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6394A - 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6394A
CN113426394A CN202110684834.9A CN202110684834A CN113426394A CN 113426394 A CN113426394 A CN 113426394A CN 202110684834 A CN202110684834 A CN 202110684834A CN 113426394 A CN113426394 A CN 113426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ching
wall
reaction kettle
storage
produc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48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石青
杨小梅
贺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Guangxi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Guangxi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Guangxi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Guangxi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48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63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6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6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19/0013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01J19/0066Stirr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4/00Feed or outlet devices; Feed o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 B01J4/001Feed or outlet devices as such, e.g. feeding tubes
    • B01J4/007Feed or outlet devices as such, e.g. feeding tubes provided with moving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4/00Feed or outlet devices; Feed o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 B01J4/02Feed or outlet devices; Feed o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for feeding measured, i.e. prescribed quantities of re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8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 B08B9/087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e.g. brushes, scrap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包括储料组件、配料组件和反应釜,储料组件内设置有多个储料格,储料格底端设置有下料口,配料组件上设置有与下料口配合的引料装置;配料组件上设置与引料装置传动连接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适用于控制引料装置分别与多个储料格的下料口配合;配料装置适用于对原料重量进行检测;配料组件的出口端与反应釜连通设置。方案通过储料组件上多个储料格的设置,能够储放各类原料,引料装置的设置则用以分别将各个原料引入配料装置内进行重量检测,保证配比,待配料完成后再导入反应釜内进行反应,以此来保证原料配比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树脂成品质量稳定,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UV树脂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是直接将原料置于反应釜内,通过对反应釜内环境控制,同时在反应釜内搅拌混合的方式,使得原料混合形成UV树脂成品,以此达到制备目的,但实际使用时,由于UV树脂原料较多,配比不精准时会严重影响UV树脂的可靠性与美观性,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对此,现有的方式是人工进行原料的称重,保证配比,但该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人力成本,同时,长时间操作时难免存在原料误配使得整次加工原料损耗的情况,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UV树脂成品质量的UV树脂智能生产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包括储料组件、配料组件和反应釜,所述储料组件内设置有多个储料格,所述储料格底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配料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料口配合的引料装置;所述配料组件上设置与所述引料装置传动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适用于控制所述引料装置分别与多个所述储料格的下料口配合;所述配料装置适用于对原料重量进行检测;所述配料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反应釜连通设置。储料组件上多个储料格的设置,用以储放各类原料,引料装置的设置则用以分别将各个原料引入配料装置内进行重量检测,保证配比,待配料完成后再导入反应釜内进行反应,以此来保证原料配比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树脂成品质量稳定,实用性强。
