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5250A - 一种钢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5250A
CN113695250A CN202110997987.9A CN202110997987A CN113695250A CN 113695250 A CN113695250 A CN 113695250A CN 202110997987 A CN202110997987 A CN 202110997987A CN 113695250 A CN113695250 A CN 113695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ed
needle
steel needle
steel
transmis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79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5250B (zh
Inventor
张发恩
刁晓淳
徐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nnovatio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huangxin Qizh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huangxin Qizh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huangxin Qizh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979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5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5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5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5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5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02Measures preceding sorting, e.g. arranging articles in a stream orient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3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by means of air
    • B07C5/365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by means of air using a single separation mean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Materials By Characteristic Method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钢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对钢针进行检测时效率较低的问题。钢针检测装置包括:分离器,用于存储批量待检测钢针并将批量待检测钢针进行分离;传输装置,用于从分离器承接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采集设备,用于采集待检测钢针的图像数据,以及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得到待检测钢针的检测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钢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当钢针生产完成后,主要依赖于人工来对钢针的质量进行检测,但是人工在对钢针进行检测过程中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钢针的数量通常较大,人工对钢针进行检测的效率较低;第二、不同检测人员对钢针的检测标准可能存在不同,导致检测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对钢针进行检测时效率较低、且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针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分离器,用于存储批量待检测钢针并将所述批量待检测钢针进行分离;
传输装置,用于从所述分离器承接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
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所述待检测钢针的图像数据,以及通过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所述待检测钢针的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钢针检测装置包括分离器、传输装置以及采集设备,分离器可以将自身存储的批量待检测钢针进行分离,传输装置可以承接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最后,采集设备可以采集单个待检测钢针的图像,并通过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检测结果。也就是说,上述钢针检测装置实现了批量钢针的自动化分离以及针对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基于同一标准进行自动化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以及检测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
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安装在所述分离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安装在所述分离器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用于承载所述待检测钢针的针头部分,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用于承载所述待检测钢针的针鼻部分,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均被配置为第一传输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装置可以包括第一传输装置与第二传输装置,第一传输装置安装在分离器的第一侧,第二传输装置安装在分离器的第二侧,那么第一传输装置可以用于承载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鼻部分,第二传输装置可以用于承载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尖部分,也就是说,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处于悬空状态;在此基础上,第一传输装置与第二传输装置均被配置为相同的传输速度(例如第一传输速度),使得单个待检测钢针可以较为平稳的进行传输,从而能够较好的对待检测钢针的针体进行检测。
可选的,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三传输装置,所述第三传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之间;
所述第三传输装置用于承载所述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所述第三传输装置被配置为第二传输速度,所述第二传输速度与所述第一传输速度不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三传输装置,该第三传输装置设置于第一传输装置与第二传输装置之间,第三传输装置可以用于承载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由于第三传输装置被配置为第二传输速度,且第二传输速度与第一传输速度不相同,从而可以使待检测钢针自身可以产生翻转,有利于对待检测钢针的针体的不同侧面进行检测。
