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4015A -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4015A
CN113454015A CN201980091907.4A CN201980091907A CN113454015A CN 113454015 A CN113454015 A CN 113454015A CN 201980091907 A CN201980091907 A CN 201980091907A CN 113454015 A CN113454015 A CN 113454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handrail
temperature
passenger conveyor
time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19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4015B (zh
Inventor
福谷俊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454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4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4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4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乘客输送机具有:移动扶手,其形成为环状;驱动装置,其使移动扶手循环移动;人感传感器,其检测乘客;以及控制装置,其根据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对驱动装置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控制装置在驱动装置停止的状态下预定的第1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与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无关地启动驱动装置,然后,在预定的第2条件成立且根据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为不存在乘客的情况下,使驱动装置停止。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移动扶手的温度进行调整的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室外使用的乘客输送机中,检测有无乘客来控制移动和停止。这种乘客输送机在长时间处于停止状态时,有时移动扶手暴露于太阳光而成为高温。因此,公开有一种乘客输送机,该乘客输送机具有向成为高温的移动扶手喷洒水并吹送冷风来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76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现有的乘客输送机中,需要在机房设置对从供水管取入的水进行压缩并喷洒于移动扶手的表面的喷雾装置、向附着于移动扶手表面的水滴输送冷气的制冷制热装置、水用配管、冷风用配管等多个设备,存在冷却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这样的课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调整移动扶手的温度的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具有:移动扶手,其形成为环状;驱动装置,其使移动扶手循环移动;人感传感器,其检测乘客;以及控制装置,其根据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对驱动装置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控制装置在驱动装置停止的状态下预定的第1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与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无关地启动驱动装置,然后,在预定的第2条件成立且根据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为不存在乘客的情况下,使驱动装置停止。
此外,在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中,乘客输送机具有:移动扶手,其形成为环状;驱动装置,其使移动扶手循环移动;人感传感器,其检测乘客;以及控制装置,其根据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对驱动装置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该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使用乘客输送机,通过控制装置,在判断为在驱动装置停止的状态下预定的第1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与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无关地启动驱动装置,然后,通过控制装置,在判断为预定的第2条件成立且根据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为不存在乘客的情况下,使驱动装置停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调整移动扶手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概略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3是示出乘客输送机通常工作时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流程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流程的图。
图5是示出图4的控制流程中的经过时间与移动扶手的移动距离的关系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概略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流程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流程的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步骤ST38中生成的移动扶手的全长的温度分布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图10的温度分布中的、驱动装置启动时的移动扶手的露出部分和非露出部分的范围的图。
