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31A - 空中作业工程车 - Google Patents

空中作业工程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31A
CN1135431A CN96103446A CN96103446A CN1135431A CN 1135431 A CN1135431 A CN 1135431A CN 96103446 A CN96103446 A CN 96103446A CN 96103446 A CN96103446 A CN 96103446A CN 1135431 A CN1135431 A CN 1135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rod
aerial work
elevator bucket
nearside
engineering tr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3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039C (zh
Inventor
门垣政则
浜冈清隆
松岛弘幸
奥田勇一
堀之内良和
清上武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maywa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maywa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maywa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hinmaywa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0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3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1/00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6F11/04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movable platforms or cabins, e.g. on vehicles, permitting workmen to place themselves in any desired position for carrying out required operations
    • B66F11/044Working platforms suspended from booms

Abstract

一种空中作业工程车,其起吊杆在高度方向所占距离被降低了。该空中作业工程车包括一车辆,一起吊杆和一提升斗。起吊杆包括一安装于一旋转机构的一上端部分的可作起吊运动的近侧吊杆,和一与近侧吊杆的前端部分相配合可作枢轴转动的远侧吊杆。近侧吊杆包括一对互相平行排列、且相隔一定间距的吊杆构件。远侧吊件的底端部位于这一对吊杆构件之间。当起吊杆就位时,近侧吊杆大致上水平地处于车辆1的上方,而远侧吊杆则折叠于近侧吊杆上。远侧吊杆的底端部被收拢于近侧吊杆的一对吊杆构件之间。

Description

空中作业工程车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中作业工程车,它配有一些装备使人能在高架场所工作。
一种见于日本实用新型公开编号为No.4-775593的高空作业工程车包括一装于该车辆上能作旋转运动的旋转机构,一近侧吊杆装于旋转机构,可作起吊运动,一远侧吊杆与近侧吊杆的前端部分形成枢轴配合,在远侧吊杆的前端配有一提升斗。
这种类型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在不使用时,远侧吊杆以近侧吊杆和远侧吊杆之间的销链条作为中心向近侧吊杆旋转。当吊杆放回就位后,近侧和远侧吊杆呈直立状,并大致上互相平行。因此吊杆所处位置具有相当的高度,有时往往会超过高度限制。此外,吊杆就位后呈具有高度的直立向上状,从车辆驾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观点看也是不可取的。这一问题在一种称为单厢型车辆的情形下变得更为明显,因为在这种类型的车辆中,驾驶室和货仓连为一体,这样吊杆只能安置在车顶上。另外,还希望车辆能设计得使工人能方便、安全地上下提升斗。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空中作业工程车,这种车在驾驶时能保持安全和平稳,并减少吊杆就位后的高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空中作业工程车,这种车能使工人方便地从地面进入提升斗以及从提升斗回到地面。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空中作业工程车,它可将提升斗内的工人安全地吊至一高架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空中作业工程车,它可使在提升斗内的工人安全地在高架位置上工作。
本发明所涉及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包括一车辆、一安装于该车辆上可作旋转运动的旋转机构,一起吊杆安装于旋转机构可作起吊用、一提升斗装于起吊杆的前端、以及安装于车辆前部和后部各两侧的支撑部件,以将车辆支承于地面。
在如上所述的这种空中作业工程车中,本发明的特性可归结为如下诸点。
