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7412A - 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7412A
CN113327412A CN202110888522.XA CN202110888522A CN113327412A CN 113327412 A CN113327412 A CN 113327412A CN 202110888522 A CN202110888522 A CN 202110888522A CN 113327412 A CN113327412 A CN 113327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de
low level
code
pulse width
high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85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7412B (zh
Inventor
唐丰饶
廖锡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f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f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f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f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885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7412B/zh
Priority to CN202111287490.4A priority patent/CN113990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7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7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7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74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根据发射端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确定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并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确定同步码和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确定数据码是否有效,进而再获取数据码的值,解决了由于发射端振荡电阻变化引起编码信号随之改变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接收信号和进行解码的问题。对接收端而言,无需因为发射端振荡电阻的变化而去重新测量编码脉宽和更改程序或重新更换接收芯片,接收和解码的信号范围更广,抗干扰能力更强。

Description

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控制技术日新月异。无线控制模块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目前得到大范围应用的主要有发射/编码芯片2262和1527,接收/解码芯片2272等。2262/1527编码常用于无线控制、安防及智能家居系统,特别适用于单向传输的产品,如门磁、红外人体感应器、无线报警器等。
无线控制技术使用发射器发射编码,当接收端收到无线信号后,需要解码才能达到遥控接收的目的。发射与接收配对使用时,要求发送端发射的编码格式与接收端解码芯片接收的编码格式必须一致,而且振荡频率相匹配,才能达到正常接收的目的。但市面上不同公司的2262或1527射频芯片,虽然振荡电阻一样,振荡频率也会有区别,这样就造成同步脉冲的宽度也会有区别。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基于1527的无线遥控编码时,通信数据格式通常是由同步码、地址码、按键码组成一个完整的码字,具体编码格式如图1所示。
在前的4LCK(脉冲宽度)高电平加上在后的124LCK(脉冲宽度)低电平表示同步码;在前的12LCK(脉冲宽度)高电平加上在后的4LCK(脉冲宽度)低电平表示DATA(H)或数据“1”; 在前的4LCK(脉冲宽度)低电平加上在后的12LCK高电平(脉冲宽度)表示DATA(L)或数据“0”;其中1LCK = 8 OSC CLOCK。将脉冲宽度简称为脉宽,可以知道,随着振荡周期OSCCLOCK的改变,编码格式中每个位码对应高低电平的脉宽也随着改变,这样就造成只要发射器中使用不同厂商的射频芯片,或更换不同的振荡电阻,发射出来的编码波形也会跟着改变,而接收芯片则无法确定射频芯片发出来的数据包中每个位码的脉宽是多少,就无法正常接收。所以每次使用不同的发射器,都要重新测量每一个位码的脉宽,根据实际测量的脉宽重新更改程序,或重新更换接收芯片,这样不仅造成了不良的用户体验,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信号解码时受到发射端振荡电阻变化而导致解码复杂甚至无法解码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信号解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射端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
根据所述振荡周期范围确定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和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获取第零低电平,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零低电平是否为同步码;
当所述第零低电平为同步码时,获取所述第零低电平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一低电平,分别记为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将所述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一数据码;
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的值;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之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至少一低电平,记为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将所述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二数据码;
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码的值;
依次类推,直至获取到剩余的所有数据码。优选地,所述获取第零低电平,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零低电平是否为同步码包括:
当获取到所述第零低电平时,对所述第零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第零低电平计数值;
根据所述第零低电平计数值判断所述第零低电平是否在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若是则所述第零低电平为同步码。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的值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高电平,对所述第一高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一高电平计数值;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低电平,对所述第一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一低电平计数值;
根据所述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和所述第一低电平计数值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码是否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
若所述第一数据码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则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
当所述第一数据码有效的数据码时,若所述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大于所述第一低电平计数值,则所述第一数据码的值为“1”,反之为“0”。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无效的数据码时,将接收到的所述同步码和所述第一数据码清除,并重新接收信号。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码的值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高电平,对所述第二高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二高电平计数值;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低电平,对所述第二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二低电平计数值;
根据所述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若所述第二数据码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验证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满足预设校验规则;
