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5921A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55921A CN113455921A CN202010246378.5A CN202010246378A CN113455921A CN 113455921 A CN113455921 A CN 113455921A CN 202010246378 A CN202010246378 A CN 202010246378A CN 113455921 A CN113455921 A CN 1134559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d
- cover
- heating space
- reflector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3670 easy-to-clea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alstoni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3C=CC=CC3=NC2=C2N1C[C@H]1[C@H](C)OC=C(C(=O)OC)[C@H]1C2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A47J37/0641—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air fry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A47J37/0635—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with reflec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64—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烘烤盖和烹饪器具。烘烤盖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具有加热空间、进风口和出风口;把手,把手设置在主体部上;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安装在加热空间内,冷空气经进风口流入加热空间,且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经出风口流出加热空间,主体部的底部具有透光件,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经透光件辐射到烘烤盖的外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烘烤盖存在不易清洁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烘烤功能的烹饪器具是在锅盖上从上到下依序安装风扇和发热元件,以使得风扇从上向下吹以将热量传递到锅体中。但是在加工食物时产生的油烟也是向上游离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加热腔内会聚集油污,而加热腔不能拆洗,油污长时间积聚在加热腔上会产生霉变,给用户带来不利与不便,不利于用户健康且用户体验差。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烘烤盖存在不易清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烤盖和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烘烤盖存在不易清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烘烤盖,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具有加热空间、进风口和出风口;把手,把手设置在主体部上;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安装在加热空间内,冷空气经进风口流入加热空间,且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经出风口流出加热空间,主体部的底部具有透光件,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经透光件辐射到烘烤盖的外部。
烘烤盖上的发热元件能够提供烘烤所需的热量,风机通过进风口与加热空间连通,以将风机吹出的风吹入到加热空间中,以将加热空间中的热量经出风口吹出,以对食物进行烘烤加热。透光件的设置使得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辐射到烘烤盖的外部,同时辐射出的热量也能对食物进行烘烤加热,使得烘烤盖具有热风加热和辐射加热两种加热方式,大大增加了烘烤盖的烘烤效率,同时还增加了对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透光件的设置可以避免锅体中的食物产生的油污粘附到发热元件和加热空间中,以减少异味的产生。由于透光件遮挡住油污,在清洁烘烤盖时只需擦拭透光件的表面即可,大大增加了烹饪器具清洁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加热空间具有通风流道,发热元件位于通风流道内,出风口位于通风流道的末端,进风口位于通风流道的始端。这样设置使得经进风口进入到加热空间中的风,能够流经发热元件的所有位置进行充分换热后经出风口流出,以保证流出加热空间的风是热风,进而保证烘烤盖的烘烤效率。
进一步地,进风口和出风口对称设置在加热空间的两侧,以使进风口向透光件的投影与出风口或者出风口向透光件的投影之间呈180度布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对称设置在加热空间的两侧以使得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冷风直接经出风口流出。
