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2290U - 转向机构及升降工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转向机构及升降工作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32290U CN220432290U CN202322055160.3U CN202322055160U CN220432290U CN 220432290 U CN220432290 U CN 220432290U CN 202322055160 U CN202322055160 U CN 202322055160U CN 220432290 U CN220432290 U CN 2204322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ring
- knuckle
- wire harness
- driving
- lif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工作平台技术领域,公开了转向机构及升降工作平台,该转向机构用于带动两个车轮转向,并包括转向节、横拉杆以及驱动件,转向节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向节均转动设置于车架,两个车轮分别安装于两个转向节;横拉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转向节,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另一个转向节,因而横拉杆同时带动两个转向节运动;驱动件包括固定件和伸缩件,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横拉杆,伸缩件转动连接于车架,伸缩件能够相对于固定件滑动,以驱动横拉杆运动,并带动两个转向节相对于车架同步转动,从而完成车轮的转向;固定件始终位于两个转向节之间,可避免固定件占用转向节上方的安装空间,避免了当底盘有降低高度要求时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工作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转向机构及升降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升降工作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用于垂直运送人或物。升降工作平台一般设置有转向机构,以使升降工作平台转向。例如,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转向机构,其设置有与底盘车架枢接的行走轮组件,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行走轮组件枢接,可通过连接横杆带动两个行走轮组件同步转动,以完成转向。此外,该转向机构设置有致动器,致动器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底盘车架,活动端与连接横杆相连,可通过致动器带动连接横杆运动,以带动行走轮组件转动,从而实现转向。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是,致动器横向布置,且为了方便安装,固定端设置在转向轮架的上方,而固定端的体积一般较大,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当底盘的高度降低时,会导致致动器的安装空间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转向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致动器的固定端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当底盘的高度降低时,会导致致动器的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转向机构,用于带动两个车轮转向;包括:
转向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向节均转动设置于车架,两个所述车轮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转向节;
横拉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转向节,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另一个所述转向节;
驱动件,包括固定件和伸缩件,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拉杆,且所述固定件位于两个所述转向节之间,所述伸缩件转动连接于车架,所述伸缩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件滑动,以驱动所述横拉杆运动,并带动两个所述转向节相对于所述车架同步转动。
作为转向机构的优选方案,至少部分所述固定件的高度低于所述转向节的上表面。
作为转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拉杆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转向节能够相对于所述车架转动而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所述转向节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车架沿所述横拉杆的运动方向抵接,当所述转向节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车架沿所述横拉杆的运动方向抵接。
作为转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车架包括两个套筒,两个所述转向节均设置有销轴,两个套筒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销轴,当所述转向节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其中一个所述套筒抵接,当所述转向节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与另一个所述套筒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升降工作平台,包括上述转向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向机构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线束,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车轮转动,以使所述升降工作平台前进或后退,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上升或下降。
作为升降工作平台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向节设置有线束安装结构,所述线束安装结构具有通孔,所述线束穿设于所述通孔。
作为升降工作平台的优选方案,所述线束安装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向节的安装板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U形安装件,所述安装板能够与所述U形安装件配合形成所述通孔,所述线束的外壁套设有线束套筒,所述线束套筒的外周壁开设有环槽,所述U形安装件插接于所述环槽。
作为升降工作平台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的接线盒,所述线束连接于所述接线盒,所述电机本体连接有线束护罩,所述线束护罩罩在所述接线盒外并开设有用于线束穿过的豁口。
