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1547U - 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1547U
CN218371547U CN202222522210.XU CN202222522210U CN218371547U CN 218371547 U CN218371547 U CN 218371547U CN 202222522210 U CN202222522210 U CN 202222522210U CN 218371547 U CN218371547 U CN 218371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rame
speed reducer
driving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222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嘉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ongchuang Century Automotiv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ongchuang Century Automotiv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ongchuang Century Automotiv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ongchuang Century Automotiv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222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1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1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1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包括车架、驱动组件和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两侧固设有踏步平台,所述踏步平台对称布置有万向轮,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万向轮转向移动,所述顶升组件通过升高或降低以带动商用车进行高度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前桥顶升机构和后桥顶升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同步上升或下降,便于将本身长度较长的重型商用车进行举升或者下降,改善了车头和车尾移动的同步性以及稳定性,从而实现对运载重型商用车的高度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载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
背景技术
商用车是用于运输货物或乘客的车辆,其置于附属的运载平台上运载货物,这对于运载平台的承重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的商用车运载平台通常包括车头和车尾、具有顶升功能的部件以及转向驱动部件,其部件构成与AGV小车结构有相通之处,但AGV小车对各个部件之间相互配合能力没有过高的需要,例如公布号为CN107839788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顶升式AGV,本发明采用液压缸作为顶升式AGV的举升机构的驱动部件,相对于传统采用丝杠螺母和直线电机的驱动方式,液压缸可在同等占用空间的条件下提供更大的举升力。可以看出虽然其结构设计较为紧凑,移动灵活,但其本身占用空间有限,对商用车运载平台占地面积大,举升过程稳定性较差,存在车头和车尾部顶升需要同步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对占地面积大、比较长的重型商用车的运载平台的举升同步以及承载力的改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包括车架、驱动组件和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两侧固设有踏步平台,所述踏步平台对称布置有万向轮,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万向轮转向移动,所述顶升组件通过升高或降低以带动商用车进行高度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前桥顶升机构和后桥顶升机构,所述前桥顶升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向箱、第一减速机、第一升降丝杆和支撑架,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转向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向箱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轴向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减速机铰接,所述第一减速机与所述第一升降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升降丝杆与所述支撑架转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后桥顶升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向箱、第二减速机、第二升降丝杆和支撑托盘,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转向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向箱垂直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轴向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二减速机铰接,所述第二减速机与所述第二升降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丝杆与所述支撑托盘转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前舵轮驱动机构和后舵轮驱动机构,所述前舵轮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支架、转向电机、驱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驱动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车架一端固设有车头,所述车架另一端固设有车尾,所述车头设有显示屏。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车架内设有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转向电机、驱动电机、所述显示屏均为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靠近所述车尾一端的所述车架上固设有两个可调支架,所述可调支架对称布置于支撑托盘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可调支架包括基座和套设于所述基座内部的调节架,所述基座和所述调节架侧壁均贯通开设有若干调节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动力电池使得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动工作,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带动第一转向箱中的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与之垂直啮合连接的两个第二伞齿轮反向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轴连接的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一减速机转动,由于第一减速机与第一升降丝杆螺纹连接,随着第一减速机的转动第一升降丝杆上升,支撑架随之上升,反向转动第一电机,支撑架下降,进而实现了前桥顶升机构的下降,后桥顶升机构与之工作过程类似,通过前桥顶升机构和后桥顶升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