若是,则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若所述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大于所述第二低电平计数值,则所述第二数据码的值为“1”,反之为“0”。
优选地,所述预设校验规则为:
将所述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和所述第一低电平计数值求和,记为A1;
将所述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和所述第二低电平计数值求和,记为A2;
当(A2+X)>A1且(A2-X)<A1时,则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其中,X为预设校验参数,X为实数。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无效的数据码时,将接收到的所述同步码、所述第一数据码、所述第二数据码清除,并重新接收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信号解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振荡周期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射端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
有效脉宽范围确定模块,用于振荡周期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振荡周期范围确定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同步码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第零低电平,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零低电平是否为同步码;
第一数据码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零低电平为同步码时,获取所述第零低电平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一低电平,分别记为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将所述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一数据码;
第一数据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的值;
第二数据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之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至少一低电平,记为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将所述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二数据码;
第二数据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码的值;
剩余数据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剩余的所有数据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信号解码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信号编解码系统,包括:
无线信号编码设备,用于发射编码后的无线信号;
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方面所述的无线信号解码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并解码。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根据发射端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确定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并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确定同步码和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确定数据码是否有效,进而再获取数据码的值,解决了由于发射端振荡电阻变化引起编码信号随之改变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接收信号和进行解码的问题。对接收端而言,无需因为发射端振荡电阻的变化而去重新测量编码脉宽和更改程序或重新更换接收芯片,接收和解码的信号范围更广,抗干扰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背景技术中基于1527的无线信号编码格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信号解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信号解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信号编解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该方法对接收的编码信号通过单片机进行软件解码,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端至少包括接收模块和单片机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射端发射的编码信号,单片机模块用于对编码信号进行软件解码,并根据解码结果执行相应的指令,从而达到无线遥控的效果。其中,单片机模块为包括但不限于8位的单片机、16位的单片机。在一些无线控制应用较为简单的场合,使用8位单片机即可实现解码和控制操作。单片机的算力可以满足解码所需计算量,且成本低廉,有利用帮助降低解码设备或解码系统的成本。
请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发射端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
S2:根据所述振荡周期范围确定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和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S3:获取第零低电平,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零低电平是否为同步码;
S4:当所述第零低电平为同步码时,获取所述第零低电平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一低电平,分别记为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将所述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一数据码;
S5: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的值;
S6: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之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至少一低电平,记为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将所述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二数据码;
S7: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码的值;
S8:依次类推,直至获取到剩余的所有数据码。
在本实施例中,以对1527编码芯片发射的编码信号为例描述如何进行单片机的软件解码。现有技术中的单片机软件解码是根据发射的无线信号的编码格式,并通过测量高低电平的脉冲宽度来识别同步码、地址码和按键码。常用的如EV1527是一片由CMOS设计制造的可预烧地址码(或称内码)的编码芯片。地址码(内码)共有20位元可预烧100万组地址码(内码)组合,降低了使用上编码重复的几率。20位地址码后为4位按键码,可有15种按键组合,每一组合可对应一种按键操作。这里将地址码和按键码都统称为数据码,以区别于非数据码的同步码。从图1可以看出,1527编码芯片的编码格式为:4LCK(脉宽)高电平和124LCK(脉宽)低电平的组合表示同步码;12LCK(脉宽)高电平和4LCK(脉宽)低电平的组合表示DATA(H)或“1”;4LCK(脉宽)低电平和12LCK(脉宽)高电平的组合表示DATA(L)或 “0”;其中1LCK = 8 OSC CLOCK。由于振荡周期OSC CLOCK会随着振荡电阻的阻值以及加载到其上的电压改变而改变,LCK的大小也会随之改变,进而同步码、数据码中的脉宽也随着改变,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根据固定脉宽来确定同步码或数据码会导致解码结果出现误差或错误。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发射端射频芯片外围电路中振荡电阻的取值范围确定同位码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这里的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是指的是表征同步码的高电平加低电平的总的脉宽取值范围,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则包括了高电平的有效脉宽范围和低电平的有效脉宽范围。在一个示例中,发射端射频芯片的振荡电阻要求的范围为:47K至910K,在3V的电压下,根据振荡周期表(如图3所示,这里的振荡周期表由芯片原厂提供,芯片原厂往往会根据实测给出电阻-电压-16LCK即128个OSC_CLOCK振荡周期对应取值),得到16 LCK为346us至4.24ms可知振荡周期(OSC_CLOCK)的取值范围为:2.70us至33.16us,将此时间范围为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根据关系式1LCK = 8 OSC_CLOCK,可知同步码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值得指出的是,因为同步码为在先的4LCK高电平和在后的124 LCK低电平组成,而124 LCK低电平脉宽远大于4LCK的高电平的脉宽,且4LCK高电平有可能在杂讯中被淹没,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时考虑高电平加上低电平的脉宽是否在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只考虑接收到的低电平的脉宽是否在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只考虑接收到的低电平的脉宽是否在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来确定该低电平是否为同步码。示例性的,当振荡周期范围为2.70us至33.16us时,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为:2.68ms至32.90ms(按1LCK = 8 OSC_CLOCK,同步码为124 LCK计算)。