图12是示出图10的温度分布中的、在经过时间经过了收纳时间时成为露出部分和非露出部分的移动扶手的范围的图。
图13是结合图10和图12而与图9的控制流程对应地示出的图。
图14是利用移动扶手的温度低于下限值时的温度分布的例子示出图13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1的概略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乘客输送机1具有形成为环状的多个踏板30、设置于多个踏板3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环状的移动扶手20、以及支承多个踏板30和移动扶手20的主框10。
在该例子中,主框10具有设置于上楼层的上部侧和设置于下楼层的下部侧,倾斜地设置。在主框10的上部侧设置有上部机房11。在主框10的下部侧设置有下部机房12。在上部机房11设置有驱动装置60、通过驱动装置60的驱动力而旋转的驱动链轮61、控制装置70等。在下部机房12设置有从动链轮62。
驱动装置60和驱动链轮61经由驱动链条63连接。驱动装置60的驱动力经由驱动链条63被传递到驱动链轮61。
驱动链轮61和从动链轮62经由踏板链条64连接。传递到驱动链轮61的驱动力被传递到踏板链条64。由此,踏板链条64在驱动链轮61与从动链轮62之间循环移动。
在踏板链条64安装有多个踏板30。多个踏板30与踏板链条64一起移动。因此,多个踏板30与踏板链条64一起在驱动链轮61与从动链轮62之间循环移动。
在驱动链轮61还卷绕有扶手驱动链条65。扶手驱动链条65与扶手驱动部66连接。驱动装置60的驱动力经由扶手驱动链条65被传递到扶手驱动部66。移动扶手20通过扶手驱动部66而在下部乘降口G1与上部乘降口G2之间循环移动。当驱动装置60启动时,移动扶手20和多个踏板30同步地循环移动。
在下部乘降口G1设置有人感传感器41。在上部乘降口G2设置有人感传感器42。人感传感器41和人感传感器42例如采用使用红外线的反射型或透射型光学传感器。在该例子中,乘客输送机1使乘客从下部乘降口G1向上部乘降口G2移动。另外,乘客输送机1也可以使乘客从上部乘降口G2向下部乘降口G1移动。
图2是示出乘客输送机1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的概略图。
控制装置70具有运算部71、存储部72和输入输出部73。在控制装置70连接有人感传感器41、42和驱动装置60。
人感传感器41、42的检测信号经由输入输出部73被输入到控制装置70。此外,控制装置70经由输入输出部73向驱动装置60输出信号,对驱动装置60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
接着,对乘客输送机1通常工作时的控制装置70的控制流程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乘客输送机1通常工作时的控制装置70的控制流程的图。在图3中,ST-A~ST-J分别表示控制流程的步骤。
在步骤A中,确认驱动装置60是停止还是处于工作中。
在驱动装置60处于停止中的情况下,进入步骤B。
在驱动装置60处于工作中的情况下,进入步骤D。
在步骤B中,确认人感传感器41是否检测到乘客。
人感传感器41在检测到通过下部乘降口G1的乘客时,输出检测信号。检测信号经由输入输出部73被输入到运算部71。
运算部71在从人感传感器41被输入检测信号时,判断为人感传感器41检测到乘客。
在人感传感器41检测到乘客后,进入步骤C。
在步骤C中,经由输入输出部73向驱动装置60输出启动信号。
由此,驱动装置60启动,多个踏板30和移动扶手20开始循环移动。
在步骤D中,确认人感传感器42是否检测到乘客。
人感传感器42在检测到通过上部乘降口G2的乘客时,输出检测信号。检测信号经由输入输出部73被输入到运算部71。
运算部71在从人感传感器42被输入检测信号时,判断为人感传感器42检测到乘客。
在人感传感器42检测到乘客后,进入步骤E。
在步骤E中,对从被输入人感传感器42的检测信号时起的经过时间TS输入0,开始计测经过时间TS,进入步骤F。
在步骤F中,确认在经过时间TS的计测过程中,人感传感器42是否还检测到通过上部乘降口G2的其他乘客。
在人感传感器42检测到其他乘客的情况下,返回步骤E。
在人感传感器42未检测到其他乘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G。
在步骤G中,确认在经过时间TS的计测过程中,人感传感器41是否还检测到通过下部乘降口G1的其他乘客。
在人感传感器41检测到其他乘客的情况下,返回步骤D,待机到人感传感器42还检测到乘客为止。
在人感传感器41未检测到其他乘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H。
在步骤H中,对经过时间TS和预定的规定时间T0进行比较。
在经过时间TS达到规定时间T0后,进入步骤J。
规定时间T0是考虑从人感传感器42检测到乘客时到认为检测到的该乘客能够通过上部乘降口G2而可靠地从乘客输送机1离开时为止的时间而设定的时间。
在步骤J中,从运算部71经由输入输出部73向驱动装置60输出停止信号。
由此,驱动装置60停止,多个踏板30和移动扶手20停止。
以上是乘客输送机1通常工作时的控制装置70的控制流程。
在晴天的白天驱动装置60长时间停止时,移动扶手20的露出到室外的露出部分20A有时暴露于太阳光而成为高温。另一方面,在外部空气的温度较低时,当驱动装置60长时间停止时,移动扶手20的露出到室外的露出部分20A有时暴露于外部空气而成为低温。当移动扶手20成为高温或低温时,可能使与移动扶手20接触的乘客感到不舒服。
为了不使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成为高温或低温,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不长时间露出到室外即可。为了使移动扶手20的特定部分不长时间露出到室外,使驱动装置60始终工作而不使移动扶手20停止即可。但是,与有无乘客无关地使驱动装置60始终工作会白白消耗能量,因此是不优选的。
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1定期地启动驱动装置60并将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收纳于室内,以使移动扶手20的特定部分不会成为长时间露出到室外的状态。由此,调整移动扶手20的温度,抑制移动扶手20成为高温和低温。
接着,使用图4和图5对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初始设定,设定控制装置70的运算部71中使用的参数。
作为第1参数,设定最长停止时间t1。
