12b决不会早于后者12a点火。换句话说,存储在第二燃烧室5b内的气体发生剂9b与存储在第一燃烧室5a内的气体发生剂9a同时燃烧或在其后燃烧。当第一燃烧室5a内的气体发生剂9a早于第二气体发生剂9b燃烧时,密封带11如上所述具有预定的拉伸强度和厚度,由此其不会由于第一气体发生剂9a的燃烧而断裂,但是其只会由于第二气体发生剂9b的燃烧而断裂。
同样,在该图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定位在触发器卡圈和分隔壁之间的分隔圆柱14被布置成对应于分隔圆柱14的外部形状的孔部分21设置在分隔壁7的下表面和触发器卡圈13的上表面上,而分隔圆柱14的上端和下端配装到相应的孔部分中。通过以这种方式布置分隔圆柱14,在一个导燃装药燃烧室内产生的导燃装药的火焰决不会直接燃烧另一个导燃装药容放室内的其它导燃装药,而存储在两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各自由在相应部分中导燃装药的燃烧所产生的火焰点燃并燃烧。即,总地来说,当导燃装药在分隔圆柱14内燃烧时(即,在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内燃烧),由于燃烧产生的气体压力径向扩张分隔圆柱,然而,通过设置分隔圆柱,分隔圆柱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被相应部分所配装的孔部分的四周壁牢固地支撑,从而,与简单地将分隔圆柱插在分隔壁和触发器卡圈之间的情况相比,可以可靠地防止燃烧气体和导燃装药火焰的泄漏。
此外,用于净化和冷却由于气体发生剂9a、9b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公共冷却/过滤器22设置在壳体3中,而在壳体漫射器壳体1侧的内圆周表面上覆盖有防短路元件23,从而燃烧气体不会在冷却/过滤器22的端面和漫射器壳体1顶部内表面28之间穿过。防止过滤器22由于燃烧气体等的穿过而向外膨胀的外层24布置在冷却/过滤器22外侧。外层24例如通过利用多层金属线筛网体或可以通过利用多孔圆柱元件或带状抑制层形成,其中多孔圆柱元件在圆周壁表面上具有多个通孔,而带状抑制层是通过将具有预定宽度的带状元件形成为环形而获得。在外层24的外侧还形成有间隙25,从而燃烧气体可穿过过滤器22的所有部分。形成在漫射器壳体内的气体排放口26由密封带27封闭,以便阻止外部空气的侵入。密封带27在气体排出时断裂。密封带27保护气体发生剂免受外界潮湿影响,并且,不会导致性能的任何变化,如内部燃烧压力的变化。
在上述方式构成的气体发生器中,当设置在分隔圆柱体14外侧但在点火装置容放室8内侧的第一点火器12a触发时,存储在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15a内的导燃装药16a被点燃并燃烧,其火焰穿过内圆柱元件4的火焰传输孔17而燃烧第一燃烧室5a内的具有七个孔的多孔圆柱形第一气体发生剂9a。同样,当由分隔圆柱体14围绕的第二点火器12b与第一点火器12a同时或随后触发时,存储在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15b内的导燃装药16b被点燃并燃烧,而其火焰点燃并燃烧在第二燃烧室5b内的具有单独一个孔的圆柱形第二气体发生剂9b,结果,两个点火器12a、12b的点火时刻可以调节。即,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特性(工作性能)可以通过在第一点火器触发之后触发第二点火器或同时触发第一点火器和第二点火器而予以调节。因此,在各种环境下,如碰撞时的车速和环境温度,当气囊应用于以下提及的气囊装置时其可以最适宜地张开。尤其是,在该图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相应的燃烧室5a、5b分别存储彼此形状不同的气体发生剂9a、9b。多孔圆柱形第一气体发生剂9a和单孔圆柱形第二气体发生剂9b分别存储在第一燃烧室5a和第二燃烧室5b中。此外,存储在每个燃烧室5a和5b内的气体发生剂的量不同,而质量分别为35g和6g的气体发生剂9a和9b分别存储在第一燃烧室5a和5b中。于是,在这个气体发生器中,可以更精确地调节输出特性。自然也可以改变气体发生剂的形状、成份、混合比、质量等,以获得理想的输出特性。
实施例2
图2是示出本发明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垂直截面图。该气体发生器被构造成特别适于布置在前部乘客侧。
该图所示的气体发生器具有形成为圆柱形的壳体103、及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被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且产生用于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9a、9b、以及用于冷却和/或净化由于气体发生剂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过滤器122,其中壳体103具有的壳体轴芯长度长于最外部直径,并在其四周壁上具有多个气体排放口。点火装置、气体发生剂9a、9b以及冷却/过滤器122全都容放在壳体103中。然后,设置在壳体103中的两个燃烧室105a、105b分别形成为圆柱形燃烧室105a和环形燃烧室105b。这些燃烧室同心设置,从而彼此在壳体103的轴向上邻接,并设置了允许各燃烧室105a和105b之间相互连通的连通孔110。
本实施例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轴向上较长,这是由于壳体形成为轴向上较长的圆柱形。形成为这种形状的气体发生器具体地说是由两个燃烧室105a和105b,如圆柱形燃烧室105a和环形燃烧室105b以上述方式结合而构成的,并且,这是一种具有简单结构并容易制造的气体发生器,同时气体发生器的输出和用于增大输出的时刻可以通过同心设置这些燃烧室从而彼此邻接并允许两个燃烧室彼此连通而可选地调节。
此外,点火装置包括两个或多个在撞击时触发的点火器,而相应的点火器12a、12b设置在一个触发器卡圈113上以便彼此平行,这就利于其组装。同样,组装到一个触发器卡圈113上并存储在壳体中的相应的点火器12a、12b与壳体的轴线同心。
此外,大致为圆柱形的冷却/过滤器122布置在壳体103中,使得其面对壳体内圆周表面,并在过滤器122和壳体内表面之间确保预定的间隙125,在壳体该表面上形成多个气体排放口126。第一燃烧室105a被限定成邻接冷却/过滤器122所安装的空间,而包括两个点火器12a、12b的点火装置同心布置成邻接第一燃烧室105a。然后,由于环形第二燃烧室105b在点火装置的径向上限定,第一燃烧室105a和第二燃烧室105b设置成彼此在壳体103轴向上相邻。不同的气体发生剂9a、9b分别填充在第一和第二燃烧室内,而在该图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多孔圆柱形第一气体发生剂9a和单孔圆柱形第二气体发生剂9b分别存储在第一燃烧室105a和第二燃烧室105b中。
上述点火装置包括基于点火器12a、12b的触发而点燃并燃烧的导燃装药,该导燃装药通过其火焰点燃气体发生剂105a、105b,并且导燃装药对于相应的点火器分隔开,而在相应的点火器处独立地点燃并燃烧。对于每个点火器分隔开的导燃装药所存储的空间由圆柱形元件限定。第一导燃装药116a所存储的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115a通过分隔壁107上的火焰传输孔119与第一燃烧室105a连通,分隔壁107布置在点火装置和第一燃烧室105a之间。而第二导燃装药116b所存储的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115b通过形成在圆柱形元件104上的火焰传输孔117与第二燃烧室105b连通,其中圆柱形元件104限定了容放室115b。
此外,封闭分隔壁107上形成的通孔110的密封带111又因第二气体发生剂9b的燃烧而断裂,由此第一燃烧室105a和第二燃烧室105b可以通过通孔110彼此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由具有54kg/mm2拉伸强度和40μm厚度的不锈钢制成的密封带被用作密封带11。由于该密封带11具有预定的拉伸强度和厚度,其不会由于第一气体发生剂9a的燃烧而断裂,而只会由于第二气体发生剂9b的燃烧而断裂。
在该图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当第一点火器12a触发时,在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115a内的导燃装药116a被点燃并燃烧,其火焰穿过分隔壁元件107内的火焰传输孔119而点燃并燃烧第一燃烧室105a内的气体发生剂9a,并然后产生燃烧气体。该燃烧气体在穿过冷却/过滤器122的同时被净化并冷却,并从气体排放口126中排出。另一方面,当第二点火器12b触发时,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115b内的导燃装药116b被点燃并燃烧,其火焰点燃并燃烧第二燃烧室105b内的气体发生剂9b。在第二燃烧室105b内产生的燃烧气体通过分隔壁107内的通孔110流动到第一燃烧室105a内部,并在穿过冷却/过滤器122的同时被净化并冷却,然后从气体排放口126中排出。由于第一气体发生剂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和由于第二气体发生剂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在穿过同一个冷却/过滤器122的同时被净化并冷却。顺便地说,在本实施例中,气体排放口126也由密封带127封闭。密封带127用于保护气体发生剂免受外界潮湿影响的目的。其被由于气体发生剂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断裂,以能够排放燃烧气体。于是,这个密封带127不控制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性能(内部燃烧压力)。并且,火焰传输孔119和117分别由密封带20和18封闭。
此外,连通两个燃烧室的连通孔161设置在切断元件160中,切断元件160限定了第一燃烧室105b和冷却/过滤器122所安装的空间,在第一燃烧室105a和第二燃烧室105b中产生的燃烧气体通过连通孔161到达容放冷却/过滤器122的空间。根据这个实施例,连通孔161具有与冷却/过滤器122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尺寸。金属丝筛网162放置在连通孔161上,以便第一燃烧室105a内的气体发生剂9a在燃烧时不会移动到冷却/过滤器122所安装的空间中。任何类型的金属丝筛网可用于本金属丝筛网162,只要其具有充分适宜的筛眼尺寸,以在燃烧时阻止第一气体发生剂9a的移动并且不具有牵引阻力而影响燃烧性能。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气体发生器中,存储在相应的燃烧室105a、105b中的气体发生剂9a、9b也可以通过调节两个点火器12a和12b的触发时刻而独立地点燃并燃烧,从而该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特性(工作性能)可选地调节。于是,在各种环境如撞击时的车速和环境温度情况下,当气囊应用于下文提及的气囊装置时其可以最适宜地张开。顺便地说,关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设置在壳体内的两个燃烧室可以设置成彼此在壳体的轴向和径向邻接,如图3所示。具体地说,在图3中的气体发生器中,限定第一燃烧室105a′的分隔壁107′、点火装置和第二燃烧室105b′向轴向弯曲,然后分隔壁的尖端形成为凸缘形状而抵靠在壳体的内圆周上,从而第二燃烧室105b′在壳体的轴向上扩张。结果,在如图3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通过将第二燃烧室在轴向扩张,即,将第二燃烧室扩张到第一燃烧室一侧,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变成彼此在壳体的轴向和径向邻接。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四周分隔壁设置成延伸分隔壁107″从而其凸缘形部分抵靠在切断元件160上时,第一燃烧室105a″和第二燃烧室105b″彼此在壳体径向上邻接,并且它们同心设置。结果,第二燃烧室的体积可以做得比图3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的大。尤其是,在图3和图4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第二燃烧室的体积可以做得较大,这在使用大量第二气体发生剂时是优选的。即使图3和图4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也可以是如下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其以简单的结构做得紧凑,并且气体发生器的输出形式(触发性能)可以象图2所示的那样可选地调节,在图3和图4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与图2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并省略了对其描述。
实施例3