可选的,所述第三传输装置中部分区域未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传输装置中部分区域未设置在第一传输装置与第二传输装置之间,那么当单个待检测钢针仅由第三传输装置中的上述部分区域来承载时,待检测钢针的针尖部分与针鼻部分处于悬空状态,有利于对针尖部分与针鼻部分进行检测。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光源,用于对所述采集设备提供补光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钢针检测装置中还设置有光源,从而可以对采集设备提供补光操作,使得采集设备采集的待检测钢针的图像质量更好,有利于提高待检测钢针的检测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剔除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的尾部的第一侧;
第一盛放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尾部的第二侧,所述第一盛放装置与所述剔除装置为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剔除装置用于将已检测的不合格钢针剔除出所述传输装置并落入所述第一盛放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钢针检测装置还包括剔除装置,以及与剔除装置相对设置的第一盛放装置,剔除装置将可以已检测的不合格钢针剔除出传输装置,并使其落入到第一盛放装置,从而可以较好的将不合格钢针进行剔除并回收。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盛放装置,用于盛放已检测的合格钢针,所述第二盛放装置位于所述传输装置尾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装置的尾部可以设置第二盛放装置,使得已检测的合格钢针可以自然落入第二盛放装置中,实现对合格钢针的回收。
可选的,所述剔除装置包括:
喷气组件,用于将已检测的不合格钢针吹入所述第一盛放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剔除装置包括喷气组件,从而可以通过喷气的方式较为便捷的将已检测的不合格钢针吹入第一盛放装置,即较为便捷的实现不合格钢针的剔除以及回收。
所述分离器包括:
料仓,用于存储所述批量待检测钢针,所述料仓上设置有出料口;
转轮,所述转轮上设置有凹槽;
第一弹簧挡片,所述第一弹簧挡片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挡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轮接触;
第二弹簧挡片,所述第二弹簧挡片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挡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轮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中,分离器包括料仓、转轮、第一弹簧挡片以及第二弹簧挡片,料仓设置有出料口,第一弹簧挡片的一端与出料口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转轮接触;第二弹簧挡片的一端与出料口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转轮接触,那么可以认为第一弹簧挡片、第二弹簧挡片各自与转轮接触的一侧之前形成有一定大小的空隙,该空隙内可以容纳多个待检测钢针,那么当该空隙与转轮上的凹槽重合时,空隙内的某一钢针便可以嵌入到该凹槽内,并随着转轮的转动被带出上述空隙,从而实现将批量待检测钢针进行分离。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7mm至1.2mm中的任一尺寸,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3mm至1.6mm中的任一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中,凹槽的深度为0.7mm至1.2mm中的任一尺寸,凹槽的宽度为1.3mm至1.6mm中的任一尺寸,便于单个待检测钢针嵌入凹槽中,能够较为容易随着转轮的转动而被带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钢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分离器对待检测钢针并将所述批量待检测钢针进行分离;
通过传输装置承接所述分离器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
通过采集设备采集所述待检测钢针的图像数据,并通过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所述待检测钢针的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针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离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设备与光源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剔除装置与盛放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剔除装置与盛放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剔除装置与盛放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针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标:10-分离器;20-传输装置;30-采集设备;40-光源;50-剔除装置;60-第一盛放装置;70-第二盛放装置;101-料仓;102-转轮;103-第一弹簧挡片;104-第二弹簧挡片;105-凹槽;201-第一传输装置;202-第二传输装置;203-第三传输装置;301-第一采集设备;302-第二采集设备;401-第一光源;402-第二光源;501-处理器;502-喷气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钢针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以缝衣钢针为例,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拉丝、磨头、打鼻以及氧化等处理。当然,不同类型的钢针生产工艺可能略微存在差异,但是当不同类型的钢针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上述钢针进行质量检测。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阶段主要依赖于人工来对钢针的质量进行检测,导致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待检测的钢针的数量级通常较大,人工对钢针进行检测的效率较低;第二、不同检测人员对钢针的检测标准可能不相同,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针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批量钢针的自动化分离以及针对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基于同一标准进行自动化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以及检测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钢针检测装置进行详细介绍。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针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分离器10,用于存储批量待检测钢针并将批量待检测钢针进行分离;
传输装置20,用于从分离器10承接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
