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6250A - 人员运送设施的侧部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员运送设施的侧部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6250A
CN113646250A CN202080026199.9A CN202080026199A CN113646250A CN 113646250 A CN113646250 A CN 113646250A CN 202080026199 A CN202080026199 A CN 202080026199A CN 113646250 A CN113646250 A CN 113646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monitoring device
side monitoring
peopl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61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6250B (zh
Inventor
萨巴·波罗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13646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6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6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6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Control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6Monitoring for maintenance or rep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2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responsive to, or preventing, jamming by foreign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2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responsive to, or preventing, jamming by foreign objects
    • B66B29/04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responsive to, or preventing, jamming by foreign objects for balustrades or handr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0Kinds or typ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2Escalators
    • B66B21/04Escalators linear type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用于人员运送设施(1)的侧部监测装置(13),该装置被配置为对跨间隙(11)向人员运送设施(1)的基板(9)所施加的力进行监测,所述间隙形成在人员运送设施(1)的传送带(5)和基板(9)之间。为此,侧部监测装置(13)具有保持装置(15)、至少一个长形的带(19)和力传感器(21)。保持装置(15)被配置成用于将侧部监测装置(13)安装在人员运送设施(1)的与运送区域(6)相邻的基板区域(10)中,在运送区域中,在人员运送设施(1)运行时,传送带(5)的多个彼此前后布置的、彼此耦接的踏行单元(7)沿行进路径(25)移位。带(19)以有效连接的方式被保持在保持装置(15)上并且平行于行进路径(25)的至少部分区域地延伸。力传感器(21)与带(19)保持有效连接,并被配置为检测带(19)施加在保持装置(15)上的在平行于行进路径(25)的移位方向(27)上的力。

Description

人员运送设施的侧部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诸如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人员运送设施的侧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形式的人员运送设施用于使用传送带沿着倾斜的或水平的行进路径在建筑物或建筑结构内运送人员。传送带在人员运送设施的一个运送区域内运行,并具有多个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并相互耦合踏行单元,所述踏行单元在自动扶梯中通常称为梯级,而在移动步道中称为托板。
为了侧向地(即横向于行进路径地)界定人员运送设施的运送区域,通常在运送区域旁边的相对两侧上设置所谓的基板。基板有时也称为踢脚板。所述基板固定地布置在人员运送设施上,并且通常从其侧向地挨着踏行单元竖直定位的位置延伸到这样一个高度,该高度稍微(即几厘米或几分米)高于踏行单元的踏行面在其中延伸的平面。传统上,这种基板通常设计为简单的平面或局部弯曲的金属板。围栏通常在基板旁边和/或上方延伸,以便在高达1m的高度也能横向地界定运送区域。扶手可以被保持在围栏上并在围栏上被引导。
为了避免固定的基板和在运送区域中移位的踏行单元之间的摩擦,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磨损,在基板的面向运送区域的表面与运送区域或位于那里的踏行单元的相对侧边缘之间设置有小的间隙。该间隙通常为几毫米,例如在1mm和3mm之间。通常,间隙在平行于运送区域的竖直平面中延伸。
在人员运送设施的运行过程中,不能排除的是,例如一个人的脚或其服饰(例如他的鞋子),会越过踏行单元的侧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是,所述脚或鞋子到达基板,并且在静态的基板和与踏行单元一起沿行进路径移动的脚或鞋子之间产生不希望的或甚至危险的摩擦。在不利的情况下,脚或鞋子的部分甚至可能被困在踏行单元和基板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导致受伤或损坏。
