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9973B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9973B
CN113829973B CN202110646443.8A CN202110646443A CN113829973B CN 113829973 B CN113829973 B CN 113829973B CN 202110646443 A CN202110646443 A CN 202110646443A CN 113829973 B CN113829973 B CN 1138299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heelchair
fixing member
front side
sid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64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9973A (zh
Inventor
加藤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829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9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9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9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3/00Ambulance aspects of vehicles; Vehic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r their personal conveyances, e.g.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of, or for loading, wheelchairs
    • A61G3/08Accommodating or securing wheelchairs or stretchers
    • A61G3/0808Accommodating or securing wheelch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4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handicapped pers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Handcart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备:面板部件,其被设置于车身上,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乘车的轮椅对置;前侧固定部件,其被设置于所述面板部件上,并与所述轮椅中的手把轮环的前部侧或车轮的前部侧接触;后侧固定部件,其将所述手把轮环的后部侧或所述车轮的后部侧朝向车身前方侧进行按压,以将所述手把轮环的前部侧或所述车轮的前部侧推向所述前侧固定部件。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坐着轮椅上下车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坐着轮椅乘车且该轮椅的乘员能够驾驶的车辆(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285146号说明书)。
当轮椅的乘员乘车于在这样的车辆上时,通过轮椅所具备的制动器而将轮椅的车轮锁止,并通过车辆所具备的安全带而将轮椅的乘员束缚在车辆上。
但是,由于轮椅所具备的制动器以及车辆所具备的安全带并不是将轮椅自身固定在车辆上的结构,因此,无法否定由于车辆加速时以及减速时等产生的惯性力而导致轮椅自身相对于车辆移动的可能性。当轮椅自身相对于车辆移动时,有时难以确保轮椅的乘员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确保轮椅的乘员的安全性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车辆具备:面板部件,其被设置于车身上,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乘车的轮椅对置;前侧固定部件,其被设置于所述面板部件上,并与所述轮椅中的手把轮环的前部侧或车轮的前部侧接触;后侧固定部件,其以将所述手把轮环的后部侧或所述车轮的后部侧朝向车身前方侧进行按压,以将所述手把轮环的前部侧或所述车轮的前部侧推向所述前侧固定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利用前侧固定部件和后侧固定部件而从车身前后方向对轮椅的手把轮环或车轮的前部侧和后部侧进行夹持并固定。因此,抑制了由于车辆加速时以及减速时等产生的惯性力而导致轮椅自身相对于车辆移动的情况。因此,确保了轮椅的乘员的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车辆为,在第一方式的车辆中,在所述面板部件上设置有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轨道部件,所述前侧固定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而被所述轨道部件支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面板部件上设置有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轨道部件。因此,提高了面板部件的刚性,并能够应对车辆的侧面碰撞。也就是说,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确保了轮椅的乘员的安全性。此外,由于前侧固定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而被该轨道部件支承,因此,能够变更前侧固定部件的位置,从而使得轮椅被定位在与轮椅的手把轮环或车轮的外径相应的适当的位置上。
