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5225A - 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及无人值守车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及无人值守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5225A
CN113775225A CN202111137795.7A CN202111137795A CN113775225A CN 113775225 A CN113775225 A CN 113775225A CN 202111137795 A CN202111137795 A CN 202111137795A CN 113775225 A CN113775225 A CN 113775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utomatic door
parking
lifting
beh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77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嘉殷
苏农
陆伟
陈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ampu Stereo Gar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ampu Stereo Gar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ampu Stereo Gar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ampu Stereo Gar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377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52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5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52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04H6/2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movable platforms for horizontal transport, i.e. cars being permanently parked on palet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 E04H6/422Automatically operated car-par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 E04H6/426Parking gui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06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for gara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3Type of wing
    • E05Y2900/132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通过在现有的半自动式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中加装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等,将现有的半自动式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改造为无人值守车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车库。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及无人值守车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及无人值守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匮乏,停车难的问题在城市中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了城市治理的一项难题。
立体车库是一种具有多层停车位结构的机械车库,可在较少的土地上提供较多的停车位,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一项重要手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立体车库已经从早期的半自动式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发展为现今的无人值守车库。
但是,我国城市中仍然保留有大量的半自动式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这类停车设备由于不便设置出入口门,首层车库的每个车位都是出入口,不便于安全管理。1、经常有新闻报出,有人还在车库内,其他人就操作设备,造成人员受伤和车辆刮坏的风险;2、车辆经常停歪停不到位,但司机已离开,造成设备不能运行;3、取车麻烦,按设备看板找停车位的车盘编号,容易将其他人的车先取下来,操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及无人值守车库,可将现有的半自动式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改造为无人值守车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位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顶层车库的至少一车盘及其升降驱动装置拆除,以在所述顶层车库中形成可供车盘横移的至少一空白车位,并在所述顶层车库中加装用于驱动所述顶层车库的各车盘进行横移的横移驱动装置;
步骤二:在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中加装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其中所述隔离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外围上的隔离墙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隔离墙体上的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与所述首层车库的其中一车位相对应;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活体检测器和车辆检测单元,所述活体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是否存在活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是否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
步骤三:将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接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对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进行控制;
步骤四:对所述控制器进行配置,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停车时先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空闲的一车盘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位上,然后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打开,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检测到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且所述活体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关闭指令,使所述自动门关闭,然后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将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移动回原车位;在取车时先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停放了待取车辆的车盘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位上,然后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打开,当所述检测系统检测到车辆已被取走且所述活体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关闭指令,使所述自动门关闭,然后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将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移动回原车位。
一种无人值守车库,包括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接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对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进行控制;其中
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两层车库,每层车库具有横向并列的至少两个车位,其每层车库中均预留有未装载车盘的至少一空白车位,且各个车盘均可在自身所在层车库内横移,除了首层车库之外,从第二层车库至顶层车库的各个车盘还可在各层车库间升降;
