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1415A - 一种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1415A
CN113561415A CN202010349186.7A CN202010349186A CN113561415A CN 113561415 A CN113561415 A CN 113561415A CN 202010349186 A CN202010349186 A CN 202010349186A CN 113561415 A CN113561415 A CN 113561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or
mold
injection
mold plate
temperatur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91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aoy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aoy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aoy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aoy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91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14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1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14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7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of 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9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5/76531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注塑器模具板、顶出器模具板和调温部。该注塑模具还包括槽体结构的第一隔热部和第二隔热部,第一隔热部和第二隔热部槽口相对连接从而构成一容纳空间,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均设置在容纳空间内。第一注塑器模具板面和第一隔热部的槽底面接触,第二顶出器模具板面和第二隔热部的槽底面接触。调温部包括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第一调温部包括两个第一管道,两个第一管道对称设置在注塑器模具板内部,第二调温部包括两个第二管道和一个第三管道,两个第二管道对称设置在顶出器模具板内部,第三管道设置在顶出器模具板内部并且位于两个第二管道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产品凭借其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占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塑料的注塑成型技术是塑料产品制作的基本方法。注塑成型技术采用不同的注塑模具能得到形式各异的塑料产品。
现有的注塑模具常常因为设计的结构不合理,使成品出现气眼、熔接痕或因为结构过于复杂增加制作成本等缺陷,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影响企业的效益。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能制成复杂形状和细节精细的塑料产品。
术语定义
在本发明中所记载的“调温介质”用指从适于输送热能的气体或液体中选择的流体,诸如将选定温度保持适于与至少注塑模具材料交换热能的时间,从而在注塑塑料材料之前和/或期间加热注塑模具。
在本发明中所记载的“注塑器模具板”是模具半部,模制材料的注塑从该模具半部进行,因而“注塑器模具板”是“注塑器模具半部”并且这些术语应被理解为可互换。
在本发明中所记载的“顶出器模具板”是模具半部,在充分固化后模制零件的顶出从该模具半部进行,从而“顶出器模具板”是“顶出器模具半部”并且这些术语应当理解为可互换的。
在本发明中所记载的“顶出器模具板”通常被称为“模具型芯”,并且注塑器模具板被称为“模具型腔”。为了使传统的术语不被解释为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到型芯和型腔的布置,在整个本申请中使用更一般的术语。因此,应当理解,根据工具设计者对于给定注塑模制过程中的给定注塑模具找到的有利方案,型腔和/或型芯既可以在注塑器模具板中又可以在顶出器模具板中。
当注塑模具闭合时,从而当第二模具板面强制地接触时,注塑器模具半部和顶出器模具半部一起界定“一个或更多个模具型腔”。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包括:
注塑器模具板,该注塑器模具板具有第一注塑器模具板面和相反的第二注塑器模具板面,第一注塑器模具板面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模具型腔的第一模具型腔半部;
顶出器模具板,顶出器模具板具有第一顶出器模具板面和相反的第二顶出器模具板面,第一顶出器模具板面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模具型腔的第二模具型腔半部;
第一注塑器模具板面面朝第一顶出器模具板面,以在注塑塑料材料期间当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处于密合接触时,界定一个或更多个模具型腔;
调温部,调温部具有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第一调温部设置在注塑器模具板内,第二调温部设置在顶出器模具板内。调温部基于一个或更多个模具型腔的位置设置。
该注塑模具还包括槽体结构的第一隔热部和第二隔热部,第一隔热部和第二隔热部槽口相对连接从而构成一容纳空间,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均设置在容纳空间内。第一注塑器模具板面和第一隔热部的槽底面接触,第二顶出器模具板面和第二隔热部的槽底面接触。第一隔热部、第二隔热部、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构成注塑模制工具。
该注塑模具还包括固定台板和顶出器组件,顶出器组件用于顶出冷却的模制零件,注塑模制工具夹在固定台板和顶出器组件之间。固定台板和第一隔热部的顶端面连接,固定台板上设置有注塑浇口,通过注塑浇口向注塑模制工具注入熔融塑料材料。第一隔热部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孔,注塑器模具板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与注塑浇口轴向对齐,从而使熔融塑料材料通畅注塑。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被闭合时形成具有由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限定的三维形状的模制塑料零件。顶出器模具板上还设置有分流道,分流道和模具型腔连通。