此外,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车辆为,在第二方式中,所述前侧固定部件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所述轮椅的乘员的手动操作来进行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通过轮椅的乘员的手动操作而使前侧固定部件进行移动。因此,以简单的结构而顺利地实施了前侧固定部件的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车辆为,在第二方式或第三方式中,所述轨道部件被设置成上下两列,所述前侧固定部件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手把轮环的中心或所述车轮的中心而被设置为上下两个一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轨道部件被设置为上下两列。因此,更加有效地提高了面板部件的刚性,并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车辆的侧面碰撞。此外,由于前侧固定部件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手把轮环的中心或车轮的中心而被设置为上下两个一组,因此,更加有效地固定了轮椅中的手把轮环的前部侧或车轮的前部侧。
此外,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车辆为,在第四方式中,所述后侧固定部件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被设置于两个一组的所述前侧固定部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后侧固定部件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被设置为两个一组的前侧固定部件之间。也就是说,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轮椅的手把轮环或车轮通过以车身前后方向为高度方向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而被夹持并固定。因此,轮椅更加有效且稳定地被固定,并且更加有效地抑制或防止了由于车辆加速时以及减速时等产生的惯性力而导致轮椅自身相对于车辆移动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车辆为,在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后侧固定部件由能够通过所述轮椅的乘员的手动操作而将所述手把轮环的后部侧或所述车轮的后部侧朝向车身前方侧进行按压的机械性机构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后侧固定部件由能够通过轮椅的乘员的手动操作而将手把轮环的后部侧或车轮的后部侧朝向车身前方侧进行按压的机械性机构构成。因此,与后侧固定部件通过电气机构而进行运动的结构相比,减少了制造成本。
此外,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车辆为,在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面板部件被配置成左右一对,所述前侧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后侧固定部件分别相对于左右的所述手把轮环或左右的所述车轮而进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面板部件被配置成左右一对,且前侧固定部件以及后侧固定部件分别相对于左右的手把轮环或左右的车轮而被设置。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车辆的侧面碰撞,并且使得轮椅更加稳定地被固定。
此外,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车辆为,在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在地板面板的后部下侧处具有能够取放的斜坡部件,以能够通过使后尾门开放而使所述轮椅乘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在地板面板的后部下侧处设置有能够取放的斜坡部件。因此,轮椅的乘员能够通过斜坡部件而顺利地从车辆的车身后方侧乘车,并且能够不转换方向就向驾驶姿态进行转移。
如以上所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确保轮椅的乘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表示后尾门被开放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后视图。
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主视图。
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4为表示本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前侧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后侧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在各个图中所适当表示的箭头标记UP设为车身上方向,将箭头标记FR设为车身前方向,将箭头标记LH设为车身左方向,将箭头标记RH设为车身右方向。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未特别说明的条件下记载了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的情况设为,表示车身上下方向的上下、车身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身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被应用于轮椅60的乘员P能够驾驶的一人乘坐用的小型汽车(微型车)。在车辆10的后部处,设置有例如能够以右端部侧(车辆宽度方向一端部侧)作为铰链部而进行转动的后尾门12,且车辆10的后部整体能够通过该后尾门12而进行开闭。
在车辆10中,设置有构成车厢的地板的地板面板14。在地板面板14的后部下侧处设置有能够取放的平板状的斜坡部件16。即,在地板面板14的下部处,形成有能够对斜坡部件16进行收纳的收纳空间(省略图示),且斜坡部件16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手动或自动而从该收纳空间取放。
在车辆10(车身)的两侧部处设置有左右一对的作为面板部件的侧围板20。另外,由于被设置于各个侧围板20上的后述的前侧固定部件30以及后侧固定部件40等为左右对称且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主要对单侧(左侧)的侧围板20进行说明。
如图5所详细示出的那样,侧围板20由平板状的外面板22和截面呈帽型形状的内面板24构成,并且通过使内面板24的上凸缘部以及下凸缘部与外面板22的上边缘部以及下边缘部接合,从而被形成为封闭截面形状。而且,内面板24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壁部24A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乘车的轮椅60对置。