KR 101406260 B1描述了一种用于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安全装置,其要借助该装置来避免因被困在踏行单元和基板之间的间隙中而造成的伤害或损坏。其中,提供了安装在基板上的滚子或滚珠,它们至少部分地桥接所述间隙。然而,所描述的这种方案在技术上是复杂的和/或敏感的,例如,对污染或机械过载来说。
JP 2009 190863 A公开了通过布置在基板后面的开关来监控基板部段的移位。如果基板部段由于被卡住的物体而被阶梯单元移位,则开关通过附接到基板部段的接头的变形条的变形而被致动。在这种解决方案中的缺点是基板部段之间存在开放式的接头,这可能导致受伤,以及需要大量开关,这些开关是昂贵的并使得整个安全装置更容易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可能尤其需要一种用于人员运送设施的侧部监测装置,借助该装置可以降低因被困踏行单元旁的侧部间隙中而受伤或损坏的风险,该装置在技术上被相对简单地构成和/或该装置在很大程度上例如对污染或机械过载来说不敏感。此外,可能需要一种具有这种侧部监测装置的人员运送设施。
这种需要可以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之一的主题来满足。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的描述中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人员运送设施的侧部监测装置。为此,侧部监测装置被配置成对跨过间隙作用在人员运送设施的基板上的力进行监测,所述间隙形成在人员运送设施的传送带和基板之间。为此,侧部监测装置具有保持装置、至少一个长形的带和力传感器。所述保持装置在其中被配置为用于将侧部监测装置安装在人员运送设施的挨着运送区域的基板区域中,在运送区域中,当人员运送设施运行时,传送带的多个彼此前后布置的、相互耦接的踏行单元沿着行进路径进行移位。所述带以有效连接的方式被保持在所述保持装置上并且平行于行进路径的至少部分区域地延伸。力传感器与带保持有效连接并且被配置为在平行于行进路径的移位方向上对由所述带施加在所述保持装置上的力进行检测。此外,所述侧部监测装置具有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在安装完成后位置固定地保持在基部区域中并且布置在所述带的与所述运送区域相反的一例上,其中,所述支撑装置支撑所述带以抵抗其远离所述运送区域地指向的侧向运动。
换句话说,支撑装置可以存在于侧部监测装置上,该支撑装置从后侧,即从与运送区域相反的一例,支撑所述侧部监测装置的至少一个带。当所述带受到来自运送区域的力时,所述支撑装置可以防止所述带的从运送区域远离的过度侧向移动。在这里,支撑装置的强度和/或刚度可以显著大于侧部监测装置的带的强度和/或刚度。支撑装置可以例如作为一种板体沿着所述带的整个长度或至少沿着所述带的主要部分延伸。支撑装置可以类似于传统的基板来构造和/或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人员运送设施,该人员运送设施具有多个踏行单元和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的侧部监测装置,所述多个踏行单元可以在运送区域内沿着行进路径移动,且彼此前后布置并相互耦合。在这里,侧部监测装置的所述保持装置安装在靠近运送区域的基板区域中,侧部监测装置的所述带至少平行于行进路径的一部分区域地延伸。此外,在安装之后,所述支撑装置位置固定地保持在基部区域中并且布置在所述带的与所述运送区域相反的一例上。在此,所述支撑装置支撑所述带以抵抗其远离运送区域地指向的侧向运动。
在不限制本发明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能的特征和优点可以尤其被视为是基于以下描述的想法和发现的。
此处介绍的侧部监测装置的实施方式可以设计成,对传送带和人员运送设施的基板之间的间隙被例如用户或其衣物跨过并进而朝向基板施加了力的情况进行识别。该力最初可以主要垂直于基板作用,即横向于行进路径(人员运送设施的传送带沿着该行进路径移动)。然而,由于用户和其衣服随着传送带移动,在用户或其衣服向基板施加的压力的基础上可以产生在平行于行进路径的移位方向上的力。该在移位方向上作用的力可被用作用于传送带旁边的间隙被用户或其衣服横跨并且因此发生了潜在的危险情况的指示。
为了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侧部监测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至少一个长形的带和至少一个力传感器。
借助于所述保持装置,侧部监测装置可以被安装在人员运送设施的所述运送区域旁的所谓基板区域中。例如,保持装置可以借助螺钉连接或一些其他紧固技术固定到人员运送设施的部件、尤其是承载部件上。
保持装置可以被设计成使得整个侧部监测装置在运送区域旁的侧部处并且在沿着运送区域的或运送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延伸方向上延伸。保持装置也可以被设计成,使得侧部监测装置或至少其至少一个带位于踏行单元(其沿运送区域移动)的侧向旁边和竖直方向上的刚刚上方。所述至少一个带在延伸方向上可以沿着运送区域或运送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延伸。
所述带应具有长形的形状,即长度明显大于其宽度和厚度。带的长度可以对应于运送区域的长度或运送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运送区域长度的至少50%。所述带的宽度可以对应于典型的基板的高度或者比这更小,优选甚至明显更小。例如,所述带的宽度可以小于15cm,优选小于10cm或5cm,更优选小于3cm。带的厚度可显著小于带的宽度,即例如小于带宽度的30%,优选小于带宽度的10%。
所述带可以是能够承受拉伸的并且在横向于拉伸的方向上可以是可弯曲的或柔性的。所述带可以具有一定的可延展性。然而,拉伸载荷下的延展性和弹性不应高到以至于作用在移位方向上的力主要导致带的伸长,而没有导致通过伸长的带将力显著地传递到带的其他区域上。特别地,带的弹性应该足够低,以便能够确保到与带保持有效连接的力传感器上的期望的力传递。
所述带以有效连接的方式被保持在所述保持装置上。换句话说,重量和/或作用在所述带上的力可以传递到所述保持装置上,并由此传递到人员运送设施上。在这里,所述带可以直接与所述保持装置机械地连接。或者,所述带可以通过其他中间部件与所述保持装置连接。