所述隔离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外围上的隔离墙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隔离墙体上的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与所述首层车库的其中一车位相对应;
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活体检测器和车辆检测单元,所述活体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是否存在活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是否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停车时先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空闲的一车盘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位上,然后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打开,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检测到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且所述活体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关闭指令,使所述自动门关闭,然后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将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移动回原车位;在取车时先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停放了待取车辆的车盘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位上,然后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打开,当所述检测系统检测到车辆已被取走且所述活体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关闭指令,使所述自动门关闭,然后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将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移动回原车位。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案通过将现有的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顶层车库的至少一车盘拆除,并在所述顶层车库中加装横移驱动装置以实现所述顶层车库的各车盘横移,接着为现有的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加装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使所述首层车库中位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位形成固定的停取车位,最后将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等接入现有的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中,最终将现有的半自动式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改造为无人值守车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无人值守车库的原理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无人化改造方法的步骤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无人值守车库中首层车库的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无人值守车库的立面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无人值守车库的运行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无人值守车库中隔离系统的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3-6所示,将位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顶层车库的至少一车盘105及其升降驱动装置拆除,以在所述顶层车库中形成可供车盘105横移的至少一空白车位,并在所述顶层车库中加装用于驱动所述顶层车库的各车盘105进行横移的横移驱动装置;
步骤二:如图1所示,在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中加装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其中所述隔离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外围上的隔离墙体104、以及设置于所述隔离墙体104上的自动门106,所述自动门106与所述首层车库的其中一车位相对应;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活体检测器209和车辆检测单元,所述活体检测器209用于检测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是否存在活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是否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
步骤三:将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接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对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进行控制;
步骤四:对所述控制器进行配置,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停车时先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空闲的一车盘105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上,然后向所述自动门106发送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106打开,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检测到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且所述活体检测器209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向所述自动门106发送一关闭指令,使所述自动门106关闭,然后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将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移动回原车位;在取车时先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停放了待取车辆的车盘105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上,然后向所述自动门106发送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106打开,当所述检测系统检测到车辆已被取走且所述活体检测器209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向所述自动门106发送一关闭指令,使所述自动门106关闭,然后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将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移动回原车位。
在现有技术中,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包括由立柱101、轨道横梁102和顶架加固梁103等构成的至少两层车库,每层车库具有横向并列的至少两个车位;其中,除了所述顶层车库之外,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首层车库至倒数第二层车库上均预留有未装载车盘105的一空白车位且均装载有用于驱动各车盘105在自身所在层车库的各个车位间横移的横移驱动装置,而所述顶层车库的各个车位上均装载有车盘105且未装载横移驱动装置,所述顶层车库上的各个车盘105无法横移;除了所述首层车库之外,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第二层车库至顶层车库上的各个车盘105均装载有用于驱动自身在各层车库间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而所述首层车库上的各个车盘105均未装载升降驱动装置,无法升降。在停取车时,若待停取车辆的车盘105位于所述首层车库时,则司机可直接将车辆驶入或驶离该车盘105,若待停取车辆的车盘105位于第二层车库至顶层车库中的任一层时,则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先控制位于该车盘105下方的各层车盘105进行横移,以在该车盘105下方形成一升降通道,然后控制该车盘105下降至首层车库上,以供司机将车辆驶入或驶离该车盘105。由于所述顶层车库上的各车盘105无需对其他车盘105进行避让,所述顶层车库上的各个车位上均装载有车盘105,无空白车位、无横移驱动装置。