在内面板24的壁部24A的外面侧(封闭截面内)处设置有上下一对(被设为上下两列)的轨道部件28,所述轨道部件28被形成为使开口侧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截面呈大致“凹”字状,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而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各个轨道部件28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对置的内面板24的壁部24A处,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的细长的大致椭圆形状的开口部26(参照图2)。
此外,在各个轨道部件28上,前侧固定部件30以能够沿着该轨道部件28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若具体进行说明,则前侧固定部件30具有从前后方向被插入并被设置于轨道部件28上的截面呈大致“U”字状的滑动部32、被设置于该滑动部32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处的平板状的支承部34、和在支承部34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壁面上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而以预定的长度突出设置的圆柱状(杆状)的主体部36。
滑动部32以及支承部34被配置在轨道部件28的内部(内面板24的外面侧),且主体部36从开口部26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向车厢)突出(参照图2)。而且,被设为上下两个一组的主体部36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通过以上下方向作为轴向的圆柱状(杆状)的连结部38而被一体地连结。
因此,轮椅60的乘员P能够握住该连结部38(通过手动操作)而使前侧固定部件30(主体部36)沿着上下两列的轨道部件28进行移动。换言之,前侧固定部件30被构成为,能够通过轮椅60的乘员P的手动操作而沿着上下两列的轨道部件28进行移动。另外,在图2、图3中,省略了连结部38的图示。
此外,前侧固定部件30相对于轨道部件28的固定方法与座椅相对于未图示的车辆用座椅的的座椅轨道的固定方法等同。即,前侧固定部件30中的滑动部32具有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卡止于被形成在轨道部件28上的多个切口部(省略图示)上的卡止部(省略图示),以使该滑动部32能够固定在轨道部件28的多个预定位置上,且将对该卡止部在卡止状态以及非卡止状态之间切换的手柄等操作部(省略图示)设置于连结部38上。
而且,从车辆10的后部乘车的轮椅60上的金属制的手把轮环62的前部侧与该被设为两个一组的主体部36的外周面抵接(接触)。也就是说,各个主体部36以采用了驾驶姿态的状态下的轮椅60的手把轮环62能够与主体部36的顶端部处的外周面抵接的长度而突出。
另外,被设为两个一组的主体部36所各自抵接的手把轮环62的部位为,在从前后方向(轮椅60的前后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环状的手把轮环62的中心(隔着中心)而上下等间隔地分离的部位(参照图3)。通过设为该部位,从而使前侧固定部件30成为其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能够根据手把轮环62的外径而顺利地进行调节的结构。
此外,如图1、图3、图4所示,在该车辆10的侧围板20的封闭截面内,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而设置有后侧固定部件40,所述后侧固定部件40将手把轮环62的后部侧朝向前方进行按压,以将手把轮环62的前部侧推向前侧固定部件30中的主体部36的外周面。
如图6所详细示出的那样,后侧固定部件40具有以上下方向作为轴向并能够向正反两个方向旋转的圆柱状的支轴44、和在该支轴44的下端部处弯曲成直角并被一体设置的圆柱状(杆状)的主体部46。也就是说,主体部46被构成为,能够使轴向朝向水平方向并以支轴44为中心而进行转动。
而且,主体部46被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而转动了大致90时,能够使该主体部46的顶端部处的外周面与手把轮环62的后部侧抵接的长度。另外,在内面板24的后端部处形成有前后方向被设为长边方向的大致椭圆形状的长孔部24B,且主体部46能够通过该长孔部24B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进行转动(突出)(在图5、图6中,示出了该长孔部24B的一部分)。
此外,支轴44被插入至与外面板22的内面侧(封闭截面内)被一体设置的平板状的托架42的贯穿孔(省略图示)中,并以能够旋转且不能脱落的方式而被该托架42支承。而且,该支轴44以主体部46朝向后方侧的方式(以主体部46的轴向成为前后方向的方式)通过扭转弹簧(省略图示)等施力部件而一直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被施力。
此外,金属丝(线缆)48的一端部被安装在与托架42相比更向上方侧突出的支轴44的一部分处,且沿着预定的方向而被卷绕。而且,金属丝48的另一端部被安装在以包括棘轮机构的方式而被构成的转动手柄50的下端部50D上。另外,金属丝48以及转动手柄50的下端部50D被配置在侧围板20的封闭截面内。
转动手柄50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侧视观察被形成为大致“L”字状,且朝向其后方侧的弯曲部50A以车辆宽度方向作为轴向且以可转动的方式而被支承在支承台52的内侧,所述支承台52被设置于内面板24的上表面上且其截面呈大致“U”字状。而且,该转动手柄50的被设为圆柱状的上部(与弯曲部50A相比靠上侧的部分,以下,称为“握持部”)50U被配置于,乘车于车辆10上的轮椅60的乘员P能够用手指握持的位置。
因此,当轮椅60的乘员P用手指握住转动手柄50的握持部50U并以弯曲部50A为中心而向后方侧进行转动(移动)时,转动手柄50的下端部50D成为向前方侧转动(移动)的结构,并成为将金属丝48向前方侧拉伸的结构。
而且,通过使金属丝48向前方侧被拉伸,从而卷绕有金属丝48的支轴44克服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进行旋转,并成为在俯视观察时使主体部46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而转动大致90度的结构。由此,后侧固定部件40的主体部46成为将轮椅60中的手把轮环62的后部侧朝向前方进行按压的结构。
