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1535B - 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芳醚砜树脂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芳醚砜树脂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1535B
CN113831535B CN202111153027.0A CN202111153027A CN113831535B CN 113831535 B CN113831535 B CN 113831535B CN 202111153027 A CN202111153027 A CN 202111153027A CN 113831535 B CN113831535 B CN 1138315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ckel
hydrate
reaction
iron
fer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30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31535A (zh
Inventor
高红军
陈平绪
叶南飚
孙学科
姜苏俊
曹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Vanteque Speciality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Vanteque Speciality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Vanteque Speciality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530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15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1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1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31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1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20Polysulfones
    • C08G75/23Polyethersulf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1/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polysulf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1/06Polysulfones; Polyethersulfo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With Sulfur, Phosphorus Or Metals In The Main Chain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通过在聚合工艺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含铁物质、含镍物质,能够控制聚合过程中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生成,以降低聚合物中的超高分子量的含量,同时能够抑制熔融注塑过程中分子链的进一步增长,进而控制注塑后晶点的数量。

Description

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芳醚砜树脂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芳醚树脂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欧盟限制聚碳酸酯(PC)在医药、食品中的应用之后,聚芳醚砜组合物凭借耐高温、耐蒸汽、耐冲击、尺寸稳定性好、无毒、高透明度等特点,逐步替代PC用于婴儿奶瓶制品,是现有婴儿奶瓶市场应用中最好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然而,在奶瓶吹塑过程中,由于聚芳醚砜组合物粘度大、流动性不佳,经过吹塑加工获得的奶瓶外观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表现为奶瓶瓶体出现一定量的晶点,在光照射下会发生散射或折射,影响了奶瓶的外观。目前,大多通过提高吹塑加工温度或提高注塑机清机频率来减少晶点产生,但实际改善效果并不佳,并且提高加工温度会出现奶瓶颜色变深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使得该聚芳醚砜树脂注塑后具有晶点数量少甚至无晶点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成盐反应: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溶剂、反应单体、成盐剂、共沸剂、含铁物质、含镍物质,采用溶液缩聚方法,在180~230℃之间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共沸剂共沸,不断排除反应水,直到无水排除后,成盐反应结束,蒸出共沸剂;
(2)聚合反应:蒸出共沸剂后,进一步升温,1h以内升至230~250℃,反应至聚合反应结束,得到聚合物物料;
(3)聚合后处理:将聚合物物料在水中沉析成条,经破碎机粉碎后得到粉末状物料,用去离子水煮沸,离心过滤,重复数次,干燥后得到聚芳醚砜树脂;
含铁物质与含镍物质的添加量为,以反应单体的总重量计,铁元素添加量为5-150ppm,镍元素添加量为1-30ppm;
