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6100B - 鞍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6100B
CN113396100B CN201980091240.8A CN201980091240A CN113396100B CN 113396100 B CN113396100 B CN 113396100B CN 201980091240 A CN201980091240 A CN 201980091240A CN 113396100 B CN113396100 B CN 1133961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radiator
vehicle
vehicle bod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12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96100A (zh
Inventor
滝口亲司
中西龙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96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6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96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6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鞍乘型车辆(11)具有从侧方覆盖散热器(85)、并区划空气向散热器(85)的流路(95)的散热器罩(94)。流路(95)包括:在车辆侧面观察时被车身罩(13)覆盖的第一开口(96)、由在车辆前后方向比第一开口(96)窄的狭缝构成且在侧面观察时至少部分地向车身罩(13)外露出的第二开口(97)、以及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以比第一开口(96)小的间隔排列的板状部件(102、103)进行分割且在侧面观察时至少部分地向车身罩(13)外露出的第三开口(98)。由此,能够提供可有效地防止异物流入、并且有助于导入有效的行驶风的散热器罩。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该鞍乘型车辆具有:支承于车身框架且至少部分从侧方由车身罩覆盖的发动机、使冷却液在与发动机之间循环且将发动机的热能向外部空气释放的散热器、以及从侧方覆盖散热器且区划流路的散热器罩。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具有水冷式发动机的鞍乘型车辆。发动机连接有散热器。散热器使冷却液在与发动机之间进行循环。散热器将向冷却液传递的发动机的热能向外部空气释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23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散热器由散热器罩覆盖。在散热器罩中区划有在侧面观察时向车身罩外开口的流路。在流路的开口配置有多个翼板。当翼板的间隔扩大,则开口的开口率增大,能够实现从开口导入有效的行驶风。另一方面,当翼板的间隔扩大,则可能会使异物流入散热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罩,能够有效地防止异物流入,并且有助于导入有效的行驶风。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侧面,在具有支承于车身框架且至少部分从侧方被车身罩覆盖的发动机、使冷却液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循环且将所述发动机的热能向外部空气释放的散热器、以及从侧方覆盖所述散热器且区划空气向所述散热器的流路的散热器罩的鞍乘型车辆中,所述流路包括:第一开口,其在车辆侧面观察时被车身罩覆盖;第二开口,其由在车辆前后方向比所述第一开口窄的狭缝构成,在侧面观察时至少部分地向所述车身罩外露出;第三开口,其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以比所述第一开口小的间隔排列的板状部件进行分割,在侧面观察时至少部分地向所述车身罩外露出。
根据第二侧面,除了第一侧面的结构以外,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在比包括组装到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旋转轴线在内的铅垂面更靠近前侧进行配置,所述第三开口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的后侧,在比所述铅垂面更靠近后侧与所述散热器面对。
根据第三侧面,除了第二侧面的结构以外,所述散热器罩具有与所述散热器平行地扩展且区划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的板体。
根据第四侧面,除了第三侧面的结构以外,所述散热器罩具有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且支承所述板状部件的框体。
根据第五侧面,除了第四侧面的结构以外,鞍乘型车辆具有在与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之中至少任一开口面对的位置从所述车身罩的内表面突出的突片。
根据第六侧面,除了第一~第五侧面的任一结构以外,所述车身罩具有覆盖所述第一开口、且从自所述车身罩向外侧突出的后座脚踏的根部向上方扩展的覆盖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侧面,因为第一开口由车身罩覆盖,所以能够防止异物进入散热器,并且具有比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大的开口率。因此,对应于开口率的增大,第一开口能够有助于导入有效的行驶风。