同步上升或下降,便于将本身长度较长的重型商用车进行举升或者下降,改善了车头和车尾移动的同步性以及稳定性,从而实现对运载重型商用车的高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的前舵轮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的前桥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的后桥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的前舵轮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踏步平台;3、万向轮;4、前桥顶升机构;5、后桥顶升机构;6、第一电机;7、第一转向箱;8、第一减速机;9、第一升降丝杆;10、支撑架;11、第一安装架;12、第一联轴器;13、第一传动轮;14、第二电机;15、第二转向箱;16、第二减速机;17、支撑托盘;18、第二安装架;19、第二联轴器;20、第二传动轮;21、前舵轮驱动机构;22、后舵轮驱动机构;23、连接支架;24、转向电机;25、驱动轮;26、驱动电机;27、第一齿轮;28、第二齿轮;29、车头;30、车尾;31、显示屏;32、动力电池;33、可调支架;34、基座;35、调节架;36、调节孔;37、第二升降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包括车架1、驱动组件和顶升组件,顶升组件和驱动组件均设于车架1上,车架1两侧固设有踏步平台2,踏步平台2对称布置有万向轮3,驱动组件带动万向轮3转向移动,顶升组件通过升高或降低以带动商用车进行高度调节。通过设置踏步平台2便于操作人员上下到运载平台上及时进行检修和零部件的维护。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顶升组件包括前桥顶升机构4和后桥顶升机构5,前桥顶升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6、第一转向箱7、第一减速机8、第一升降丝杆9和支撑架10,第一电机6通过第一安装架11固定连接于车架1上,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12与第一转向箱7固定连接,第一转向箱7垂直于第一电机6的轴向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3,第一传动轮13与第一减速机8铰接,第一减速机8与第一升降丝杆9螺纹连接,第一升降丝杆9与支撑架10转轴连接。工作时,将需要运载的商用车置于支撑架10上,尾部置于支撑托盘17上,开启动力电池32为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4供电,第一电机6通过第一联轴器12带动第一转向箱7中的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与之垂直啮合连接的两个第二伞齿轮反向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轴连接的第一传动轮13转动,第一传动轮13带动第一减速机8转动,由于第一减速机8与第一升降丝杆9螺纹连接,随着第一减速机8的转动第一升降丝杆9上升,支撑架10随之上升,反向转动第一电机6,工作过程与上述过程同理,支撑架10下降。前桥顶升机构4和后桥顶升机构5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同步上升或下降,便于将本身长度较长的重型商用车进行举升或者下降,改善了车头和车尾移动的同步性以及稳定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后桥顶升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14、第二转向箱15、第二减速机16、第二升降丝杆37和支撑托盘17,第二电机14通过第二安装架18固定连接于车架1上,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19与第二转向箱15固定连接,第二转向箱15垂直于第二电机14的轴向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20,第二传动轮20与第二减速机16铰接,第二减速机16与第二升降丝杆37螺纹连接,第二升降丝杆37与支撑托盘17转轴连接。根据实际情况将需要转运的商用车置于支撑托盘17上,通过动力电池32使得第二电机14启动工作,第一电机6的转动通过第二联轴器19带动第二转向箱15中的第三伞齿轮转动,第三伞齿轮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第四伞齿轮转动,第四伞齿轮带动第二减速机16转动,第二减速机16带动第二升降丝杆37向上移动,由于第二升降丝杆37与支撑托盘17转轴连接,第二升降丝杆37带动支撑托盘17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商用车升高到需要的高度,反向转动第二电机14,工作过程与上述过程同理,支撑托盘17下降,从而实现对运载商用车的高度进行调节。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前舵轮驱动机构21和后舵轮驱动机构22,前舵轮驱动机构21包括连接支架23、转向电机24、驱动轮25和驱动电机26,连接支架23与车架1固定连接,连接支架23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7,第一齿轮27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8,第二齿轮28与转向电机24的输出端相连,第一齿轮27与驱动轮25啮合连接,驱动轮25与驱动电机26的输出端相连。驱动电机26带动第一齿轮27转动时,经过第一齿轮27与第二齿轮28的减速传动,使得舵轮的转向更为平缓。前舵轮驱动机构21和后舵轮驱动机构22以及万向轮3分别设置于车架1对称的两端,安装有该对称分布前舵轮驱动机构21和后舵轮驱动机构22的商用车运载平台在前进或后退的过程中,分别由两个舵轮中的其中一个来实现转向,万向轮3配合完成转向。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车架1一端固设有车头29,车架1另一端固设有车尾30,车头29设有显示屏31。通过设置显示屏31便于及时提醒操作人员查看当前运载平台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车架1内设有动力电池32,动力电池32与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14、第一减速机8、第二减速机16、转向电机24、驱动电机26、显示屏31均为电性连接。动力电池32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源,进而实现顶升组件的升降以及舵轮的运行,顶升组件包括前桥顶升机构4和后桥顶升机构5,前桥顶升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6、第一转向箱7、第一减速机8、第一升降丝杆9和支撑架10。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靠近车尾30一端的车架1上固设有两个可调支架,可调支架对称布置于支撑托盘17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可调支架包括基座34和套设于基座34内部的调节架35,基座34和调节架35侧壁均贯通开设有若干调节孔36,调节架35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提升的高度相对于基座34上下移动,二者对应的调节孔36位置贯通定位之后,通过螺栓旋紧固定,高度位置调节更加灵活方便,也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托盘17承载商用车的稳定性,起到辅助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工作时,将需要运载的商用车的头部置于支撑架10上,尾部置于支撑托盘17上,开启动力电池32同时为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4供电,第一电机6通过第一联轴器12带动第一转向箱7中的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与之垂直啮合连接的两个第二伞齿轮反向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轴连接的第一传动轮13转动,第一传动轮13带动第一减速机8转动,由于第一减速机8与第一升降丝杆9螺纹连接,随着第一减速机8的转动第一升降丝杆9上升,支撑架10随之上升,反向转动第一电机6,工作过程与上述过程同理,支撑架10下降。