起吊杆包括一近侧吊杆以枢轴方式支撑于旋转机构,以及一远侧吊杆以枢轴方式支撑于近侧吊杆的前端部分。近侧吊杆包括一对间隔平行排列的吊杆构件,远侧吊杆的底端部份被支撑于该对吊杆构件之间。提升斗位于远侧吊杆的前端部份。
当起吊杆收拢起来后,近侧吊杆大致呈水平状态地位于车辆上方,远侧吊杆则叠置于近侧吊杆之上。远侧吊杆近底端部分被置于那对吊杆构件之间。
具有上述特征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近侧吊杆可近似水平地延伸,其远侧吊杆可折叠于近侧吊杆之上,其中的一部分被置于近侧吊杆之内。因此当起吊杆回复原位时其高度可大大降低,进而可毫无困难地遵循有关车辆高度限制的规定、车辆也可平衡安全地驾驶。这一效应在那种驾驶室和货仓连为一体的单厢型车辆中更显突出。
远侧吊杆和提升斗的尺寸选择希望能做到仅简单地靠转动远侧吊杆即可使提升斗接近地面,便于工人进出提升斗,而近侧吊杆仍能基本水平地位于车辆上方。
最好是朝地面运动的提升斗还同时能通过近侧吊杆的旋转运动围绕着车辆作全方位的旋转,这样例如从车辆身后部卸车时,就可能将提升斗转向任一位置,而不是在车辆的后部,从而可提高装卸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工人进出提升斗。此外,即使在车辆附近有一些障碍物,也可方便地避开。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一空中作业工程车包括一用于近侧吊杆作起吊运动的第一液压缸和一用于远侧吊杆作枢轴旋转运动的第二液压缸。两液压缸中至少有一个在与杆腔相连的流路和与活塞腔相连的流路上设有一控制单向阀。通过这一阀门装置,可以消除在液压缸停止工作后,由于惯性力使液压缸产生的伸出或收缩,进而由液压缸的伸出或收缩所驱动的吊杆可准确地停在所要求的位置上。此外,在不使用时,吊杆可方便地收拢就位。
最好是,旋转机构、近侧吊杆和远侧吊杆组合成一整体。组成一整体的该装置由于可方便地装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车辆上,因此可有各种各样的用途。
根据一较佳实施例设计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包括一保持提升斗始终处于水平位置的位置,即使在近侧吊杆和远侧吊杆工作时也能做到这一点。水平状态保持装置包括可旋转地支承于远侧吊杆前端部位的第一支承销,一由第一支承销固定支承的第一链轮,一第二链轮可转动地由一第二支承销所支承,使与近侧吊杆和远侧吊杆形成枢轴转动配合,一第一链条环绕于第一和第二链轮,一第三链轮与第二链轮形成一体并由第二支承销可转动地支承,一第四链轮由位于近侧吊杆底端部位的一第三支承销可转动地支承,还有一第二链条条环绕于第三和第四链轮。一支承提升斗的支架固定于第一支承销。
具有上述结构的实施例,即使在近侧吊杆和(或)远侧吊杆工作时,提升斗总能保持水平状态,这样在提升斗内的工人可被安全地提升至高架位置。
吊杆构件最好具有“C”型截面。第三和第四链轮位于“C”型构件之内。这样,第三和第四链轮可以方便、无困难地布置。
空中作业工程车最好包括一个倒U字型框架固定于货仓内,以及一由倒U字型框架支承的、位于货仓顶部的支座,当近侧吊杆复位时,它被该支座稳定地托住。
在车后部两侧的支撑部件最好包括一位于货仓内的支撑体和一从支撑体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分,该部分一直穿透货仓底部。这样,当延伸部分回缩时,仅延伸部分的下端或仅支撑体的下端从货仓底部向下伸出。因此可防止延伸部分和其类似物以及其他构件之间的干扰、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装于车辆前部两侧的支撑部件的延伸部分最好位于比该车辆侧边外表面更靠内的位置,并成对角地向下延伸,使之互相隔开。这样,支撑部件不会构成车前灯和方向灯的障碍。此外,由于两侧延伸部分的间距向端部拓宽,可以保证车辆有较宽的支撑面积。
提升斗最好包括一下框架和位于下框架之上的上框架。上框架可折叠放在下框架之上。相应地,当车辆不用时,可将提升斗置于较低的高度。同时工人也可方便地从地面进入提升斗。
下框架最好用覆盖物从外面覆盖住。以防工具等物意外掉落、改善空中作业的安全性。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提升斗包括一由覆盖物覆盖的下框架、一由下框架在垂直方向可滑动支撑住的上框架,以及当上框架移到上方时对其位置起固定作用的安全装置。相应地,上框架可被方便地移到工作位置、还可方便地在工作位置和安放位置之间进行转换。在不使用时,提升斗可旋转于较低的高度,工人(下次)也可方便而安全地从地面进入提升斗。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框架最好包括一可垂直延伸的垂直框架。下框架包括一控制件以接纳可在垂直方向作上下滑动的垂直框架和一摩擦接触件固定于该控制件上,并与垂直框架保持接触以防上框架突然下落。
空中作业工程车宜包括一控制装置以控制起吊杆和旋转装置的运行。该控制装置被支承于提升斗上,可在提升斗内的安置位置和提升斗外的操作位置间转动。当不作空中作业时,控制装置被置放于提升斗内保护起来。在实施空中作业时,控制装置置于提升斗之外,以为在提升斗内的工人提供附加的工作空间。
提升斗宜包括一探测装置以测定上框架是否已从下框架向上延伸到了一工作位置。起吊杆只有在探测装置确定了上框架确已达到其工作位置后才允许运行。通过该装置可确实防止工人或其他工作人员从提升斗内意外跌落,以利安全运行。
在近侧吊杆的前端部分最好附有一吊杆位置指示牌,以使司机在驾驶室内就可辨认出近侧吊杆前端部分所处的位置。当车辆后退时,司机可通过吊杆位置指示牌辨认出近侧吊杆前端部位在最后端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来自后部的障碍物的干扰。另外,在车辆行走时,这一指示牌可使后一车辆的驾驶员知道吊杆的位置,并引起注意,这从道路安全的角度看是非常有利的。