所述带被所述保持装置保持成,使得它大体平行于人员运送设施的行进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延伸。例如,所述带可以至少平行于行进路径的这一部分区域,在该部分区域上用户能够踏上踏行单元并可以与它们一起被运送。或者,所述带只能沿被形成为自动扶梯的人员运送设施的行进路径的倾斜的部分区域延伸,而不必沿水平延伸的入口和/或出口区域延伸。在这里,所述带应优选地布置成,所述带的表面中的一个表妹朝向运送区域指向并且朝向它暴露,使得带的该表面形成所述运送区域的一种侧向限制。
此外,所述带和力传感器彼此保持有效连接。换句话说,力传感器应该直接或间接地机械地连接到所述带上,使得在移位方向上作用在所述带上的力可以至少部分地传递到力传感器并因此可以被力传感器检测到。
当人员运送设施运行时,侧部监测装置因此可对例如用户将他的鞋子伸过踏行单元旁的间隙并接触位于那里的侧部监测装置的带的情况进行识别。由于鞋与使用者一起由踏行单元沿行进路径传送,作为这种机械接触的结果,平行于行进路径的移位方向上的力被施加在所述带上。该力可以由所述力传感器检测。然后可以基于这样的检测启动适当的措施。例如,可以暂时调整/停止人员运送设施的运行,降低其传送带的移位速度,或者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避免夹住鞋子或给用户带来任何其他风险。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带可以被保持成,它可以在移位方向上移位一段移位距离。
换句话说,所述带可以由保持装置直接或间接地保持成,使得当力在移位方向上施加在带上时,所述带可以在不损坏的情况下在移位方向上移位至少某个移位距离。换言之,所述带可以沿着其延伸方向至少在移位距离上,即在移位范围内,移动。当所述带仅在移位距离内移位时,在这里可以优选地在所述带上仅施加很小的、反作用于或者说克服所述移位的力。从而,所述带可以通过很小的力(例如小于150N、优选小于50N或小于20N)在由移位距离限定的区域内移动。反作用力在移位范围内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随着移位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例如,如果用户用鞋子接触侧部监测装置的所述带,那么所述带可以至少在指定的移位距离内与由踏板单元进一步移动的鞋子一起在移位方向上移动。因此,其他情况下在移动的鞋子和固定的基板之间发生的摩擦可以被避免。此外,这可能可以防止鞋子或其他物体因与基板的摩擦而变形,然后卡在踏行单元和基板之间的间隙中。在所述带在其移动距离内大致没有力地与鞋一起移动时,用户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将鞋撤回到踏行单元上。如果需要,可以在触碰所述侧部监测装置的所述带时输出相应的警告。
所述带到保持装置一方的附接和到力传感器一方的附接可以设计成使得只有在所述带移位超出所述移位距离的情况下,激活所述力传感器所需的力才由所述带施加在所述力传感器上。
在这里,所述移位距离可以是例如至少50cm、至少1m或至少2m。从而,当所述带被与踏行单元一起被带走的物体接触时,所述带可以移动相当大的移位距离,使得用户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拉动物体使离开所述带并回到踏行单元上。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保持装置可以安装在支撑装置上。换言之,所述保持装置可以通过支撑装置机械地连接到人员运送设施的承载部件。
根据具体的实施方式,支撑装置可在其指向所述带的表面上具有引导结构,该引导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带在移位方向上移位时,垂直且横向于所述移位方向地对所述带进行引导。
换句话说,支撑装置可以设计为不仅从其背面支撑带,而且如果所述带沿移位方向移位,支撑装置还可以确保所述带被垂直和横向于移位方向地引导移位。为此目的形成在支撑装置的表面上的引导结构可以形成为长形的并且沿着移位方向延伸。
所述引导结构例如可以形成为一个或多个长形的凹陷或凹槽,所述带可以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凹陷或凹槽中。特别地,所述引导结构也可以形成为底切槽(hinterschneidende Nuten),所述带能够以与底切槽的横截面互补的部分区域插入到这样的底切槽中并且因此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保持在槽中。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带可能可以沿所述槽移位,但不能横向于支撑装置的表面地从所述槽松脱。
替代地,所述引导结构可以被设置为支撑装置的表面上的长形的腹板(Stege)并且所述腹板在移位方向上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侧部监测装置还可以具有滑动元件,该滑动元件置于支撑装置的表面和所述带的与之相对的表面之间。与接触所述带的表面的支撑装置的表面相比,接触所述带的表面的滑动元件的表面可以具有较低的滑动摩擦系数。
换句话说,可以在支撑装置的所述表面和带的与之相对的表面之间提供滑动元件,借助该滑动元件,当所述带相对于支撑装置移位并在这种情况下与支撑装置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可以减少。在这里,滑动元件可由固体材料、糊状材料或作为液体/流体形成。
例如,滑动元件可以设计为实体滑动元件。这种实体滑动元件例如可以形成为成由塑料制成的形式或设有塑料表面的部件。特别地,作为塑料,可以使用相对于金属表面(例如形成在通常由金属制成的支撑装置上的表面)具有非常低摩擦系数的材料。特别地,滑动元件可以由聚四氟乙烯构成或者涂覆有聚四氟乙烯。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侧部监测装置可以具有多条带,这些带平行于行进路径并且彼此平行地在竖直方向上彼此接近地延伸。