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的获取方法与同步码的类似,但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包括:高电平的有效脉宽范围和低电平的有效脉宽范围。因为数据码中DATA(H)或数据“1”由12LCK高电平和4LCK低电平组成,而DATA(L)或数据“0”则是由4LCK高电平和12LCK低电平组成,那么数据码中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的脉宽要么是4LCK,要么是12LCK,在本实施例中,当获取到数据码时,先不考虑该数据码是“1”或是“0”,而是先根据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确定该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然后再判断该数据码是“1”还是“0”。示例性的,当振荡周期范围为2.70us至33.16us 时,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为:高电平:0.086ms至0.25ms或1.06ms至3.18ms,低电平:0.086ms至0.25ms 或1.06ms至3.18ms。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3所示的振荡周期表中的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利用插值法或拟合法,此两种方法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得到一个电阻-电压-16LCK的三维数学模型,记为振荡周期数学模型,根据此振荡周期数学模型,可以求出任意阻值的振荡电组在任意电压下的16LCK对应的时间值,从而可以得出该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进一步的获取同步码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振荡电阻的电压值因为电源或外部因素并非能完全精准的保持如图3表中的整数电压值,有可能会出现偏差或则误差,示例性的,加载在振荡电阻上的电压值为3V,但是由于外部因素干扰导致电压值出现误差,实际测量得到的值为3.2V,由于表中没有3.2V对应的16LCK的时间值,如果近似的选择3V会导致后续获取到的振荡周期范围出现误差,同样就导致同步码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出现误差,使得解码结果不精确,而利用上述振荡周期数学模型则可以准确的获取3.2V电压下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进一步保证了同步码和数据码有效脉宽范围的准确性,确保了解码结果的准确性。
知道了同步码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可以根据这两个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接收到的低电平或一高电平和一低电平的组合是否同步码还是数据码。如果是同步码,则在接收到同步码后接收数据码,并判断接收到的数据码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进一步判断该数据码是“1”亦或是“0”,同时接收下一个数据码,从而完成所有数据码的接收。
优选地,所述获取第零低电平,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零低电平是否为同步码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1:当获取到第零低电平时,对第零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第零低电平计数值;
S22:根据第零低电平计数值判断第零低电平是否在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S23:若是则第零低电平为同步码。
当接收端口接收到一个有效的低电平时,记此低电平为第零低电平,同时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开始计数,直到接收端侦测到信号端口出现上升沿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得到第零低电平的计数值,根据第零低电平的计数值和单片机的时钟周期可以知道第零低电平的脉宽,当第零低电平的脉宽在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则认为第零低电平为同步码信号。若第零低电平为同步码信号,则开始接收后面的数据码信号。
通过对仅第零低电平进行计数获取第零低电平的脉宽从而判断第零低电平是否为同步码,可以快速确定同步码,从而做好下一步的数据码接收准备。
同步码之后的数据码,无论是数据“1”还是“0”,其波形信号都先高电平后低电平,因此获取第零低电平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一低电平,分别记为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将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一数据码。先接收第一数据码,并根据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确定第一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有效时,才判断第一数据码为“1”亦或“0”。
优选地,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的值包括以下步骤:
S51:当接收到第一高电平,对第一高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一高电平计数值;
S52:当接收到第一低电平,对所述第一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一低电平计数值;
S53:根据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一低电平计数值判断第一数据码是否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
S54:若第一数据码在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则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
S55:当第一数据码有效的数据码时,若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大于第一低电平计数值,则第一数据码的值为“1”,反之为“0”。
具体的,当接收到第一高电平,使用单片机中的定时器/计数器对第一高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同样,当接收到第一低电平,使用单片机中的定时器/计数器对第一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第一低电平计数值,分别判断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一低电平计数值是否有效,即根据单片机时间周期和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一低电平计数值可以分别得知第一高电平的脉宽是否在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中的高电平的有效脉宽范围内,和第一低电平的脉宽是否在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中的低电平的有效脉宽范围内。如果符合则表示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此时,对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一低电平计数值进行比较,如果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大于第一低电平计数值,则认为第一数据码为“1”,反之则为“0”。
通过对第一低电平和第一高电平进行计数值获取第一低电平和第一高电平的脉宽从而判断第一数据码是否为有效数据码,并且同样根据计数值获取到第一数据码的值,可以快速确定第一数据码及其值。
只有当第一数据码有效,才接着获取第二数据码。获取第一数据码之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至少一低电平,记为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将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二数据码;然后,根据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第二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第二数据码的值;
优选地,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码的值包括以下步骤:
S71:当接收到第二高电平,对第二高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二高电平计数值;