本发明在前面提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性、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结合附图的详述中变得更为清晰明了。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空中作业工程车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位于车前部两侧的一支撑部件的侧视图。
图3是装于车前部两侧的一支撑部件的平面图。
图4是装于车后部两侧的一支撑部件的侧视图。
图5是一起吊杆的侧视图。
图6是一起吊杆的平面图。
图7是水平状态保持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图7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9是一提升斗的侧视图。
图10是一安全装置例子的放大侧视图。
图11是提升斗连同其折叠的上框架的侧视图。
图12是提升斗外表面由一覆盖物覆盖的提升斗立体图。
图13是第一和第二液压缸运行的液压系统的流程图。
图14是车辆前部两侧支撑部件的正视图。
图15是提升斗平面图。
图16是提升斗侧视图
图17是上框架组处于工作位置时提升斗的侧视图。
图18是配有摩擦接触件的控制件的平面图。
图19是图18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20是形成安全装置的配合销和配合孔的放大图。
图21是附在空中作业工程车后部的吊杆位置指示牌的侧视图。
图22是吊杆位置指示牌的立体图。
图23是吊杆位置指示牌的侧视图。
图1所示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包括一车辆1、一起吊杆2和一装在起吊杆2前端的提升斗3。车辆1是所谓的单厢型车辆,其货仓1a和驾驶室1b形成一体。
支撑部件4位于前部,而支撑部件5则位于车辆1的后部。支撑部件4和5是为在实施空中作业时稳定地将车辆1支撑于地面,每一支撑部件均有一可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分。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部件4位于从车辆1的底盘11的前端延伸出来的安装件上。安装件42包括固定于底盘11前端左右两部的托架12,一对从托架12水平地向前延伸的左右延伸框架42a、42a和一在车辆1的宽度方向延伸并穿过延伸框架42a、42a的安装框架42b。安装框架42b的两端有安装部分42c。支撑件4由安装部分42c支承,并向垂直方向延伸。
参见图2,支撑部件4有一可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分4a。在延伸部分4a的下端附有一支撑件4b。当空中作业时,延伸部分4a向下延伸时,支撑件4b达到地面,支撑车辆1。由于支撑部件4如本实施例那样从该车辆向前延伸时,由支撑部件4和5提供的用于支撑车辆1的支撑面积能够更宽广一些,从而使车辆1得到稳定的支撑。
参见图2,安装件42的前面有一前挡板13。安装件42(尤其是安装框架42b)同时也起到对前挡板13的加强作用。因此它和前挡板13一起在例如事故中起到保护车辆免遭正面碰撞的作用。
参见图4,支撑部件5被垂直地置于车辆1后部的两侧,其延伸部5a面向下。支撑部件5的一支撑体5b被置于构成车辆1后部的货仓1a内。延伸部分5a延伸穿过货仓1a底部。一支撑件5c附于延伸部分5a的下端。当在空中作业延伸部分5a向下延伸时,支撑件5c会和地面接触,起到支撑车辆1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仅有支撑部件5的延伸部分5a穿过货仓1a的底部。但支撑部件5也可设计得使支撑体5b的下端部位穿过货仓1a的底部。
起吊杆2包括一近侧吊杆21和一远侧吊杆25。起吊杆21的基端部分由装在车辆1的货仓1a上的一旋转机构2a的上端的托架22可枢轴转动地支承。旋转机构2a由驱动装置如液压电动机104(见图13)使能在水平方向旋转。旋转机构2a的上端部分穿过货仓1a的顶部,如图1所示。
第一液压缸23有一端与一托架22配合,另一端与近侧吊杆21配合。第一液压缸23使近侧吊杆21作起吊运动。
参见图6,近侧吊杆21包括一对吊杆构件21a、21a,它们间隔平行排列。远侧吊杆25的基端部通过销26被可枢轴转动地支承于吊杆构件对21a、21a的前端部之间。
如图8所示,每一吊杆构件21a、21a具有“C”型截面,它们在开口部分面对面地布置。在各具有“C”型截面的吊杆构件21a、21a内,包含有一水平状态保持装置6的链轮64,其功能在以后叙述。
参见图1和图5,在近侧吊杆21和远侧吊杆25之间,置有一第二液压缸27和操作杆28a和28b。通过第二液压缸27的伸出和收缩,远侧吊杆25与位于该吊杆和近侧吊杆21之间的销链条一起以该销链条为中心转动。
当起吊杆2就位时,近侧吊杆21基本上水平地位于车辆1的上方,如图1所示,远侧吊杆25被从上朝近侧吊杆21折叠。此时,远侧吊杆25的基端部分被收在近侧吊杆21的前端部分之间。在货仓1a后部的上表面处,有一支承基座15用来从下面支承起吊杆2,使之就位。从强度的角度看,支承基座15由一倒U字形框架16所支承,该框架16位于货仓16内,而货仓1a的顶部则处于两者之间。每一构件的安装部位、尺寸等的选取必须适当,使得支承底座15在从下面支承住起吊杆2时,不会影响到周边的设施,如液压缸27。