本案通过将现有的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顶层车库的至少一车盘105拆除,并在所述顶层车库中加装横移驱动装置以实现所述顶层车库的各车盘105横移,接着为现有的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加装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使所述首层车库中位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形成固定的停取车位,最后将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等接入现有的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中,最终将现有的半自动式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改造为无人值守车库。
其中,所述隔离墙体104无需完全将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封闭或密封,仅需使外部的人或动物无法进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首层车库内即可,即所述隔离墙体104可仅有一层车库的高度,也可有多层车库的高度,还可以开设一些孔洞结构,以实现通风、采光或其他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门106为卷帘门,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门,所述自动门106的类型不应限制本案的保护范围。
所述检测系统包括进车检测器301,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106前是否有车辆需要停车,可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附近的隔离墙体104上,或者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上,或者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前的地面上。
该无人化改造方法在步骤四中还包括: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所述进车检测器301感测到所述自动门106前有车辆需要停车时,判断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当前状态,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当前可进行停取车操作时,则向所述自动门106发送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106打开,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当前无法进行停取车操作时,则维持所述自动门106关闭,且将车辆加入等候停车队列,直至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当前状态变更为可进行停取车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车检测器301为地磁传感器。
该无人化改造方法在步骤二中还包括:在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中加装引导系统,所述引导系统包括指示灯装置401,所述指示灯装置401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旁,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在步骤三中还包括:将所述引导系统接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对所述引导系统进行控制。
其中,在步骤四中还包括: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未进行停取车且所述活体检测器209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点亮,以表示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当前可进行停取车操作,当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正在进行停取车时或者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存在活体时,控制所述第二指示灯点亮,以表示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当前无法进行停取车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灯为绿灯,所述第二指示灯为红灯。
所述引导系统还包括状态显示屏402,用于显示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运行状态。
所述状态显示屏402与所述指示灯装置401相配合,比如当所述第一指示灯被点亮时,所述状态显示屏402显示“可以停取车”,当所述第二指示灯被点亮时,所述状态显示“正在停取车”等。
所述活体检测器209的数量有六个,分布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首层车库的多个位置上,以从所述首层车库的多个位置对整个升降横移停车设备内的活体进行检测;所述车辆检测单元包括以下检测器的至少一个,
车辆检测器206,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是否停放有车辆,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的对角线两端上;
停车检测器207,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是否位于指定区域内,包括第一停车检测器207和第二停车检测器207,其中所述第一停车检测器207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轮胎是否位于指定区域内,设置于所述首层车库的横向两侧上且位置与指定区域(轮胎)相对应,所述第二停车检测器207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车身是否位于指定区域内,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上且位置与指定区域(车身)相对应;
车高检测器202,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高度是否超出限定高度,设置于所述首层车库的横向两侧上且高度与限定高度相对应;
车头检测器203,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头部是否超出限定位置,设置于所述首层车库的横向两侧上且位置与头部限定位置相对应;
车尾检测器201,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尾部是否超出限定位置,设置于所述首层车库的横向两侧上且位置与尾部限定位置相对应;
车左检测器204,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左侧是否超出限定位置,设置于所述首层车库的横向两侧上且位置与左侧限定位置相对应;
车右检测器205,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右侧是否超出限定位置,设置于所述首层车库的横向两侧上且位置与右侧限定位置相对应;
该无人化改造方法在步骤四中还包括: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车辆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判断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停放的车辆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预设条件(如车盘105上停放有车辆,且车辆已停放于所述车盘105的指定区域内,车辆的高度、头部、尾部、左侧和右侧均未超出限定高度或限定位置)时,则判断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若未满足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引导司机将车辆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检测器206、停车检测器207的第一停车检测器207、车高检测器202、车头检测器203、车位检测器、车左检测器204和车右检测器205均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停车检测器207的第二停车检测器207为雷达208。
所述引导系统包括语音呼叫器和语音播报器的至少一个,所述语音呼叫器用于供后台管理人员在车辆停放未满足预设条件时向司机进行语音呼叫,以提醒司机将车辆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所述语音播报器用于在车辆停放未满足预设条件时向司机自动语音播报,以提醒司机将车辆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所述语音呼叫器和语音播报器均设置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
当然,所述语音播报器还用于在所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后,向司机语音播报提醒信息,如“关好后视镜、拉好手刹、关好门窗、熄火停车、到门外控制屏107确认停车”。
所述引导系统还包括左偏摄像头303、右偏摄像头304和停车显示屏403,所述左偏摄像头303用于拍摄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左侧空间,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左侧上,所述右偏摄像头304用于拍摄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右侧空间,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右侧上;所述停车显示屏403用于供司机在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停车时观看,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前方;