作为升降工作平台的优选方案,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电机本体的斜上方。
作为升降工作平台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向节还固定设置有电机护板,所述电机护板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前方或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转向机构,用于带动两个车轮转向,该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节、横拉杆以及驱动件,转向节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向节均转动设置于车架,两个车轮分别安装于两个转向节;横拉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转向节,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另一个转向节,因而横拉杆同时带动两个转向节运动。驱动件包括固定件和伸缩件,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横拉杆,伸缩件转动连接于车架,伸缩件能够相对于固定件滑动,以驱动横拉杆运动,并带动两个转向节相对于车架同步转动,从而完成车轮的转向。由于固定件的空间占用比伸缩件多,通过将空间占用多的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横拉杆,且使固定件始终位于两个转向节之间,可避免固定件占用转向节上方的安装空间,从而增大了底盘的安装空间,避免了当底盘有降低高度要求时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升降工作平台,包括上述转向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设置于转向机构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升降机构的升降板,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车轮转动,以使升降工作平台前进或后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升降板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人或物的升降。此外,该升降工作平台的转向机构能够通过驱动件带动横拉杆以及两个转向节转动,以完成车轮的转向,同时固定件始终位于两个转向节之间,可避免固定件占用转向节上方的安装空间,从而增大了底盘的安装空间,避免了当底盘有降低高度要求时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中:
100、车架;101、套筒;102、固定座;
200、车轮;
300、驱动机构;310、驱动电机;311、电机本体;312、接线盒;313、线束护罩;314、豁口;320、减速机;
1、转向节;11、横板;12、竖板;121、安装孔;13、电机护板;14、销轴;
2、横拉杆;21、第一限位部;22、第二限位部;23、驱动件定位销;24、卡簧;25、盖板;
3、驱动件;31、固定件;32、伸缩件;
4、线束安装结构;41、通孔;42、安装板;43、U形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现有技术中的转向机构设置有与底盘车架枢接的行走轮组件,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行走轮组件枢接,可通过连接横杆带动两个行走轮组件同步转动,以完成转向。此外,该转向机构设置有致动器,致动器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底盘车架,活动端与连接横杆相连,可通过致动器带动连接横杆运动,以带动行走轮组件转动,从而实现转向。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是,致动器横向布置,且为了方便安装,固定端设置在转向轮架的上方,而固定端的体积一般较大,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当底盘的高度降低时,会导致致动器的安装空间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转向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致动器的固定端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当底盘的高度降低时,会导致致动器的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可用于一般车辆,也可用于升降工作平台等设备。
参照图1-图4,转向机构用于带动两个车轮200转向,并包括转向节1和横拉杆2,转向节1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向节1均转动设置于车架100,两个车轮200分别安装于两个转向节1,其中,车轮200能够相对于转向节1沿车轮200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前进和后退功能;横拉杆2一端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转向节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另一个转向节1,因而横拉杆2同时带动两个转向节1运动。
继续参照图1-图4,转向机构还包括驱动件3,驱动件3包括固定件31和伸缩件32,固定件31转动连接于横拉杆2,伸缩件32转动连接于车架100,伸缩件32能够相对于固定件31滑动,以驱动横拉杆2运动,并带动两个转向节1相对于车架100同步转动,从而完成车轮200的转向。由于固定件31的空间占用比伸缩件32多,通过将空间占用多的固定件31转动连接于横拉杆2,且使固定件31始终位于两个转向节1之间,可避免固定件31占用转向节1上方的安装空间,从而增大了底盘的安装空间,避免了当底盘有降低高度要求时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其中,驱动件3可以是油缸、气缸或电动缸等结构。
可选地,车架100包括两个套筒101,两个转向节1均设置有销轴14,两个套筒101分别套设于两个销轴14,从而使两个转向节1与车架100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水平平面上,横拉杆2与两个转向节1的连接点以及两个销的中心点可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横拉杆2为其中的一条边,当横拉杆2相对于车架100运动时,即可带动两个转向节1相对于车架100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车轮200转向。
可选地,转向节1与横拉杆2之间的转动连接可通过横拉杆定位销来实现,具体为横拉杆定位销依次穿过开设于转向节1的第一销孔以及开设于横拉杆2的第二销孔。与上述结构类似地,固定件31与横拉杆2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伸缩件32与车架100之间的转动连接,均可通过驱动件定位销23实现,具体为驱动件定位销23依次穿过开设于转向节1的第一定位孔以及开设于横拉杆2的第二定位孔。而为了避免驱动件定位销23沿轴向从两个定位孔脱出,可通过卡簧24阻止驱动件定位销23沿轴向运动,此外,也可通过设置于驱动件定位销23的盖板25阻止驱动件定位销23沿轴向运动,盖板25可拆卸连接于固定件31或伸缩件32,且盖板25的尺寸大于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即盖板25无法从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穿过,从而对与盖板25连接的驱动件定位销23的运动进行阻挡。
