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组装设备,能够连贯的进行线束和端子的压接,并对二者的连接位置进行套管的封装,提高了接线端子的组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组装设备,包括机架、剥线装置、压接装置以及封装装置,机架的侧部设有用于供送端子的端子振动盘和用于供送套管的套管振动盘;剥线装置设置于机架上,且与供线盘相连,用于剥离线束两端的外皮;压接装置设置于剥线装置的出口端,且位于端子振动盘的出口端,压接装置用于接收端子和线束、并压接线束和端子以形成接线端子;封装装置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套管振动盘的出口端,用于接收接线端子和套管,并封装套管至接线端子的外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接装置包括压接座、压接下模块、压接上模块、滑移组件以及进料组件,压接座设置于机架上,且靠近端子振动盘的出口端设置;压接下模块设置于压接座上,设有用于容纳并限位端子的定位槽;压接上模块设置于压接下模块的上方,压接上模块连接有升降驱动件,压接上模块能够在升降驱动件的带动下下移、并与压接下模块抵接以压接线束和端子;滑移组件垂直于端子振动盘的出料方向设置,用于横向推送端子;进料组件设置于滑移组件远离压接座的一端,用于纵向推送端子至定位槽内。
一些实施例中,滑移组件包括滑轨、滑块以及夹持块,滑轨垂直于端子振动盘的出料方向设置于压接座上,滑轨的一端设有平移驱动件;滑块滑动连接于滑轨上,且与平移驱动件相连;夹持块设置于滑块的上方,具有纵向贯通设置以供端子进入的安置槽,夹持块的顶面上还设有纵向贯通、且与安置槽连通的送料槽,进料组件能够纵向伸入送料槽内以推送端子至定位槽内。
一些实施例中,压接下模块上还设有位于定位槽远离端子振动盘的一侧、且用于限位端子的轴向位置的限位架,限位架上设有纵向贯通以供线束穿入端子的穿入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剥线装置包括剥线架、线束校直架、第一驱动轮对、切割刀组及第二驱动轮对,剥线架设置于机架上、且靠近供线盘设置;线束校直架沿水平方向连接于剥线架上,且向靠近供线盘的一侧延伸,线束校直架上设有上校直轮和用于与上校直轮配合以校直线束的下校直轮;第一驱动轮对设置于线束校直架的侧部,用于正向导送线束或反向导送线束以剥离线束的前端外皮;切割刀组设置于第一驱动轮对远离线束校直架的一侧,具有能够相对靠近以切割线束的外皮的上刀具和下刀具;第二驱动轮对设置于切割刀组远离第一驱动轮对的一侧,用于正反向导送线束或正向导送线束以剥离线束的后端外皮。
一些实施例中,剥线装置还包括进线托管以及穿线导管,进线托管的主轴沿水平方向连接于剥线架的侧部,且位于线束校直架与第一驱动轮对之间,用于导送校直后的线束进入第一驱动轮对内;穿线导管的主轴沿水平方向连接于剥线架的侧部,且位于第一驱动轮对和切割刀组之间,用于承托并限位第一驱动轮对和切割刀组之间的线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封装装置包括封装座、下压座以及托料座,封装座设置于套管振动盘的出口端,设有用于承托套管的放置槽;下压座设置于封装座的上方,用于下压套管至包裹并成型于接线端子的外周;托料座设置于封装座的侧部,托料座的顶面上设有与放置槽同轴设置、且用于承托并限位接线端子的限位槽,托料座远离封装座的一侧设有用于向套管内供送接线端子的推料件。
一些实施例中,放置槽与套管振动盘的出口端在横向上间隔设置,封装座的侧部设有用于横向推送套管至放置槽内的推座,推座背离托料座的一侧设有用于限位套管的轴向位置的挡板,挡板上设有用于供线束穿过的让位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线端子组装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压接装置和封装装置之间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座、转移组件、两个通电探针以及次品推座,检测座设有若干个间隔排布且用于承托接线端子的绝缘台;转移组件设置于检测座的一侧,设有用于夹取接线端子并转移接线端子至检测座上的第一夹爪;两个通电探针通过第一气缸连接于机架上,能够在第一气缸的带动下靠近接线端子的两端以检测接线端子的导电性能;次品推座通过第二气缸连接于机架上,能够推动检测座上不合格的接线端子至脱离检测座。
一些实施例中,压接装置和检测装置之间设有旋转夹取组件,检测装置与封装装置之间也设有旋转夹取件组件,旋转夹取组件包括旋转气缸、伸缩气缸以及第二夹爪,旋转气缸的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机架上;伸缩气缸沿水平方向连接于旋转气缸的输出端;第二夹爪连接于伸缩气缸的输出端,用于夹取接线端子并带动接线端子转移。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剥线装置将供线盘供送的线束的两端的外皮剥离,并送至压接装置,端子振动盘向压接装置供送端子,以便压接装置将端子压接在线束的端部形成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和套管振动盘内的套管被送至封装装置,经封装装置将套管包覆于线束的外周,完成接线端子的组装操作,有效的提高了组装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接线端子的组装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3,现对本发明提供的接线端子组装设备进行说明。