图5是示出本发明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再一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在该图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具有特别适用于布置在驾驶员侧的结构。
气体发生器在通过将漫射器壳体1和封闭壳体2连接而形成的壳体内包括两个燃烧室和点火装置容放室,漫射器壳体1具有气体排放口,而封闭壳体2与漫射器壳体一同形成内部容纳空间。
第一燃烧室305a由壳体3和大致为圆柱形的内圆柱元件304构成,其中内圆柱元件304布置在壳体内部。并且,通过将大致为盘形的分隔壁307布置到内圆柱元件304内设置的台阶状凹坑部分306上,内圆柱元件304的内部可以被分隔成两个腔室,从而第二燃烧室305b形成在漫射器壳体1侧,而点火装置容放室370形成在封闭壳体2侧。于是,在气体发生器中,第一燃烧室305a和第二燃烧时305b同心布置在壳体3中,彼此在壳体的径向邻接。
被由于撞击而触发的点火装置燃烧以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309a和309b存储在第一燃烧室305a和第二燃烧室305b中,并且在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存储在点火装置容放室370内。
通孔310形成在限定第一燃烧室305a和第二燃烧室305b的内圆柱元件304中,并且这个通孔由密封带311封闭。顺便地说,密封带311在气体发生剂309b燃烧时断裂,由此两个燃烧室经由通孔310彼此连通。密封带311在其材料和厚度方面进行调节从而仅在第二燃烧室305b中的气体发生剂309b燃烧时断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由拉伸强度为54kg/mm2和厚度为40μm的不锈钢制成的密封带。通孔310开口区域大于气体排放口26,从而其不具有控制燃烧室305b内部压力的功能。
点火装置包括容放点火器和导燃装药的点火装置容放室。点火装置容放室370形成为以触发器卡圈313、内圆柱元件304和大致为盘形的分隔壁307环绕第一点火器312a和第二点火器312b。顺便地说,大致为盘形的分隔壁307如在图6中的分解透视图所示由与内圆柱元件304的台阶状凹坑部分306啮合的切断圆形元件350和与切断圆形元件350啮合的密封帽元件360构成。
两个电子点火型点火器312a、312b彼此平行地设置在一个触发器卡圈313上,并使其头部露出。通过以这种方式将点火器312a和312b设置在一个触发器卡圈313上,固定到触发器卡圈上的两个点火器变成一个单独的元件,这有助于组装气体发生器。尤其是,在图5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通过将触发器卡圈313形成为能够插入到内圆柱元件304中的尺寸,具有两个点火器312a和312b的触发器卡圈313插入到内圆柱元件304中,然后两个点火器可以通过夹住内圆柱元件304的下端以固定触发器卡圈而容易并牢固地固定。同样,当两个点火器布置在触发器卡圈313中时,相应点火器的方向可以容易地控制。
构成分隔壁307的切断圆形元件350形成为大致盘形,并具有:开口部分351,在该开口部分351中配装密封帽元件360的导燃装药容放室361;通过使圆形底面中间变空以容纳点火器312b的上部而获得的环形中空部分352;以及刺穿环形中空部分352大致中心的第二火焰传输孔319。
密封帽元件360具有圆柱形导燃装药容放室361和圆柱形点火器接收口362,其中导燃装药容放室配装到切断圆形元件350的开口部分351中并突出到第二燃烧室305b中,而点火器接收口362形成在面对切断圆形元件350的环形中空部分352的位置处,并向导燃装药容放部分361的相反方向延伸。
导燃装药316a存储在导燃装药容放室361的内部,而第二点火器312b配装到点火器接收口362中。切断圆形元件350和密封帽元件360通过将密封帽元件360的导燃装药容放室361配装到切断圆形元件350的开口部分351中而彼此接合,而配装到点火器接收口362中的第二点火器312b的上部突出到切断圆形元件350的环形中空部分352中。
由切断圆形元件350和密封帽元件360构成的分隔壁307(如图5所示)与形成在内圆柱元件304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台阶状凹坑部分306相接合。即,切断圆形元件350的圆周边缘被支撑到台阶状凹坑部分306上,而密封帽元件360与切断圆形元件350相接触地支撑。
此外,密封帽元件360的圆周边缘通过在与点火器接收口362相同的方向上弯曲而形成,而弯曲部分363配装到内圆柱元件304的内圆周表面上设置的沟槽364中。于是,切断圆形元件350由密封帽元件360支撑,并且其在壳体3轴向上的运动被阻止。此外,分隔壁307(即,密封帽元件360)和内圆柱元件304通过将密封帽元件360四周边缘内的弯曲部分363配合到内圆柱元件304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沟槽364中而得以彼此无间隙地接合。
于是,在内圆柱元件304中,设置在封闭壳体2侧的点火装置容放室308和设置在漫射器壳体1侧的第二燃烧室305b通过包括密封帽元件360和沟槽364的组合的点火装置密封结构而可靠地分隔开。
形成在密封帽元件360中的点火器接收口362具有象扇子一样张开的裙部,而O形圈381布置在其内侧,换句话说,在接收口和存储在接收口362中的第二点火器312b之间,由此实现了接收口362和第二点火器312b之间的密封。
由于O形圈381也压力接触(press-contact)到点火器固定元件382上,后者将两个点火器312a和312b固定到一个触发器卡圈上,第二点火器312b布置在由切断圆形元件的环形中空部分352、密封帽元件的点火器接收口362、O形圈381和点火器固定元件382所限定的空间内。
因此,布置在触发器卡圈313中的两个点火器312a和312b固定到点火器固定元件382上,固定元件382配装到触发器卡圈313中。通过利用上述的点火器固定元件382,两个点火器312a和312b可以容易地组装到触发器卡圈313上。在这个实施例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第一点火器312a和第二点火器312b形成为不同的大小,从而它们的输出也不同,然而,可以使用具有相同输出的点火器。
封闭在切断圆形元件350的环形中空部分352中形成的第二火焰传输孔319的密封带320通过第二点火器312b的触发而断裂,而以这种方式分隔开的空间与第二燃烧室305b连通。然后,第一点火器312a和第二点火器312b通过包括点火器接收口362的裙部、O形圈381以及点火器固定元件382的密封结构(下文称为“点火器密封结构”)而可靠地彼此分离。于是,由于任一个点火器的触发而产生的火焰决不会直接流入其它点火器所存储的空间内。
用于净化和冷却由于气体发生剂309a和309b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过滤器22设置在壳体3中,而壳体在漫射器壳体1侧的内圆周表面覆盖有防短路元件23,从而,燃烧气体不会在冷却/过滤器22和漫射器壳体1顶部内表面之间穿行。用于抑制过滤器22由于燃烧气体等的穿过而向外膨胀的外层24布置在冷却/过滤器22的外侧。外层24例如通过利用分层的金属丝筛网而形成,另外可以通过利用在四周壁表面上具有多个通孔的多孔圆柱形元件或通过将预定宽度的带状元件形成为环形而获得的带状抑制层。在外层24的外侧还形成有间隙25,从而燃烧气体可以穿过过滤器22的所有部分。
在本实施例所示的气体发生器触发时,由第一点火器312a触发所产生的火焰点燃并燃烧设置在第一点火器之上的第一导燃装药316a。由第一导燃装药316a燃烧产生的火焰由于上述点火器密封结构而不会进入第二点火器312b所存储的空间,并由于包括密封帽元件360的弯曲部分363和内圆柱元件304的沟槽364的点火装置密封结构而不会进入第二燃烧室305b。于是,由于这个第一导燃装药316a的燃烧所产生的火焰仅通过内圆柱元件304四周壁中形成的第一火焰传输孔317流入第一燃烧室305a中,从而点燃并燃烧第一气体发生剂309a并产生燃烧气体。
同样,由于第二点火器312b的触发所产生的火焰仅通过切断圆形元件350的环形中空部分352内形成的第二火焰传输孔319流入第二燃烧室305b中,专门点燃并燃烧第二气体发生剂309b并产生燃烧气体。尤其是,在本实施例的气体发生器中,未设置第二导燃装药,而第二气体发生剂309b直接被由于第二点火器312b触发而产生的火焰点燃并燃烧。
同样,由于这些第一气体发生剂309a和第二气体发生剂309b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在穿过共同的冷却/过滤器22时被净化并冷却,并且其穿过间隙25而从气体排放口26中排出。封闭第一和第二火焰传输孔的密封带318和320在点火器火焰和导燃装药的燃烧气体穿过各孔时断裂,而封闭气体排放口26的密封带27在燃烧气体穿过时断裂。
实施例4
图7和图8是示出各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垂直截面图。顺便地说,除了火焰传输孔的结构之外,图8示出与图7所示相同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具有特别适于布置在驾驶员侧的结构。该气体发生器包括壳体1103和布置在壳体1103中的燃烧室和点火装置容放室,壳体1103通过将具有气体排放口的漫射器壳体1101和与漫射器壳体一同形成内部容纳空间的封闭壳体1102连接而形成。
燃烧室1105由壳体1103和内圆柱元件1104形成,内圆柱元件1104形成为大致圆柱形并布置在壳体中。要由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点燃而用于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1109存储在燃烧室1109的内侧,而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存储在点火装置容放室1170中。
点火装置包括点火器和设置在点火装置容放室内的导燃装药。点火装置容放室1170通过将触发器卡圈1113和内圆柱元件1104布置成围绕点火器1112而限定。
同样,导燃装药容放室1161在轴向上相对于点火器1112布置,并与点火器隔开,而填充在圆柱形金属导燃装药容器(如铝)内的导燃装药1116被存储在腔室1161中。在顶部具有一个或多个孔1191的帽1190(参见图9)从导燃装药1116的相对侧覆盖点火器1112。帽1190优选地由金属制成,且其可以通过夹住或焊接其裙部1192而固定到触发器卡圈1113上。帽1190的顶部与导燃装药1116可以彼此相接触或可以在其间具有间隙。
然后,与燃烧室1105连通的火焰传输孔1195形成在径向上其不与导燃装药1116精确相对的位置处,并且其由密封带1196封闭。顺便地说,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燃烧室1105连通的火焰传输孔1195形成在其精确相对导燃装药1161的位置处,并且其由密封带1196封闭。
帽1190的孔1191的面积(A)与相对于孔1191的导燃装药的面积(B)之比(A/B)被设定为0.006。
电子点火型点火器1112设置在触发器卡圈1113中,露出其头部。通过将点火器1112以这种方式设置到触发器卡圈1113上,点火器1112固定到触发器卡圈1113上以形成一个单独元件,从而利于组装到气体发生器上。
同样,用于净化和冷却由气体发生剂1109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过滤器1122设置在壳体1103中,而其在漫射器壳体1101侧的内圆周表面覆盖有防短路元件1123,从而,燃烧气体不会在冷却/过滤器1122端面和漫射器壳体1101顶部内表面之间穿过。间隙1125形成在冷却/过滤器1122和壳体1103内壁之间,从而燃烧气体可以穿过过滤器1122的所有部分。
在上述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点火器1112的点燃而产生的火焰由于帽1190的孔1191的作用而以狭窄的宽度径直前进,到达导燃装药容放室1161的深处并同时完全燃烧导燃装药。如此产生的火焰断开密封带1196,从而从火焰传输孔1195进入燃烧室1105中,以燃烧气体发生剂1109并产生气体。于是,通过利用帽1190,从触发器1112的点燃到由于导燃装药1116和气体发生剂1109的燃烧而产生气体的燃烧性能可以平顺实现。然后,在燃烧室1105中产生的气体经由冷却/过滤器1122和帽1125从多个气体排放口1126排出。
实施例5
图10是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垂直截面图。顺便地说,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的气体发生器具有特别适于布置在驾驶员侧的结构。
气体发生器包括壳体1103和布置在壳体1103中的两个燃烧室和点火装置容放室,其中壳体通过将具有气体排放口的漫射器壳体1101和与漫射器壳体一起形成内部容纳空间的封闭壳体1102相连接而形成。
第一燃烧室1105a由壳体1103和大致为圆柱形的布置在壳体内侧的内圆柱元件1104形成。同样,大致为盘形的分隔壁1107布置在内圆柱元件1104内设置的台阶状凹坑部分1106上,而在内圆柱元件1104内还限定了两个腔室,以在漫射器壳体1101侧形成第二燃烧室1105b并在封闭壳体1102侧形成点火装置容放室1170。从而,在这个气体发生器中,第一燃烧室1105a和第二燃烧室1105b同心设置在壳体1103中,并彼此在径向邻接。