最长停止时间t1是容许驱动装置60连续停止的时间的上限。在晴天时和外部空气温度较低时,根据露出部分20A达到不舒服的温度所需要的时间来决定最长停止时间t1。最长停止时间t1设定成比露出部分20A达到不舒服的温度所需要的时间短的时间。
作为第2参数,设定收纳时间t2。
收纳时间t2是从启动驱动装置60到露出部分20A全部收纳于室内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另外,这里,设收纳时间t2为移动扶手20移动半周所需要的时间。
作为第3参数,设定环绕时间t3。
环绕时间t3是移动扶手20移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收纳时间t2和环绕时间t3可以根据移动扶手20的移动速度来计算,也可以实际测量。
作为第1参数~第3参数的最长停止时间t1、收纳时间t2和环绕时间t3存储于控制装置70的存储部72。
图4是说明运算部71对乘客输送机1的控制流程的图。在图4中,ST1~ST9分别表示控制流程的步骤。
在步骤1中,对计测经过时间t的计时器的计数值TM设置0,启动计时器。
在步骤2中,确认驱动装置60是处于工作中还是处于停止中,在处于工作中的情况下,返回步骤1。
在步骤3中,在驱动装置60停止的情况下,对计数值TM和存储部72中记载的最长停止时间t1进行比较。
在计数值TM达到最长停止时间t1时,第1条件成立。
在第1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4。
在第1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返回步骤2。
在步骤4中,启动驱动装置60。
在步骤5中,将计数值TM复位成0而再次启动计时器。
在步骤6中,对计数值TM和存储部72中存储的收纳时间t2进行比较。
在计数值TM达到收纳时间t2时,第2条件成立。
在第2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7。
在步骤7中,确认乘客的存在。
例如如下确认乘客的存在。
对从人感传感器41检测到从下部乘降口G1进入的最后的乘客时起的经过时间t-in进行计测。
进而,对从人感传感器42检测到从上部乘降口G2离开的最后的乘客时起的经过时间t-out进行计测。
在经过时间t-in和经过时间t-out分别超过分别规定的经过时间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存在乘客。
在经过时间t-in和经过时间t-out中的至少一方未超过规定的经过时间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乘客。
此外,在经过时间t-in和经过时间t-out中的至少一方超过规定的经过时间之前,人感传感器41和人感传感器42中的任意一方新检测到乘客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乘客。
然后,将新检测到乘客的人感传感器的经过时间复位成0而再次开始计测。
在步骤7中判断为不存在乘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8,使驱动装置60停止,结束处理。
在步骤7中判断为存在乘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9,使移动扶手20移动一周后,返回步骤5。
具体而言,使移动扶手20移动到计数值TM达到存储部72中存储的环绕时间t3为止,然后返回步骤5。
反复进行步骤5~步骤7和步骤9的循环,直到在步骤7中判断为不存在乘客为止。
如上所述,在驱动装置60停止的状态下移动扶手20的露出到室外的露出部分20A被收纳于室内。
图5是示出按照图4的控制流程使移动扶手20移动时的经过时间t与移动扶手20的移动距离D的关系的图。
图5的横轴示出从驱动装置60停止时起的经过时间t。图5的纵轴示出从驱动装置60停止时起的移动扶手20的移动距离。另外,设移动扶手20的全长为L,收纳时间t2为移动扶手20移动半周即1/2L所需要的时间。此外,图5的ST1~ST9分别对应于控制流程的步骤。
经过时间t为从驱动装置60停止时即0到最长停止时间t1为止的期间对应于步骤1~步骤3。在经过时间t为从0到最长停止时间t1为止的期间内,移动扶手20停止,因此,移动距离D为0。
经过时间t为从最长停止时间t1到对最长停止时间t1加上收纳时间t2而得到的“t1+t2”为止的期间对应于步骤5~步骤7。在经过时间t为从最长停止时间t1到“t1+t2”为止的期间内,移动扶手20移动半周,因此,移动距离D为1/2L。
在步骤7中判断为不存在乘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8,驱动装置60停止。因此,在经过时间t为“t1+t2”以后,移动扶手20的移动距离D固定成1/2L。
图5的虚线示出在经过时间t为“t1+t2”的时点判断为存在乘客时的经过时间t与移动扶手20的移动距离D的关系。
在步骤7中判断为存在乘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9,使移动扶手20移动一周,返回步骤5。此时的经过时间t成为对驱动装置60启动后的最长停止时间t1加上环绕时间t3而得到的“t1+t3”。此外,此时的移动扶手20的移动距离D为移动扶手20的全长L。
然后返回步骤5,因此,与经过时间t为从“t1”到“t1+t2”为止的期间相同。即,经过时间t成为“t1+t3+t2”,在移动扶手20移动半周且移动距离D成为3/2L的时点,再次判断乘客的存在。
当在该时点判断为不存在乘客的情况下,在步骤8中,驱动装置60停止,因此,此后的移动距离D如虚线A所示固定成3/2L。另一方面,当在该时点判断为存在乘客的情况下,进一步移动移动距离D,返回步骤5,因此,此后的移动距离D如虚线B所示。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在驱动装置60的停止时间达到最长停止时间t1的情况下,调换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和非露出部分20B。由此,能够抑制移动扶手20的特定部分长时间露出到室外而成为不舒服的温度。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调整移动扶手20的温度。
实施方式2
接着,使用图6和图7对实施方式2的乘客输送机1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的乘客输送机1与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1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温度传感器50。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如图6所示,实施方式2的乘客输送机1在下部乘降口G1附近的室外具有温度传感器50。在该例子中,乘客输送机1使乘客从下部乘降口G1向上部乘降口G2移动。
图7是示出乘客输送机1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的概略图。
