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电镀挂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板电镀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路板电镀挂架。
背景技术
电镀是电路板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是通过电解方法在基材上沉积形成镀层的过程,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印制电路板制造向多层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使得电路板制造技术难度更高。
目前电镀行业通常是使用电镀挂架将电路板夹持,在移动过程中电路板保持竖直状态,此时电路板保持竖直状态进行电镀。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采用竖直电镀的工艺对电路板进行加工,此时电路板在加工过程中整体镀层厚度无法保持均匀,从而影响加工出的电路板的整体质量。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对称水平设置的电路板进行夹持并移动,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路板电镀挂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电镀挂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板电镀挂架,包括架体、连接于架体的传动链条及设置于传动链条的若干夹持架,所述夹持架包括第一夹杆、设置于第一夹杆下端的第一夹板、沿第一夹杆竖向移动的第二夹杆及设置于第二夹杆下方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均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将电路板夹持,所述第一夹杆连接于传动链条;
所述第一夹杆连接有带动第二夹杆向下移动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夹杆的连接杆及设置于连接杆一端的抵接杆,所述抵接杆设置于连接杆靠近第二夹杆的一端,所述抵接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夹杆连接,所述第一夹杆连接有连接杆的侧壁设置有限制连接杆向上转动的限位块,所述连接杆上端与限位块下端抵接,所述抵接杆与第二夹杆接触的一端位于连接杆的铰接轴线远离第二夹杆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杆的抵接杆的转动带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持电路板,同时抵接杆位于连接杆转动轴线远离第二夹杆的一侧,从而在连接杆不受到向下的压力的情况下连接杆不易发生转动,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对电路板的夹持更加稳定,同时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也可夹持呈水平的电路板。
可选的:所述架体还连接有推动连接杆远离第二夹杆的一端向上转动的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架体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块迎向传动链条输送方向的端面设置为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上端朝向传动链条的输送方向倾斜,所述导向斜面与连接杆远离抵接杆的一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导向块带动第一连接杆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在移动至与第一导向块接触时自动发生转动,从而使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将电路板夹持的过程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杆远离第一夹杆的端面贯穿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引导槽,所述第一夹杆连接有限制第二夹杆位置的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夹杆的固定块、插置于引导槽内的引导块及连接于引导块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靠近引导块的侧壁与第二夹杆远离第一夹杆的侧壁抵接,所述固定块靠近引导块的侧壁与第二夹杆靠近第一夹杆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二夹杆沿引导块竖向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引导机构对第二夹杆相对于第一夹杆的移动进行导向,使第二夹杆的移动过程保持稳定,从而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对电路板的夹持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杆连接有限制其向下压力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沿第二夹杆滑动的缓冲块及推动缓冲块向上移动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块上端与抵接杆下端抵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缓冲块下端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缓冲机构吸收部分第二夹杆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减少电路板受到的第二夹板施加的压力,使电路板不易损坏。