由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点燃而用于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1109a、1109b存储在第一燃烧室1105a和第二燃烧室1105b中,并且在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存储在点火装置容放室1170内。
通孔1110设置在限定第一燃烧室1105a和第二燃烧室1105b的内圆柱元件1104内,并且其由密封带1111封闭。顺便地说,当密封带1111由于气体发生剂的燃烧而断裂时,两个燃烧室通过通孔1110彼此连通。这个密封带1111在材料和厚度上予以调节以便其仅在第二气体燃烧室1105b内的气体发生剂1109b燃烧时才断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由厚度为40μm的不锈钢制成的密封带。通孔1110的开口面积大于气体排放口1126b的开口面积,从而其不会起到控制燃烧室1105b内的内部压力的作用。
点火装置包括点火器和布置在点火装置容放室内的导燃装药。点火装置容放室1170通过将触发器卡圈1113、内圆柱元件1104和大致为盘形的分隔壁1107a布置成围绕第一点火器1112a和第二点火器1112b而限定。顺便地说,大致为盘形的分隔壁1107如图11中分解透视图所示包括与内圆柱元件1104的台阶状凹坑部分1106相接合的切断圆形元件1150和与切断圆形元件1150相接合的密封帽元件1160。
导燃装药容放室1161轴向精确相对于第一点火器1112a而布置在第一点火器1112a侧,与第一点火器分隔开。而填充在金属圆柱形导燃装药容器1116(如铝等)内的导燃装药1116a存储在导燃装药容放室1161中。顶部具有一个或多个孔1191的帽1190(参见图9)从相对于导燃装药1116a的一侧覆盖第一点火器1112a。这个帽1190优选地由金属制成,并可以通过夹住或焊接其裙部1192而固定到触发器卡圈1113上。帽1190的顶部和导燃装药1116a可以彼此相接触或其间具有间隙。同样,与第一燃烧室1105a连通的第一火焰传输孔1117形成在径向上其不与导燃装药1161a精确相对的位置处,并由密封带1118封闭。
帽1190的孔1191的面积(A)与导燃装药1116a的面积(B)(如图11所示近似于导燃装药容器1116开口部分的面积)的面积比被设定为0.006。
两个电子点火型点火器1112a和1112b彼此平行设置在一个触发器卡圈1113上,并露出其头部。通过将点火器1112a和1112b以这种方式设置在一个触发器卡圈1113上,两个点火器固定到触发器卡圈1113上,从而形成一个单独的元件,由此利于组装到气体发生器上。尤其是,在图10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由于触发器线圈1113尺寸形成为能够插入到内圆柱元件1104内,带有两个点火器1112a和1112b的触发器卡圈1113插入到内圆柱元件1104中,从而点火器可以通过夹住内圆柱元件1104的下端以便固定住触发器卡圈而予以容易并可靠地固定。同样,当两个点火器布置在触发器卡圈1113中时,相应的点火器的方向可以容易地控制。
构成分隔壁1107的切断圆形元件1150形成为大致盘形,并具有:开口部分1151,在该开口部分内配装密封帽元件360的导燃装药容放室1161;环形中空部分1152,其通过使圆形的底面挖空以便容纳点火器1112b的上部而获得;以及第二火焰传输孔1119,该孔刺穿环形中空部分1152的大致中心。
密封帽元件1160具有配装到切断圆形元件1150的开口部分1151中并突出到第二燃烧室1105b中的圆柱形导燃装药容放室1161,以及形成在面对切断圆形元件1150的环形中空部分1152位置处并朝向与导燃装药容放部分1161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点火器接收口1162。
导燃装药1116a存储在导燃装药容放室1161内侧,而第二点火器1112b插入到点火器接收口1162中。切断圆形元件1150和密封帽元件1160通过将密封帽元件1160的导燃装药容放部分1161配装到切断圆形元件1150的开口部分1151中而彼此接合,而配装到点火器接收口1162中的第二点火器1112b的上部暴露到切断圆形元件1150的环形中空部分1152中。
由切断圆形元件1150和密封帽元件1160构成的分隔壁1107(如图10所示)与内圆柱元件1104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的台阶状凹坑部分1106相接合。即,切断圆形元件1150的四周边缘被台阶状凹坑部分1106支撑,而密封帽元件1160与切断圆形元件1150相接触地被支撑。此外,密封帽元件1160的四周边缘通过在与点火器接收口1162相同的方向上弯曲而形成,并且弯曲部分1163配装到内圆柱元件1104的内圆周表面上设置的沟槽1164中。于是,切断圆形元件1150由密封帽元件1160支撑,从而其在壳体1103径向上的移动被阻止。
此外,分隔壁1107(即,密封帽元件1160)和内圆柱元件1104通过将密封帽元件1160四周边缘中的弯曲部分1163配装到内圆柱元件1104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沟槽1164中而彼此无间隙地接合。于是,在内圆柱元件1104中,设置在封闭壳体1102侧的点火装置容放室1108和设置在漫射器壳体1101侧的第二燃烧室1105b由包括密封帽元件1160和沟槽1164的组合的点火装置密封结构可靠地分隔开。
形成在密封帽元件1160中的点火器接收口1162具有象扇子一样张开的裙部,而O形圈1181布置在其内侧上,换句话说,布置在接收口和存储在接收口1162中的第二点火器1112b之间,由此形成接收口1162和第二点火器1112b之间的密封。
由于O形圈1181也压力接触到点火器固定元件1182上,点火器固定元件1182将两个点火器1112a和1112b固定到单独一个触发器卡圈上,因此第二点火器1112b布置在由切断圆形元件的环形中空部分1152、密封帽元件的点火器接收口1162、O形圈1181以及点火器固定元件1182所限定的空间内。顺便地说,在本实施例中,点火帽1190和点火器固定元件1182一体形成而实现这两个功能,然而,点火器帽1190和点火器固定元件1182可以单独形成。
因此,布置在触发器卡圈1113中的两个点火器1112a和1112b固定到触发器卡圈1113上配装的点火器固定元件1182(和点火帽1190)上。通过利用上述点火器固定元件1182(和点火帽1190),两个点火器1112a和1112b可以容易地组装到触发器卡圈1113上。在这个实施例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第一点火器1112a和第二点火器1112b形成为不同的大小,从而它们的输出也不同,然而,可以使用具有相同输出的点火器。
封闭切断圆形元件1150的环形中空部分1152上形成的第二火焰传输孔1119的密封带1120由第二点火器1112b的触发而断裂,从而以这种方式分隔的空间与第二燃烧室1105b连通。此外,第一点火器1112a和第二点火器1112b由包括点火器接收部分1162的裙部、O形圈1181以及点火器固定元件1182的密封结构(下文称为“点火器密封结构”)彼此可靠地分隔开。于是,由于任一个点火器的触发而产生的火焰决不会直接流入其它点火器所存储的空间内。
在图10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形成在壳体1103中的多个气体排放口1126a、1126b的开口直径和/或开口面积被控制成两种或多种。于是,在这个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中,在各自点火装置触发时壳体的最大内部压力之间的差值可以最小化,可以均衡在气体发生器触发时刻的内部压力,从而可以稳定气体发生器的燃烧性能。在这个实施例中的气体发生器中,同样,气体排放口的开口面积是恒定的,而诸如密封带1127的密封装置的厚度改变以调节断裂压力,从而可以抑制在各自点火装置触发时壳体的最大内部压力之间的差值。此外,自然有可能同时控制气体排放口的开口直径和/或开口面积以及密封装置的厚度。
用于净化和冷却由于气体发生剂1109a和1109b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过滤器1122设置在壳体1103中,而其在漫射器壳体1101侧的内圆周表面覆盖有防短路元件1123,从而燃烧气体不会在冷却/过滤器1122的端面和漫射器壳体1101顶部的内表面之间穿过。用于抑制过滤器1122由于燃烧气体等的穿过而向外膨胀的外层1124布置在冷却/过滤器1122的外侧上。外层1124例如是通过利用分层的金属丝筛网体形成,另外可以通过利用四周壁表面上具有多个通孔的多孔圆柱形元件或将具有预定宽度的带状元件形成为环形而获得的带状抑制层而形成。在外层1124的外侧还形成间隙1125,以便燃烧气体可以穿过过滤器1122的所有部分。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点火器1112a的点火而产生的火焰由于帽1190的孔1191的影响而以较窄的宽度径直前进,到达导燃装药容放室1161的深处并同时完全燃烧导燃装药1116a。由此产生的火焰断开密封带1118而从火焰传输孔1117进入燃烧室1105a以燃烧气体发生剂1109a并产生气体。于是,通过利用帽1190,从点火器1112a的点火到由于导燃装药1116a和气体发生剂1109a的燃烧而产生气体的燃烧过程平顺实现。同样,由第二点火器1112b的点火而产生的火焰断开密封带1120,然后通过第二火焰传输孔1119进入第二燃烧室1105b,从而燃烧气体发生剂1109b并产生气体。如此产生的气体断开密封带1111,而通过通孔1110进入第一燃烧室。在第一燃烧室1105a和第二燃烧室1105b内产生的气体穿过冷却/过滤器1122和间隙1125,而从多个气体排放口排出。
在本发明中,作为以与图7、8和10所示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起作用的装置,可以采用使点火器1112(1112a)更小的方法(例如,点火器对于其前视结构来说做得更小,并且对于其平面图结构来说做得更小)。除此之外,可以采用其中点火器1112(1112a)覆盖有塑料覆盖元件而孔设置在覆盖元件对应于点火器1112(1112a)顶面的火焰排出部分的位置处的方法,或其中覆盖元件的相应部分被切除,其设置有压印、其做得较薄等,从而使其容易断裂的方法。
实施例6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该图示出了尤其适于布置在驾驶员侧的结构。
气体发生器包括壳体2003和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的设置在壳体2003中的内圆柱元件2004,从而使第一燃烧室2005a位于内圆柱元件2004的外侧,壳体2003通过将具有气体排放口2026的漫射器壳体2001和同漫射器壳体一起形成内部容纳空间的封闭壳体2002相连接而形成。
此外,台阶状凹坑部分2006设置在内圆柱元件2004内侧,形成为大致盘形的分隔壁2007设置在该台阶状凹坑部分2006内,分隔壁进一步将内圆柱体内侧分隔成两个腔室,从而分别在漫射器壳体侧形成第二燃烧室2005b以及在封闭壳体侧形成点火装置容放室2008。
因此,在这个气体发生器中,第一燃烧室2005a和第二燃烧室2005b同心设置在壳体2003中,并在壳体径向彼此邻接地布置。要被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点燃从而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2009a和2009b存储在第一和第二燃烧室内,而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存储在点火装置容放室2008中。
通孔2010设置在限定第一燃烧室2005a和第二燃烧室2005b的内圆柱元件2004中,而该通孔由密封带2011封闭。并且,由于密封带2011在气体发生剂燃烧时断裂,两个燃烧室通过通孔2010彼此连通。这个密封带2011需要调整其材料和其厚度以便密封带在第一燃烧室2005a内的气体发生剂2009a燃烧时不断裂,而唯独在第二燃烧室2005b内的气体发生剂2009b燃烧时断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厚度为40μm的不锈钢带。同样,通孔2010由于其开口面积形成得大于气体排放口2026b而不起控制燃烧室2005b的内部压力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点火装置容放室2008由触发器卡圈2013和分隔壁2007之间的空间限定,大致圆柱形的分隔圆柱2014布置成围绕一个点火器2012b(下文称为“第二点火器2”),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a和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b分别在分隔圆柱2014的外侧和内侧限定,而点火器2012a和2012b以及与点火器一起构成点火装置的导燃装药2016a和2016b存储在相应的容放室内。在这个实施例中,除了用于点火装置容放室2008内相应的导燃装药容放室之外,没有其它空间。于是,点火装置容放室2008被分隔成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a和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b两个腔室。而与点火器一起构成点火装置的导燃装药2016a和2016b可靠地分隔给相应的点火器2012a和2012b。
