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76A - 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76A
CN1135676A CN96101310A CN96101310A CN1135676A CN 1135676 A CN1135676 A CN 1135676A CN 96101310 A CN96101310 A CN 96101310A CN 96101310 A CN96101310 A CN 96101310A CN 1135676 A CN1135676 A CN 1135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coil end
mentioned
pushing
rotat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1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020C (zh
Inventor
田中宏幸
小野寺康
渡边武彦
深谷芳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0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8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定子线圈末端处理的可减短线圈长度、缩短处理时间并能自动化操作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处理方法和装置。末端引线配置在具有二平面的平面构件上,与该平面构件一起夹持末端引线的平面构件以铰链为转动中心轴随传动装置转动。该平面构件有切口,用来容纳不作为集束对象的末端引线。叶片分别由液压缸驱动,以铰链为转动中心而转动。该叶片在平面构件和平面构件之间移动并推压末端引线。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集束、处理方法及装置。
有关定子线圈末端的集束技术,例如有实开昭47-29501号公报和实公昭44-8171号公报所述的技术。
实开昭47-29501号公报所述的技术,是将连接交流发电机的定子中各相绕组的中性点的引出线缠绕在连接整流器用的引出线上之后,扭绞在一起连接中性点。
实公昭44-8171号公报所述的技术,是用焊接等方法将各相绕组的中性点引出线连接于在电路板上形成的导体上。由此谋求缩短引出线等。
另外,在实公平2-5647号公报中,记述了一种用于连接电动机的线圈引出线和电源侧导线的半圆弧形的端子板。在该端子板上形成连接各引出线的钩形件和一个端部连接在各钩形件上的导体。而且电源端子与各钩形件所连接的导体的多个端部相连接。由此谋求减少末端处理的作业工时数。
但是,在上述实公昭44-8171号公报和公平2-5647号公报所述的技术中,由于需要连接线圈末端用的专用部件,所以存在交流电机尺寸和重量加大的问题。
在实开昭47-29501号公报所述的技术中,存在必须由操作人员进行中性点末端引线的缠绕作业的缺点。另外,为进行这种末端引线的缠绕作业,必须留有超过规定长度的多余的绕线。
在以往的交流旋转电机的定子制造中,只有线圈的末端处理必须借助于人工,这成为妨碍降低价格和缩短制造时间的一个主要因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用于定子线圈末端处理的可减短线圈长度、缩短末端处理时间并能自动化操作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处理方法及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构成如下。
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半径方向或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配置在彼此相对的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2个圆柱面形构件之间,并利用可在该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多条线圈末端向规定的集束方向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中,最好配置固定在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的固定构件,并将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该固定构件和推压构件之间,通过将推压构件向固定构件移动,使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变形为规定的形状。
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中,最好还用块状构件对集束后的末端引线沿着定子的中心轴方向推压、使其变形。
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中,最好还对变形的多条末端引线的每一条在变形弯曲半径上设定差值,借此减小各末端引线在变形部分的重叠厚度。
另外,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半径方向或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配置在彼此相对的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并且将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可在该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2个末端引线推压构件之间,利用该2个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多条线圈末端向2个推压构件之间的中心部分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中,最好在2个推压构件的中心部分附近配置2个固定构件,并将多条线圈末端导线配置在各固定构件与推压构件之间,通过将推压构件向固定构件移动,使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变形为规定的形状。
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中,最好还用配置在2个推压构件中心部分附近的块状构件将集束后的末端导线沿着定子的中心轴方向推压、使其变形。
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中,最好还对被变形的多条末端引线的每一条在变形弯曲半径上设定差值,借此减小各末端引线在变形部分的重叠厚度。
另外,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中,备有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半径方向或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支承在其间的相互相对的2个平面形构件或2个圆柱面形构件以及可在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利用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向规定的集束方向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中,最好还备有固定在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的固定构件,将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该固定构件和推压构件之间,通过将推压构件向固定构件移动,使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变形为规定的形状。