第一调温部包括两个第一管道,两个第一管道对称设置在注塑器模具板内部,第二调温部包括两个第二管道和一个第三管道,两个第二管道对称设置在顶出器模具板内部,第三管道设置在顶出器模具板内部并且位于两个第二管道之间。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均设置有调温介质入口和调温介质出口,在第一隔热部和第二隔热部上进行钻孔形成容纳通道,使得调温介质入口和调温介质出口从容纳通道中延伸出来。操作人员可以控制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内流动的调温介质的参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均靠近模具型腔但不与模具型腔接触,具体的调温部的设置方式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设置的调温部使得注塑期间能保持由调温介质加热,并且在开始打开注塑模具以顶出模制零件之前并且至少直到此时保持由调温介质冷却。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中之一或两者的交替加热和冷却不必同时进行,尽管通常是同时发生的。例如,只要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被分开以启动冷却模制零件的顶出,注塑器模具板的加热就可以重新开始来为下一个模制循环准备。由于流经第一管道的调温介质可避免注入的熔体过早凝固,这有利于低粘度熔体在注塑模具完全闭合时填充闭合后模具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具型腔。调温部可负担快速热管理便于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二者的冷却和加热,从而使操作人员在使用该注塑模具使能更好的进行热管理方案和时间安排,以获得高质量的模制塑料零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通过调温部进行快速并且均匀的热交换,能使得塑料零件中无张力,能够制作极薄的壁,而且由于调温部的设置使得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在注塑过程中能保持均匀的热交换,因此注塑模具可设置不同形状或结构的模具型腔,从而通过一次注塑制备不同规格的产品。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器模具板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顶出器模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调温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调温部的正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调温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固定台板1、注塑模制工具2和顶出器组件3。注塑模制工具2包括注塑器模具板21、顶出器模具板22、第一隔热部23和第二隔热部24。注塑器模具板2设置在第一隔热部23内部构成注塑模具的前半部,第一隔热部23与固定台板1连接。顶出器模具板22设置在第二隔热部24内部构成注塑模具的相对的后半部,第二隔热部24被可操作地连接到顶出器组件3。固定台板1上设置有贯穿的注塑浇口11,第一隔热部23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孔,注塑器模具板21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孔211,第一孔和第二孔211与注塑浇口11轴向对齐。
注塑器模具板22、第一隔热部23和第二隔热部24由螺钉通过分别对齐的第一隔热部23的四个边角处的第一安装孔、第二隔热部24四个边角处的第二安装孔以及固定台板1的四个边角处的拐角联接孔固定连接。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注塑器模具板21和顶出器模具板22被充分牢固地固定,以避免当经受注塑模制循环时并且当经受注塑模具的打开和闭合造成的力时脱离,以及确保注塑器模具板21和顶出器模具板22的防漏闭合。
第二隔热部24以及顶出器模具板22与顶出器组件3采用常规的连接手段进行连接固定,在此不多赘述。注塑完成后,注塑模制工具2和顶出器组件3分离,顶出器组件将凝固的塑料零件顶出。
顶出器组件3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技术范畴,顶出器组件3包括第一顶出器组件板31、第二顶出器组件板32、棒33和顶出销34,棒33向前推动第一顶出器组件板31从而带动第二顶出器组件板32。推动第一顶出器组件板31将顶出销34朝向模制零件推动,使得顶出销34可以从位于顶出销34顶部的开放模具型腔推出固化的塑料零件。
如图3-10所示,注塑模具还包括调温部,调温部包括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第一调温部贯穿第一隔热部23的侧壁后由注塑模制工具21的顶部进入注塑模制工具21,第二调温部贯穿第二隔热部24的侧壁后由顶出器模具板22的底部进入顶出器模具板22。
第一调温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管道41,第一管道41在注塑模制工具21内部弯折后再由第一隔热部23的侧壁贯穿出,第一管道41包括第一调温介质入口411和第一调温介质出口412。
注塑模制工具21的第一模具型腔半部包括第一区域211和第二区域212,第一管道41在注塑模制工具21内部贴近第一模具型腔半部,第一管道41在注塑器模具板21内部的部分的路径经过第一模具型腔半部的第一区域211和第二区域212。
顶出器模具板22的第二模具型腔半部包括第三区域221和第四区域222,第一区域211和第三区域221闭合后制成第一种注塑零件a,第二区域212与第四区域222闭合后制成第二种注塑零件b。第一种注塑零件a与第二种注塑零件b的规格不同。
第二调温部包括两个第二管道42和两个第三管道43,两个第二管道42对称设置,两个第三管道43位于两个第二管道42之间,第二管道42在顶出器模具板22内部弯折后再由第二隔热部24的侧壁贯穿出,第二管道42包括第二调温介质入口421和第二调温介质出口422。第三管道43包括第三调温介质入口431和第三调温介质出口432。第三管道43为水平设置,第二管道42和两个第三管道43位于顶出器模具板22内部的部分的路径经过第二模具型腔半部的各个腔体中间的部分。
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为非对称设置。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的设置能使注塑模具制成具有复杂形状和精细细节的模具塑料零件。由于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的独特设计,在注塑循环期间对于注塑模具的调温、即交替加热和冷却,能够对同一注塑模具的许多不同型腔以最佳的可能方式进行控制。以这种方式,最终塑料零件的物理性能是良好的。
该注塑模具的调温部为管状结构,调温介质在调温部内流动,熔融塑料材由注塑浇口引入模具型腔中,调温部中流动的调温介质和注塑材料之间具有热交换,注塑模具可在注塑模制循环中被交替地冷却和加热,从而使模具中的热应力被减小。