该无人化改造方法在步骤四中还包括: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停车时将所述左偏摄像头303和右偏摄像头304所拍摄的车辆左侧空间和车辆右侧空间的图像显示在所述停车显示屏403上,以供司机在停车时通过所述停车显示屏403获知车辆是否偏左或偏右。
该无人化改造方法在步骤二中还包括:在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中加装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车牌识别摄像头302和身份识别装置,所述车牌摄像头用于识别获取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车牌号码,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上;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识别获取司机的身份信息,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附近的隔离墙体104上;在步骤三中还包括:将所述识别系统接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对所述识别系统进行控制。
其中,在步骤四中还包括: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停车时将所述识别系统获取的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的编号绑定,在取车时依据所述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判断待取车辆所停放的车盘105,并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待取车辆所停放的车盘105移动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上,并依据所述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结算停车费。
当车辆上有车牌时,该无人化改造方法则通过车牌号码判断待取车辆所停放的车盘105,当车辆上无车牌时,该无人化改造方法则通过司机的身份信息判断待取车辆所停放的车盘105;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可以包括指纹识别器、人脸识别器、声纹识别器或二维码识别器的至少一种,以分别识别获取司机的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声纹信息或停车二维码中的至少一种身份信息。
当然,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还可以通过APP、微信公众号或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识别获取司机注册的用户账号等身份信息。
所述隔离墙体104在所述自动门106旁设置有一门外控制屏107,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可集成于所述门外控制屏107上。
该无人化改造方法在步骤四中还包括: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停车时,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检测到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且所述活体检测器209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控制所述门外控制屏107弹出一停车确认窗口,待司机在窗口中按下确认停车后,才向所述自动门106发送关闭指令;在取车时,通过所述门外控制屏107获取输入的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
所述自动门10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根据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中每层车位的数量而定,在步骤一中,所述顶层车库上的车盘105拆除数量根据所述自动门106的数量以及所述顶层车库上的总车位数而定,必要时也可在步骤一中拆除位于所述顶层车库以下的其他层车库上的车盘105,最终使得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的每两列或三列车位对应于一个自动门106,以使各层车库上的车盘105均可以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在原车位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之间移动。
所述门外控制屏107、状态显示屏402、车辆检测单元和引导系统等的数量均与所述自动门106相同且一一对应。
实施例二
如图1、3-6所示,一种无人值守车库,可通过实施例一的方法由存量的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改造而来,也可新建而来。
该无人值守车库包括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接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对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进行控制;其中
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包括由立柱101、轨道横梁102和顶架加固梁103等构成的至少两层车库,每层车库具有横向并列的至少两个车位,其每层车库中均预留有未装载车盘105的至少一空白车位,且各个车盘105均可在自身所在层车库内横移,除了首层车库之外,从第二层车库至顶层车库的各个车盘105还可在各层车库间升降;
所述隔离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外围上的隔离墙体104、以及设置于所述隔离墙体104上的自动门106,所述自动门106与所述首层车库的其中一车位相对应;
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活体检测器209和车辆检测单元,所述活体检测器209用于检测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是否存在活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是否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停车时先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空闲的一车盘105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上,然后向所述自动门106发送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106打开,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检测到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且所述活体检测器209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向所述自动门106发送一关闭指令,使所述自动门106关闭,然后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将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移动回原车位;在取车时先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停放了待取车辆的车盘105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上,然后向所述自动门106发送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106打开,当所述检测系统检测到车辆已被取走且所述活体检测器209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向所述自动门106发送一关闭指令,使所述自动门106关闭,然后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将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移动回原车位。
每层车库上均装载有用于驱动各自车盘105进行横移的横移驱动装置;除了所述首层车库之外,从第二层车库至顶层车库的各个车盘105上还装载有用于驱动自身进行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隔离墙体104无需完全将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封闭或密封,仅需使外部的人或动物无法进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即可,即所述隔离墙体104可仅有一层车库的高度,也可有多层车库的高度,还可以开设一些孔洞结构,以实现通风、采光或其他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门106为卷帘门,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门,所述自动门106的类型不应限制本案的保护范围。