当存储在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a中的导燃装药2016a燃烧时,封闭内圆柱元件2004中形成的火焰传输孔2017的密封带2018断裂,从而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a与第一燃烧室2005a连通,以点燃并燃烧多孔气体发生剂2009a。当存储在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b中的导燃装药2016b燃烧时,封闭分隔壁2007内形成的火焰传输孔2019的密封带2020断裂,从而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b与第二燃烧室2005b连通,以点燃并燃烧单孔气体发生剂2009b。在第二燃烧室2009b内产生的燃烧气体通过设置在内圆柱元件2004漫射器壳体2001侧的通孔2010流入第一燃烧室2005a。于是,当气体发生器触发时,当第一点火器2012a点火并触发时产生的火焰点燃并燃烧容放室2015a内的导燃装药2016a,而其火焰穿过形成在内圆柱元件2004内的火焰传输孔2017以点燃并燃烧存储在第一燃烧室2005a内的带有七个孔的气体发生剂2009a,其中第一燃烧室2005a在容放室2015a径向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导燃装药在点火装置容放室2008内的填充密度,即,导燃装药2016a在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a内的填充密度以及导燃装药2016b在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b内的填充密度(每导燃装药重量g/每导燃装药容放室体积cm3)被设定为0.5到1.5g/cm3
通过在上述范围内设定导燃装药的填充密度,在燃烧每个导燃装药时每个导燃装药容放室(=每个点火装置容放室)的内部压力可以保持适宜,并且气体发生剂2009a和2009b由于相应密封带2017和2020的断裂而进行的燃烧得以平顺稳定。
在图12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第二点火器2012b和第一点火器2012a可以同时点火,但前者2012b的触发不能先于后者2012a的触发。即,存储在第二燃烧室2005b内的气体发生剂2009b与存储在第一燃烧室2005a内的气体发生剂2009a同时或随后燃烧。在第一燃烧室2005a内的气体发生剂2009a先于第二气体发生剂2009b燃烧的情况下,密封带2011不会由于第一气体发生剂2009a的燃烧而断裂,而其会由于第二气体发生剂2009b的燃烧而断裂。
这种功能可以通过将每种导燃装药的填充密度设定在预定范围内得以实现,而密封带的厚度或强度进一步可以与填充密度一起适宜地改变。
同样,在图12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设置在触发器卡圈和分隔壁之间的分隔圆柱2014布置成分隔圆柱2014的上端和下端配装到分隔壁2007下表面和触发器卡圈2013上表面设置的相应孔部分中,该孔具有与分隔圆柱2014外形相对应的形状。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分隔圆柱2014,在任一个导燃装药燃烧室内产生的导燃装药火焰不会直接点燃在其它导燃装药容放室内的导燃装药,而存储在两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分别被在相应部分内的导燃装药燃烧所产生的火焰点燃并燃烧。即,一般地说,当导燃装药在分隔圆柱2014内(即,在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内)燃烧时,由燃烧产生的气体的压力作用为径向扩张分隔圆柱,而通过布置分隔的圆柱,分隔圆柱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可靠地由相应部分所配装的孔部分的四周壁支撑,由此,与简单地将分隔的圆柱置于分隔壁和触发器卡圈之间的情况相比,可以可靠地防止燃烧气体和导燃装药火焰的泄漏。
点火装置包括两个电子点火型点火器2012a和2012b,它们由传感器探测到碰撞时输出的触发信号触发,而各点火器彼此平行地设置在一个触发器卡圈2013上,并露出其头部。如上所述,两个点火器固定到触发器卡圈2013上,从而通过在一个触发器卡圈2013上提供两个点火器2012a和2012b而形成为一个单独元件,由此利于组装到气体发生器上。尤其是,在本图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由于触发器卡圈2013形成为能够插入到内圆柱元件2004内的尺寸,因而在将带有两个点火器2012a和2012b的触发器卡圈2013插入内圆柱2004后,点火器可以通过夹住内圆柱元件2004的下端以固定触发器卡圈而容易并可靠地固定。此外,当在触发器卡圈2013中布置两个点火器2012a和2012b时,各点火器的方向可以容易地控制。
同样,用于净化和冷却由气体发生剂2009a、2009b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过滤器2022设置在壳体2003中,而其在漫射器壳体2001侧的内圆周表面覆盖有防短路元件2023,从而,燃烧气体不会在冷却/过滤器2022的端面和漫射器壳体1的顶部内表面2028之间穿过。用于抑制过滤器2022由于燃烧气体等的穿过而膨胀的外层2024布置在冷却/过滤器2022的外侧上。外层2024(例如)由分层的金属丝筛网体形成,另外可以通过利用四周壁表面上具有多个通孔的多孔圆柱形元件或将具有预定宽度的带状元件形成为环形而获得的带状抑制层而形成。在外层2024的外侧还形成间隙2025,以便燃烧气体可以穿过过滤器2022的所有部分。形成在漫射器壳体内的气体排放口2026由密封带2027封闭,以便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密封带2027在气体排出时断裂。密封带2027是用于保护气体发生剂免受外部潮湿,而根本不会影响诸如燃烧内部压力等的性能调节。
在以上述方式构造的气体发生器中,当设置在分隔圆柱2014(其设置于点火装置容放室2008内侧)外侧的第一点火器2012a触发时,存储在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a内的导燃装药2016a被点燃并燃烧,而其火焰穿过内圆柱元件2004内的火焰传输孔2017,并点燃在第一燃烧室2005a内的具有七个孔的多孔圆柱形第一气体发生剂2009a。同样,当由分隔圆柱2014围绕的第二点火器2012b与第一点火器2012a同时或随后触发时,存储在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2015b内的导燃装药2016b被点燃并燃烧,而该火焰点燃并燃烧存储在第二燃烧室2005b内的单孔圆柱形第二气体发生剂2009b。结果,两个点火器2012a和2012b的点火时刻可以调节,即,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特性(工作性能)可以通过在第一点火器触发之后触发第二点火器或第一点火器和第二点火器同时触发而调节。因此,在各种环境下,如撞击时的车速和环境温度,有可能使下面提及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最适宜地膨胀。尤其是,在图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相应的燃烧室2005a和2005b分别采用彼此呈现不同形状的气体发生剂2009a和2009b,而多孔圆柱形第一气体发生剂2009a和单孔圆柱形第二气体发生剂2009b分别存储在第一燃烧室2005a和第二燃烧室2005b中。此外,存储在每个燃烧室2005a和2005b中的气体发生剂的量不同,从而质量分别为35g和6g的气体发生剂2009a和2009b分别存储在第一燃烧室2005a和第二燃烧室2005b中。于是,在这个气体发生器中,输出特性可以更精确地调节。自然,气体发生剂的形状、成份、混合比、质量等也可以改变,从而获得理想的输出特性。
实施例7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其它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这个气体发生器被构造成尤其适于布置在前部乘客侧。
在形成为轴心长度长于外径的圆柱形并在其四周壁上具有多个气体排出口的壳体2103中,图13所示的气体发生器具有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被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产生用于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2009a、2009b、以及用于冷却和/或净化由气体发生剂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冷却/过滤器2122。此外,在壳体2103中设置成圆柱形燃烧室2105a和环形燃烧室2105b的两个燃烧室同心设置成彼此在壳体2103轴向邻接,并设置了允许各燃烧室2105a、2105b之间相互连通的连通孔2110。
由于壳体在轴向形成为长圆柱形,本实施例所示的气体发生器在轴向形成为长的形状。尤其是,在形成为如此形状的气体发生器中,两个燃烧室2105a和2105b,如圆柱形燃烧室2105a和环形燃烧室2015b,以上述方式结合,并同心地布置成彼此邻接,并然后彼此可以连通,由此实现了具有简单结构的容易加工的气体发生器,并且,其输出和用于增大输出的时刻可以选择性调节。
此外,点火装置包括在撞击时触发的两个或多个点火器,而各点火器2012a和2012b设置在一个触发器卡圈2113上,以便彼此平行,由此,其组装可以容易进行。同样,组装到一个触发器卡圈2113上并存储在壳体中的各点火器2012a和2012b与壳体轴线同心地定位。
此外,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的冷却/过滤器2122布置在壳体2103中、与壳体内圆周相对,在壳体内圆周上形成有多个气体排放口2126,而在过滤器2122和壳体内圆周之间确保有预定的间隙2125。第一燃烧室2105a被限定成邻近冷却/过滤器2122所安装的空间,而包括两个点火器2012a和2012b的点火装置同心布置成靠近第一燃烧室2105a。那么,由于环形第二燃烧室2105b在点火装置的径向限定,第一燃烧室2105a和第二燃烧室2105b被设置成彼此在壳体2103的轴向邻接。不同的气体发生剂2009a和2009b分别填充在第一和第二燃烧室内,而在图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多孔圆柱形第一气体发生剂2009a和单孔圆柱形第二气体发生剂2009b分别存储在第一燃烧室2105a和第二燃烧室2105b中。
在点火装置容放室2008内,上述点火装置包括点火器2012a和2012b以及导燃装药,后者根据点火器2012a、2012b的触发而点燃并燃烧,并通过其火焰点燃气体发生剂2009a和2009b。导燃装药相对于各自点火器分隔,并在相应的点火器处独立地点燃并燃烧。为每个点火器而分隔的导燃装药所存储的空间由圆柱形元件限定,第一导燃装药2116a所存储的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2115a通过分隔壁2107上的火焰传输孔2119与第一燃烧室2105a连通,分隔壁2107布置在点火装置和第一燃烧室2105a之间,而第二导燃装药2115b所存储的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通过圆柱形元件2104上形成的火焰传输孔2117与第二燃烧室2105b连通,该圆柱形元件2104限定了容放室2115b。火焰传输孔2119和2117分别由密封带2020和2018封闭。由于封闭分隔壁2107内形成的通孔2110的密封带2011因第二气体发生剂2009b的燃烧而断裂,第一燃烧室2105a和第二燃烧室2105b由通孔2110彼此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在点火装置容放室2008内的导燃装药的填充密度,即,在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2115a内的导燃装药2116a的填充密度和在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2115b内的导燃装药2116b的填充密度(每导燃装药重量(g)/每导燃装药容放室容积(cm3))被设定为0.5到1.5g/cm3
通过设定导燃装药的填充密度,可以适当地保持每个导燃装药容放室(=每个点火装置容放室)在每个导燃装药燃烧时的内部压力,而由于相应的密封带2018和2020的断裂而导致的气体发生剂2009a和2009b的燃烧进行得平顺稳定。
在图13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当第一点火器2012a触发时,在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2115a内的导燃装药2116a被点燃并燃烧,而其火焰穿过分隔壁元件2107上的火焰传输孔2119,以点燃并燃烧第一燃烧室2105a内的气体发生剂2009a,以产生气体。这种气体在穿过冷却/过滤器2122的同时被净化并冷却,然后其从气体排放口2126排出。