优选的,所述储料组件包括储料筒,多个所述的储料格绕所述储料筒轴线位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的储料格,便于通过引料装置进行引料。
优选的,所述配料组件包括集料室和设置在所述集料室内部的配料室,所述引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配料室顶端的引料管,所述配料室顶端还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呈环形设置,所述引料管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槽内,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配料室中间位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引料管固定连接的传动杆,所述轨道槽与所述配料室连通设置。配料室顶端引料管的设置,用以在驱动电机的控制下,将引料管与不同储料格的下料口进行配合,从而引入不同原料进行配比。
优选的,所述配料室底端设置有调节伸缩杆,所述调节伸缩杆的活塞端设置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配料室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出料开口,所述配料室靠近所述出料开口底端的内壁上设置有柔性膜,所述柔性膜的中间位置与所述调节伸缩杆的活塞端固定连接。调节伸缩杆上重力传感器的设置,用以对柔性膜上的原料重量进行检测,出料开口的设置,则用以在重力检测完成后,通过调节伸缩杆的伸出将柔性膜顶起,使得原料顺着柔性膜由出料开口引出,落至集料室内。
优选的,所述调节伸缩杆的活塞上还设置有传动筒,所述传动筒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条,所述配料室内还转动连接有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配料室外壁上套设有开关筒,所述开关筒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配合的开关齿条。传动筒外壁上传动齿条、传动齿轮以及配料室侧壁上开关筒的设置,在调节伸缩杆伸出时,能够通过传动齿轮的转动控制开关筒下移,从而开启出料开口,使得原料可正常流出,而当调节伸缩杆收回时,开关筒则会上移封合出料开口,避免原料由出料开口处溅出,保证其使用效果,相较于传动的重力调节配料,本方案不仅适用于对不同状态(颗粒、粉末、液体)的原料进行使用,同时,调配迅速,便于进行连续性的配料操作,实用性强。
优选的,所述开关筒外壁上还设置有滤杂网,所述滤杂网的一端的与所述开关筒连接,滤杂网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料室内壁接触设置,所述集料室侧壁上还设置有出渣口。滤杂网的设置,用以在原料下料时,将原料中的大颗粒杂质筛出,避免原料中的杂质对成品质量造成影响,出渣口的设置,则能够在开关筒运行至顶端,封合出料开口时,将滤杂网上的杂质由出渣口引出,从而便于连续性的进行过滤操作。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包括壳体和抽吸泵,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抽吸泵的一端与所述集料室底端连通设置,所述抽吸泵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设置,所述壳体内壁上还设置有温控板,壳体顶端还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抽吸泵的设置,用以将集料室内配置完成后的原料抽至反应釜内,温控板的设置则用以对反应釜内温度进行控制,搅拌电机的设置则用以带动搅拌杆以及搅拌叶对原料进行搅拌,保证其混合的充分性。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侧壁上还设置有冷凝器、压力计和温度计,所述反应釜底端设置有树脂出口。冷凝器的设置能够将反应过程中的蒸汽冷凝引出,避免再次对反应釜内反应原料进行影响,温度计以及压力计的设置用以保证反应环境达到预设环境,便于外界调节。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上套设有紊流筒,所述紊流筒与所述搅拌杆同轴设置,所述紊流筒与所述反应釜转动连接,所述反应釜上还设置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与所述反应釜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杆与所述搅拌杆皮带连接,所述中间杆上还设置有中间齿轮,所述紊流筒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的紊流齿圈,所述紊流筒朝向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多个紊流杆,所述紊流杆与所述反应釜内壁平行设置,所述紊流杆朝向所述反应釜中间位置设置有紊流支杆,所述紊流支杆与所述搅拌叶间隔设置。紊流筒、中间杆、中间齿轮以及紊流齿圈的设置,能够在搅拌杆转动时,带动紊流筒及其上的紊流支杆沿搅拌方向的反向进行转动,从而进一步保证反应釜内原料的充分混合,便于在树脂加工时使得原料乳化,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横截面呈环状设置,所述紊流杆靠近所述反应釜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刮壁块,所述刮壁块与所述反应釜内壁接触配合设置,所述刮壁块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截面呈环状的反应釜及与反应釜内壁接触配合且倾斜设置的刮壁块,在随紊流杆转动时,若紊流杆转动方向为刮壁块低水平端朝向高水平端,刮壁块底壁则会将侧壁上的原料由高向低刮下,便于在出料过程中保证出料效果,避免树脂残留在反应釜侧壁上,若紊流杆转动方向为刮壁块高水平端朝向低水平端,刮壁块顶壁则会将侧壁上的原料由低向高翻起,从而将底端原料上翻,进一步提高其混合效果,适宜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储料组件上多个储料格的设置,能够储放各类原料,引料装置的设置则用以分别将各个原料引入配料装置内进行重量检测,保证配比,待配料完成后再导入反应釜内进行反应,以此来保证原料配比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树脂成品质量稳定,实用性强。
2、本发明中,通过调节伸缩杆上重力传感器的设置,用以对柔性膜上的原料重量进行检测,出料开口的设置,则用以在重力检测完成后,通过调节伸缩杆的伸出将柔性膜顶起,使得原料顺着柔性膜由出料开口引出,落至集料室内。