根据第二侧面,曲轴的旋转轴线相当于散热器的中央位置。因此,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配置在比散热器的中央位置更靠近前侧。行驶风从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顺畅地流入散热器。尽管第三开口配置在比散热器的中央位置更靠近后侧,但因为能够由板状部件调整行驶风的流入方向,所以,行驶风也能够从第三开口顺畅地流入散热器。
根据第三侧面,板体能够沿散热器引导从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向散热器罩的内侧流入的空气。从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流入的行驶风不但能够流向散热器的前侧,也能够流向后侧。这样,能够提高冷却性能。
根据第四侧面,框体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配置板状部件。因此,板状部件能够有效地捕捉在前后方向上流动的行驶风。能够从第三开口向散热器流入更大量的行驶风。这样,能够提高冷却性能。
根据第五侧面,沿车身罩的内表面流动的空气由于突片的作用而向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流动。从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流入的空气的流量增大。这样,能够提高冷却性能。
根据第六侧面,在后座乘员乘车时,后座乘员的脚部放置在后座脚踏上。此时,车身罩能够防止脚部与散热器罩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概括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踏板式机动二轮车的结构的左侧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沿着图1的2-2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从图2的箭头3观察的发动机的侧视放大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4是踏板式机动二轮车的右侧视放大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散热器罩的立体放大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6是概括表示车身罩的覆盖部的后座脚踏附近的立体放大图(第一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1鞍乘型车辆(机动二轮车);12车身框架;13车身罩;24b后座脚踏;26发动机;45曲轴;85散热器;94散热器罩;94a板体;94b框体;95流路;96第一开口;97第二开口;98第三开口;102板状部件(上板片);103板状部件(下板片);105覆盖部;Rx(曲轴的)旋转轴线;VP铅垂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下的说明中,前后、上下及左右各方向是指从搭乘机动二轮车的乘员观察的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概括表示鞍乘型车辆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踏板式机动二轮车。机动二轮车11具有:车身框架12、以及安装在车身框架12的车身罩13。车身框架12具有:头管14;左右一对主车架15,其从头管14在前轮WF的后方下降,在下端弯曲并与地面并行地向后方延伸;横管16,其与主车架15的后部结合,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后车架17,其与主车架15连续,在后轮WR的前方上升,在上端弯曲,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缓慢地向后上方延伸。在头管14可转向地支承有围绕车轴旋转自如地支承前轮WF的前叉18和杆状转向手柄19。
在车身罩13且后车架17的上方搭载有乘员座椅21。车身罩13具有:从前方覆盖头管14的前罩22、与前罩22连续的护腿挡风板23、以及与护腿挡风板23的下端连续并在乘员座椅21及前轮WF之间且主车架15的上方配置的底板脚踏24a。就座于乘员座椅21的驾驶员能够将脚部放置在底板脚踏24a上。
在乘员座椅21的下方且后轮WR的前方配置有后座脚踏24b。后座脚踏24b折叠自如地固定在后车架17。后座脚踏24b在车宽方向上从车身罩13向外侧突出。在驾驶员的后方就座于乘员座椅21的后座乘员能够将脚部放置在后座脚踏42b上。
在后车架17的下方空间配置有单元摆动式动力单元25。动力单元25具有:水冷式单缸发动机26、以及与发动机26及后轮WR连接且将发动机26的输出向后轮WR传递的传动装置27。后轮WR的车轴由动力单元25的后端围绕水平轴旋转自如地两臂支承。
发动机26具有:围绕与后轮WR的车轴平行延伸的旋转轴线Rx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后面叙述)的曲轴箱28、与曲轴箱28结合并位于曲轴箱28的前方的缸体29、与缸体29结合的缸盖31、以及与缸盖31结合的顶罩32。后轮WR配置在曲轴箱28的后方。
曲轴箱28围绕与旋转轴线Rx平行的轴线旋转自如地连结在后车架17。曲轴箱28由连杆34连结在与后车架17的弯曲区域结合的托架33。传动装置27的传动箱27a与曲轴箱28结合。在远离连杆34及托架33的位置且后车架17与动力单元25之间配置有后缓冲单元35。这样的动力单元25用作为后轮WR的悬挂装置。
在缸盖31连接有进气装置37及排气装置38。进气装置37具有:支承于传动箱27a并对外部空气进行吸收并净化的空气滤清器39、以及将空气滤清器39与缸盖31连接的作为进气系统配件的节气门体41。在缸盖31的上部侧壁安装有燃料喷射装置42。排气装置38具有:从缸盖31的下部侧壁通过发动机26的下方并向后方延伸的排气管43、以及与排气管43的下游端连接并与曲轴箱28连结的消音器(未图示)。