采集设备30,用于采集待检测钢针的图像数据,以及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得到待检测钢针的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钢针检测装置包括分离器10、传输装置20以及采集设备30。首先,分离器10可以将自身存储的批量待检测钢针进行分离;传输装置20可以承接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最后,采集设备30可以采集单个待检测钢针的图像,并通过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检测结果。应理解,该检测结果至少包括对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针鼻以及针体的检测结果。
例如,对于针鼻而言,检测项主要包括:针鼻开孔大小是否正常(是否过大或者过小),开孔位置是否偏移,是否未开孔以及是否被氧化;针对针体而言,检测项主要包括:针体的弯曲程度以及是否被氧化;针对针尖而言,检测项主要包括:检测针尖角度是否异常(过钝或过尖),针尖是否断裂,针尖是否出现弯钩,以及针尖是否被氧化等。当然,针对针鼻、针尖以及针体的检测项不局限于上述所列举的内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检测项,此处不做特别限制。
上述实施例中,钢针检测装置可以实现批量钢针的自动化分离以及针对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基于同一标准进行自动化检测,从而提高了钢针的检测效率以及检测准确性。
请参见图2和图3,基于上述分离器10功能实现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分离器10具体可以通过以下细分模块来实现,具体可以包括:料仓101、转轮102、第一弹簧挡片103以及第二弹簧挡片104。
示例性地,转轮102上可以等间距设置凹槽105,当然也可以采用非等间距的方式设置凹槽105,此处不做特别限制。
料仓101设置有出料口,第一弹簧挡片103的一端与出料口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转轮102接触;第二弹簧挡片104的一端与出料口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转轮102接触,那么可以认为第一弹簧挡片103、第二弹簧挡片104各自与转轮102接触的一侧之前形成有一定大小的空隙,该空隙内可以容纳一根或多根待检测钢针,那么当该空隙与转轮102上的凹槽105重合时,空隙内的某一钢针便可以嵌入到凹槽105内,并随着转轮102的转动被带出上述空隙,从而实现将批量待检测钢针进行分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凹槽105的深度为0.7mm至1.2mm中的任一尺寸,例如,凹槽105的深度可以为0.7mm,1.2mm或者1mm;凹槽105的宽度为1.3mm至1.6mm中的任一尺寸,例如,凹槽105的宽度可以为1.3mm,1.4mm或1.6mm,上述凹槽105的宽度以及深度设置便于单个待检测钢针嵌入凹槽105中,能够较为容易随着转轮的转动而被带出。
应理解,上述凹槽105的深度与宽度是基于单个待检测钢针的直径来设置的,例如,凹槽105的宽度设置为钢针直径的0.6至1倍,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凹槽105的宽度设置为钢针直径的0.6倍,0.8倍或者1倍;凹槽105的深度设置为钢针直径的1.1至1.3倍,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凹槽105的深度设置为钢针直径的1.1倍,1.2倍或者1.3倍。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装置20需要较为平稳的从分离器10承接单个待检测钢针,实现单个待检测钢针从分离器10到传输装置20的过渡。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请参见图4,传输装置20至少可以包括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第一传输装置201安装在分离器10的第一侧,并且第一传输装置201可以用于承载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鼻部分;第二传输装置202安装在分离器10的第二侧,并且第二传输装置202可以用于承载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尖部分。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具体安装在分离器10哪一侧不做特别限制,同理,对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中哪个传输装置承载针尖与针鼻不做特别限制。并且,为了使单个检测钢针可以在传输装置20上平稳的传输,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可以配置为相同的传输速度,例如,第一传输速度。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分别安装在分离器10的两侧,并且单个检测钢针的针鼻部分与针尖部分分别承载于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即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之间的距离小于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长度,避免单个待检测钢针在转移过程中发生掉落,从而实现了单个待检测钢针从分离器10到传输装置20的平稳过渡。同时,由于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处于悬空状态,有利于对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体进行检测。例如,可以在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的正上方设置采集设备30,通过采集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图像,并基于对该针体部分图像进行识别,从而较为准确的得到针体部分的检测结果。
考虑在针对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进行检测时,若仅对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的某一面进行检测,而无法对针体部分的其他面进行检测,可能出现误检测的情况。应理解,这里的其他面是指针体部分中与上述某一面不相同的另一面。例如,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中朝向采集设备30的一面经检测正常,但是针体部分中未朝向采集设备30的一面原本存在质量问题,例如被氧化,但是却未被检测到。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对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进行检测时,使针体部分进行一定程度的翻转,从而可以在不增加采集设备30的情况下对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进行更为准确的检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请参见图5,传输装置20还可以包括第三传输装置203,第三传输装置被配置为第二传输速度。第三传输装置203设置于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之间,且第三传输装置203可用于承载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由于第三传输装置203独立于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并且第三传输装置203的第二传输速度与第一传输装置201、第二传输装置202的第一传输速度不相同,那么单个待检测钢针在传输至第一传输装置201、第二传输装置202与第三传输装置203的交界位置时,由于第一传输速度与第二传输速度不相同,使得单个待检测钢针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翻转,即达到时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发生翻转的目的,从而可以提高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检测准确性。