另一方面,当第二点火器2012b被触发时,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2115b内的导燃装药2116b被点燃并燃烧,其火焰点燃并燃烧第二燃烧室2105b内的气体发生剂2009b。在第二燃烧室2105b内产生的气体经由分隔壁2107的通孔2110穿过第一燃烧室2105a的内部,然后,其在穿过冷却/过滤器2122的同时被净化并冷却并从气体排放口2126排出。由于第一气体燃烧剂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和由于第二气体燃烧剂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在穿过同一个冷却/过滤器2122的同时被净化并冷却。
顺便地说,在本实施例中,气体排放口2126也由密封带2127封闭,密封带2127用于保护气体发生剂免受外界潮湿影响,并且其由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所产生的燃烧气体断裂,从而燃烧气体可以排出。于是,这个密封带2127不起到控制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性能(燃烧内部压力)的作用。
同样,连通两个腔室的连通孔2161设置在切断元件2160中,切断元件2160分隔第一燃烧室2105a和冷却/过滤器2122所安装的空间,在第一燃烧室2105a和第二燃烧室2105b内产生的燃烧气体通过连通孔2161到达安装冷却/过滤器2122的空间。根据本实施例,内径尺寸与冷却/过滤器2122大致相同的连通孔2161形成在切断元件2160中。然后,金属丝筛网2162放置在连通孔2161上,从而第一燃烧室2105a内的气体发生剂2009a在燃烧时不会移动到冷却/过滤器2122所安装的空间一侧。任何类型的金属丝筛网可用于这种金属丝筛网2162,只要其不具有可以防止第一气体发生剂2009a在燃烧时移动并且不具有牵引阻力从而控制燃烧性能的筛眼尺寸。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的气体发生器中,存储在相应燃烧室2105a、2105b内的气体发生剂2009a、2009b通过调节两个点火器2012a和2012b的触发时刻而独立点燃并燃烧,从而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特性(工作性能)可以选择地调节。于是,在各种环境下,如撞击时的车速、环境温度等,在利用上述气囊装置情况下有可能使气囊最适宜地膨胀。
顺便地说,对于图13所示的实施例,设置在壳体中的两个燃烧室彼此在壳体的轴向和径向相邻。
实施例8
图14是本发明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在一个实施例的垂直剖视图。与图12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一样,图14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被构造成尤其适于布置在驾驶员侧。
同样,在图14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第一燃烧室2305a和第二燃烧室2305b由内圆柱元件2304限定,并且它们布置成彼此在壳体3内侧同心相邻。台阶状凹坑部分2306设置在内圆柱元件2304的内圆周预定高度处,而限定第二燃烧室2305b和点火装置容放室2308的分隔壁2307布置在该台阶状凹坑部分2306上。
在本实施例中,这个分隔壁2307(如图15中分解透视图所示)包括切断圆形元件2350和密封帽元件2360,切断圆形元件2350与内圆柱元件2304的台阶状凹坑部分2306接合,而密封帽元件2360与切断圆形元件2350接合。切断圆形元件2350形成为大致盘形,并具有:开口部分2351,在该开口部分中配装密封帽元件2360的导燃装药容放部分2361;通过将圆形底面挖空以容纳点火器2312a的上部而获得的环形中空部分2352;以及刺穿环形孔部分的大致中心的第二火焰传输孔2319。密封帽元件2360具有配装到切断圆形元件2350的开口部分2351中并突出到第二燃烧室2305b中的圆柱形导燃装药容放室2361和形成在面对切断圆形元件2350的环形中空部分2352的位置并朝向导燃装药容放部分2361相反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点火器接收口2362。第一导燃装药2316a存储在导燃装药容放室2361内侧,而第二点火器2312b向内配装到点火器接收口2362上。切断圆形元件2350和密封帽元件2360通过将密封帽元件2360的导燃装药容放部分2361配装到切断圆形元件2350的开口部分中而彼此接合。而配装到点火器接收口2362中的第二点火器2312b的上部暴露到切断圆形元件2350的环形中空部分2352中。
由切断圆形元件2350和密封帽元件2360构成的分隔壁2307(如图14所示)与形成在内圆柱元件2304内圆周上的台阶状凹坑部分2306接合。即,切断圆形元件2350的四周边缘由台阶状凹坑部分2306支撑,而密封帽元件2360与切断圆形元件2350相接触地得以支撑。此外,密封帽元件2360的四周边缘通过在与点火器接收口2362相同的方向上弯曲而形成,而弯曲部分2363配装到内圆柱元件2304的内圆周上设置的沟槽2364中。于是,切断圆形元件2350由密封帽2360支撑并防止其在壳体2003轴向上移动。此外,分隔壁2307(即,密封帽元件2360)和内圆柱元件2304通过将密封帽元件2360四周边缘中的弯曲部分2363配装到内圆柱元件2304的内圆周上的沟槽2364中而无间隙地彼此接合。于是,在内圆柱元件2304中,设置在封闭壳体2002侧的点火装置容放室2308和设置在漫射器壳体2001侧的第二燃烧室2305b由密封帽元件2360和沟槽2364结合的点火装置密封结构可靠地分隔开。
形成在密封帽元件2360中的点火器接收口2362被构造成其裙部象扇子一样展开,而O形圈2381布置在其内侧,即,布置在其和存储在接收口2362中的第二点火器2312b之间,由此获得了接收口2362和第二点火器2312b之间的密封。并且,由于O形圈2381也如上所述压力接触到点火器固定元件2382上,第二点火器2312b被布置在由切断圆形元件的环形中空部分2352、密封帽元件的点火器接收口2362、O形圈2381和点火器固定元件2382限定的空间内。封闭切断圆形元件2350的环形中空部分2352中形成的第二火焰传输孔2319的密封带2320由于第二点火器2312b的触发而断裂,从而导致以这种方式被分隔的空间与第二燃烧室2305b连通。此外,第一点火器2312a和第二点火器2312b由包括点火器接收口2362的裙部、O形圈2381和点火器固定元件2382的密封结构(下文称为“点火器密封结构”)可靠地彼此分隔。于是,防止了由于任一个点火器的触发产生的火焰直接流到其它点火器存储的空间内。
同样,在点火装置容放室2380内侧第一点火器2312a所布置的空间(由点火器密封结构分隔的空间)内,第一导燃装药2316a存储在导燃装药容放室2361中,并且在上述空间中存在剩余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导燃装药容放室2361内的第一导燃装药2316a的填充密度被设定为0.5到1.5g/cm3。此外,第一导燃装药2316a所占据的空间体积(A)(=导燃装药容放室2361的容积)和剩余空间2390的体积(B)之间的比[(A+B)/A]被设定为1.5到3。
通过设定导燃装药的填充密度和比率[(A+B)/A]为预定范围,点火装置容放室2316a在第一导燃装药2316a燃烧室的内部压力可以保持适当,而由于密封带2318的断裂的气体发生剂2309a的燃烧进行得平顺稳定。
该实施例的气体发生器触发时,由于第一点火器2312a的触发而产生的火焰点燃并燃烧设置在第一点火器之上的第一导燃装药2316a,由于第一导燃装药2316a的燃烧产生的火焰由于上述点火器密封结构而不会进入第二点火器2312b所存储的空间内,并且由于包括密封帽元件2360的弯曲部分2363和内圆柱元件2304的沟槽2364的点火装置密封结构而使该火焰不会进入第二燃烧时2305b中。于是,由于第一导燃装药2316a的燃烧产生的火焰通过在内圆柱元件2304圆周壁内形成的第一火焰传输孔2317流动到第一燃烧室2305a中,专门点燃并燃烧第一气体发生剂2309a并产生燃烧气体。
同样,由于第二点火器2312b的触发而产生的火焰通过形成在切断圆形元件2350的环形中空部分2352内的第二火焰传输孔2319流入第二燃烧室2305b中,专门点燃并燃烧第二气体发生剂2309b并产生燃烧气体。尤其是,在这个实施例的气体发生器中,采用未设置第二导燃装药而第二气体发生剂2309b直接被由于第二点火器2312b的触发而产生的火焰点燃并燃烧的结构。
同样,由于第一气体发生剂2309a和第二气体发生剂2309b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在穿过同一个冷却/过滤器2022的同时被净化并冷却,然后其穿过间隙2025以从气体排放口2026中排出。封闭第一和第二火焰传输孔的密封带2318和2320在点火器的火焰和导燃装药的燃烧气体穿过孔时断裂,而封闭气体排放口2026的密封带2027在燃烧气体穿过时断裂。
同样,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了容易地将点火器布置在壳体中,两个点火器2312a和2312b固定到单独一个触发器卡圈2313上。尤其是,在这个实施例中,两个点火器2312a和2312b由与触发器卡圈2313相接合的点火器固定元件2382支撑并固定到触发器卡圈2313上。这个点火器固定元件2318形成为覆盖触发器卡圈2313上表面的形状,并且其具有孔部分2384,每个点火器的上部插入到该孔中以支撑肩台部分2383。布置在触发器卡圈2313中的两个点火器2312a和2312b固定到点火器固定元件2382上,而点火器固定元件2382向外配装到触发器卡圈2313上。通过利用这种点火器固定元件2382,两个点火器2312a和2312b可以容易地结合到触发器卡圈2313上。顺便地说,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的气体发生器中,第一点火器2312a和第二点火器2312b被形成为具有不同尺寸,从而彼此触发输出不同,但是,可以使用具有相同触发输出的点火器。
同样,在这个实施例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第一气体发生剂2309a和第二气体发生剂2309b分别由第一点火器2312a的触发和第二点火器2312b的触发彼此独立地点燃并燃烧。然而,存在电流仅流过第一点火器2312a,从而只有在第一燃烧室2305a内侧的气体发生剂2309a点燃并燃烧的情况。换句话说,存在第二气体发生剂2309b和第二点火器2312b不燃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后处理时出现的缺陷/浪费等,优选的是,在气体发生器(只有第一点火器2312a)触发时,在第二燃烧室2305b中的气体发生剂2309b在比第二点火器2312b触发时的正常延迟时间(例如,为10到40毫秒等)更长的延迟时间(例如,为100毫秒或更长)燃烧。
从而,可以在第二燃烧室2305b内侧布置由于第一气体发生剂2309a的燃烧热量的热传导而点燃并燃烧的自燃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气体发生剂2309b由自燃材料点燃在比正常触发点火器2312a的预定延迟时刻(即,各点火器的触发间隔)更长的时刻进行。即,其不同于为了调节气体发生器的触发特性而延迟第二气体发生剂2309b的燃烧(即,延迟第二点火器2312b的触发)的情况。第二气体发生剂2309b在为了调节气体发生器的触发特性而可选地延迟向第二点火器2312b施加触发电流的过程中,也不会被自燃材料点燃并燃烧。顺便地说,该自然材料可以与第二点火器结合布置。
第一燃烧室2305a和第二燃烧室2305b由内圆柱元件2304限定。通孔2310形成在内圆柱元件2304中,而该通孔2310由不锈钢板2311封闭。不锈钢板2311用粘结元件,如粘结剂附着到内圆柱元件2304上,而通孔2310仅会由于第二气体发生剂2309b的燃烧而开启,但其决不会由于第一气体发生剂2309a的燃烧而开启。用不锈钢板2311以这种方式封闭通孔2310用于防止由于第一气体发生剂2309a的燃烧产生的火焰通过通孔2310流入第二燃烧室2305b中,而燃烧第一气体发生剂2309b。
于是,除了通孔2310由不锈钢板2311封闭以外,这种功能可以由将可断裂板焊接、粘接、和热密封到内圆柱元件上从而封闭通孔而实现,该板会由于第二气体发生剂燃烧的压力而断裂、剥落、烧尽或脱离;或通过在内圆柱元件2304圆周壁设置一刻痕;或通过使内圆柱元件的圆周壁的厚度局部变薄而实现。
此外,在第一燃烧室2305a侧可以布置大致为环形的屏蔽板,以覆盖设置在内圆柱元件2304中的通孔2310。在大致为环形的屏蔽板以这种方式布置的情况下,即使在燃烧气体由第一气体发生剂2309a的燃烧而产生时,封闭通孔2310的密封锥体由于受到屏蔽板的保护而不会由于第一气体发生剂2309a的燃烧而断裂。
同样,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于内圆柱元件2304的通孔2310专门由于第二气体发生剂2309b的燃烧而开启,而决不会由于第一气体发生剂2309a的燃烧而打开,即使在燃烧气体首先在第一燃烧室2305a内侧产生时,该气体决不会流到第二燃烧室2305b中,而在第二燃烧室2305b中的第二气体发生剂2309b由于第二点火器2312b的触发(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自然材料的燃烧)而点燃并燃烧时,由于第二气体发生剂2312b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穿过由于燃烧而开启的通孔,从而流过第一燃烧室2305a,然后,其被冷却/过滤器2022净化并冷却,以从气体排放口2026排出。