进一步地,在烘烤盖的高度方向上,透光件与发热元件之间具有隔热间隙。透光件与发热元件之间设置有隔热间隙使得风可以充分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带走。
进一步地,隔热间隙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8毫米。隔热间隙小于0.5毫米仍会导致透光件局部过热的现象,进而容易导致烘烤盖的不同位置的温差过大的现象。隔热间隙大于8毫米会导致发热元件与透光件之间的距离过大,发热元件发射出的热量就不能经透光件辐射烘烤盖的外部。同时隔热间隙过大会导致加热空间过大,冷风不能充分与发热元件换热,还会导致烘烤盖的厚度变厚,不利于烘烤盖的小型化。
进一步地,进风口位于加热空间的侧壁上以实现侧向送风。这样设置使得风可以从一侧流入到加热空间的一侧,使得风在加热空间中流动的距离长,以使得风充分换热,进而将更高的温度带入到锅体中,以对锅体中的食物进行烘烤,增加了烘烤效率。将进风口设置在侧壁上,可以避免风机与发热元件在重力方向上叠加,进而减少了烘烤盖的厚度,有利于烘烤盖的小型化。
进一步地,主体部还包括:盖体组件;反射罩组件,反射罩组件安装在盖体组件的下方,反射罩组件具有加热空间,反射罩组件的侧壁具有进风口,透光件设置在反射罩组件的底端。反射罩组件可以反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将反射罩组件设置在盖体组件的下方,可以减少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盖体组件处,减少了高温对盖体组件的影响,使得盖体组件能够稳定工作,增加了盖体组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反射罩组件包括:上部反射罩;下部反射罩,至少上部反射罩的底部周缘与下部反射罩的顶部周缘密封连接,以在上部反射罩与下部反射罩之间形成加热空间,发热元件固定在上部反射罩或下部反射罩上,且进风口形成在上部反射罩和/或下部反射罩的侧壁上,透光件连接在下部反射罩的底端。上部反射罩遮挡发热元件的顶部,减少发热元件向盖体组件处辐射热量,以减少盖体组件处的温度,上部反射罩将发热元件辐射出的热量向透光件的反射,以使得发热元件发射的热量能够经透光件向烘烤盖的外部辐射。
进一步地,下部反射罩包括筒体段、设置在筒体段的顶部的外翻凸缘和设置在筒体段的底部的内翻凸沿,透光件支撑在内翻凸沿的顶面上,上部反射罩至少与筒体段的顶部密封连接,外翻凸缘与盖体组件连接,进风口设置在筒体段上。上部反射罩与筒体段的顶部密封连接,透光件支撑在内翻凸沿的顶面上,进而使得上部反射罩、下部反射罩和透光件之间形成加热空间,发热元件在筒体段的内侧。外翻凸缘与盖体组件连接,以使得反射罩组件与盖体组件之间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外翻凸缘上设置有朝向盖体组件一侧伸出的排气管,排气管作为排气通道,以将烘烤盖的待盖设结构内的气体排出,排气管为一个或多个,当排气管为多个时,多个排气管绕外翻凸缘的周向间隔设置。将排气管设置在外翻凸缘上可以避让加热空间,减少排气通道与加热空间进行换热,以保证加热空间的烘烤效率。
进一步地,上部反射罩的外周具有向下伸出的反射壁,反射壁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缺槽,下部反射罩具有与两个缺槽一一对应连通的通孔,一个通孔作为进风口,另一个通孔作为出风口。反射壁位于筒体段的内侧,且反射壁的底部与透光件抵接,以对反射壁形成支撑。
进一步地,出风口设置在透光件上。这样设置使得加热空间中出来的风直接吹入到锅体中,减少了热量的流失,增加了烘烤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上述的烘烤盖;风机,风机通过烘烤盖的进风口与烘烤盖的加热空间连通并向加热空间中送风;锅体,烘烤盖盖设在锅体上,烘烤盖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经烘烤盖的出风口流入到锅体中,且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经烘烤盖的透光件辐射到锅体中。通过在烹饪器具上设置烘烤盖,使得烹饪器具能够进行烘烤烹饪。风机为烘烤盖内的加热空间进行通风,以使得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快速进入到锅体中,以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烘烤烹饪。烘烤盖具有热风加热和辐射加热的两种方式,可以提高对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增加了烹饪器具的烘烤效率。
进一步地,烘烤盖具有连通烹饪器具内外的排气通道,锅体的烹饪空间的气体经排气通道流出烹饪器具。排气通道的设置使得锅体中的高温气体能够排出到烹饪器具的外部,以保证锅体中压力的平衡,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使得锅体中具有适合烘烤的温度。
进一步地,排气通道为避让加热空间的通孔;或者排气通道为穿过加热空间的排气管;或者排气通道为避让加热空间设置的排气管。烘烤盖的底部具有向上伸出的排气管,而在这种情况下,烘烤盖的多个结构件是需要开设孔洞以供排气管穿过的,但是这种情况下无需在孔洞之间设置密封结构进行密封了。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锅盖,锅盖与烘烤盖彼此独立且可替换地盖设在锅体上;或者烘烤盖作为配件与锅盖可拆卸地连接。这样设置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具有多种烹饪功能,在锅体上盖设锅盖时,烹饪器具可以进行常规烹饪,在锅体上盖设烘烤盖时,烹饪器具可以进行烘烤烹饪,大大增加了烹饪器具使用功能的多样性。