此外,转动手柄50的转动角度(转动量)能够按照几个阶段来进行调节。即,转动手柄50由其转动角度按照每个阶段而被锁止的棘轮机构构成,并能够对拉伸金属丝48的量(长度)进行调节。由此,能够根据手把轮环62的外径,而对利用后侧固定部件40的主体部46按压该手把轮环62的后部侧的按压力进行调节。
这样,后侧固定部件40由通过主体部46而能够将手把轮环62的后部侧朝向前方进行按压的机械性的机构构成,并且通过按照每个阶段而被锁止的棘轮机构从而能够对其按压力进行调节,其中,所述主体部46通过轮椅60的乘员P使转动手柄50的握持部50U向后方侧转动(移动)这样的手动操作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进行转动。
此外,如图1、图2所示,后侧固定部件40的主体部46在从前后方向(轮椅60的前后方向)观察时被设置在两个一组的前侧固定部件30的主体部36之间(优选为,与手把轮环62的中心大致相同的高度的位置)。换言之,如图3所示,手把轮环62成为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侧视观察时被各个主体部36以及主体部46所夹持并固定的结构,所述各个主体部36以及主体部46被配置于,以前后方向作为高度方向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处。
在被设为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中,接下来,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当轮椅60的乘员P乘车于车辆10上时,使后尾门12转动而开放车辆10的后部。然后,通过手动(由轮椅60的乘员P以外的人实施的操作)或自动而从被形成在地板面板14的下方侧处的收纳空间取出斜坡部件16,并使该斜坡部件16的取出方向侧的端部支承在路面上。
由此,由于斜坡部件16相对于路面而以预定的角度被倾斜配置,因此,轮椅60的乘员P能够从该斜坡部件16的上表面通过而容易地向地板面板14的上表面移动。也就是说,轮椅60的乘员P能够通过斜坡部件16而顺利地从车辆10的后方侧乘车,并且能够不转换方向就向驾驶姿态进行转移。
乘车于车辆10上的轮椅60的乘员P使该轮椅60中的手把轮环62的前部侧与被设为两个一组的前侧固定部件30的主体部36抵接(接触)。此时,由于前侧固定部件30相对于手把轮环62的中心而被设置为上下两个一组,因此,与仅设置有一个前侧固定部件30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对轮椅60中的手把轮环62的前部侧进行固定。
此外,此时根据手把轮环62的外径而对前侧固定部件30(主体部36)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使该轮椅60自身被固定在轮椅60的乘员P驾驶车辆10时的适当的位置处。也就是说,轮椅60的乘员P在用手指握住连结部38而对操作部进行操作的同时(将卡止部设为非卡止状态的同时),使前侧固定部件30沿着轨道部件28而进行移动,并且在适当地位置处放开连结部38。由此,卡止部被卡止于形成在轨道部件28上的多个切口部的一个上,从而使得前侧固定部件30被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在此,各个前侧固定部件30以可移动的方式而被各个轨道部件28支承,并且相对于手把轮环62的中心而被设置为上下两个一组的主体部36通过连结部38而被一体连结。因此,轮椅60的乘员P能够通过握住该连结部38而同时对上下一对的主体部36(前侧固定部件30)的位置进行变更。
并且,由于前侧固定部件30如上文所述的那样通过轮椅60的乘员P的手动操作(被设置于连结部38上的操作部的操作)而进行移动并被卡止固定,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顺利地实施前侧固定部件30的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轮椅60定位在与轮椅60的手把轮环62的外径相应的适当的位置上。
使轮椅60中的手把轮环62的前部侧与被设为两个一组的前侧固定部件30的主体部36抵接(接触)后,轮椅60的乘员P拉动转动手柄50(使转动手柄50的握持部50U朝向后方进行转动)。于是,金属丝48向前方侧被拉伸,且后侧固定部件40的主体部46克服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以支轴44为中心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进行转动,并将手把轮环62的后部侧(与手把轮环62的中心大致的相同高度的部位)朝向前方进行按压。
由此,能够利用前侧固定部件30和后侧固定部件40而从前后方向对轮椅60的手把轮环62的前部侧和后部侧进行夹持并固定。因此,能够抑制或防止由于车辆10加速时以及减速时产生的惯性力、或者车辆10正面碰撞或后面碰撞时产生的惯性力而导致轮椅60自身相对于车辆10移动的情况,从而能够确保轮椅60的乘员P的安全性。
另外,轮椅60的乘员P在拉动转动手柄50之前,当然会通过轮椅60所具备的制动器(省略图示)而预先锁止轮椅60的车轮64,并通过车辆10所具备的安全带(省略图示)而预先将自己的身体束缚在车辆10中。
此外,后侧固定部件40的主体部46将手把轮环62的后部侧朝向前方进行按压时的按压力通过拉动转动手柄50时的按压力(转动量)而被调节。即,由于使后侧固定部件40的主体部46转动的转动手柄50由棘轮机构构成,因此,能够分阶段地(按照几个阶段)对拉伸金属丝48的量(长度)进行调节。因此,后侧固定部件40的主体部46能够根据手把轮环62的外径而将该手把轮环62的后部侧适当地朝向前方进行按压。
此外,如上文所述,由于后侧固定部件40由如通过轮椅60的乘员P的手动操作(拉动转动手柄50的动作)而将手把轮环62的后部侧朝向前方进行按压那样的机械性的机构构成,因此,与后侧固定部件40利用例如电气机构来进行运动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车辆10的制造成本。
此外,手把轮环62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侧视观察时被各个主体部36以及主体部46所夹持并固定,所述各个主体部36以及主体部46被配置于,以前后方向作为高度方向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处。因此,与手把轮环62从前后方向各以一处被夹持并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有效且稳定地对轮椅60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或防止由于车辆10加速时以及减速时等产生的惯性力而导致轮椅60自身相对于车辆10移动的情况。
此外,侧围板20被配置为左右一对,且前侧固定部件30以及后侧固定部件40分别相对于左右的手把轮环62而被设置。因此,与前侧固定部件30以及后侧固定部件40仅相对于左右任意单侧的手把轮环62而被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稳定地对轮椅60进行固定。