实施例9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垂直剖面图,该气体发生器被构造成特别适于布置在驾驶员侧。这个实施例为具有一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器。
该气体发生器包括壳体2003、和大致圆柱形的内圆柱元件2413,壳体是通过将具有气体排放口的漫射器壳体2001和与漫射器壳体一同形成内部容纳空间的封闭壳体2002连接而形成。内圆柱元件2413布置在壳体2003内侧,燃烧室2422限定在其外侧,而点火装置容放室2455限定在其内侧。
因此,在该气体发生器中,燃烧室2422和点火装置容放室2455同心布置在壳体2003内侧,从而彼此在壳体径向相邻。由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点燃的气体发生剂2406存储在这个燃烧室内,而由撞击触发的点火装置存储在点火装置容放室2455内。
点火器2404通过触发器卡圈2414布置在点火装置容放室2455内侧,导燃装药2405存储在导燃装药容放室2423中,并且在点火装置容放室2455内存在剩余空间246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燃装药2405在导燃装药容放室2423内侧的填充密度设定为0.5到1.5g/cm3。此外,导燃装药2405占据的空间的体积(=导燃装药容放室2423的容积)(A)和剩余空间2460的体积(B)被设定为1.5到3。
通过将导燃装药的填充密度以及比率[(A+B)/A]设定到预定范围内,点火装置容放室2455在第一导燃装药2405燃烧时的内部压力可以保持适当,而气体发生剂2406由于密封带2427的断裂而导致的燃烧可以平顺稳定地进行。
图16中,附图标记2407标识冷却/过滤器,2409标识间隙,2411标识气体排放口,2425标识密封带,2426标识连通孔,而2450标识防短路元件。
实施例10
图17是本发明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垂直截面图,而该气体发生器被构造成尤其适于布置在驾驶员侧。
该气体发生器包括壳体3003、布置在壳体3003内的大致圆柱形的内圆柱元件3004,其中壳体通过将具有气体排放口的漫射器壳体3001和与漫射器壳体3001一同形成内部容纳空间的封闭壳体3002连接而形成。第一燃烧室3005a在内圆柱元件3004外侧限定。
此外,台阶状凹坑部分3006设置在内圆柱元件3004内侧,大致盘形的分隔壁3007布置在台阶状凹坑部分3006中,内圆柱元件3004内侧的空间被该分隔壁3007分隔成两个腔室,从而第二燃烧室3005b形成在漫射器壳体3001侧(在上部空间侧)而点火装置容放室3008形成在封闭壳体3002侧(在下部空间侧)。
因此,在该气体发生器中,第一燃烧室3005a和第二燃烧室3005b同心布置在壳体3003内侧,从而彼此在壳体3003径向相邻。由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点燃的气体发生剂3009a和3009b分别存储在第一燃烧室3005a和第二燃烧室3005b中,而由撞击触发的点火装置存储在点火装置存储室3008内。
限定第一燃烧室3005a和第二燃烧室3005b的内圆柱元件3004设置有连通孔3010,而连通孔3010由双层密封带3011封闭。在这个双层密封带中,每一层为厚度为40μm的不锈钢(SUS304)带(一片不锈钢带的拉伸强度为54kg/mm2),而第一粘结剂层和第二粘结剂层均为30μm。
点火装置包括两个电子点火型点火器3012a和3012b,该点火器由探测撞击的传感器输出的触发信号触发,而点火器彼此平行地设置在一个触发器卡圈3013中,以露出其头部。从而,通过在一个触发器卡圈3013中设置点火器3012a、3012b,两个点火器固定到触发器卡圈3013上而成为单独一个元件,从而利于组装到气体发生器上。尤其是,在该图示出的气体发生器中,通过将触发器卡圈3013形成为能够插入到内圆柱元件3004中的尺寸,设置有两个点火器3012a和3012b的触发器卡圈3013插入到内圆柱元件3004中,然后,触发器卡圈3013通过夹住内圆柱元件3004的下端而固定,从而,容易并可靠地固定两个点火器。
在这个实施例中,大致圆柱形的分隔圆柱3014在触发器卡圈3013和分隔壁3007之间的空间内布置成围绕一个点火器3012b(下文称为“第二点火器”),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3015a和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3015b分别限定在分隔圆柱外侧和分隔圆柱内侧,而点火器和与点火器一同构成点火装置的导燃装药存储在每个容放室内。结果,与点火器一同构成点火装置的导燃装药3016a和3016b可靠地分布到相应的点火器3012a和3012b上。
当存储在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3015a中的导燃装药3016a燃烧时,封闭内圆柱元件3004中形成的火焰传输孔3017的密封带3018断裂,从而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3015a与第一燃烧室3005a连通。同样,当存储在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3015b中的导燃装药3016b燃烧时,封闭分隔壁3007中形成的火焰传输孔3019的密封带3020断裂,从而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3015b与第二燃烧室3005b连通。于是,当气体发生器触发时,当第一点火器3012a点燃并触发时产生的火焰点燃并燃烧容放室3015a内的导燃装药3016a,并且其火焰穿过内圆柱元件3004内形成的火焰传输孔3017,以点燃并燃烧存储在第一燃烧室3005a内的具有七个孔的气体发生剂3009a,其中第一燃烧室3005a在容放室3015a径向定位。
同样,第二点火器3012b点燃并燃烧在容放室3015b中的第二导燃装药3016b,并且其火焰穿过容放室3015b轴向设置的火焰传输孔3019,以点燃并燃烧存储在第二燃烧室3005b内侧的单孔气体发生剂3009b,第二燃烧室3005b在火焰传输孔3019的延伸方向定位。在第二燃烧室3009b内产生的燃烧气体穿过设置在内圆柱元件3004中的漫射器壳体3001侧的连通孔3010,从而流入第一燃烧室3005a中。
在图17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在某些情况下,第二点火器3012b和第一点火器3012a同时点燃,但是前者3012b决不会先于后者3012a的触发而触发。换句话说,存储在第二燃烧室3005b内的气体发生剂3009b与存储在第一燃烧室3005a内的气体发生剂3009a同时或随后燃烧。
并且,在图17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布置在触发器卡圈和分隔壁之间的分隔圆柱3014布置成对应于分隔圆柱3014外形的孔部分3021设置在分隔壁2007的下表面和触发器卡圈3013的上表面上,而分隔圆柱3014的上端和下端配装到相应的孔部分中。通过以这种方式布置分隔圆柱3014,在一个导燃装药燃烧室内产生的导燃装药火焰不会直接燃烧在其它导燃装药容放室内的导燃装药,而存储在两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分别由在相应部分内的导燃装药的燃烧所产生的火焰点燃并燃烧。即,一般地说,当导燃装药在分隔圆柱3014(即,在该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内燃烧时,由燃烧产生的气体压力作用为在径向膨胀分隔圆柱3014,然而,通过布置分隔圆柱3014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其由相应部分所配装位置处的孔部分的四周壁可靠地支撑,从而比简单将分隔圆柱插在分隔壁和触发器卡圈之间的情况相比,更可靠地阻止了燃烧气体或导燃装药的火焰的泄漏。
此外,在壳体3003中设置了用于净化和冷却由气体发生剂3009a和3009b燃烧所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公共的冷却/过滤器3022,并且其在漫射器壳体3001侧的内周由防短路元件3023覆盖,从而,燃烧气体不会在冷却/过滤器3022的端面和漫射器壳体3001的顶部内表面之间穿行。用于防止过滤器3022由于燃烧气体等的穿过而向外膨胀的外层3024布置在冷却/过滤器3022外侧。外层3024例如通过利用多孔圆柱元件或带状抑制层形成,其中多孔圆柱元件在圆周壁表面上具有多个通孔,而带状抑制层是通过将具有预定宽度的带状元件形成为环形而获得。
在外层3024的外侧还形成有间隙3025,从而燃烧气体可穿过过滤器3022的所有部分。形成在漫射器壳体内的气体排放口3026由密封带3027封闭,以便阻止外部空气进入。密封带3027在气体排出时断裂。密封带3027用于保护气体发生剂免受外界潮湿影响,并且,绝不会导致性能的变化,如内部燃烧压力的变化。
在本实施例的气体发生器中,当设置在位于点火装置容放室3008内侧的分隔圆柱3014之外的第一点火器3012a触发时,存储在第一导燃装药容放室3015a内的导燃装药3016a被点燃并燃烧,而其火焰穿过内圆柱元件3004内的火焰传输孔3017,以点燃存储在第一燃烧室3005a内的具有七个孔的多孔圆柱形第一气体发生剂3009a。此时,封闭连通孔3010的双层密封带3011不会断裂也不会剥落,原因为:主要由第二粘结剂层的存在而导致密封带的总厚度(增大)和密封带本身的反作用力减弱而获得强度提高。因此,在第一燃烧室3005a内的内部压力可以增大到使气体发生剂3009a可以平顺地点燃并燃烧的点。
同样,当由分隔圆柱3014围绕的第二点火器3012b与第一点火器3012a同时或随后触发时,存储在第二导燃装药容放室3015b内的导燃装药3016b被点燃并燃烧,并且其火焰点燃并燃烧存储在第二燃烧室3005b内的单孔圆柱形第二气体发生剂3009b。此时,密封带3011由于第二燃烧室3005b内的内部压力增大而易于剥落,从而第二燃烧室3005b和第一燃烧室3005a彼此通过连通孔3010连通。
该实施例的气体发生器中,可以调节两个点火器3012a和3012b的点火时刻,即,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特性(工作性能)可以通过在第一点火器触发之后触发第二点火器或同时触发第一点火器和第二点火器而得以选择性调节。因此,在各种环境下,如撞击时的车速和环境温度下,有可能最适宜地膨胀在以下提及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尤其是,在图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相应的燃烧室3005a和3005b分别采用彼此不同形状的气体发生剂3009a和3009b,多孔圆柱形第一气体发生剂3009a和单孔圆柱形第二气体发生剂3009b分别存储在第一燃烧室3005a和第二燃烧室3005b中。自然地,气体发生剂的形状、成份、混合比、质量等都可以变化以获得理想的输出特性。
在本发明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中,当连通孔3010由两片不锈钢(SUS304)带(每片的拉伸强度为54kg/mm2)和粘结剂(第一和第二粘结剂层厚度均为30μm),这些带直到内压力为30,000kPa时也不会断裂或剥落,于是,当包括占重量20%到60%的硝基胍、占重量35%到75%的碱式硝酸铜、和占重量0.1%到10%的瓜耳树胶的气体发生剂3009a被形成为图17所示的形状并用在第一燃烧室3005a中时,点火和燃烧可以平顺地进行。双层不锈钢带由来自第二燃烧室侧的压力剥落。
实施例11
图18示出根据本发明气囊装置的实施例,其包括气体发生器,在该气体发生器中使用电子点火型点火装置。
该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200、冲击传感器201、控制单元202、模块化壳体203和气囊204。作为气体发生器200,使用参照图1描述的气体发生器,并且其工作性能被调节成在气体发生器触发初始阶段对乘客施加尽可能小的冲击。
冲击传感器201例如可以包括半导体型加速度传感器。该半导体型加速度传感器被构造成四个半导体应变仪形成在施加加速度时会弯曲的聚硅氧烷底板上,并且这些半导体应变仪被电桥连接。当施加加速度时,横梁变形并且在表面上产生应变。由于该应变,半导体应变仪的电阻改变,而该结构被形成为电阻的变化可以作为与加速度成正比的电压信号被探测。
控制单元202设置有点火判定电路,而该结构被形成为来自半导体型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入到点火判定电路中。控制单元202在来自传感器201的冲击信号超过一定值时开始计算,并在计算结果超过特定值时,其将触发信号输出到气体发生器200的点火器312a和312b。
模块化壳体203例如由聚亚胺酯形成,并包括模块罩205。气囊204和气体发生器200存储在模块化壳体203中,从而构成衬垫模块(padmodule)。当安装到汽车的驾驶员侧时,该衬垫模块一般安装到方向盘207上。
气囊204由耐纶(例如耐纶66)、聚酯等形成,并被构造成其袋口206围绕气体发生器的气体排放口,并以折叠状态固定到气体发生器的凸缘部分上。
当半导体型加速度传感器201在汽车碰撞时探测到冲击时,信号被传送到控制单元202,而控制单元202在来自传感器的冲击信号超过一特定值时开始计算。当所计算的结果超过一特定值时,其向气体发生器200的点火器312a和312b输出触发信号。于是,点火器12被触发从而点燃气体发生剂,而气体发生剂燃烧并产生气体。气体被排放到气囊204中,由此气囊断开模块罩205从而膨胀,因此在方向盘207和乘客之间形成吸收冲击的衬垫。