接线端子组装设备,包括机架1、剥线装置2、压接装置3以及封装装置4,机架1的侧部设有用于供送端子72的端子振动盘11和用于供送套管73的套管振动盘12;剥线装置2设置于机架1上,且与供线盘74相连,用于剥离线束71两端的外皮;压接装置3设置于剥线装置2的出口端,且位于端子振动盘11的出口端,压接装置3用于接收端子72和线束71、并压接线束71和端子72以形成接线端子72;封装装置4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套管振动盘12的出口端,用于接收接线端子72和套管73,并封装套管73至接线端子72的外周。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组装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组装设备,剥线装置2将供线盘74供送的线束71的两端的外皮剥离,并送至压接装置3,端子振动盘11向压接装置3供送端子72,以便压接装置3将端子72压接在线束71的端部形成接线端子72,接线端子72和套管振动盘12内的套管73被送至封装装置4,经封装装置4将套管73包覆于线束71的外周,完成接线端子72的组装操作,有效的提高了组装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接线端子72的组装质量。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压接装置3采用如图2至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2至图5,压接装置3包括压接座31、压接下模块34、压接上模块35、滑移组件32以及进料组件33,压接座31设置于机架1上,且靠近端子振动盘11的出口端设置;压接下模块34设置于压接座31上,设有用于容纳并限位端子72的定位槽341;压接上模块35设置于压接下模块34的上方,压接上模块35连接有升降驱动件351,压接上模块35能够在升降驱动件351的带动下下移、并与压接下模块34抵接以压接线束71和端子72;滑移组件32垂直于端子振动盘11的出料方向设置,用于横向推送端子72;进料组件33设置于滑移组件32远离压接座31的一端,用于纵向推送端子72至定位槽341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端子振动盘11出料方向设定为纵向,将垂直于出料方向的方向定义为横向。
压接座31设置在机架1上,压接座31上设有压接下模块34,压接下模块34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端子72、并对端子72进行位置限定的定位槽341,端子72从端子振动盘11的出口转移至滑移组件32上,并在滑移组件32的作用下被水平推送至与压接模块纵向对应的位置,最后经进料组件33推送至至定位槽341中完成端子72的定位。
端子72包括端头和柱形端,柱形端上设有柱形孔,柱形孔用于容纳线束71的端头。定位槽341包括承托并限位端头的第一槽以及承托并限位柱形端的第二槽,第一槽的宽度与端头的宽度对应,第二槽的宽度与柱形端的外径尺寸一致,保证定位槽341对端子72的有效限位。
端子振动盘11的出口端设有延伸至与夹持块323相接的电磁导轨,电磁导轨设有与安置槽325贯通的导轨槽,以导送端子72至夹持块323内。
经剥线装置2剥线完成后,线束71可通过机械手、水平滑轨321或气缸组等构件转移至压接座31上方,并推送至端子72用于容纳线束71的柱形孔内,完成线束71与端子72相对位置的定位,在压接上模块35的下压作用下,端子72有效地锁定在线束71的外周,实现端子72与线束71之间的可靠连接,使二者之间能够有效接触,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滑移组件32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滑移组件32包括滑轨321、滑块322以及夹持块323,滑轨321垂直于端子振动盘11的出料方向设置于压接座31上,滑轨321的一端设有平移驱动件324;滑块322滑动连接于滑轨321上,且与平移驱动件324相连;夹持块323设置于滑块322的上方,具有纵向贯通设置以供端子72进入的安置槽325,夹持块323的顶面上还设有纵向贯通、且与安置槽325连通的送料槽326,进料组件33能够纵向伸入送料槽326内以推送端子72至定位槽341内。
由于端子振动盘11的出口与压接下模块34之间具有一定的横向间距,为了使端子72能够完成横向位移的转换,设置了滑移组件32,通过驱动件驱动滑轨321上的滑块322,使滑块322沿滑轨321横向水平移动,并带动上方的夹持块323以及端子72横向移动,到达与定位槽341纵向对应的位置。其中,滑轨321远离端子振动盘11的一侧设有能够封堵安置槽325的端部的端板,以避免端子72向夹持块323内转移是位移过大造成的脱出。