在远侧吊杆25的前端附有一托架31。托架31保持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态势。提升斗3被固定于托架31之上。参见图5和图6,在远侧吊杆21的前端有一可转动的支承销32,托架31与支承销32成为一体。
固定于托架31的提升斗3被设计得即使在近侧吊杆21和远侧吊杆25工作时也总能保持水平姿态。
参见图7,水平状态保持装置6包括一与支承销32连成一体的第一链轮61,一在近侧吊杆21前端处的销26上的第二链轮62、一环绕于第一和第二链轮61和62的第一链条63、一位于销26外端侧的第三链轮64,一与一位于近侧吊杆21底端的销29连为一体的第四链轮65,和一环绕第三和第四链轮64和65的第二链条66。第二链轮62和第三链轮64连成一体,如图8所示,这一整体可转动地支承于销26上的轴承67。第三和第四链轮64和65的布置使得其被包含于吊杆构件21a之内,这样,这些链轮可通过使用吊杆构件21a快速方便地进行布置。
根据近侧中杆21的起吊运动和远侧构件25的枢轴旋转运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链轮61,62,64和65作相应的转动,这种转动通过第一和第二链条63和66被传送到支架31。于是提升斗3总能保持水平状态。
参见图9,提升斗3有一下框架33,大致呈立方形,还有一上框架34,与下框架33的上部相配合。上框架34包括四个从下框架33的上部向上延伸的垂直框架35和一个连接垂直框架35各上端点的矩形框架36。
垂直框架35包括一下构件35a、一上构件35b和一配合件35c,如图10所示。配合件35c与下部件35a通过一销37a可枢轴转动地配合。配合件35c与上构件35b通过一销37b可枢轴转动配合。在实施空中作业时,下构件35a、配合件35c和上构件35b在垂直方向上排成一直线,这种直线状态由安全装置37予以锁定维持。若安全装置37的锁定释放,上框架34可向下折叠于下框架33之上,如图11所示。
安全装置37包括上述的销37a和37b,安全装置37在销37a和37b的两边延伸,安全件37c有一形成于其内的槽37d。通过将销37a和37b插入并固定于槽37d之内,可将下构件35a和上构件35b稳定地、呈一直线地锁定。同时,当安全装置37c向上拔出释放销37a和37b时,垂直的框架35可被折叠起来。
适当地选择起吊杆2的长度以完成以下的操作。更准确地说,在近侧吊杆21被大致水平地安放于车辆1之上后,仅有远侧吊杆25枢轴转动主车辆1后部大致垂直的一个位置,在此状态下,安装于远侧吊杆25前端的提升斗3应处于靠近地面的位置。近侧吊杆21的长度的选择应能使处于接近地面位置的提升斗3在随近侧吊杆12作围绕车身旋转时不存在任何阻碍。
旋转机构2a和起吊杆2各自的操作可由位于车辆1上的控制装置7控制。作为一种替代,旋转机构2a和起吊杆2也可由装在提升斗3内的控制装置8来控制。
参见图11,装于提升斗3的控制装置8通过在上框架34上的矩形框架36的一支臂81相连,使之能在提升斗3内的一安置位置(以虚线画出)和提升斗3外的一操作位置(以实线画出)之间枢轴转动。控制装置8可通过一制动器(未示出)在安置位置和操作位置上稳定地得以固定。
图13示出操作近侧吊杆的第一液压缸和操作远侧吊杆运行的第二液压缸的一液压系统。开关阀101,102,103设计成使阀的位置可由控制装置7、8中的操作开关控制或由一把手控制。从泵9打过来的液压流体经开关阀101,102,103向液压电动机104和第一、第二液压缸23和27输送。控制单向阀107和108被分别置于第一液压缸23的与活塞腔23a相联的流道105和与杆腔23b相联的流道106。控制单向阀107的控制压力来自于与对侧的106流道,当流道106的压力达到一设定值后,该阀门即打开105流道。类似地,控制单向阀108的控制压力来自于对侧的105流道,当流道105的压力达到一设定值后,该阀门打开106流道。
由于在流道105和106上配置了如上所描述的控制单向阀107和108,当第一液压缸23的伸出和收缩停止后由惯性力引起的第一液压缸23的连续运动,换言之,由惯性力引起近侧吊杆21的运动可以被消除。
类似地,控制单向阀112和113被分别置于与第二液压缸27的油塞腔27a相联的流道110和与第二液压缸的杆腔27b相联的流道111。因此,当第二液压缸27停止伸出和收缩后,它的连续运动换言之由惯性力引起远侧吊杆25的运动,也被消除了。
以下叙述空中作业工程车的操作。
在空中作业工程车工作时,首先将车1开到工作现场、停好,然后支撑部件4和5开始工作,将延伸部分4a和5a的支撑件4b和5c向下延伸至地面,使车辆1平衡地支撑住。
然后,如图1中虚线所示,远侧吊杆25被枢轴旋转至车辆1车身后某一位置,并使远侧吊杆25大致上保持垂直方向,以便使提升斗3处于最接近地面的位置。工人进入上框架34仍处于折叠状态的提升斗,此后,上框架34向上伸出,上框架的这一延伸位置由安全装置37锁定。由于工人进入提升斗3时,上框架34处于折叠状态,所以工人可以安全地从地面进入提升斗3。
如果由于诸如从货仓1a卸货等原因不宜将提升斗置于车后,则可旋转近侧吊杆21至一靠前的适当位置,然后将远侧吊杆25按前述方式枢轴转动。用这一操作,使得在车身1周围的任何位置都可能使工人进入提升斗。这如有助于处理一旦在现场车辆1附近有障碍物的情况。
进入提升斗后,工人将控制装置8从安置位置转至操作位置。处于操作位置控制装置位于提升斗8的外侧。工人通过操作装置8,使旋转机构2a旋转、控制近侧吊杆21的起吊运动和远侧吊杆25的枢轴转动。经此操纵,处于远侧吊杆25前端部的提升斗3被移到欲实施高架作业的位置,并可开拓工作。
不管近侧吊杆21和远侧吊杆25怎样运动,提升斗经水平状态保持装置控制,可始终维持其水平状态,因此在提升斗3内的工人可被安全地提升至高架位置。在不工作时,控制装置8可被置于提升斗3内的安置位置,以免遭外来的撞击。起吊杆2的运动和旋转机构2a的旋转可由提升斗3内的控制装置8控制,作为一种替代,这些运动也可经车辆1内的控制装置7,由另一工人来控制。