S72:当接收到第二低电平,对所述第二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二低电平计数值;
S73:根据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分别判断第二数据码是否在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S74:若第二数据码在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验证第二数据码是否满足预设校验规则;
S75:若是,则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若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大于所述第二低电平计数值,则第二数据码的值为“1”,反之为“0”。
具体的,当接收到第二高电平,使用单片机中的定时器/计数器对第二高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同样,当接收到第二低电平,使用单片机中的定时器/计数器对第二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第二低电平计数值,分别判断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二低电平计数值是否有效,即根据单片机时间周期和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二低电平计数值可以分别得知第二高电平的脉宽是否在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中的高电平的有效脉宽范围内、第二低电平的脉宽是否在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中的低电平的有效脉宽范围内。若符合,此时还将对第二数据码进一步根据预设校验规则进行校验,避免由于噪声干扰而导致接收到错误的信号。优选地,预设校验规则为:
将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一低电平计数值求和,记为A1;
将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二低电平计数值求和,记为A2;
当(A2+X)>A1且(A2-X)<A1时,则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其中,X为预设校验参数,X为实数。因为X的取值会影响到接收距离和灵敏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设置,当要求灵敏度较高的场合,X的值可设置为较小值。
当第二数据码满足预设校验规则,则认为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并对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二低电平计数值进行比较,若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大于第二低电平计数值,则第二数据码的值为“1”,反之为“0”。
通过对第二低电平和第二高电平进行计数值获取第二低电平和第二高电平的脉宽从而判断第二数据码是否为有效数据码,并且同样根据计数值获取到第二数据码的值,可以快速确定第二数据码及其值,此外还将对第二数据码进一步根据预设校验规则进行校验,避免由于噪声干扰而导致接收到错误的信号。
当第二数据码有效,则接着获取第三数据码,与第二数据码类似,对第三数据码对应的第三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三低电平计数值进行有效性的判断,当第三高电平和第三低电平在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时,进一步的,按预设校验规则进行第三数据码的有效性校验。判断第三数据码是否满足预设校验规则时,将第三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三低电平计数值求和,记为A3,通过与第二数据码的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二低电平计数值之和A2进行比较,即满足(A3+X)>A2且(A3-X)<A2时,则认为第三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然后在根据第三数据码中第三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三低电平的计数值判断第三数据码为“1”还是“0”。
依次类推,获取所有的数据码。在本实施例中,地址码为20位,按键码为4位,因此数据码共24位。24位数据码接收完毕且均为有效的数据码,则判定当前码字接收结束,根据获取到的码字中的按键码的值执行相应的指令操作,从而达到无线遥控的目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地址码可以使用其中16或若干位,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去设置,再次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获取到的数据码是无效的数据码时,即获取到的同步码后面的数据码有可能是噪声时,将此无效的数据码之前的所有位码清除,并重新接收信号,以保证接收数据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第一数据码为无效的数据码时,则将之前接收到的同步码和第一数据码清除,并重新接收信号。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第二数据码为无效的数据码时,则将之前接收到的同步码、第一数据码和第二数据码都清除,并重新接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接收两次以上的码字,并对两次接收的码字中的数据码进行对比,如果相同,则按码字中的数据码执行相关指令操作。因为会因为接收距离或干扰源位置不同或多或少对接收端的信号产生干扰,使得接收过程中接收到的波形变形,所以可以采用多次接收码字并对数据码进行比对,防止误动作出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根据发射端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确定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并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确定同步码和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确定数据码是否有效,进而再获取数据码的值,解决了由于发射端振荡电阻变化引起编码信号随之改变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接收信号和进行解码的问题。对接收端而言,无需因为发射端振荡电阻的变化而去重新测量编码脉宽和更改程序或重新更换接收芯片,接收和解码的信号范围更广,抗干扰能力更强。另外,所述方法还利用数据码中高低电平的计数值对接收到的数据码进行校验,当数据码为无效的数据码时,清除接收到的数据并重新接收,从而避免由于噪声干扰而导致接收到错误的信号,进一步保证接收端的抗干扰能力。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信号解码装置200,所述装置200包括:
振荡周期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发射端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
有效脉宽范围确定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振荡周期范围确定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和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同步码判断模块203,用于获取第零低电平,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零低电平是否为同步码;
第一数据码获取模块204,用于当所述第零低电平为同步码时,获取所述第零低电平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一低电平,分别记为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将所述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一数据码;
第一数据码确定模块205,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的值;
第二数据码获取模块206,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之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至少一低电平,记为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将所述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二数据码;
第二数据码确定模块207,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码的值;
剩余数据码获取模块208,用于获取剩余的所有数据码。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码判断模块203包括:
第零低电平计数值获取单元,用于当获取到所述第零低电平时,对所述第零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第零低电平计数值;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零低电平计数值判断所述第零低电平是否在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同步码确定单元,用于若是则所述第零低电平为同步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数据码确定模块205包括:
第一高电平计数值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高电平,对所述第一高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一高电平计数值;