所述检测系统包括进车检测器301,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106前是否有车辆需要停车,可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附近的隔离墙体104上,或者也可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上,或者也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前的地面上。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进车检测器301感测到所述自动门106前有车辆需要停车时,判断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当前状态,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当前可进行停取车操作时,则向所述自动门106发送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106打开,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当前无法进行停取车操作时,则维持所述自动门106关闭,且将车辆加入等候停车队列,直至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当前状态变更为可进行停取车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车检测器301为地磁传感器。
该无人值守车库还包括引导系统,所述引导系统包括指示灯装置401,所述指示灯装置401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旁,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未进行停取车且所述活体检测器209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点亮,以表示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当前可进行停取车操作,当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正在进行停取车或所述活体检测器209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存在活体时,控制所述第二指示灯点亮,以表示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当前无法进行停取车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灯为绿灯,所述第二指示灯为红灯。
所述引导系统还包括状态显示屏402,用于显示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运行状态。
所述状态显示屏402与所述指示灯装置401相配合,比如当所述第一指示灯被点亮时,所述状态显示屏402显示“可以停取车”,当所述第二指示灯被点亮时,所述状态显示“正在停取车”等。
所述活体检测器209的数量有六个,分布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首层车库的多个位置上,以从所述首层车库的多个位置对整个升降横移停车设备内的活体进行检测;所述车辆检测单元包括以下检测器的至少一个,
车辆检测器206,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是否停放有车辆,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的对角线两端上;
停车检测器207,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是否位于指定区域内,包括第一停车检测器207和第二停车检测器207,其中所述第一停车检测器207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轮胎是否位于指定区域内,设置于所述首层车库的横向两侧上且位置与指定区域(轮胎)相对应,所述第二停车检测器207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车身是否位于指定区域内,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上且位置与指定区域(车身)相对应;
车高检测器202,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高度是否超出限定高度,设置于所述首层车库的横向两侧上且高度与限定高度相对应;
车头检测器203,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头部是否超出限定位置,设置于所述首层车库的横向两侧上且位置与头部限定位置相对应;
车尾检测器201,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尾部是否超出限定位置,设置于所述首层车库的横向两侧上且位置与尾部限定位置相对应;
车左检测器204,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左侧是否超出限定位置,设置于所述首层车库的横向两侧上且位置与左侧限定位置相对应;
车右检测器205,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右侧是否超出限定位置,设置于所述首层车库的横向两侧上且位置与右侧限定位置相对应;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车辆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判断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停放的车辆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预设条件(如车盘105上停放有车辆,且车辆已停放于所述车盘105的指定区域内,车辆的高度、头部、尾部、左侧和右侧均未超出限定高度或限定位置)时,则判断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若未满足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引导系统引导司机将车辆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检测器206、停车检测器207的第一停车检测器207、车高检测器202、车头检测器203、车位检测器、车左检测器204和车右检测器205均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停车检测器207的第二停车检测器207为雷达208。
所述引导系统包括语音呼叫器和语音播报器的至少一个,所述语音呼叫器用于供后台管理人员在车辆停放未满足预设条件时向司机进行语音呼叫,以提醒司机将车辆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所述语音播报器用于在车辆停放未满足预设条件时向司机自动语音播报,以提醒司机将车辆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所述语音呼叫器和语音播报器均设置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
当然,所述语音播报器还用于在所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后,向司机语音播报提醒信息,如“关好后视镜、拉好手刹、关好门窗、熄火停车、到门外控制屏107确认停车”。
所述引导系统还包括左偏摄像头303、右偏摄像头304和停车显示屏403,所述左偏摄像头303用于拍摄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左侧空间,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左侧上,所述右偏摄像头304用于拍摄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右侧空间,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右侧上;所述停车显示屏403用于供司机在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停车时观看,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前方;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停车时将所述左偏摄像头303和右偏摄像头304所拍摄的车辆左侧空间和车辆右侧空间的图像显示在所述停车显示屏403上,以供司机在停车时通过所述停车显示屏403获知车辆是否偏左或偏右。
该无人值守车库还包括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车牌识别摄像头302和身份识别装置,所述车牌摄像头用于识别获取停放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的车辆的车牌号码,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上;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识别获取司机的身份信息,设置于所述自动门106附近的隔离墙体104上。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停车时将所述识别系统获取的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的编号绑定,在取车时依据所述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判断待取车辆所停放的车盘105,并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待取车辆所停放的车盘105移动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上,并依据所述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结算停车费。
当车辆上有车牌时,该无人值守车库则通过车牌号码判断待取车辆所停放的车盘105,当车辆上无车牌时,该无人值守车库则通过司机的身份信息判断待取车辆所停放的车盘105;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可以包括指纹识别器、人脸识别器、声纹识别器或二维码识别器的至少一种,以分别识别获取司机的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声纹信息或停车二维码中的至少一种身份信息。