换句话说,侧部监测装置可以具有多个带,所述多个带在竖直方向上彼此接近地延伸并且分别有效地保持在保持装置上,使得它们彼此平行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彼此上下地平行于行进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地延伸。这些带一起可以形成一种整体表面,该表面在人员运送设施的运送区域侧旁竖直地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跨过位于其后面的基板或位于其后面的支撑装置。例如,侧部监测装置可以具有几十个,即例如超过50个或甚至超过80个的这样的带。每个单独的带可以具有非常小的,例如几毫米的宽度。这些带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它们的每个主表面可以朝向所述运送区域对齐。相邻的带可以在它们的边缘直接相互抵靠或彼此稍微间隔开。相邻带之间的距离可以显着小于带的宽度,即例如小于带宽度的20%。例如,引导结构中的每一个引导结构可以分别位于相邻条带的边缘之间,以便在相邻条带的移位运动期间引导相邻条带。
单个的宽的带很难绕与其主表面正交的轴弯曲。为了能够在侧部监测装置中覆盖与人员运送设施的运送区域侧向相邻的基本相同的区域而使用多条较窄的带代替单个的宽的带,可以实现侧部监测装置也可用于人员运送设施的弯曲区域,例如,水平延伸的入口区域变换到自动扶梯的倾斜的运送区域中的地方。多个窄带中的每一个只需要稍微弯曲,其中,单个的带能够沿着其延伸方向相对于彼此移位。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力传感器可以是应变计。这种应变计可以是结构简单且进而制造成本低廉且坚固的部件。应变计作为被动元件可以测量作用在其上的力,特别是拉力形式的力。根据作用在应变计上的拉力的大小,应变计的电阻等电气特性发生变化。应变计可以具有两个电连接,通过这些电连接可以施加电压,从而可以对变化的电气特性进行测量。所述带的一端可以机械地连接到应变计,并通过应变计连接到侧部监测装置的固定区域,例如其保持装置。对于在侧部监测装置上设置大量的带的情况,则可为每个带提供相配属的应变计。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带可以以塑料带形成。
换句话说,所述带可以部分或全部由塑料构成。特别地,所述带可以作为挤出塑料部件提供。这种带可以非常便宜地生产和/或对于这里提到的用途是足够坚固的。
替代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带可以以金属带,特别是钢带形成。
换言之,所述带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由金属、尤其是钢构成。这种金属带也可以相对便宜地提供和/或对于这里提到的用途是足够坚固的。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的人员运送设施中,人员运送设施可以包括具有多个串联连接的安全开关的安全链电路。所述力传感器在这里可以作为安全链电路的一部分被设计成,在检测到由带施加在保持装置上的超过最小力值的力时断开开关状态并因此中断安全链电路。
一般而言,由于要运送人员,因此在人员运送设施中必须考虑非常高的安全要求。因此,在人员运送设施中,通常借助于多个、技术上尽可能不同地设计的且用在不同位置的安全开关或安全传感器来监控人员运送设施的安全运行状态。安全开关或安全传感器的设计方式是,它们仅在检测到安全的操作状态时才允许电流流过。在不安全的运行状态下,会切换到电绝缘状态。安全开关或安全传感器相互串联,从而形成安全链。所述安全链只有当其所有安全开关都处于闭合或导电状态时才是闭合的。当所述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处于断开状态,即电绝缘状态时,安全链就已经中断。
在此描述的侧部监测装置的力传感器可以被用作这种安全链的部件。力传感器本身或读出它的逻辑可以被配置为一旦力传感器检测到超过预给定的最小力值的力就断开开关状态,即转变到电绝缘状态。
可以设置一个值作为最小力值,直到该力的在移位方向上作用在侧部监测装置的带上的力应该被允许,并且在超过时,用于确保人员运送设施的安全运行的措施被启动。这种最小力值可以例如在几个牛顿的范围内,例如在2N和200N之间,优选地在5N和100N之间。
根据人员运送设施的一个实施方式,人员运送设施在力传感器形成为应变计的情况下还可以具有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当检测到由带施加到力传感器上的且超过最小力值的力时发出停止信号,基于该停止信号可以停止人员运送设施的运行。
形成为应变计的力传感器充当被动元件,当施加力时其电气特性会发生变化。但是,应变计不会主动输出信号。相反,它的电气特性,例如它的电阻,必须由测量设备读出。测量装置例如可以是控制人员运送设施的控制装置的一部分。或者,测量装置可以设计为单独的装置。测量装置可以永久地或以短时间间隔监测应变计的电气特性,并且一旦识别出作用在应变计上的超过预给定的最小力值的力就产生停止信号。
停止信号可以直接触发人员运送设施的停止。或者,停止信号可用于将集成在安全链中的安全开关的开关状态切换到非导通状态并以此方式中断安全链,在这种情况下人员运送设施的控制装置通常暂时地停止其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特征和优点在本文中一方面参考侧部监测装置的不同实施方式或另一方面参考配备有该侧部监测装置的人员运送设施的不同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组合、转移、修改或交换特征,以便获得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附图和所述描述均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部监测装置的人员运送设施的部分区域。
图2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部监测装置的另一人员运送设施的部分区域。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部监测装置的带和力传感器的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部监测装置的由支撑装置支撑的带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部监测装置的带和力传感器的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部监测装置的由支撑装置支撑的带的截面图。