控制装置70具有运算部71、存储部72和输入输出部73。在控制装置70连接有人感传感器41、42、温度传感器50和驱动装置60。
控制装置70经由输入输出部73取入人感传感器41、42和温度传感器50的输出。控制装置70经由输入输出部73向驱动装置60发送信号,对驱动装置60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
温度传感器50测定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的温度。温度传感器50的测定可以始终进行,也可以仅在驱动装置60停止时进行。
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1在驱动装置60停止时由温度传感器50测定出的露出部分20A的温度脱离预定的温度范围的情况下,启动驱动装置60,将露出部分20A收纳于室内。
预定的温度范围在当乘客与移动扶手20接触时感觉到不舒服的高温与低温之间确定。由此,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1抑制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的温度成为使乘客不舒服的温度。
接着,使用图8对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与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第1条件和参数的内容。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相同。
首先,与实施方式1同样,作为初始设定,设定控制装置70的运算部71中使用的参数。
作为第1参数,设定移动扶手20的温度的上限值TH和下限值TL。上限值TH和下限值TL设定移动扶手20的适当的温度范围。
上限值TH设定成比与移动扶手20接触的乘客感觉到不舒服的高温低且比下限值TL高的温度。下限值TL设定成比与移动扶手20接触的乘客感觉到不舒服的低温高且比上限值TH低的温度。另外,移动扶手20的温度范围也可以仅通过上限值TH和下限值TL中的任意一方来设定。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设定作为第2参数的收纳时间t2和作为第3参数的环绕时间t3。
作为第1参数~第3参数的上限值TH和下限值TL、收纳时间t2以及环绕时间t3存储于控制装置70的存储部72。
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1的运算部71的控制流程的图。在图8中,ST21、ST22、ST4~ST9分别表示控制流程的步骤。
在步骤21中,确认驱动装置60是处于工作中还是处于停止中。
在步骤22中,在驱动装置60停止的情况下,对由温度传感器50测定出的露出部分20A的温度与上限值TH和下限值TL进行比较。
露出部分20A的温度为上限值TH以上或下限值TL以下,由此,第1条件成立。
在第1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4。
在第1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返回步骤21。
步骤4~步骤9的内容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在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的温度超过上限值TH的情况下、以及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的温度低于下限值TL的情况下,将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收纳于室内。由此,能够将在室外暴露于太阳光而成为高温的露出部分20A收纳于室内而返回到常温。此外,能够将在室外暴露于冷气而成为低温的露出部分20A收纳于室内而返回到常温。由此,能够抑制露出部分20A成为不舒服的温度。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调整移动扶手20的温度。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1中,在下部乘降口G1附近的室外具有温度传感器50。但是,温度传感器50的配置不限于此。例如,温度传感器50也可以配置于上部乘降口G2附近的室外。
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1中,将温度传感器50仅配置于室外。但是,温度传感器50的配置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将其他温度传感器50配置于室内,测定非露出部分20B的温度。而且,也可以使在室内成为低温的非露出部分20B露出到室外,通过太阳光加温。
实施方式3
接着,使用图9对实施方式3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与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的温度调整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取得移动扶手20的全长的温度分布以及收纳时间t2的设定。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2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相同。
首先,与实施方式2同样,作为初始设定,设定控制装置70的运算部71中使用的参数。
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设定作为第1参数的移动扶手20的温度的上限值TH和下限值TL以及作为第3参数的环绕时间t3,存储于控制装置70的存储部72。
作为第2参数的收纳时间t2在控制流程中由控制装置70决定,因此,在初始设定中不进行设定。
图9是说明实施方式3中的乘客输送机1的运算部71的控制流程的图。在图9中,ST31~ST39和ST5~ST9分别表示控制流程的步骤。
在步骤31中,确认驱动装置60是处于工作中还是处于停止中。
在步骤32中,在驱动装置60停止的情况下,对由温度传感器50测定出的露出部分20A的温度与上限值TH和下限值TL进行比较。
露出部分20A的温度为上限值TH以上或下限值TL以下,由此,第1条件成立。
在第1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33。
在第1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返回步骤31。
在步骤33中,启动驱动装置60。
在步骤34中,温度传感器50开始进行移动扶手20的连续温度测定。
在步骤35中,将计时器的计数值TM设置成0,启动计时器。
另外,设步骤33~步骤35的处理大致同时地进行。
由温度传感器50测定出的温度与计数值TM对应地存储于存储部72。