如图2所示,曲轴箱28被分割为第一半箱体28a及第二半箱体28b。第一半箱体28a及第二半箱体28b通过配合而区划曲轴室44。在曲轴室44中收纳有曲轴45的曲柄。在第一半箱体28a组装有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45的轴承46a。在第二半箱体28b组装有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45的轴承46b。
在缸体29区划有缸膛47。活塞48沿缸轴线C滑动自如地嵌入缸膛47中。活塞48由连接杆49与曲轴45的曲柄连结。缸轴线C与水平略微向前上方倾斜。缸体29沿缸轴线C引导活塞48的线形往复运动。活塞48的线形往复运动被转换为曲轴45的旋转运动。在活塞48与缸盖31之间区划有燃烧室51。混合气体经由进气装置37导入燃烧室51。燃烧室51内的排放气体经由排气装置38排出。
在缸体29及缸盖31形成有引导冷却水在燃烧室51周围流通的水套52a、52b。缸体29的水套52a沿与缸盖31的结合面被区划在缸膛47周围。缸盖31的水套52b与缸体29的水套52a连续,沿燃烧室51的顶壁扩展。
传动装置27具有:带式无级变速器(下面称为“变速器”)57,其收纳在传动箱27a内,具有在从第二半箱体28b的外表面突出的曲轴45安装的驱动皮带轮53、以及在从动轴54安装的从动皮带轮55上卷绕的V形皮带56,将从曲轴45传递的旋转动力进行无级变速;减速齿轮机构59,其收纳在传动箱27a内,对变速器57的旋转动力进行减速,并向后轮WR的车轴58传递。
传动箱27a具有:与曲轴箱28的第二半箱体28b连续的箱主体61、紧固在箱主体61并在与箱主体61之间区划收纳变速器57的变速器室62的箱罩63、以及紧固在箱主体61并在与箱主体61之间区划齿轮室64的齿轮罩65。在齿轮室64中收纳有减速齿轮机构59。
在驱动皮带轮53中,具有:皮带轮半体66,其同轴地固定在曲轴45,具有与第二半箱体28b面对的圆锥形的内表面;皮带轮半体67,其在皮带轮半体66及第二半箱体28b之间于曲轴45的轴向上可移动地同轴支承在曲轴45,具有与皮带轮半体66的内表面面对的圆锥形的内表面。在皮带轮半体66的内表面与皮带轮半体67的内表面之间卷绕有V形皮带56。在曲轴45上轴向不可位移地固定的配重保持板68与皮带轮半体67的外表面面对。在皮带轮半体67的凸轮面67a与配重保持板68之间夹有离心配重69。凸轮面67a随着在离心方向上远离曲轴45的旋转轴线Rx而远离皮带轮半体66。随着曲轴45的旋转,在离心配重69生成离心力。离心配重69因离心力而在离心方向上发生位移。随着离心配重69与凸轮面67a滚动接触并且在离心方向上发生位移,皮带轮半体67被驱动向皮带轮半体66。这样,对应于曲轴45的旋转,皮带轮半体67在轴向上向皮带轮半体66移动,V形皮带56的卷绕半径发生改变。
从动皮带轮55具有:内筒71,其具有与从动轴54同轴的圆筒形,同轴地安装在从动轴54;皮带轮半体72,其与内筒71同轴地固定在内筒71,具有与箱罩63面对的圆锥形的内表面;外筒73,其具有与从动轴54同轴的圆筒形,同轴地安装在内筒71;皮带轮半体74,其在皮带轮半体72及箱罩63之间与外筒73同轴地固定在外筒73,具有与皮带轮半体72的内表面面对的圆锥形的内表面。在皮带轮半体72的内表面与皮带轮半体74的内表面之间卷绕有V形皮带56。内筒71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从动轴54。外筒73相对旋转自如且在轴向上相对移动自如地支承在内筒71。对应于外筒73及内筒71的轴向相对位移,皮带轮半体74接近皮带轮半体72或者远离皮带轮半体72。
在从动轴54安装有离心式离合器75。离心式离合器75具有固定在内筒71的离合器片75a。在离合器片75a与皮带轮半体74之间配置有螺旋弹簧76。螺旋弹簧76具有向皮带轮半体72按压皮带轮半体74的弹力。当在驱动皮带轮53中V形皮带56的卷绕半径增大时,在从动皮带轮55中与螺旋弹簧76的弹力对抗,皮带轮半体74远离皮带轮半体72,V形皮带56的卷绕半径减小。
离心式离合器75具有在从动轴54固定的外片75b。外片75b与离合器片75a面对。当离合器片75a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外片75b与离合器片75a结合。这样,从动皮带轮55的旋转向从动轴54传递。当发动机旋转数超过设定旋转数时,离心式离合器75建立动力传递状态。
减速齿轮机构59具有:在向齿轮室64突出的从动轴54固定的驱动齿轮77、在后轮WR的车轴58固定的最终齿轮78、以及在驱动齿轮77及最终齿轮78之间配置的中间齿轮79a、79b。中间齿轮79a、79b固定在共同的中间轴81。驱动齿轮77与中间齿轮85a啮合,最终齿轮78与中间齿轮85b啮合。这样,从动轴54的旋转被减速后,向后轮WR的车轴58传递。
在曲轴45的一端连结有交流发电机(ACG)82。交流发电机82具有:在从第一半箱体28a的外表面突出的曲轴45的一端固定的筒形转子82a、被转子82a包围并在曲轴45周围配置的定子82b。定子82b具有固定在第一半箱体28a且排列为环状的多个定子芯。线圈卷绕在各定子芯。转子82a具有在定子芯的径向外侧且沿环状轨道运动的磁体。对应于转子82a与定子82b的相对旋转,交流发电机82发电。交流发电机82也可以作为ACG起动机而使用。
在第一半箱体28a结合有在与第一半箱体28a之间形成发电机室83的发电机罩84。在发电机室83中收纳有交流发电机82。在发电机罩84中,在与曲轴45的一端面对的位置区划有空气导入口84a。在空气导入口84a组装有散热器85。散热器85位于从曲轴45的一端延长的旋转轴线Rx上,并与曲轴箱28连结。
在发电机室83内,在曲轴45的一端结合有围绕曲轴45的旋转轴线Rx旋转的离心式风扇86。离心式风扇86收纳在包围发电机室83的第一半箱体28a内侧的空间中。离心式风扇86具有:在交流发电机82的转子82a固定的旋转体86a、以及从旋转体86a的表面在旋转轴线Rx的轴向上立起并在围绕旋转轴线Rx的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叶片86b。当离心式风扇86旋转时,空气在旋转轴线Rx的轴向上被吸引向旋转体86a的表面,空气在离心方向上被释放。在轴向上向离心式风扇86流动的空气通过散热器85。