所述的含镍物质选自纳米镍粉、含镍无机盐、含镍有机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含镍无机盐选自氢氧化镍、氯化镍、硫酸镍、碳酸镍、氯化镍水合物、硫酸镍水合物、碳酸镍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含镍有机盐选自二茂镍、乙酰丙酮镍、二乙酰丙酮镍、醋酸镍、乙酰丙酮镍水合物、醋酸镍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含铁物质选自纳米铁粉、含铁无机盐、含铁有机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含铁无机盐选自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氯化铁、氯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硫酸铁、硫酸亚铁、氯化铁水合物、三氧化二铁水合物、硫酸铁水合物、硫酸亚铁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含铁有机盐选自乳酸亚铁、柠檬酸铁、二茂铁、硬脂酸铁、柠檬酸铁水合物、乳酸亚铁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并且,所述的纳米铁粉、纳米镍粉、氢氧化镍、碳酸镍、氢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的平均粒径为1-100nm。
含铁物质与含镍物质的添加量当铁镍添加量过高时,虽然也能够抑制聚合物中超高分子量的占比,但是如果含铁物质、含镍物质在树脂基体中的含量过多,反而容易在注塑的过程中团聚而产生晶点。
优选的,含铁物质与含镍物质的添加量为,以反应单体的总重量计,铁元素添加量为30-80ppm,镍元素添加量为5-15ppm。
优选的,所述的含镍物质选自氯化镍、硫酸镍、二茂镍、乙酰丙酮镍、二乙酰丙酮镍、醋酸镍、氯化镍水合物、硫酸镍水合物、乙酰丙酮镍水合物、醋酸镍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含铁物质选自氯化铁、氯化亚铁、硫酸铁、硫酸亚铁、乳酸亚铁、柠檬酸铁、二茂铁、硬脂酸铁、氯化铁水合物、硫酸铁水合物、硫酸亚铁水合物、柠檬酸铁水合物、乳酸亚铁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这些物质可以溶于反应溶剂或副产物水,更能够促进技术效果的实现。
优选的,所述的纳米铁粉、纳米镍粉、氢氧化镍、碳酸镍、氢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的平均粒径为5-50nm。上述化合物不溶于溶剂以及水,因此仅当其平均粒径在1-100nm的范围内时才能够实现显著的技术效果。
所述的聚芳醚砜树脂为聚苯砜、聚醚砜、聚砜、聚醚砜酮、聚苯硫醚砜中的至少一种;
聚苯砜可以衍生自以下单体,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砜中的至少一种和4,4’-联苯二酚,重均分子量范围可以是20000~100000。
聚醚砜可以衍生自以下单体,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砜中的至少一种和4,4’-二羟基二苯砜,重均分子量范围可以是20000~100000。
聚砜可以衍生自以下单体,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砜中的至少一种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重均分子量范围可以是20000~100000。
聚醚砜酮可以衍生自以下单体,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砜中的至少一种和对苯二酚,重均分子量范围可以是20000~100000。
聚苯硫醚砜可以衍生自以下单体,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砜中的至少一种和硫化钠,重均分子量范围可以是20000~100000。
溶剂的添加量为反应单体总重量2-4倍,溶剂为环丁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苯砜、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
共沸剂的添加量为反应单体总重量0.15-0.4倍,共沸剂为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四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成盐剂的添加量为反应单体总重量2.2-2.5倍,成盐剂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或其混合物,具体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本发明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聚芳醚砜树脂,按聚芳醚砜树脂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聚芳醚砜树脂中重均分子量≥150000g/mol的聚合物含量占比不超过5wt%。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经过本发明技术人员的长期研究,较多晶点是由于聚芳醚砜组合物中部分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链在熔融注塑过程流动性与主体熔体有所差异,在短时间快速注塑成型时容易形成微小的褶皱,从而形成对光不同程度的散射或折射造成。尽管在注塑过程提高熔体温度和保压时间有助于减少晶点,但不可避免带来奶瓶瓶身颜色加深,外观不佳。
本发明通过在聚芳醚砜树脂的聚合工艺中添加一定量的含铁物质和含镍物质,且使得铁和镍元素在特定范围时,能够有效抑制聚合过程中较高分子量(≥150000g/mol)聚合物的生成,降低聚合物的高分子量含量,并且也能够在熔融注塑过程中抑制分子链的进一步增长,进而能够有效抑制晶点的生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用原材料来源如下:
氢氧化铁:平均粒径46.9 nm;
四氧化三铁:平均粒径43.8nm;
纳米铁粉A:平均粒径2.7nm;
纳米铁粉B:平均粒径6.1nm;
纳米铁粉C:平均粒径50 nm;
纳米铁粉D:平均粒径97.5nm;
纳米铁粉E:平均粒径156.4nm;
纳米镍粉A:平均粒径2.5nm;
纳米镍粉B:平均粒径5.6nm;
纳米镍粉C:平均粒径47.6nm;
纳米镍粉D:平均粒径98.5nm;
纳米镍粉E:平均粒径162.0nm;
上述含铁物质、含镍物质通过市售获得,再通过筛选得到预期的平均粒径,平均粒径的测试方法通过激光粒度仪测试粒径。
乳酸亚铁3水合物:Sigma-Aldrich;
氯化镍:Sigma-Aldrich;
硫酸镍6水合物:Sigma-Aldrich;
二茂镍:Sigma-Aldrich;
反应单体、成盐剂、共沸剂、溶剂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和对比例聚苯砜树脂的制备方法:成盐反应: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单体总重量2倍的溶剂(环丁砜)、反应单体(4,4’-二氯二苯砜和4,4’-联苯二酚摩尔比1.02:1)、单体总重量2.3倍的成盐剂(碳酸钠)、单体总重量0.2倍的共沸剂(二甲苯)、含铁物质(参见表格)、含镍物质(参见表格),采用溶液缩聚方法,在210±5℃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共沸剂共沸,不断排除反应水,直到无水排除后,成盐反应结束,蒸出共沸剂;聚合反应:蒸出共沸剂后,1小时内将反应体系稳定至240±5℃,反应3小时,得到聚合物物料;聚合后处理:将聚合物物料在水中沉析成条,经破碎机粉碎后得到粉末状物料,用去离子水煮沸1小时,离心过滤,重复8-10次,干燥后得到聚苯砜树脂。