第一低电平计数值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低电平,对所述第一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一低电平计数值;
第一数据码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和所述第一低电平计数值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码是否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
第一数据码有效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码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则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
第一数据码值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码有效的数据码时,若所述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大于所述第一低电平计数值,则所述第一数据码的值为“1”,反之为“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数据码确定模块207还包括:
第二高电平计数值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高电平,对所述第二高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二高电平计数值;
第二低电平计数值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低电平,对所述第二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二低电平计数值;
第二数据码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第二数据码有效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数据码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验证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满足预设校验规则;
第二数据码值确定单元,用于若是,则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若所述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大于所述第二低电平计数值,则所述第二数据码的值为“1”,反之为“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数据码有效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求和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和所述第一低电平计数值求和,记为A1;
第二求和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和所述第二低电平计数值求和,记为A2;
校验单元,用于当(A2+X)>A1且(A2-X)<A1时,则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其中,X为预设校验参数,X为实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号解码装置,根据发射端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确定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并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确定同步码和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确定数据码是否有效,进而再获取数据码的值,解决了由于发射端振荡电阻变化引起编码信号随之改变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接收信号和进行解码的问题。对接收端而言,无需因为发射端振荡电阻的变化而去重新测量编码脉宽和更改程序或重新更换接收芯片,接收和解码的信号范围更广,抗干扰能力更强。另外,所述方法还利用数据码中高低电平的计数值对接收到的数据码进行校验,当数据码为无效的数据码时,清除接收到的数据并重新接收,从而避免由于噪声干扰而导致接收到错误的信号,进一步保证接收端的抗干扰能力。
实施例三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可以由无线信号解码设备来实现。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号解码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无线信号解码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3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3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3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3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3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302可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3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302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3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3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无线信号解码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无线信号解码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303和总线310。其中,如图5所示,处理器301、存储器302、通信接口303通过总线3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303,主要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3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无线信号解码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310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3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发明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发明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控制系统500,所述无线控制系统500包括:
无线信号编码设备501,用于发射编码后的无线信号;
如实施例三所示的无线信号解码设备300,用于接收所述编码后的无线信号并对所述无线信号进行解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根据发射端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确定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并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确定同步码和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确定数据码是否有效,进而再获取数据码的值,解决了由于发射端振荡电阻变化引起编码信号随之改变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接收信号和进行解码的问题。对接收端而言,无需因为发射端振荡电阻的变化而去重新测量编码脉宽和更改程序或重新更换接收芯片,接收和解码的信号范围更广,抗干扰能力更强。另外,所述方法还利用数据码中高低电平的计数值对接收到的数据码进行校验,当数据码为无效的数据码时,清除接收到的数据并重新接收,从而避免由于噪声干扰而导致接收到错误的信号,进一步保证接收端的抗干扰能力。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信号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射端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
根据所述振荡周期范围确定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获取第零低电平,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零低电平是否为同步码;
当所述第零低电平为同步码时,获取所述第零低电平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一低电平,分别记为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将所述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一数据码;
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的值;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之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至少一低电平,记为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将所述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二数据码;