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中,最好还备有用来将集束后的末端引线沿着定子的中心轴方向推压,使其变形的块状构件。
另外,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中,备有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半径方向或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支承在其间的2个平面形构件和可在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2个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2个末端引线推压构件之间,利用该2个推压构件将多条线圈末端向2个推压构件之间的中心部分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中,最好还备有配置在2个推压构件中心部分附近的2个固定构件,将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各固定构件与推压构件之间,通过将推压构件向固定构件移动,使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变形为规定的形状。
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中,最好还备有配置在2个推压构件中心部分附近的用来将集束后的末端引线沿着定子的中心轴方向推压,使其变形的块状构件。
由于将线圈末端引线夹在彼此相对的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2个圆柱面形构件之间,所以可以限制末端引线的变形方向。又因利用可移动地配置在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的末端导线推压构件使线圈末端引线变形,所以容易成形为预期的形状。
另外,设有固定在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的固定构件,通过将线圈末端引线向固定构件推压,可使末端引线的集束化更加可靠。
因此,象旋转电机用定子一类的具有多条线圈末端引线的定子,其末端引线都能够一次成形处理成预期的形状。
图1A、1B、1C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图。
图2A、B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图。
图3A、B、C是将按图1的实施例集束的末端引线沿定子中心轴方向成形的操作说明图。
图4A、B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图。
图5A、B、C是按第1实施例的末端引线集束处理中的末端引线状态的说明图。
图6A、B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图。
图7是图6实施例中的末端引线被集束后状态的部分断面图。
图8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图。
图9A、B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图。
图10是按第5实施例集束后的末端引线的外观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图。
图12A、B、C是第6实施例的末端引线集束处理的操作说明图。
图13A、B、C、D、E是第6实施例的末端引线集束处理中的末端导线状态的说明图。
图14A、B、C、D是第6实施例的末端引线集束处理中的末端导线和定子外观的示意图。
图15是按第6实施例处理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定子的外观图。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B、C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交流旋转电机的定子1的3条末端引线2被可移动地夹在第1平面构件3和第2平面构件4之间。而且,在平面构件3上有一个圆弧形的切槽40,在平面构件4上有一个与该切槽40形状相对应的沟或切措(图中未画出)。
在切槽40内插入了一个可沿该切槽40移动的被支撑着的成形销5(末端导线推压构件)。在平面构件3上靠近切槽40末端的旁边有一个一直穿到平面构件4上的导销7(固定构件)。
在图1A中,定子1的3条末端引线2沿着定子1的半径方向延伸。而且,将该末端引线2可移动地夹在平面构件3和4的平面部分上,然后,将成形销5沿成形销移动方向6移动。如图1B所示,使末端引线2接触到导销7,3条导线被集束。接着,如图1C所示,将成形销5一直移动到切槽40的末端,则如图所示,末端引线2被成形、集束成近似L字形状。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利用圆弧形的切槽40、可沿该切槽40移动的被支撑的成形销5和有导销7的第1平面构件3以及有与上述圆弧形切槽位置相对应的切槽或沟的第2平面构件4,即使是短的末端引线也能容易地将这些末端引线集束在一起。由此还可能实现线圈末端引线处理的自动化。
图2A、B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适用于末端引线2沿定子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情况。弯曲成圆弧形、其曲率半径与定子1的半径大致相等的第1圆柱面形构件8和第2圆柱面形构件9两者之间以大于末端引线直径尺寸的间隔彼此相对配置。而且,圆柱面形构件8的一个端部有与圆柱面形构件9接触的移动限制构件12(固定构件)。一个弯曲成圆弧形、厚度小于圆柱面形构件8和9之间间隔并能插入到圆柱面形构件8和9之间的成形构件10(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可以沿箭头11指示的方向移动。
在图2A中,定子1的3条末端引线2沿着定子1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该末端引线2可移动地夹在圆柱面形构件8和9的圆柱面部分,然后,将成形构件10沿移动方向11的指向移动。因此,末端引线2被成形构件10推压,一直移动到移动限制构件12的位置。图2B示出成形构件10的移动后的状态,多条末端引线2被集束、成形为近似L字形状。
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中也能获得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图3A、B、C表示将按照图1A、B、C所示的实施例集束、成形的末端引线2进一步沿定子中心轴方向成形用的装置例。
首先,如图3A所示,将成形后的末端引线2放置在竖起块14的保持槽13内,然后,沿移动方向16即定子1的中心轴方向移动竖起块14并呈图3B的状态。再通过将竖起块14沿移动方向17即定子1的半径方向移动,即可获得如图3C所示的预期的形状。
与图2A、B的实施例类似,图4A、B示出使末端引线2的集束和成形同时进行的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备有由2个彼此相对的平面形构件和将该2个平面形构件结合在一起的1个侧面构件组成的在二平面间具有间隙的二平面构件18、由2个彼此相对的平面形构件和将该2个平面形构件结合在一起的2个侧面构件组成的在二平面间具有间隙的竖起块19以及可插入上述二平面间隙的板状成形构件20。上述二平面间的间隙大于末端引线2的直径。
利用成形构件20推压末端引线2,并将末端引线2插入到构件18和竖起块19的二平面之间,则如图4A所示,末端引线2被集束、成形为近似L字形状。接着,通过将竖起块19沿旋转方向21的指向旋转,如图4B所示,向定子的中心轴方向弯曲而成预期的形状。