可选的:所述架体连接有带动连接杆远离抵接杆的一端向下转动的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迎向传动链条输送方向的端面设置为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下端朝向传动链条的输送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连接杆上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导向块引导连接杆向下转动,此时在传动链条带动夹持架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杆与第二导向斜面接触并自动向下转动,此时不再需要单独设置驱动连接杆移动的结构,降低了成本。
可选的:所述抵接杆靠近第二夹杆的侧壁固定有抬升块,所述缓冲块上端固定有提升块,所述提升块靠近抬升块的侧壁开设有提升槽,所述抬升块插置于提升槽内竖向移动,所述抬升块上端与提升槽顶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杆带动第二夹杆向上移动,此时在连接杆向上移动时可带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分离,不再需要人工将第二夹板向上移动,从而使电路板的夹持过程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抵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转动轴线平行于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所述导向轮依次与第二导向斜面及第一导向斜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轮将连接杆与第二导向块及第一导向块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连接杆受到的磨损,增加其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抵接杆靠近缓冲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抵接轮,所述抵接轮的侧壁与缓冲块上端抵接,所述抵接轮的转动轴线与连接杆的转动轴线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抵接轮将抵接杆与缓冲块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抵接杆受到的摩擦力,减少了抵接杆的磨损。
可选的:所述第二导向块下端面还开设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靠近第一夹杆的一端向上倾斜,所述引导斜面与导向轮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引导斜面时导向轮不会直接与第二导向块的棱边接触,从而减少导向轮侧壁受到的压强,从而减少导向轮的形变。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呈水平设置的电路板进行夹持,此时电路板的电镀效果不易受到影响;
2、利用连接杆与抵接杆的配合,从而在连接杆不受到向下的力时,连接杆不易发生转动,从而使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对电路板的夹持定位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夹持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图中,1、架体;11、第一导向块;111、第一导向斜面;12、第二导向块;121、第二导向斜面;122、引导斜面;2、传动链条; 3、夹持架;31、第一夹杆;311、安装槽;32、第一夹板;33、第二夹杆;331、引导槽;332、缓冲槽;34、第二夹板;4、引导机构;41、固定块;42、引导块;43、活动块;5、夹紧机构;51、连接杆;52、抵接杆;53、限位块;54、抬升块;55、导向轮;56、抵接轮;6、缓冲机构;61、缓冲块;62、缓冲弹簧;63、导向杆;64、提升块;641、提升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路板电镀挂架,可将电路板夹持并使电路板呈水平状态。
如图1所示,一种电路板电镀挂架,包括架体1、连接于架体1的两条传动链条2及设置于传动链条2的若干夹持架3,架体1转动连接有若干链轮,链轮的轴线呈竖直设置,传动链条2同时套接于若干链轮。架体1使用螺栓连接有驱动链轮21转动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平键与一个链轮21同轴连接。如图2所示,夹持架3沿传动链条的输送方向设置,夹持架3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夹杆31、一体成型于第一夹杆31下方的第一夹板32、沿第一夹杆31竖向滑动的第二夹杆33及一体成型于第二夹杆33下方的第二夹板34,第一夹杆31使用螺栓固定于两根传动链条2的链节,第二夹杆33位于第一夹杆31远离传动链条2的一侧。第一夹板32及第二夹板34均呈水平设置,且第一夹板32位于第二夹板34的下方,且第一夹板32及第二夹板34共同将电路板夹持。
如图3所示,第一夹杆31还连接有引导第二夹杆33竖向移动的引导机构4,引导机构4包括固定块41、一体成型于固定块41的引导块42及限制第二夹杆33水平位置的活动块43。第二夹杆33靠近第一夹杆31的侧壁贯穿有两个呈竖直设置的引导槽331,两个引导槽331竖向排列。固定块41及活动块43均使用螺栓与第一夹杆31固定,且螺栓依次穿过活动块43、引导块42及固定块41并与第一夹杆31螺纹连接。固定块41连接于第一夹杆31靠近第二夹杆33的侧壁,固定块41远离第一夹杆31的侧壁与第二夹杆33靠近第一夹杆31的侧壁抵接,引导块42插置于引导槽331内,引导块42的侧壁与引导槽331呈竖直的侧壁抵接,活动块43设置于引导块42远离固定块41的一侧,且活动块43靠近固定块41的侧壁与第二夹杆33远离第一夹杆31的侧壁抵接。利用引导机构4对第二夹杆33的竖向移动的方向进行限制,从而使第一夹板32及第二夹板34对电路板的夹持更加稳定。