3、本发明中,通过传动筒外壁上传动齿条、传动齿轮以及配料室侧壁上开关筒的设置,在调节伸缩杆伸出时,能够通过传动齿轮的转动控制开关筒下移,从而开启出料开口,使得原料可正常流出,而当调节伸缩杆收回时,开关筒则会上移封合出料开口,避免原料由出料开口处溅出,保证其使用效果,相较于传动的重力调节配料,本方案不仅适用于对不同状态(颗粒、粉末、液体)的原料进行使用,同时,调配迅速,便于进行连续性的配料操作,实用性强。
4、本发明中,通过抽吸泵的设置,能够将集料室内配置完成后的原料抽至反应釜内,温控板的设置则用以对反应釜内温度进行控制,搅拌电机的设置则用以带动搅拌杆以及搅拌叶对原料进行搅拌,保证其混合的充分性。
5、本发明中,通过紊流筒、中间杆、中间齿轮以及紊流齿圈的设置,能够在搅拌杆转动时,带动紊流筒及其上的紊流支杆沿搅拌方向的反向进行转动,从而进一步保证反应釜内原料的充分混合,便于在树脂加工时使得原料乳化,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6、本发明中,通过截面呈环状的反应釜及与反应釜内壁接触配合且倾斜设置的刮壁块,在随紊流杆转动时,若紊流杆转动方向为刮壁块低水平端朝向高水平端,刮壁块底壁则会将侧壁上的原料由高向低刮下,便于在出料过程中保证出料效果,避免树脂残留在反应釜侧壁上,若紊流杆转动方向为刮壁块高水平端朝向低水平端,刮壁块顶壁则会将侧壁上的原料由低向高翻起,从而将底端原料上翻,进一步提高其混合效果,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储料筒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1-反应釜,2-储料筒,3-储料格,4-下料口,5-集料室,6-配料室,7-引料管,8-轨道槽,9-驱动电机,10-传动杆,11-调节伸缩杆,12-重力传感器,13-出料开口,14-柔性膜,15-传动筒,16-传动齿条,17-传动齿轮,18-开关筒,19-开关齿条,20-滤杂网,21-出渣口,22-壳体,23-抽吸泵,24-温控板,25-搅拌电机,26-搅拌杆,27-搅拌叶,28-冷凝器,29-压力计,30-温度计,31-树脂出口,32-紊流筒,33-中间杆,34-中间齿轮,35-紊流齿圈,36-紊流杆,37-紊流支杆,38-刮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图1-4所示,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包括储料组件、配料组件和反应釜1,所述储料组件内设置有多个储料格3,所述储料格3底端设置有下料口4,所述配料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料口4配合的引料装置;所述配料组件上设置与所述引料装置传动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适用于控制所述引料装置分别与多个所述储料格3的下料口4配合;所述配料装置适用于对原料重量进行检测;所述配料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反应釜1连通设置;所述储料组件包括储料筒2,多个所述的储料格3绕所述储料筒2轴线位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配料组件包括集料室5和设置在所述集料室5内部的配料室6,所述引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配料室6顶端的引料管7,所述配料室6顶端还设置有轨道槽8,所述轨道槽8呈环形设置,所述引料管7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槽8内,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配料室6中间位置的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引料管7固定连接的传动杆10,所述轨道槽8与所述配料室6连通设置;所述配料室6底端设置有调节伸缩杆11,所述调节伸缩杆11的活塞端设置有重力传感器12,所述配料室6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出料开口13,所述配料室6靠近所述出料开口13底端的内壁上设置有柔性膜14,所述柔性膜14的中间位置与所述调节伸缩杆11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伸缩杆11的活塞上还设置有传动筒15,所述传动筒15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条16,所述配料室6内还转动连接有与所述传动齿条16啮合的传动齿轮17,所述配料室6外壁上套设有开关筒18,所述开关筒18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17配合的开关齿条19;所述开关筒18外壁上还设置有滤杂网20,所述滤杂网20的一端的与所述开关筒18连接,滤杂网20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料室5内壁接触设置,所述集料室5侧壁上还设置有出渣口21;所述反应釜1包括壳体22和抽吸泵23,所述壳体22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抽吸泵23的一端与所述集料室5底端连通设置,所述抽吸泵23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设置,所述壳体22内壁上还设置有温控板24,壳体22顶端还设置有搅拌电机25,所述搅拌电机25的转轴穿过所述壳体22侧壁设置有搅拌杆26,所述搅拌杆26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27;所述反应釜1侧壁上还设置有冷凝器28、压力计29和温度计30,所述反应釜1底端设置有树脂出口31;所述搅拌杆26上套设有紊流筒32,所述紊流筒32与所述搅拌杆26同轴设置,所述紊流筒32与所述反应釜1转动连接,所述反应釜1上还设置有中间杆33,所述中间杆33与所述反应釜1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杆33与所述搅拌杆26皮带连接,所述中间杆33上还设置有中间齿轮34,所述紊流筒32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中间齿轮34啮合的紊流齿圈35,所述紊流筒32朝向所述反应釜1内设置有多个紊流杆36,所述紊流杆36与所述反应釜1内壁平行设置,所述紊流杆36朝向所述反应釜1中间位置设置有紊流支杆37,所述紊流支杆37与所述搅拌叶27间隔设置;所述反应釜1横截面呈环状设置,所述紊流杆36靠近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刮壁块38,所述刮壁块38与所述反应釜1内壁接触配合设置,所述刮壁块38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