空中作业完成后,提升斗3经控制装置8的操纵回到原来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此状态下,远侧吊杆25的基端收于近侧吊杆21的两前端部之间。另外,由于近侧吊杆21大致处于水平位置,起吊杆2在高度方向的距离可达最小化,这一效应在单厢型车辆中尤为突出。
如前已述,近侧吊杆21的起吊运动由第一液压缸23所控制,而远侧吊杆25的枢轴转动则由第二液压缸27所控制。在与这些液压缸相联的流道内,布置有控制单向阀107,108,112和113,因此,一旦各流道内的供流停止,相应流道内的压力下降、对应的各控制单向阀也随之关闭。这样,当第一和第二液压缸23和27停止运行,由惯性力所致缸杆的伸出和收缩能随之消失,换句话说,近侧吊杆21和远侧吊杆25能准确地停在希望的位置上。因此,近侧吊杆21和远侧吊杆25能方便地定位。尤其是当起吊杆如实施例所示被装于车身1的顶上时,这种结构非常方便,因为近侧吊杆和远侧吊杆可方便、准确地定位于车顶上的它们的位置上。
图12所示的提升斗3包括一下框架33,一上框架34和一围住上框架周边的帆布罩。提升斗3顶部的开口可由一带有固定件92的帆布罩盖91开启或关闭。由于下框架33和上框架34由帆布罩9所覆盖,可以防止带入提升斗3的工具等物的意外坠落,因此,从安全的角度看这一覆盖装置是合意的。再说,对实施空中作业的工人在提升斗3内安全地工作也是有益的。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下、上框架33和34都由帆布罩9所覆盖。但也可以只对下框架33由帆布罩覆盖,而不包括上框架34。
在上述实施例中,起吊杆2,提升斗3等均被安装于一单厢型车辆上。但是,车辆也可不仅仅限于单厢型车辆。本发明能相似地应用各种其它类型的车辆,如卡车。在此情况下,如果近侧吊杆21,远侧吊杆25,旋转机构2a,提升斗3和控制装置8、7被组装成一整体,则本发明可被方便地安装到车辆1上。
图14示出一支撑部件置于车辆前部的例子。支撑部件4通过托架45装于处于车身1两侧表面之内的底盘11的前端两侧。因此,各支撑部件的延伸部分也呈对角地向下延伸。支撑部件4、4成对角地相互分开地向下延伸。位于车身前侧的支撑部件4可延伸至底盘11前端的左右两侧,也就是说,处于车辆1前挡板的两侧,因此可以确保有宽广的支撑面积,并且车辆1能处于最稳定的支撑状态。但是,当支撑部件4从底盘11的两侧向外延伸并支撑起车辆1时,会出现底盘11的扭转问题。这一扭转尤其会在强度不可避免地比其他部位弱的底盘11的前端部位构成问题。另外,支撑部件的布置必须做到不妨碍车辆1前部两侧的其他构件,如车前灯和方向灯等。
因此,在所述实施例中,支撑部件4被安排在车身7侧表面之内的区域,从而支撑部件不会影响诸如车前灯等设施。此外,为了保证有尽可能大的由支撑部件14支撑车辆的面积,支撑部件4的下部朝外倾斜,这样到顶端间的间距变得更阔广。由于支撑部件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成对角地倾斜向下,着地件46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与这种倾斜相对应而变得更阔广,而无需将支撑部件4延伸至两侧边。
图15至图17示出另一提升斗的例子。所示提升斗3包括一下框架301、一于垂直方向在下框架301上可滑动的上框架302和当上框架302从下框架301向上提起后对其位置起锁定作用的安全位置310。下框架301由覆盖物301所遮蔽。
上框架302包括许多垂直框架303和一矩形横向框架304,它与各垂直框架303的上端相配合。每一垂直框架303可由一位于下框架301的导向件305所接收。四个垂直框架303两两成对,每一对具有U型下端。
导向件305为一具有如图18所示的矩形截面的管子,并配有摩擦接触件306。摩擦接触件306由一平板形成,其上下两端被弯成钩子形状,如图19所示。作为构成导向件305的一构件,摩擦接触件306通过装备其上、下端来定位。由于摩擦接触件306与垂直框架303的周边摩擦接触,可防止上框架302的突然跌落。
安全装置310包括一位于上框架302边上的配合销子311,一位于下框架301边上的配合孔312(见图20)和一用于将销子311进入或退出配合的操作件313。当上框架302向上伸出时,配合销子311和配合孔312相互配合。
操作件313包括一位于上框架302的横向框架304上的操作把手314和用于将配合销子311插入或取出配合孔312的、与操作把手314联合使用的操作杆315和操作杠杆316。操作杆315和操作杠杆316所具有的形状应使当操作员紧握操作把手314时,配合销子311能从配合孔312中脱出。一般说来,经弹簧的偏向力作用配合销子311偏向于与配合孔相配合的方向(未示出)。
在如上所述的提升斗3的结构中,上框架302被从下框架301处向上提至操作位置,配合销子311则与配合孔302相配合,使得上框架稳定地保持在操作位置。当上框架302欲从操作位置回复到安置位置时,在操作把手314的作用下,操作杆315和操作杠杆316使得配合销子311从配合孔312中脱开,这样可将上框架302安置于下框架301内。
此时,上框架302在与摩擦接触件306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向下滑落,因此,它可安全地回到安置位置,而无突然下坠之虞。
一诸如行程开关之类的探测器320装于提升斗3。探测器320有一探头321,如图20所示,探头321当配合销子311与配合孔312配合时紧靠配合销子311的一顶端。探测器320用来判断上框架302是否处于操作位置状态,它被设计成只有当上框架302处于操作位置时,操纵起吊杆2动作的各种驱动装置才能在电路控制系统(未示出)的控制下运行。由于只有通过探测器320确认上框架302处于操作位置才能允许起吊杆动作,可以防止工人从由上下两框架构成的提升斗3上意外坠落,从而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