如图4所示,第一夹杆31靠近第二夹杆33的侧壁贯穿有安装槽311,安装槽311内设置有驱动第二夹杆33向下移动并保持固定的夹紧机构5,夹紧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槽311内的连接杆51及一体成型于连接杆51一端的抵接杆52。连接杆5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一夹杆31的输送方向,抵接杆52一体成型于连接杆51靠近第二夹杆33的一端,且连接杆51的转动轴线靠近抵接杆52。安装槽311内壁还使用螺栓固定有限制连接杆51向上的转动距离的限位块53,限位块53与连接杆51上端抵接从而限制连接杆51的转动,此时抵接杆52远离连接杆51的一端与第二夹杆33连接,且抵接杆52远离其与连接杆51连接的一端位于连接杆51的转动轴线远离第二夹杆33的一侧,第一夹板32与第二夹板34相互靠近并将电路板夹紧。
如图1所示,架体1使用螺栓连接有驱动连接杆51远离抵接杆52的一端向上转动的第一导向块11,第一导向块11呈水平设置,其迎向传动链条2输送方向的一端设置为第一导向斜面111,第一导向斜面111上端朝向传动链条2的输送方向倾斜。连接杆51沿第一导向斜面111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夹板32与第二夹板34将工件夹紧,实现电路板的水平夹持,同时利用抵接杆52下端的位置实现连接杆51的自锁,使连接杆51在不受到向下的力时,第一夹板32和第二夹板34保持对电路板的夹紧。
如图4所示,由于在连接杆51转动,从而带动抵接杆52下端转动至连接杆51的转动轴线远离第二夹杆33的一侧时,第二夹板34向下移动的距离更多,从而易将电路板夹块坏。因此第二夹杆33连接有限制第二夹块向下压力的缓冲机构6,缓冲机构6包括连接于第二夹杆33的缓冲块61及推动缓冲块61向上移动的缓冲弹簧62。第二夹杆33靠近第一夹杆31的侧壁开设有呈竖直设置的缓冲槽332,缓冲块61置于缓冲槽332内竖向移动,缓冲槽332内插置有呈竖直设置的导向杆63,导向杆63穿过缓冲块61且两者滑动连接,缓冲块61上端与抵接杆52下端抵接。缓冲弹簧62套接于导向杆63,缓冲弹簧62的上端与缓冲块61的下端抵接,缓冲弹簧62的下端与缓冲槽332的下端抵接。此时利用缓冲弹簧62对第二夹杆33施加向下的力使第二夹杆33向下移动,在第二夹板34及第一夹板32将电路板夹持之后,第二夹杆33仍受到向下的力时,使缓冲弹簧62压缩从而减小电路板受到的第二夹板34施加的压力,使电路板不易损坏。
如图1所示,架体1还连接有保持第二夹板34与第一夹板32分离的第二导向块12,第二导向块12呈水平设置且使用螺栓固定于架体1,第二导向块12设置于第一导向块11迎向电路板输送方向的一侧。第二导向块12迎向传动链条2的输送方向的端面设置第二导向斜面121,第二导向斜面121下端朝向传动链条2的输送方向倾斜,且第二导向块12的下端面高于第一导向块11的下端面。第二导向斜面121与连接杆51上端接触从而推动连接杆51沿着第二导向斜面121转动,使抵接杆52不再对第二夹杆33施加向下的压力,使电路板可进行下料。
如图4所示,由于在连接杆51远离抵接杆52的一端向下转动时,仍无法带动第二夹板34向上移动,因此抵接杆52靠近第二夹杆33的侧壁一体成型有抬升块54,缓冲块61上端还一体成型有提升块64,提升块64位于抬升块54靠近第二夹杆33的一侧。提升块64远离第二夹杆33的一侧开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提升槽641,抬升块54插置于提升槽641内滑动,且抬升块54上端与提升槽641顶壁抵接从而带动缓冲块61向上移动,实现驱动第二夹板34与第一夹板32分离。
如图4所示,为了减少连接杆51在与第一导向块11及第二导向块12接触过程中的磨损,连接杆51远离抵接杆5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55,导向轮55的轴线平行于连接杆51的长度方向,导向轮55依次与第二导向斜面121及第一导向斜面111抵接,从而带动连接杆51向下转动及向上转动,实现第一夹板32与第二夹板34的分离及夹持。
如图1所示,由于在第二导向块12带动连接杆51向下转动之后,导向轮55的侧壁会直接与第二导向块12的棱边接触,此时会导致导向轮55与第二导向块12的接触处压强较大而受损。因此第二导向块12下端还开设有引导斜面122,引导斜面122靠近第一夹杆31的一端向上倾斜,且引导斜面122与导向轮55侧壁抵接,此时在导向轮55与引导斜面122接触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减少导向轮55受到的压强,使导向轮55不易损坏。
如图4所示,抵接杆52靠近缓冲块6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抵接轮56,抵接轮56的侧壁与缓冲块61上端抵接,且抵接轮56的转动轴线与连接杆51的转动轴线平行,此时在抵接杆52相对与缓冲块61移动时,抵接轮56将抵接杆52与缓冲块61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抵接杆52及缓冲块61的磨损,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传动链条2带动夹持架3移动,当导向轮55与第二导向斜面121接触时,第二导向斜面121带动连接于导向轮55的连接杆51向下转动,从而带动缓冲块61抵接的第二夹杆33向上移动,使第一夹板32与第二夹板34保持张开状态,之后将电路板置于第一夹板32与第二夹板34之间,接着传动链条2继续带动夹持架3移动,使导向轮55与第一导向斜面111接触,连接于导向轮55的连接杆51向上转动至与限位块53接触,在连接杆51向上转动的过程中抵接块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夹杆33下移,使第二夹板34及第一夹板32将电路板夹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