进一步地,风机设置在烘烤盖或锅体上。风机可以设置在烘烤盖上,风机直接与进风口连通,风机在烘烤盖的一侧以避免风机与发热元件重力方向上叠加,使得烘烤盖更加地轻薄。风机还可以设置在锅体上,在烘烤盖具有与进风口连通的进风腔,烘烤盖盖设到锅体上后,风机与进风腔连通,进而将风机吹出的风导入到加热空间中。将风机设置在锅体上,使得风机不再占据烘烤盖的空间,进而使得烘烤盖更加的轻薄,有利于烘烤盖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的爆炸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烘烤盖盖设在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P处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3的一个角度的视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烹饪器具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烘烤盖的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烘烤盖的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烘烤盖的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烘烤盖的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烘烤盖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下部反射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0中上部反射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1中面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中锅体的爆炸图;
图16示出了图3中风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风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烘烤盖;2、风机;3、锅体;4、加热空间;5、进风口;6、出风口;7、发热元件;8、透光件;9、排气通道;10、锅盖;11、盖体组件;12、反射罩组件;13、上部反射罩;14、下部反射罩;15、筒体段;16、外翻凸缘;17、内翻凸沿;18、反射壁;19、缺槽;20、通孔;26、出风口转接块;27、转盘;28、面盖;29、内衬;35、第一耦合结构;36、第二耦合结构;38、把手;42、限位座;43、限位凹面;49、进风口转接块;52、透视窗;53、反射筒;82、感温元件;83、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烘烤盖存在不易清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如图1至图17所示,烘烤盖包括主体部、把手38和发热元件7,主体部具有加热空间4、进风口5和出风口6;把手38设置在主体部上;发热元件7安装在加热空间4内,冷空气经进风口5流入加热空间4,且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经出风口6流出加热空间4,主体部的底部具有透光件8,发热元件7发出的热量经透光件8辐射到烘烤盖1的外部。
烘烤盖1上的发热元件7能够提供烘烤所需的热量,风机2通过进风口5与加热空间4连通,以将风机2吹出的风吹入到加热空间4中,以将加热空间4中的热量经出风口6吹出,以对食物进行烘烤加热。透光件8的设置使得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辐射到烘烤盖1的外部,同时辐射出的热量也能对食物进行烘烤加热,使得烘烤盖1具有热风加热和辐射加热两种加热方式,大大增加了烘烤盖1的烘烤效率,同时还增加了对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透光件8的设置可以避免锅体3中的食物产生的油污粘附到发热元件7和加热空间4中,以减少异味的产生。由于透光件8遮挡住油污,在清洁烘烤盖1时只需擦拭透光件8的表面即可,大大增加了烹饪器具清洁的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把手38是指在主体部的顶面上任意能拿取的结构,并不是仅仅是指图中形成的那种具体把手38的形式,把手38可以是在主体部的顶面形成的手指能伸入的凹槽,可以是在主体部的顶面伸出的凸柱结构,还可以是在主体部的侧面上形成的凹槽或凸柱结构等。
可选地,加热空间4具有通风流道,发热元件7位于通风流道内,出风口6位于通风流道的末端,进风口5位于通风流道的始端。这样设置使得经进风口5进入到加热空间4中的风,能够流经发热元件7的所有位置进行充分换热后经出风口6流出,以保证流出加热空间4的风是热风,进而保证烘烤盖1的烘烤效率。将进风口5设置在通风流道的始端,出风口6设置在通风流道的末端,使得经进风口5进入的冷风不会直接经出风口6流出加热空间。通过在加热空间4中设置通风流道使得由进风口5进入的冷风能够沿通风流道流动,使得冷风与发热元件充分换热后流出出风口6。
实施例一
在图9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进风口5和出风口6对称设置在加热空间4的两侧,通风流道有两个,两个通风流道均为弧形,且弧形的中心在两个通风流道之间,两个通风流道均与进风口5和出风口6连通,这样设置使得通风流道的距离较小,经进风口5流入的风可以快速流到出风口6处,以快速将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锅体3中。图9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气体流动的方向。
当然,通风流道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环形、螺旋形、蛇形等。
如图5和图6所示,进风口5和出风口6对称设置在加热空间4的两侧,以使进风口5向透光件8的投影与出风口6或者出风口6向透光件8的投影之间呈180度布置。进风口5和出风口6对称设置在加热空间4的两侧以使得进风口5与出风口6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冷风直接经出风口6流出。
优选地,进风口5向透光件8的投影、出风口6向透光件的投影或出风口6以及透光件8的中心之间呈180度布置,这样设置进风口5和出风口6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最远,以保证经进风口5进入的冷风能够充分换热后流出。