当然,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还可以通过APP、微信公众号或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识别获取司机注册的用户账号等身份信息。
所述隔离墙体104在所述自动门106旁设置有一门外控制屏107,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可集成于所述门外控制屏107上。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停车时,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检测到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且所述活体检测器209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控制所述门外控制屏107弹出一停车确认窗口,待司机在窗口中按下确认停车后,才向所述自动门106发送关闭指令;在取车时,通过所述门外控制屏107获取输入的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
所述自动门10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根据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中每层车位的数量而定,所述顶层车库上的空车位数量根据所述自动门106的数量以及所述顶层车库上的总车位数而定,必要时也可在所述顶层车库以下的其他层车库上增加空车位,最终使得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的每两列或三列车位对应于一个自动门106,以使各层车库上的车盘105均可以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在原车位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之间移动。
所述门外控制屏107、状态显示屏402、车辆检测单元和引导系统等的数量均与所述自动门106相同且一一对应。
该无人值守车库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停车时包括如下步骤:
1、当所述第一指示灯点亮时,若所述进车检测器301感测到有车辆需要停车,则所述第一指示灯熄灭,所述第二指示灯点亮,同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空闲的一车盘105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上,所述自动门106打开;
2、所述车辆检测器206检测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是否有车辆停入,若有车停入则启动所述左偏摄像头303、右偏摄像头304和停车显示屏403,以拍摄车辆左侧空间和车辆右侧空间司机查看;
3、所述停车检测器207、车高检测器202、车头检测器203、车位检测器、车左检测器204和车右检测器205分别检测车辆是否已停放于所述车盘105的指定区域内,且车辆的高度、头部、尾部、左侧和右侧是否超出限定高度或限定位置,若车辆未停放于所述车盘105的指定区域内,或者车辆的高度、头部、尾部、左侧和右侧任一超出限定高度或限定位置,则向后台管理人员报警,后台管理人员通过所述语音呼叫器向司机进行语音呼叫,提醒司机将车辆重新停好,或者通过所述语音播报器向司机自动语音播报,以提醒司机将车辆重新停好,若车辆已停放于所述车盘105的指定区域内,且车辆的高度、头部、尾部、左侧和右侧均未超出限定高度或限定位置,则通过所述语音播报器向司机自动语音播报,提醒司机“关好后视镜、拉好手刹、关好门窗、熄火停车、到门外控制屏107确认停车”;
4、所述活体检测器209对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的活体进行检测,若不存在活体,则所述门外控制屏107上弹出停车确认窗口,待停车确认窗口被按下后,所述车牌识别摄像头302识别获取车牌号码,以供与所述车盘105的编号绑定,若车辆无车牌,则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录入司机的身份信息,以供与所述车盘105的编号绑定;
5、所述自动门106自动关上,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移动回原车位;
6、所述第一指示灯点亮,所述第二指示灯熄灭。
在取车时包括如下步骤:
1、当所述第一指示灯点亮时,若所述门外控制屏107获取司机录入的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则所述第一指示灯熄灭,所述第二指示灯点亮,同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与录入的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对应的车盘105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位上,所述自动门106打开;
2、所述车辆检测器206检测车辆是否已被从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上取走,若是,则将所述自动门106后的车盘105的绑定信息删除;
3、所述活体检测器209对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的活体进行检测,若不存在活体,则所述自动门106关闭;
4、所述第一指示灯点亮,所述第二指示灯熄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位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顶层车库的至少一车盘及其升降驱动装置拆除,以在所述顶层车库中形成可供车盘横移的至少一空白车位,并在所述顶层车库中加装用于驱动所述顶层车库的各车盘进行横移的横移驱动装置;
步骤二:在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中加装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其中所述隔离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外围上的隔离墙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隔离墙体上的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与所述首层车库的其中一车位相对应;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活体检测器和车辆检测单元,所述活体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是否存在活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是否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
步骤三:将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接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对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进行控制;
步骤四:对所述控制器进行配置,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停车时先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空闲的一车盘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位上,然后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打开,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检测到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且所述活体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关闭指令,使所述自动门关闭,然后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将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移动回原车位;在取车时先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停放了待取车辆的车盘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位上,然后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打开,当所述检测系统检测到车辆已被取走且所述活体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关闭指令,使所述自动门关闭,然后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将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移动回原车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
在步骤二中还包括:在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中加装引导系统,所述识引导系统包括指示灯装置,所述指示灯装置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
在步骤三中还包括:将所述引导系统接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对所述引导系统进行控制;
在步骤四中还包括: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未进行停取车且所述活体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点亮,当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正在进行停取车或所述活体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存在活体时,控制所述第二指示灯点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检测单元包括以下检测器的至少一个,