Claims (22)

1.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包括具有气体排放口的壳体、以及撞击时触发的点火装置和被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点火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存储在壳体中,其中,在壳体中设置了存储气体发生装置的两个燃烧室和允许各燃烧室之间相互连通的连通孔,并且连通孔由拉伸强度为15kg/mm2或更大且厚度为10到200μm的金属薄板封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存储气体发生装置的两个燃烧室同心设置成在壳体径向彼此相邻,并且还设置了连通孔以允许相应燃烧室之间相互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当一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装置已经燃烧并产生压力,避免金属薄板发生破裂或破损,并避免另一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装置燃烧;并且,点火装置包括分别用于所述两个燃烧室的第一点火器和第二点火器,通过在触发第一点火器之后触发第二点火器或者通过同时触发第一点火器和第二点火器来控制气体发生器的任选的输出特性,以根据不同的车辆碰撞情况获得最佳的气囊张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比另一个更位于内侧的燃烧室设置在内圆柱形元件的上部空间侧,点火装置设置在内圆柱形元件的下部空间侧,而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由分隔壁限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金属薄板的厚度在20到100μm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由于存储在两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燃烧所产生的燃烧气体通过对于各燃烧室的不同流动路径到达气体排放口,而存储在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绝不会直接由在其它燃烧室内产生的燃烧气体点燃。
7.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包括形成为轴向长度长于其最外部直径的圆柱形并在其圆周壁上具有多个气体排放口的壳体,以及由撞击触发的点火装置和由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点火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存储在壳体中,其中,存储气体发生装置的两个燃烧室同心设置成在壳体的轴向和/或径向彼此相邻,并且在壳体中还设置了允许相应燃烧室之间相互连通的连通孔,连通孔由由拉伸强度为15kg/mm2或更大且厚度为10到200μm的金属薄板封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金属薄板的厚度在20到100μm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由于存储在两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燃烧所产生的燃烧气体通过对于各燃烧室的不同流动路径到达气体排放口,而存储在一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绝不会直接由在其它燃烧室内产生的燃烧气体点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流动路径形成元件布置在壳体中以形成流动路径,而一个燃烧室的燃烧气体被直接引入到冷却装置中。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当一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装置已经燃烧并产生压力,避免金属薄板发生破裂或破损,并避免另一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装置燃烧;并且,点火装置包括分别用于所述两个燃烧室的第一点火器和第二点火器,通过在触发第一点火器之后触发第二点火器或者通过同时触发第一点火器和第二点火器来控制气体发生器的任选的输出特性,以根据不同的车辆碰撞情况获得最佳的气囊张开。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比另一个更位于内侧的燃烧室设置在内圆柱形元件的上部空间侧,点火装置设置在内圆柱形元件的下部空间侧,而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由分隔壁限定。
13.一种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包括具有气体排放口的壳体、以及由撞击触发的点火装置和由点火装置点燃并燃烧以产生膨胀气囊的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点火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存储在壳体中,其中,各气体发生装置存储在壳体中,在壳体中还设置了第一燃烧室和带有连通孔的第二燃烧室,连通孔允许各燃烧室之间相互连通,在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之间的连通孔由多个通过粘结剂层叠的金属薄板封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金属薄板被层叠成非平面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除了粘结剂之外的多个层叠的金属薄板的总厚度在10到200μm范围内。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每个金属薄板的厚度在5到100μm范围内。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设置在连通孔的四周边缘部分与第一金属薄板之间的接触表面上的第一粘结剂层的厚度在10到50μm范围内。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设置在第一金属薄板和第二金属薄板之间接触表面上的第二粘结剂层的厚度在10到50μm范围内。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连通孔由金属薄板从第一燃烧室的内壁侧封闭。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当一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装置已经燃烧并产生压力,避免金属薄板发生破裂或破损,并避免另一个燃烧室的气体发生装置燃烧;并且,点火装置包括分别用于所述两个燃烧室的第一点火器和第二点火器,通过在触发第一点火器之后触发第二点火器或者通过同时触发第一点火器和第二点火器来控制气体发生器的任选的输出特性,以根据不同的车辆碰撞情况获得最佳的气囊张开。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比另一个更位于内侧的燃烧室设置在内圆柱形元件的上部空间侧,点火装置设置在内圆柱形元件的下部空间侧,而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由分隔壁限定。
22.一种气囊装置,包括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探测冲击以触发气体发生器的冲击传感器、在气体发生器内产生的气体被引入并使之膨胀的气囊、以及存储气囊的模块化壳体,其中,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为如权利要求1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
CNB00813815XA 1999-10-04 2000-10-04 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3865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3422/1999 1999-10-04
JP28342299A JP2001106015A (ja) 1999-10-04 1999-10-04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83423/99 1999-10-04
JP28342399 1999-10-04
JP283422/99 1999-10-04
JP283423/1999 1999-10-04
JP291982/99 1999-10-14
JP291982/1999 1999-10-14
JP29198299A JP2001106005A (ja) 1999-10-14 1999-10-14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89201/2000 2000-09-22
JP2000288083A JP4860809B2 (ja) 1999-10-04 2000-09-22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及びエアバック装置
JP288083/2000 2000-09-22
JP288083/00 2000-09-22
JP289201/00 2000-09-22
JP2000289201A JP4757375B2 (ja) 2000-09-22 2000-09-22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7316A CN1377316A (zh) 2002-10-30
CN1138659C true CN1138659C (zh) 2004-02-18

Family

ID=27530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3815XA Expired - Lifetime CN1138659C (zh) 1999-10-04 2000-10-04 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7207597B2 (zh)
EP (2) EP1219509B8 (zh)
KR (1) KR100653554B1 (zh)
CN (1) CN1138659C (zh)
DE (2) DE60041161D1 (zh)
TW (1) TW469235B (zh)
WO (1) WO200102505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9737B (zh) * 2011-07-21 2012-08-01 江苏快乐木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指接实木集装箱板的加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21132B1 (ko) * 2002-02-06 2006-09-13 니폰 가야꾸 가부시끼가이샤 가스 발생기
US7398996B2 (en) * 2003-08-06 2008-07-15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Gas producer
US7404574B2 (en) 2003-12-22 2008-07-29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airbag
JP4280161B2 (ja) * 2003-12-22 2009-06-17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
US7806954B2 (en) * 2005-11-01 2010-10-05 Automotive Systems Laboratory Inc. Gas generator
DE102006010953A1 (de) * 2006-03-03 2007-09-06 Takata-Petri Ag Airbagmodu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008049941A (ja) * 2006-08-28 2008-03-06 Daicel Chem Ind Ltd ガス発生器
DE102008060305A1 (de) 2008-12-03 2010-06-10 Trw Airbag Systems Gmbh Gasgenerator
JP5611840B2 (ja) * 2009-01-22 2014-10-22 オートリブ エー・エス・ピー・インク エアバッグ装置用ガス発生器
JP5667367B2 (ja) * 2009-03-06 2015-02-12 オートリブ エー・エス・ピー・インク 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ガス発生器