可选地,套筒101的外周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02,伸缩件32转动连接于固定座102,可通过改变固定座102的延伸长度以及伸缩件32与固定座102的连接位置改变驱动件3的安装位置,以适配不同型号的转向节1以及横拉杆2。
继续参照图1-图4,至少部分固定件31的高度低于转向节1的上表面,以使固定件31尽量设置在靠下的位置,降低固定件31的整体高度,以降低底盘的高度。可选地,转向节1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板11以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板12,横板11与竖板12固定连接,横拉杆2连接于横板11,车轮200安装于竖板12,横板11的上表面即为转向节1的上表面。
继续参照图1-图4,横拉杆2具有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转向节1能够相对于车架100转动而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转向节1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一限位部21与车架100沿横拉杆2的运动方向抵接,以阻止横拉杆2继续运动;当转向节1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限位部22与车架100沿横拉杆2的运动方向抵接,以阻止横拉杆2继续运动。如此设置能够对横拉杆2的运动进行限位,避免其运动过量,进而将车轮200的转向角度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具体地,当转向节1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一限位部21与其中一个套筒101抵接,当转向节1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限位部22与另一个套筒101抵接,如此设置无需在车架100上额外设置其它用于对第一限位部21以及第二限位部22进行限位的部件,可简化整体结构。可选地,第一限位部21以及第二限位部22均为圆弧形,以适配套筒101的形状。
可选地,转向节1还能够相对于车架100转动而具有位于第一极限位置以及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当转向节1位于中间位置时,第一限位部21以及第二限位部22均与车架100间隔设置,横拉杆2的运动不会受到车架100的阻挡。其中,当转向节1位于第一极限位置以及第二极限位置的其中一个时,车轮200处于左转的极限位置,当转向节1位于第一极限位置以及第二极限位置的另一个时,车轮200处于右转的极限位置,而中间位置即为车轮200未进行转向或转向角度较小时转向节1所处的位置。具体而言,当伸缩件32相对于固定件31的伸长量较小,即驱动件3的总长较小时,转向节1位于第一极限位置,当伸缩件32相对于固定件31的伸长量较大,即驱动件3的总长较大时,转向节1位于第二极限位置,以使车轮200完成左转以及右转,且转向角度达到最大;当伸缩件32相对于固定件31的伸长量适中时,转向节1位于中间位置。使用者可通过控制伸缩件32相对于固定件31的伸长量控制转向节1的位置,以调节车轮200的转向角度,此外,使用者还能够通过保持伸缩件32相对于固定件31的伸长量不变,以使转向节1的位置不变,以维持车轮200的转向角度。
继续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升降工作平台,包括上述转向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300、设置于转向机构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升降机构的升降板,驱动机构300包括驱动电机310以及连接于驱动电机310的线束,驱动电机310用于驱动两个车轮200转动,以使升降工作平台前进或后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升降板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人或物的升降。此外,该升降工作平台的转向机构能够通过驱动件3带动横拉杆2以及两个转向节1转动,以完成车轮200的转向,同时固定件31始终位于两个转向节1之间,可避免固定件31占用转向节1上方的安装空间,从而增大了底盘的安装空间,避免了当底盘有降低高度要求时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
可选地,驱动机构300还包括设置于车轮200的减速机320,减速机320可以是行星减速机构,其能够增大驱动电机310的输出扭矩,减速机320已经是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结构,其具体结构和原理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1-图4,转向节1设置有线束安装结构4,线束安装结构4具有通孔41,线束穿过通孔41,从而可通过线束安装结构4对驱动电机310引出的线束进行整理和引导,以使线束走线合理。
继续参照图1-图4,线束安装结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向节1的安装板42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板42的U形安装件43,安装板42能够与U形安装件43配合形成通孔41,线束的外壁套设有线束套筒,线束套筒的外周壁开设有环槽,U形安装件43插接于环槽,从而沿线束套筒的延伸方向对线束套筒进行限位。其中,U形安装件43为U形螺栓,U形螺栓与安装板42螺纹连接。
继续参照图1-图4,驱动电机310包括电机本体311和连接于电机本体311的接线盒312,线束连接于接线盒312,电机本体311连接有线束护罩313,线束护罩313罩在接线盒312外并开设有用于线束穿过的豁口314,从而通过线束护罩313对线束提供保护。可选地,豁口314处缠有用于保护线束的胶条。可选地,豁口314与通孔41位于同一高度,可避免线束受力发生扭转。
继续参照图1-图4,接线盒312设置于电机本体311的斜上方。具体为电机本体311的外壁呈环状,接线盒312的中心线穿过电机本体311的外壁的轴心,且接线盒312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如此设置可进一步降低驱动电机310的整体高度,以便于进一步降低底盘高度。
继续参照图1-图4,转向节1还固定设置有电机护板13,电机护板13位于驱动电机310的前方或位于驱动电机310的后方,可通过电机护板13对驱动电机310提供防护。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转向机构,用于带动两个车轮(200)转向;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向节(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向节(1)均转动设置于车架(100),两个所述车轮(200)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转向节(1);
横拉杆(2),一端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转向节(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另一个所述转向节(1);