在本第3实施例中,也能获得与第1和第2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图5A、B、C是表示在图1的例中通过使平面构件3和4的间隔尺寸稍微大于一条末端引线的直径能使各末端引线具有不同弯曲半径的原理图。
图5A表示成形前的配置状态。图5B表示利用导销7和成形销5将末端引线2成形为预期的弯曲半径(R1、R2、R3)后的状态。图5C表示拔掉导销7并将成形销5进一步沿移动方向6的指向移动后的状态。
在图5B的状态下,3条末端引线2在定子1的中心轴方向上相互重叠。因此,3条末端引线2的弯曲半径成为徒此不同的半径R1、R2、R3。这样,由于弯曲半径产生差异,末端引线2可不被集束成按一个方向排列的状态,所以能够容易地用后面提到的金属带等绑扎。
图6A、B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图,要集束的末端引线有6条,而且是从两个相对方向集束的实施例。图6A是俯视图,图6B是侧视图。
第1平面构件28a有一个圆弧形的切槽40a,沿该切槽40a可移动地支撑着成形销5。在厚度比第1平面构件28a薄的第2平面构件28b上也有一个圆弧形的切槽40b,沿该切槽40b可移动地支撑着成形销5。
另外,平面构件22具有与第1平面构件28a和第2平面构件28b相对的面。而且,第1平面构件28a和平面构件22的间隔与第2平面构件28b和平面构件22的间隔近似相等,且稍大于末端引线2的直径。末端引线2按集束方向配置在不同的平面24、25上。
就是说,平面24、25具有大于一条末端引线直径的高低差26,当将成形销5按移动方向6的指向沿着平面构件28上加工的切槽移动时,形成一种左右末端引线2互不干扰的结构。当成形销5移动而使末端引线2成形时,具有导销15(固定构件)的竖起块14一直上升到导销15所具有的与图5所示的导销7同样功能的位置(亦即使末端引线2停止的位置),然后,下降到与末端引线2不干扰的高度为止。
图6A、B表示竖起块14下降的状态。图7表示末端引线2在图6A、B所示状态之后,被成形销5沿移动方向6移动、集束后的断面。
从该图7所示状态开始,竖起块14上升,然后进行与图3A、B、C所示的同样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中,也能获得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图8是图6A、B所示实施例的变形例。在该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竖起块14上不设置导销15,代替该导销15的方法是在平面构件22上设有贯穿孔41a和41b,导销23(固定构件)从该贯穿孔41a和41b伸出。也就是在末端引线2集束时,使导销23从贯穿孔41a和41b伸出,然后再使导销23下降。
按照这种结构,在将集束后的末端引线2向定子1的中心轴方向进行弯曲操作时,只要移动竖起块14即可。
图9A、B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图,沿定子1的半径方向延伸的末端引线2被夹在曲率半径与定子1的半径大致相等的圆柱面形构件29和曲率半径与该圆柱面形构件29的内周面大致相等并具有与上述内周面相对的外周面的半圆柱构件30之间。
在圆柱面形构件29上加工出2个圆弧形切槽31b,在半圆柱构件30上与该2个圆弧形切槽31b相对应的位置加工出切槽或沟(图中未画出)。该切槽31b使末端引线2朝着被集束的方向逐渐地变成贴近定子1的形状。
在2个切槽31b、31b和半圆柱构件30上加工的切槽或沟内分别设有被支撑着的可沿切槽31b、31b移动的成形销31a(末端引线推压构件)。通过将该成形销31a朝着末端引线的集束方向移动,可将多条末端引线2集束、成形在规定的位置。
另外,如图9A、B所示,在圆柱面形构件29的内周面和半圆柱构件30的外周面上形成台阶。这是为了当末端引线2被集束时不使全部末端引线朝一个方向排列。由于形成该台阶,多条末端引线2,如图10所示,例如6条末端引线2被沿着定子1的圆周方向按每列3条排列成2列。
在上述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中,也能获得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图11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图。
在图11中,定子1的末端引线2配置在二平面具有高低差的平面构件37、37上,与平面构件37、37一起形成夹持末端引线2的空间的平面构件34a1和34a2以绞链34b1、34b2为转动中心轴随旋转传动装置35、35转动。这些平面构件34a1和34a2分别加工出切口42a、42b、42c。这些切口42a、42b、42c用来容纳不是作为集束对象末端引线的那些末端引线(这些末端引线沿着定子的中心轴方向延伸)。
与图5A、B、C所示例中的成形销5相当的叶片32a、32a(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分别由液压缸33、33驱动,以绞链32b、32b为转动中心轴转动。该叶片32a、32a在平面构件37、37和平面构件34a1、34a2之间移动,并推压末端引线2。
与图5A、B、C所示例中的导销7相当的导销15、15与竖起块14形成一体,沿垂直于图12A、B、C的图纸方向即沿定子1的中心轴方向由图中未示出的液压缸驱动。竖起块14沿图11的图纸上下方向由液压缸36驱动。图11表示定子1的末端引线2被集束前的状态。
图12A、B、C是图11所示实施例中末端引线2的集束处理操作说明图,图中省略了一部分部件的图示。图13A、B、C、D、E是采用图11的实施例进行集束处理时的末端引线2的集束状态说明图。图14A、B、C、D是采用图11所示实施例进行集束处理时的说明图,是表示定子1和末端引线2的状态的图。
以下,根据图12A、B、C、图13A、B、C、D、E、图14A、B、C、D说明图11所示实施例的动作。
图13A表示图11所示例中的末端引线2的状态。图14A、B、C、D表示图11所示例中的定子1和末端引线2的状态。末端引线2的集束处理从图11的状态变成图12A的状态。就是说,使平面构件34a1和34a2转动,由平面构件34a1、34a2与平面构件37、37夹住末端引线2,限制末端引线2的自由度。图13B示出此时的一个断面。
接着,叶片32a、32a被转动,转变为图12B的状态,利用叶片32a、32a从图的左右对末端引线2进行集束成形处理。这时,导销15从竖起块14伸出,利用导销15和叶片32a将末端引线2成形为预期的形状。因图13A示出的左起第3条末端引线2设定在集束位置的中心,所以不进行成形处理。
图13C、图14B示出在图12B情况下的定子1、末端引线2、2a的状态。
然后,继续转动叶片32a、32a,使其成为图12C的状态。图13D、图14C示出图12C所示状态的定子1、末端引线2、2a,图13E表示图12C的一个断面。如图所示,6条末端引线2、2a,先将3条线作为一组成形为近似L字形状。各为3条线的两组末端引线2、2a,其一组末端引线和另一组末端引线沿定子1的中心轴方向集束成重合状态。
以上集束处理结束。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还用竖起块14等将末端引线2的一部分沿着与集束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即定子1的中心轴方向向上竖起。这种向上竖起可用竖起块14按照与图3A、B、C示出的实施例相同的步骤进行。
图15所示为按图11的实施例将末端引线2集束成形处理后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定子38的外观。在本例中,将末端引线2的集束成形部分用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制成的金属带39扎紧固定。
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中,也能获得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因本发明如上构成,所以具有如下效果。