具体的,在烘烤盖1的高度方向上,透光件8与发热元件7之间具有隔热间隙。透光件8与发热元件7之间设置有隔热间隙使得风可以充分将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带走。同时避免发热元件7紧贴在透光件8上导致透光件8的局部过热,影响透光件8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避免锅体3中温差过大的现象。
优选地,隔热间隙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8毫米。隔热间隙小于0.5毫米仍会导致透光件8局部过热的现象,进而容易导致烘烤盖1的不同位置的温差过大的现象。隔热间隙大于8毫米会导致发热元件7与透光件8之间的距离过大,发热元件7发射出的热量就不能经透光件8辐射烘烤盖1的外部。同时隔热间隙过大会导致加热空间4过大,冷风不能充分与发热元件7换热,还会导致烘烤盖1的厚度变厚,不利于烘烤盖1的小型化。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进风口5位于加热空间4的侧壁上以实现侧向送风。这样设置使得风可以从一侧流入到加热空间4的一侧,使得风在加热空间4中流动的距离长,以使得风充分换热,进而将更高的温度带入到锅体3中,以对锅体3中的食物进行烘烤,增加了烘烤效率。将进风口5设置在侧壁上,可以避免风机2与发热元件7在重力方向上叠加,进而减少了烘烤盖1的厚度,有利于烘烤盖1的小型化。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主体部还包括盖体组件11和反射罩组件12,反射罩组件12安装在盖体组件11的下方,反射罩组件12具有加热空间4,反射罩组件12的侧壁具有进风口5,透光件8设置在反射罩组件12的底端。反射罩组件12可以反射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将反射罩组件12设置在盖体组件11的下方,可以减少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盖体组件11处,减少了高温对盖体组件11的影响,使得盖体组件11能够稳定工作,增加了盖体组件11的使用寿命。将透光件8设置在反射罩组件12的底部,反射罩组件12将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反射到透光件8处,以使得热量经透光件8辐射烘烤盖1的外部。而反射罩组件12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5,使得风从反射罩组件12的一侧进入到加热空间4中。
如图3所示,主体部还包括透视窗52和反射筒53,反射筒53穿过反射罩组件12伸入到盖体组件11中,反射筒53的一端与盖体组件11连接,反射筒53的另一端与透光件8抵接,且透视窗52设置在盖体组件11的顶部,反射筒53与透视窗52同轴,以通过透视窗52、反射筒53和透光件8观察锅体3内的食物的烹饪情况。
如图3所示,烘烤盖1还包括感温元件82,感温元件82固定在主体部上且感温元件82的感温探头伸入到加热空间4中,以测量加热空间4中的温度,根据感温元件82探测的温度来控制加热的功率,避免烘烤盖1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危险,增加了烘烤盖1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4所示,反射罩组件12包括上部反射罩13和下部反射罩14,至少上部反射罩13的底部周缘与下部反射罩14的顶部周缘密封连接,以在上部反射罩13与下部反射罩14之间形成加热空间4,发热元件7固定在上部反射罩13或下部反射罩14上,且进风口5形成在上部反射罩13和/或下部反射罩14的侧壁上,透光件8连接在下部反射罩14的底端。上部反射罩13遮挡发热元件7的顶部,减少发热元件7向盖体组件11处辐射热量,以减少盖体组件11处的温度,上部反射罩13将发热元件7辐射出的热量向透光件8的反射,以使得发热元件7发射的热量能够经透光件8向烘烤盖1的外部辐射。透光件8连接在下部反射罩14的底端,可以将发热元件7辐射出的热量传递到烘烤盖1的外部,同时透光件8还具有导风的作用,使得进风口5进入加热空间4的风能沿透光件8流动,以流出出风口6。
如图4所示,烘烤盖1还包括固定夹83,发热元件7通过固定夹83固定在上部反射罩13上。固定夹83为多个,多个固定夹83沿发热元件7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如图12所示,下部反射罩14包括筒体段15、设置在筒体段15的顶部的外翻凸缘16和设置在筒体段15的底部的内翻凸沿17,透光件8支撑在内翻凸沿17的顶面上,上部反射罩13至少与筒体段15的顶部密封连接,外翻凸缘16与盖体组件11连接,进风口5设置在筒体段15上。上部反射罩13与筒体段15的顶部密封连接,透光件8支撑在内翻凸沿17的顶面上,进而使得上部反射罩13、下部反射罩14和透光件8之间形成加热空间4,发热元件7在筒体段15的内侧。外翻凸缘16与盖体组件11连接,以使得反射罩组件12与盖体组件11之间稳定连接。
如图13所示,上部反射罩13的外周具有向下伸出的反射壁18,反射壁18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缺槽19,下部反射罩14具有与两个缺槽19一一对应连通的通孔20,一个通孔20作为进风口5,另一个通孔20作为出风口6。反射壁18位于筒体段15的内侧,且反射壁18的底部与透光件8抵接,以对反射壁18形成支撑。为了避免上部反射罩13与下部反射罩14之间相对移动,上部反射罩13与下部反射罩14固定连接,或者上部反射罩13与盖体组件11固定连接,以使得两个缺槽19与通孔20之间不会错位,保证加热空间4能始终通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6位于加热空间4的一侧,经出风口6吹出的风是水平流动的,而不是直接吹向锅体3中的。
如图10和图11所示,盖体组件11包括面盖28和内衬29,内衬29设置在面盖28的下方,内衬29和面盖28均具有向上隆起的隆起部,且反射罩组件12位于隆起部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风机2位于面盖28上且位于面盖28的隆起部的一侧。
如图3所示,盖体组件11还包括进风口转接块49,盖体组件11上具有上下贯通的过孔,风机2位于过孔处,进风口转接块49设置在过孔的下方,且进风口转接块49具有转接流道,转接流道的始端与过孔连通,转接流道的末端与进风口5连通,以使风横向进入加热空间4中。