通过动力电池32使得第二电机14启动工作,第一电机6的转动通过第二联轴器19带动第二转向箱15中的第三伞齿轮转动,第三伞齿轮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第四伞齿轮转动,第四伞齿轮带动第二减速机16转动,第二减速机16带动第二升降丝杆37向上移动,由于第二升降丝杆37与支撑托盘17转轴连接,第二升降丝杆37带动支撑托盘17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商用车升高到需要的高度,反向转动第二电机14,工作过程与上述过程同理,支撑托盘17下降,从而实现对运载商用车的高度进行调节。
如图5所示,前舵轮驱动机构21和后舵轮驱动机构22的结构相同,驱动电机26通过动力电池32提供动力启动工作,驱动电机26带动第一齿轮27转动时,经过第一齿轮27与第二齿轮28的减速传动,使得舵轮的转向更为平缓。前舵轮驱动机构21和后舵轮驱动机构22以及万向轮3分别设置于车架1对称的两端,安装有该对称分布前舵轮驱动机构21和后舵轮驱动机构22的商用车运载平台在前进或后退的过程中,分别由两个舵轮中的其中一个来实现转向,万向轮3配合完成转向。将电机提供的动力通过联轴器传递到转向箱,再由减速器传递到升降丝杆,实现支撑平台的升降。整车的移动转向由舵轮的运行来实现,通过顶升机构和驱动机构的配合来实现重型商用车货物的运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驱动组件和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设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车架(1)两侧固设有踏步平台(2),所述踏步平台(2)对称布置有万向轮(3),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万向轮(3)转向移动,所述顶升组件通过升高或降低以带动商用车进行高度调节;
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前桥顶升机构(4)和后桥顶升机构(5),所述前桥顶升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6)、第一转向箱(7)、第一减速机(8)、第一升降丝杆(9)和支撑架(10),所述第一电机(6)通过第一安装架(11)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12)与所述第一转向箱(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向箱(7)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机(6)的轴向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3),所述第一传动轮(13)与所述第一减速机(8)铰接,所述第一减速机(8)与所述第一升降丝杆(9)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升降丝杆(9)与所述支撑架(10)转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顶升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14)、第二转向箱(15)、第二减速机(16)、第二升降丝杆(37)和支撑托盘(17),所述第二电机(14)通过第二安装架(18)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19)与所述第二转向箱(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向箱(15)垂直于所述第二电机(14)的轴向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20),所述第二传动轮(20)与所述第二减速机(16)铰接,所述第二减速机(16)与所述第二升降丝杆(37)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丝杆(37)与所述支撑托盘(17)转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前舵轮驱动机构(21)和后舵轮驱动机构(22),所述前舵轮驱动机构(21)包括连接支架(23)、转向电机(24)、驱动轮(25)和驱动电机(26),所述连接支架(23)与所述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23)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7),所述第一齿轮(27)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8),所述第二齿轮(28)与所述转向电机(2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齿轮(27)与所述驱动轮(25)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轮(25)与所述驱动电机(26)的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一端固设有车头(29),所述车架(1)另一端固设有车尾(30),所述车头(29)设有显示屏(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内设有动力电池(32),所述动力电池(32)与所述第一电机(6)、所述第二电机(14)、所述第一减速机(8)、所述第二减速机(16)、转向电机(24)、驱动电机(26)、所述显示屏(31)均为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车尾(30)一端的所述车架(1)上固设有两个可调支架(33),所述可调支架(33)对称布置于支撑托盘(17)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架(33)包括基座(34)和套设于所述基座(34)内部的调节架(35),所述基座(34)和所述调节架(35)侧壁均贯通开设有若干调节孔(36)。
CN202222522210.XU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 Active CN218371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2210.XU CN218371547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2210.XU CN218371547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1547U true CN218371547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5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22210.XU Active CN218371547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15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9605A (zh) 具有转向与升降功能的移动平台及使用方法
CN112775646A (zh) 一种异形非平面零部件专用装配平台
CN112110384A (zh) 一种辅助堆放机器人
CN218371547U (zh) 一种重型商用车运载平台
CN107571935A (zh) 一种六轮结构式agv小车
CN108859908B (zh) 一种运输机器人
CN216613930U (zh) 驾驶室升降装置和堆高机
CN220740329U (zh) 一种可实现转向调节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中心
CN108437728B (zh) 一种飞行汽车及其使用方法
CN217489731U (zh) 一种玩具车底盘升降装置
CN112499531A (zh)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吊装装置
CN215971609U (zh) 周转车辅助定位装置
CN212796509U (zh) 车载发电机升降装置
CN212125080U (zh) 一种一体式备用升降轮底盘
CN217498563U (zh) 一种纯电驱动的升降车平台
CN117444605B (zh) 一种机舱罩装配调整装置
CN217345558U (zh) 一种汽车同步协作机械臂平台
CN217227359U (zh) 一种车用升降扶手
CN219257208U (zh) 一种带升降功能的车载摩托车挂车架
CN212024668U (zh) 一种动力举升机构
CN114987618B (zh) 一种轴距可变的作业机器人
CN214985708U (zh) 一种备胎升降器安装机构
CN112960565B (zh) 一种汽车仪表台加工用吊装装置
CN216190734U (zh) 潜伏式搬运机器人
CN217297145U (zh) 一种旋举式agv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