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码的值;
依次类推,直至获取到剩余的所有数据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零低电平,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零低电平是否为同步码包括:
当获取到所述第零低电平时,对所述第零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第零低电平计数值;
根据所述第零低电平计数值判断所述第零低电平是否在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若是则所述第零低电平为同步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的值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高电平,对所述第一高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一高电平计数值;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低电平,对所述第一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一低电平计数值;
根据所述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和所述第一低电平计数值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码是否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
若所述第一数据码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则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
当所述第一数据码有效的数据码时,若所述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大于所述第一低电平计数值,则所述第一数据码的值为“1”,反之为“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无效的数据码时,将接收到的所述同步码和所述第一数据码清除,并重新接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码的值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高电平,对所述第二高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二高电平计数值;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低电平,对所述第二低电平进行计数,得到的计数值记为第二低电平计数值;
根据所述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和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若所述第二数据码在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内,验证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满足预设校验规则;
若是,则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若所述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大于所述第二低电平计数值,则所述第二数据码的值为“1”,反之为“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校验规则为:
将所述第一高电平计数值和所述第一低电平计数值求和,记为A1;
将所述第二高电平计数值和所述第二低电平计数值求和,记为A2;
当(A2+X)>A1且(A2-X)<A1时,则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其中,X为预设校验参数,X为实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无效的数据码时,将接收到的所述同步码、所述第一数据码、所述第二数据码清除,并重新接收信号。
8.一种无线信号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振荡周期范围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射端振荡电阻的振荡周期范围;
有效脉宽范围确定模块,用于振荡周期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振荡周期范围确定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和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
同步码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第零低电平,根据所述同步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零低电平是否为同步码;
第一数据码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零低电平为同步码时,获取所述第零低电平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一低电平,分别记为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将所述第一高电平和第一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一数据码;
第一数据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一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一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的值;
第二数据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码之后的至少一高电平和至少一低电平,记为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将所述第二高电平和第二低电平的组合记为第二数据码;
第二数据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码的有效脉宽范围判断所述第二数据码是否为有效的数据码,当所述第二数据码为有效的数据码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码的值;
剩余数据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剩余的所有数据码。
9.一种无线信号解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无线信号编解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编解码系统包括:
无线信号编码设备,用于发射编码后的无线信号;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信号解码设备。
CN202110888522.XA 2021-08-04 2021-08-04 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33274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8522.XA CN113327412B (zh) 2021-08-04 2021-08-04 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202111287490.4A CN113990059B (zh) 2021-08-04 2021-08-04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8522.XA CN113327412B (zh) 2021-08-04 2021-08-04 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7490.4A Division CN113990059B (zh) 2021-08-04 2021-08-04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7412A true CN113327412A (zh) 2021-08-31
CN113327412B CN113327412B (zh) 2021-11-16

Family

ID=774269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8522.XA Active CN113327412B (zh) 2021-08-04 2021-08-04 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202111287490.4A Active CN113990059B (zh) 2021-08-04 2021-08-04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7490.4A Active CN113990059B (zh) 2021-08-04 2021-08-04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3274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8362B (zh) * 2023-06-30 2024-01-16 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信号的采样方法、设备、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6844321B (zh) * 2023-09-01 2024-01-09 之江实验室 用于工控系统中do模块的多通道脉宽输出实现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208A (zh) * 2006-06-21 2007-12-26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通信系统的接收单元