此外,由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轨道部件28被设置在侧围板20上,因此能够提高该侧围板20的刚性,并能够应对车辆10的侧面碰撞。即,在车辆10的侧面碰撞时,能够减少侧围板20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变形量,从而能够降低轮椅60的乘员P的伤害值。
进一步地说,由于轨道部件28被设置为上下两列,因此,与被设置为一列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侧围板20的刚性,并能够更有效地应对车辆10的侧面碰撞(能够更有效地减少侧围板20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变形量,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轮椅60的乘员P的伤害值)。因此,即使在车辆10的侧面碰撞时,也能够确保轮椅60的乘员P的安全性。
另外,在轮椅60的乘员P从车辆10下车时,将棘轮机构解除,并使转动手柄50的握持部50U倒向前方侧。于是,金属丝48向前方侧的拉伸力被解除,因此,后侧固定部件40中的主体部46通过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进行转动。
由此,由前侧固定部件30以及后侧固定部件40实现的对于轮椅60(手把轮环62)的固定被解除。因此,只要使后尾门12进行转动而开放车辆10的后部,并通过手动(由轮椅60的乘员P以外的人实施的操作)或自动而将斜坡部件16取出,轮椅60的乘员P就能够从车辆10下车。
以上,虽然基于附图而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未被限定于图示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设计。例如,通过前侧固定部件30以及后侧固定部件40而从前后方向进行夹持并固定的部件也可以不是手把轮环62,而是车轮64。
但是,在车轮64的情况下,由于当按压时会发生弹性变形,因此,无法否定在该弹性变形的范围内轮椅60进行运动的可能性。因此,优选为,通过前侧固定部件30以及后侧固定部件40从前后方向进行夹持并固定的部件是,即使按压也不会发生弹性变形的金属制的手把轮环62。此外,前侧固定部件30也可以被构成为,通过根据轮椅60的乘员P的开关操作的电气机构来进行移动。
此外,使后侧固定部件40的主体部46以支轴44为中心而进行转动的结构只要为机械性的机构即可,并未被限定于图示的结构。例如,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设为如下那样的连杆机构,即,当使手柄部件倒向前方侧时,一端部被安装在该手柄部件的下端部处的杆部件向后方侧进行滑动,从而使被设置于该杆部件的另一端部侧处的支轴44进行旋转,由此使得主体部46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进行转动。该连杆机构的情况下的后侧固定部件40中的主体部46的转动量(按压力)只要构成为能够通过手柄部件的转动角度(杆部件向后方侧的移动量)来进行调节即可。
此外,后侧固定部件40也可以不被设置于侧围板20(内面板24)上,而是被设置于地板面板14上。即,后侧固定部件40也可以成为如下结构,即,当使转动手柄50转动时,地板面板14的后部中的左右两侧部(一部分)立起而将手把轮环62的后部侧向前方侧进行按压的结构。另外,在这样使地板面板14的一部分立起的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由机械性的机构来构成,而是由电气机构来构成。

Claims (9)

1.一种车辆,具备:
面板部件,其被设置于车身上,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乘车的轮椅对置;
前侧固定部件,其被设置于所述面板部件上,并与所述轮椅中的手把轮环的前部侧或车轮的前部侧接触;
后侧固定部件,其将所述手把轮环的后部侧或所述车轮的后部侧朝向车身前方侧进行按压,以将所述手把轮环的前部侧或所述车轮的前部侧推向所述前侧固定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在所述面板部件上设置有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轨道部件,
所述前侧固定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而被所述轨道部件支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前侧固定部件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所述轮椅的乘员的手动操作来进行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轨道部件被设置成上下两列,
所述前侧固定部件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手把轮环的中心或所述车轮的中心而被设置为上下两个一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后侧固定部件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被设置于两个一组的所述前侧固定部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后侧固定部件由能够通过所述轮椅的乘员的手动操作而将所述手把轮环的后部侧或所述车轮的后部侧朝向车身前方侧进行按压的机械性机构构成。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面板部件被配置成左右一对,
所述前侧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后侧固定部件分别相对于左右的所述手把轮环或左右的所述车轮而进行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
在地板面板的后部下侧处具有能够取放的斜坡部件,以通过使后尾门开放而使所述轮椅能够乘车。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中,
前侧固定部件通过连结部而被一体连结。
CN202110646443.8A 2020-06-23 2021-06-10 车辆 Active CN1138299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08206 2020-06-23
JP2020108206A JP7287354B2 (ja) 2020-06-23 2020-06-23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9973A CN113829973A (zh) 2021-12-24
CN113829973B true CN113829973B (zh) 2024-04-02