夹持块323上设有纵向贯通且用于容纳端子72的安置槽325,端子72从端子振动盘11内掉落后,可以沿安置槽325直接进入夹持块323内,在端板的轴向限位作用下保持与夹持块323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在平移驱动件324的带动下,随滑块322横向移动至与定位槽341纵向对应的位置,借助进料组件33纵向推动端子72使其进入定位槽341内。实现端子72从夹持块323至压接下模块34之间的位置转移,便于进行后续压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压接下模块34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压接下模块34上还设有位于定位槽341远离端子振动盘11的一侧、且用于限位端子72的轴向位置的限位架342,限位架342上设有纵向贯通以供线束71穿入端子72的穿入槽343。
进料组件33推送端子72时,为了保证端子72的定位精准,在压接下模块34上设置了与定位槽341纵向对应的限位架342,限位架342可对端子72的端面进行阻挡,实现端子72轴向位置的限定。限位架342上上设置的穿入槽343可供线束71穿入端子72的柱形孔内,便于后续借助压接上模块35将端子72压接在线束71的端部。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剥线装置2采用如图8所示结构。参见图8,剥线装置2包括剥线架21、线束校直架22、第一驱动轮对23、切割刀组24及第二驱动轮对25,剥线架21设置于机架1上、且靠近供线盘74设置;线束校直架22沿水平方向连接于剥线架21上,且向靠近供线盘74的一侧延伸,线束校直架22上设有上校直轮221和用于与上校直轮221配合以校直线束71的下校直轮222;第一驱动轮对23设置于线束校直架22的侧部,用于正向导送线束71或反向导送线束71以剥离线束71的前端外皮;切割刀组24设置于第一驱动轮对23远离线束校直架22的一侧,具有能够相对靠近以切割线束71的外皮的上刀具和下刀具;第二驱动轮对25设置于切割刀组24远离第一驱动轮对23的一侧,用于正反向导送线束71或正向导送线束71以剥离线束71的后端外皮。
剥线架21设置在机架1上,线束校直架22通过上校直轮221和下校直轮222的配合作用对线束71进行有效校直,使线束71保持轴向的平直,便于后续对线束71进行剥线操作。在进行线束71外皮的剥离时,需要对线束71进行定长的截断,并需对线束71两端的外皮进行去除。
先利用第一驱动轮对23带动线束71向前运动,也就是向靠近压接装置3的一侧运动。根据设计的剥线长度,将线束71输送进切割刀组24里的对应位置后第一驱动轮对23停止,切割刀组24动作,将线束71夹紧到预设力度(正好剥开线束71外皮),此时第一驱动轮对23反向驱动线束71,也就是带动线束71后移,切割刀组24将线束71前端的外皮剥离。
接着,第一驱动轮对23带动线束71前移,线束71逐渐进入第二驱动轮对25内,受第二驱动轮对25带动向前移动至切割刀组24与待切割长度点对应的位置,切割刀组24将线束71该点完全切断,完成单个线束71的切断。
此时,第二驱动轮对25带动线束71后移,使线束71的后端需切除外皮的位置于切割刀组24位置上下对应,切割刀组24动作,将线束71夹紧到预设力度(正好剥开线束71外皮),此时第二驱动轮对25带动线束71向前移动,切割刀俎对线束71后端的外皮进行剥离,完成线束71的切断以及剥线操作。该操作过程提高了线束71外皮剥离精度以及剥离速度,提高了剥线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剥线装置2可以采用如图8所示结构。参见图8,剥线装置2还包括进线托管26以及穿线导管27,进线托管26的主轴沿水平方向连接于剥线架21的侧部,且位于线束校直架22与第一驱动轮对23之间,用于导送校直后的线束71进入第一驱动轮对23内;穿线导管27的主轴沿水平方向连接于剥线架21的侧部,且位于第一驱动轮对23和切割刀组24之间,用于承托并限位第一驱动轮对23和切割刀组24之间的线束71。
为了便于描述,定义靠近线束71移动方向的一侧为前侧,线束71靠近供线盘74的一侧为后侧。剥线架21上的进线托管26和穿线导管27分别位于第一驱动轮对23的前后两侧,进线托管26能够将线束校直架22上的线束71顺畅地导送至第一驱动轮对23内,穿线导管27在轴向上延伸一定长度,可保证线束71的轴向稳定,使线束71能够顺畅地进入切割刀组24内,并供入第二驱动轮对25内,实现后续对线束71的准确切割与导送。
剥线装置2于压接装置3之间还设有平移组件64,平移组件64包括平移气缸以及设置于平移气缸的输出端的平移夹爪。由于压接装置3和剥线装置2具有一定的水平位移,平移组件64可利用平移夹爪夹持线束71的端头,便于快速转移线束71至压接下模块34处。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封装装置4采用如图10至图12所示结构。参见图10至图12,封装装置4包括封装座41、下压座42以及托料座43,封装座41设置于套管振动盘12的出口端,设有用于承托套管73的放置槽411;下压座42设置于封装座41的上方,用于下压套管73至包裹并成型于接线端子72的外周;托料座43设置于封装座41的侧部,托料座43的顶面上设有与放置槽411同轴设置、且用于承托并限位接线端子72的限位槽431,托料座43远离封装座41的一侧设有用于向套管73内供送接线端子72的推料件44。
接线端子72的线束71朝向套管73一侧,线束71穿入套管73,直至线束71和端子72的连接位置进入套管73内,再进行封装操作。