在步骤36中,对计数值TM和环绕时间t3进行比较。
在计数值TM达到环绕时间t3后,进入步骤37。
在步骤37中,结束移动扶手20的连续温度测定。
在步骤38中,根据在步骤34~步骤37中测定出的温度,生成移动扶手20的全长的温度分布。
在步骤39中,决定作为第2参数的收纳时间t2,进入步骤5。
收纳时间t2的决定顺序如下所述。
(1)根据在步骤38中生成的温度分布,提取移动扶手20的温度成为上限值TH以上或下限值以下的部分。
(2)根据与提取出的部分对应的计数值TM,求出该部分被收纳于室内的时间。另外,将驱动装置60启动时的移动扶手20的位置设为0来求出该时间。
(3)设在(2)中求出的时间为收纳时间t2。
收纳时间t2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5中,将计时器的计数值TM复位成0而再次启动计时器。
另外,这里,假设在进行步骤37~步骤39的处理的期间内移动扶手20移动的距离小到不影响步骤5以后的处理的程度。
如果在步骤37~步骤39的期间内移动扶手20移动的距离在步骤5以后的处理中成为问题,则也可以在步骤37中暂时停止驱动装置60,在步骤5中再次启动驱动装置60。
在步骤6中,对计数值TM和在步骤39中决定的收纳时间t2进行比较。
在计数值TM达到收纳时间t2时,第2条件成立。
在第2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7。
步骤7~步骤9的内容与实施方式1、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移动扶手20的温度超过上限值TH的部分或移动扶手20的温度低于下限值TL的部分被收纳于室内。
这里,使用图10~图13更加详细地说明决定收纳时间t2的步骤39的处理。
图10是示出在步骤38中生成的移动扶手20的全长的温度分布的例子的图。图10下方的横轴示出从驱动装置60启动起的经过时间t。图10上方的横轴示出从驱动装置60启动起的移动扶手20的移动距离D。图10的纵轴示出由温度传感器50测定出的移动扶手20的温度T。
在图10中,驱动装置60启动时的经过时间t和移动扶手20的移动距离D分别为0。从驱动装置60启动起经过了环绕时间t3时的移动距离D为移动扶手20的全长L。
图10的移动距离D的轴上的、移动距离D为0~L的范围能够置换成如图11所示切断形成为环状的移动扶手20而呈直线状延伸的范围来观察。
图10中的移动距离D为0的部分相当于在驱动装置60停止时位于温度传感器50附近的部分。此外,图10中的移动距离D为0和L的部分是移动扶手20的同一部分。
移动扶手20从下部乘降口G1侧露出到室外,朝向上部乘降口G2侧移动。温度传感器50配置于下部乘降口G1侧,即移动扶手20从室内露出到室外的附近。
图11是示出图10的温度分布中的、驱动装置60启动时即经过时间t为0时的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和非露出部分20B的范围的图。
图11所示的露出部分20A和非露出部分20B从左侧起依次是驱动装置60启动时的下部乘降口G1侧的露出部分20A、收纳于室内的非露出部分20B和上部乘降口G2侧的露出部分20A。
根据图11可知,在驱动装置60启动时即经过时间t为0时,位于温度传感器50前后的露出部分20A的温度超过上限值TH。
图12是示出图10的温度分布中的、经过时间t经过了收纳时间t2时成为露出部分20A和非露出部分20B的移动扶手20的范围的图。
即,如果在经过时间t经过了收纳时间t2时停止驱动装置60,则能够使移动扶手20的温度超过上限值TH的部分收纳于室内而成为非露出部分20B。
图13是结合图10和图12而与图9的控制流程对应地示出的图。
图13的横轴和纵轴与图10相同。
在经过时间t为0时,驱动装置60的停止时间达到最长停止时间t1,驱动装置60启动(步骤33)。
通过温度传感器50连续测定移动扶手20的温度,直到经过时间t成为环绕时间t3为止,生成移动扶手20的温度分布(步骤34~步骤38)。
根据移动扶手20的温度分布决定收纳时间t2(步骤39)。
在经过时间t成为“环绕时间t3+收纳时间t2”时,停止驱动装置60(步骤5~步骤8)。
移动扶手20的高温部分成为非露出部分20B,移动扶手20的低温部分成为露出部分20A。
图14是示出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的温度低于下限值TL的情况的图。该情况下,也与露出部分20A的温度超过上限值TH的情况同样地决定收纳时间t2,由此,能够将低温的部分设为非露出部分20B。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3中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在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的温度超过上限值TH的情况下、以及移动扶手20的露出部分20A的温度低于下限值TL的情况下,将移动扶手20的温度超过上限值TH的部分或移动扶手20的温度低于下限值TL的部分收纳于室内。由此,能够抑制露出部分20A成为不舒服的温度。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调整移动扶手20的温度。
标号说明
1:乘客输送机;10:主框;11:上部机房;12:下部机房;20:移动扶手;20A:露出部分;20B:非露出部分;30:踏板;41、42:人感传感器;50:温度传感器;60:驱动装置;70:控制装置。

Claims (12)

1.一种乘客输送机,该乘客输送机具有:
移动扶手,其形成为环状;
驱动装置,其使所述移动扶手循环移动;
人感传感器,其检测乘客;以及
控制装置,其根据所述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对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驱动装置停止的状态下预定的第1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与所述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无关地启动所述驱动装置,然后,在预定的第2条件成立且根据所述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为不存在乘客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装置停止,由此调整所述移动扶手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1条件是从所述驱动装置停止时起的经过时间达到预定的停止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乘客输送机还具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测定所述移动扶手的露出到室外的部分的温度,