至于探测器本身,它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那一种类型,即将其装于紧靠配合销子311的位置。它可以是这样一种类型,即紧靠处于操作位置的垂直框架303。作为一种替代,也可以探测上框架处于安置位置,而上框架不处于安置位置的探测结果可被用来确定上框架处于操作位置。
图21至23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空中作业工程车。那些与前述实施对应空中作业工程车的部分采用同样的编号,详情不再赘述。
图21至图23所示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在其近侧吊杆21前端部有一吊杆位置指示牌400。吊杆位置指示牌400从一位于近侧吊杆21前端部的操作连接件28a,通过一配合件401,垂直向下悬挂。第二液压缸27的杆端27c与配合件401相连。因此第二液压缸27通合配合件401操纵操作连接件28a,从而枢轴转动远侧吊杆25。
吊杆位置指示牌400是由韧性材料组成的板型体,如橡胶,如图22和图23所示。其根部经螺钉402固定于配合件401。这样吊杆位置指示牌400如图示的那样从近侧吊杆21的前端位置向下悬挂至一设定的长度。
在近侧吊杆21的端部悬挂的吊杆位置指示牌400的长度被设定成当起吊杆2就位时,近侧吊杆的前部位置可从驾驶室里看见。此外,若吊杆位置指示牌400涂有色彩,例如荧光色,那就更有利司机辨认。这样司机可辨认出位于车辆1最后部的近侧吊杆21前端部的位置,在倒车时可通过检查吊杆位置指示牌400的位置,从而避免与车后的阻碍物可能发生的冲突。再者,在行车时跟在后面的车辆的司机也可注意到吊杆2的位置,从而有助于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尽管已详细并图示了本发明,显然应理解这只是为了示意和示例,并非为了有所限定,只有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里,才对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作了限定。

Claims (18)

1.一空中作业工程车,包括一车辆、一装于所述车辆可作旋转运动的旋转机构,一装于所述旋转机构可作起吊运的起吊杆,一装于所述起吊杆前端的提升斗,和多个装于所述车辆前、后部两侧用来将车辆支撑于地面的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吊杆包括一枢轴支承于所述旋转机构的近侧吊杆和一枢轴支承于所述近侧吊杆前端部位的远侧吊杆;
所述近侧吊杆包括一对互为平行相隔而置吊杆构件,一所述远侧吊杆的底座端部支承于所述吊杆构件对之间;
所述提升斗位于所述远侧吊杆的前端部;以及
当所述起吊杆折叠起来时,所述近侧吊杆处于车辆之上的近似地水平位置,而所述远侧吊杆叠加于所述近侧吊杆之上,其中靠近底端部的一部分被收拢于所述吊杆构件对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为一单厢型车辆,其驾驶室和货仓象一箱子那样合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侧吊杆和所述提升斗的尺寸的选择使得所述提升斗仅通过所述远侧吊杆的枢轴转动即可将其移至接近地面的位置,以便工人进出提升斗,而所述近侧吊杆则仍处于所述车辆上方近似的水平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至接近地面位置的提升斗能随着所述近侧吊杆的旋转运动,绕着所述车辆作全方位的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还包括:
一引起所述近侧吊杆作起吊运动的第一液压缸和一引起所述远侧吊杆作枢轴转动的第二液压缸;其特征在于:
对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中的至少一个液压缸,与其活塞腔联接的流道和与其杆腔联接的流道上设有一控制单向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所述近侧吊杆和所述远侧吊杆构成一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还包括:
使所述提升斗即使在所述近侧吊杆和所述远侧吊杆运行时仍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的水平状态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状态保持装置包括一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远侧吊杆前端部位的第一支承销,一固定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销的第一链轮、一可转动地支承于一第二支承销的第二链轮,它可转动将所述近侧吊杆和所述远侧吊杆配合连接在一起。一第一链环绕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链轮,一第三链轮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销,并与所述第二链轮连成一体,一第四链轮经一第三支承销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近侧吊杆的一底端部,以及一第二链环绕于所述第三和第四链轮;以及
一支承所述提升斗的托架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承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杆构件具有“C”型截面;以及