实施例和对比例聚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成盐反应: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单体总重量2.5倍的溶剂(环丁砜)、反应单体(4,4’-二氯二苯砜和4,4’-二羟基二苯砜摩尔比1.02:1)、单体总重量2.2倍的成盐剂(碳酸钠)、单体总重量0.2倍的共沸剂(二甲苯)、含铁物质(参见表格)、含镍物质(参见表格),采用溶液缩聚方法,在215±5℃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共沸剂共沸,不断排除反应水,直到无水排除后,成盐反应结束,蒸出共沸剂;聚合反应:蒸出共沸剂后,1小时内将反应体系稳定至245±5℃,反应至聚合反应结束,得到聚合物物料;聚合后处理:将聚合物物料在水中沉析成条,经破碎机粉碎后得到粉末状物料,用去离子水煮沸,离心过滤,重复8-10,干燥后得到聚醚砜树脂。
实施例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成盐反应: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单体总重量3倍的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反应单体(4,4’-二氯二苯砜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摩尔比1.02:1)、单体总重量2.3倍的成盐剂(碳酸钠)、单体总重量0.3倍的共沸剂(二甲苯)、含铁物质(参见表格)、含镍物质(参见表格),采用溶液缩聚方法,在195±5℃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共沸剂共沸,不断排除反应水,直到无水排除后,成盐反应结束,蒸出共沸剂;聚合反应:蒸出共沸剂后,1小时内将反应体系稳定至235±5℃,反应至聚合反应结束,得到聚合物物料;聚合后处理:将聚合物物料在水中沉析成条,经破碎机粉碎后得到粉末状物料,用去离子水煮沸,离心过滤,重复5-10次,干燥后得到聚砜树脂。
实施例聚醚砜酮树脂的制备方法:成盐反应: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单体总重量2.5倍的溶剂(环丁砜)、反应单体(4,4’-二氯二苯砜和对苯二酚摩尔比1.02:1)、单体总重量2.4倍的成盐剂(碳酸钠)、单体总重量0.4倍的共沸剂(二甲苯)、含铁物质(参见表格)、含镍物质(参见表格),采用溶液缩聚方法,在225±5℃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共沸剂共沸,不断排除反应水,直到无水排除后,成盐反应结束,蒸出共沸剂;聚合反应:蒸出共沸剂后,1小时内将反应体系稳定至245±5℃,反应至聚合反应结束,得到聚合物物料;聚合后处理:将聚合物物料在水中沉析成条,经破碎机粉碎后得到粉末状物料,用去离子水煮沸,离心过滤,重复6-9次,干燥后得到聚醚砜酮树脂。
实施例聚苯硫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成盐反应: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单体总重量2倍的溶剂(环丁砜)、反应单体(4,4’-二氯二苯砜和硫化钠摩尔比1.02:1)、单体总重量2.5倍的成盐剂(碳酸钠)、单体总重量0.25倍的共沸剂(二甲苯)、含铁物质(参见表格)、含镍物质(参见表格),采用溶液缩聚方法,在225±5℃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共沸剂共沸,不断排除反应水,直到无水排除后,成盐反应结束,蒸出共沸剂;聚合反应:蒸出共沸剂后,1小时内将反应体系稳定至240±5℃,反应至聚合反应结束,得到聚合物物料;聚合后处理:将聚合物物料在水中沉析成条,经破碎机粉碎后得到粉末状物料,用去离子水煮沸,离心过滤,重复7-10次,干燥后得到聚苯硫醚砜树脂。
测试方法:
(1)晶点数量:将聚芳醚砜树脂按照以下方法吹塑成奶瓶,再通过高倍(150-200倍)光学显微镜观察统计奶瓶壁中间部位4平方厘米内晶点数量。吹塑工艺及条件包括以下步骤:(1)除湿干燥:将聚芳醚砜组合物置于除湿干燥机中烘烤,烘烤温度150~170 ℃,烘烤时间5~7h至含水量<0.05wt%;(2)熔胶注塑:将烘干的聚芳醚砜组合物进行熔胶,温度为350~380 ℃,将胶液注入奶瓶瓶胚磨具中,在50~200MPa下保压,制得瓶胚;(3)吹拉成型:将瓶胚适当冷却后转移至奶瓶模具中,吹入高压空气成型,获得所述PPSU或PES奶瓶。奶瓶瓶身厚度在1±0.5mm,瓶体重量在50±10 g之间。
(2)聚芳醚砜树脂的分子量分布: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测试,计算方法—将GPC测试数据结果中的dwt/d (lgMw)与lgMw的数据对应关系利用Origin软件作图,其中横坐标为lgMw、纵坐标为dwt/d(lgMw),纵坐标起始点为0。依据Origin软件中的数据积分功能,分子量分布曲线与横坐标所形成的区域面积SM为1,分子量大于150000 g/mol的横坐标lgMw(即大于lg150000)所对应的积分区域面积为SM150000,S为SM150000与SM两者的比值,表示为分子量大于150000g/mol的聚合物链的峰面积占总聚合物链的峰面积的比例,即代表聚芳醚砜树脂中重均分子量≥150000g/ mol的聚合物含量的质量占比。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聚芳醚砜树脂制备过程参数及测试结果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树脂类型 聚苯砜 聚苯砜 聚苯砜 聚苯砜 聚苯砜
铁元素添加量,ppm 5 30 80 150 60
镍元素添加量,ppm 1 5 15 30 10
含铁物质来源 纳米铁粉B 纳米铁粉B 纳米铁粉B 纳米铁粉B 纳米铁粉C
含镍物质来源 纳米镍粉B 纳米镍粉B 纳米镍粉B 纳米镍粉B 纳米镍粉C
晶点数量 6 1 2 5 3
S,% 3.95 2.63 2.25 1.92 2.66
续表1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树脂类型 聚苯砜 聚苯砜 聚苯砜 聚苯砜 聚苯砜 聚苯砜
铁元素添加量,ppm 60 60 60 60 60 60
镍元素添加量,ppm 10 10 10 10 10 10
含铁物质来源 纳米铁粉D 氢氧化铁 乳酸亚铁3水合物 纳米铁粉B 氢氧化铁 纳米铁粉A