这些图只是示意性的,并没有按比例绘制。在各个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同作用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呈自动扶梯3形式的人员运送设施1。人员运送设施1在运送区域6中包括传送带5,在传送带中,多个形式的踏行单元7沿着行进路径25彼此前后布置并且彼此耦接。在相对的两侧,在运送区域6旁边,基板9(为了清楚起见仅用虚线示出)分别布置在相应的基板区域10中。间隙11在基板9之一和传送带5的相对的边缘之间延伸。
人员运送设施1还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侧部监测装置13。侧部监测装置13包括保持装置15、长形的带19和力传感器21。侧部监测装置13被设计成对跨间隙11施加到人员运送设施1的基板9上的力进行监测。如在图1以及也在图2的替代方案中所示的,侧部监测装置13为此布置在基板区域10中,即布置成侧向地靠近运送区域6并因此侧向地紧邻传送带5或间隙11。
侧部监测装置13的保持装置15被配置为将侧部监测装置13安装在基板区域10中并且从而以机械固定的方式将其连接到人员运送设施1。为此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和构件,这些技术和构件在图中未详细示出。换向轮17仅作为这种保持装置15的可能的构件的示例被示出。
带19与保持装置15有效连接并因此被保持装置保持。此处,带19和保持装置15被配置成使得带19至少平行于行进路径25的部分区域地延伸。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带19在两个换向轮17之间延伸。其中,带19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基板9的前面,即位于基板9和运送区域6之间。
在所示的示例中,带19的端部区域被围绕换向轮17引导并且在此以180°换向。其中,带19的端部区域分别与弹簧23操作性地/有效地连接并且被这些弹簧23机械地保持在张紧状态。由于这些弹簧23的弹性,从而带19被保持为可以在平行于行进路径25的移位方向27上移位。弹簧23的尺寸和弹性的大小在这里被设置为使得带19可以在移位距离37内移位。
如在图3中被放大的那样所示,力传感器21在所示示例中布置在弹簧23之一和带19的相应的端部区域之间。力传感器21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并且一方面机械地连接到带19并且另一方面机械地连接到弹簧23,从而可以借助其对在移位方向27上施加在带19上的力进行检测。例如,力传感器21可以设计成具有简单且坚固构造且廉价的应变计(Dehnmessstreifen)33。
借助横截面图,图4示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带19可以如何借助支撑装置29支撑以对抗远离运送区域6的侧向运动。呈适当弯曲的板的形式的支撑装置29机械地有效连接到保持装置15并且在带19的与运送区域6相反的一例上延伸。
在所示的例子中,平坦的滑动元件31被夹在带19和支撑装置29之间。滑动元件31可以附接到支撑装置29。滑动元件31由诸如塑料的材料组成,特别是聚四氟乙烯,当滑动元件31的表面41与带19的表面43接触时,滑动元件具有比支撑装置29的表面39低的滑动摩擦系数。相应地,当带19相对于支撑装置29的运动时,在滑动元件31的帮助下可以显著地减少出现的摩擦。
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侧部监测装置13不是仅包括单个带19,而是包括多个单独的带19。其中,每个带19平行于行进路径25(见图1)地延伸并且其主表面中的一个主表面指向该行进路径。带19彼此平行地且在竖直方向上彼此邻接地布置。在所述带19的每一个上,应变计33形式的相对应的力传感器21附接在相应的端部区域上,其中,相应的力传感器21在相反的侧上与分别与其对应的弹簧23协作。在支撑装置29上,在竖直相邻的带19之间分别设置有引导结构35,当带19在移位方向27上移位时,引导结构垂直且横向于该移位方向27地对带19进行引导。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带19和支撑装置29之间提供平坦的滑动元件31。
在图1中非常示意性地示出的人员运送设施1中,力传感器21借助于测量装置49进行监测和评估。测量装置49是控制装置53的一部分或者与该控制装置53连接。控制装置53用于控制人员运送设施1的驱动装置51。为此,所述控制装置53对安全链电路45进行监测,在安全链电路中,多个安全开关47彼此串联连接。其中,安全开关47中的每个都可以对人员运送设施1的与安全相关的功能进行监测并且一旦检测到危及安全的情况就改变到断开的、不导电的状态。
力传感器21在这里可以是该安全链电路45的一部分。其中,力传感器或由测量装置49对其特性进行的评估可以设计成,使得在力传感器21测量到由带19施加的力超过最小力值的情况下,开关状态被断开并且因此安全链电路45被中断。特别地,力传感器21可以设计为应变计33。
当检测到超过所述最小力值的力时,测量装置49可以产生停止信号,基于该停止信号,人员运送设施1的运行可以被控制装置53暂时停止。
借助这里描述的侧部监测装置13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人员运送设施1的运行期间识别出,由传送带5带着一起移动的物体(例如用户的鞋子)是否跨过间隙11或进入间隙11,且然后与侧部监测装置13的带19接触。由于物体不是仅仅垂直地压在带19上,而是同时在移位方向27上随着移动,因此力在移位方向27上被施加在带19上,该力可以通过力传感器21被检测到。如果测得的力超过预给定的最小力值,这可以由人员运送设施1的控制装置来考虑,并且例如可以通过控制器53停止驱动装置51来暂时中断人员运送设施1的运行。
总体而言并以稍微不同的词语选择来说,这里描述的侧部监测装置13的实施例可以被描述为被动安全设备。在例如身体部位、行李物品或衣物进入踏行单元7和基板10之间的情况下,侧部监测装置13的优选地被可移动地保持的带19可以开始移动,例如,直到安全开关47关闭人员运送设施1。在施加非常高的负载的情况下,这会导致带19或多个带19中负载最重的带19撕裂,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带19是相对容易更换的。
侧部监测装置13还可以作为主动设备。例如,可以在其上提供大约80-100个特殊带,以便能够通过力传感器21测量机械张力/应力。这可以使得有可能对这些带19的机械应力进行检查(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以避免力传感器21的短使用寿命)或着对系统中较高的局部张力进行测量(例如由于踏行单元7与基板9的碰撞)。