如图3所示,盖体组件11还包括出风口转接块26,出风口转接块26安装在出风口6处,使得横向流出出风口6的风转向为竖直向下吹出的风,使得风竖直向下吹出烘烤盖1。出风口转接块26的末端与透光件8平齐。
如图15所示,面盖28具有限位座42,风机2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限位座42中。限位座42具有与风机2限位配合的限位凹面43,以避免风机2与限位座42脱离。限位凹面43是弧面。
如图7所示,烘烤盖1还包括把手38,把手38设置在主体部的一侧。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烘烤盖1、风机2和锅体3,风机2通过烘烤盖1的进风口5与烘烤盖1的加热空间4连通并向加热空间4中送风;烘烤盖1盖设在锅体3上,烘烤盖1的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经烘烤盖1的出风口6流入到锅体3中,且发热元件7发出的热量经烘烤盖1的透光件8辐射到锅体3中。通过在烹饪器具上设置烘烤盖1,使得烹饪器具能够进行烘烤烹饪。风机2为烘烤盖1内的加热空间4进行通风,以使得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快速进入到锅体3中,以对锅体3内的食物进行烘烤烹饪。烘烤盖1具有热风加热和辐射加热的两种方式,可以提高对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增加了烹饪器具的烘烤效率。
如图7所示,烘烤盖1具有连通烹饪器具内外的排气通道9,锅体3的烹饪空间的气体经排气通道9流出烹饪器具。排气通道9的设置使得锅体3中的高温气体能够排出到烹饪器具的外部,以保证锅体3中压力的平衡,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使得锅体3中具有适合烘烤的温度。
具体的,排气通道9为避让加热空间4设置的排气管。烘烤盖1的底部具有向上伸出的排气管,而在这种情况下,烘烤盖1的多个结构件是需要开设孔洞以供排气管穿过的,但是这种情况下无需在孔洞之间设置密封结构进行密封了。
如图12所示,外翻凸缘16上设置有朝向盖体组件11一侧伸出的排气管,排气管作为排气通道9,排气管为一个或多个,当排气管为多个时,多个排气管绕外翻凸缘16的周向间隔设置。将排气管设置在外翻凸缘16上可以避让加热空间4,减少排气通道9与加热空间4进行换热,以保证加热空间4的烘烤效率。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锅盖10,锅盖10与烘烤盖1彼此独立且可替换地盖设在锅体3上。这样设置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具有多种烹饪功能,在锅体3上盖设锅盖10时,烹饪器具可以进行常规烹饪,在锅体3上盖设烘烤盖1时,烹饪器具可以进行烘烤烹饪,大大增加了烹饪器具使用功能的多样性。
具体的,风机2设置在烘烤盖1或锅体3上。风机2可以设置在烘烤盖1上,风机2直接与进风口5连通,风机2在烘烤盖1的一侧以避免风机2与发热元件7重力方向上叠加,使得烘烤盖1更加地轻薄。风机2还可以设置在锅体3上,在烘烤盖1具有与进风口5连通的进风腔,烘烤盖1盖设到锅体3上后,风机2与进风腔连通,进而将风机2吹出的风导入到加热空间4中。将风机2设置在锅体3上,使得风机2不再占据烘烤盖1的空间,进而使得烘烤盖1更加的轻薄,有利于烘烤盖1的小型化。
可选地,烘烤盖1的一侧具有风机安装腔,风机安装腔与进风口5连通,风机2容置在风机安装腔内,风机安装腔具有风机进风口,以使风机2将外部的气体送入到加热空间4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把手38具有风机安装腔,以使风机2容置在把手38内,减少把手38占据的烘烤盖1的厚度,使得烘烤盖1更轻薄。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烘烤盖1还包括第一耦合结构35,第一耦合结构35位于把手38的下方,锅体3具有与第一耦合结构35相配合的第二耦合结构36,在烘烤盖1盖设到锅体3上后,第一耦合结构35与第二耦合结构36处配合紧密,不易将烘烤盖1从锅体3上取下来,将把手38设置在第一耦合结构35处,便于用力使得第一耦合结构35与第二耦合结构36分离。
如图3和图15所示,锅体3还包括转盘27,转盘27安装在锅体3的内锅中,且与内锅间隔设置,转盘27上具有多个孔洞,以供气体流通。
在图16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风机2是数码风机,具体为无刷数码风机,数码风机的体积小,适合安装到烘烤盖1上,减少烘烤盖1的厚度。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风机2的结构不同。
在图17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风机2是轴流风机,具体为直流无刷风扇。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出风口6的设置位置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6设置在透光件8上。这样设置使得加热空间4中出来的风直接吹入到锅体3中,减少了热量的流失,增加了烘烤效率。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排气通道9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通道9为穿过加热空间4的排气管;由于排气通道9穿过加热空间4,且需要保证加热空间4中的热量不会直接排出到烹饪器具的外部,只能是加热管的形式,而不能是通孔20的形式。这种情况下,烘烤盖1的多个结构件需要开孔且在加热空间4处还需要密封,以避免加热空间4中的热量直接排出。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排气通道9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通道9为避让加热空间4的通孔20。排气通道9避让加热空间4设置可以减少与加热空间4内换热,提高加热空间4的烘烤效率。排气通道9为主体部上开设的孔洞,由于烘烤盖1是由多个结构件叠置形成的,这样多个结构件上均须开设同轴的孔洞,且各个孔洞之间需要密封结构进行密封,避免气体流入到烘烤盖1的内部。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烘烤盖1与锅盖10之间的配合关系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烘烤盖1作为配件与锅盖10可拆卸地连接。这样设置使得烘烤盖1可与锅体3可拆卸地连接,在需要烘烤烹饪时,将烘烤盖1安装到锅盖10上。在需要常规烹饪时,将烘烤盖1拆卸下来。这种拆装的方式使得烹饪器具在闲置时占据的空间较小,方便放置。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烘烤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加热空间(4)、进风口(5)和出风口(6);