US9051225B1 (en) * 2009-06-12 2015-06-09 Tk Holdings Inc. Gas generator
US20130276664A1 (en) * 2011-01-07 2013-10-24 Advanced Technology & Solution Co., Ltd. Gas generator
JP5985950B2 (ja) * 2012-10-04 2016-09-06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とその組立方法
JP6749788B2 (ja) * 2016-05-18 2020-09-02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6714495B2 (ja) * 2016-11-10 2020-06-2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DE112017005654T5 (de) * 2016-11-10 2019-09-05 Daicel Corporation Gaserzeuger
JP6835315B2 (ja) * 2017-05-18 2021-02-2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及び収容容器
JP7030486B2 (ja) * 2017-11-20 2022-03-07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CN110228441B (zh) * 2019-06-25 2024-04-16 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气体发生器及其制造方法和安全气囊
CN111186409B (zh) * 2019-09-04 2022-04-26 均胜汽车安全系统(长兴)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
CN111186410B (zh) * 2019-09-04 2022-04-26 均胜汽车安全系统(长兴)有限公司 一种下盖一体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0346A (en) * 1981-04-24 1983-04-19 Thiokol Corporatio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peeding the response of an air bag inflator at low temperatures
CA1238786A (en) * 1986-04-28 1988-07-05 Orica Explosives Technology Pty Ltd. Explosive booster composition
US4950458A (en) * 1989-06-22 1990-08-21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Passenger automotive restraint generator
US4998751A (en) 1990-03-26 1991-03-12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Two-stage automotive gas bag inflator using igniter material to delay second stage ignition
JP3029326B2 (ja) 1991-07-09 2000-04-04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ータ送信装置
JP3082426B2 (ja) * 1992-05-21 2000-08-28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インフレータ
EP0712767B1 (de) * 1992-09-21 1999-07-0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Gasgenerator für einen Airbag
DE4324554B4 (de) * 1993-07-22 2006-03-0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n.d.Ges.d. Staates Delaware), Troy Gasgenerator,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Airbag
US5596163A (en) * 1993-08-25 1997-01-21 Ems-Patvag Ag Gas generator igniting capsule
JPH07232613A (ja) * 1993-12-28 1995-09-05 Nippon Kayaku Co Ltd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およびスクイブ
US5536340A (en) * 1994-01-26 1996-07-16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Gas generating composition for automobile airbags
JP3040049B2 (ja) 1994-04-19 2000-05-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ワーク位置決め用治具の仕様データ作成装置
EP1359065B1 (en) * 1994-09-30 2005-08-31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Gas generator
US5564743A (en) * 1995-03-22 1996-10-15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Multiple stage air bag inflator system
DE19522847C1 (de) * 1995-06-23 1997-02-20 Autoliv Dev Feststoffmischung mit gleichzeitig oxidierender und flammeninhibierender Wirk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in Airbags
US5564738A (en) * 1995-08-10 1996-10-15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Overflow channeling reaction canister assembly
DE19541584A1 (de) 1995-11-08 1997-05-15 Temic Bayern Chem Airbag Gmbh Anordnung zum mehrstufigen Zünden von Gasgeneratoren
EP0778181A3 (en) * 1995-12-04 1999-04-14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Igniter for gas bag inflator
JP3040049U (ja) 1996-01-30 1997-08-05 モートン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適応性のあるエアバッグ膨張装置
JP3425319B2 (ja) * 1997-02-10 2003-07-14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5765866A (en) * 1997-02-19 1998-06-16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Airbag inflator employing gas generat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ica
US5936195A (en) * 1997-06-10 1999-08-10 Atlantic Research Corporation Gas generating composition with exploded aluminum powder
JP2963086B1 (ja) * 1997-12-26 1999-10-12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11240412A (ja) * 1998-02-25 1999-09-07 Nippon Kayaku Co Ltd 車両搭乗者拘束装置作動用ガス発生器
DE29809062U1 (de) * 1998-05-19 1998-10-08 Trw Airbag Sys Gmbh & Co Kg Mehrstufengasgenerator mit thermischer Entkoppelung der Treibsätze
ATE258124T1 (de) 1998-09-28 2004-02-15 Daicel Chem Luftsack-gasgenerator und luftsack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9737B (zh) * 2011-07-21 2012-08-01 江苏快乐木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指接实木集装箱板的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37768A (ko) 2002-05-22
EP1681211B1 (en) 2008-12-17
CN1377316A (zh) 2002-10-30
US20060131853A1 (en) 2006-06-22
EP1219509B8 (en) 2007-02-21
KR100653554B1 (ko) 2006-12-04
DE60032375T2 (de) 2007-03-29
US7207597B2 (en) 2007-04-24
EP1219509A4 (en) 2003-03-19
EP1219509B1 (en) 2006-12-13
EP1681211A2 (en) 2006-07-19
WO2001025059A1 (fr) 2001-04-12
TW469235B (en) 2001-12-21
US20070170708A1 (en) 2007-07-26
DE60041161D1 (de) 2009-01-29
DE60032375D1 (de) 2007-01-25
EP1681211A3 (en) 2006-09-27
EP1219509A1 (en) 2002-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659C (zh) 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装置
CN1268510C (zh) 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
CN1216759C (zh) 多级气囊气体发生器和气囊装置
CN1101321C (zh) 气囊充气机及气囊装置
CN1181995C (zh) 混合式充气机
CN1399597A (zh) 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和气囊装置
CN1289341C (zh) 混合式充气器
JP3968367B2 (ja) 二段式火工品技術エアバックインフレータ
CN1275805C (zh) 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及气囊装置
CN1492817A (zh) 气体发生器
CN1356944A (zh) 多段膨胀型混合充气机
CN1419504A (zh) 气囊用气体发生器、偏流部件、冷却/过滤装置支撑部件、冷却器及壳体
CN1095766C (zh) 具有环圈式储备气体壳体的混合式充气器的制作方法
CN1817698A (zh) 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及气囊装置
CN100335317C (zh) 多级式气囊装置、连接器和多级气囊气体发生器
CN1072572C (zh) 供有流体燃料的空气包充气机
CN1164479A (zh) 带有阀的混合式充气器
CN1407933A (zh) 混合式充气机
CN1080666C (zh) 混合式充气器以及用于充气器的喷气燃料
CN1205067C (zh) 混合式充气器
CN1080665C (zh) 混合式充气器
CN101041347A (zh) 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装置
CN1153723A (zh) 可流动换向的供有燃料的流体充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Daicel Chem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