Family

ID=78823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6443.8A Active CN113829973B (zh) 2020-06-23 2021-06-10 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0239B2 (zh)
JP (1) JP7287354B2 (zh)
CN (1) CN113829973B (zh)
DE (1) DE102021114300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344A (zh) * 2004-10-29 2006-05-03 高田株式会社 轮椅固定装置、轮椅搭载用车辆以及轮椅系统
JP2018090143A (ja) * 2016-12-06 2018-06-1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の配索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乗物用シート
CN110884333A (zh) * 2018-08-21 2020-03-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
CN110949209A (zh) * 2018-09-26 2020-04-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及车辆用座椅配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9752A (en) * 1975-09-10 1977-04-26 Fmc Corporation Wheelchair restraint device
JPS62665Y2 (zh) * 1980-08-21 1987-01-09
JPH0349696Y2 (zh) * 1989-08-24 1991-10-23
JP3226572B2 (ja) * 1991-09-18 2001-11-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椅子乗り入れ式自動車に適用される車椅子構造
JPH05220195A (ja) * 1991-10-26 1993-08-31 Tadashi Iura 車椅子
JPH10217833A (ja) * 1996-12-04 1998-08-18 Nippon Rokaki Kk 車椅子搭乗用自動車
JP2004261492A (ja) * 2003-03-04 2004-09-24 Kazuhiko Kami 転落防止装置を有する車いす用乗降装置を備えた自動車
US9868359B2 (en) 2013-03-15 2018-01-16 Kld Energy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communications, power management, and seating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344A (zh) * 2004-10-29 2006-05-03 高田株式会社 轮椅固定装置、轮椅搭载用车辆以及轮椅系统
JP2018090143A (ja) * 2016-12-06 2018-06-1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の配索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乗物用シート
CN110884333A (zh) * 2018-08-21 2020-03-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
CN110949209A (zh) * 2018-09-26 2020-04-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及车辆用座椅配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14300A1 (de) 2021-12-23
JP7287354B2 (ja) 2023-06-06
US20210393456A1 (en) 2021-12-23
US11890239B2 (en) 2024-02-06
JP2022002667A (ja) 2022-01-11
CN113829973A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12889B1 (ko) 차량용 시이트이송트랙의 록킹장치
EP2768696B1 (en) Seat-track assembly
US20100101060A1 (en) Remotely actuated seat belt buckle
US7665704B2 (en) Seat rail apparatus
EP2282251A1 (en) Operational pedal support structure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the same
KR101987006B1 (ko) 자동차의 전동식 슬라이딩 콘솔
US20030075963A1 (en) Automobile seat with folding seat back
CN113829973B (zh) 车辆
JPH10329612A (ja) 可動式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用スライダー
EP3212450B1 (en) Positionable shifter system
JP2001158300A (ja) シャトルコンソール機構
CN217074201U (zh) 车辆的坡道系统
JP5434101B2 (ja) 車両用回転シート装置
US20180178689A1 (en) Armrest Release System
JPH0911799A (ja) スライドコンソール装置
KR100575399B1 (ko) 차량의 시트트랙용 록킹기구
JP2002127807A (ja) 車椅子固定装置および補助フレーム
JP3226572B2 (ja) 車椅子乗り入れ式自動車に適用される車椅子構造
CN216994057U (zh) 斜坡系统
CN112656595B (zh) 公共汽车
KR100339292B1 (ko) 이동체용 휠체어 고정장치
GB2028631A (en) Locking structure for a seat belt slider in a mounting rail
JPH08230550A (ja) 移動体用車椅子固定装置
US20220332224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walk-in seat of vehicle
JP361413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