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1416A - 一种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1416A
CN113561416A CN202010349992.4A CN202010349992A CN113561416A CN 113561416 A CN113561416 A CN 113561416A CN 202010349992 A CN202010349992 A CN 202010349992A CN 113561416 A CN113561416 A CN 113561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injection
plate
moulding plastics
hea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99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aoy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aoy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aoy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aoy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99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1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1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1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7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of 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9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5/76531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一种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注塑器模具板、顶出器模具板和调温部,调温部包括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第一调温部设置在注塑器模具板内,第二调温部设置在顶出器模具板内。该注塑模具还包括固定台板和顶出器组件,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夹在固定台板和顶出器组件之间。该注塑模具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热部、第二隔热部、第三隔热部和第四隔热部,注塑器模具板位于第三隔热部内部,顶出器模具板和顶出器组件位于第四隔热部内部。固定台板和注塑器模具板之间还设置有互相连通的引流块、引流板和注塑块。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产品凭借其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占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 塑料的注塑成型技术是塑料产品制作的基本方法。注塑成型技术采用不同的注塑模具能得到形式各异的塑料产品。
现有的应用于制备槽体结构的塑料产品的注塑模具常常因为设计的结构不合理,使成品出现气眼、熔接痕或因为结构过于复杂增加制作成本等缺陷,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影响企业的效益。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能制成复杂形状和细节精细的槽体结构的塑料产品,。
术语定义
在本发明中所记载的“调温介质”用指从适于输送热能的气体或液体中选择的流体,诸如将选定温度保持适于与至少注塑模具材料交换热能的时间, 从而在注塑塑料材料之前和/或期间加热注塑模具。
在本发明中所记载的“注塑器模具板”是模具半部,模制材料的注塑从该模具半部进行,因而“注塑器模具板”是“注塑器模具半部”并且这些术语应被理解为可互换。
在本发明中所记载的“顶出器模具板”是模具半部,在充分固化后模制零件的顶出从该模具半部进行,从而“顶出器模具板” 是“顶出器模具半部”并且这些术语应当理解为可互换的。
在本发明中所记载的“顶出器模具板”通常被称为“模具型芯”,并且注塑器模具板被称为“模具型腔”。为了使传统的术语不被解释为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到型芯和型腔的布置,在整个本申请中使用更一般的术语。因此,应当理解,根据工具设计者对于给定注塑模制过程中的给定注塑模具找到的有利方案,型腔和/或型芯既可以在注塑器模具板中又可以在顶出器模具板中。
当注塑模具闭合时,从而当第二模具板面强制地接触时,注塑器模具半部和顶出器模具半部一起界定“一个或更多个模具型腔”。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包括:
注塑器模具板,注塑器模具板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模具型腔的第一模具型腔半部;
顶出器模具板,顶出器模具板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模具型腔的第二模具型腔半部;
在注塑塑料材料期间当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处于密合接触时,界定一个或更多个模具型腔;
调温部,调温部具有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第一调温部设置在注塑器模具板内,第二调温部设置在顶出器模具板内。调温部基于一个或更多个模具型腔的位置设置。调温部内流动调温介质,用于进行热交换。调温介质在调温部内流动,熔融塑料材由引入模具型腔中,调温部中流动的调温介质和注塑材料之间具有热交换,注塑模具可在注塑模制循环中被交替地冷却和加热,从而使模具中的热应力被减小。