上述实施例中,采集设备30可以设置在第一传输装置201、第二传输装置202与第三传输装置203的交界位置的上方位置,例如,正上方位置,应理解,采集设备30所采集的图像的视域范围较宽,从而在保证仅使用一个采集设备30的情况下,基于不同的时刻的图像(即不同时刻的图像对应同一待检测钢针处于不同的位置),既可以获得针体部分未发生翻转之前的检测结果,又可以获得针体部分发生翻转之后的检测结果。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无需设置第三传输装置203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的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均设置采集设备30,从而基于不同的采集设备30来获取同一待检测钢针不同面的检测结果,仍然可以达到提高待检测钢针针体部分检测准确性的目的。
当然,也可以在设置第三传输装置203的同时,在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的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均设置采集设备30,从而基于多个角度的图像数据共同来获得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的检测结果。实际情况中,还可以实际需要设置更多数量的采集设备30,以及选择合理的采集角度,此处不做特别限制。
考虑到在针对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尖部分与针鼻部分进行检测时,若针尖部分与针鼻部分被承载在第一传输装置201或第二传输装置202上,那么可能受到来自第一传输装置201或第二传输装置202的背景干扰,导致对针尖部分与针鼻部分的检测准确性较差。例如,背景干扰可能来自于第一传输装置201或第二传输装置202的自身颜色影响,或者第一传输装置201或第二传输装置202上所吸附的颗粒的影响,此处不做特别限制。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需要对单个待检测钢针的针尖部分与针鼻部分进行检测时,可以将上述针尖部分与针鼻部分悬空,避免受到来自第一传输装置201或第二传输装置202的背景干扰,有利于提高针尖部分与针鼻部分检测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请参见图6,第三传输装置203中部分区域未设置在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之间。也就是说,当单个待检测钢针被传输至上述部分区域时,仅针体部分被承载于第三传输装置203上,从而达到将针尖部分与针鼻部分均处于悬空状态的目的。
应理解,针对针鼻部分与针体部分的检测可以在同一位置进行检测,也可以在上述部分区域的不同位置进行检测,此处不做特别限制。同时,在对针体部分或针鼻部分进行检测时,采集设备30的数量可以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采集设备30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进行设置,此处不做特别限制。
考虑到采集设备30在采集单个待检测钢针的图像数据时,外部环境光线可能较差,导致所采集的图像数据不清晰,进而使得基于图像数据所获得的待检测钢针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采集设备30工作过程进行补光,从而使得所采集的图像数据质量较好,有利于提高待检测钢针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钢针检测装置还包括光源40,光源40可以与采集设备30配合使用,在采集设备30工作过程中为采集设备30提供补光操作。
例如,当针对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进行检测时,采集设备30与光源40可以均设置于第一传输装置201、第二传输装置202的上方,优选的,采集设备30与光源40均设置与第一传输装置201与第二传输装置202的正上方;当针对待检测钢针的针尖或针鼻部分进行检测时,采集设备30可以设置在第三传输装置203上方,而光源40可以设置于第三传输装置203下方。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7,采集设备30包括第一采集设备301与第二采集设备302,光源40包括第一光源401与第二光源402。第一采集设备301的中心光轴线与第一光源401的中心法线共线,同理,第二采集设备302的中心光轴线与第二光源402的中心法线共线,使得采集设备30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光源40所产生的光线,能够采集到更好质量的图像数据。
考虑到对待检测钢针进行检测后,采集设备30能够区别出合格钢针与不合格钢针,钢针检测装置应该基于不同的检测结果对钢针进行分类回收,应理解,这里的分类主要基于是否合格作为类别的划分依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请参见图8,钢针检测装置还包括剔除装置50与第一盛放装置60。剔除装置50设置于传输装置20的尾部的第一侧,第一盛放装置60设置于传输装置20部分的第二侧,并且剔除装置50与第一盛放装置60相对设置,剔除装置50可以将经检测后被判断为不合格的钢针剔除出传输装置20,并落入第一盛放装置60,即实现将不合格钢针进行剔除并回收至第一盛放装置60。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9,钢针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盛放装置70,第二盛放装置70设置在传输装置20的尾部,传输装置20上未被剔除的钢针即可被视为合格钢针,那么合格钢针便可以自然落入第二盛放装置70,即实现将合格钢针回收至第二盛放装置70。
下面针对剔除装置50具体如何实现将不合格钢针进行剔除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1:采集设备30直接控制剔除装置50执行剔除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剔除装置50可以包括喷气组件501,采集设备30一旦确定某一待检测钢针为不合格钢针,那么就会进一步确定该不合格钢针移动至剔除装置50处所需的目标时间,并且在达到上述目标时间后,采集设备30可以向喷气组件501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喷气组件501喷出预设速度的气流,从而将恰好移动至剔除装置50处的不合格钢针吹入第一盛放装置60。
方式二:采集设备30间接控制剔除装置50执行剔除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0,剔除装置50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处理器502和喷气组件501,采集设备30一旦确定某一待检测钢针为不合格钢针,那么就会立即将存在不合格钢针的信号发送给处理器502,应理解,上述信号的传输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处理器502在接收到上述信号后,便可以将自身与采集设备30之间的预设时间间隔作为目标剔除时间,该预设时间间隔用于指示不合格钢针从采集设备30处传输至处理器502处所需的固定时间。当处理器502确定达到上述目标剔除时间后,便向喷气组件501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喷气组件501喷出预设速度的气流,从而将恰好移动至剔除装置50处的不合格钢针吹入第一盛放装置60。
请参见图1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钢针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801:通过分离器对待检测钢针并将批量待检测钢针进行分离;
步骤802:通过传输装置承接分离器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
步骤803:通过采集设备采集待检测钢针的图像数据,并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得到待检测钢针的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的钢针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钢针检测装置,关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钢针的检测方法的其它细节可以参阅钢针检测装置中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钢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分离器,用于存储批量待检测钢针并将所述批量待检测钢针进行分离;
传输装置,用于从所述分离器承接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