把手(38),所述把手(38)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
发热元件(7),所述发热元件(7)安装在所述加热空间(4)内,冷空气经所述进风口(5)流入所述加热空间(4),且所述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经所述出风口(6)流出所述加热空间(4),所述主体部的底部具有透光件(8),所述发热元件(7)发出的热量经所述透光件(8)辐射到烘烤盖(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空间(4)具有通风流道,所述发热元件(7)位于所述通风流道内,所述出风口(6)位于所述通风流道的末端,所述进风口(5)位于所述通风流道的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和所述出风口(6)对称设置在所述加热空间(4)的两侧,以使所述进风口(5)向所述透光件(8)的投影与所述出风口(6)或者所述出风口(6)向所述透光件(8)的投影之间呈180度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烘烤盖(1)的高度方向上,所述透光件(8)与所述发热元件(7)之间具有隔热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间隙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8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位于所述加热空间(4)的侧壁上以实现侧向送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
盖体组件(11);
反射罩组件(12),所述反射罩组件(12)安装在所述盖体组件(11)的下方,所述反射罩组件(12)具有所述加热空间(4),所述反射罩组件(12)的侧壁具有所述进风口(5),所述透光件(8)设置在所述反射罩组件(12)的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组件(12)包括:
上部反射罩(13);
下部反射罩(14),至少所述上部反射罩(13)的底部周缘与所述下部反射罩(14)的顶部周缘密封连接,以在所述上部反射罩(13)与所述下部反射罩(14)之间形成所述加热空间(4),所述发热元件(7)固定在所述上部反射罩(13)或所述下部反射罩(14)上,且所述进风口(5)形成在所述上部反射罩(13)和/或所述下部反射罩(14)的侧壁上,所述透光件(8)连接在所述下部反射罩(14)的底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反射罩(14)包括筒体段(15)、设置在所述筒体段(15)的顶部的外翻凸缘(16)和设置在所述筒体段(15)的底部的内翻凸沿(17),所述透光件(8)支撑在所述内翻凸沿(17)的顶面上,所述上部反射罩(13)至少与所述筒体段(15)的顶部密封连接,所述外翻凸缘(16)与所述盖体组件(11)连接,所述进风口(5)设置在所述筒体段(1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凸缘(16)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盖体组件(11)一侧伸出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作为排气通道(9)以将所述烘烤盖(1)的待盖设结构内的气体排出,所述排气管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排气管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排气管绕所述外翻凸缘(16)的周向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反射罩(13)的外周具有向下伸出的反射壁(18),所述反射壁(18)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缺槽(19),所述下部反射罩(14)具有与两个所述缺槽(19)一一对应连通的通孔(20),一个所述通孔(20)作为所述进风口(5),另一个所述通孔(20)作为所述出风口(6)。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6)设置在所述透光件(8)上。
1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烤盖(1);
风机(2),所述风机(2)通过所述烘烤盖(1)的进风口(5)与所述烘烤盖(1)的加热空间(4)连通并向所述加热空间(4)中送风;
锅体(3),所述烘烤盖(1)盖设在所述锅体(3)上,所述烘烤盖(1)的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经所述烘烤盖(1)的出风口(6)流入到所述锅体(3)中,且所述发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经所述烘烤盖(1)的透光件(8)辐射到所述锅体(3)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盖(1)具有连通所述烹饪器具内外的排气通道(9),所述锅体(3)的烹饪空间的气体经所述排气通道(9)流出所述烹饪器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道(9)为避让所述加热空间(4)的通孔(20);或者