车辆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是否停放有车辆;
停车检测器,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是否位于指定区域内;
车高检测器,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的高度是否超出限定高度;
车头检测器,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的头部是否超出限定位置;
车尾检测器,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的尾部是否超出限定位置;
车左检测器,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的左侧是否超出限定位置;
车右检测器,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的右侧是否超出限定位置;
在步骤四中还包括: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车辆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判断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停放的车辆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则判断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
在步骤二中还包括:在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中加装引导系统,所述识引导系统包括左偏摄像头、右偏摄像头和停车显示屏,所述左偏摄像头用于拍摄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左侧空间,所述右偏摄像头用于拍摄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右侧空间,所述停车显示屏用于供司机在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停车时观看;
在步骤三中还包括:将所述引导系统接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对所述引导系统进行控制;
在步骤四中还包括: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停车时将所述左偏摄像头和右偏摄像头所拍摄的车辆左侧空间和车辆右侧空间的图像显示在所述停车显示屏上,以供司机在停车时通过所述停车显示屏获知车辆是否偏左或偏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
在步骤二中还包括:在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中加装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车牌识别摄像头和身份识别装置,所述车牌摄像头用于识别获取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的车牌号码,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识别获取司机的身份信息;
在步骤三中还包括:将所述识别系统接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对所述识别系统进行控制;
在步骤四中还包括:将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停车时将所述识别系统获取的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的编号绑定,在取车时依据所述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判断待取车辆所停放的车盘,并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待取车辆所停放的车盘移动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位上。
6.一种无人值守车库,包括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接入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对所述隔离系统和检测系统进行控制;其中
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两层车库,每层车库具有横向并列的至少两个车位,其每层车库中均预留有未装载车盘的至少一空白车位,且各个车盘均可在自身所在层车库内横移,除了首层车库之外,从第二层车库至顶层车库的各个车盘还可在各层车库间升降;
所述隔离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外围上的隔离墙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隔离墙体上的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与所述首层车库的其中一车位相对应;
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活体检测器和车辆检测单元,所述活体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是否存在活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是否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停车时先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空闲的一车盘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位上,然后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打开,当所述车辆检测单元检测到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且所述活体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关闭指令,使所述自动门关闭,然后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将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移动回原车位;在取车时先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停放了待取车辆的车盘通过横移升降方式移动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位上,然后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自动门打开,当所述检测系统检测到车辆已被取走且所述活体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向所述自动门发送一关闭指令,使所述自动门关闭,然后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通过横移升降方式将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移动回原车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值守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系统,所述引导系统包括指示灯装置,所述指示灯装置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未进行停取车且所述活体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不存在活体时,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点亮,当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正在进行停取车或所述活体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内存在活体时,控制所述第二指示灯点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值守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检测单元包括以下检测器的至少一个,
车辆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是否停放有车辆;
停车检测器,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是否位于指定区域内;
车高检测器,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的高度是否超出限定高度;
车头检测器,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的头部是否超出限定位置;
车尾检测器,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的尾部是否超出限定位置;
车左检测器,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的左侧是否超出限定位置;