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半径方向或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配置在彼此相对的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2个圆柱面形构件之间,并利用可在该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多条线圈末端向规定的集束方向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因此,可以实现用于定子线圈末端处理的可减短线圈长度、缩短末端处理时间并能自动化操作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处理方法。
而且,在上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中,通过将固定构件配置在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圆柱面形构件之间,并将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该固定构件和推压构件之间,使推压构件向固定构件移动,使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变形为规定的形状,则可使线圈末端引线的集束化更加可靠。
另外,在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中,备有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半径方向或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支承在其间的彼此相对的2个平面形构件或2个圆柱面形构件以及可在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并利用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向规定的集束方向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因此,可以实现用于定子线圈末端处理的可减短线圈长度、缩短末端处理时间并能自动化操作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处理装置。
同时,在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中,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即还备有固定在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或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的固定构件,并将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该固定构件和推压构件之间,通过将推压构件向固定构件移动,使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变形为规定的形状,则可使线圈末端引线的集束化更加可靠。

Claims (22)

1.一种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半径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配置在彼此相对的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并利用可在该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向规定的集束方向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有固定在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的固定构件,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该固定构件和推压构件之间,通过将上述推压构件向上述固定构件移动,使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变形为规定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块状构件将集束后的末端引线沿着定子的中心轴方向推压、使其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变形的多条末端引线的每一条在变形弯曲半径上设定差值,借此减小各末端引线在变形部分的重叠厚度。
5.一种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配置在彼此相对的2个圆柱面形构件之间,并利用可在该2个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向规定的集束方向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有固定在2个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的固定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该固定构件和推压构件之间,通过将上述推压构件向上述固定构件移动,使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变形为规定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变形的多条末端引线的每一条在变形弯曲半径上设定差值,借此减小各末端引线在变形部分的重叠厚度。
8.一种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半径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配置在彼此相对的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并且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可在该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2个末端引线推压构件之间,利用该2个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向2个推压构件之间的中心部分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2个推压构件的中心部分附近配置2个固定构件,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导线配置在各固定构件与推压构件之间,通过将上述推压构件向上述固定构件移动,使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变形为规定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配置在上述2个推压构件中心部分附近的块状构件将集束后的末端导线沿着定子的中心轴方向推压、使其变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被变形的多条末端引线的每一条在变形弯曲半径上设定差值,借此减小各末端引线在变形部分的重叠厚度。
12.一种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配置在彼此相对的2个圆柱面形构件之间,并且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可在该2个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2个末端引线推压构件之间,利用该2个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向2个推压构件之间的中心部分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被变形的多条末端引线的每一条在变形弯曲半径上设定差值,借此减小各末端引线在变形部分的重叠厚度。