所述第三和第四链轮被包含于具有“C”型截面的所述吊杆构件之内。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还包括:
一倒U字形框架固定位于所述货仓内,以及一由所述倒U字形框架所支承的支承基座,而所述货仓的仓顶介于两者之间;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近侧吊杆就位时,所述支承基座从下面支承起所述近侧吊杆。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装在所述车辆后部两侧的支撑部件包括一置于所述货仓内的支撑体、以及一从所述支撑体上向下穿透所述货仓底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分。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装在所述车辆前部两侧的支撑部件的延伸部分位于车身侧表面之内的位置,并且成对角状、互相分开地向下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斗包括一下框架和一位于所述下框架之上的上框架,以及
所述上框架构造成使之可折叠放于所述下框架的边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还包括一用于从所述下框架的外面遮盖该框架的覆盖物。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斗包括一下框架,其四周被一覆盖物所遮盖,一上框架在垂直方向上可滑动地由下框架支承,以及安全装置用来使已上移的上框架锁定其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框架包括一在垂直方向延伸的垂直框架;以及
所述下框架包括一接纳可在垂直方向滑动的所述垂直框架的导向件,和一固定于所述导向件并与所述垂直框架保持摩擦接触以防上述上框架突然下落的摩擦接触件。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还包括:
一控制所述起吊杆和所述旋转机构运行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被支承于所述提升斗,并可在所述提升斗内的安置位置和所述提升斗外的操作位置之间枢轴转动。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斗包括用来探测所述上框架是否从所述下框架向上延伸至一操作位置的探测装置,以及,
只有当所述探测装置确定所述上框架处于操作位置后,所述起吊杆的操作才能允许进行。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作业工程车,其特征在于:
一能使驾驶员从驾驶室里判明近侧吊杆就位时其前端部分所在位置的吊杆位置指示牌附于所述近侧吊杆的前端部位。
CN96103446A 1995-02-17 1996-02-17 空中作业工程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0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38295 1995-02-17
JP29382/95 1995-02-17
JP6974895 1995-03-28
JP69748/95 1995-03-28
JP7275801A JP2656763B2 (ja) 1995-02-17 1995-10-24 高所作業車
JP275801/95 1995-10-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31A true CN1135431A (zh) 1996-11-13
CN1088039C CN1088039C (zh) 2002-07-24

Family

ID=27286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34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039C (zh) 1995-02-17 1996-02-17 空中作业工程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656763B2 (zh)
KR (1) KR0156091B1 (zh)
CN (1) CN1088039C (zh)
MY (1) MY12087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8104A (zh) * 2012-12-06 2013-04-24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高空作业车及其工作斗调平机构
CN103979467A (zh) * 2014-06-06 2014-08-13 常州德日机械有限公司 新型多功能起重机
CN106430015A (zh) * 2016-08-24 2017-02-22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翻转控制箱的车体及高空作业平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327559D1 (de) * 2003-02-19 2009-06-18 Voegele Ag J Fertiger mit gleichmässigem Einbau
JP5150239B2 (ja) * 2007-12-21 2013-02-20 株式会社タダノ バケットカバー