含镍物质来源 纳米镍粉D 氯化镍 硫酸镍6水合物 二茂镍 纳米镍粉D 纳米镍粉A
晶点数量 7 1 0 1 5 5
S,% 3.71 2.17 1.90 2.15 3.16 2.57
续表1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 对比例5
树脂类型 聚苯砜 聚苯砜 聚苯砜 聚苯砜 聚苯砜
铁元素添加量,ppm 0 60 0 180 60
镍元素添加量,ppm 0 0 10 340 10
含铁物质来源 纳米铁粉B 纳米铁粉B 纳米铁粉B 纳米铁粉B 纳米铁粉E
含镍物质来源 纳米镍粉B 纳米镍粉B 纳米镍粉B 纳米镍粉B 纳米镍粉E
晶点数量 19 17 15 17 13
S,% 6.26 5.35 5.38 1.15 5.24
续表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实施例14 实施例15 对比例6
树脂类型 聚醚砜 聚醚砜 聚醚砜 聚醚砜 聚醚砜
铁元素添加量,ppm 5 30 80 150 60
镍元素添加量,ppm 1 5 15 30 10
含铁物质来源 纳米铁粉B 纳米铁粉B 纳米铁粉B 纳米铁粉B 纳米铁粉E
含镍物质来源 纳米镍粉B 纳米镍粉B 纳米镍粉B 纳米镍粉B 纳米镍粉E
晶点数量 4 3 2 6 12
S,% 3.77 2.53 2.34 1.82 5.19
续表1
实施例16 实施例17 实施例18
树脂类型 聚砜 聚醚砜酮 聚苯硫醚砜
铁元素添加量,ppm 100 20 90
镍元素添加量,ppm 20 20 5
含铁物质来源 氢氧化铁 乳酸亚铁3水合物 乳酸亚铁3水合物
含镍物质来源 氯化镍 硫酸镍6水合物 二茂镍
晶点数量 3 1 0
S,% 2.56 2.15 2.06
上表中含铁物质和含镍物质的添加量以反应单体的总量计。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当铁元素添加量为5-150ppm,镍元素添加量为1-30ppm时,能够明显降低聚芳醚砜树脂中分子链大于150000的含量小于5%,晶点数量小于等于8个。
具体的,参考实施例4、对比例4和实施例15可知,当铁元素和镍元素添加量较高甚至铁元素添加量超过150ppm、镍元素添加量超过30ppm时,虽然超高分子量聚合物含量得到更有效抑制,但是所添加的含铁物质、含镍物质会团聚而在注塑的过程中产生小晶点,无法达到奶瓶美观的需求。
由实施例1-5可知,优选铁元素添加量为30-80ppm,镍元素添加量为5-15ppm。
由实施例5-11可知,最优选可溶于水或溶剂的含铁物质和含镍物质,次优选平均粒径为5-50nm的不溶于水或溶剂的含铁物质和含镍物质,当纳米铁粉和纳米镍粉粒径低于5nm时,残留与树脂中容易团聚,反而会增加一些晶点。

Claims (10)

1.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成盐反应: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溶剂、反应单体、成盐剂、共沸剂、含铁物质、含镍物质,采用溶液缩聚方法,在180~230℃之间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共沸剂共沸,不断排除反应水,直到无水排除后,成盐反应结束,蒸出共沸剂;
(2)聚合反应:蒸出共沸剂后,进一步升温,1h以内升至230~250℃,反应至聚合反应结束,得到聚合物物料;
(3)聚合后处理:将聚合物物料在水中沉析成条,经破碎机粉碎后得到粉末状物料,用去离子水煮沸,离心过滤,重复数次,干燥后得到聚芳醚砜树脂;
含铁物质与含镍物质的添加量为,以反应单体的总重量计,铁元素添加量为5-150ppm,镍元素添加量为1-30ppm;
所述的含镍物质选自纳米镍粉、含镍无机盐、含镍有机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含镍无机盐选自氢氧化镍、氯化镍、硫酸镍、碳酸镍、氯化镍水合物、硫酸镍水合物、碳酸镍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含镍有机盐选自二茂镍、乙酰丙酮镍、二乙酰丙酮镍、醋酸镍、乙酰丙酮镍水合物、醋酸镍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含铁物质选自纳米铁粉、含铁无机盐、含铁有机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含铁无机盐选自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氯化铁、氯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硫酸铁、硫酸亚铁、氯化铁水合物、三氧化二铁水合物、硫酸铁水合物、硫酸亚铁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含铁有机盐选自乳酸亚铁、柠檬酸铁、二茂铁、硬脂酸铁、柠檬酸铁水合物、乳酸亚铁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并且,所述的纳米铁粉、纳米镍粉、氢氧化镍、碳酸镍、氢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的平均粒径为1-1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铁物质与含镍物质的添加量为,以反应单体的总重量计,铁元素添加量为30-80ppm,镍元素添加量为5-15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镍物质选自氯化镍、硫酸镍、二茂镍、乙酰丙酮镍、二乙酰丙酮镍、醋酸镍、氯化镍水合物、硫酸镍水合物、乙酰丙酮镍水合物、醋酸镍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含铁物质选自氯化铁、氯化亚铁、硫酸铁、硫酸亚铁、乳酸亚铁、柠檬酸铁、二茂铁、硬脂酸铁、氯化铁水合物、硫酸铁水合物、硫酸亚铁水合物、柠檬酸铁水合物、乳酸亚铁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铁粉、纳米镍粉、氢氧化镍、碳酸镍、氢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的平均粒径为5-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芳醚砜树脂为聚苯砜、聚醚砜、聚砜、聚醚砜酮、聚苯硫醚砜中的至少一种;聚苯砜的反应单体为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砜中的至少一种和4,4’-联苯二酚;聚醚砜的反应单体为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砜中的至少一种和4,4’-二羟基二苯砜;聚砜的反应单体为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砜中的至少一种