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所述待检测钢针的图像数据,以及通过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所述待检测钢针的检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
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安装在所述分离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安装在所述分离器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用于承载所述待检测钢针的针头部分,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用于承载所述待检测钢针的针鼻部分,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均被配置为第一传输速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三传输装置,所述第三传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之间;
所述第三传输装置用于承载所述待检测钢针的针体部分,所述第三传输装置被配置为第二传输速度,所述第二传输速度与所述第一传输速度不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输装置中部分区域未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光源,用于对所述采集设备提供补光操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剔除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的尾部的第一侧;
第一盛放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尾部的第二侧,所述第一盛放装置与所述剔除装置为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剔除装置用于将已检测的不合格钢针剔除出所述传输装置并落入所述第一盛放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盛放装置,用于盛放已检测的合格钢针,所述第二盛放装置位于所述传输装置尾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剔除装置包括:
喷气组件,用于将已检测的不合格钢针吹入所述第一盛放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
料仓,用于存储所述批量待检测钢针,所述料仓上设置有出料口;
转轮,所述转轮上设置有凹槽;
第一弹簧挡片,所述第一弹簧挡片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挡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轮接触;
第二弹簧挡片,所述第二弹簧挡片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挡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轮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7mm至1.2mm中的任一尺寸,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3mm至1.6mm中的任一尺寸。
11.一种钢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钢针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分离器对待检测钢针并将所述批量待检测钢针进行分离;
通过传输装置承接所述分离器分离后的单个待检测钢针;
通过采集设备采集所述待检测钢针的图像数据,并通过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所述待检测钢针的检测结果。
CN202110997987.9A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钢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ctive CN113695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7987.9A CN113695250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钢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7987.9A CN113695250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钢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5250A true CN113695250A (zh) 2021-11-26
CN113695250B CN113695250B (zh) 2023-03-10

Family

ID=78656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7987.9A Active CN113695250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钢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5250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29155A1 (de) * 1994-08-17 1996-02-22 Hans Schiesl Meß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Durchführung luminometrischer Reihenanalysen sowie Mehrfachküvette zur Aufnahme von Flüssigkeitsproben hierfür
JPH08271444A (ja) * 1995-03-30 1996-10-18 Saitou Ika Kogyo Kk 医療用針検査装置
CN201168194Y (zh) * 2008-02-29 2008-12-24 辛强元 针灸用针坯的分针机构
CN103323457A (zh) * 2013-05-20 2013-09-25 中国农业大学 水果外观缺陷实时在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3487444A (zh) * 2013-08-30 2014-01-01 东莞市乐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尔夫球钉全自动光学外观检测装置
CN104155308A (zh) * 2014-07-21 2014-11-19 上海点键科技有限公司 医用针图像检测装置
CN104483321A (zh) * 2014-10-31 2015-04-01 苏州捷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注射针管自动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04525505A (zh) * 2014-11-10 2015-04-22 胡健 一种绝缘工具智能检测自动筛选设备
TWM551178U (zh) * 2017-06-23 2017-11-01 Ching Cha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桿件送料裝置
CN206788048U (zh) * 2017-03-20 2017-12-22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圆锥滚子轴承端面识别系统
CN107961988A (zh) * 2017-12-08 2018-04-27 常州大学 细小有向零部件排序装置
CN108872258A (zh) * 2018-06-25 2018-11-23 成都市金鼓药用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空瓶检验方法及其空瓶检验机
CN209471063U (zh) * 2018-11-16 2019-10-08 南京仁恒轴承滚动体有限公司 一种滚针检测设备