该注塑模具的调温部中循环的调温介质优选地可以是油,如矿物油,也可采用其它流体作为调温介质。
该注塑模具还包括固定台板和顶出器组件,顶出器组件用于顶出冷却的模制零件,注塑模制工具夹在固定台板和顶出器组件之间。
该注塑模具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热部、第二隔热部、第三隔热部和第四隔热部。注塑器模具板位于第三隔热部内部,顶出器模具板位于第四隔热部内部,同时顶出器组件也位于隔热部内部。隔热部上均通过钻孔加工形成贯穿的孔,用于容纳调温部通过。
固定台板和第一隔热部的顶端面连接,固定台板上设置有贯穿的注塑浇口,第一隔热部内部设置有引流块,引流块位于注塑浇口正下方,引流块上设置有贯穿的注塑注口衬套,注塑注口衬套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孔。第一孔和注塑浇口轴向对齐,从而使熔融塑料材料通畅注塑。
第二隔热部内部设置有引流板,注塑注口衬套的底端正对于引流板的中部,引流板上设置有若干内凹条槽,若干内凹条槽在引流板的中部交汇连通,内凹条槽远离引流板的中部一端的槽底均设置有贯穿的第二孔,由注塑注口衬套引入的熔融塑料材料会沿内凹槽条流动直至沿第二孔落下。引流板的底部设置有注塑块,注塑块与第二孔连通。注塑块的一端位于第二隔热部内,另一端位于第三隔热部内并插入注塑器模具板。注塑块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三孔,第三孔与第二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引流板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安装槽,第二孔设置在安装槽的槽底,注塑块位于第二隔热部内的一端嵌合入安装槽内,注塑块上的第三孔的孔径不小于第二孔的孔径,而且第三孔与第二孔的中心轴重合,从而熔融塑料材料流出第二孔落入第三孔。
调温部还包括第三调温部和第四调温部,第三调温部设置在第一隔热部内,第四调温部设置在第二隔热部内。通过第三调温部和第四调温部,能使熔融塑料材料依次流经引流块、引流板和注塑块时不会因为降温发生冷却凝固阻碍流动。
注塑器模具板上的第一模具型腔半部为包括内凹的第一容纳槽,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的容纳孔,注塑块位于第三隔热部的部分插入容纳槽内,注塑块的底部设置有注塑挤压块,注塑挤压块的宽度小于注塑块,注塑挤压块通过贯穿容纳孔进入顶出器模具板的第二模具型腔半部。第三孔贯穿注塑挤压块,第三孔远离引流板的一端设置在注塑挤压块的底端面。
顶出器模具板的第二模具型腔半部为槽体结构,注塑挤压块插入第二模具型腔半部,注塑挤压块的侧面不与第二模具型腔半部的侧壁接触,注塑挤压块的底部与第二模具型腔半部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熔融塑料材料流出第三孔注入第二模具型腔半部并填充在注塑挤压块与第二模具型腔半部的空隙中,冷却后形成槽体结构的注塑零件。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在槽体结构的注塑零件的底部加工一贯穿孔,在注塑挤压块的底部设置一突出的型芯、即凸模,同时在第二模具型腔半部的底部设置一对应的凸模,注塑挤压块插入第二模具型腔半部时,两个凸模接触并闭合,熔融塑料材料冷却后两个凸模接触的地方即形成一贯穿孔。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注塑模具,能够制成具有薄壁的槽体结构的塑料零件。由于调温通道的独特设计,在注塑循环期间对于注塑模具的调温、即交替加热和冷却,能够熔融塑料材料的流动和注入以最佳的可能方式进行控制。以这种方式,最终塑料零件的物理性能是良好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所达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去除第四隔热部)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去除第四隔热部)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去除第一隔热部、第二隔热部和第三隔热部)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去除第一隔热部、第二隔热部和第三隔热部)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引流块、引流板、注塑块、注塑器模具板、顶出器模具板以及调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引流块、引流板、注塑块、注塑器模具板、顶出器模具板以及调温部的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引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器模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顶出器模具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槽体结构注塑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 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 “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5中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层叠设置的固定台板1、第一隔热部21、第二隔热部22、第三隔热部23和第四隔热部24。第一隔热部21、第二隔热部22、第三隔热部23和第四隔热部24均为中空的框型结构。顶出器模具板4、顶出器组件3设置在第四隔热部24的内部。顶出器组件连接在顶出器模具板4的底端,顶出器组件3采用常规设置,通过推动顶出器组件板31使顶出销32朝向模制零件推动,使得顶出销32可以从位于顶出销32顶端的开放模具型腔推出固化的塑料零件。顶出器组件3与顶出器模具板4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故在此不多赘述。
第一隔热部21、第二隔热部22、第三隔热部23和第四隔热部24的侧壁上均通过钻孔加工形成贯穿的孔,用于容纳调温部9通过。