US20080297382A1 (en) * 2007-05-30 2008-12-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ulse-width modulation of pulse-code modulated signals at selectable or dynamically varying sample rates
CN101699533A (zh) * 2009-05-08 2010-04-28 和芯微电子(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线遥控器的编码、解码方法
CN101765244A (zh) * 2008-12-24 2010-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分体模块之间隔直低频时钟信号传输的方法与系统
CN103000123A (zh) * 2012-08-29 2013-03-27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宽度调节装置
CN104333287A (zh) * 2014-11-07 2015-02-04 东南大学 一种dsp矢量控制系统脉宽调制策略代码执行时间测量方法
CN105468164A (zh) * 2016-01-05 2016-04-06 湖南工业大学 矩阵式键盘扫描及编码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7234A (ja) * 1988-02-22 1990-01-11 Hitachi Ltd 光デイスクのデリートパターン検出回路
JPH036797A (ja) * 1989-06-05 1991-01-14 Alpine Electron Inc 警報音検出装置
CN1241971A (zh) * 1996-10-18 2000-01-19 定向电子公司 远程发送器的获知模式
JP4254039B2 (ja) * 2000-09-29 2009-04-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送信機
CN101567778B (zh) * 2004-04-16 2011-05-18 哉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接收电路
JP4565163B2 (ja) * 2006-04-28 2010-10-20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インパルス伝送方法及び受信装置
CN100545882C (zh) * 2007-10-23 2009-09-30 无锡市爱芯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遥控接收芯片的自适应解码方法
CN101640540B (zh) * 2008-07-30 2012-03-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字信号解码方法
CN101997556B (zh) * 2009-08-25 2013-02-1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超再生接收装置及方法
US9397648B1 (en) * 2015-03-05 2016-07-19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circuitry, and methods for decoding pulse width modulated signal
CN205121867U (zh) * 2015-11-11 2016-03-30 高梦昭 一种机动车方向盘遥控喇叭
CN205655928U (zh) * 2016-04-18 2016-10-19 北京银星通达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房温度反馈装置
CN107452309B (zh) * 2017-08-31 2023-04-25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数据频率的解码电路
CN114157312A (zh) * 2019-01-16 2022-03-08 深圳市易百珑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发射装置及其数据编码方法和信号发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208A (zh) * 2006-06-21 2007-12-26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通信系统的接收单元
US20080297382A1 (en) * 2007-05-30 2008-12-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ulse-width modulation of pulse-code modulated signals at selectable or dynamically varying sample rates
CN101765244A (zh) * 2008-12-24 2010-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分体模块之间隔直低频时钟信号传输的方法与系统
CN101699533A (zh) * 2009-05-08 2010-04-28 和芯微电子(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线遥控器的编码、解码方法
CN103000123A (zh) * 2012-08-29 2013-03-27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宽度调节装置
CN104333287A (zh) * 2014-11-07 2015-02-04 东南大学 一种dsp矢量控制系统脉宽调制策略代码执行时间测量方法
CN105468164A (zh) * 2016-01-05 2016-04-06 湖南工业大学 矩阵式键盘扫描及编码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0059B (zh) 2022-10-14
CN113327412B (zh) 2021-11-16
CN113990059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27412B (zh) 无线信号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US4672365A (en) Security system with digital data filtering
CN108141315B (zh) 简单接收器的无线传输方法
CN102881150B (zh) 红外遥控信号学习模组及遥控装置
US7920874B2 (en) Position estimating system
EP0197545A2 (en) Error control encoding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CN102687471A (zh) 局部网络的唤醒总线消息的定义
WO2006102553A2 (en) Error recovery in rfid reader systems
RU2001105535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ью прям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режиме прерывистой передачи в системе подвижной связи
US9240823B2 (en) Receiv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ly receiving data from a power infrastructure
US6944248B2 (en) Data rate calibration for asynchronous serial communications
JP4264496B2 (ja) 標準電波受信装置及びタイムコード復号方法
JP3986236B2 (ja) 無線検針システム
CN101083513B (zh) 通信信号解码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US20100062710A1 (en) Monitoring for the presence of a radio-communicating module in the vicinity of a radio-communicating terminal
EP1819064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noise immunity in impulse and rad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00771487B1 (ko) 전파식별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복호 방법 및 장치
US10057010B2 (en) Error correction with test of a plurality of lengths for a data frame
JP4840286B2 (ja) Rfidタグ用リーダ
CN111800360A (zh) 一种基于频率识别的fsk软件解码方法
Bautista et al. Enhanced FM0 decoder for UHF passive RFID readers using duty cycle estimations
CN113824545B (zh) 一种异步通信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JP2002246991A (ja) 受信データ検査回路
JP3518330B2 (ja) 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受信装置
RU2085045C1 (ru)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качества канала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