车右检测器,用于检测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的右侧是否超出限定位置;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车辆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判断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停放的车辆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则判断车辆已正确停放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值守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系统,所述引导系统包括左偏摄像头、右偏摄像头和停车显示屏,所述左偏摄像头用于拍摄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左侧空间,所述右偏摄像头用于拍摄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右侧空间,所述停车显示屏用于供司机在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停车时观看;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停车时将所述左偏摄像头和右偏摄像头所拍摄的车辆左侧空间和车辆右侧空间的图像显示在所述停车显示屏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值守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车牌识别摄像头和身份识别装置,所述车牌摄像头用于识别获取停放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上的车辆的车牌号码,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识别获取司机的身份信息;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停车时将所述识别系统获取的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与所述自动门后的车盘的编号绑定,在取车时依据所述车牌号码或身份信息判断待取车辆所停放的车盘,并控制所述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将待取车辆所停放的车盘移动至所述自动门后的车位上。
CN202111137795.7A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及无人值守车库 Pending CN1137752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7795.7A CN113775225A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及无人值守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7795.7A CN113775225A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及无人值守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5225A true CN113775225A (zh) 2021-12-10

Family

ID=78853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7795.7A Pending CN113775225A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及无人值守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522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3429A (ja) * 1995-01-13 1996-07-30 Fuji Hensokuki Co Ltd 格納システム
CN103632402A (zh) * 2013-12-11 2014-03-12 梁崇彦 一种无卡存取车辆的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CN105332535A (zh) * 2015-11-17 2016-02-17 四川科莱立泊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横移车库的提前横移检测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07476626A (zh) * 2017-08-30 2017-12-15 南通酷位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CN207194552U (zh) * 2017-08-31 2018-04-06 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升降横移类车库
CN112696067A (zh) * 2020-12-24 2021-04-23 韶关市方晟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横移立体车库改造成垂直升降立体车库的方法
CN113160576A (zh) * 2021-03-15 2021-07-23 广东正合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立体停车设备无人化管理的控制系统
CN113187290A (zh) * 2021-05-31 2021-07-30 江苏小白兔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梳齿泊车机器人的多层升降横移车库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3429A (ja) * 1995-01-13 1996-07-30 Fuji Hensokuki Co Ltd 格納システム
CN103632402A (zh) * 2013-12-11 2014-03-12 梁崇彦 一种无卡存取车辆的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CN105332535A (zh) * 2015-11-17 2016-02-17 四川科莱立泊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横移车库的提前横移检测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07476626A (zh) * 2017-08-30 2017-12-15 南通酷位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CN207194552U (zh) * 2017-08-31 2018-04-06 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升降横移类车库
CN112696067A (zh) * 2020-12-24 2021-04-23 韶关市方晟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横移立体车库改造成垂直升降立体车库的方法
CN113160576A (zh) * 2021-03-15 2021-07-23 广东正合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立体停车设备无人化管理的控制系统
CN113187290A (zh) * 2021-05-31 2021-07-30 江苏小白兔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梳齿泊车机器人的多层升降横移车库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51364U (zh) 新型智能立体停车场系统
CN114333126A (zh) 一种检查站智能人车核验系统及方法
CN109159769B (zh) 一种基于视频定位的自动存车、取车方法与系统
CN1731453A (zh) 智能立体车库车位引导收费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9629873A (zh) 一种智慧停车车辆存取口的车辆导引系统及方法
CN111852128A (zh) 基于视频检测的无人值守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及存取车方法
CN106429750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电梯系统
CN109637175A (zh) 一种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CN209746792U (zh) 一种自动泊车系统
CN113775225A (zh) 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无人化改造方法及无人值守车库
CN206737516U (zh) 多机多路径立体车库的安全监控系统
CN208686170U (zh) 一种多层智能停车场系统
CN113003338B (zh) 电梯提醒系统
CN111119543B (zh) 一种基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停车装置及方法
CN110335493B (zh) 一种停车场调度系统
CN210627506U (zh) 一种智能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
CN216476603U (zh) 一种智能型升降横移停车设备
CN111561206A (zh)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智能化车辆存取方法
CN113160576A (zh) 智能立体停车设备无人化管理的控制系统
CN207541485U (zh) 出入口智能车闸控制系统
CN218206005U (zh) 一种用于多层升降横移车库的智能存取车系统
CN112216143A (zh) 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及基于其的车辆存取方法
CN214062512U (zh) 一种封闭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
CN117746671A (zh) 立体车库控制方法、装置及立体车库
JPH1063999A (ja) 駐車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