在使用过程中,先将原料分类置于不同储料格3内,随后控制驱动电机9转动,控制引料管7转动至合适储料格3底端,开启储料格3底端开口的开关,将原料由引料管7引至配料室6内,原料则落至柔性膜14上,此时,重力传感器12实时称重,当原料重量达到指定值(或离指定值相差偏差值-偏差值为还位于引料管7以及配料室6内的部分原料重量)时,控制该储料格3开口开关关闭,随后控制调节伸缩杆11伸出,顶起柔性膜14,同时,调节伸缩杆11活塞带动传动筒15偏移,从而通过传动齿条16带动传动齿轮17转动,以此带动开关筒18向下偏移,打开出料开口13,原料同时由出料开口13流出,经过滤杂网20过滤后流至集料室5底端,随后,调节伸缩杆11再次收回至初始位置,开关筒18上移的同时,滤杂网20运行至出渣口21处,将杂质排出,完成单类原料的进料操作,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单次原料的配比操作,随后,控制抽吸泵23开启,将集料室5内原料抽至反应釜1内,通过控温板控制反应釜1内温度,同时,开启搅拌电机25,控制搅拌杆26顺时针转动(通过皮带-中间齿轮34-紊流齿圈35,带动紊流筒32逆时针转动),此时,同时搅拌叶27以及紊流支杆37对原料进行充分混合、乳化,此外,刮壁板会将底端原料向上抬升,进一步保证混合效果,过程中蒸汽会在冷凝器28的作用下冷凝,保证内部压力稳定,加工完成后,搅拌电机25反转,控制紊流杆36顺时针转动,将反应釜1侧壁物料逐层下刮,直至刮落至反应釜1底端,开启反应釜1底端开关,即可将成品树脂由树脂出口31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包括储料组件、配料组件和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组件内设置有多个储料格(3),其中:
所述储料格(3)底端设置有下料口(4),所述配料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料口(4)配合的引料装置;
所述配料组件上设置与所述引料装置传动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适用于控制所述引料装置分别与多个所述储料格(3)的下料口(4)配合;
所述配料装置适用于对原料重量进行检测;
所述配料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反应釜(1)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组件包括储料筒(2),多个所述的储料格(3)绕所述储料筒(2)轴线位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组件包括集料室(5)和设置在所述集料室(5)内部的配料室(6),所述引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配料室(6)顶端的引料管(7),所述配料室(6)顶端还设置有轨道槽(8),所述轨道槽(8)呈环形设置,所述引料管(7)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槽(8)内,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配料室(6)中间位置的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引料管(7)固定连接的传动杆(10),所述轨道槽(8)与所述配料室(6)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室(6)底端设置有调节伸缩杆(11),所述调节伸缩杆(11)的活塞端设置有重力传感器(12),所述配料室(6)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出料开口(13),所述配料室(6)靠近所述出料开口(13)底端的内壁上设置有柔性膜(14),所述柔性膜(14)的中间位置与所述调节伸缩杆(11)的活塞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伸缩杆(11)的活塞上还设置有传动筒(15),所述传动筒(15)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条(16),所述配料室(6)内还转动连接有与所述传动齿条(16)啮合的传动齿轮(17),所述配料室(6)外壁上套设有开关筒(18),所述开关筒(18)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17)配合的开关齿条(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筒(18)外壁上还设置有滤杂网(20),所述滤杂网(20)的一端的与所述开关筒(18)连接,滤杂网(20)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料室(5)内壁接触设置,所述集料室(5)侧壁上还设置有出渣口(2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包括壳体(22)和抽吸泵(23),所述壳体(22)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抽吸泵(23)的一端与所述集料室(5)底端连通设置,所述抽吸泵(23)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设置,所述壳体(22)内壁上还设置有温控板(24),壳体(22)顶端还设置有搅拌电机(25),所述搅拌电机(25)的转轴穿过所述壳体(22)侧壁设置有搅拌杆(26),所述搅拌杆(26)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2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侧壁上还设置有冷凝器(28)、压力计(29)和温度计(30),所述反应釜(1)底端设置有树脂出口(3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6)上套设有紊流筒(32),所述紊流筒(32)与所述搅拌杆(26)同轴设置,所述紊流筒(32)与所述反应釜(1)转动连接,所述反应釜(1)上还设置有中间杆(33),所述中间杆(33)与所述反应釜(1)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杆(33)与所述搅拌杆(26)皮带连接,所述中间杆(33)上还设置有中间齿轮(34),所述紊流筒(32)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中间齿轮(34)啮合的紊流齿圈(35),所述紊流筒(32)朝向所述反应釜(1)内设置有多个紊流杆(36),所述紊流杆(36)与所述反应釜(1)内壁平行设置,所述紊流杆(36)朝向所述反应釜(1)中间位置设置有紊流支杆(37),所述紊流支杆(37)与所述搅拌叶(27)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横截面呈环状设置,所述紊流杆(36)靠近所述反应釜(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刮壁块(38),所述刮壁块(38)与所述反应釜(1)内壁接触配合设置,所述刮壁块(38)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