CN111811963A (zh) * 2020-06-29 2020-10-23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砖暗裂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12069552U (zh) * 2020-02-20 2020-12-04 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保险丝x射线检测设备
CN112139066A (zh) * 2020-09-16 2020-12-29 赵静瑶 基于视觉检测的自动化流水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64331A (zh) * 2020-10-26 2021-01-26 速博达(深圳)自动化有限公司 圆柱电芯高速分选机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29155A1 (de) * 1994-08-17 1996-02-22 Hans Schiesl Meß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Durchführung luminometrischer Reihenanalysen sowie Mehrfachküvette zur Aufnahme von Flüssigkeitsproben hierfür
JPH08271444A (ja) * 1995-03-30 1996-10-18 Saitou Ika Kogyo Kk 医療用針検査装置
CN201168194Y (zh) * 2008-02-29 2008-12-24 辛强元 针灸用针坯的分针机构
CN103323457A (zh) * 2013-05-20 2013-09-25 中国农业大学 水果外观缺陷实时在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3487444A (zh) * 2013-08-30 2014-01-01 东莞市乐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尔夫球钉全自动光学外观检测装置
CN104155308A (zh) * 2014-07-21 2014-11-19 上海点键科技有限公司 医用针图像检测装置
CN104483321A (zh) * 2014-10-31 2015-04-01 苏州捷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注射针管自动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04525505A (zh) * 2014-11-10 2015-04-22 胡健 一种绝缘工具智能检测自动筛选设备
CN206788048U (zh) * 2017-03-20 2017-12-22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圆锥滚子轴承端面识别系统
TWM551178U (zh) * 2017-06-23 2017-11-01 Ching Cha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桿件送料裝置
CN107961988A (zh) * 2017-12-08 2018-04-27 常州大学 细小有向零部件排序装置
CN108872258A (zh) * 2018-06-25 2018-11-23 成都市金鼓药用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空瓶检验方法及其空瓶检验机
CN209471063U (zh) * 2018-11-16 2019-10-08 南京仁恒轴承滚动体有限公司 一种滚针检测设备
CN212069552U (zh) * 2020-02-20 2020-12-04 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保险丝x射线检测设备
CN111811963A (zh) * 2020-06-29 2020-10-23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砖暗裂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139066A (zh) * 2020-09-16 2020-12-29 赵静瑶 基于视觉检测的自动化流水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64331A (zh) * 2020-10-26 2021-01-26 速博达(深圳)自动化有限公司 圆柱电芯高速分选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5250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5733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对瓶盖表面瑕疵的智能检测方法
US20160346811A1 (en) Fruits sorting apparatus and fruits sorting method
KR20180135828A (ko) 검체 처리 장치 및 검체 처리 방법
CN108045682A (zh) 一种自动贴标分拣装置
WO2023272910A1 (zh) 全自动化水质检测实验室、水样的自动化输送方法
CN113695250B (zh) 一种钢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570403A (zh)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输煤运维系统
CN111889387B (zh) 一种安全带扣尺寸与表面缺陷的检测装置及图像识别方法
CN102384909A (zh) 一种刀体破损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US7446278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single postal covers and postal covers stuck together in a mail sorting machine
CN203432920U (zh) 压电陶瓷蜂鸣片外观缺陷自动检测装置
CN109353788B (zh) 用于led产品的剥料系统
CN210376186U (zh) 一种全自动显微镜视觉成像表面检测机
CN218637948U (zh) 一种保险丝检测机构和保险丝检测装置
CN111261539A (zh) Led芯片分拣装置及方法
CN112564706B (zh) 一种判别纸张是否移动的检测处理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17655853U (zh) 一种光伏载具抽检装置
CN108663004B (zh) 一种纸币厚度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0071691U (zh) 一种校验标准瓶
CN202506607U (zh) 烟把在线检测剔除装置
CN206643023U (zh) 一种基于光电触发信号的容器标准规格在线检测系统
CN105892431A (zh) 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读码装置、生产系统及自动读码方法
CN216420252U (zh) 基于tcp/ip协议实现plc与上位机通讯对检测工件计数的剔除装置
CN217820034U (zh) 烟支外观的视觉检测系统
CN205324204U (zh) 智能卡分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8

Address after: Room 1511, 15 / F, block B, 3 Haidia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ALNNOVATION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1, block a, Haier International Plaza, 939 Zhenwu Road, Jimo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Qingdao, Shandong 266200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Chuangxin Qizhi Technology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645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