优选使用带19,因为它们可以在撕裂或带19损坏的情况下容易地更换。
优选地,能够非常便宜地获得的应变计33可以被用作力传感器21。
据估计,以板状方式配置的侧部监测装置13的厚度可以保持较小,例如小于20mm,从而侧部监测装置13可以相对容易地在现有的人员运送设施1中实施。
在移位方向27(踏行单元7在其中(沿着行进路径25向上或向下)移动)上能够被允许的移位距离37可以是例如大约±0.8m(这实际上对应于自动扶梯的下部或上部部件中的最大水平长度)。基板9的这种部件通过安全刷被令人满意地保护(踏行单元7的上表面和所述刷之间的非常窄的间隙)。
可以实施为消耗材料的带19可以是相对便宜的、挤出塑料部件。
最后,应当指出,诸如“具有”、“包括”等术语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或步骤,并且诸如“一”或“一个”之类的术语不排除复数。此外,应该指出的是,已经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描述的特征或步骤也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其他实施例的其他特征或步骤结合使用。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应被视为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用于人员运送设施(1)的侧部监测装置(13),
其中,所述侧部监测装置(13)被配置为对跨过间隙(11)向人员运送设施(1)的基板(9)所施加的力进行监测,所述间隙形成在人员运送设施(1)的传送带(5)和所述基板(9)之间,为此,所述侧部监测装置(13)具有:
保持装置(15),
至少一个长形的带(19),和
力传感器(21),
其中,所述保持装置(15)被配置用于将所述侧部监测装置(13)安装在人员运送设施(1)的与运送区域(6)相邻的基板区域(10)中,在所述运送区域中,当所述人员运送设施(1)运行时,传送带(5)的彼此前后布置的、彼此耦接的多个踏行单元(7)沿行进路径(25)移位,其中所述带(19)以有效连接的方式保持在所述保持装置(15)上并平行于行进路径(25)的至少部分区域地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力传感器(21)与所述带(19)保持有效连接并被配置成,对由所述带(19)施加在所述保持装置(15)上的在平行于所述行进路径(25)的移位方向(27)上的力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监测装置(13)还具有支撑装置(29),所述支撑装置在安装后被位置固定地保持在基板区域(10)中并布置在所述带(19)的与运送区域(6)相反的一侧,其中,所述支撑装置(29)支撑所述带(19)以抵抗其远离所述运送区域(6)地指向的侧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带(19)以这样的方式被保持:所述带能够在移位方向(27)上移位一段移位距离(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移位距离(37)至少为50cm。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保持装置(15)被安置在所述支撑装置(29)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29)在其指向所述带(19)的表面上具有引导结构(35),所述引导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带(19)在移位方向(27)上移位时对所述带(19)竖直地或横向于移位方向(27)地进行导向。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部监测装置,进一步包括滑动元件(31),所述滑动元件插入在所述支撑装置(29)的表面和所述带(19)的相对的表面(43)之间,并且其接触所述带(19)的表面(43)的表面(41)与所述支撑装置(29)的接触所述带(19)的表面(43)的表面(39)相比具有更小的滑动摩擦系数。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部监测装置,具有多个带(19),所述多个带平行于所述行进路径(25)地并彼此平行地在竖直方向并排延伸。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力传感器(21)是应变计(33)。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带(19)由塑料带形成。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带(19)由金属带形成。
11.一种人员运送设施(1),包括:
能够在运送区域(6)内沿着行进路径(25)移位的、彼此前后布置的、彼此耦接的多个踏行单元(7),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侧部监测装置(13),
其中,所述侧部监测装置(13)的保持装置(15)安装在靠近运送区域(6)的基板区域(10)中,并且所述侧部监测装置(13)的所述带(19)平行于行进路径(25)的至少部分区域地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9)在安装完成后位置固定地保持在基部区域(10)中并被布置在传送带(19)的与运送区域(6)相反的一例上,其中,所述支撑装置(29)支撑所述带(19)以抵靠其远离运送区域(6)地指向的侧向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人员运送设施,其中,所述人员运送设施(1)包括安全链电路(45),所述安全链电路具有多个串联连接的安全开关(47),并且其中,作为所述安全链电路(45)的一部分的所述力传感器(21)被设计成,当检测到所述带(19)之一施加在所述保持装置(15)上的力超过最小力值时,断开开关状态,从而中断所述安全链电路(4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人员运送设施,其中,所述力传感器(21)被设计为应变计(33),并且其中,所述人员运送设施(1)还具有测量装置(49),所述测量装置被配置成,在检测到所述带(19)之一施加在力传感器(21)上并超过最小力值的力时,产生停止信号,基于停止信号能够停止人员运送设施(1)的运行。