所述第1条件是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定出的温度脱离预定的温度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温度范围通过所述温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来设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第2条件是从启动了所述驱动装置时起的经过时间达到预定的收纳时间,
所述收纳时间是在所述第1条件成立时将所述移动扶手的露出到室外的部分收纳到室内所需要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第1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使所述移动扶手移动一周而取得所述移动扶手的遍及全长的温度分布,并且提取所述移动扶手的所述温度脱离所述温度范围的部分,
所述第2条件是使所述移动扶手移动一周后的经过时间达到预定的时间,
所述时间是将所述移动扶手的所述部分收纳到室内所需要的时间。
7.一种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其中,
所述乘客输送机具有:
移动扶手,其形成为环状;
驱动装置,其使所述移动扶手循环移动;
人感传感器,其检测乘客;以及
控制装置,其根据所述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对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
所述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使用所述乘客输送机而具有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在判断为在所述驱动装置停止的状态下预定的第1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与所述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无关地启动所述驱动装置;以及
然后,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在判断为预定的第2条件成立且根据所述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为不存在乘客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装置停止,由此调整所述移动扶手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其中,
所述第1条件是从所述驱动装置停止时起的经过时间达到预定的停止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其中,
所述第1条件是所述移动扶手的露出到室外的部分的温度脱离预定的温度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其中,
所述温度范围通过所述温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来设定。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其中,
所述第2条件是从所述驱动装置启动时起的经过时间达到预定的收纳时间,
所述收纳时间是在所述第1条件成立时将所述移动扶手的露出到室外的部分收纳到室内所需要的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在判断为所述第1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使所述移动扶手移动一周而取得所述移动扶手的遍及全长的温度分布,并且提取所述移动扶手的所述温度超出所述温度范围的部分,
所述第2条件是使所述移动扶手移动一周后的经过时间达到预定的时间,所述时间是将所述移动扶手的所述部分收纳到室内所需要的时间。
CN201980091907.4A 2019-02-28 2019-02-28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 Active CN1134540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07842 WO2020174661A1 (ja) 2019-02-28 2019-02-28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移動手摺温度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4015A true CN113454015A (zh) 2021-09-28
CN113454015B CN113454015B (zh) 2024-04-26

Family

ID=72238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1907.4A Active CN113454015B (zh) 2019-02-28 2019-02-28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69397B2 (zh)
CN (1) CN113454015B (zh)
WO (1) WO202017466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4015B (zh) * 2019-02-28 2024-04-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1245Y1 (zh) * 1968-02-05 1972-01-17
US6015038A (en) * 1995-12-19 2000-01-18 Otis Elevator Company Handrail monitoring system
JP2006160520A (ja) * 2004-11-12 2006-06-22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移動手摺りの走行抵抗把握方法、及び走行抵抗把握装置
JP2006347669A (ja) * 2005-06-14 2006-12-28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手摺温度調整装置
JP2012017200A (ja) * 2010-07-09 2012-01-26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
JP2012121691A (ja) * 2010-12-08 2012-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