如图6-12中所示,固定台板1和第一隔热部21的顶端面连接,固定台板1上设置有贯穿的注塑浇口11,第一隔热部21内部设置有引流块8,引流块8位于注塑浇口11正下方,引流块8上设置有贯穿的注塑注口衬套81,注塑注口衬套81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孔82。第一孔82和注塑浇口81轴向对齐,从而使熔融塑料材料通畅注塑。
第二隔热部22内部设置有引流板7,注塑注口衬套81的底端正对于引流板7的中部,引流板7上对称设置有若干内凹条槽71,若干内凹条槽71在引流板的中部交汇连通并形成一凹槽72,注塑注口衬套81的底端位于凹槽72正上方,第一孔82与凹槽72的槽底之间存在间歇,凹槽72用于积累由第一孔82流入的熔融塑料材料,熔融塑料材料再凹槽72向两侧的内凹条槽71流动。由内凹条槽71远离引流板7的中部一端的槽底均设置有贯穿的第二孔73,在引流板7上,熔融塑料材料由凹槽72流入任一第二孔73的途径距离相等,通过设置引流块8和引流板7有利于熔融塑料材料的均匀分散,所制的的注塑零件厚度更加均匀。
调温部9包括调温部还包括第三调温部93和第四调温部94,第三调温部93和第四调温部94均为水平设置的管道,第三调温部93设置在第一隔热部21内并且对称设置在引流块8两侧,第四调温部94设置在第二隔热部22内并且对称设置在引流板7的两侧。第三调温部93和第四调温部94内单向持续流动高温的调温介质,使得引流块8和引流板7处于较高的环境温度下,能使熔融塑料材料依次流经引流块8、引流板7和注塑块6时不会因为降温发生冷却凝固阻碍流动。
由注塑注口衬套81引入的熔融塑料材料会沿内凹槽条71流动直至沿第二孔73落下。引流板7的底部设置有注塑块6,注塑块6与第二孔73连通。注塑块6的一端位于第二隔热部22内,另一端位于第三隔热部23内并插入注塑器模具板5。注塑块6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三孔61,第三孔61与第二孔73连通。
注塑器模具板5上的第一模具型腔半部为包括内凹的第一容纳槽51,容纳槽51的槽底设置有贯穿的容纳孔52,注塑块6位于第三隔热部的部分插入容纳槽51内,注塑块6的底部设置有注塑挤压块62,注塑挤压块62的宽度小于注塑块6,注塑挤压块62通过贯穿容纳孔52进入顶出器模具板4的第二模具型腔半部。第三孔61贯穿注塑挤压块62,第三孔61远离引流板7的一端设置在注塑挤压块62的底端面。
顶出器模具板4的第二模具型腔半部42为槽体结构,注塑挤压块62插入第二模具型腔半部,注塑挤压块62的侧面不与第二模具型腔半部42的侧壁接触,注塑挤压块62的底部与第二模具型腔半部42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熔融塑料材料流出第三孔61注入第二模具型腔半部42并填充在注塑挤压块62与第二模具型腔半部42的空隙中,冷却后形成槽体结构的注塑零件10。
为了在槽体结构的注塑零件10的底部加工一贯穿孔,在注塑挤压块62的底部设置一突出的型芯、即凸模63,同时在第二模具型腔半部42的底部设置一对应的凸模,注塑挤压块62插入第二模具型腔半部42时,两个凸模接触并闭合,熔融塑料材料冷却后两个凸模接触的地方即形成一贯穿孔。最终制备的注塑零件10如图13所示,为槽体结构,该注塑零件10的底部有一贯穿孔。
调温部9还包括调温部还包括第一调温部91和第二调温部92,第一调温部91包括第一调温介质入口911和第一调温介质出口912,第一调温部91设置在注塑器模具板5内并形成单向通道,第一调温部91在注塑器模具板5内为弯折结构并且绕第一模具型腔半部设置。通过第一调温介质入口911向第一调温部91内部引入调温介质,调温介质的流动路径会与每个第一模具型腔半部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第一调温介质出口912流出。第二调温部92包括三个第二调温介质入口921和两个第二调温介质出口922,由三个第二调温介质入口921引入调温介质,在顶出器模具板4内部分流后由两个第二调温介质入口921流出。
在注塑前,通过第一调温部91和第二调温部92引入高温的调温介质给注塑器模具板5和顶出器模具板4预热,注塑时,通过第一调温部91引入第一温度的调温介质给流入注塑挤压块62的使熔融塑料材料进行第一阶段降温,通过第二调温部92引入第二温度的调温介质给流入第二模具型腔半部42的熔融塑料材料进行第二阶段的降温冷却凝固。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构成熔融塑料材料的阶梯段降温,从而保证了注塑零件的品质和降低应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注塑模具包括注塑器模具板、顶出器模具板和调温部,调温部包括第一调温部和第二调温部,第一调温部设置在注塑器模具板内,第二调温部设置在顶出器模具板内;
该注塑模具还包括固定台板和顶出器组件,注塑器模具板和顶出器模具板夹在固定台板和顶出器组件之间;
该注塑模具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热部、第二隔热部、第三隔热部和第四隔热部,注塑器模具板位于第三隔热部内部,顶出器模具板和顶出器组件位于第四隔热部内部;
固定台板和注塑器模具板之间还设置有互相连通的引流块、引流板和注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固定台板和第一隔热部的顶端面连接,固定台板上设置有贯穿的注塑浇口,第一隔热部内部设置有引流块,引流块位于注塑浇口正下方,引流块上设置有贯穿的注塑注口衬套,注塑注口衬套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孔,第一孔和注塑浇口轴向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隔热部内部设置有引流板,注塑注口衬套的底端正对于引流板的中部,引流板上设置有若干内凹条槽,若干内凹条槽在引流板的中部交汇连通,内凹条槽远离引流板的中部一端的槽底均设置有贯穿的第二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引流板的底部设置有注塑块,注塑块与第二孔连通,注塑块的一端位于第二隔热部内,另一端位于第三隔热部内并插入注塑器模具板,注塑块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三孔,第三孔与第二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注塑器模具板上的第一模具型腔半部包括内凹的第一容纳槽,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的容纳孔,注塑块位于第三隔热部的部分插入容纳槽内,注塑块的底部设置有注塑挤压块,注塑挤压块的宽度小于注塑块,注塑挤压块通过贯穿容纳孔进入顶出器模具板的第二模具型腔半部,第三孔贯穿注塑挤压块,第三孔远离引流板的一端设置在注塑挤压块的底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顶出器模具板的第二模具型腔半部为槽体结构,注塑挤压块插入第二模具型腔半部,注塑挤压块的侧面不与第二模具型腔半部的侧壁接触,注塑挤压块的底部与第二模具型腔半部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注塑挤压块的底部设置一突出的型芯模,同时在第二模具型腔半部的底部设置一对应的凸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调温部还包括第三调温部和第四调温部,第三调温部设置在第一隔热部内,第四调温部设置在第二隔热部内,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隔热部、第二隔热部、第三隔热部和第四隔热部上均设置有贯穿的孔。