CN202080026199.9A 2019-04-12 2020-04-02 人员运送设施的侧部监测装置 Active CN113646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68965.2 2019-04-12
EP19168965 2019-04-12
PCT/EP2020/059386 WO2020207895A1 (de) 2019-04-12 2020-04-02 Seitenüberwach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personentransportanl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6250A true CN113646250A (zh) 2021-11-12
CN113646250B CN113646250B (zh) 2024-05-24

Family

ID=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9989A (en) * 1968-11-29 1971-12-28 Benz & Hilges Gmbh Apparatus for wrapper inserts and coverings of cup-shaped containers
US4669597A (en) * 1985-11-04 1987-06-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scalator skirt panel
CN1041332A (zh) * 1988-09-20 1990-04-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自动扶梯或移动道的踏板部件
WO2001028912A1 (en) * 1999-10-21 2001-04-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Passenger conveyor gap monitoring device
JP2001247286A (ja) * 2000-03-06 2001-09-11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の挟み込み防止装置
CN1481329A (zh) * 2000-12-21 2004-03-10 奥蒂斯电梯公司 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的导向挡板
US20040134749A1 (en) * 2000-12-21 2004-07-15 Matthias Lunacek Deflector for an escalator or moving sidewalk
JP2009190863A (ja) * 2008-02-15 2009-08-2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
JP2013107734A (ja) * 2011-11-21 2013-06-06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
CN203199866U (zh) * 2012-03-21 2013-09-1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的安全装置
CN203345908U (zh) * 2013-06-28 2013-12-18 苏州奔一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
CN104444751A (zh) * 2014-12-12 2015-03-25 安徽中科智能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扶梯梯级安全距离检测仪
CN106629366A (zh) * 2016-11-29 2017-05-10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 一种自动扶梯梯级与围裙板安全间隙测量与隐患定位系统及其方法
CN206156554U (zh) * 2016-10-14 2017-05-10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的围裙防夹装置
CN107111901A (zh) * 2014-11-12 2017-08-29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对人员运送设备或运输单元的运输加以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90712A (zh) * 2016-12-08 2018-06-22 通力股份公司 载人运输工具的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9989A (en) * 1968-11-29 1971-12-28 Benz & Hilges Gmbh Apparatus for wrapper inserts and coverings of cup-shaped containers
US4669597A (en) * 1985-11-04 1987-06-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scalator skirt panel
CN1041332A (zh) * 1988-09-20 1990-04-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自动扶梯或移动道的踏板部件
WO2001028912A1 (en) * 1999-10-21 2001-04-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Passenger conveyor gap monitoring device
JP2001247286A (ja) * 2000-03-06 2001-09-11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の挟み込み防止装置
CN1481329A (zh) * 2000-12-21 2004-03-10 奥蒂斯电梯公司 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的导向挡板