驱动件(3),包括固定件(31)和伸缩件(32),所述固定件(31)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拉杆(2),且所述固定件(31)位于两个所述转向节(1)之间,所述伸缩件(32)转动连接于车架(100),所述伸缩件(32)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件(31)滑动,以驱动所述横拉杆(2)运动,并带动两个所述转向节(1)相对于所述车架(100)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固定件(31)的高度低于所述转向节(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杆(2)具有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所述转向节(1)能够相对于所述车架(100)转动而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所述转向节(1)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所述车架(100)沿所述横拉杆(2)的运动方向抵接,当所述转向节(1)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部(22)与所述车架(100)沿所述横拉杆(2)的运动方向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0)包括两个套筒(101),两个所述转向节(1)均设置有销轴(14),两个套筒(101)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销轴(14),当所述转向节(1)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其中一个所述套筒(101)抵接,当所述转向节(1)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部(22)与另一个所述套筒(101)抵接。
5.升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300)、设置于所述转向机构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板,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驱动电机(310)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310)的线束,所述驱动电机(310)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车轮(200)转动,以使所述升降工作平台前进或后退,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上升或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1)设置有线束安装结构(4),所述线束安装结构(4)具有通孔(41),所述线束穿设于所述通孔(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安装结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向节(1)的安装板(42)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板(42)的U形安装件(43),所述安装板(42)能够与所述U形安装件(43)配合形成所述通孔(41),所述线束的外壁套设有线束套筒,所述线束套筒的外周壁开设有环槽,所述U形安装件(43)插接于所述环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10)包括电机本体(311)和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311)的接线盒(312),所述线束连接于所述接线盒(312),所述电机本体(311)连接有线束护罩(313),所述线束护罩(313)罩在所述接线盒(312)外并开设有用于线束穿过的豁口(3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312)设置于所述电机本体(311)的斜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1)还固定设置有电机护板(13),所述电机护板(13)位于所述驱动电机(310)的前方或位于所述驱动电机(310)的后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55160.3U CN220432290U (zh) | 2023-08-02 | 2023-08-02 | 转向机构及升降工作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55160.3U CN220432290U (zh) | 2023-08-02 | 2023-08-02 | 转向机构及升降工作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32290U true CN220432290U (zh) | 2024-02-02 |
Family
ID=89689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55160.3U Active CN220432290U (zh) | 2023-08-02 | 2023-08-02 | 转向机构及升降工作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32290U (zh) |
-
2023
- 2023-08-02 CN CN202322055160.3U patent/CN2204322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299065C (en) | Retractable running board | |
US7690473B2 (en) | Omni-directional vehicle with elevatable observation platform | |
US7543671B2 (en) | Vehicle with variable-length wheelbase | |
US20090090810A1 (en) | Compact Steering Device For The Landing Gear Of An Aircraft | |
EP1384663B1 (en) | An aircraft handler | |
JPH0752891A (ja) | 航空機の降着装置 | |
CN105667829A (zh) | 一种同一系别飞机的装配/维修机坞 | |
EP3733486A1 (en) | Forklift-type towing vehicle | |
US10829158B2 (en) | Automobile systems for movement of automobile components | |
CN113511274B (zh) | 一种用于卡车的导流结构 | |
SE421202B (sv) | Mobil lyftkran | |
US6152244A (en) | Drilling apparatus mounted on wheels, with articulated chassis | |
CN112319605A (zh) | 具有转向与升降功能的移动平台及使用方法 | |
CN220432290U (zh) | 转向机构及升降工作平台 | |
CN110281719B (zh) | 飞行车辆及其模式转换方法 | |
CN113119674A (zh) | 一种可升降底盘和高空作业车 | |
CN117342469A (zh) | 液压升降机的安全限位组件及应急安全防护工艺 | |
CN117416441A (zh) | 一种水陆两栖船车的车轮升降机构 | |
CN218371547U (zh) | 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 | |
CN215041929U (zh) | 一种可升降底盘和高空作业车 | |
KR101741372B1 (ko) | 농업용 고소작업차량의 붐대 선회구조 | |
CN204938881U (zh) | 具有易操作式活动平台锁的四轮高空作业平台 | |
CN209778195U (zh) | 一种拣选车 | |
KR101741374B1 (ko) | 농업용 고소작업차량의 설치구조 | |
CN104773679A (zh) | 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布线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