JP2015174729A (ja) * 2014-03-14 2015-10-05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JP2016050062A (ja) * 2014-08-29 2016-04-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CN205772736U (zh) * 2015-11-30 2016-12-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乘客传送装置
JP6092343B1 (ja) * 2015-10-27 2017-03-0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3529B2 (ja) * 2007-07-25 2012-09-26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乗客コンベアのハンドレール駆動力監視装置
JP2011098797A (ja) * 2009-11-04 2011-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アの移動手摺の異常検出装置
JP6289271B2 (ja) * 2014-05-30 2018-03-07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移動手摺加温装置および移動手摺加温方法
WO2020174661A1 (ja) * 2019-02-28 2020-09-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移動手摺温度調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1245Y1 (zh) * 1968-02-05 1972-01-17
US6015038A (en) * 1995-12-19 2000-01-18 Otis Elevator Company Handrail monitoring system
JP2006160520A (ja) * 2004-11-12 2006-06-22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移動手摺りの走行抵抗把握方法、及び走行抵抗把握装置
JP2006347669A (ja) * 2005-06-14 2006-12-28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手摺温度調整装置
JP2012017200A (ja) * 2010-07-09 2012-01-26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
JP2012121691A (ja) * 2010-12-08 2012-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
JP2015174729A (ja) * 2014-03-14 2015-10-05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JP2016050062A (ja) * 2014-08-29 2016-04-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JP6092343B1 (ja) * 2015-10-27 2017-03-0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CN205772736U (zh) * 2015-11-30 2016-12-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乘客传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4015B (zh) * 2019-02-28 2024-04-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9397B2 (ja) 2022-05-17
WO2020174661A1 (ja) 2020-09-03
CN113454015B (zh) 2024-04-26
JPWO2020174661A1 (ja) 2021-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6898C (zh) 输送装置
CN113454015A (zh) 乘客输送机和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温度调整方法
JPH10182050A (ja) エスカレータおよび移動歩道用の接近領域監視装置
WO2015045588A1 (ja) 車両用反射型光センサ
JP6074015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669119B2 (ja) 乗り込み案内装置、乗客コンベア
JP2759929B2 (ja) 搬送システムのインターバル制御装置
CN102020187B (zh) 乘客传送设备及其再起动方法
JP5735770B2 (ja) エスカレーター等における逆進防止装置
JP6786577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EP3473577B1 (en) People conveyor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power for driving a handrail element of a people conveyor
JP7281107B2 (ja) マンコンベヤ
EP1289867B1 (en) Dispatching algorithm for cyclicly operating elevator
JP2006177883A (ja) 表面汚染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の検査方法
JP2007131904A (ja) 焼入装置
JP2000034085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3581020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7388524B1 (ja) マンコンベヤ
JP5963251B2 (ja) 状況判定装置及び状況判定プログラム
JP2014101209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7107397B2 (ja) マンコンベヤの欄干装置及びマンコンベヤ
CN112678660A (zh) 梯级踏板浮起检测装置以及梯级踏板浮起检测系统
KR100942105B1 (ko) 가열로의 장입도어 제어장치
KR100296254B1 (ko) 에스컬레이터자동운행제어장치
JPH11255460A (ja) 乗客コンベ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