CN202110684834.9A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 Pending CN1134263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4834.9A CN113426394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4834.9A CN113426394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6394A true CN113426394A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56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4834.9A Pending CN113426394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63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7778A (zh) * 2021-09-28 2022-01-14 广东安美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保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02228A1 (de) * 2002-06-27 2004-01-08 Artos S.A.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osierung und einbringung von zutaten in eine knetmaschine
CN209173797U (zh) * 2018-11-05 2019-07-30 安徽省鸿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秸秆固体燃料自动混合搅拌装置
CN210496412U (zh) * 2019-08-13 2020-05-12 浙江扬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设备反应釜
CN210496419U (zh) * 2019-08-21 2020-05-12 浙江新纪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用固体投料筒装置
CN211347038U (zh) * 2020-01-02 2020-08-25 福州瑞克布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易使物料洒落的基质配料称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02228A1 (de) * 2002-06-27 2004-01-08 Artos S.A.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osierung und einbringung von zutaten in eine knetmaschine
CN209173797U (zh) * 2018-11-05 2019-07-30 安徽省鸿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秸秆固体燃料自动混合搅拌装置
CN210496412U (zh) * 2019-08-13 2020-05-12 浙江扬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设备反应釜
CN210496419U (zh) * 2019-08-21 2020-05-12 浙江新纪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用固体投料筒装置
CN211347038U (zh) * 2020-01-02 2020-08-25 福州瑞克布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易使物料洒落的基质配料称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7778A (zh) * 2021-09-28 2022-01-14 广东安美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保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26394A (zh) 一种uv树脂智能生产线
CN213000005U (zh) 一种方便取样的反应釜
CN207324780U (zh) 一种离心搅拌的活动过滤型化学反应釜
CN208449151U (zh) 一种水性涂料配料装置
CN212974764U (zh) 一种香辛料调味油生产用混合调配装置
CN112076683A (zh) 一种液体硫酸锌生产用物料配比装置
CN114231390B (zh) 酒精生产用密封发酵储存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204768684U (zh) 一种聚合反应釜
CN215428292U (zh) 一种具有对多种食品添加剂搅拌功能的搅拌机
CN211453575U (zh) 用于检测豌豆蛋白粉凝胶性的装置
CN210844317U (zh) 一种软膏制膏装置
CN215750146U (zh) 一种用于树脂加工的上料装置
CN209693882U (zh) 自动化山药饼干机
CN207085746U (zh) 一种脱色釜
CN111849622A (zh) 一种风味调味油的双相浸提自动化装置
CN216321648U (zh) 一种用于无糖型糖果生产的混合装置
CN206403191U (zh) 一种新型搅拌锅
CN220936728U (zh) 一种养生粥的多种物料混合熬煮控制熟化程度的装置
CN214288012U (zh) 一种硅釉材料生产加工用便于入料的温控搅拌设备
CN212790950U (zh) 一种末端含j烯基团的系列液晶单体合成用反应釜
CN101069531A (zh) 生产干酪的设备
CN217725537U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硅藻种肥水粉加工装置
CN210729368U (zh) 一种恒温微生物制剂原料搅拌设备
CN220561922U (zh) 一种用于树脂单体的旋转搅拌装置
CN216236800U (zh) 一种仙草多糖的微波浸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