在发动机26搭载有与驱动进气阀及排气阀的凸轮轴87连结、并与凸轮轴87的旋转联动来排出冷却水的水泵88。在凸轮轴87的旋转驱动过程中,在凸轮轴87的链轮89a与曲轴45的链轮89b卷绕有凸轮链91。
水泵88在通过散热器85的闭合通路内使冷却水循环。如图3所示,通路由在水泵88的排出口88a连接缸体29的水套52a的第一管92a、在缸盖31的水套52b连接散热器85的导入口的第二管92b、以及在散热器85的排出口连接恒温器93的第三管92c形成。恒温器93与水泵88的吸入管88b连接。
从水泵88排出的冷却水从第一管92a导入缸体29的水套52a。冷却水在缸体29的水套52a及缸盖31的水套52b中流通,对发动机26进行冷却。从缸盖31排出的冷却水经由第二管92b流入散热器85。散热器85通过冷却水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发动机26的热能向外部空气中释放。在散热器85中冷却的冷却水从第三管92c流入恒温器93,返回水泵88。这样,对发动机26进行冷却。
如图2所示,散热器85从侧方被散热器罩94覆盖。散热器罩94区划空气向散热器85的流路95。流路95与空气导入口84a连接。
如图3所示,流路95包括:在比包括曲轴45的旋转轴线Rx在内的铅垂面VP更靠近前侧配置的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于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的后侧配置且在比铅垂面VP更靠近后侧面对散热器85的第三开口98。第一开口96形成为使一条对角线朝向铅垂方向的四方形轮廓。第二开口97配置在第一开口96的后侧,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比第一开口96窄的狭缝构成。如图2所示,散热器罩94具有与散热器85平行地扩展、且区划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的板体94a。如图4所示,第一开口96在车辆侧面观察时被车身罩13覆盖。第二开口97及第三开口98在车辆侧面观察时至少部分地向车身罩13外露出。
如图2所示,散热器罩具有从板体94a向后方连续、且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框体94b。框体94b包围第三开口98。如图3所示,在框体94b结合有将第三开口98分割为上下两个的梁材101、从梁材101向上方延伸并在梁材101的上侧分割第三开口98的多个上板片(板状部件)102、以及从梁材101向下方延伸并在梁材101的下侧分割第三开口98的多个下板片(板状部件)103。
上板片102随着从梁材101向上方远离而向前方发生位移。上板片102彼此相互平行地进行配置。如图5所示,上板片10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以比第一开口96小的间隔进行排列。上板片102随着移向前缘而向外侧发生位移。上板片102随着从梁材101向上方远离而接近散热器85。因此,上板片102将行驶风导向包括曲轴45的旋转轴线Rx在内的水平面、且导向散热器85。
如图3所示,下板片103随着从梁材101向下方远离而向前方发生位移。下板片103彼此相互平行地进行配置。如图5所示,下板片10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以比第一开口96小的间隔排列。下板片103随着移向前缘而向外侧发生位移。下板片103随着从梁材101向下方远离而接近散热器85。因此,下板片103将行驶风导向包括曲轴45的旋转轴线Rx在内的水平面、且导向散热器85。
如图2所示,在车身罩13的内表面形成有在与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之中的任一开口面对的位置从车身罩13的内表面突出的突片104。突片104在车身罩13的边缘由向内侧弯曲的壁形成。突片104将沿车身罩13的内表面流动的行驶风向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引导。
如图6所示,车身罩13具有覆盖第一开口96、并从后座脚踏24b的根部向上方扩展的覆盖部105。覆盖部105可以与车身罩13一体,也可以为分体。覆盖部105将第一开口96与后座脚踏24b上的空间隔开。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在发动机26运行期间,对应于水泵88的运行,冷却液在发动机26与散热器85之间进行循环。冷却液从发动机26获取热能,流入散热器85。发动机26的热能从散热器85向外部空气释放。
对应于曲轴45的旋转,离心式风扇86旋转。离心式风扇86从散热器罩94的流路95向发电机罩84的空气导入口84a生成气流。行驶风从第一开口96、第二开口97及第三开口98流入散热器罩94内。这样,在机动二轮车11行驶期间,能够向散热器85供给新鲜的行驶风。能够由散热器85促进冷却液的冷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散热器罩94形成有第一开口96、第二开口97及第三开口97。第二开口97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比第一开口96窄的狭缝构成。第三开口98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以比第一开口96小的间隔排列的上板片102及下板片103分割。因为第一开口96被车身罩13覆盖,所以,能够防止异物进入散热器85,并且具有比第二开口97及第三开口98大的开口率。因此,对应于开口率的增大,第一开口96能够有助于导入有效的行驶风。