CN102897645B (zh) * 2012-09-15 2015-04-15 王志华 汽车吊专用吊篮装置
KR101681801B1 (ko) * 2014-01-10 2016-12-01 신승옥 확장된 작업 반경을 갖는 붐대 회전 장치와 그를 적용한 고소작업 시스템 및 고소 작업차
CN104359499B (zh) * 2014-10-31 2016-10-05 沈阳紫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实验室用车体分离实验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7007A (en) * 1971-12-10 1973-10-23 Ssp Truck Equipment Inc Extensible ladder assembly and aerial basket therefor
US3915471A (en) * 1973-10-15 1975-10-28 Erven Tallman Outrigger stabilizer and leveler
IT8005120A0 (it) * 1980-02-20 1980-02-20 Cella Spa Dispositivo di limitazione di un'apparecchiatura di sollevamento con braccio ad allungamento telescopico ovvero articolato e telescopico.
JPS58199275A (ja) * 1982-05-13 1983-11-19 Mitsuhiro Kishi 高所作業車における重心調整機構
US4962827A (en) * 1989-07-18 1990-10-16 Garnett Edward V Extendable, elevatable, rotatable, collapsible boom and basket for vehicles
GB2242887A (en) * 1990-04-12 1991-10-16 Stramex Ltd Manoeuvrable work platform assembly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8104A (zh) * 2012-12-06 2013-04-24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高空作业车及其工作斗调平机构
CN103058104B (zh) * 2012-12-06 2016-03-30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高空作业车及其工作斗调平机构
CN103979467A (zh) * 2014-06-06 2014-08-13 常州德日机械有限公司 新型多功能起重机
CN106430015A (zh) * 2016-08-24 2017-02-22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翻转控制箱的车体及高空作业平台
CN106430015B (zh) * 2016-08-24 2019-05-24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翻转控制箱的车体及高空作业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8324987A (ja) 1996-12-10
JP2656763B2 (ja) 1997-09-24
CN1088039C (zh) 2002-07-24
MY120877A (en) 2005-12-30
KR0156091B1 (ko) 1999-02-18
KR960031204A (ko) 1996-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39C (zh) 空中作业工程车
US9056572B2 (en) Safety cone and barrell placement and retrieval apparatus
CN1037113A (zh) 底板位置可调的机动运输车
KR102038526B1 (ko) 틸팅 및 롤링 가능한 작업대를 갖는 고소작업차
JPH10513131A (ja) 車両を解体する、特にそれを乾燥させる装置
CN106275116B (zh) 履带式多功能农林设备
KR101765421B1 (ko) 틸팅 가능한 작업대를 갖는 고소작업차
CN85103124A (zh) 高架公路桥梁建筑用的检修车
JP6346462B2 (ja) 高所作業車
JP6649638B2 (ja) 作業機械
KR101302226B1 (ko) 다용도 살수차
JP2003035098A (ja) トンネルの作業用装置
KR102147852B1 (ko) 격납식 차량 적재함용 발판
JPH0621315Y2 (ja) コンバインのサンバイザー構造
CN220432290U (zh) 转向机构及升降工作平台
JPS60174367A (ja) 自走作業車
JP3214624U (ja) 車載式の道路点検作業機
JP2006021897A (ja) 高所作業車の安全装置
JP2023172724A (ja) 高所作業車
JP2001097686A (ja) ブーム作業車
JP2000318988A (ja) クローラ式作業車
JP2509522Y2 (ja) 車載専用自動車
JP2604064Y2 (ja) 高所作業車
JPH0761277A (ja) 車載専用自動車
DE20313840U1 (de) Jahrmarktsfahrgeschäf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