具体的,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非对称设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a)注塑前通过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将注塑器模具板21和顶出器模具板22调整至第一温度;
(b)将具有第一温度的塑料材料注入到注塑模具中,以填充一个或更多个模制型腔;
(c)通过第一调温部将注塑器模具板21调整至第二温度并维持,同时通过第二调温部将顶出器模具板22调整至第三温度并维持,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使具有第四温度的调温介质在第二调温部内循环,从而将被填充且闭合的注塑模具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模具型腔冷却到第四温度,同时将第一调温部由第二温度平滑调整至第四温度,此时注塑模具内的所模制的塑料零件固化。
注塑阶段,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均用于第一模具型腔半部的保温,使塑料材料在模具型腔内保持流动性直至填充满型腔。在冷区阶段,第二调温部的热交换效率高于第一调温部,因此直接将第二调温部调整至第四温度,模具型腔内靠近第二模具型腔半部的部分开始冷却凝固,第一调温部缓慢降温使模具型腔内靠近第一模具型腔半部的部分缓慢凝固,减少突然降温导致的注塑零件收缩,增加了注塑零件的平滑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3)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注塑模具包括注塑器模具板、顶出器模具板和调温部;
该注塑模具还包括槽体结构的第一隔热部和第二隔热部,第一隔热部和第二隔热部槽口相对连接从而构成一容纳空间,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均设置在容纳空间内;
第一注塑器模具板面和第一隔热部的槽底面接触,第二顶出器模具板面和第二隔热部的槽底面接触;
调温部包括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第一调温部包括两个第一管道,两个第一管道对称设置在注塑器模具板内部,第二调温部包括两个第二管道和一个第三管道,两个第二管道对称设置在顶出器模具板内部,第三管道设置在顶出器模具板内部并且位于两个第二管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注塑模具还包括固定台板和顶出器组件,固定台板和第一隔热部的顶端面连接,固定台板上设置有注塑浇口,第一隔热部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孔,注塑器模具板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与注塑浇口轴向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均设置有调温介质入口和调温介质出口,第一隔热部和第二隔热部上设置有容纳通道,调温介质入口和调温介质出口从容纳通道中延伸出来。
CN202010349186.7A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注塑模具 Pending CN1135614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9186.7A CN113561415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9186.7A CN113561415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1415A true CN113561415A (zh) 2021-10-29

Family

ID=78157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9186.7A Pending CN113561415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1415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8850A (zh) * 2013-11-04 2016-08-10 普莱斯提克恩邦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包括该注塑模具的注塑模制工具、其使用方法和所获得的物体
CN109366891A (zh) * 2018-12-19 2019-02-22 杭州欣禾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8850A (zh) * 2013-11-04 2016-08-10 普莱斯提克恩邦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包括该注塑模具的注塑模制工具、其使用方法和所获得的物体
CN109366891A (zh) * 2018-12-19 2019-02-22 杭州欣禾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2125B2 (en) Injection mold, molding tool comprising the mold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01687350B (zh) 使用插入件的模具组合件
JP2662023B2 (ja) 射出成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05767264U (zh) 一种口杯注塑成型模具
CN209987319U (zh) 一种精密注塑模具
CN212400265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3561415A (zh) 一种注塑模具
JP5496649B2 (ja) 射出成形方法及び射出成形装置
JP2008137275A (ja) 金型装置及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08081550A (zh) 一种手机外壳用注塑模具
KR100890905B1 (ko) 금형 장치
CN113561416A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3681827A (zh) 一种嵌入压膜定位注塑模结构
CN210100534U (zh) 基于针阀式热流道的免剪浇电动车前挡泥板注塑模具
CN212860228U (zh) 一种超溥窄边的精密注塑模具
KR100964011B1 (ko) 배터리 베셀의 사출금형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베셀사출성형방법
CN219133052U (zh) 多腔壳体注塑模具
CN211842987U (zh) 一种具有高效控温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01169038Y (zh) 一种橡胶注射成型的冷流道
CN210415320U (zh) 打印机外壳制备模具
CN210257061U (zh) 摩托车工具箱二级温控进浇成型模
CN211968240U (zh) 乘用车行李箱背板注塑模具
CN213797833U (zh) 一种花盆注塑模具
CN219769030U (zh) 离心风扇注塑模具
CN215903899U (zh) 一种胶筒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