封装座41上设有用于放置套管73的放置槽411,托料座43上设置了对接线端子72进行承托限位的限位槽431。推料件44设置在托料座43的外端,用于推送线束71,使线束71穿入套管73内。封装座41与下压座42相配合,可将套管73压接在接线端子72的外周,实现接线端子72的绝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放置槽411与套管振动盘12的出口端在横向上间隔设置,封装座41的侧部设有用于横向推送套管73至放置槽411内的推座45,推座45背离托料座43的一侧设有用于限位套管73的轴向位置的挡板46,挡板46上设有用于供线束71穿过的让位孔461。
此处,定义垂直于套管73供料盘供送方向的方向为横向,平行于套管73供料盘供送方向的方向为纵向。在将接线端子72穿入套管73时,需要保持封装座41的放置槽411与托料座43的限位槽431轴相对应,因此,套管73从套管振动盘12下料时与封装座41之间存在横向间距。利用可横向推送的推座45将套管73横向推送至放置槽411内,再进行接线端子72的穿入。
进一步的,在推座45上设置了挡板46,挡板46可对套管73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套管73从套管振动盘12供送过来时位移过量造成从封装座41上的脱出。挡板46上的让位孔461,可为接线端子72提供让位空间,在接线端子72穿入套管73时,线束71可顺次穿入套管73和让位孔461,使套管73套装在接线端子72的外周。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检测装置5采用如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7,接线端子组装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压接装置3和封装装置4之间的检测装置5,检测装置5包括检测座51、转移组件54、两个通电探针52以及次品推座53,检测座51设有若干个间隔排布且用于承托接线端子72的绝缘台511;转移组件54设置于检测座51的一侧,设有用于夹取接线端子72并转移接线端子72至检测座51上的第一夹爪541;两个通电探针52通过第一气缸连接于机架1上,能够在第一气缸的带动下靠近接线端子72的两端以检测接线端子72的导电性能;次品推座53通过第二气缸连接于机架1上,能够推动检测座51上不合格的接线端子72至脱离检测座51。
检测装置5用于检测接线端子72两端的导电性能。端子72压接到线束71的端部后,两个通电探针52分别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作用下向靠近接线端子72的一侧移动,使两个通电探针52分别接通端子72和线束71远离端子72的一端。当两个通电探针52之间有电流通过时,则表明压接后的接线端子72导电性能良好。检测装置5的设置方便对线束71电子导电性能的快速检测,检测合格后的接线端子72将输送至封装装置4进行套管73的安装,实现接线端子72连接位置的绝缘处理。
当接线端子72不满足导电要求时则判定为次品,通过第二气缸带动次品推座53将接线端子72从检测座51的绝缘台511上推离,实现次品的有效剔除,避免后续进行封装操作造成材料的浪费。次品推座53远离第二气缸的一侧设有两个立板,利用立板的外边缘顶推接线端子72轴向的不同位置,将接线端子72从绝缘台511上推离,实现次品的剔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压接装置3和检测装置5之间设有旋转夹取组件6,检测装置5与封装装置4之间也设有旋转夹取件组件,旋转夹取组件6包括旋转气缸61、伸缩气缸62以及第二夹爪63,旋转气缸61的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机架1上;伸缩气缸62沿水平方向连接于旋转气缸61的输出端;第二夹爪63连接于伸缩气缸62的输出端,用于夹取接线端子72并带动接线端子72转移。
旋转夹取组件6能够实现剥线装置2与压接装置3、压接装置3与检测装置5、检测装置5与封装装置4之间接线端子72的转移。线束71在经过线束校直架22的校直后可以实现轴线的平直,由于单个线束71一般长度为150-250毫米,且线束71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所以可以借助第二夹爪63进行方便的夹取,能够保证轴向的平直性。旋转夹取组件6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线束71或接线端子72的转移操作。
第二夹爪63可靠抓取接线端子72,旋转气缸61可实现接线端子72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自由度,便于接线端子72的转向操作。伸缩气缸62可以实现接线端子72的水平输送,实现其位置转移,保证对接线端子72的有效定位,保证后续加工精度。
接线端子组装设备通过接线端子组装设备将本来剥线、压接、封装等的功能充分结合,更加节省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所需的空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