14.一种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半径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支承在其间的彼此相对的2个平面形构件以及可在上述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利用上述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向规定的集束方向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备有固定在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的固定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该固定构件和推压构件之间,通过将上述推压构件向上述固定构件移动,使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变形为规定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备有用来将集束后的末端引线沿着定子的中心轴方向推压、使其变形的块状构件。
17.一种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支承在其间的彼此相对的2个圆柱面形构件以及可在上述2个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利用上述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向规定的集束方向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备有固定在2个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的固定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该固定构件和推压构件之间,通过将上述推压构件向上述固定构件移动,使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变形为规定的形状。
19.一种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半径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支承在其间的2个平面形构件、以及可在上述2个平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2个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上述2个末端引线推压构件之间,利用该2个推压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向2个推压构件之间的中心部分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备有配置在上述2个推压构件中心部分附近的2个固定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各固定构件与推压构件之间,通过将上述推压构件向上述固定构件移动,使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变形为规定的形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备有配置在上述2个推压构件中心部分附近的用来将集束后的末端引线沿着定子的中心轴方向推压,使其变形的块状构件。
22.一种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将沿着旋转电机用定子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条线圈末端引线可移动地支承在其间的2个圆柱面形构件、以及可在2个圆柱面形构件之间移动的2个末端引线推压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引线配置在2个末端引线推压构件之间,利用该2个推压构件将上述多条线圈末端向2个推压构件之间的中心部分推压,使其变形并集束成规定的形状。
CN96101310A 1995-01-20 1996-01-18 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0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705495A JP3327716B2 (ja) 1995-01-20 1995-01-20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コイルの端末線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007054/95 1995-0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76A true CN1135676A (zh) 1996-11-13
CN1080020C CN1080020C (zh) 2002-02-27

Family

ID=11655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13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020C (zh) 1995-01-20 1996-01-18 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613529A (zh)
JP (1) JP3327716B2 (zh)
KR (1) KR100397392B1 (zh)
CN (1) CN1080020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940B (zh) * 2002-01-18 2010-10-06 3M创新有限公司 接线盒和包括至少一个接线盒的电线分配器
CN101886906A (zh) * 2010-05-07 2010-11-17 许晓华 一种串激电机定子引出线长度检测装置
CN101536291B (zh) * 2006-11-06 2011-12-14 Atop有限公司 用于终止电动发电机芯部中多根金属线的引线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17339A (zh) * 2016-07-12 2019-03-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及线圈的绕线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5242B2 (ja) * 2003-03-11 2009-05-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3相交流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4460499B2 (ja) * 2005-07-28 2010-05-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DK2100361T3 (da) 2006-11-06 2013-02-04 Atop Spa Fremgangsmåde og anordning til terminering af ledninger af flere tråde i dynamoelektriske maskinerne
IT1394272B1 (it) * 2009-05-25 2012-06-06 Spal Automotive Srl Metod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una macchina elettrica.