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在比包括曲轴45的旋转轴线Rx在内的铅垂面PV更靠近前侧进行配置。另一方面,第三开口9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在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的后侧,在比铅垂面PV更靠近后侧与散热器85面对。此时,因为曲轴45的旋转轴线Rx相当于散热器85的中央位置,所以,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配置在比散热器85的中央位置更靠近前侧。行驶风从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顺畅地流入散热器85。第三开口98尽管配置在比散热器85的中央位置更靠近后侧,但可以由上板片102及下板片103调整行驶风的流入方向。其结果是,行驶风也从第三开口98顺畅地流入散热器85。
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罩94具有与散热器85平行地扩展且区划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的板体94a。板体94a能够沿散热器85引导从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向散热器罩94的内侧流入的空气。从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流入的行驶风不但能够流向散热器85的前侧,也能够流向后侧。这样,能够提高冷却性能。
散热器罩94具有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并支承上板片102及下板片103的框体94b。框体94b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配置上板片102及下板片103。因此,上板片102及下板片103能够有效地捕捉在前后方向上流动的行驶风。能够从第三开口98向散热器85流入更大量的行驶风。这样,能够提高冷却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片104在与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之中任一开口面对的位置从车身罩13的内表面突出。沿车身罩13的内表面流动的空气在突片104的作用下向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流动。从第一开口96及第二开口97流入的空气的流量增大。这样,能够提高冷却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罩13具有覆盖第一开口96、并从自车身罩13向外侧突出的后座脚踏24b的根部向上方扩展的覆盖部105。在后座乘员乘车时,后座乘员的脚部放置在后座脚踏24b上。此时,车身罩13能够防止脚部与散热器罩94接触。

Claims (6)

1.一种鞍乘型车辆,配置有:
发动机(26),其支承在车身框架(12),至少部分从侧方由车身罩(13)覆盖;
散热器(85),其在所述发动机(26)与所述车身罩(13)之间,将所述发动机(26)的热能向外部空气释放;
具有散热器罩(94),其从侧方覆盖所述散热器(85),区划空气向所述散热器(85)的流路(95);
该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95)具有:
第一开口(96),其在车辆侧面观察时被车身罩(13)覆盖;
第二开口(97),其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开口(96)窄的狭缝构成,在侧面观察时至少部分地向所述车身罩(13)外露出;
板状部件(102、103),其由在侧面观察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以比所述第一开口(96)小的间隔的第三开口(98)进行分割,所述第三开口(98)在侧面观察时至少部分地向所述车身罩(13)外露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96)及所述第二开口(97)在比包括组装到所述发动机(26)的曲轴(45)的旋转轴线(Rx)在内的铅垂面(VP)更靠近前侧进行配置,所述散热器(85)位于自所述曲轴(45)一端延长的所述旋转轴线(Rx)上、且与支承所述曲轴(45)的曲轴箱(28)从侧方连结,并且,所述第三开口(9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开口(96)及所述第二开口(97)的后侧进行配置,在比所述铅垂面(VP)更靠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与所述散热器(85)从侧方面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罩(94)具有与所述散热器(85)平行地扩展且区划所述第一开口(96)及所述第二开口(97)的板体(94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罩(94)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随着从所述板体(94a)朝向车辆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且支承所述板状部件(102、103)的框体(94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罩(13)具有在与所述第一开口(96)及所述第二开口(97)之中至少任一开口在车宽方向上面对的位置从所述车身罩(13)的内表面朝向所述散热器罩(94)突出的突片(104)。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罩(13)具有覆盖所述第一开口(96)、并从自所述车身罩(13)向外侧突出的后座脚踏(24b)的根部向上方扩展的覆盖部(105)。