所述排气通道(9)为穿过所述加热空间(4)的排气管;或者
所述排气通道(9)为避让所述加热空间(4)设置的排气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锅盖(10),
所述锅盖(10)与所述烘烤盖(1)彼此独立且可替换地盖设在所述锅体(3)上;或者
所述烘烤盖(1)作为配件与所述锅盖(10)可拆卸地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设置在所述烘烤盖(1)或所述锅体(3)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46378.5A CN113455921A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PCT/CN2020/108779 WO2021196496A1 (en) | 2020-03-31 | 2020-08-13 | A baking lid and a cooking utensil |
EP20928863.8A EP4125511A4 (en) | 2020-03-31 | 2020-08-13 | COOKING LID AND COOKING UTENSIL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46378.5A CN113455921A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55921A true CN113455921A (zh) | 2021-10-01 |
Family
ID=77865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46378.5A Pending CN113455921A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5592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54132A (zh) * | 2022-08-05 | 2022-09-16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风道组件和烹饪器具 |
-
2020
- 2020-03-31 CN CN202010246378.5A patent/CN11345592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54132A (zh) * | 2022-08-05 | 2022-09-16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风道组件和烹饪器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73905B1 (en) | Gas burner, in particular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 |
CN113455921A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2591701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2912897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113455923A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2591699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2912899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2912901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2912898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2912923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291290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2912904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2912900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191138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2591700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2912882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2912921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9846167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212912925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113455922A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3551309U (zh) | 盖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8683821U (zh) |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3248547U (zh) | 烘烤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8588848U (zh) | 嵌入式烤箱 | |
CN212912902U (zh) | 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