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醚砜酮的反应单体为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砜中的至少一种和对苯二酚;聚苯硫醚砜的反应单体为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砜中的至少一种和硫化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的添加量为反应单体总重量2-4倍,溶剂为环丁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苯砜、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共沸剂的添加量为反应单体总重量0.15-0.4倍,共沸剂为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四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成盐剂的添加量为反应单体总重量2.2-2.5倍,成盐剂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或其混合物。
9.通过权利要求1-8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聚芳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按聚芳醚砜树脂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聚芳醚砜树脂中重均分子量≥150000g/mol的聚合物含量占比不超过5wt%。
10.通过权利要求1-8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聚芳醚砜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奶瓶。
CN202111153027.0A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芳醚砜树脂和应用 Active CN113831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3027.0A CN113831535B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芳醚砜树脂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3027.0A CN113831535B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芳醚砜树脂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1535A CN113831535A (zh) 2021-12-24
CN113831535B true CN113831535B (zh) 2023-05-16

Family

ID=78967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3027.0A Active CN113831535B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芳醚砜树脂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153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00733A1 (de) * 1977-08-04 1979-02-21 Bayer Ag Polyarylsulfon-Polycarbonat-Abmisch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Extrusionsfolien
EP0185237A1 (de) * 1984-12-05 1986-06-25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Thermoplastiche Formmassen
CN1760273A (zh) * 2004-09-27 2006-04-19 通用电气公司 具有高耐热性和良好的抗冲击性的聚醚砜组合物
WO2008075009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Victrex Manufacturing Limited Composite material
JP2013166849A (ja) * 2012-02-15 2013-08-2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ポリスルホン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104592515A (zh) * 2014-12-17 2015-05-06 江门市优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工业化合成方法
CN104650580A (zh) * 2013-11-20 2015-05-27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阻燃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CN104968710A (zh) * 2012-12-18 2015-10-07 索尔维特殊聚合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由低氯芳香族聚砜制成的移动电子装置
WO2017114163A1 (zh) * 2015-12-30 2017-07-06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砜聚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642077A (zh) * 2016-06-29 2019-04-16 索尔维特殊聚合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聚砜的聚合物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制品