CN201980091240.8A 2019-03-28 2019-03-28 鞍乘型车辆 Active CN1133961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3655 WO2020194678A1 (ja) 2019-03-28 2019-03-28 鞍乗り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6100A CN113396100A (zh) 2021-09-14
CN113396100B true CN113396100B (zh) 2022-12-20

Family

ID=72611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1240.8A Active CN113396100B (zh) 2019-03-28 2019-03-28 鞍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128955B2 (zh)
CN (1) CN113396100B (zh)
BR (1) BR112021016049A2 (zh)
WO (1) WO202019467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80358B2 (ja) * 1999-05-31 2009-06-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ルーバー付きカバーおよびカバー成形用金型装置並びにエンジン
JP4953950B2 (ja) * 2007-07-12 2012-06-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2009090914A (ja) * 2007-10-11 2009-04-30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2009132355A (ja) * 2007-10-30 2009-06-18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カバ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JP3157098U (ja) * 2009-11-13 2010-01-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6038844B2 (ja) * 2014-06-26 2016-1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6276213B2 (ja) * 2015-03-26 2018-0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BR112017022396B1 (pt) * 2015-04-24 2022-04-26 Honda Motor Co., Ltd Estrutura de carenagem de veículo para montar
CN107284580B (zh) * 2016-03-31 2020-01-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28955B2 (ja) 2022-08-31
CN113396100A (zh) 2021-09-14
JPWO2020194678A1 (ja) 2021-12-09
WO2020194678A1 (ja) 2020-10-01
BR112021016049A2 (pt) 202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27810B1 (en)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for hybrid vehicle
JP4922080B2 (ja) 排風ダクトを備える車両搭載内燃機関
JP5924769B2 (ja) 強制空冷式エンジンにおける冷却構造
JP2007038736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8175087A (ja) 水冷式内燃機関の冷却水通路構造
CN110206656B (zh) 动力单元
JP4732133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伝動ケースのブリーザ構造
JP5703183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CN113396100B (zh) 鞍乘型车辆
JP4512025B2 (ja) 自動二輪車
JP3819700B2 (ja)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装置
JP6795644B2 (ja) スイングユニット式のパワーユニット
CN112703307B (zh) 鞍乘型车辆的动力单元
JP6893524B2 (ja) 無段変速装置
JP5261537B2 (ja) 排風ダクトを備える内燃機関が搭載された車両
JP589804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水冷式内燃機関
JP3168137U (ja) 変速装置の冷却構造
JP3652696B2 (ja)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装置
JP4523537B2 (ja) 小型車両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
JPWO2020111188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3241153A (ja) 自動二輪車の冷却構造
JP4897905B2 (ja) 自動二輪車
WO2017168617A1 (ja) 鞍乗り型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における伝動ケースのブリーザ構造
JP2004352247A (ja)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