CN202010349992.4A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注塑模具 Pending CN113561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9992.4A CN113561416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9992.4A CN113561416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1416A true CN113561416A (zh) 2021-10-29

Family

ID=78158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9992.4A Pending CN113561416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141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5775A (zh) * 2014-09-05 2015-01-14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
CN105848850A (zh) * 2013-11-04 2016-08-10 普莱斯提克恩邦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包括该注塑模具的注塑模制工具、其使用方法和所获得的物体
CN106994766A (zh) * 2017-04-24 2017-08-01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深腔厚壁塑料件微发泡注塑模具
CN206536773U (zh) * 2017-03-14 2017-10-03 青岛中科精密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8850A (zh) * 2013-11-04 2016-08-10 普莱斯提克恩邦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包括该注塑模具的注塑模制工具、其使用方法和所获得的物体
CN104275775A (zh) * 2014-09-05 2015-01-14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
CN206536773U (zh) * 2017-03-14 2017-10-03 青岛中科精密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
CN106994766A (zh) * 2017-04-24 2017-08-01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深腔厚壁塑料件微发泡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2125B2 (en) Injection mold, molding tool comprising the mold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6156242A (en) Method of injection molding plastic lens
CN101687350B (zh) 使用插入件的模具组合件
SK49695A3 (en) Temperable tool, or temperable form for manufacture of plastic press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these tools or forms
CN205767264U (zh) 一种口杯注塑成型模具
CN209987319U (zh) 一种精密注塑模具
USRE38617E1 (en) Method of injection molding plastic lens
EP0955147B1 (en) Method of injection molding plastic lens
CN113561416A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0248793A (zh) 成型用模具
JP5496649B2 (ja) 射出成形方法及び射出成形装置
CN212400265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3561415A (zh) 一种注塑模具
JP2008137275A (ja) 金型装置及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212860228U (zh) 一种超溥窄边的精密注塑模具
CN110202765B (zh) 成形装置
CN213797833U (zh) 一种花盆注塑模具
CN219133052U (zh) 多腔壳体注塑模具
CN213055761U (zh) 一种能制成高光表面的注塑模具
CN210415320U (zh) 打印机外壳制备模具
CN214163861U (zh) 一种便于成型模胚的注塑模具
CN215242565U (zh) 一种热流道喷嘴的调温分流装置
CN211842987U (zh) 一种具有高效控温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0634080U (zh) 光学镜片变模温成型结构组合
CN216884955U (zh) 一种生产分液导向块的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