CN102825182A (zh) * 2012-09-19 2012-12-19 吴江市物华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机热丝的加工模具
JP6102755B2 (ja) * 2013-01-18 2017-03-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巻線端末成形装置および端末線の成形方法
JP6234791B2 (ja) 2013-11-20 2017-11-22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導線成形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9746345B (zh) * 2018-12-30 2024-03-22 苏州阿福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扁线电机绕组中扁线折弯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66102A (en) * 1962-10-04 1965-01-19 Willie D Strickland Armature winding machine
GB1232978A (en) * 1967-08-18 1971-05-26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JPS4729501U (zh) * 1971-05-04 1972-12-04
JPS5233002A (en) * 1975-09-10 1977-03-12 Hitachi Ltd Rotary machine with a stator
JPS58193749U (ja) * 1982-06-11 1983-12-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
JPS60226743A (ja) * 1984-04-25 1985-11-12 Hitachi Ltd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端末線整線装置
JP2603907B2 (ja) * 1986-05-21 1997-04-23 日本電気精器 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外部への引出しリード線と磁極巻線の結線方法
US4811337A (en) * 1988-01-15 1989-03-07 Vitalink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load sharing
JPH0238140U (zh) * 1988-08-31 1990-03-14
JP2501295Y2 (ja) * 1989-11-09 1996-06-12 ブリヂストンメタルファ株式会社 線状部材の真直性矯正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940B (zh) * 2002-01-18 2010-10-06 3M创新有限公司 接线盒和包括至少一个接线盒的电线分配器
CN101536291B (zh) * 2006-11-06 2011-12-14 Atop有限公司 用于终止电动发电机芯部中多根金属线的引线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86906A (zh) * 2010-05-07 2010-11-17 许晓华 一种串激电机定子引出线长度检测装置
CN101886906B (zh) * 2010-05-07 2011-10-05 许晓华 一种串激电机定子引出线长度检测装置
CN109417339A (zh) * 2016-07-12 2019-03-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及线圈的绕线方法
CN109417339B (zh) * 2016-07-12 2020-07-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及线圈的绕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20C (zh) 2002-02-27
JPH08205487A (ja) 1996-08-09
JP3327716B2 (ja) 2002-09-24
US5613529A (en) 1997-03-25
KR100397392B1 (ko) 200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20C (zh) 旋转电机用定子线圈末端引线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JP3960313B2 (ja) コイル成形装置およびコイル成形方法
EP2562917A1 (en) Motor, and motor production method
CN1237687C (zh) 旋转电机定子绕组的制造方法
JP2004297863A (ja)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用のセグメントの成形装置、セグメントの成形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セグメント
KR20170027385A (ko) 모터 스테이터 자동 조립장치 및 제조방법
EP3322072A1 (en) Coil unit arrangement device
CN210780439U (zh) 电机定子发卡型导条扩口分层整形装置
CN212543610U (zh) 铁芯转子绕线机
JP5562045B2 (ja) ステータ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その組み立て装置
Kuehl et al. Technologies and processes for the flexible robotic assembly of electric motor stators
CN219054205U (zh) 散热器装配用夹紧机构
CN107634628A (zh) 一种塑封电机半定子绕线机
CN209267393U (zh) 电机旋变转子自动装配机构
JP3986330B2 (ja) 巻線方法及び巻線装置
JPS60226755A (ja) ア−マチ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5120493U (zh) 分片定子取料装置及分片定子插纸组圆机
JP4443286B2 (ja) 回転電動機の固定子、回転電動機のコイル装着方法、コイル巻線機
CN210380595U (zh) 电机绕线组拉线装置
CN113206583A (zh) 一种绕线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8387186U (zh) 一种用于电机定子的定子夹具和立式扩口机
CN1497824A (zh) 电机
CN218079922U (zh) 管件多面冲孔装置
CN217776144U (zh) 一种转位机构
CN221042603U (zh) 压缩机定子绕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304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