US20040134749A1 (en) * 2000-12-21 2004-07-15 Matthias Lunacek Deflector for an escalator or moving sidewalk
JP2009190863A (ja) * 2008-02-15 2009-08-2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
JP2013107734A (ja) * 2011-11-21 2013-06-06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
CN203199866U (zh) * 2012-03-21 2013-09-1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的安全装置
CN203345908U (zh) * 2013-06-28 2013-12-18 苏州奔一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
CN107111901A (zh) * 2014-11-12 2017-08-29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对人员运送设备或运输单元的运输加以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CN104444751A (zh) * 2014-12-12 2015-03-25 安徽中科智能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扶梯梯级安全距离检测仪
CN206156554U (zh) * 2016-10-14 2017-05-10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的围裙防夹装置
CN106629366A (zh) * 2016-11-29 2017-05-10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 一种自动扶梯梯级与围裙板安全间隙测量与隐患定位系统及其方法
CN108190712A (zh) * 2016-12-08 2018-06-22 通力股份公司 载人运输工具的监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949207T3 (es) 2023-09-26
WO2020207895A1 (de) 2020-10-15
SG11202108589UA (en) 2021-09-29
EP3953286B1 (de) 2023-05-31
US11661317B2 (en) 2023-05-30
TW202104060A (zh) 2021-02-01
AU2020272919A1 (en) 2021-11-11
EP3953286A1 (de) 2022-02-16
US20220144594A1 (en) 2022-05-12
AU2020272919B2 (en) 2023-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0709B (zh) 载人运输工具
US9399563B2 (en) People mover
FI127156B (en) Conveyor control system
CN108190712B (zh) 载人运输工具的监测装置
US20170233222A1 (en) Elevator
JP5257867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US11661317B2 (en) Side monitoring device for a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CN113646250B (zh) 人员运送设施的侧部监测装置
US9522806B2 (en) Deflection pulley cover for monitoring elevator car support
CN110891891A (zh) 乘客输送机的异常检测装置
US10954103B2 (en) People conveyor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power for driving a handrail element of a people conveyor
US20030136635A1 (en) Handrail vertical load detector
JP2014118297A (ja) 乗客コンベヤ用コム
US10981755B2 (en) Monitoring device for a conveyor
EP13095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the teeth of a comb plate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JP2010189144A (ja) 乗客コンベア
US20190112162A1 (en) Comb plate and people conveyor
EP3569559B1 (en) People coonveyor with a belt safety device
JP4871826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鎖破断検出装置
KR100858783B1 (ko) 이동보도의 콤플레이트 안전장치
WO2021254596A1 (en) People mover
EP4328169A1 (en) Passenger convey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afely operating a passenger conveying device
JP2013193849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安全装置
US20190112160A1 (en) Balustrade for a people conveyor
JP2015229553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安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