WO2021031531A1 (zh) * 2019-08-22 2021-02-25 南京清研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砜类树脂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813093D0 (en) * 2008-07-17 2008-08-27 Invibio Ltd Polymeric material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00733A1 (de) * 1977-08-04 1979-02-21 Bayer Ag Polyarylsulfon-Polycarbonat-Abmisch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Extrusionsfolien
EP0185237A1 (de) * 1984-12-05 1986-06-25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Thermoplastiche Formmassen
CN1760273A (zh) * 2004-09-27 2006-04-19 通用电气公司 具有高耐热性和良好的抗冲击性的聚醚砜组合物
WO2008075009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Victrex Manufacturing Limited Composite material
JP2013166849A (ja) * 2012-02-15 2013-08-2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ポリスルホン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104968710A (zh) * 2012-12-18 2015-10-07 索尔维特殊聚合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由低氯芳香族聚砜制成的移动电子装置
CN104650580A (zh) * 2013-11-20 2015-05-27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阻燃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CN104592515A (zh) * 2014-12-17 2015-05-06 江门市优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工业化合成方法
WO2017114163A1 (zh) * 2015-12-30 2017-07-06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砜聚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642077A (zh) * 2016-06-29 2019-04-16 索尔维特殊聚合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聚砜的聚合物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制品
WO2021031531A1 (zh) * 2019-08-22 2021-02-25 南京清研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砜类树脂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1535A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65334B2 (ja) 減少された溶剤含量を有するポリアリールエーテルスルホンポリマー(p)
JP5187998B2 (ja) 低色ポリ(ビフェニルエーテルスルホン)及びその改良された製造方法
JP5797643B2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エーテルブロックコ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CN107778486B (zh) 一种可溶性聚芳醚砜树脂的后处理方法
CN104592515A (zh) 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工业化合成方法
KR20090020706A (ko) 황색도가 감소된 폴리술폰 및 폴리에테르 술폰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CN113831535B (zh) 一种聚芳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芳醚砜树脂和应用
CN107936244B (zh) 一种可溶性聚芳醚酮树脂的后处理方法
CN107778503B (zh) 一种可溶性聚芳醚酮薄膜的连续化制备方法
CN103146215A (zh) 一种废旧塑料的回收工艺
CN110527091A (zh) 一种芳族砜聚合物及芳族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4497300A (zh) 一种高流动性聚亚苯基醚砜酮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3774B (zh) 一种芳族砜聚合物及芳族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KR101704490B1 (ko) 인장특성이 우수한 폴리술폰계 공중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330841A (zh) 一种封端改性聚芳醚酮树脂的工业化合成方法
CN111675904B (zh) 一种芳族砜组合物、奶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68254B (zh) 芳香族聚砜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CN115010926B (zh) 一种聚砜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085504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852061B (zh) 一种聚芳醚砜模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7311A (zh) 一种高流动性聚醚砜酮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805B (zh) 含氟联苯聚醚砜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069491A (ko) 폴리알킬렌카보네이트 수지의 제조방법
CN107778504B (zh) 一种可溶性聚芳醚砜薄膜的连续化制备方法
CN113913016B (zh) 一种聚芳醚砜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